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_刘海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须用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方法完成基本建设任务, 还必须通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迅速搭起我国 国民经济的骨架。因此, 对 “两个根本转变” 的要求 并不迫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形成的计划经济 体制, 本身就是排斥市场机制的, 因而不能指望在 其内部孕育出改革的动力。这些因素使计划经济体
! 中共云南省பைடு நூலகம்党校学报 !""# ・
一般说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兴起于 !"#$ 年, 其起点和主要标志是四川、 安徽等地的农民自发地 突破 “人民公社” 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 制的伟大实践。此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中, 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 弊端, 因而也进行过几次改革的尝试, 但因主客观 条件不具备而被迫中断。这虽然延缓了改革的历史 进程, 但也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这几次改革的预演, 就 不可能有今天改革的成功和深化。分析中国社会主 义改革的历史过程, 对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 业在本世纪深入发展,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三中全会以前几次改革中断的原因 改 革 起 步 于 %& 年 代 中 期 , 其对象就是以 “苏 联 模式” 为蓝本的经济政治体制, 但这次改革不久便 为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 运动所阻断。 ’& 年代初, 党和国家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 “调整、巩固、 充 实、 提高” , 再一次进行改革的尝试, 但这次改革的 成果被 “文化大革命” 冲击得荡然无存。!"#% 年邓小 平在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为纠正
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在 !$多年里免受了几 次改革的冲击。 “冷战” 导致的国际 )" 改革中断的外部原因在于 经济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了两 极对峙的格局。作为已经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 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能重新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老 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争取经济政治的独 立。 但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 帝国主义体系想遏制中 国, 社会主义阵营想控制中国, 因而中国共产党人不 能不以警觉的眼光对待世界, 没有条件、 也不可能主 动和自觉地加入到经济的 “全球化” 进程中。 同时, 战 争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因此, 带有鲜明的 战时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换也就被推迟 了。 只是当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 为当今世界两大问题,而且人们也确实真正认识到 这一点时, 中国才获得了有利于改革的外部环境。 三中全会前我国改革中断的原因表明: 改革, 即 实现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需要客观历史条件具备, 否则, 改革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但是, 只有客观条 件而缺乏主观条件, 也会丧失机遇, 延缓社会主义改 革的历史进程, 甚至会断送社会主义事业。因此, 领 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要做到能够审时度势, 把 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实现指导思 想的转变和更新, 对时代特征、 对社会主义、 对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与新的实际 相适应的认识,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主观 认识和客观条件密切结合, 理论与实际有机统一, 才 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二、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进程
# 进一步, 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尤其
*(#)的增长速度高 !($ 倍。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的积
!
累和农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整个农村市场迅 速扩大, 为工业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原料, 因而 也带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 农村改革取 得的成功, 也产生了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并为 此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因此, 没有农村改革的初步 成功,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的起步。 “体制外” 到 “体制内”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 从 吴敬琏指出 : “市 场 经 济 在 ‘体 制 外 ’ 已有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 因而给原有的国有经济的转轨提供了支 撑力量。同时, 在 ‘体制外’ 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大批 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对尚未进行根本改革的国 有企业提出了挑战, 也作出了示范” 。 这就是从 “体
“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 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思 想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 卓有成效的整顿, 但 好景不长, 这次整顿在 “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中夭 折。
!( 改革中断的主观原因在于思想准备不足。邓
小平在评价!"%’ 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指出: 八大 “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 建设的任务。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是, 由于当时 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 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 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
% $# %
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到 许多地方仍未脱贫, 数以亿计农民的温饱 !"#$ 年 , 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这种状况迫使他们不得不冒险 向旧体制开刀, 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农村改革 的起点是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由于这 一经营方式适应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而很 快 见 效 。 从 !"#" 年 到 !"$% 年 , 农 业 总 产 值 增 长 平 均 每 年 递 增 #(") , 比 !"#$ 年 前 *+ 年 平 均 &’’(%) ,
制外” 到 “体 制 内 ” 的内涵, 即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最初是计划经济体制外确立的,随着改革的深化, 计划经济不得不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计划经济体 制本身对商品货币关系具有天然的排斥性, 因此在 “体制内” 很难孕育出市场机制。农村改革的初步成 功, 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 涌现出一大 批从事商品生产的 “专业户” 和 “个体户” , 以市场为 导向的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在对外开放杀出的 “血路” 中, 诞生了一大批按市场机制运行的 “三资” 企业。虽然在改革过程中出现过两种经济体制并行 的 “双轨制” 阶段, 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形成 统一的、 开放的全国市场, 新旧体制的 “板 块 ” 不能 长期并存; 市场机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显 示的巨大优越性, 促使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 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去和市场经济接轨。因 此,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刘海涛
内容提要: 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 目的在于总结经验, 深化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 立以后, 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因而几次着手对其改革, 但由于主客观历史条 改革再度兴起, 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 并在其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从农 件的限制, 改革没有坚持下来。#$%&年, 村到城市、 从体制外到体制内、 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 从自发到自觉、 从表层到深层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决 定了我国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改革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改革 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刘海涛,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北京市 ・ #"""$#)
#$%左右的现代工业,落后的自然和半自然经济仍
居统治地位, 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和面 临的实际。为解决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 盾, 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运而 生。从现在的眼光看, 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 式远不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大潮和生产力发展的 客观要求,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不失为一种有 效的选择。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思想理论也正 是来自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它能延 续下来, 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改革, 就是因为它的历 史使命还未终结, 以及其本身的历史惯性。在第一 个五年计划中, 我国施工的工业建设项目有一万多 个, 其中大中型项目 &!# 个, 但在 #&’( 年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基本确立之时, 全部建成投产的只有 ’&’ 个, 开 工 的 #)’ 个 , 只 有 (* 个 已 经 #’( 个 重 点 建 设 项 目 , 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 显然, 在这种条件下,
体制改革意义和目标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 程。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起步的直接原因是出于对如 何避免 “文化大革命” 的悲剧再度发生的考虑, 由此 进一步认识到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兴利除弊,发扬社 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但是, 在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也确实是我国社会主 义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 根本任务和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每前 的。 但是, 进入$, 年代中期以后,
"
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体 制的初步确立, 迫切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 也促使党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党的 十五大进一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指出, 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的发展,要求 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 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时, 人们 在实践中也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结 构、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而另起炉 灶或孤军深入, 而应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和基础, 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自发” 实际就是人民群 %( 从自发到自觉。所谓 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探索、 创造与实践活动。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 就是农民的自发行为。 就指导思想而言,从自发到自觉的改革过程是符合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规律的。改革之初只 能 “摸着石头过河” ,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改革在我国 仍然是一项崭新的事业, 没有历史经验可循。例如, 在经济体制方面,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是对原 有的计划经济修修补补,还谈不上对它进行革命性 的根本改造。 因为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提出, 既要有 成熟的客观条件,也要有人们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 义关系的正确认识。 正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 尤其是 在!""* 年年初邓小平 “南方谈话” 精神鼓舞下, 我国 才明确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并自觉地按照 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客观要求构建我国的经济体制。 这个过程也恰恰表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自于人 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党必须尊重和肯定人民群众首 创精神。
! 就, 同时也遭到严重的挫折。 ” 这段论述也揭示了这
一时期改革中断的主观原因,表明改革的中断与党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切相关。 所谓 “思想准备不足” , 主要表现为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 义的认识并不完全清醒。这时的党刚刚从战争环境 走向和平建设时期, 从在野状态踏上执政的征程, 立 刻就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改变中国 落后面貌、 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年的革命生涯 使党在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 党的建设等方面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但在迅速到来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
( ’" (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 ・
设面前则缺乏充分的领导经济建设的准备。在这种 情况下, 党只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著作中寻 找答案, 按现成的 “苏联模式” 描绘我国的社会主义 蓝图, 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固定看 法。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成了一种认识社 会主义的思维定式。因此, 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 的时候, 很容易产生忽视实际、 固守教条、 甚至思想 僵化的现象。以至于当苏联都不得不对 “苏联模式” 进行有限度地调整或 “改革” 的时候, 我们仍然把它 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样板, 认为改动它就是 “修正主义” 。这种思想状况不能给针对 “苏联模式” 弊端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不能不使改革半途而 废。这就是 “思想准备不足” 的含义和后果。
"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主
义改革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自那以后的!$ 多年, 改革已成为历史的潮流, 不断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
#" 从农村到城市。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兴起于
农村, 在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后, 才以 #&*,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扩展到城市, 在全国 范围展开。改革之所以发源于农村, 从表面上看, 是 因为农村的生产技术方式比较简单, 改革易于操作, 但从实质上看,则是只有农村容易产生改革的内在 动力。 长期以来, 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部 门, 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首推农民。 也正是农民在
!" 改革中断的客观原因来源于历史的惯性。恩
格斯在论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时指出: “不 成 熟 的理论, 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不成熟 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 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 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 来。” 这段论述也可用作分析 “思想准备不足” 以及
!
改革中断的客观原因。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 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