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们当地习俗谈谈人生礼仪民俗的利弊
传统葬礼的利与弊
![传统葬礼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73f515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1.png)
传统葬礼的利与弊传统葬礼一直以来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葬礼形式和方式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传统葬礼的利与弊,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传统葬礼的利益1.文化传承:传统葬礼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它保留了人们在尊重逝者、安慰家属等方面的价值观念。
葬礼仪式中的各个环节,如追思、告别、安葬等,使亲友们得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祝福,帮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息。
2.社会凝聚力:传统葬礼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凝聚力。
一场盛大的葬礼仪式能够让社区或家族团结起来,共同面对悲伤和挫折。
在这个过程中,亲友们相互支持,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心理抚慰:葬礼对逝者的亲友们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抚慰。
在葬礼上,亲友们有机会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这有助于缓解他们的悲伤和痛苦,帮助他们慢慢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
二、传统葬礼的弊端1.费用高昂:传统葬礼通常需要大量的物质和金钱投入,包括棺木、墓地、纪念碑等。
这对逝者的家属来说可能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
2.空间限制:传统葬礼需要一个具体的墓地用于安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传统葬礼模式愈发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采用其他葬礼方式,如火葬或水葬等,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3.环境污染:传统葬礼中使用的一些材料,如木棺、墓地的石块等,在长时间的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
此外,墓地中使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三、改进措施1.推行火葬:火葬是一种相对环保的葬礼方式,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环境污染。
政府可以加大对火葬设施的建设和推广力度,以提供更多的选择给亲友。
2.加强宣传:对于传统葬礼模式的利弊,人们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举办相关的宣传活动,倡导环保的葬礼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不同的葬礼方式。
民俗个人感悟
![民俗个人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b8a7d0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b.png)
民俗个人感悟在我们的生活中,民俗文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
从古至今,民俗文化一直伴随着我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我的一些关于民俗文化的个人感悟。
一、民俗文化的传承价值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信仰观念、生活习俗和艺术创造。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然而,民俗文化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民间得以传承和发展。
我们应当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个人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对于我个人而言,民俗文化并非是遥不可及的。
相反,它已经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中。
每逢传统节庆,家人团聚、共度佳节,这正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习俗,这些习俗已经成为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从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亲情,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民俗文化的内涵。
三、民间信仰在个人心中的地位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体系,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我的家乡,人们普遍信仰神灵和祖先,这些信仰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参与家乡的祭祀活动,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民间信仰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这种传统文化现象。
四、传统节庆在生活的影响传统节庆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春节、端午节到中秋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在我看来,节庆不仅仅是聚会和玩耍的日子,更是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通过参与节庆活动,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五、家乡民俗的独特魅力在我看来,家乡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每逢春节、端午等传统佳节,家乡都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和演出。
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如舞龙舞狮、划龙舟等,展现出了浓厚的家乡特色和文化底蕴。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
人生礼俗心得体会范文
![人生礼俗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dfde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d.png)
人生礼俗心得体会范文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礼俗,无论是生活中的小节日,还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都离不开一定的礼仪规范。
在我多年的生活中,我对于人生礼俗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人生礼俗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礼俗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着人们对于社会秩序的认同和尊重。
通过遵守各种礼仪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和和谐感,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人生礼俗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和关爱。
礼俗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规范,它代表着人对于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谦卑有礼地与他人相处,避免任何可能给他人带来困扰或伤害的举动。
只有通过遵守礼俗规则,我们才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友好,获得他人的认同与支持。
再次,人生礼俗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只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上,也包括他对于礼俗规范的遵守。
一个具有良好的礼俗修养的人,会在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气质和深沉的内涵。
他们懂得尊重他人,从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
他们会在各种场合都以礼待人,从而赢得别人的敬佩和好感。
修养二字不仅仅只是人对于自身的要求,更是对于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最后,人生礼俗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礼俗在人类文化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通过遵守和传承各种礼仪规范,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总之,人生礼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爱,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礼俗规范的遵守和传承,用我们的言行去传递善意和友善,让社会更加和谐,人际关系更加美好。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真正得到幸福和满足。
人生礼仪民俗2范文
![人生礼仪民俗2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2de9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d.png)
人生礼仪民俗2范文人生礼仪民俗2范文人生礼仪民俗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在生活、工作、婚嫁、丧葬等方面所遵循的一系列习俗和规范。
这些礼仪民俗既是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的保护,也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
下面将从工作、婚嫁和丧葬三个方面探讨人生礼仪民俗。
首先,工作是每个人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礼仪民俗的遵守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应有的表现。
在办公场所,人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空间,遵守办公室规章制度。
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摆弄他人财务文件、不抢占别人的工作台面等,都是对他人办公环境的尊重。
其次,在与同事的交流中,要注意言辞文明。
谈话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用词,尽量避免使用粗话或讽刺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
此外,应当尊重他人的职业和专业能力,避免在工作中争风吃醋或者相互攀比,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婚嫁礼仪民俗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在婚礼仪式上,人们要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
对待婚礼活动,可以从规模、场地、礼品、宴请等方面尊重传统习俗,展现出家庭、友情和爱情的美好,而不是过分追求奢华和排场。
此外,在婚后生活中,夫妻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妻子要尊重丈夫的家庭地位和权威,丈夫要尊重妻子的家庭责任和权益。
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避免争吵和冲突,共同营造和谐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最后,丧葬礼仪民俗是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慰藉。
在丧葬仪式上,人们要表现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不哀声扬眉、不大声喧哗,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家属们要坚强面对逝者的离去,表现出庄重和坚强的态度。
同时,在丧失亲人的人们面前要展示出同情和尊重。
要关心慰问失去亲人的人们,体现出人性的同情和温暖。
不管是在葬礼期间还是之后,要给予失去亲人的人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总而言之,人生礼仪民俗是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涵盖了工作、婚嫁、丧葬等方方面面。
遵循这些礼仪民俗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融洽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
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工作空间和职业素养;在婚嫁中,要尊重传统习俗,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在丧葬中,要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爱。
中国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b8a86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9.png)
中国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
这些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风土人情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民族所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会礼仪等。
它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元素,如饮食文化、服饰习俗、婚丧嫁娶等。
民俗文化则是指在特定地域和特定民族中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达形式,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表达。
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中国的风土人情多样而丰富,各地区的习俗有别于他处。
例如,在北方,人们常以面食为主食,而南方人则以米饭为主。
北方人讲究豆制品的制作和食用,南方人则更加喜爱辣椒。
这些风土人情的差异也反映在节庆习俗上,如中国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二、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首先,它们是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来源。
当人们在特定的时刻、场合共同参与某种风俗活动时,彼此之间会感到一种归属感,进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例如,中国人过春节时会贴窗花、点灯笼、包饺子等,这些活动不仅象征着过年的喜庆,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其次,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是地方发展的重要资源。
众所周知,中国各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不乏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景点。
例如,四川的“庙会”和云南的“泼水节”等都是吸引大量游客的文化盛事。
这些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最后,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承与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其代代相传。
三、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对个人的影响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人生礼仪民俗范文
![人生礼仪民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e412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d.png)
人生礼仪民俗范文人生礼仪民俗的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婚姻、丧葬等方面的习俗和仪式。
首先是出生,对于新生儿的庆祝和命名是人们重视的。
在中国,新生儿一般在满月时举行“满月酒”活动,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赠送礼物。
在满月酒上,父母会为孩子起名,并举行相应的仪式。
婚姻是人生重要的时刻,各民族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婚礼习俗。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新郎一般会在婚礼上戴戒指给新娘,并进行交换誓言。
而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会提亲、接亲,并在婚礼上进行敬酒、劝酒等一系列仪式。
丧葬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葬礼习俗。
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包括一系列的排头仪式、扫墓祭祀等。
人生礼仪民俗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起源、婚姻制度和死亡的思考和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融合。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人们能够凝聚情感,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减轻生死别离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生礼仪民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有些人对于传统习俗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降低,而尊重和维护传统文化的力量也逐渐减弱。
一些习俗的废弃和丧失,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重要时刻缺乏凝聚和共同情感的方式,社会关系也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
因此,对于人生礼仪民俗的传承和继承十分重要。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于传统仪式和习俗的研究和宣传。
同时,也要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多样化的需求,合理调整和创新相关仪式和习俗,让人们在不同的时刻能够找到归属感和情感依托。
总而言之,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传承和维护这些习俗和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社会和个体情感需求的呵护。
我们应该珍视人生中各个重要时刻的仪式和习俗,让它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febc2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9.png)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家乡是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是根深蒂固的情感纽带。
家乡的风俗习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这些风俗习惯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首先,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
比如,在我家乡,过年时要穿新衣,给长辈磕头,吃年夜饭等等,这些传统习俗已经成为了家乡人民过年的重要风景线。
每逢佳节,人们都会按照传统习俗来进行庆祝活动,这不仅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更让整个家乡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因此,家乡的风俗习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其次,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间接影响。
在我家乡,喜欢点燃一柱香,于早晨,画上门框上横着、竖着的画,还有新年要挂上花联,每逢中秋赏月等等。
这些风俗习惯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内涵丰富,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底蕴。
人们通过遵循这些风俗习惯,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家乡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崇尚传统、尊敬长辈的价值观念,这种影响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塑造着他们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模式。
此外,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家乡,尊敬长辈是家庭中的传统美德,人们视长辈如宝贝般珍惜,言行举止间体现着尊重与谦逊。
这种尊长敬老的风俗传统,不仅影响着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更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
人们受家乡风俗习惯的熏陶,懂得珍惜亲情、友情,注重人与人之间相互间的尊重和关怀,使得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综上所述,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融入到了人们的血液之中,塑造着他们的性格和态度。
因此,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家乡的优秀风俗习惯,让它们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愿家乡的风俗习惯永远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述人生仪礼的文化意义
![简述人生仪礼的文化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4b0d0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b.png)
人生仪礼是指在人的一生中,各个重要阶段所举行的仪式。
这些仪式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首先,人生仪礼反映了一个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
通过这些仪式,人们可以表达对生命、死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例如,婚礼是一种表达爱情和婚姻承诺的仪式,葬礼则是一种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的仪式。
其次,人生仪礼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身份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这些仪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己是某个群体或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例如,成年礼是一种标志着年轻人成为成年人的仪式,它可以让年轻人感受到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人生仪礼可以传承文化和历史。
这些仪式通常是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形成的,它们承载着一个文化的传统和历史。
通过参加这些仪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它们。
总之,人生仪礼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们反映了一个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帮助人们建立身份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同时也传承了文化和历史。
传统礼仪风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传统礼仪风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8f667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2.png)
传统礼仪风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传统礼仪风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介绍传统礼仪风俗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礼仪风俗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本文将探讨传统礼仪风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它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2. 传统礼仪的重要性传统礼仪风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体现了民族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统礼仪风俗的存在不仅让人们体会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些传统礼仪风俗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传达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3. 传统礼仪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传统礼仪风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传统的拜年、过节等礼仪活动依然保留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更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
在社会交往中,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礼仪法度、尊长爱幼的传统观念成为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它让人们更加懂得尊重他人、珍爱他人,形成了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4. 传统礼仪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礼仪风俗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仪式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记忆和历史传承。
它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传统礼仪风俗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历史渊源,树立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传统的敬畏心。
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方向和底线。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传统礼仪风俗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在我看来,传统礼仪风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象征。
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人们的行为品质和社会秩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生礼俗心得体会怎么写
![人生礼俗心得体会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e02a8f0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0.png)
人生礼俗心得体会怎么写人生礼俗心得体会礼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传承和传统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各种礼仪、风俗、习惯等。
它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规则和规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在我多年的生活中,我对人生礼俗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人生礼俗在社会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地位和声望。
例如,我们遵守家庭中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礼俗,可以增进亲子、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以及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在职场中,我们遵循职业道德和商业礼仪,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其次,人生礼俗在个人修养和道德修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要懂得感恩,要注重社会责任等等。
通过参与礼仪活动,我们可以培养良好的品行和生活习惯,提高个人修养。
“有礼貌的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阳光”,那些懂得尊重他人和给予他人关爱的人常常被人们所尊敬和称赞。
此外,人生礼俗还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俗传统,而这些传统则是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传统,传承和弘扬它们,让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继续绽放光彩。
通过学习和了解人生礼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化的力量,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然而,人生礼俗虽然重要,但也需灵活运用。
礼俗是因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我们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也要学会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在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现代的方式庆祝传统节日,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充分展示时代的风貌和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人生礼俗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遵循人生礼俗,通过它们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增强人际关系,传承和弘扬文化。
同时,我们也要灵活运用礼俗,与时俱进,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美好、更和谐的社会。
毋庸置疑,人生礼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的命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美好的人生体验。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社会和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c747f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a.png)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家乡的风俗习惯是指在特定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代代相传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这些风俗习惯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精神支撑。
在家乡,各种风俗习惯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对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家乡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团结。
在家乡,尊老爱幼、敬师重道是大家都十分重视的传统观念。
老人是家乡的智慧代表,他们的经验和见识丰富,年轻人会尊重老人们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尊老爱幼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在家乡社会中建立起一种和睦相处的氛围。
同时,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也是家乡人团聚的时刻,人们通过共同的庆祝活动增进情感认同,加深亲情和友谊,这样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家乡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性。
其次,家乡的风俗习惯有助于传承文化传统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家乡的许多风俗习惯都是源自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祭祀祖先、守护神灵等活动。
这些风俗习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着人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态度。
通过世代相传,让家乡的文化得以传承,这不仅让人们有了根植之地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让道德和价值观在家乡社会中得到传播和弘扬。
再次,家乡的风俗习惯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礼仪和道德观念。
在家乡,人们注重礼仪之道,尊重礼节、尊敬他人是家乡人的传统美德。
比如,在拜访长辈时要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候,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在与他人交往时要言行举止得体,遵循道德规范,这些风俗习惯培养了家乡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和谐融洽,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社会风貌。
总的来说,家乡的风俗习惯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彼此尊重,传承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培养了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
这些风俗习惯在家乡社会中扎根发芽,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也让人们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中受益良多。
家乡的风俗习惯,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传统殡葬仪式的利与弊
![传统殡葬仪式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2ce1c8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0.png)
传统殡葬仪式的利与弊殡葬仪式是人们对逝者的告别和缅怀的一种仪式。
在许多文化中,传统的殡葬仪式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于环境、时间和经济成本的考虑,传统殡葬仪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本文将探讨传统殡葬仪式的利与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思考这一问题。
一、传统殡葬仪式的利1. 增强亲情和社会凝聚力:传统殡葬仪式可以为亲友提供一个集结的场所,让他们共同追思逝者,表达哀思和对逝者的尊敬。
这种仪式不仅满足了个体的情感需求,也有助于增强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2. 尊重传统和文化:传统殡葬仪式是一种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形式。
守护并传承这些传统,有助于保留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同时也维持了社会秩序和人们对于生死的尊重。
3. 维护社会稳定:传统殡葬仪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方式来处理逝者的后事,并为他们提供心理慰藉。
这有助于减少社会紧张感,让人们在悲伤中找到情感上的安慰。
二、传统殡葬仪式的弊端1. 经济负担:传统殡葬仪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物质和金钱的投入。
从办理丧事到购买陵墓,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这种经济负担可能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2. 环境压力:传统殡葬仪式使用大量的棺木、花圈和防腐药剂等材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传统的土葬和火葬过程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等。
3. 时间和空间限制:传统殡葬仪式通常需要一定的准备和举办时间。
这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不太方便,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远离家乡或工作繁忙的人。
此外,传统殡葬仪式也需要相应的场地和空间,这在一些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可能会受到限制。
三、创新与变革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对于殡葬仪式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
在传统殡葬仪式的基础上,可以探索一些创新和变革的可能性,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1. 环保型殡葬:发展和推广环保型殡葬方式,如生态葬和海葬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节约资源。
各种人生礼仪民俗的作用和影响四选一
![各种人生礼仪民俗的作用和影响四选一](https://img.taocdn.com/s3/m/de4624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f.png)
各种人生礼仪民俗的作用和影响四选一人生礼仪和民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刻画了一个人的品格、道德观念和文化底蕴。
有很多种人生礼仪民俗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力,例如婚礼、葬礼、升学、结婚等等,本文将详细探讨结婚民俗的作用和影响。
结婚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之一。
在我国,结婚民俗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并在文化传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人们会根据民俗习俗来进行婚礼仪式,婚礼中的各种礼仪和传统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结婚民俗可以加强新人及其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中,新人及其家庭必须尊重传统的规矩和礼仪,在婚礼过程中互相沟通和配合。
比如,在婚礼上的神仙牵线,是新人及其家庭之间互相承认和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可以营造一个友好的氛围,有助于新人及其家庭之间加深沟通和联系,增强家庭的感情。
其次,结婚民俗可以凝聚家族血缘情感,增强家族凝聚力。
在中国,许多传统的婚礼仪式都是通过重视血缘关系来巩固家族间的关系。
例如,新娘出嫁时,会举行迎亲、迎亲宴等传统仪式,让女方家庭和男方家庭加深互动和联系,有利于增强家族凝聚力。
通过传统礼仪和仪式,可以使新人了解和尊重彼此的家庭传统。
这样也可以让婚礼变得更加庄重和神圣,让新人认识到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涉及到家庭之间的联系和责任。
第三,结婚民俗可以让新人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结婚仪式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新人可以在结婚仪式中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例如,“三拜九叩”、“敬烟敬茶”、“敬酒”等一系列传统礼仪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些仪式和礼节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让新人更加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
最后,结婚民俗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会稳定。
婚姻是社会和家庭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正确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家庭稳定。
婚礼对于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庄严而神圣的事情,可以提高社会道德素质和道德风尚。
传统习俗的好处和坏处作文
![传统习俗的好处和坏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2799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d.png)
传统习俗的好处和坏处作文
我奶奶总是说,过节要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是传统,是老规矩。
我其实不太喜欢穿新衣,因为总是很痒,还不一定好看。
奶奶说,新衣代表新气象,新年新气象。
我想一想,也确实有道理。
放鞭炮就更有趣了,噼里啪啦的声音,红彤彤的火光,但也很吵闹。
但爸爸说,放鞭炮会污染环境,并且后果很严重。
我有点难过,因为放鞭炮真的很开心。
还有,过春节,家人要一起包饺子。
奶奶说,包饺子像包着幸福,吃饺子是团团圆圆的象征。
我总觉得饺子很好吃,特别是奶奶包的,香喷喷的,一口咬下去,幸福的味道就溢出来了。
当然,我发现自己对一些传统习俗,也感到很纳闷。
比如,很多地方过年要拜年,还得给红包。
我倒觉得,拜年很好,可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
但红包就不好了,而且总是比别人少,大人们总是说,要去学习,要想办法,才能换取更多红包。
我有些不开心,并且我突然觉得红包好像也不是奖励,只不过是衡量我学习成绩的标准。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那些好的传统,那些让我们开心快乐的传统。
但一些不好的传统,就应该被抛弃,这样的话,人类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我完全相信,我们的传统习俗,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得更加美好。
六年级家乡的习俗作文优缺点
![六年级家乡的习俗作文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80810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3.png)
六年级家乡的习俗作文优缺点在我六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家乡习俗的作文。
当时我可是绞尽脑汁,想要把家乡那些独特的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回想起来,那篇作文真是有着不少的优缺点。
先来说说优点吧。
我记得我当时写的是家乡过年的习俗,我特别详细地描述了年夜饭的准备过程。
我写道:“每到过年,家里可就热闹啦!提前好多天,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爸爸会跑到菜市场,跟那些卖菜的叔叔阿姨们讨价还价,买回一大堆新鲜的蔬菜和肉。
妈妈呢,则在家里打扫卫生,把每一个角落都擦得干干净净,好像要把一年的灰尘都在这几天里清理掉。
” 我觉得这部分写得还算不错,把大人们为过年做准备的那种忙碌和期待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而且,我还写了贴春联的场景。
“我和爸爸站在凳子上,我负责给爸爸递春联和胶水,爸爸则小心翼翼地把春联贴在门上,还不停地左右看看,生怕贴歪了。
那时候,我看着红红的春联,心里就觉得特别喜庆,好像新的一年真的会红红火火一样。
” 这一段我自己还挺满意的,把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的细节写得很清楚,让人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年味。
另外,我在作文里还提到了放鞭炮。
“除夕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外面的鞭炮声就响成了一片。
我捂着耳朵,躲在窗户后面,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 这部分我觉得写出了小孩子对放鞭炮和烟花的那种既害怕又兴奋的心情。
不过,这篇作文也有不少缺点。
比如说,我在描述一些习俗的时候,语言太过平淡,没有什么感染力。
就像写拜年的时候,我只是简单地说:“大年初一,我们穿着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说一些祝福的话,然后就能收到红包。
” 现在想想,这样的描述太干巴巴了,完全没有把拜年时那种欢乐、温馨的氛围写出来。
还有啊,我当时为了凑字数,写了一些不太相关的内容。
比如写年夜饭的时候,我突然写到了家里的小猫在旁边捣乱,虽然这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和年夜饭的习俗关系不大,反而让作文显得有点杂乱。
再有就是,我在描述习俗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地表达出来。
生活礼节利弊
![生活礼节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6614e7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0.png)
生活礼节利弊
生活礼节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规范,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
然而,生活礼节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甚至成为人际关系的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生活礼节的利弊,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礼节的利益。
在社交场合中,遵循一定的礼节可以让人们感到受到尊重和关注,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好。
比如,对待长辈要有尊重,对待朋友要有真诚,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
这些行为可以让人们感到受到尊重和关爱,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生活礼节还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和自尊,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修养。
然而,生活礼节也有一些不利之处。
有时候,过分讲究礼节可能会让人感到拘束和局促,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疏远。
比如,有些人过分在意礼节,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过于拘谨和刻板,失去了真诚和自然。
此外,有些人过分追求礼节,可能会在道德和原则上出现偏差,甚至出现虚伪和虚荣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礼节,既要尊重传统礼仪,又要注重真诚和自然。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应该注重真诚和友善,而不是过分追求形式和虚饰。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不同场合中灵活运用礼节,避免过分拘谨和刻板,保持自然和真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中的礼仪之美,让生活礼节成为我们和他人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不是障碍。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2f75e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e.png)
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家乡的风俗习惯往往对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风俗习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首先,家乡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待人接物态度。
比如,家乡的人们是否注重礼节、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观念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如果我们生长在一个讲究礼节、尊重长辈的家乡,那么我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也会更加谦和有礼,更注重与他人之间的尊重和平等。
这种待人接物的态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互相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其次,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会影响我们的沟通方式和表达能力。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交流方式,这种语言和交流方式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如果我们习惯于用家乡特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在与他人交流时就更容易理解和被理解,沟通也更加顺畅和有效。
这种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误解和冲突。
另外,家乡的风俗习惯还会影响我们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社交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比如在一些地方,人们更喜欢通过聚餐和聚会来加深感情,而在另一些地方,人们更喜欢通过礼物和红包来表达情感。
这些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模式都反映了家乡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也会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和频率。
如果我们能够融入家乡的社交圈子,尊重并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就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家乡的风俗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它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待人接物态度、沟通方式和社交活动,对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相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好家乡的风俗习惯,用积极的态度来融入社会,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传统习俗的好处和坏处作文
![传统习俗的好处和坏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2b8e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3.png)
传统习俗的好处和坏处作文《传统习俗,是福还是祸?》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传统习俗这个话题。
你们说,传统习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就拿过年来说吧,一到过年,那可热闹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有说有笑。
大人们忙着包饺子,我也跟着凑热闹,虽然包得歪歪扭扭,可大家都不嫌弃。
到了晚上,一起放烟花,那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简直美极了!这时候,我就会想,传统习俗多好呀,能让一家人这么开心地团聚在一起。
可有时候,传统习俗也会让人有点头疼呢!比如说,端午节要吃粽子,我就不太喜欢吃。
每次看到那黏糊糊的粽子,我就发愁。
还有啊,中秋节要送月饼,有时候送来送去,好多月饼都吃不完,这不是浪费嘛!这难道不是传统习俗带来的小烦恼吗?再比如说结婚的习俗,新娘子要盖红盖头,还要坐花轿。
这在过去可能很有意思,可现在想想,坐花轿多不方便呀,又慢又颠簸。
还有啊,一些地方结婚的时候闹洞房闹得太过分,让新人很尴尬,这难道不是传统习俗的坏处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讨论这个问题。
小明就说:“传统习俗就是好,让咱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小红却不同意:“才不是呢,有些传统习俗太麻烦啦!” 我们争得面红耳赤。
我觉得吧,传统习俗就像一把双刃剑。
好的传统习俗,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温暖,让我们的生活有仪式感,就像过年的团圆饭,那是一家人最温馨的时刻。
可不好的传统习俗,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和困扰。
咱们不能一味地说传统习俗全是好的,也不能全盘否定它们。
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好的传统习俗传承下去,让它们继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和美好;把那些不好的、不合适的改掉,让传统习俗跟上时代的步伐。
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我们当地习俗谈谈人生礼仪民俗
的利弊
批号:151
学号:W************
**:***
日期:2017年3月4日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
1.中华礼仪之美 (1)
2.我们当地习俗 (1)
2.1 春节习俗 (1)
2.2清明节习俗 (2)
3.携手共建新时代礼仪之邦,共同抵制恶习陋习 (3)
参考文献 (4)
摘要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
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关键词:当地习俗人生礼仪民俗利弊
1. 中华礼仪之美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2. 我们当地习俗
2.1 春节习俗
我的家乡在环境秀美的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我的家乡是一个处处充满满韵风情的小城。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
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大吉大利”、“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请客娱乐。
家乡流传着一句谚语“过新年,穿新衣”。
现在的过年着装一般还是讲究穿新衣,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穿戴全新,质地档次无妨。
如果限于经济条件难以全新,亦需“全洁”,整洁干净。
色泽上亮丽,妇女以暖色为主,红色更佳,不仅渲染喜庆,还带着传统意义上的趋吉避邪的意思。
忌讳穿一身黑或一身白。
男士的鞋一定要擦干净、打鞋油。
着新装的同时,别忘了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拜年时,必须将头发收拾干净整洁。
家乡有一首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歌谣把北方的春节习俗表达的是淋漓尽致。
当然这也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还有一些陋习陋俗仍在流传,比如春节期间要供奉神灵,讲究焚香烧纸钱,以示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
这焚香烧纸钱就对环境和空气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就是我们需要抵触的,需要改进的,这种陋习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文明改正这种习俗。
2.2 清明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
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我们当地现如今虽然提倡文明祭祖,绿色祭祖,但是仍有部分群众在清明时节以烧纸钱为主要祭祀仪式,这种方式已经给我县森林的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春天干燥少雨,山上枯叶较多,加之春风较大,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火灾,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当下要抵触这种祭祖仪式,要以扫墓,送鲜花等文明绿色方式为主要祭祀仪式。
3. 携手共建新时代礼仪之邦,共同抵制恶习陋习
陋习是毒药,染黑你鲜红的心脏;文明礼仪是仙草,使你重见光明;陋习是利剑,刺穿你脆弱的心灵;文明礼仪是强力胶,将你破碎的心灵粘合。
陋习可以使华丽的外表变得暗淡,文明礼仪可以使平凡的人生变得伟大!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让我们携手并肩,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动改造行动,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爱的化身,美的极致。
让我们在此宣誓:告别陋习,拥抱文明礼仪!
参考文献
[1]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
[2] 王新婷.中国从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3] 林纯业等.中国传统礼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4] 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