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方法(课堂PPT)
合集下载
小说阅读鉴赏ppt-小说ppt
![小说阅读鉴赏ppt-小说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416c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9.png)
3
2
1
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 平叙的方式有二: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第二讲 人 物
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4、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添加标题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添加标题
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分作品析结构(主要指情节)、 概括主题 ②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㈠ 分析综合
㈡ 鉴赏评价
㈢ 探究
小说 阅读
①体会作品重要语句 品味精彩语言 ②欣赏小说形象 赏析小说内涵 领悟小说魅力 ③评价小说作者的价值判断及审美取向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2
1
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 平叙的方式有二: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第二讲 人 物
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4、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添加标题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添加标题
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分作品析结构(主要指情节)、 概括主题 ②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㈠ 分析综合
㈡ 鉴赏评价
㈢ 探究
小说 阅读
①体会作品重要语句 品味精彩语言 ②欣赏小说形象 赏析小说内涵 领悟小说魅力 ③评价小说作者的价值判断及审美取向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小说表达技巧赏析ppt课件
![小说表达技巧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7517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4.png)
描写方式: 1)环境描写 ⑵ 人物描写 ⑷细节描写 ⑸场面描写
⑶正面及侧面描写。 ⑹白描及工笔
不同人称的作用:p12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手法题三步骤: 1、手法 2、说明手法 3、手法的作用
小说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偶、排比、设 问、反问、反复等等。)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渲染、衬托、对比、象征、用 典、以小见大等)
结构方式(欲扬先抑、承上启下、铺垫(伏笔)、照应、悬念、 巧合、 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 志等)
赏析某句话的语言特色:
鉴赏角度:
1、丰富内涵。 2、人物语言。 3、修辞、词语特点、句式等。 4、作者的语言风格。
语言特色(词语锤炼、句式的选择、整体语言风格)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赏析某句话的妙处: 1、意蕴(表层义、深层义) 2、表现手法(修辞、人称等) 3、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人物、环境、主旨、情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小说鉴赏PPT教学课件
![小说鉴赏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d69b40ccbff121dd3683d1.png)
2020/12/11
7
解题思路:
▪ 情节结构为表现人物服务; ▪ 结合情节一般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 文,点明题意,线索作用。) ▪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进行解答。
2020/12/11
8
语言组织
▪ X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 文中……相照应,反映了……内容,突出 了……性格,点名了……题旨。
▪ 巧用悬念法(抑扬法、突转法)
2020/12/11
15
▪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概括 (《想象》2009四川)
▪ 作者以“想像”为线索,以人物的心理活动 的描写为主要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 小说以我去图书馆查医学资料为开端,以我 感觉自己得了各种疾病为发展与高潮,以我 去看病医生开病单为结尾。
2020/12/11
6
常见考题:
▪ 1.文中某段文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或者 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2010全国新课标卷)
▪ 2. 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遗璞》2009 辽宁)
▪ 3.概括小说主要情节。(《董师傅游湖》2009安徽, 2010广东卷)
▪ 4.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想象》2009四川)
▪
被卖改嫁------------------------------发展
▪
再到鲁镇-----------------------------高潮
▪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尾声
2020/12/11
3
分析线索
▪ 单线结构小说: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 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自始至终围
赏析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
![赏析小说艺术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74e28a65ce05087632134f.png)
2020/1/14
8
3
二、小说语言艺术特点: 1、语言风格——平实、朴素、华丽、简洁、 明快、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 2、修辞手法 3、句式——长短句、整散句等 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 例题:176页《骆驼祥子》节选段落中画线部 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
2020/1/14
5
三、赏析精彩语句的艺术表现力 (一)题型剖析——体会重要语句 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 艺术(以表达技巧为重点) (二)答题模式:语句赏析=表达 技巧+具体内容+作用(表达效果)
赏析小说艺术手法 (含语言)
1
复习目标: 1、分析小说的主要表达技巧 2、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
2
一、赏析小说的多种表达技巧(176页 技巧一览表背诵记忆)
——高考小说考查以塑造人物的表达技 巧为重点,常把手法的判定和表达效果 的分析综合起来考查。
例题:174页《尾巴》画线部分采用了 什么表达技巧?这样写对塑造人物有什 么效果?
6
(三)注意事项: 1、答题关键在于对“表达技巧”的准确定位 2、小说语句赏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物的描 写方法(散文语句赏析首先要考虑的是修辞手 法) 3、假如小说语句描写角度已经清晰,那么就从 修辞角度考虑 例题:177页《独腿人生》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 子的写人艺术。 例题:178页《向东还是向西》中的1、3两个 小题。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张PPT精品课件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张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7e887d227916888586d709.png)
眼,连声称绝,说道:“这东西得值六根条子。你花了多少
请回来的?你买到便宜了吧。”
索七用心算一算,前前后后加在一起,竟是十二根。自
己怎么会花这么多钱呢?他再把前前后后的故事连起来一想,
忽然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了——他钻进了人家早做好的圈套!
栽跟头的事不能对外人说,嘴上说着“不多不多”,却觉得
条案上的八仙都在咧嘴笑他这个傻瓜。
《卖馄饨的夫妻》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1) 以故事情节自然收结。 (出人意料结局、悲剧结局、大团圆结局、戛然而
止结局)
出人意料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害肺炎,
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难过得要命。他的鞋子和 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的夜里,他究竟是 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 的梯子,还有几去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 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 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 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掌握规律,正确思维,避免套路,圆滑作答
——鉴赏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一)、设疑法(悬 念法、倒叙法)的 作用
1.情节上
①造成悬念,引人 入胜,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开篇点题,照应 题目;
④与结尾相呼应。
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结尾所产生的 审美效果与读者效果。
小说鉴赏完整ppt课件
![小说鉴赏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545a12d4d8d15abe234eed.png)
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表现手法)
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 五、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 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小说鉴赏基本步骤
《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的 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 心的震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
从心理描写中感受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
当人处于濒临死亡这一状态时,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会很不相同, 它们就非常生动地折射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气量小 ;诸葛亮——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自信无奈;黛玉——“宝玉,宝玉,你好……”—— 哀怨 ; 阿Q——“二十年后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
.
俄国作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金钥匙。”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tāo ,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 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 zhòu 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 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于肖像描写之中,巧妙传达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与后文王熙凤迎合贾母,哭笑自如,善于逢场作戏, 不也正好吻合。 第三点:“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 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 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金丝、银边,美玉、珍珠,一身的 珠光宝气,妖艳凌人,显示其 俗气,贪婪 。 第四点:“粉面含春威不露”是王熙风“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性格的典型写照,与后文王熙凤在黛玉面前的一番表演表现的性 格特点完全一致,甚至与整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定位一致。
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 五、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 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小说鉴赏基本步骤
《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的 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 心的震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
从心理描写中感受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
当人处于濒临死亡这一状态时,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会很不相同, 它们就非常生动地折射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气量小 ;诸葛亮——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自信无奈;黛玉——“宝玉,宝玉,你好……”—— 哀怨 ; 阿Q——“二十年后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
.
俄国作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金钥匙。”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tāo ,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 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 zhòu 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 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于肖像描写之中,巧妙传达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与后文王熙凤迎合贾母,哭笑自如,善于逢场作戏, 不也正好吻合。 第三点:“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 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 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金丝、银边,美玉、珍珠,一身的 珠光宝气,妖艳凌人,显示其 俗气,贪婪 。 第四点:“粉面含春威不露”是王熙风“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性格的典型写照,与后文王熙凤在黛玉面前的一番表演表现的性 格特点完全一致,甚至与整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定位一致。
小小说鉴赏技巧ppt课件
![小小说鉴赏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3c6c6183d049649a665814.png)
2021精选ppt
10
2、写景法: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 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 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2021精选ppt
11
三、小说的情节:
1、情节的组成: 2、情节安排技巧:
一波三折式 首尾呼应式 倒叙式 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3、贯穿情节的线索—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4、情节的发展—表现性格. 5、情节的发展——表现主题.
2021精选ppt
12
三、小说的情节: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
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技巧: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
彼伏”“人声鼎沸”是为了渲染气氛,反衬父爱
无价。
⑦制造悬念。如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
作者写拍卖会上“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
彼伏”“人声鼎沸”是为了制造悬念,推动情节
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⑧照应。如《睡美人》,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微
笑鼓掌,照应了开头写女A角突然失踪,突出了女
2021精选ppt
7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如:
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
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
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
手的好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
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
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里发出啧
是因为“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从而写出了他
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
![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ab38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7.png)
03
小说人物塑造
人物性格特点与形象塑造
性格特点
小说中的人物通常具有独特 的性格特点,例如勇敢、懦 弱、善良、邪恶等,这些特 点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 为、心理等细节表现出来。
外貌形象
人物的外貌形象也是塑造人 物形象的重要方面,包括相 貌、穿着、举止等,能够反 映人物的背景、身份和性格
特点。
行为举止
文化背景与影响
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和所属文化,分析其 对小说的影响和塑造。
影响探究
分析小说在文学史、文化传承以及读者接受等方面的贡 献和影响。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多读、多思考、多比较等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02
小说阅读方法
精读与泛读
精读:精读是一种深入阅读方式,需要读者认真阅读并仔细品味文本的细节和深层 含义。在精读过程中,读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理解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
分析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以及它们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是一种 强调读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阅读 方式。在创造性阅读过程中,读
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发掘文本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想象与创造性阅读
基于文本的线索和暗示,推测和设想可能的故事发展方向和结局。
通过与文本的互动和对话,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们与读者自身的联系。
转折点
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例如突发事件或人物之间的重大决策,这些转折点能够改变情节 的发展方向,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人物与社会背景关系
社会背景
小说的社会背景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 时代、地域和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也会有所 不同。
小说鉴赏之语言、主题ppt课件
![小说鉴赏之语言、主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2de9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9.png)
五种题型及答题模式
• 5.抓住关键词,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 答题模式为:词语含义+表达效果。
• 答: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 不容置疑。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 露不悦。
17.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请 结合上下文分 析。(6分) ①啊!我的鹤! ②不要,我要活的。
【参考答案】 ①心理描写。表现了当我还沉溺自己养鹤的高雅想象中时,美好想象破 灭时的惊讶、失望和懊恼。我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同时感到自己的附庸 风雅的虚荣心受了欺骗,随之由懊丧转为恼怒。 ②语言描写。既表现出我对猎人行为的怨恨,联想起白鹭对我的亲近, 我对白鹭的喜爱,对自己竟然因为虚荣心而抛弃白鹭使其致死的愧疚和 难受。
推动情节发展)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思想感情)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突出个性)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为内容、情节
起引起或铺垫的作用,揭示主题) 工笔(精雕细刻,具体生动,形神兼备) 白描(简笔勾画,准确生动,朴实清新,含意深远)
议论,语言特点有准确性(概念准确,修饰恰当,用 词有分寸感)、鲜明性(论点表述鲜明,行文鲜明)、概 括性(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引述事 例简明扼要)、生动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论证手法, 句式灵活)、严密性(表达周密,逻辑性强,层层推进, 环环相扣)。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 (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 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 体细腻的描写。另一种类似说法: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 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 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 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 更加鲜明) 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古典小说中各体小说鉴赏的角度与方法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
![古典小说中各体小说鉴赏的角度与方法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c014ec0c22590102029df5.png)
《宝玉挨打》
• (宝钗)送药,低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 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 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 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 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只见(黛玉)两 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虽不是嚎 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 得利害。……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 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 了罢!”
(1)为故事因由;(2)为开端; (3)(4)为发展; (5)(6)(7)为故事高潮;(8)是故事结局;(9)是 作者的评论
军健 虞侯 老都管
内部矛盾
外 部 庄农 矛 渔民 盾 猎户
晁盖 等人
杨志 精明过人 谨慎细致
足智多谋 随机应变 团结战斗
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结构紧凑 情节曲折
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 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曳上锁了。”草厅被雪压 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 “探半身进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这才把门曳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2、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沧州城东15里有草 料场, 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 有一座山神庙。
《林黛玉进贾府》
在相似事件中展现不同性格
• 杀嫂: 武松杀嫂——光明磊落 石秀杀嫂——精细刻毒
• 杀虎:武松打虎——胆大心细 李逵杀虎——鲁莽火爆
劫法场:李逵江州救宋江、戴宗——大胆勇猛粗豪 石秀大名府救卢俊义——大胆精细机智
相同类型、不同性格
林冲、鲁达、杨志 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赏析小说的语言艺术 课件(共29张PPT).ppt
![赏析小说的语言艺术 课件(共2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56b8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5.png)
答案 用语考究,古朴典雅,有种舞台的味道,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
为相符。
小说 《 麦 子 》 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答案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 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 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4)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 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拿回去,他有笔。 我们下棋是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了。
①父亲追求的是下棋的纯粹,恪守君子之道,绝不拿棋艺换取世 俗利益。因为这关乎下棋之道,更关乎个人尊严。(3分)
1、把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
2、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悦。
3、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题型二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理解词语含意
理解句子含意
大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 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 “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 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 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 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 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终于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 路上,下起了雪,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亲的后背。我说:“爸, 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棋,说:“咱俩来三 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那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没有超过十五 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着后续的 手段,每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马路 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今天教你仕的用法。”
为相符。
小说 《 麦 子 》 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答案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 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 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4)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 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拿回去,他有笔。 我们下棋是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了。
①父亲追求的是下棋的纯粹,恪守君子之道,绝不拿棋艺换取世 俗利益。因为这关乎下棋之道,更关乎个人尊严。(3分)
1、把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
2、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悦。
3、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题型二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理解词语含意
理解句子含意
大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 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 “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 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 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 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 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终于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 路上,下起了雪,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亲的后背。我说:“爸, 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棋,说:“咱俩来三 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那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没有超过十五 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着后续的 手段,每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马路 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今天教你仕的用法。”
小说的欣赏PPT课件
![小说的欣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1a88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6.png)
•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 对象。
小说的欣赏
• 1.欣赏人物形象 • 2.欣赏小说的语言
1.欣赏人物形象
•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 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1欣赏人物形象—分析环境
•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 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 揣摩是欣赏的基础,在揣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欣 赏小说语言的美感。
2.1欣赏小说的语言
欣赏小说语言,我们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 细细咀嚼品味,进入美感享受。 • 细心玩味,发现其不易察觉的妙处。 • 联系语境,想像情景,欣赏语言之美。 • 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 • 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 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 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Q&A
谢
谢!
•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境时应该注意:
• 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 因素。
• 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 • 全面、恰当、实事求是。 • 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 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 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小说的欣赏
• 1.欣赏人物形象 • 2.欣赏小说的语言
1.欣赏人物形象
•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 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1欣赏人物形象—分析环境
•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 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 揣摩是欣赏的基础,在揣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欣 赏小说语言的美感。
2.1欣赏小说的语言
欣赏小说语言,我们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 细细咀嚼品味,进入美感享受。 • 细心玩味,发现其不易察觉的妙处。 • 联系语境,想像情景,欣赏语言之美。 • 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 • 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 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 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1.2欣赏人物形象—分析情节
Q&A
谢
谢!
•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境时应该注意:
• 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 因素。
• 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 • 全面、恰当、实事求是。 • 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 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 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小说阅读与鉴赏二.ppt
![小说阅读与鉴赏二.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4f6a2631b765ce050814b8.png)
1.通过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通过掌握分段方法,去提炼小说的中心思想。
“点睛 之笔”
3.抓住文章中的评论性语句。
同学们找找看《一夜的工作》中有没有这样的语句?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从知识层面怎么鉴赏?
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有运用到的“铺垫”、“照应”、“悬念”、 “误会”等基本技巧。
阅读P7文段
文中采取的是顺叙的方法,并且很好的设置“悬念”, 将情节引向高潮。
怎样从理解层面鉴赏小说?
1.通过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阅读P10文段。
请大家阅读完后,找出小说故事情节的出现的几个人物,水手、猴子、 孩子和船长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通过掌握分段方法,去提炼小说的中心思想。
划分段落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 一种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即发生、经过、结果划分的“三分法”; 一种是按照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果划分的四分法。
阅读P11《一夜的工作》。 1、请给文章划分段落; 2、请说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怎样从理解层面鉴赏小说?
答题模板
概括主题的题目通常可以用如下的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6、小说通过怎样一个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怎样的命运 (结局),来表现/揭露/讽刺/抨击/歌颂/呼吁/思考,指出了什 么等等。
欢迎来到七彩阅读课堂
——紫色篇
紫色篇
第一讲 小说阅读与鉴赏
你听说过这两句吗? 同学们认识他(她)们吗?
“点睛 之笔”
3.抓住文章中的评论性语句。
同学们找找看《一夜的工作》中有没有这样的语句?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从知识层面怎么鉴赏?
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有运用到的“铺垫”、“照应”、“悬念”、 “误会”等基本技巧。
阅读P7文段
文中采取的是顺叙的方法,并且很好的设置“悬念”, 将情节引向高潮。
怎样从理解层面鉴赏小说?
1.通过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阅读P10文段。
请大家阅读完后,找出小说故事情节的出现的几个人物,水手、猴子、 孩子和船长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通过掌握分段方法,去提炼小说的中心思想。
划分段落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 一种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即发生、经过、结果划分的“三分法”; 一种是按照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果划分的四分法。
阅读P11《一夜的工作》。 1、请给文章划分段落; 2、请说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怎样从理解层面鉴赏小说?
答题模板
概括主题的题目通常可以用如下的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6、小说通过怎样一个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怎样的命运 (结局),来表现/揭露/讽刺/抨击/歌颂/呼吁/思考,指出了什 么等等。
欢迎来到七彩阅读课堂
——紫色篇
紫色篇
第一讲 小说阅读与鉴赏
你听说过这两句吗? 同学们认识他(她)们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情理之中。 • 2、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 ②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美
好愿望。 • 4、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 ②从人物塑造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 ③ 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
•规范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 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 ”,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
考点之四:把握小说的主题
•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
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
,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 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
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 。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 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 保加利亚旅游的!”《第九节车厢》2011浙江卷
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 摆。胡小兵不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 了嘴巴,仍感到像被人掐了脖子一样呼吸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 的上身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脸颊、臂膀、背上镶嵌 了无数个小太阳。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 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讲究干净,从虎妞的表现中可以看出祥子的脾气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山东卷》
考点之三:环境描写类题
• 环境描写
•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 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鸟虫鱼 等自然场景的描写。
1、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细节表 现人物性格特征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在情节 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 托。
2、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 质等
第二,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放入社会历史背景中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文,引起思考,有吸引力。①引起读者的 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 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 B.写景法。(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表现 人物、暗示主题。
• 小说结尾的作用小说的结局
•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 ①从情节上看,使情节波澜起伏,震撼人心。 •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
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
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
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
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
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答:__从__刘__四__爷__的__表__现__中_可___以_看__出__祥__子__的__真__诚__勤__快__、__勤__劳__本__分__、_
考点之五:关于标题的作用
• 小说标题的作用: 1、吸引读者。能引起读者的想象或者联想,
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兴趣。 2、点明主题,揭示主旨。 3、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一线串珠)。 4、交代人物。 5、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考点之六、小说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A、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B、人称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妙处。) C、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 理、行动、细节、环境。) D、不同叙事方式的作用(正叙、倒叙、插叙)。 2、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制造悬念、埋下伏笔、 总结上文、点题) 3、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 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
胡小兵停下车向后张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艰难地走 着。胡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你等 着!”
胡小兵跑到女人身边,说:“给我!”女人继续迈着沉重 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我行!”胡 小兵提高了嗓门:“给我!”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 就走,他说:“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 吗?”女人跟上,用毛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女人说:“竹板太 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Fra bibliotek再放东西了。”
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班车旁边,说:“歇两分钟。”然 后他点了一支烟。他抬头看了看天,骂道:“他妈的,这老天 爷太狠了,弄这么毒辣的太阳!”女人说:“还得往南走一里 路,正顶着日头!”胡小兵扔掉烟头说:“走吧,把竹板放到 车上,你扶着。”女人没照办。女人说:“这些水泥拉回去你 就得喊得半夜腿疼,别逞能了!”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 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
12.小说以“向东还是向西”为题有哪些意蕴?试 作简要阐述。(4分)。 ①“向东还是向西”就是受伤后先送水泥保工资,还是 先上医院保身体的艰难选择;②小说以这种艰难选择 为题,表达出了这对农民工夫妇的患难深情;③显示 了农民工群体为了改变贫穷命运所作的抗争和苦涩的 人生况味;④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与同情, 引发思考。(答对1点得1分。其中①是保工资还是保 身体的选择;②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爱;③农民工 的状况;④作者的情感倾向。)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 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 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 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 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 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 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 神分不开的。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之
小说鉴赏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情节、
人物、环境、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 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分析写作技巧。
考点之一:情节结构类题
• 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把 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 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谋篇布局的匠 心。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 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 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 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 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 人、情、时间、空间。
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 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 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 ⑵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 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 悬念,引人入胜。
• ⑶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 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 加充实丰满。
小说常用开头结尾
• 小说常用的开头 • A. 悬念法:提出疑问,造成悬念,引出下
•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 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 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 的真实性(比如:祝福)
②渲染什么气氛、奠定何种基调;(比如:等 待散场的“小雨” )
③烘托人物心情或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铺垫)或作为情节线索; (比如:祝福)
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 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 小说主题的目的; •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 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 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
1、情节的作用
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⑶照应前文 ⑷线索作用或推动情节发展 ⑸刻画人物性格 ⑹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 构紧密、完整。
东西路口模糊的红绿灯出现了,胡小兵冲了过去。那时,一辆三轮车比 胡小兵更加匆忙地往前冲,把正在拐弯的胡小兵给挂倒了。三轮车没给胡小 兵叫喊的机会,它很快就把自己藏进了雨雾里。胡小兵向身后的女人叫了一 声。女人丢下竹板飞奔过来,撩起胡小兵的裤管,女人看到了胡小兵左腿上 像嘴巴一样的伤口。
女人说:“赶紧去医院,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说:“扶我起来!”胡小兵抓住了板车的把手,说:“你在后 边推着,赶紧把水泥弄到工地上,淋透就完了!快!” 雨水早已把他们身上的汗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并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冲 刷一遍。女人站着没动,她突然带着哭腔喊道:“快去医院吧,就在西边不 远!” 胡小兵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腿,鲜红的血从裤管里流了出来。胡小兵吼 道:“水你快被淋着了!快给老子推车,往东两百米就是工地!”然后他拖 着左腿拉起了板车。女人跑过来,在板车后面用足了力。 女人咬紧了嘴唇,这样一来,泪水再多,也无法流进她的嘴里了。
好愿望。 • 4、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 ②从人物塑造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 ③ 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
•规范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 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 ”,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
考点之四:把握小说的主题
•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
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
,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 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
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 。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 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 保加利亚旅游的!”《第九节车厢》2011浙江卷
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 摆。胡小兵不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 了嘴巴,仍感到像被人掐了脖子一样呼吸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 的上身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脸颊、臂膀、背上镶嵌 了无数个小太阳。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 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讲究干净,从虎妞的表现中可以看出祥子的脾气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山东卷》
考点之三:环境描写类题
• 环境描写
•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 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鸟虫鱼 等自然场景的描写。
1、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细节表 现人物性格特征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在情节 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 托。
2、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 质等
第二,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放入社会历史背景中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文,引起思考,有吸引力。①引起读者的 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 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 B.写景法。(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表现 人物、暗示主题。
• 小说结尾的作用小说的结局
•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 ①从情节上看,使情节波澜起伏,震撼人心。 •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
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
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
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
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
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答:__从__刘__四__爷__的__表__现__中_可___以_看__出__祥__子__的__真__诚__勤__快__、__勤__劳__本__分__、_
考点之五:关于标题的作用
• 小说标题的作用: 1、吸引读者。能引起读者的想象或者联想,
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兴趣。 2、点明主题,揭示主旨。 3、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一线串珠)。 4、交代人物。 5、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考点之六、小说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A、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B、人称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妙处。) C、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 理、行动、细节、环境。) D、不同叙事方式的作用(正叙、倒叙、插叙)。 2、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制造悬念、埋下伏笔、 总结上文、点题) 3、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 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
胡小兵停下车向后张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艰难地走 着。胡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你等 着!”
胡小兵跑到女人身边,说:“给我!”女人继续迈着沉重 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我行!”胡 小兵提高了嗓门:“给我!”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 就走,他说:“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 吗?”女人跟上,用毛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女人说:“竹板太 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Fra bibliotek再放东西了。”
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班车旁边,说:“歇两分钟。”然 后他点了一支烟。他抬头看了看天,骂道:“他妈的,这老天 爷太狠了,弄这么毒辣的太阳!”女人说:“还得往南走一里 路,正顶着日头!”胡小兵扔掉烟头说:“走吧,把竹板放到 车上,你扶着。”女人没照办。女人说:“这些水泥拉回去你 就得喊得半夜腿疼,别逞能了!”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 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
12.小说以“向东还是向西”为题有哪些意蕴?试 作简要阐述。(4分)。 ①“向东还是向西”就是受伤后先送水泥保工资,还是 先上医院保身体的艰难选择;②小说以这种艰难选择 为题,表达出了这对农民工夫妇的患难深情;③显示 了农民工群体为了改变贫穷命运所作的抗争和苦涩的 人生况味;④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与同情, 引发思考。(答对1点得1分。其中①是保工资还是保 身体的选择;②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爱;③农民工 的状况;④作者的情感倾向。)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 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 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 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 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 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 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 神分不开的。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之
小说鉴赏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情节、
人物、环境、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 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分析写作技巧。
考点之一:情节结构类题
• 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把 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 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谋篇布局的匠 心。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 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 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 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 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 人、情、时间、空间。
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 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 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 ⑵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 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 悬念,引人入胜。
• ⑶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 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 加充实丰满。
小说常用开头结尾
• 小说常用的开头 • A. 悬念法:提出疑问,造成悬念,引出下
•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 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 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 的真实性(比如:祝福)
②渲染什么气氛、奠定何种基调;(比如:等 待散场的“小雨” )
③烘托人物心情或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铺垫)或作为情节线索; (比如:祝福)
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 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 小说主题的目的; •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 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 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
1、情节的作用
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⑶照应前文 ⑷线索作用或推动情节发展 ⑸刻画人物性格 ⑹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 构紧密、完整。
东西路口模糊的红绿灯出现了,胡小兵冲了过去。那时,一辆三轮车比 胡小兵更加匆忙地往前冲,把正在拐弯的胡小兵给挂倒了。三轮车没给胡小 兵叫喊的机会,它很快就把自己藏进了雨雾里。胡小兵向身后的女人叫了一 声。女人丢下竹板飞奔过来,撩起胡小兵的裤管,女人看到了胡小兵左腿上 像嘴巴一样的伤口。
女人说:“赶紧去医院,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说:“扶我起来!”胡小兵抓住了板车的把手,说:“你在后 边推着,赶紧把水泥弄到工地上,淋透就完了!快!” 雨水早已把他们身上的汗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并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冲 刷一遍。女人站着没动,她突然带着哭腔喊道:“快去医院吧,就在西边不 远!” 胡小兵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腿,鲜红的血从裤管里流了出来。胡小兵吼 道:“水你快被淋着了!快给老子推车,往东两百米就是工地!”然后他拖 着左腿拉起了板车。女人跑过来,在板车后面用足了力。 女人咬紧了嘴唇,这样一来,泪水再多,也无法流进她的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