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先秦时期共61页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精品课件:先秦秦汉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共63张PPT)

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精品课件:先秦秦汉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共63张PPT)

能力运用
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 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 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 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 时期 ( )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②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 对象,提出了“法” “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行 为准则的观念。 ③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 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阶段特征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重难点解析 练习
构建通史知识体系
以文明史观梳理历史线索
农耕 文明 纵向 工业 文明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和铁器时代 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必修二:人类社会经 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 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 领域进程中的文明 从传统农业到工 业化,从自然经 济到市场化
分封制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 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 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 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 割据局面。
宗法制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 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 化皇权
作用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 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 两者的关系 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 定实施。

高中历史课件先秦———秦汉

高中历史课件先秦———秦汉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1)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2)汉都长安远离大海,缺乏远洋航行条件。陆路交通 发达。 (3)大秦即古罗马,在今地中海地区安息即古伊朗,在 今伊朗高原,两河流域。 (4)公元166年。这是正史中关于中欧直接交往的最早 记载。说明汉朝时中欧间就有直接的经济文化联系。 (5)说明国家统一,实力强大并积极开展对外交往,经 济繁荣,特别是丝织业发达;张骞通西域及汉对西域 的管辖。为汉代丝绸之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一、知识内容提要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4.秦汉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6.秦朝的统治; 7.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8.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9.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0.秦汉时期的文化。
A.健全机构,加强集权
B.加强国防,扩充军备
C.任用贤臣,勤政爱民
D.发展经济,重视教育
2.公元前7世纪,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是( )
A.马陵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点
D.长平之战
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秦孝公支持
B.符合人民利益
C.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D.反映了新兴地主愿望
(秦朝)
(东汉)
(2)经历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形成于夏,发展于
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再到封建社会(形
成于战国,初步发展秦汉)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1)大国争霸(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2)改革与变法-巨大的社会变革(从管仲到商鞅变法)

2020届高三二轮历史通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39张ppt)

2020届高三二轮历史通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39张ppt)
A
真题再现
4.(2014·全国卷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
“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
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西周地图
C
真题再现
5.(2013·全国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 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 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 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B
能力训练
3.《春秋》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对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 是( ) A.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崩溃 B.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强大 C.周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D.周天子与郑伯进行争霸战争
C
能力训练
12.“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
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
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A
能力训练
13.“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
行政区划,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如西汉初年的
郡国并行制和明朝初年的封国制。分封制存在反映了

先秦历史 ppt课件

先秦历史 ppt课件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2:从宗法制进步之处考察
•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 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兄弟之 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 常不免有争位之事。特如传弟即尽之后,则嗣 立者当为兄之子欤,弟之子欤?以理论言之, 自当立兄之子;以事实言之,则所立者往往为 弟之子。此商人所以有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而 周人传子之制正为救此弊而设也。
3:从宗法制与贵族关系入手考察
(2013·广东高考·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 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 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4:从宗法制对后世的习俗影响入手
• (2016·江苏高考·1)中国传统家族有 “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3、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 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内容:(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①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④大宗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5、特点:
为主
桑、麻等
3、意义: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植主畜辅
1、经济 (2)手工业: ①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 名;冶铜。
②商代养蚕缫丝(织机),西周出现斜 纹提花织物。 ③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西 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1)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选2 P4)
(2)公元前 15—前(31)4 战世纪国,以小后亚出细现亚了东大部量的铁赫农梯具人率的先范掌。握(了选冶2铁P技21术),后来这一技术逐
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 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选中2逐P步19推广。(选2 P20)
概况 ⑶“田氏代齐” ②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⑷“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结果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影响 ①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
②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专题知识概览
社会 形态 原始 社会
奴隶 社会
时期
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年) 夏(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元一体,为中华文明 的起源、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实现强国抱负,难以落到实处
②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 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
④具体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个中体央现集为权儒的家封建与国法家家之争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二)政治
6.户籍制度:战国时期 (选1 P)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高考历史 先秦时期第1讲课件

高考历史 先秦时期第1讲课件

并走向鼎盛,夏、商、周三代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
大变革。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新兴地主阶级 进行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盛, 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都有重要成就,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突出反映了
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 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 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 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共同维护奴隶制度的存在, 是西周奴隶制兴盛的支柱;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 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3.从两者的内在联系看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的确立又巩固了井田制, 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4.从结果看
饰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青铜器成为上古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
4.商业、交通和城市 (1)商业
①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 商人 ”。
②商朝以 贝 作为货币。 ③商朝都城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2)交通 ①夏朝时的交通运输有了一定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很多。
②商周时,道路交通发达,并建立了 邮驿传递 制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历史上的盘庚 迁殷发生在商朝中期,由此,商的政权稳定了下来,故A、
C说法错误;而“二里头”文化反映的是夏朝历史,故D项说
法错误。 答案:B
1.从建立看 两者都是西周时期完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或经济制度。
2.从作用看
分封制起到了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的关系,保证
这一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的兴衰 (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 (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优品课件之第一章 先秦时期

优品课件之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一章先秦时期第一章先秦时期【单元特征】由于原始社会不列入高考范围,本单元涉及从公元前270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期间的历史。

阶段特征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经历统一→分裂→统一的历史过程。

政治上:奴隶社会经历形成(夏朝)、发展(商朝)、鼎盛(西周)、解体(春秋)四个阶段;战国时期处于封建制度形成时期;通过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步确立;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明显地体现了统一趋势。

经济上:夏、商、西周处于金石并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逐步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城市有初步发展;战国时期逐渐形成“重农抑商”政策。

民族上:通过战争及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加强,为后来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文化上:集中体现社会大变革特征,在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丰硕成果。

【考点清单】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夏朝的建立;(2)商朝的兴衰;(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5)井田制(2008、2009年新增)。

解析: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分封制,是高考的相对热点;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是高考的相对冷点;井田制是08、09年全国文综考的新增考点。

对“夏朝的建立”应主要掌握人物和都城;对“商朝的兴衰”应突出盘庚迁殷和残暴统治;对“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应掌握武王伐纣的性质;对“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应掌握相关历史典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烽火戏诸侯);对“井田制和分封制”应掌握性质、内容与作用。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2008、2009年新增):(1)农业和畜牧业;(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3)商业交通和城市。

解析:这一考点的所有内容都是08、09年全国文综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

对“农业和畜牧业”主要掌握农作物品种、耕作方式、主要农具和施肥技术;对“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应分期掌握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概况;对“商业交通和城市”应主要掌握商业和交通情况。

高三历史先秦史课件

高三历史先秦史课件

(3)结果: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4)性质: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制度的变 法。 (5)实质: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例3:如何评价春秋的争霸战争?
性质:奴隶主贵族为争夺土地、人民的战 争。“春秋无义战” 第一、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第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 新兴第地主阶级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1、政治特征 (1)社会形态不断演进: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 商朝是发展阶段;
西周是强盛阶段; 观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是瓦解阶段;
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政治制度不断发展:
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县制 石器→青铜器→铁器
例1: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 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而不是倒 退? 主要依据是:生产力。
三 国 两 晋
隋 唐 时 期
宋 元 时 期
明 清 时 期
铁器时代
中 国 古 代 史
中国近现代史
起止时间:约170万年前 - 前221年 原始 社会 阶段
时间:约170万年前 原始人群 氏族公社 前2070年
先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秦 时间: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476年 时 奴隶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形成时期 期 社会 商朝------------------- 发展时期
最 影响
第四、有利于诸侯国内经济的发展。
第五、是加速奴的瓦解和封的形成。
2、经济特征(书14页) (1)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 (2)三大经济部门形成:农业、手工 业、商业。形成了中原地区长期领先 的经济格局。 (3)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封建 地主土地所有制。

hoo-高中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课件PPT

hoo-高中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课件PPT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创立 思想 文化
继承 丰富 思想 思想
思想 思想 方法
理论 主张 影响
宗旨 主张 特点 贡献
28
天文历法: 先秦时期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 哈雷彗星等记录。 战国的石申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星表。后人辑成《石氏星表》, 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坐标。 《夏小正》的制作。
29
30
31
诸侯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卿大夫 士
实质:维护父权、家国同构
庶人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8
【1】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
关系: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 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里)是分封制的基础、实施的法 则; 分封制(表)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阶段特征: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
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1)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大约5个世纪400多年)建立 启
(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大约5个世纪400多年)发展 汤
土地 所有 制
土地国有(公田):周王 把土地分封给臣下世代享 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一些贵族把公田转化为私田。
16
对比井田制的概念看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
①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 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开始变化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的 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开始解体。

高考历史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课件

高考历史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课件

炎黄部落的繁衍
部落联盟形成
特点:男性主导;贫富
分化; 阶级产生
2、原始社会时期的经济
多个中心:黄河、长江流域 农业:生产工具:
耕作式:
手工业:
商业:
所有制:
农业起源地——最早培植水稻与粟的国家
半坡 河姆渡
江西省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一万年前稻种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 址出土)
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 维护周王室的稳定和统治秩序
实质: 按照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
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 结。
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农业:生耕产作工方具式::商例周不时大期仍青以铜 石农 、具 木出 、现 骨器但使为用主比 生产方式:(耒耜)
中国古代史阶段划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创立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前221年
宋元 明清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社会鼎盛 封建社会衰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发展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
经营模式:尊(精)、三星堆青铜礼器
商业:
所有制:
1.1米
司母戊鼎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