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_刘海涛

合集下载

知识点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与成就

知识点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与成就

知识点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与成就进行知识点解读。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1.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篇。

面临内外挑战,中国迅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举措打破了封建剥削的桎梏,迅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

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978-当前)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和区域发展的均衡,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1.物质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经济从起步时的低水平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多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等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社会建设的显著进步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扶贫政策的实施使贫困人口逐渐减少,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得到普遍发展。

3.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不仅对国内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改革与发展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改革与发展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改革与发展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历史和现实的改革与发展探索。

这个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推动着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渊源与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启。

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割据和国内外资本主义压迫的困境,中国人民自发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共产主义思想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获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工作,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渐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阶段与现实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阶段分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发展要求,通过改革与发展来实现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探索主要集中在经济体制和所有制方面。

1980年代,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探索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引入市场机制,解放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与发展主要侧重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发展。

199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做出重要决策,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在这一阶段,中国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军事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的改革与发展主要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深化改革问题。

2002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加快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历史与经验总结

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历史与经验总结

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历史与经验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历史与经验进行总结。

一、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历史回顾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

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面临了许多巨大的挑战,包括城乡差距、贫富格局不平衡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978年,中国决定开放经济,引进外资和技术,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这些举措带来了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持。

同时,中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如土地私有化、市场化和资本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总结1.坚定的领导核心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之一就是坚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的理念和原则,为中国的发展保持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2.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另一个经验就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中国根据自身国情,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改革政策,比如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这些政策在中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3.坚持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第三个经验是坚持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民的生活改善和社会福利提升。

通过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事业,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4.扩大对外开放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最后一个经验是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借鉴了世界各国的经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从1978年到1992年期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这也被称为“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内外资企业竞争,实行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废除农村的集体经济,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

这一阶段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从1992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措施,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机遇。

在这一阶段,中国积极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的引进,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持续发展和巩固。

例如,中国实行了分级管理的政权体制,将权力下放到基层,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法治建设,完善了司法体系,提升了司法公正程度,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参考。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科学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有益经验,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访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刘海涛

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访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刘海涛

!"# 请您 把改 革的 态势 分析 一下 % $%&#改 革在 中国 大地 的发 展有 五个 态 势!一
)) )
! 权 力 过分 集 中 "的 政 治体 制 # 发展 社 会 主义 民 主 政 治#实 现社 会主 义模 式的 根本 变革 $ 五是 从表 层到 深层 $中国 的改 革 不是 !突 变式 "# 而 是! 渐 进式 "$ 基 本方 式 是 经 济体 制 改 革先 试 点 后 推广 # 对外 开 放 由点 到 面 #政 治 体 制改 革 循 序渐 进 # 具有 由表 及里 %由浅 入深 的特 点# 适应 了中 国 的国 情 和人 们的 心理 承受 能力 #避免 了社 会 动荡 #保 持了 政 治稳 定$
!"# 刘教 授 ! 这次 我 们 想就 " 我国 改 革 发 展进
程中 的若 干重 大问题 $请 您谈 一谈 %
$%&# 好的 !"我国 改革 发展 进 程中 的若 干重
大问 题#可 以归 结为 新环 境$新 情况 $新 任务 !
!"# 那 么! 就 请您 着重 从理 论 上对 此给 予说
明%
’()*+,-./
:;; < 年 $ % 月 第?卷 第 $% 期
中 共 石 家 庄 市 委 党 校 学 报
! " #$ % &’ " ( ) * + , & $) - # % ./ +$0 .) - " ( 0* . !. 12 * # 1% 3 4. )- 5 "6 6.) ) 77 " 8 5, 5
!"# 9:; ;< /=>9? %=9$%

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总结

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总结

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

本文将对高一历史课程中所学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进行总结。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和初期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时代。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等。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例如,实行土地改革,通过分田单干等方式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力;成立国营企业,将生产资料集中归国家所有,从而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峰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

其中,“大跃进”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建设运动,通过集中力量发展农业和工业,试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工农业的快速增长。

然而,由于计划的不合理和措施的不得当,这一运动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饥荒。

随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反思和调整,逐步转向以农村经济建设为重点的政策。

三、改革开放的开启与初期阶段1978年,中国政府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的政策方向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点措施,如特殊经济区的设立和农村改革试点。

这些试点的成功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四、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取得的进展自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进展。

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得到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

此外,改革开放还带来了知识和文化的交流,逐渐推动了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这一时期,中国还加强了与外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了国家的声誉和地位。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深化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因而几次着手对其改革,但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改革没有坚持下来。

1978年,改革再度兴起,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并在其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从自发到自觉、从表层到深层几个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改革的难点问题。

一般说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兴起于1978年,其起点和主要标志是四川、安徽等地的农民自发地突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伟大实践。

此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因而也进行过几次改革的尝试,但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被迫中断。

这虽然延缓了改革的历史进程,但也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没有这几次改革的预演,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的成功和深化。

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过程,对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在本世纪深入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三中全会以前几次改革中断的原因改革起步于50年代中期,其对象就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经济政治体制,但这次改革不久便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所阻断。

60年代初,党和国家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再一次进行改革的尝试,但这次改革的成果被“文化大革命”冲击得荡然无存。

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思想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卓有成效的整顿,但好景不长,这次整顿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夭折。

1.改革中断的主观原因在于思想准备不足。

邓小平在评价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指出:八大“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那时起,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转型过程。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首先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场革命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随后,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从1953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营工业化的政策,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形成。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河。

二、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中国陷入了动荡和混乱的时期。

这场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让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阶段。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重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政策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化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并不止于此。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强了市场经济的建设,也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

同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各方面的发展和合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路径和实践经验。

本文旨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提出当前面临的现实挑战,并阐述应对挑战的对策。

一、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进行新时期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起点和主线,它的核心任务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和国营企业改革、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主要是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的重点从经济体制向政治体制转移,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的焦点。

这个阶段的主要措施包括“三自一包”改革、加强宪政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主要涉及政治体制和法制体制的改革。

改革的关键是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例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乡村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等。

这些改革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现实挑战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第一,政治体制建设面临新的压力。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的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这使得政治体制建设的难度增加。

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增强政治文明、宪法法制、民主政治和人权保障的制度保障。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需要着重关注。

经济体制改革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不够、机制创新不足,和政府职能改革深入推进等问题。

高三历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高三历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高三历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探讨高三历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和重要改革措施。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措施,如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国有化等,使得生产资料逐步归集于全民所有制之下。

此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积极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大跃进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即从1957年到1976年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探索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农村经济的集体化和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计划经济的片面性、政策错误等,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挫折。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点。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即从1978年到1992年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如农村责任制、城镇企业改革等,逐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二阶段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期,即从1992年到2002年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了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城市城镇化进程。

这些改革带来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三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即从2002年到现在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程》

《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程》

《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程》作者:刘海涛来源:《全国新书目》2013年第10期内容简介:本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背景,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的事实中揭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全书按照思想史的脉络,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发展过程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民主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大的阶段,重点勾画出不同阶段之间的转变机制和联系纽带,突破了一般研究著作就事论事的局限,以生动的事实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既具有历史感,也具有时代感;既具有学术性,也具有可读性,对读者了解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形成发展过程具有引导作用;对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空间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刘海涛,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家,现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曾为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体学习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的讲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文/曲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一面旗帜,包括道路、理论和制度三方面内容。

历经20多年的实践之后,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正式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学习、引进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转变。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外有人也许不愿意将其归因为“社会主义”,国人又要避“革命输出”之嫌,因而近年来有了所谓“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说法。

实际上,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程》一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背景,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的事实中揭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轨迹

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轨迹

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轨迹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一转型过程被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

这一政策旨在推动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将中国从封闭的社会主义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者认为,只有通过市场经济,中国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最初的重点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政策扩大了农村家庭的自主决策权,赋予了农民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实行了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责任制,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此外,改革政策还扩大了城市居民的经济自由和开放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开放措施,如引进外国投资、扩大对外贸易、放开价格和银行利率等。

这些措施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表现。

同时,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财政和金融改革措施,如改变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方式,建立市场调节机制等。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也显现出来,例如失业、通货膨胀、社会稳定等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提高技能培训、推动企业转型、创造就业机会等。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实现了新跨越,经济产值增长率接近10%。

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

在一系列经济开放措施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的表现迅速改善,并实现了新跨越。

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社会主义与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与改革进程的回顾

社会主义与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与改革进程的回顾

社会主义与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与改革进程的回顾社会主义与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与改革进程的回顾社会主义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它致力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改革开放被视为一次开创性的历史变革,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回顾中国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改革进程以及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正式启动。

当时,中国面临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包括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滞后的工业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等。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共产党推出开放政策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济改革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二、改革进程的回顾1.农村经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改革成为改革的重要方面。

通过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承包权和自主经营决策权。

这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后,农村经济逐渐实现市场化,发展出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2.城市经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也经历了重大变革。

最初,解放生产力的探索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迅速增长。

进一步的改革推动了城市内外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中国对外开放,增加了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国际化。

3.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多元化投资,国有企业得到了有效的改革和调整。

此举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鼓励了创新和技术进步。

同时,改革也推动了国企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为经济的多元化提供了机会。

4.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对于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中国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实施了市场化利率和汇率,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交流。

金融体制改革也加快了金融创新,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三、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改革历程为后发国家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经验。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探讨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一、经济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等问题。

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和造福人民,中国决定进行经济改革。

这一改革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中国首先进行了农村改革。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引入,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和农产品销售自主权,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动力。

随后,中国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引入了合同责任制和股份制等经营机制,激发了企业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和加强国内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格局。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度,加速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此外,中国还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政治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始于对党和政府机构的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过深化党的改革,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打破了官僚主义的束缚,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后,中国又进行了政府机构的改革,提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口号,削减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

在政治改革的过程中,中国还坚持加强法治建设。

法治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对于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通过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加强了法治建设,推动了政府行政效能和公正司法制度的建设。

三、社会改革中国的社会改革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水平和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作者:刘海涛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1期【编者按】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摆在党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是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位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所撰写的理论文章。

刘海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一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和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牛先锋“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思想与我国发展新方位”一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线索,进而提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征的独到见解。

李俊伟“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新战略、新要求”一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以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对读者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本栏目特约主持人:刘海涛教授(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收稿日期:2017-12-08作者简介:刘海涛,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基金项目:中共中央党校教学与智库建设工程重点课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执政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研究”(批准号:12BKS070)。

□刘海涛摘要:党的十九大界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道路,遵循了文明进步的历史逻辑,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刘海涛.ppt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刘海涛.ppt
8
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 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 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 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 更彻底的发展。
9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 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 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10
2、发展脉络
11
在每一个大的资产阶级运动中,都爆 发过作为现代无产阶级的发展程度不同的 先驱者的那个阶级的独立运动。
26
罗伯特 ·欧文 (1771-1858)
27
改良主义实践家
28
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和社会环 境两方面的产物
阻碍社会改革的三大障碍:私 有制、宗教、现在的婚姻形式
29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
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历史发展理论 未来社会制度理论
30
从空想到科学的必然性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 之上。
——马克思
2
他为《前进报》撰写并讽 刺地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 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最近的一 组论文,是对欧根·杜林先生关 于一般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 主义的所谓新理论的回答。这 些论文已经集印成书并且在德 国社会主义者中间获得了巨大 的成功。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 摘录了这本书理论部分中最重 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12
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英国大革命时期的掘地运动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贝夫密谋
13
伴随着一个还没有成熟的 阶级的这些革命暴动,产生了 相应的理论表现。
14
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起源说
时间:1516年 地点:英国 人物:托马斯·莫尔 事件:《乌托邦》的发表
《描写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一部既有 益又有趣的金书,由世界名都伦敦卓犖不凡、议论 风生的市民——代理行政长官——托马斯·莫尔著》

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的思想轨迹

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的思想轨迹

Mapping Ideologically the Track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New China
作者: 刘海涛[1]
作者机构: [1]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出版物刊名: 理论视野
页码: 25-3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0期
主题词: 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新时代
摘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指导思想产生了两个发展趋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实际出发,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新中国70年的历程中一脉相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刘海涛
【期刊名称】《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8(010)005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概括,也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发展。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刘海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研究
2.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简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政治发展视角——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5.牢记中国国情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夏春涛新著《中国国情与发展道路》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程》

《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程》

《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程》内容简介:刘海涛,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家,现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曾为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体学习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的讲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文/曲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一面旗帜,包括道路、理论和制度三方面内容。

历经20多年的实践之后,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正式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学习、引进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转变。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外有人也许不愿意将其归因为“社会主义”,国人又要避“革命输出”之嫌,因而近年来有了所谓“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说法。

实际上,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部著作有别于一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著作,既不是一般的理论著作,也不是一般的思想史著作,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近代以来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认识和理解,凸显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把社会主义理论自身的逻辑和中国历史进程有机统一起来。

马克思曾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

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必然要唤起人们对其成长轨迹的回忆与思索,因为新的事实总是要“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

按照这个思路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引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向,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引导中国走向世界历史、实现人类解放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 ・
设面前则缺乏充分的领导经济建设的准备。在这种 情况下, 党只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著作中寻 找答案, 按现成的 “苏联模式” 描绘我国的社会主义 蓝图, 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固定看 法。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成了一种认识社 会主义的思维定式。因此, 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 的时候, 很容易产生忽视实际、 固守教条、 甚至思想 僵化的现象。以至于当苏联都不得不对 “苏联模式” 进行有限度地调整或 “改革” 的时候, 我们仍然把它 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样板, 认为改动它就是 “修正主义” 。这种思想状况不能给针对 “苏联模式” 弊端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不能不使改革半途而 废。这就是 “思想准备不足” 的含义和后果。
#$%左右的现代工业,落后的自然和半自然经济仍
居统治地位, 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和面 临的实际。为解决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 盾, 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运而 生。从现在的眼光看, 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 式远不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大潮和生产力发展的 客观要求,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不失为一种有 效的选择。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思想理论也正 是来自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它能延 续下来, 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改革, 就是因为它的历 史使命还未终结, 以及其本身的历史惯性。在第一 个五年计划中, 我国施工的工业建设项目有一万多 个, 其中大中型项目 &!# 个, 但在 #&’( 年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基本确立之时, 全部建成投产的只有 ’&’ 个, 开 工 的 #)’ 个 , 只 有 (* 个 已 经 #’( 个 重 点 建 设 项 目 , 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 显然, 在这种条件下,
!" 改革中断的客观原因来源于历史的惯性。恩
格斯在论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时指出: “不 成 熟 的理论, 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不成熟 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 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 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 来。” 这段论述也可用作分析 “思想准备不足” 以及
!
改革中断的客观原因。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 只有
! 就, 同时也遭到严重的挫折。 ” 这段论述也揭示了这
一时期改革中断的主观原因,表明改革的中断与党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切相关。 所谓 “思想准备不足” , 主要表现为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 义的认识并不完全清醒。这时的党刚刚从战争环境 走向和平建设时期, 从在野状态踏上执政的征程, 立 刻就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改变中国 落后面貌、 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年的革命生涯 使党在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 党的建设等方面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但在迅速到来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
制外” 到 “体 制 内 ” 的内涵, 即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最初是计划经济体制外确立的,随着改革的深化, 计划经济不得不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计划经济体 制本身对商品货币关系具有天然的排斥性, 因此在 “体制内” 很难孕育出市场机制。农村改革的初步成 功, 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 涌现出一大 批从事商品生产的 “专业户” 和 “个体户” , 以市场为 导向的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在对外开放杀出的 “血路” 中, 诞生了一大批按市场机制运行的 “三资” 企业。虽然在改革过程中出现过两种经济体制并行 的 “双轨制” 阶段, 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形成 统一的、 开放的全国市场, 新旧体制的 “板 块 ” 不能 长期并存; 市场机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显 示的巨大优越性, 促使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 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去和市场经济接轨。因 此,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在 !$多年里免受了几 次改革的冲击。 “冷战” 导致的国际 )" 改革中断的外部原因在于 经济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了两 极对峙的格局。作为已经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 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能重新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老 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争取经济政治的独 立。 但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 帝国主义体系想遏制中 国, 社会主义阵营想控制中国, 因而中国共产党人不 能不以警觉的眼光对待世界, 没有条件、 也不可能主 动和自觉地加入到经济的 “全球化” 进程中。 同时, 战 争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因此, 带有鲜明的 战时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换也就被推迟 了。 只是当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 为当今世界两大问题,而且人们也确实真正认识到 这一点时, 中国才获得了有利于改革的外部环境。 三中全会前我国改革中断的原因表明: 改革, 即 实现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需要客观历史条件具备, 否则, 改革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但是, 只有客观条 件而缺乏主观条件, 也会丧失机遇, 延缓社会主义改 革的历史进程, 甚至会断送社会主义事业。因此, 领 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要做到能够审时度势, 把 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实现指导思 想的转变和更新, 对时代特征、 对社会主义、 对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与新的实际 相适应的认识,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主观 认识和客观条件密切结合, 理论与实际有机统一, 才 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二、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进程
# 进一步, 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尤其
*(#)的增长速度高 !($ 倍。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的积
!
累和农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整个农村市场迅 速扩大, 为工业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原料, 因而 也带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 农村改革取 得的成功, 也产生了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并为 此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因此, 没有农村改革的初步 成功,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的起步。 “体制外” 到 “体制内”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 从 吴敬琏指出 : “市 场 经 济 在 ‘体 制 外 ’ 已有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 因而给原有的国有经济的转轨提供了支 撑力量。同时, 在 ‘体制外’ 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大批 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对尚未进行根本改革的国 有企业提出了挑战, 也作出了示范” 。 这就是从 “体
"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主
义改革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自那以后的!$ 多年, 改革已成为历史的潮流, 不断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
#" 从农村到城市。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兴起于
农村, 在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后, 才以 #&*,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扩展到城市, 在全国 范围展开。改革之所以发源于农村, 从表面上看, 是 因为农村的生产技术方式比较简单, 改革易于操作, 但从实质上看,则是只有农村容易产生改革的内在 动力。 长期以来, 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部 门, 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首推农民。 也正是农民在
体制改革意义和目标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 程。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起步的直接原因是出于对如 何避免 “文化大革命” 的悲剧再度发生的考虑, 由此 进一步认识到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兴利除弊,发扬社 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但是, 在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也确实是我国社会主 义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 根本任务和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每前 的。 但是, 进入$, 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刘海涛
内容提要: 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 目的在于总结经验, 深化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 立以后, 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因而几次着手对其改革, 但由于主客观历史条 改革再度兴起, 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 并在其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从农 件的限制, 改革没有坚持下来。#$%&年, 村到城市、 从体制外到体制内、 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 从自发到自觉、 从表层到深层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决 定了我国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改革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改革 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刘海涛,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北京市 ・ #"""$#)
“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 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思 想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 卓有成效的整顿, 但 好景不长, 这次整顿在 “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中夭 折。
!( 改革中断的主观原因在于思想准备不足。邓
小平在评价!"%’ 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指出: 八大 “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 建设的任务。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是, 由于当时 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 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 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
% $# %
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到 许多地方仍未脱贫, 数以亿计农民的温饱 !"#$ 年 , 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这种状况迫使他们不得不冒险 向旧体制开刀, 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农村改革 的起点是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由于这 一经营方式适应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而很 快 见 效 。 从 !"#" 年 到 !"$% 年 , 农 业 总 产 值 增 长 平 均 每 年 递 增 #(") , 比 !"#$ 年 前 *+ 年 平 均 &’’(%) ,
还须用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方法完成基本建设任务, 还必须通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迅速搭起我国 国民经济的骨架。因此, 对 “两个根本转变” 的要求 并不迫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形成的计划经济 体制, 本身就是排斥市场机制的, 因而不能指望在 其内部孕育出改革的动力。这些因素使计划经济体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 ・
"
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体 制的初步确立, 迫切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 也促使党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党的 十五大进一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指出, 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的发展,要求 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 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时, 人们 在实践中也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结 构、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而另起炉 灶或孤军深入, 而应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和基础, 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自发” 实际就是人民群 %( 从自发到自觉。所谓 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探索、 创造与实践活动。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 就是农民的自发行为。 就指导思想而言,从自发到自觉的改革过程是符合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规律的。改革之初只 能 “摸着石头过河” ,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改革在我国 仍然是一项崭新的事业, 没有历史经验可循。例如, 在经济体制方面,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是对原 有的计划经济修修补补,还谈不上对它进行革命性 的根本改造。 因为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提出, 既要有 成熟的客观条件,也要有人们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 义关系的正确认识。 正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 尤其是 在!""* 年年初邓小平 “南方谈话” 精神鼓舞下, 我国 才明确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并自觉地按照 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客观要求构建我国的经济体制。 这个过程也恰恰表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自于人 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党必须尊重和肯定人民群众首 创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