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评课稿

合集下载

复习课图形的运动评课

复习课图形的运动评课

复习课图形的运动评课使同学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察看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运动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抽象的图形的云顶积累感性体验,进展几何直觉;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得图形、理解度量做好铺垫;通过依据描述想象出图形的运动,渐渐培育同学的空间想象本领。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不能只是着眼于同学目前的进展,要着眼于同学更长远的进展。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重要采纳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要准备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小学低班级同学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

2、注意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对于同学来说,书本上获得的学问很简单被遗忘,可是他本身动手亲自操作过获得的学问却是很难忘掉的。

为了让同学获得充分的`感性阅历,教学中,老师应当让同学充分地参加操作活动,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照镜子等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在推一推、移一移等活动中理解图形的平移,在转一转、扭一扭等活动中认得旋转现象;同时,在积累阅历的同时要引导同学认得上述运动方式的特征。

复习课图形的运动评课一、依据试教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本节课“图形的旋转”的教学内容是人教20xx课标版《小学数学》五班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的例1和例2、一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习惯于把例1、例2、例3放在一起学习。

我在试讲时也是这样设计的,但是发觉,假如在一节课内既要完成认得实物怎样依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明确旋转的含义及特征。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例2)。

又要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三角形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例3),40分钟不够用,很多环节只能行云流水,不能落实。

所以将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整。

在完成例1、例2教学任务同时,细心选择“铅笔”这一同学耳熟能详的素材帮忙同学建构概念,同桌搭配完成各种形式的“旋转”活动。

然后再把铅笔想成线段,加入讨论在方格纸上画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为例3做孕伏。

二、注意丰富教材实例,解释概念本质提起“旋转”一课,信任不少老师脑海中会立刻出现出:转椅,风车、摩天轮在悠然地转动。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说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轴对称师:这些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二、复习旧知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看书中,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新知1、出示例1(1) 这幅图对称吗(2)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3) 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4) 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5) 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6) 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P84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图形的运动(评课稿)

图形的运动(评课稿)

图形的运动(评课稿)今天,我们有幸观摩了XXX老师的一堂数学课,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教育家XXX所说的“实现再创造”的研究方法。

XXX老师采用了导学案中的“导+教”模式,让学生自主研究并利用平移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更让学生领悟了“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及“转化”的数学方法。

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XXX老师创设了情景,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新课标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课前,XXX老师让学生观察几张图片复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再通过观察一些物体运动的图片,如拉门、推拉窗户和升旗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通过动作表示,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发现平移的特点,从而导出课题使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拉开帷幕。

这种方法将抽象的概念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为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

不仅强化了对平移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体会。

其次,XXX老师采用了导学案中的“导+教”模式,让学生自主研究并利用平移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主动性。

最后,XXX老师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利用导学单“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和“画一画”的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建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XXX老师的这堂数学课充分体现了“实现再创造”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理解平移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主动性。

知识的本质在于活动。

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科学合理地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至关重要。

在本课中,一个难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格数来识别图形。

然而,学生常常会误认为空格的数量就是平移的格数。

图形的运动(三) 评课

图形的运动(三)  评课

图形的运动(三)评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参加了平武县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我们团队李星荭老师《图形的运动(三)》属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板块。

本节课我们团队特别是李星荭老师精心准备,运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的这堂课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薄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境。

”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境”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

李老师的《图形的运动(三)》图形的旋转这节课中,老师依据本课内容的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图形的运动(三)》这堂课,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时钟以及车闸的旋转,让学生体验图形的旋转是以一个固定的中心点、安一定的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9)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9)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的内容主要包括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理解旋转和翻转的性质,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旋转和翻转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对平移和轴对称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旋转和翻转的经验。

但部分学生对旋转和翻转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加深对旋转和翻转概念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旋转和翻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并能运用旋转和翻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旋转和翻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旋转和翻转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旋转和翻转现象的本质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旋转和翻转的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旋转门、翻转衣服等,引出旋转和翻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旋转和翻转的性质,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旋转和翻转,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与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旋转的图案、翻转一张图片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能够应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2.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2.学生课前复习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应用平移和旋转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2. 概念讲解1.平移的应用:–平移是一种保持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只改变位置的运动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平移的应用,比如地图上的标记点的移动。

2.旋转的应用:–旋转是围绕一个中心点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转动的运动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旋转的操作,比如钟表上的指针的转动。

3. 练习与讨论1.平移的应用练习:–给定一个图形,要求将这个图形平移一定的距离,求平移后的结果图形。

2.旋转的应用练习:–给定一个图形和旋转角度,要求将这个图形按照给定的角度进行旋转,求旋转后的结果图形。

4. 拓展训练老师出示更复杂的平移和旋转问题,并要求学生尝试解决。

5. 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应用方法,这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

六、课堂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平移和旋转相关的练习题,并将解题过程写在作业本上。

七、板书设计•平移的应用•旋转的应用八、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应用平移和旋转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这些方法并灵活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本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好相关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评课

五年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评课

五年级数学下《图形的运动》评课听了XXX老师上的《图形的运动》这节课,我深受启发。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探究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和规律,教学效果良好。

一、注重学生亲身体验XXX老师在教授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使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得非常合理。

从导入到新课讲授,再到巩固练习和归纳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层层递进。

特别是在巩固练习环节,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三、教师引导得当在教学过程中,XXX老师的引导得当,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评价多元在评价方面,XXX老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这种多元评价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亮点这节课的教学亮点在于XXX老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直观形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

综上所述,XXX老师在《图形的运动》这节课中表现优秀,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建议XXX老师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课件第2张)生1:这是旋转现象。

(2)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课件第3张)方向盘的运动、旋转门的运动、水龙头的开关、飞机螺旋桨的运动、钟表上指针的运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从旋转现象到图形的旋转,使学生知道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把图形旋转也离不开这三要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旋转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二)探究新知1、描述线段的旋转。

(课件第4张)(1)师:你能说说指针是怎样运动的吗?生1: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生2: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2)总结旋转的三要素:(课件第5张)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其中的点o叫做旋转点,顺时针方向就是旋转的方向,30°,叫做旋转的角度。

生3: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 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 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时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 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1
图 形 的 运 动 (三)
旋转的含转90° 例3
解决问题
2 应用。
3
教学重点
理解旋转的含义,把一个简单图形旋 转90°,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 的图形以及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PART 04
例题解析
4
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 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 旋转运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 值和美学价值。
“分析与解答”展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先在右图中找出对应的卡片,标上序号,再分 析每张卡片的运动过程。也就是先完成图案的 构成,再进行图形的运动。其中每张卡片的运 动可以有不同的方案,如①号卡片可以先旋转 摆正形状,再平移到相应的位置,也可以先平 移再旋转。
“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
例3教学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 90°后 的图形。 教材借助前面图形旋转的特征,让学生交流 讨论,逐步引出画图的方法。只要找到三角 形的另两个顶点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个三角 形。根据旋转的特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 距离不变,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 都是90°,确定出顶点的位置。具体的操作让 学生自主完成。
5
04 注意知识和科学性
这部分知识虽然不要求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图形旋转的 特征,但也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 生能概括出“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 多少度”这几点就可以了。同时,也要避免学生在操作和 画图时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三门峡市一小五年级数学下册5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新人教版

三门峡市一小五年级数学下册5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新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大家好,今天上午我讲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的第一课时:旋转。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可以直观认识旋转现象,本单元是对旋转的再认识,本节课是学习怎样描述线段旋转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会用数学语言清楚表述物体旋转运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让学生动手操作拨指针、观察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学生应该能够识别生活中旋转现象,但是对于旋转的方向(顺时针、逆时针)不了解,指针旋转一大格是30度不明确,对旋转现象表述不清。

根据学情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旋转的含义,正确表述物体旋转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有两方面:识别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找出旋转的角度。

我播放情景图动画:转动的风车、起落的车杆、荡秋千,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勾起学生对旋转现象的回忆;然后我借助钟面复习角度,让学生明确钟面上一大格的度数是30°,这对于学习本节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接着我又展示指针顺次走大格旋转一周的角度,既对角度进行复习,又能熟悉钟面上指针形成的角的特点,为例1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知。

1、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区分是本节课的新知,我选取两个不同方向的旋转现象通过课件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对比不同方向的旋转,又让学生用手比划顺逆时针旋转目的是加深学生印象,为例1学习扫除障碍。

2、旋转过程的描述。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放在从“12”到“1”的旋转描述上,我先动态演示指针的旋转过程,让学生明白旋转的要求;再指导学生动手拨指针,接着我依次提出问题:什么发生了旋转?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形成规范的描述,再男生说、女生说、同桌互说,让学生在反复描述的过程中掌握怎样描述旋转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材简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材简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材简析
《图形的运动》(三)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旋转,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旋转后的图形。

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过程,通过钟面上指针的运动为例,认识这些实物是怎样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角度和旋转中心,也就是明确旋转三要素,通过这三要素能够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通过对不同三角尺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为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旋转后图形做好铺垫,且通过一些旋转图案的活动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有了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图形的运动现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的运动现象,都是学生熟悉的现象,学生在平时都已经有直观感性的认识,且学生基本具备了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思维活动来探究新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并能通过旋转三要素描述出指针旋转过程。

2、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操作和观察,探索旋转的特点。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和反思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和反思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绥芬河市第二小学齐玉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实例,引出课题。

1、谁来说一说这些物体在做什么运动?旋转。

像这样围绕一个点做圆周运动就是旋转,而这个点就是旋转中心。

2、学生举例。

旋转这个词,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就认识过,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生答:小风车、运动中的车轮胎、拧螺丝、电风扇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旋转还隐藏着什么知识呢?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旋转三要素及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三、学习探究新知1、请仔细观察这些物体都是怎样旋转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生答。

(引出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含义。

)板书师:这个点或轴,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叫“旋转中心”。

(板书:旋转中心)1、同学们不仅眼力越来越好了,并且脑子也越来越爱思考问题了,请大家再接受挑战(课件)请看大屏幕,请大家仔细观察,指针是怎样旋转的?预设:1)指针是按顺时针旋转的。

2)指针是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不动。

(师补充;这个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旋转中心,用字母o表示3)指针顺时针旋转30°,从12到1。

(30°你是怎么判定旋转了30°)(板书:旋转角度)4)谁能把旋转的这三个要素完整的说一遍。

《图形的运动——旋转》评课稿

《图形的运动——旋转》评课稿

《图形的运动——旋转》评课稿《图形的运动——旋转》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尤其感谢王老师和张老师为我们带的这两节精彩的示范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王群老师这节课的收获。

王老师教学语言规范,简洁,流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她那灿烂般的笑容是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一些温暖的动作给学生身心带了身心愉悦(如摸摸头、拍拍肩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愿意学,课堂氛围活跃。

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老师用同学们熟悉的旋转木马音乐盒导入新课,优美的音乐声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紧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类似的物体运动现象,从而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的探究中。

2.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节课上王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她思路清晰,老师和学生一起动起,如用手臂一起转一转,复习钟表上指针旋转,让学生掌握表述旋转问题时注意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然后再由在方格纸上画出一条线段按要求旋转后的图形,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三角尺图的旋转以及在方格纸上画出是本课的难点,这里王老师不是自己直接说,而是通过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讨论中自然的突破了难点。

从而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为动态。

把旋转的过程淋漓尽致地显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快速直观了解旋转的特点,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王群老师的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是一堂值得我们学习的数学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内容。

在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而本节内容则是对这两种图形的运动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图形的综合运动,二是图形的运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逻辑清晰,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图形的运动。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综合运动和运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究图形的运动规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综合运动,以及图形的运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的综合运动,图形的运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图形的综合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图形的综合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途径,自主探究图形的运动规律。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运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练习与交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说课稿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说课稿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第83页《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我的这节说课分八个环节进行,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学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本节内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2.说教材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

因此,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络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物体的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四、说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五、教具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等。

六、说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合作探究为主,直观演示、设疑引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操作、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4)》教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和轴对称知识,对图形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旋转的度数、旋转方向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2.教学难点:学生对旋转的度数、旋转方向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课件,包含图形旋转的动画、实例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彩笔、剪刀等。

3.教学素材: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图片、旋转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实现的吗?”让学生思考旋转的原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图形旋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发现旋转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如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每人拿一张白纸,按照教师给出的旋转指令,将白纸进行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评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评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评课稿《图形的旋转》评课稿《图形的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形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本堂课吴老师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系列活动,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说,去做,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吴老师让学生介绍旋转现象,再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几组旋转着的物体,精美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课件演示了时针在钟面上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然后课件展示了一组通过旋转得到的精美图案,同时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很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中。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学生的获取不会一蹴而就。

吴老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旋转而来的?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旋转的?然后突出两个重点图,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在小组内演示旋转的过程。

三、开拓视野,大胆创造学生经过了欣赏—模仿制作—欣赏的活动过程,肯定会萌发出创造的火花。

这时吴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一个基本图形,并通过旋转基本图形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吴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

人教五年级图形的运动说课稿

人教五年级图形的运动说课稿

图形的运动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例1、例2二、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五年级下册,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整体上看,整个小学阶段都只是初步认识图形的运动,上面这些具体目标可概括为: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表象,其外显的表现就是“能识别”“会画图",离定性的认识、定量的研究还有一定距离。

因此,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如折纸、画图等活动来进行。

而且还规定了画图的行为条件“在方格纸上”,为学生提供了参照系,自然也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已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且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已知图形绘制轴对称图形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认识图形的旋转,学习在方格纸上绘制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够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美的图案,并且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能够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美的图案,进行简单的制作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感悟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

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

图形的运动——旋转》评课稿

图形的运动——旋转》评课稿

图形的运动——旋转》评课稿评课稿:图形的运动——旋转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感谢XXX和XXX为我们带来的两节精彩的示范课,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XXX这节课的收获。

XXX的教学语言规范、简洁、流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她那灿烂的笑容和温暖的动作给学生带来身心愉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活跃。

整节课的亮点纷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XXX用同学们熟悉的旋转木马音乐盒导入新课,优美的音乐声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紧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类似物体运动现象,从而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新课的探究中。

2.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XXX准确地把握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她思路清晰,与学生一起动手,如用手臂一起转一转,复钟表上指针旋转,让学生掌握表述旋转问题时注意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然后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条线段按要求旋转后的图形,为后面的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角尺图的旋转以及在方格纸上画出的是本课的难点。

这里XXX通过小组合作、同桌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讨论中自然地突破了难点。

从而学生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XXX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为动态,把旋转的过程淋漓尽致地显现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快速直观了解旋转的特点,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XXX老师的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知的训练。

营造教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发展——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评课稿

营造教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发展——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评课稿

营造教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发展——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评课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四小学 盖永红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鼓励青年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升青年教师自身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在西夏区教育局雷立银主任组织和指导下,有12位青年教师于2016年5月10日 至11日参加了西夏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12节数学课比赛中,青年教师大胆尝试,各显身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1.选取典型事例,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条件之一。

所以课的开始,李仟老师和王宏妹老师都能以学生熟悉的风车、摩天轮等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特别是注意选取了旋转角度不是360度的秋千等,让学生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王宏妹老师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转动的风车、摩天轮等始终围绕着一个固定的点在转动,进而明确这个固定的点就是图形旋转的中心点。

2.通过多种学习活动认识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但其运动的三要素要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清楚很难。

教学中两位教师注重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等多种活动认识旋转变换。

王宏妹老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转动方向,并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按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绕一圈,再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弄清楚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

并能借助钟表上的刻度,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指针从“12”到“1”旋转了30度。

然后再通过交流,明确要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

李仟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动手顺时针和逆时针拨动钟表指针,帮助学生理解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

并通过“做一做”的道闸挡车杆的起落,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胳膊的活动来演示挡车杆起落,进一步从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等方面巩固认识旋转变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评课稿
《图形的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形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本堂课吴老师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系列活动,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说,去做,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吴老师让学生介绍旋转现象,再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几组旋转着的物体,精美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课件演示了时针在钟面上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然后课件展示了一组通过旋转得到的精美图案,同时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很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中。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学生的获取不会一蹴而就。

吴老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旋转而来的?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旋转的?然后突出两个重点图,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在小组内演示旋转的过程。

三、开拓视野,大胆创造
学生经过了欣赏—模仿制作—欣赏的活动过程,肯定会萌发出创造的火花。

这时吴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一个基本图形,并通过旋转基本图形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吴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

对孩子们的制作方法,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对孩子们创造出的图案,只要正确,都给以展示。

这一做法使孩子们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成功不等于完美,本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吴老师在给学生分组的时候考虑不够充分,有一个小组由于没有优等生的带领,小组合作学习时显得有些吃力。

总而言之,吴老师的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