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原因及对策分析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耐心倾听和积极沟通, 建立与患者的信任关系,缓
解其焦虑和恐惧。
情绪安抚
运用温和的语言和肢体接触, 如轻拍背部,帮助吸和正念 练习,帮助他们认识并管理
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04
护理安全管理
章节副标题
防止自伤行为
使用约束带
01
在患者躁动时,合理使用约束带可以防止其无意
药物副作用
某些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 进而引起躁动,需注意药物选择和剂量控制。
心理因素作 用
01
焦虑与恐惧
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可能因 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导致 躁动,需要心理疏导和安 慰。
02
环境适应困难
陌生的医疗环境和不适感 可能加剧患者的躁动情绪, 需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心理 支持。
03
03
监测和评估患者状 态
训练护理人员如何有效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行为 反应,及时评估并调整治 疗方案。
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01 模拟情景演练
通过模拟患者躁动等紧急情况, 训练护理人员的快速反应和处理
能力。
02 专业技能强化
定期进行心肺复苏、镇静药物使 用等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护理人
员熟练掌握关键技能。
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的
相互作用可能加剧苏醒期躁动症状。
03
药物剂量不当
麻醉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引起
患者苏醒期的不适和躁动。 02
疼痛与不适感
手术后疼痛
手术切口引起的疼痛是导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常见 原因,需及时评估和处理。
导管和引流管不 适
患者苏醒后可能对体内的导管和引流管感到不适, 这种异物感会增加躁动行为。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四.总结
总之,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烦躁可由多 种原因引起, 应仔细观察、找出原因, 对症 处理, 才能减少全麻术后并发症, 此期患者 病情不稳定, 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面对烦躁患者, 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 耐心, 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 床经验, 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保 证患者平稳地渡过苏醒期。
二、原因分析
• 常见原因 1.切口疼痛 是引起术后烦躁的常见原因, 尤其是开 胸手术患者, 患者表现为要坐起来, 大喊大叫, 身体 不停扭动, 手伸向疼痛部位, 拒绝挤压引流管等。 2.尿管刺激 大部分发生于男性患者, 患者术前无尿 管,实施麻醉后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安置了尿管, 患者麻醉后恢复期间, 意识尚未完全清醒, 不能用 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对尿管刺激无耐受性, 出现不适感, 表现为烦躁,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要下 床小便或大声喊憋尿。检查尿管通畅无误。排除 其他原因所至。
三.护理
• 有效镇痛、镇静 全麻期间患者对各种刺激的反射消失, 停药 后最先恢复的是对疼痛的刺激, 所以疼痛是 引起患者烦躁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应用 镇痛、镇静药物, 可取得良好效果。如给予 舒芬太尼、芬太尼、曲马多、尼松等药物, 给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及生命体征的 变化情况。
三.护理
• 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1.减少吸痰刺激 吸痰对患者的刺激性较大, 很容易引发患者 烦躁, 如无必要尽量减少吸痰次数,每次吸痰时间<15秒。 2.减少尿管刺激, 尿管刺激也可引发患者烦躁, 应保持尿管通 畅, 及时向患者解释插尿管所带来的各种不适及其必要性 3.减少体位刺激, 体位不适也可导致患者烦躁, 应耐心向患者 解释该体位对术后康复的意义, 以取得患者配合 4.减少操作刺激, 护士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护 理操作技术, 面对烦躁患者, 应耐心地给予解释, 尽量满足 患者的要求, 减轻患者的痛苦, 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目的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3例实施全麻手术在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在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经过分析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原因是来自于多个方面的,总结一下主要有手术和导管的刺激因素,体位改变、急性尿潴留、切口疼痛以及心理原因等。
结论在手术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去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中正确安置患者的体位,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留置导尿管并强化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情绪。
标签: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护理干预临床上全麻苏醒期的患者容易出现躁动情绪,这会造成氧气的消耗增加,患者自身的血压值升高、心率加快[1],也会出现脑压升高等情况,引发颅内的再次出血,也可能会使患者的导管滑出,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
因此,需要在临床上对患者在全麻苏醒期所出现的躁动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本研究当中,我院为了分析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以便于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特将我院在近两年内收治的123例在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这123例在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患者当中有男73例,女50例。
年龄35~74岁,平均(47.5±4.7)岁。
患者的麻醉综合评估为Ⅰ~Ⅲ级,在所有患者当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死等疾病后遗症的患者有68例,其中头部和颈部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48例,胸腹部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43例,妇科肿瘤手术15例,泌尿系统手术7例,其余10例。
1.2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3例需要进行手术并实施全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全麻苏醒期躁动处理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深入研究躁动机制
进一步探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揭示其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临床处 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优化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和手术类型,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评估各种处理措施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优化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处理策略。
拓展研究领域
将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研究拓展至其他相关领域,如麻醉药物的研发与优化、围术期心理干 预与康复治疗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4
预防措施与策略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方法
1 2
选择短效、代谢快的麻醉药物
如丙泊酚、瑞芬太尼等,以减少苏醒延迟和躁动 的发生。
采用联合麻醉
如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等,以发挥各种 麻醉方法的优势,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3
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躁动的药物
如氯胺酮等,以减少苏醒期躁动的诱因。
优化围术期管理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为临床麻醉医生提供有效的处理方 法和策略,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研究意义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处理是麻醉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其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还可以优化围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此外,对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深入研究还有助于推 动麻醉学和相关领域的发展,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03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 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物理约束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原因及对策
非药物治疗
调节手术室温度
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避免病人受凉或过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病人呼吸通畅。
吸氧
给病人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病人的缺氧 症状。
心理干预
术前访视
在术前对病人进行访视,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过程,减轻病人 的焦虑和恐惧。
术中陪伴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语言和肢体接触来安慰和鼓励病人, 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安全感。
炎。
维持循环稳定
根据病人情况,适当补 充血容量,调整输液速
度,保持血压稳定。
疼痛管理
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 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 药,缓解疼痛引起的躁
动。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01
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支持,缓解紧
张和焦虑情绪。
创造舒适环境
02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馨,减少外界刺激,让病人感到舒适
的并发症。
告知与沟通
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解释麻醉过程、 苏醒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 ,提高病人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术前准备
确保病人术前禁食、禁水,处理可 能影响麻醉效果的药物,以及完成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术中管理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根据病人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适当 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减少苏醒期躁 动的发生。
术后回访
在术后对病人进行回访,了解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病人的问 题和不适,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05
CHAPTER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护理 对策
基础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率、 血压、呼吸等指标,及 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原因及对策护理课件
02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危害
对病人的危害
01
02
心理创伤
伤口裂开
03 疼痛加剧
对手术的危害
手术效果受影响
手术时间延长
增加出血量
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工作负担增加
心理压力增大 潜在的法律风险
03
全麻病人苏醒期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 情况,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 能力。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 原因及对策护理课件
目 录
•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 •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危害 •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护理对策 •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措施 •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措施
contents
01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
药物因素
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可能导致病人出 现兴奋、躁动、定向障碍等不良反应。 此外,术后使用的镇痛药物和其他药 物也可能引起躁动。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确保病人术前禁食、禁水等准备工作 到位,防止因饥饿或口渴引发躁动。
向病人介绍手术和麻醉相关知识,减 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维持呼吸道通畅 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
术后护理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 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
症。
疼痛护理
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采取有效 的疼痛护理措施,如使用镇痛药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 剂量。
物理治 疗
物理治疗主要通过一些非药物治 疗的方法来缓解全麻病人苏醒期
躁动,如按摩、放松训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放松身体、 缓解紧张和焦虑,从而减轻躁动 的症状。
全麻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麻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术后躁动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受麻醉外科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麻术后恢复早期是患者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可以降低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008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观察了710例全麻术后患者,其中342例出现烦躁,经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75例,女335例;年龄7岁~75岁,平均42岁;其中胆囊切除术113例,食道癌根治术56例,股骨骨折138例,胃癌根治术35例,均为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
1.2 方法术毕病人入麻醉恢复室时,保留气管内导管者,根据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强弱判断是否接呼吸机辅助。
若患者自主呼吸尚可,则普通吸氧,流量1~2L/min,否则接呼吸机行间歇同步指令通气,同时连接心电监护;未保留气管内导管的患者吸普通氧气1~2L/min;并唤其名字,要求患者睁眼,握手,检测肌力;若肌力基本恢复,则拔气管导管,否则不能拔管,予小剂量咪唑安定镇静,继续呼吸机辅助或普通吸氧;已拔管的患者躁动,询问是否伤口痛或其他原因,并进行镇痛、镇静、吸氧等对症处理,适当安慰。
1.3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麻醉经过顺利,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
有34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占48.2%,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主要为伤口疼痛占45.3%;气管导管的刺激占23.7%;尿管刺激占11.5%;心理应激占7.9%;其他原因如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药物作用、反复吸痰、体位不适等占5.6%;术后躁动者男性(27.8%)明显多于女性(14.3%)。
2 原因分析及处理2.1 心理问题患者术前心理内稳态失衡,可能与麻醉苏醒期烦躁有关。
术前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对病愈的渴望导致严重的心理冲突,常严重干扰其心理内稳态,并随手术的临近而加剧,再加上手术的生理干扰,可共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紊乱[1]。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全身麻醉术中,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会进入苏醒期。
在苏醒期间,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的表现,这种情况被称为苏醒期躁动。
苏醒期躁动指的是患者在麻醉后恢复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激动、暴躁或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状态。
苏醒期躁动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药物的代谢:麻醉药物或镇痛药的代谢过程可能导致其在体内的浓度下降,从而引起苏醒期躁动。
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在苏醒过程中感觉到疼痛或不适,而麻醉药物或镇痛药的效果减弱。
2.生理反应:苏醒期躁动也可能是患者对手术刺激或麻醉过程中引起的生理反应的结果。
手术刺激可能会引发患者的生理紧张,甚至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症状。
3.环境因素:苏醒期躁动也可能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例如,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感觉不适、失去方向感,并且周围的光线、声音或其他感觉刺激可能会导致焦虑或激动。
4.其他因素:苏醒期躁动还可能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疾病状态、术后药物的影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对于苏醒期躁动的处理,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的躁动不太严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手术室、恢复室等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降低噪音、减少刺激性光线或其他感觉刺激。
2.家属的参与:允许患者的家属陪伴患者,给予关心和支持,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感。
3.镇痛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以减轻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交流与指导: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指导,解释手术的过程和相关的恢复情况,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
如果患者的躁动非常严重且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护理,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和丙泊酚等。
总之,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的一种并发症,可能有多种原因引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提供舒适的环境、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家属的参与和合适的药物治疗等。
全麻苏醒期躁动处理
03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有助于减少躁动的发生。
01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躁动的发生。
02
提供舒适的恢复环境
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温暖,减少外界刺激,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全麻苏醒期。
05
CHAPTER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按摩和放松
04
CHAPTER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措施
术前禁食禁饮
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已经充分禁食禁饮,以减少术后呕吐和误吸的风险。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全麻苏醒期的风险。
术前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和焦虑情绪,有助于减少躁动的发生。
麻醉深度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合理控制麻醉深度,避免过浅或过深的麻醉状态,有助于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对于疼痛引起的躁动,可以使用镇痛药来缓解疼痛,如阿片类药物。
镇痛药
对于严重精神障碍引起的躁动,可以躁动的患者,可以使用约束带等工具限制其行为,以确保患者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约束
调整环境因素,如光线、声音等,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躁动。
环境控制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放松,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和紧张情绪。
精神状态
02
CHAPTER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害
躁动可能导致手术部位伤口裂开,引起出血或感染。
伤口裂开
疼痛加剧
心理影响
躁动可能引起术后疼痛加剧,增加患者痛苦。
躁动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术后恢复。
03
02
01
全麻苏醒期躁动处理
疼痛和不适:手术后 的疼痛和不适感
药物反应:对麻醉药 物的敏感性和反应
肢体抽搐
抽搐程度不一, 可能轻微,也可
能剧烈
抽搐可能伴随其 他症状,如呼吸
急促、出汗等
患者在苏醒期出 现肢体不自主抽
搐
抽搐可能持续一 段时间,也可能
短暂出现
呼吸急促
01
呼吸频率加快
02
呼吸深度增加
03
呼吸不规则
04
呼吸困难
05
05
提高手术团队的协作能力,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6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染 和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心理素质
术前心理辅导:向患者解释手术过 程,减轻焦虑和恐惧
营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安静、 整洁,减少刺激
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 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心理支持
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及时发现和处理躁动情况
麻醉药物的副作用:部分麻醉药 物可能引起苏醒期躁动
手术刺激
F 手术过程中对环境的刺激
E
手术过程中对生理的刺激
D
手术过程中对心理的刺激
C
手术过程中对神经的刺激
B
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的刺激
A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
患者心理因素
01
02
03
04
焦虑和紧张:对手术 的恐惧和担忧
缺乏安全感:对陌生 环境的不适应
使用冷敷或热敷,缓 解不适感
06
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 缓解躁动
心理干预
保持镇静:保持冷静,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A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 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C
B
沟通引导: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其需求和感受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
二、术中预防 药物预防
有对3~7 岁的小儿研究发现,在手术结 束前5min,给予右美托咪啶0.15μ g/kg 能 有效的抑制术后躁动。 也有些研究者发现在拔除气管导管前静 脉给予曲马多1-2mg/kg 可以预防手术拔管 期躁动。曲马多是一种中枢性镇痛药,而且 与传统的阿片类镇痛药相比,曲马多在治疗 剂量内不会引起有临床意义的呼吸抑制。
EA 不论是对病人本身以及某些需要术后安 静的手术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对医护 人员的人员配置产生了极大的干扰。一些病 人躁动非常严重时会有暴力倾向,例如拔除 静脉留置针、气管导管、引流管、尿管、胃 管、肢体的不自主运动以及抬高身体有可能 会造成窒息、手术切口裂开、手术部位出血、 伤口缝线断裂、尿潴留,而医护人员亦需要 较多的人力来处理。
不可否认,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个 较大的创伤,因此尽量将这个创伤所致 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需要我们合理恰当 的使用术后止痛,无论是静脉还是硬外 或者其他的给药方式,都需要根据病人 的情况来“滴定”给药,观察病人对药 物的反应,在良好止痛的同时防止苏醒 延迟以及毒副作用的发生。在安全剂量 范围内达到一个良好的止痛效果。
结语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临床 现象,它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各位临床医生在 工作中也深有体会。关于这个现象仍有许多 问题困扰我们,就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言,从 病人本身的原因到我们麻醉药品的使用,均 有很多不同的观点,EA 易感因素的评估、 EA 的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是我们未来 工作中需要探讨的难题之一。只有从EA的病 因学开始研究,从EA的发生机制,到高危因 素,到临床评级,再到治疗,这样才能真正 的解决这个困惑我们的临床问题,进一步提 高麻醉质量。
(二)术前用药
术前访视时根据各个病 人情况给出合理的术前医嘱。 在一些精神紧张难以配合的 患者、老年病人以及小儿慎 用苯二氮唑类镇静催眠药物 和抗胆碱能药物(减少东莨 菪碱的使用,一般尽量使用 阿托品替代)。此外有报道 术前使用咪唑安定可以减少 EA,做到个体化用药,尽 量避免由于术前用药不当所 致的EA。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解析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呼吸、 水电解质及各个系统的稳定以及平衡
在一些手术时间较长,病人情况较 差,或者手术所致创伤较大的情况下, 应该围手术期注意监测循环系统,血气, 水电解质,防止因为低氧血症,高碳酸 血症以及其他的水电解质紊乱所致躁动、 谵妄。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处理
全麻苏醒期躁动处理目前仍然是临床上的 难题。对发生躁动的病人主要根据发生躁动的原 因,对症处理,在没有发现躁动原因的时候首先 注意的是加强护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气管 导管的刺激、尿潴留的不良刺激也要给予处理, 患者术后符合拔管的标准时可拔除气管导管,减 少其对病人的刺激。在消除病因后躁动仍持续, 在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情况下慎用镇静催眠药物, 对于呼吸循环不稳定得到纠正后的病人和无呼吸 循环紊乱、低氧血症的病人,可适当应用镇静催 眠药。
呼吸道反射恢复 第四阶段
清醒
定 义 EA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 题,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许多并发 症,如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甚 或危及患者的安全。熟悉全麻病人 苏醒期躁动对病人的危害、发病原 因、机制、预防及其处理对临床工 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EA,emergence agitation) : 为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 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 并存,出现不恰当行为,如肢体的 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 语、哭喊或妄想思维等。
躁动分级法 1 2 3 4 5 平静睡眠 清醒,平静 易怒,异激惹,哭喊 难以安慰,无法控制的哭喊 无法安静,迷惑,谵妄
评分为4 分或5 分的大多需要药物干预。
临床表现
1.患者表现为严重的 焦虑和躁动,兴奋, 极度烦躁、挣扎 6.患儿常表现为激惹、 不能停止的哭闹和无法安慰等
2.气管导管的刺激 不能耐受,有呛咳, 企图拔除气管导管
全麻苏醒期躁动处理
04 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等,可有效控制 癫痫发作
心理护理
A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 刺激
B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了解其需求
C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 减轻焦虑和恐惧
D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 患者适应环境变化
环境控制
01
保持安静、舒 适的环境,避 免刺激患者
02
调整灯光,保 持柔和、昏暗 的环境
03
04
控制室内温度, 保持适中、舒 适的温度
减少不必要的 噪音,保持安 静的环境
4
麻醉药物的选择
选择合适 的麻醉药 物和剂量, 避免过度 麻醉
采用复合 麻醉,降 低单一麻 醉药物的 副作用
采用局部 麻醉,减 少全身麻 醉的使用
采用新型 麻醉药物, 提高麻醉 效果和安 全性
01
02
03
04
手术操作技巧
1
言语不清:患者可 能无法清晰地表达 自己,言语含糊不
清
2
言语混乱:患者可 能表现出言语混乱,
难以理解
3
言语攻击:患者可 能表现出言语攻击, 对医护人员或其他 患者进行言语攻击
4
言语恐惧:患者可 能表现出言语恐惧, 对苏醒过程感到恐
惧和不安
呼吸变化
01
呼吸急促: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02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不畅等症状
03
呼吸暂停: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呼吸节律异常等症状
04
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缺氧等症状
3
药物治疗
01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 泮、咪达唑仑等,可有效 缓解躁动症状
02 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 醇、利培酮等,可有效控 制躁动症状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
• 低温,膀胱胀
1.9手术原因
• 可能与手术部位有关,在耳鼻喉科手术、
呼吸道、乳腺以及生殖系统等与情感关系 较密切的部位进行手术操作
• 在儿童既往有耳、扁桃体、鼻、颈、喉等
部位手术病史时,苏醒期躁动及情绪不稳 发发生较高。
1.10 病人本身的因素
• 评分为4分或5分的大多需要药物干预。
二、躁动程度
• 轻度:吸痰等刺激时稍躁动 • 中度:无吸痰刺激时也有挣扎,但程度不剧
烈,不需要医护人员制动
• 重度:剧烈挣扎,需多人按住
三、镇静躁动分级法
• 7.危险躁动 :病人试图拔出气管导管或导尿管,翻过床栏,击打
工作人员,在床上翻来翻去。
• 6.非常躁动: 虽然经常提醒限制的条件,但是不能平静,需要身
• 良好的术后镇痛
• 适当的镇静 • A:用药时,切忌在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情况
下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 B:对于无呼吸循环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病人,
可按适当应用镇静催眠药
•
谢谢
1.3 吸入麻药醉
• 地氟烷的发生率为55% • 七氟烷为10%
1.4 静吸复合麻醉
• 有研究表明单合组没有出现躁动的病例。
• 说明了静吸复合麻醉可以减少全麻苏醒期
躁动的发生率。
1.5术后不良刺激
• 术后各种不良刺激是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的原因 • 研究者发现各种不良刺激引起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 疼痛占99.44% • 气管导管的刺激占65.77%, • 尿管刺激11.11%, • 心理应激占15.55%, • 制动不当占4.44%
• 前三种刺激引起的多数是轻、中度的躁动,心理应激多数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全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麻醉方式,通过药物使病人丧失意识和疼痛感,以便进行手术。
在手术结束后,病人需要逐渐恢复清醒,这个过程称为苏醒期。
在苏醒期,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躁动的情况,表现为焦虑、不安、兴奋或其他不适感,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因此,了解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1.麻醉药物的作用:全麻使用的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苏醒期出现精神不稳定的情况,包括焦虑、兴奋等。
2.手术刺激:手术刺激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苏醒期出现躁动的现象。
3.恢复环境:苏醒期时的恢复环境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比如光线、噪音等,也可能是导致躁动的原因之一4.术后疼痛: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导致病人出现焦虑和不安等情绪。
5.术后药物的副作用:部分术后药物可能会带来不适的副作用,导致病人出现躁动的情况。
二、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处理1.环境的调整:保持手术室内的安静,减少光线刺激和噪音等,让病人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恢复清醒。
2.情绪疏导: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的情况下,护士可以通过安抚、倾听和理解的方式,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3.疼痛管理:及时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控制术后疼痛,减少病人出现躁动的可能性。
4.药物干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或镇静剂来帮助控制病人的情绪,减少躁动的发生。
5.沟通交流:与病人及病人的家属保持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想法,以便及时处理问题,减少苏醒期出现躁动的可能性。
6.协助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搓手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焦虑和躁动的情绪。
综上所述,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护士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以减少对病人和护理工作的影响。
通过调整环境、疏导情绪、疼痛管理、药物干预、沟通交流和协助活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躁动的发生,给病人提供一个平静和舒适的恢复环境,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苏醒期躁动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苏醒期躁动的原因、预防及处理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全身麻醉后的一种“特殊”并发症,是患者苏醒前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多为自限性,持续时间不等,一般在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后可自行缓解。
通常可表现为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症状,即粗暴的动作和强烈或激动的情绪。
该症尽管多为自限性,但在躁动过程中出现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强烈的肢体动作以及无意识地拔除气管导管、导尿管以及引流管等仍可造成严重的呼吸循环并发症以及躯体的严重伤害,因而必须及时予以处理并加以保护。
EA须与术后谵妄(delirium)相鉴别。
虽然在定义上尚未完全统一,但后者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多发生在术后24~72小时,一般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发作时多以急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嗜睡、定向功能障碍、出现幻觉以及烦躁不安等。
有作者认为,在苏醒期无法准确评价患者精神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将两者统称为“躁动”,但必须明确,术后谵妄与EA无论在发病机制还是预后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术后谵妄可参阅第100章的有关内容。
一、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原因能引起EA的原因较多,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了。
常见的主要诱因如下:1.麻醉药物麻醉苏醒过快但苏醒不全可能是EA发作的最直接原因。
尽管临床上早已观察到,各种伤害性刺激是EA发作的最常见诱因,但这些诱因(如吸痰、导尿、放置胃管等)在患者清醒状态下通常只会使患者感受到痛苦或不安,极少表现为躁动。
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有表现为对不良刺激的“敏感化”的趋势。
当患者苏醒过快时,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之间的恢复速度并不一致。
当大脑皮层尚处于抑制状态时,皮层下中枢功能已开始恢复,出现局部中枢的敏化和伤害性感受的“泛化”,导致EA的出现。
无论何种原因所致EA,通常都是在患者尚未完全清醒前发作,随着苏醒程度的改善而缓解或自愈。
有研究显示,虽然各种静脉和吸入麻醉后均可出现EA,但短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的EA发病率要远低于七氟烷等吸入麻醉药;各种吸入麻醉药中,七氟烷和地氟烷的发病率要高于氟烷,尤其是儿童患者。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原因及处理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原因及处理全麻术后苏醒期出现躁动是一种常见现象,其原因可能包括手术刺激、药物副作用、镇痛不足、焦虑等因素。
躁动不仅会增加病人的不适感,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躁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原因分析1.手术刺激:手术过程中的刺激,如疼痛、恶心、呕吐等,可能引起病人苏醒期躁动。
2.药物副作用:全麻药物或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如幻觉、嗜睡等,也可能使患者出现躁动症状。
3.镇痛不足:术后疼痛不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病人出现躁动。
4.焦虑:手术前和手术过程都会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紧张,苏醒期的焦虑也可能导致躁动。
二、处理方法1.有效的镇静: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症状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氯胺酮等,来帮助病人放松情绪,减轻焦虑。
2.良好的镇痛:确保病人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可以减少躁动的发生。
3.情绪安抚:在苏醒期,护理人员可以用柔和的语言和温柔的动作来安抚病人的情绪,使其感到安心和舒适。
4.注意环境:保持手术室的安静和整洁,减少外界干扰,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意识。
5.定期观察: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躁动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与医生沟通:如果病人的躁动症状持续较长时间,且无法缓解,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寻求进一步的处理方法。
7.心理疏导:对于出现躁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其释放压力,减轻焦虑情绪。
总之,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是通过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发生,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意识,促进康复。
在处理躁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缓解其不适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术后不良刺激 术后各种不良刺激是病人全麻苏醒期 躁动的最常见的原因,各种不良刺激引起 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疼痛占99.44%、 气管导管的刺激占65.77%, 尿管刺激占 11.11%, 心理应激占15.55%,制动不 当占4.44%,而前三种刺激引起的多数是 轻、中度的躁动,心理应激多数是中度的 躁动。
六、与麻醉相关的其他原因
2. 肌松药的残留作用。肌松药残留可导 致严重的焦虑和躁动,有条件时可行肌 松监测,或者拮抗肌松。
六、与麻醉相关的其他原因
3.术后止痛的不完善。各个病人对麻醉药 物的反应不一,不同个体存在对麻醉药物 的敏感性差异,某些生理,病理以及药理 因素会影响脑组织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 常规的用药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要求,在 麻醉苏醒期有相当多的病人诉伤口疼痛难 忍,这也是比较明确的一种引起躁动的原 因。
麻醉诱导药物与术后躁动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用氯胺酮、依托咪酯、硫喷妥钠作麻 醉诱导者,其术后躁动发生率依次为17.19%、 32.03%和43.75%,术后躁动发生率均较高,而 咪唑安定诱导躁动发生率为16.25%,低于上述3 种药物。
一、麻醉用药
静脉麻醉药
氯胺酮属于苯环己哌啶衍生物,属于非巴比妥 类速效静脉麻醉药,它能够选择性地阻断痛觉 冲动向丘脑和大脑皮层传导,起效快,作用时 间短,常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诱导。但氯胺酮 对大脑边缘系统则表现出兴奋作用,致使大脑 功能呈现分离状态,产生分离麻醉的现象。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 原因及对策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药物停用10~ 30min至手术完毕后,一般可在短时 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识不清、嗜 睡、定向障碍,甚至躁动不安等脑功 能障碍。
大多数病人麻醉苏醒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麻醉深度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步恢复
第二阶段
出现自主呼吸,逐渐能自行调整
第三阶段
儿童和年轻人发生全麻苏醒 期躁动的比率要高于其它年龄段 的病人。术后躁动的患者男性发 生率为27.81%,明显多于女性 14.39%。
六、与麻醉相关的其他原因 1.快速苏醒 吸入性麻醉药物短期内浓度急剧下 降,拔管的时机掌握不合适,病人知晓,患者 感觉已经恢复,但是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对外 界刺激呈高敏状态,患者容易出现苏醒期躁动。 快速苏醒所导致的EA延长了病人停留于麻醉复 苏室的时间,因此利弊相抵,并无特别优势。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快速苏醒和EA并无 太大关联。
呼吸道反射恢复 第四阶段
清醒
定 义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EA,emergenceagitation) :
为麻醉,出现不恰当行为,如肢体的 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 语、哭喊或妄想思维等。
EA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 问题,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许多 并发症,如若处理不当,后果严 重,甚或危及患者的安全。熟悉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对病人的危 害、发病原因、机制、预防及其 处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
八、病人本身的因素
1.病人的年龄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EA发 生率以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发生为多见。 2.术前的焦虑状态 术前过度紧张,对手术 及麻醉风险过度担忧,均可增加EA的发生。 在儿童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术前焦虑状态 的评估采用耶鲁焦虑分级(mYPAS),研究 表明术前焦虑和术后EA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全麻后幻觉发生率高,在麻醉苏醒期药物 的抑制作用逐渐消退,但大脑皮层兴奋 性反而逐渐增强, 机体应激性高,患儿 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高。
一、麻醉用药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具有容易控制、诱导和苏醒快的 特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地氟 醚、七氟醚、异氟醚、安氟醚是临床上常 用的吸入麻醉药,但是吸入麻醉药容易导 致病人在苏醒期出现躁动。临床研究中, 研究者发现异氟醚和安氟醚在引起病人苏 醒期躁动的作用是一样的。地氟醚和七氟 醚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也较高。
七、手术原因
※可能与手术部位有关,在耳鼻喉科手术、
呼吸道、乳腺以及生殖系统等与情感关系 较密切的部位进行手术操作,在儿童既往 有耳、扁桃体、鼻、颈、喉等部位手术病 史时,苏醒期躁动及情绪不稳发生率较高。
※体外循环等手术操作所致的微量空气脑
血管栓塞,可以引起术后精神运动以及神 经功能障碍,此类手术时间越长术后发生 谵妄的机率越高。
临床表现
1.患者表现为严重的 焦虑和躁动,兴奋, 极度烦躁、挣扎 6.患儿常表现为激惹、 不能停止的哭闹和无法安慰等
2.气管导管的刺激 不能耐受,有呛咳, 企图拔除气管导管
临床症状
5.表现为剧烈的不协调 “拍击”样运动
3.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呼吸浅慢,血氧饱和度下降
4.多动、谵妄, 有的病人试图坐起。
八、病人本身的因素 3.与生俱来的对麻醉药物的兴奋 包括吸入 麻醉药物,术中一些催眠镇静药物以及阿片 类药物的使用,这可能与病人的遗传有关, 需要进一步探讨。 4.既往有酒精成瘾、阿片类药物成瘾,麻醉 苏醒期会出现类似戒断综合症的表现。有长 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病人,EA发生率较一般 病人高。
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及其可能机制
3 1 2 3 4 3 5 6 3 7 8
麻醉用药
术后不良刺激 术后并发症
术后催醒用药
性别和年龄 和麻醉相关的其他原因 手术原因
病人本身的因素
一、麻醉用药
术前用药
如东莨菪碱、巴比妥类药物。 东莨菪碱可致术后定向障碍及躁动 不安,阿托品也可致术后谵妄。
一、麻醉用药 静脉麻醉药
三、术后并发症
※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循环 系统并发症低血压、心律失常,其它胃胀气,尿潴留 等并发症均可以引起病人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 ※生化及呼吸循环系统的不稳定:气道梗阻、低氧血 症、低血容量、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低钠血症、低 血糖、脓毒血症等,这些均可引起躁动或谵妄。 ※其他的原因:低温,膀胱,尿管的刺激等,这些原 因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仔细观察排除。
四、术后催醒用药
术后苏醒延迟的病人运用催醒药常会 增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研究结 果表明用多沙普仑进行催醒会增加苏醒期 躁动发生率。多沙普仑是非特异性的呼吸 兴奋药和全麻催醒药,可直接兴奋延髓呼 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潮气量加快加大, 同时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但并非某种麻 醉药的特殊拮抗剂。
五、性别和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