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命题趋势
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意蕴
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意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历史命题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展示出了历史学科内在的深刻意蕴。
本文将分析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并探讨其蕴含的意义。
一、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与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强调跨学科的整合。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无法孤立于其他学科,故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了命题的重点之一。
例如,历史与地理、政治、文学、艺术等学科的互动,将成为新的命题形式。
学生需要理解历史事件的多维度,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提升了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也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此外,在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中,对知识的要求愈发百科全书式。
以往,历史考试多注重学生对于重要事件、人物的记忆,而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更注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学生需要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动因以及影响,同时还需要考察对当下社会现象的理解。
这种变化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量,同时也提升了历史学科的深度与广度。
二、注重知识的联系与历史的价值评估在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中,知识的联系成为重点考察内容。
命题人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于知识的记忆,而是更注重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扩展知识的边缘,掌握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
同时,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中还注重历史的价值评估。
命题人鼓励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并借助历史的镜子更好地认识当下社会与自身。
学生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积极思考现实问题,以史为鉴、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共通点和差异,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强化历史的综合应用与学科意蕴的传递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强化了历史的综合应用。
命题人希望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运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
历史的综合应用不仅涉及学科学习,还包括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素养。
高考历史三年命题趋势
高考历史三年命题趋势
一、历史事件与时间线
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对于历史事件与时间线的考察逐渐加强。
主要考察考生对于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节点的掌握,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时注重时间线的梳理,对于重要历史事件及其时间节点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二、历史人物与思想
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历史命题中,对于历史人物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人物的思想、贡献以及历史地位等方面。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注重对于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了解和掌握。
三、文化与文明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文明交流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方向。
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等方面的理解。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重对于这方面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四、社会变革与经济
社会变革与经济是历史学科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高考历史命题中,对于社会变革与经济的考察主要集中在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重对于这方面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政治制度与国家发展
政治制度与国家发展是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演变以及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理解。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重对于这方面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六、民族关系与边疆问题
民族关系与边疆问题是历史学科中较为特殊的内容之一。
高考历史命题中,对于民族关系与边疆问题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边疆地区的开发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重对于这方面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与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新高考制度的实施。
新高考制度对于高中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高考命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新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高考命题的特点1. 多元化新高考命题突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因此,在命题中就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
例如,在语文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再单纯地考察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数学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仅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会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也不再单纯地考察学生的语法和词汇掌握程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2. 深度化新高考命题深度化是另一个显著的特点。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更加深入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命题中需要考虑到学科的深度,考察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如,在历史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再单纯地考察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历史意义的把握。
在物理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仅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程度,还会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综合性新高考命题综合性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因此,在命题中需要考虑到学科的交叉性,考察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文综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会涉及到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考察学生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理综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考察学生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新高考命题的趋势1. 个性化新高考命题个性化是未来的趋势。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个性化的能力。
高考文综历史命题趋势
浅谈高考文综历史的命题趋势一、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从考查目的上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目标下的历史命题基本上实现了由过去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的转变。
以全国卷为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题量只有40道左右,分配到历史学科只有13~14道题。
如此之少的题量要想覆盖到很多的知识点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那什么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呢?历史思维能力就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正确的时空观,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认识和评价能力,知识迁移和表达能力。
它们是形成历史意识的根本条件,这些能力又可以分为记忆(再认,再现)能力,阐释(理解、分析、比较、评价、论证、归纳、综合)能力,应用(文字表达等)能力。
在这三种能力中,记忆是前提,阐释是关键,应用是目的。
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务必要准。
而阐释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方法。
将阐释能力运用到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即为应用能力。
在高考中,这三种能力,通常以解答题目的形式体现出来。
二、立足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从考查的方式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试题通常是围绕教材的主干知识选取一些中心问题,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设问,将这些中心问题考深、考透、考全,从而也就考查了考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这也是高考历史试题知识覆盖面不广也无需很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教材主干知识或中心问题的考查,在选择题中常以问题链的形式出现,即以一个大题干为中心问题,在此之下设计3—4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小问题,试卷中单科的全部选择题也就只能考查3~4个中心问题。
例如,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历史学科的12道选择题,围绕“政治机构与政治制度的变化”、“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意义”、“法德关系”三个主题,考查考生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理解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的综合能力。
对历史中心问题的考查,在非选择题中则通过不同性质的材料或设问,回归于同一个问题。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评析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历史试卷中基础知识的
掌握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试题通常会针对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背景等方面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基础知识。
2. 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历史价值观等
方面。
试题通常会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运
用学科核心素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 注重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历史试卷中通常会给出一
些原始材料或者相关文献,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这些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具备
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4. 突出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历史试卷的命题通常会结合
当前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总之,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趋势和特点越来越注重基础知
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材料分析能力的考
查以及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
需要注重这些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和能力。
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
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将会有一系列的变化,这将对考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下面将从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和解题思路等方面,对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的结构将有所变化。
试卷将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将占据试卷的60%,非选择题将占据试卷的40%。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非选择题则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试卷将增加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的比重,以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能力。
其次,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的考查内容将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的考察。
试卷将涵盖的历史时期将更加广泛,从古代历史到现代历史,从国内历史到世界历史,考生需要对各个时期和地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试卷将增加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影响和评价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
第三,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的解题思路也将有所变化。
试卷将更加注重考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解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和重复。
选择题将增加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影响的考查,要求考生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正确判断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非选择题将增加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论述,考生需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为了应对202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的考试要求,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的准备。
首先,要广泛阅读历史书籍和资料,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其次,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因果关系、影响和评价的理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还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论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模拟考试,熟悉试卷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2024-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情分析
抗战成功后国共力气对比的改变趋势
2024·全国卷Ⅲ
渡江战役中否定列强在华特权
2024·全国卷Ⅰ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2024·全国卷Ⅱ
争取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2024·全国卷Ⅱ
30
抗日斗争农夫热忱
经济
2024·全国卷Ⅱ
依据地建设
2024·全国卷Ⅱ
抗战成功后国民政府经济政策
2024·全国卷Ⅱ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024·全国卷Ⅰ
中国现代化历程
2024·全国卷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革命主见
2024·全国卷Ⅱ
29
孙中山加强革命领导核心
经济
2024·全国卷Ⅱ
广告与近代思想解放
2024·全国卷Ⅲ
中西习俗的融合
2024·全国卷Ⅰ
电影发展
2024·全国卷Ⅱ
服饰变革与维新思想
文化
2024·全国卷Ⅰ
29
中共成立思想条件
西方文化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2024·全国卷
康有为的儒学相识
2024·全国卷
清末对“德”“才”的新相识
2024·全国卷Ⅰ
41题25材料
清末地方自治背景
2024·全国卷Ⅲ
41题材料题
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的共同因素
2024·全国卷Ⅲ
评论题
汉阳铁厂发展蕴含的现代化启示
二、民国前期
年份·卷别
题号
命题角度
政治
2024·全国卷Ⅰ
2024·全国卷Ⅱ
孟子法制观念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
年份·卷别
题号
命题角度
政治
2024·全国卷Ⅰ
西汉郡级政区改变
2021-2023历史全国卷命题规律
2021-2023历史全国卷命题规律一、引言近年来,历史学科一直备受关注,而历史全国卷的命题规律更是备受关注。
在这三年的历史全国卷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明显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这些规律和特点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备考历史全国卷,也有助于老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 2021历史全国卷命题规律分析2021年历史全国卷中,命题更加强调对历史事件的考察。
其中,对于我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考查更加细致和深入。
尤其是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命题更加注重考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知识点的呈现更为多样化,对于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的考查更为突出。
三、 2022历史全国卷命题规律分析2022年的历史全国卷在考查的内容上相比于2021年更加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通信和影响。
命题更加强调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和历史规律的把握。
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的考查更为突出。
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的考查也更加深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更多的考查。
四、 2023历史全国卷命题规律分析2023年的历史全国卷继续保持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规律的深入考查。
与之前两年相比,2023年的命题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内在通信和外部影响的考查。
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史料分析能力的训练也是命题中的重点。
新颖的命题方式和题型也为考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五、结论从2021年到2023年的历史全国卷命题规律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规律:1. 命题更加注重历史事件的内在通信和影响,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2. 对于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命题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3. 命题方式和题型更加多样化,给考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六、展望随着历史学科的不断发展,命题规律也将会不断变化。
历史命题趋势及策略
二、复习备考策略及方法指导
1.纠“三错”、达“三知”、忌“三贪”
——高考冲刺阶段练习策略
纠“三错” 同学们做练习或多或少地总要出错,出现的错误就历史学 科来说可归结为三类:一是知识识记性错误;二是知识理解性 错误;三是审题、解题方法错误。每次练习后,同学们都应该 有意识地对自己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看哪些是由知识 记忆不准导致的;哪些是因还未能对知识深刻理解造成的;哪 些又是审题不清、方法不当而失误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 解决、去强化矫正。每次练习、考试都要求自己获得满分是不 现实的,但我们应给自己定下这样一个目标:练习、考试后要 对自己出现的各种错误强化矫正,做到“一题不二错”“考后 一百分”。
4.向新课标过渡的特征明显,以新史学范 式的主要观点为试题价值取向
近几年高考明显借鉴了新课标教材的有关观点。 从史学范式的角度看,我国史学研究范式从单一走向 多元的趋势十分突出。长期主导我国史学研究的阶级 斗争范式作用仍在,但已失去主导地位,现代化范式、 整体史范式、全球化范式、文明式范式的影响已然超 过阶级斗争范式。这在近几年文综历史试题的考查中 已有明显的体现。从发展趋势看,以文明史范式指导 文综历史试题的设计和命制已成主流。
3.“掀起你的盖头来”
——跨学科试题的特点及审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 的说明(文科)》指出:“考虑到中学知识体系的有限性以及 中学生生活经验的有限性,大部分“综合”目前还是局限在 “材料综合、设问分科”或者说“主题综合、分主题分学科” 的模式。在操作上,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内容并没有脱离开高中 学生已经具有的各单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以这些学科的基 本知识作为载体或提出问题的背景,或是在提供新情景的条件 下,分别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现有的试题设计而 言,特定问题的回答还是必须在某一学科知识的框架内进行。”
2024广东高考历史题型
2024广东高考历史题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完善,广东高考历史科目在题型设置上已经逐渐趋于科学和合理。
而2024年的广东高考历史题型也将有所调整和变化,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题型的情况。
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科目将继续沿用“单科单题”的考试模式,其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论述题四种题型。
每种题型的分值和难度都会有所调整,以更贴近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同时也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种题型进行详细介绍。
选择题是广东高考历史科目的必考题型,通常设有15-20道选择题,每题2-3分,总分占比约为30%。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选择题的题目通常包括人名、事件、名词解释等,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描述和选项的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其中有些题目可能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题型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广东高考历史科目的题型设计是经过精心调整和科学设置的,旨在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准备,严谨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
【本文共XXX字】希望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能够充分准备,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史学科虽然内容广泛,但只要认真学习,理解历史的内在逻辑,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够顺利通过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科目,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第二篇示例: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题型和大纲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考生需认真准备。
历史是一门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科目涉及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将来看一下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题型的具体内容。
从高考命题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共6页word资料
从高考命题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综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历史试题,我们发现其中的新趋势:题型的智能化趋势加强;考查思维能力的题目分数比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加强,高考试题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对中学教材的直接表述,而是根据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提供新的信息和设计出新的答案,以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论述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这种发展趋势为高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加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培养扎实的学风;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习惯;努力拓展学习渠道,全面提高学习和应试能力。
一、加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力度,夯实学科基础新的历史课程内容标准要求,无论初高中课标,都不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注意减少艰深的历史理念和概念,体现时代性特点,增加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以及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在内容标准中,对历史知识的内容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提出能力要求。
而在高考实践中,识记、理解和运用的分数权重一般是按70%、20%、10%来分配的。
这就是说,无论你怎么考,识记的分量都是最大的。
所以,在教学上,我们首先应该把重心内容放在识记内容上,而不是理解和运用内容上,否则就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了。
识记内容如何分辨?看课标说明就一目了然。
识记内容如何教?那就各有各法了,因人而异。
拿中国古代史来说,应以精讲为主,然后给学生自学互考(学生在快速复习的基础上,以一桌两人,或左右两人,或前后两人,利用自习或晚自习时间口头上互相提问、考查,很多考生反映这个方法效果很好)。
针对这样的识记内容,教师只需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就行,要求是:时间要紧凑(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就可以把中国古代史需要识记的内容复习一遍)。
需要注意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一定要精确识记,不能含糊,特别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年份和人物。
二、对历史概念或结论,要善于求事实摆事例,不能人云亦云,囫囵吞枣在以前的历史教材中,对很多历史现象,不管是经济的还是文化的,多是概念式、结论式的叙述,缺少具体的事例或细节的支撑,结果真正到了考试的时候,稍微考得具体一些的,不仅学生傻眼了,甚至连教师也傻眼了,因为对于诸如此类的题目,连教师都解答不了。
高考历史新高考一卷2023
高考历史新高考一卷2023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为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历史科目的考试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改革。
2023 年,历史科目的新高考将被正式实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场历史科目考试的改革究竟有哪些变化。
1. 试卷类型在新高考历史科目中,试卷类型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不再采用传统的填空、选择、简答、论述等试题形式,而是采用主题展开式的命题形式。
考试题目将涵盖多方面的知识点,采用多重语言形式、图表形式以及传统的文字形式,要求考生能够跨文化地、全面地解读所学历史知识。
2. 题目分值新的历史科目高考试卷中,各题的分值将发生调整。
仍将设置12道题目,其中,第1至4题是解释类问题,每题6分,共计24分;第5至7题是判断与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第8至9题是阐述类问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第10至12题是综合类问题,每题25分,共计75分。
整个试卷的分值也将由原来的150分增加至180分。
3. 考试内容与以往相比,新高考历史科目试卷中的考试内容将更加具有挑战性。
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将覆盖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以及东亚历史和世界文化交往等领域,突出历史与时代的关系,注重把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还将重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渗透和贯彻。
4. 考试方法历史科目新高考试卷的考试方法也将调整,采用分步实施的考试方式。
首先,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对主题进行展开和解释,然后依次进行判断与分析、阐述和解释、综合叙述等步骤,给予考生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空间。
总体来看,新高考历史科目试卷的改革可以看做是一个更加完整、更具挑战的考试体系。
学生需要跨越文化、跨越历史,接触新的考试题型和新的知识领域,充分发挥综合素质的优势。
对学生而言,应认真对待,准备充分;对学校而言,也应从更加全面的视角出发,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推动教育的全面责任。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复习对策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复习对策【摘要】兰州法治文化已经具有保护民族性和多元交互性等特质。
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兰州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快转变、强化认识、健全法制、依法而治、鼓励创作等路径,推进兰州法治文化建设。
【关键词】法治文化兰州第一部分对高考命题问题的认识一、1.新课标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清晰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从命题特点、形式很难再有新的突破。
2.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
二、新课标高考命题原则:“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三、不再简单呈现所谓的热点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而非学术热点,与其关注周年热点、科研前沿成果,不如更强调史学的新视角、新理念。
新史观、新视角下的知识整合文明史:从人类文明的纵向发展看,它经历了野蛮蒙昧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从人类文明的横向发展看,它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重点,即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与碰撞。
整体史: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对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认识,不仅要看到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从整体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它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大贡献。
从社会的多角度观察历史工业革命时期,一方面促进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另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带来诸如城市化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学生成绩提升难,主要在于中学教学相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滞后。
高考突出考查独立学习历史、独立探究、独立整合信息的能力第二部分题型分析1.文化常识题与史学观题2.选择题的新走向类型一:材料解读型(10年新课标)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檄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社会生活史观:高考历史命题新方向
社会生活史观:高考历史命题新方向【摘要】本文探讨了社会生活史观如何被融入高考历史命题,并引领历史命题走向新方向。
通过注重人民生活和社会变迁,强调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引导,历史命题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
文章指出,挖掘社会生活史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为高考历史命题带来新思路。
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关注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历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
这种引入社会生活史观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历史教育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历史认知视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使历史教育更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生活史观, 高考历史, 命题, 新方向, 人民生活, 社会变迁, 人文关怀, 价值观, 学生素质培养, 深度, 广度, 新思路, 关注意识, 价值判断能力, 历史教育, 活力, 意义.1. 引言1.1 社会生活史观:高考历史命题新方向社会生活史观指的是以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念为主线,探讨历史发展的一种视角和方法。
在高考历史命题中,传统的题型往往以战争、政治事件等为主,而忽视了人民生活和社会变迁这一精华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开始向社会生活史观倾斜,注重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历史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引导。
这一新方向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机会。
将社会生活史观融入高考历史命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本质和真相,更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挖掘社会生活史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使历史教育更具实用性和现代性。
随着历史命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社会生活史观的引入为高考历史命题带来了新的思路,为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2. 正文2.1 将社会生活史观融入高考历史命题将社会生活史观融入高考历史命题,是当前高考历史题目命制的新趋势。
高考历史试卷命题趋势分析及教学建议(经济)
高考历史试卷命题趋势分析及教学建议(经济)一、近两年历史高考试卷命题趋势分析考查了9道选择题,一道材料题,共41分。
考查了6道选择题和一道材料题,共33分。
从分值来看有所下降。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材料题的分值都较大。
因为是经济试题,所以图表阅读题考查了五道,选择题和材料题里面都有。
还有图片题。
学生审题难度大。
对学生能力要求提高。
1.考查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品质近年来历史教师一直思考摸索如何科学的考查学生系统性思维品质,历史卷主观题23题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系统性思维品质的考查。
系统性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的有序程度,以及整合各类不同信息的能力。
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给人们带来整体观。
系统性思维的特点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如主观题第23题的第四问请回答: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题目里“进行立体因素考察”“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很明确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立体性和综合性的思维能力。
要完成这个题目,学生必须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罗斯福新政。
首先把罗斯福新政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去考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社会思潮、民众企盼等方面分析当时美国和世界对罗斯福新政出台的影响,也就是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性的思维能力。
其次,不能仅仅把罗斯福新政作为静止不变的知识点来掌握,而要把它放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
认识罗斯福新政不仅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产物,它也是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来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产物。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继承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资源私人占有,保障占有者追求利益最大化。
社会生活史观:高考历史命题新方向
社会生活史观:高考历史命题新方向【摘要】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呈现出新的趋势,更加注重社会生活史观。
历史命题突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方向下的高考历史考题设计意义重大,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社会生活史观对历史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群体的历史命题,而不仅仅是政治、军事等方面。
未来,高考历史命题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推动历史教育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这种趋势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并培养他们对社会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
通过重视社会生活史观,高考历史教育将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有意义。
【关键词】社会生活史观, 高考历史命题, 新方向, 多样性, 历史教育, 社会群体, 趋势, 发展深入.1. 引言1.1 社会生活史观:高考历史命题新方向社会生活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发展的观察和理解方式,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演变所决定的,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审视角度。
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越来越注重社会生活史观。
这一新方向的提出,对历史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命题往往侧重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事件,而社会生活史观的提出,使历史命题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历史命题趋向注重社会生活史观,不仅使历史教育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历史命题突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新方向下,高考历史考题的设计将更加注重社会生活史观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去审视历史事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社会生活史观对历史教育的启示是,历史不仅是名人事迹和政治事件的堆砌,更应该是关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全面理解。
高考历史命题应该重视社会群体的历史命题,让学生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历史的厚重和丰富。
在未来,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将更加注重社会生活史观,推动历史教育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山东历史高考趋势
山东历史高考趋势山东历史高考趋势近年来,山东省历史高考趋势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总体上,历史高考的难度逐年递增,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将从考试内容、分值分布、命题思路、备考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考试内容方面,山东历史高考主要涉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史等主题。
而在具体的考点上,更注重学生的深入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并能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度研究,而非简单地记忆一些知识点。
其次,在分值分布方面,山东历史高考的试题通常由选择题、解答题和论述题组成。
其中,选择题的数量较多,占据一定的分值比重。
解答题和论述题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叙述能力。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解答题和论述题的训练,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选择题也是一个分值较高的考点,学生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才能准确回答选择题。
再次,在命题思路方面,山东历史高考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试题不再以简单的填空、选择和简答题为主,而是更注重学生对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培养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最后,在备考策略方面,学生应注重多方面的训练。
除了阅读课本、参考书籍和历年真题,还可以关注一些历史类的新闻报道、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可以参加一些历史学习班和辅导班,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还应注重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备考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山东历史高考趋势呈现出难度递增、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历史命题趋势一、判断依据1.高考评价体系的探索文件一: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2016年10月11日)“一体四层四翼”:一体(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考查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文件二: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2018年12月)就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成就如何用、试题谁来命”发表重要意见,力图建构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内容体系:高考是素质教育的正向指挥棒高考全流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高考内容改革重点命题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考查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命题要求:强化基础性,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强化综合性,体现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强化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强化探究性,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命题方向: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扭转高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问题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文件三:2017年高考试题分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历史学科改革》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考查途径,提升考核效果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凸显高考选拨功能落实2017年考试大纲调整后的内容要求,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思想立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依法治国理念,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融入试题当中。
2.高中新课标的颁布:学习主题明确、核心素养落地新教材中外史纲要专题: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中古时期的世界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选择性必修专题: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体制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西方治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中国建立共和体制的曲折历程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西方的文官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法律与教化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货币与财税制度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食品生产与社会生活从食品采集到食物生产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现代食品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古代的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交通与社会变迁水陆交通的变迁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发展医疗与公共卫生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欧洲文化的形成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战争与文化碰撞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这就要聚焦学生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历史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朱汉国:正确价值观: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必备品格:政治思想品格、道德人格和史学品格;史学品格:具有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评判思维。
关键能力: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唯物史观--对历史进行认识需要有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时空观念--认识历史须将史事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对历史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历史解释--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追求和人文情怀1,史料实证2,历史解释3.学科考纲的变化依据修改: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制定2019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制定强调“素质”,突出思想道德。
要求调整:在2018年考纲基础之上,增加“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完善考核目标,提示复习备考中要关注劳动智慧、劳动成果以及劳动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
例题更换:“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部分原为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7题(古代小说),更换为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8题(京剧脸谱):原:有清代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新:“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价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突出对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部分原为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7题(选修4,曹操评价),现更换为2014年海南卷第20题(20世纪20年代美国管理方式的变革):原: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新: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体现选择题考查功能的进一步探索;从关注单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术评价到关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与做法;发挥学科社会功能:探寻历史真相,体悟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试题的难度可能会适当控制。
总的来看,2019年历史考纲保持稳定。
考虑到高考模式改革的大前提,这种稳定将是近两年的总体趋势;同时,考纲细部的调整体现出历史学科命题紧随时代步伐、强化社会教育功用和关注学科素质的基本趋势。
二、基本趋势1.关注必备知识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主干知识的考查视角分布情况一览表2.突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主要指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即理论能力、释读能力、时序能力、叙述能力、方法能力、评价能力、论证能力、解释能力等,其中核心是解释能力,是关键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解释能力实际上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又是所有能力的最高表现。
大致上,历史解释应该包含对历史事物的时空定位与沿革、理论思考与批评、历史的叙述与描述、资料性质的判断与甄别、历史的意义等。
历史解释最忌讳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测,空洞的议论。
所谓“学”“识”关系,历史解释主要是“识”的成分。
关键能力是价值观念和历史品格的表达方式,也是学养的一种表现,越是高层级的能力,与价值观念和历史品格的相关性越强。
第一,理解能力(2017年高考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二,论证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
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三,批判性思维能力3.重视学科素养4.强调核心价值主干知识转化为必备知识加强美育、劳动教育内容的复习重视三大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例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