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结题报告
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总报告
![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总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49788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4.png)
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总报告第一篇: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总报告课题“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总报告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随着时代和形式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关键落实在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上,要求教育要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也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思结合。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新时代的要求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碰撞加剧了教育的改革。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题,这充分体现了加强课堂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外,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虽然不排除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勇于改革创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既注重知识构建又能注重人格塑造,既有注重学生的全体发展又有注重个性发展的有效课堂,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及教师观念落后的影响,目前仍有大多数教师摆脱不了课堂教学的概念化、模式化和陈旧化,课堂教学打着“新课程理念”的幌子,却实施着“穿新鞋、走老路”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方法单调、容量狭小、过程乏味、效果低微。
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动力系统受到破坏,课堂学习低效。
有的学校和教师热衷于加班加点,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时间补课,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教育的现状,体现了实施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df70d15fbfc77da269b14d.png)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个新问题已是摆在学校和广大教师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老师总是走不出教材的禁锢,过分强调书本知识。
只注重知识,注重结果,轻视能力的现象仍然存在,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的整合方法。
”这一研究课题。
该项课题的研究对于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合理开发生活中学习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目前小学生语文教学实际,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严重影响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小学生语文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网络多媒体和互动优势,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一加一等于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的改变,教的优化才能导致学的优化。
但同时必须认识到,教毕竟是为了学的弊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情景虚拟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样既是在探索小学生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又是在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新思路,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反思和挑战。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
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
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
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总结报告,成效与亮点,问题与困惑
![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总结报告,成效与亮点,问题与困惑](https://img.taocdn.com/s3/m/8c3cc331b4daa58da0114a38.png)
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总结报告,成效与亮点,问题与困惑篇一:高效课堂活动总结以评比活动为载体,打造精品高效课堂------稻地中心校高效课堂课例评选活动总结为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最终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区教研室统一部署,根据中心校计划安排,在10月21日、22日,稻地中心校如期召开了小学语、数、英三科的高效课堂课例评选活动。
纵观活动全程,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1、精心谋划,充分准备,使活动有条不紊开展。
为使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中心校责成专人管理:在活动前一个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下发给各校,从讲课时间、地点、范围、评选方法等方面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然后各校按规定选拔出本校的骨干教师参与中心校的评选活动。
由于中心校计划周密,安排得当,为该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2、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承办学校大力支持。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学校-----稻地小学,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对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讲课班级的安排、讲课教师与相关班主任的沟通,再到师生之间的配合,都显得那么和谐与默契。
稻地小学师生的全力支持,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推陈出新,旧貌换新颜,青年教师让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
与以往教学比赛相比,本次讲课教师队伍中,年龄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十四名参赛选手中,有十一名教师年龄在28岁以下,都是近两三年来的新任教师。
由此可见,各校都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锻炼纳入了工作重点。
这些年轻教师在课堂上虽稍显稚涩,但她们的创新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方法却成为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
4、百花齐放,争芳斗艳,高效课堂形式多姿多彩。
在中心校高效课堂建设“自主、体验、表达”基本模式的引导下,各参赛教师秉承本校的教学理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的课堂都独具特色,各有千秋:稻地小学导学案在课堂上的试行,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效果显著;刘唐保小学的“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更贴近学生实际,课堂上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共鸣;稻地二小的“学生主体论”思想,关注了全体学生,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们为我们呈现的是一次教学改革的盛宴,让人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c544d6d5bbfd0a7956731c.png)
篇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结题报告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转变, 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种新观念下的课堂教学围绕学生主体来进行,必然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开放的课堂,进行更加灵活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并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只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常常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也就是说,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呼唤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立足课堂,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就是为了促进教师提高各种素养,熟练地把教学的方方面面,按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其实就是对新课标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研究。
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去阅读,主动去感受,主动去体验,而教师则要艺术地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全面而有深度的形成智力挑战,挑战学生的思维假定,进行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
课题研究有利于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课堂理念和促进教师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兴致勃勃的去思考,去阅读,去创造;有利于优化各个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效率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3887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c.png)
提高课堂效率结题报告一、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尝试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将进行详细报告。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
我们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三、实施策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我们通过有趣的问题、生活实例、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优化: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适当引入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方法创新: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改革:我们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素质提升:我们加强了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实践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
具体来说,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活跃,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能够自主探索和思考。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增强。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提高课堂效率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施有效的课堂导入、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改革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策略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4a446d1ed9ad51f01df28d.png)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概要(一)课题立项背景我市初中英语教材使用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以初一为起点的中学英语教材《新目标英语》。
此套教材共5册,是一套具有新课改理念的教材。
该套教材的教学理念为:强调语言应用,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突出实践能力。
该套教材主要凸显以任务为基础,其任务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大部分任务实施起来比较切实可行,符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要求;在设计编排上理念新颖,单元话题趣味性浓,话题的实用性也比较突出,学生在完成各种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助于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
教材遵循了自然言语、情境真实、阶梯型发展语言能力、做中学等最新英语教学原则,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该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最大特点是单词量大,语法难度大,阅读量大,作为一套非零起点的教材,在起始阶段就有如此多的大难度,使部分从来没接触过英语或程度一般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一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
而我校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很少甚至没有学过英语,底子薄,基础差,致使学生英语学习困难、自信心严重受挫、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
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扩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主渠道,是实施课程计划,展开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
所有教学内容都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来完成。
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如果进行统一的、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因此,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教学教法的改革和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探索一条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新途径,并加以推广应用是当务之急。
(二)课题开展的必要性素质教育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强加”、“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2024年小学创建高效课堂专题工作总结报告
![2024年小学创建高效课堂专题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bd88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1.png)
2024年小学创建高效课堂专题工作总结报告一、背景概述____年起,我国小学教育逐渐重视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创建高效课堂成为重要的教育改革目标之一。
为此,在2024年,本校着重推进了创建高效课堂的专项工作,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
二、工作内容1. 制定方案: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创建高效课堂方案。
该方案包括教师培训、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2.教师培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活动,包括理论学习、教学案例讨论、课堂观摩等。
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3.教学改革:我们重点推行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教学资源开发:我们积极开发和使用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通过购买教学软件、制作教学视频和设计互动课件等方式,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工作成果1.教师专业化提高:通过教师培训的开展,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提升。
他们融入了更多的新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学生成绩提升:经过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3.教学资源丰富:通过购买教学软件、制作教学视频和设计互动课件等方式,我们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的应用,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存在问题与思考1.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
例如,教师们对新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有差异,有些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上较为保守。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2.资源利用不足:尽管我们购买了教学软件和制作了一些教学资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024年9月高效课堂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8篇
![2024年9月高效课堂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0fc07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1.png)
2024年9月高效课堂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8篇篇1关于高校课堂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在2024年全面启动了高效课堂改革工作。
本阶段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报告将围绕这一目的,对本阶段高效课堂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剖析。
二、工作内容及实施情况(一)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理念的培训,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我们积极倡导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自由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1. 课程优化:我们结合现代教育趋势和行业需求,对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
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丰富课堂形式。
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积极开展项目式教学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篇2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改革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本阶段工作总结旨在回顾2024年9月高效课堂改革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未来的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二、改革背景与目标高效课堂改革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改革内容与措施1. 教学方法创新:引入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结题报告
![“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16345f4b35eefdc9d33344.png)
“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选题意义1、课题研究的提出新课改以来,我校紧跟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
我校曾多次组织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充分暴露出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2、教师讲得虽然不多,但是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3、表面上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实际上仅仅是为了课堂的“热闹”;4、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不少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这种“表面热闹,缺乏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辨与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积极推进潍坊市教科院“345优质高效课堂”研究的同时,2011年6月,我校结合潍坊市教科院的“百校十题”重大问题行动研究,确立了“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研究课题。
这一课题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校课堂教学的工作思路,也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行为进行了准确的定位。
2、选题的意义我校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优质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各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内容、目标1、概念的界定:“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e0a73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c.png)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实用标准文案《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教育背景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2.现实状况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研究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目前,国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
加强课堂建设是深化我校素质教育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高效特色的课堂也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
同时,大家都意识到:只有触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才是彻底的,才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和学校生活,进而改变学生的研究生态;同时,也只有课堂效率的提高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前提和保证,才能适应规办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前期提高课堂效率调研的基础上,准备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在全校积极加强对新课改条件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构建进行研究,决心从根本上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于是,我校于2011年6月申报了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被市教育局批准立项。
3.研究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研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双减高效课堂结题报告《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课题研究
![双减高效课堂结题报告《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702ff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3.png)
《双减背景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价值(1)背景“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减负”是为了“增效”,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
“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
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
“双减”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
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单纯地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只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
“双减”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法,肯定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革命。
因此,课堂需要转变以传递知识和发展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教学应该是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新的教学模式。
这种新型的教学法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面。
中国的教育,多年来因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学生的培养上重知识轻能力, 即使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仍然不少。
在课堂教学上,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目前,约束课堂效益的提高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因素是:课堂教学少了一种创新精神,不少教师因循守旧,教学结构“老化”,教学结构模式单一、呆板,使教学工作少了生机,出现了恶性循环。
在教学结构上表现为:单一按照“复习旧课一一讲授新课一一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却是摆花架子,走过场。
在教学中,老师只是重视教学的结果如何,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入手,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结构,研究教法,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从而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比较全面、深入的优化教学过程,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低耗高效的教学改革之路。
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实施总结报告
![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实施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c069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5.png)
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实施总结报告第一篇: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实施总结报告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实施总结报告金轮中学:卿立述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准备,我校从2012年9月份开始,全力推行高效课堂建设。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正扎实开展,稳步推进。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三个加强1、加强了宣传引导。
客观地说,我校的高效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教师对高效课堂建设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动作也迟缓,学校推行这项工作,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为了解决思想问题,每一次例行周会议上,都要在教导处的安排下学习有关高效课堂推行的必要性和必须性让老师明白高效课堂改革没有退路,只有坚持实施下去这一条路。
同时传达教育局、教学研培中心的要求、精神。
通过宣传引导,大多数教师已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共识,并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实践。
2、加强了观摩交流。
我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听过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观摩课,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十分陌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我校高效课堂建设少走弯路,我们多次安排教师外出观摩交流。
先后组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高效课堂理论培训,带领他们参观绵竹实验中学的高效课堂,广汉中学的数学高效课堂,回校后由他们带动全体教师学习。
使教师直观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
3、加强了团队建设。
我们在本期将利用导学案的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以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为了在高效课堂竞赛中取得好名次,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现我校部分年轻教师在没有学校统一安排的情况下,主动互相听课,并利用课间时间就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探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存在问题应该说,我校的高效课堂推行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基本的教学流程已大体把握,但细节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如:教师对导学案学生预习的把握,对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安排,学生课堂检测题设计的合理性,课后作业的处理针对性,教师完全不敢放手,评价方式单一等。
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总结报告,成效与亮点,问题与困惑
![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总结报告,成效与亮点,问题与困惑](https://img.taocdn.com/s3/m/8c3cc331b4daa58da0114a38.png)
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总结报告,成效与亮点,问题与困惑篇一:高效课堂活动总结以评比活动为载体,打造精品高效课堂------稻地中心校高效课堂课例评选活动总结为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最终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区教研室统一部署,根据中心校计划安排,在10月21日、22日,稻地中心校如期召开了小学语、数、英三科的高效课堂课例评选活动。
纵观活动全程,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1、精心谋划,充分准备,使活动有条不紊开展。
为使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中心校责成专人管理:在活动前一个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下发给各校,从讲课时间、地点、范围、评选方法等方面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然后各校按规定选拔出本校的骨干教师参与中心校的评选活动。
由于中心校计划周密,安排得当,为该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2、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承办学校大力支持。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学校-----稻地小学,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对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讲课班级的安排、讲课教师与相关班主任的沟通,再到师生之间的配合,都显得那么和谐与默契。
稻地小学师生的全力支持,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推陈出新,旧貌换新颜,青年教师让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
与以往教学比赛相比,本次讲课教师队伍中,年龄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十四名参赛选手中,有十一名教师年龄在28岁以下,都是近两三年来的新任教师。
由此可见,各校都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锻炼纳入了工作重点。
这些年轻教师在课堂上虽稍显稚涩,但她们的创新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方法却成为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
4、百花齐放,争芳斗艳,高效课堂形式多姿多彩。
在中心校高效课堂建设“自主、体验、表达”基本模式的引导下,各参赛教师秉承本校的教学理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的课堂都独具特色,各有千秋:稻地小学导学案在课堂上的试行,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效果显著;刘唐保小学的“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更贴近学生实际,课堂上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共鸣;稻地二小的“学生主体论”思想,关注了全体学生,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们为我们呈现的是一次教学改革的盛宴,让人受益匪浅。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bcd2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a.png)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标签:教育一、研究背景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意义新课程改革起始于课堂,理应回归于课堂,课堂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通过研究可以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探索出教师高效教学的方法策略,提炼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精简高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以期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以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的主要阶段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c13bc2f90f76c661371a40.png)
五里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二、课题背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我们根据市、县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曾经承担了县总课题中的子课题《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模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形成了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的局面。
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变成了学困生,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噱头多,课件多,语文味淡。
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00后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研究与改革,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改变“鸠占鹊巢”现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有县教体局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我学区全体语文教师愿意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成功模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ec877977232f60ddcca1a8.png)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大兴学校杨俊2016年12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
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则以引导和鼓励为主。
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每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会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去主动地探求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苦学”、“厌学”为“愿意学”,变学生的外力强迫下的“刻苦”,为依赖学生自身内在的动机,创造性地学习,从中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感,使学习数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地学习,变解数学题的枯燥感为“苦中有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其乐无穷的思维过程,从学习中获取乐趣,实现成功,从成功中树立信心,又回过来激发学习热情。
从而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我们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是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同时能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中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年龄阶段,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
然而,如今的数学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只有少部分学生数学讯息能力教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半数左右的学生把数学当成考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强迫自己去学、去背、去记,这部分学生把数学学的枯燥乏味,学的身心疲惫,把数学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2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实在太差,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结题报告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ca2accff00bed5b9f31de2.png)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结题报告篇一:高效课堂结题报告高效课堂,无止境的追求“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宾县第四中学课题组[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以及国家、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的相继出台,立足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根本性的要求已摆在每一位教师的面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
为此,我们在XX年3月提出“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论证会,启动课题研究各项工作。
希望通过研究,着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3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按计划分工协作,按计划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边完善,扎实有效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现对本课题研究总结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的实施,无疑给课堂教学的改革吹来了缕缕春风。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在关注新课程的理念,关注新教材的变化,关注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应该摒弃应试教育,执行国家“减负”要求,推行素质教育。
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减轻教师的负担;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有一个自由发展空间和健康的学习心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
然而,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令人担忧:(1)传统课堂教学的“三个本位”,带来许多弊端。
一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
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使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
二是以教师为本位。
“教与学”的本末倒置,导致学生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是以教案为本位。
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优质高效课堂学习总结汇报9篇
![优质高效课堂学习总结汇报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592f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9.png)
优质高效课堂学习总结汇报9篇第1篇示例:优质高效课堂学习总结汇报一、前言学习是每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而课堂学习则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本文将总结我近期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分享我对优质高效课堂学习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学生,我们不能只是坐在座位上听讲,而应该主动提问、发言,与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互动。
通过参与讨论和交流,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在我近期的学习中,我努力做到了积极参与,不断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交流,收获颇丰。
三、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学习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时间管理是学习的关键。
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每一分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我在学习中养成了做好时间规划和计划的习惯,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力争做到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四、注重实践,善于总结课堂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实践、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更好地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也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没有尽头。
在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我们不能止步于表面知识的掌握,而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学识领域,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积极探索,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总结通过近期的课堂学习,我收获颇丰。
我深刻认识到,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将继续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合理安排时间,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高效课堂总结报告
![高效课堂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e23f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e.png)
高效课堂总结报告高效课堂总结报告高效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通过本学期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高效课堂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并在课堂教学中亲身体会到了高效课堂的优势和困难。
以下是本学期高效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
首先,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我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互动。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高效课堂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
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合作、交流和讨论。
通过团队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彼此间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再次,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通过提供资源和指导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最后,高效课堂要充分利用教育技术。
在我的教学中,我积极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通过利用技术手段,我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互联网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宽知识视野。
然而,高效课堂也存在一些困难。
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学习压力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例如游戏、实验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我也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本学期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高效课堂的优势和困难,并从中汲取了经验和教训。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坚持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选题意义1、课题研究的提出新课改以来,我校紧跟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
我校曾多次组织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充分暴露出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2、教师讲得虽然不多,但是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3、表面上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实际上仅仅是为了课堂的“热闹”;4、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不少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这种“表面热闹,缺乏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辨与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积极推进潍坊市教科院“345优质高效课堂”研究的同时,2011年6月,我校结合潍坊市教科院的“百校十题”重大问题行动研究,确立了“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研究课题。
这一课题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校课堂教学的工作思路,也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行为进行了准确的定位。
2、选题的意义我校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优质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各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内容、目标1、概念的界定:“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
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2、研究的内容:在认真落实“345优质高效课堂”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对课堂教学实效性和优质高效课堂内涵的研究,克服在实施“345优质高效课堂”过程中生搬硬套、全盘统一的现象;加强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深入研究、细致研究;加强对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导学案的实效性研究;加强对实施“345”优质高效课堂后作业布置,课后辅导,考试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推进“345”优质高效课堂过程中激励保障机制落实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走出课堂教学呆板的“模式”,形成具有先进课堂教学理念,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课堂。
促使全体教师将落实“345优质高效课堂”的相关要求成为自觉的行动,走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特色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3、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和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组织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课堂观摩学习。
(4)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
(5)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1)学校成立《领悟课堂教学深刻内涵,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配置移动黑板,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3)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柳疃初中课堂教学评价表”。
(4)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课题组研究课等。
(5)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
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
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6)学校定期开展新课改验收课活动。
(7)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课改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8)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各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9)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10)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
学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11)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2)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3、总结阶段(2012年2月至2012年9月)(1)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2)做好课题实验的论证,总结及成果整理汇编工作,写出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
(3)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进行课题的信度、效度分析,聘请专家对实验进行终结性评估。
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四、课题的探索研究(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保证优质高效课堂研究取得实效,学校成立了研究领导小组,把推进优质高效课堂摆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始终把握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
每学期初,我校都展开讨论,交流经验,并召开全体教师会,认真总结上一年的课堂教学工作,找出了工作中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在领会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对深化推进优质高效课堂实验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精心周密组织实施,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完善了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推进优质高效课堂运行机制。
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工作思路,形成人人、课课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二)借助培训学习,提高能力。
1、学校每年订阅100余种教育教学类报刊,鼓励教师阅读并写读书笔记;规定每周一下午为集中业务学习时间;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交流学习的感想体会。
教师们先后学习了《潍坊市教育局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深化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潍坊各学科教学建议》、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等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坚定了积极参加课堂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信心和决心。
2、我校多次邀请课堂教学研究专家,开设讲座、培训教师。
专家们高屋建瓴,对我校的课改起了引领导向的作用。
学校多次邀请市镇两级的教研室领导还到校听课、评课,手把手地指导教师进行优质高效课堂实验,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3、我们充分发挥身边优秀课改教师的引领作用,如山东省教学能手孙晓燕老师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进行详细的案例式培训;潍坊市教学能手谭翠莲老师针对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步骤和系统性进行案例式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优秀课改教师的录像课,逐个环节进行评课,有效提高了大家的课堂掌控能力、小组建设技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4、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公开课,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全体教师公开课。
每位教师提供至少两节精品公开课,每周五下午教研活动时间集体评课,分管领导和同科的老师必须参与听评课,锻炼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骨干教师示范课。
每位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同科老师必须参加听课。
此项活动让所有老师清晰了“345高效课堂”的大体流程,澄清了一些错误和模糊认识,掌握了一些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的策略和技巧;青年教师赛讲课。
青年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方面经验不足,但是他们有热情,有魄力,创新意识强。
我们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师傅,并在师傅的指导下上好赛讲课,允许青年教师自由发挥,大胆创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灵感。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课,每次都把听课教师分组,研究不同的环节,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集体评课,然后选取其中的一个事件写出案例,可以是有效事件的案例,教师要对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然后进行详细的事件分析。
也可以写低效事件的案例,要分析事件低效的原因,并指出解决的具体策略。
学校隔周进行一次案例的展示、交流和研讨活动,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境,课堂教学的难题一一破解。
(三)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扎实推进1、优化教学模式,把握操作环节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通过调研课堂现状,解剖教学行为,确定符合教学实际的“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反馈测评”三大模块;“四”是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延伸”四个环节;“五”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种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
如:①新知探索课;②习题训练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2、实施集体备课,提高“导学案”质量“教”要成功,“备”字先行。
“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益。
学校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工作,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了集体备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