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完整版
高二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二物理S-t图象试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0~2s两物体同向运动,2~4s两物体反向运动,故A错误;4s秒末两物体的位置坐标相同,说明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在相等的时间4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2m),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从位移-时间图象来看,两个物体两秒末纵坐标读数之差最大,即两物体相距最远,可知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x=4m-1m=3m.故D正确。
【考点】位移—时间的图象2.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s.B.当 t = t2s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 = t3s时,两物体相距s1m【答案】ABD【解析】.A.s-t图象,由图像可知,0-t1s时间内甲位移变化,乙位移不变,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A正确;B.当 t = t2s时,两物体位移相等,相遇,B正确;C错误;D.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m,D正确;故选AB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点评:图象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物理中广泛应用,对于图象问题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图象斜率、截距、围成面积等含义.3. A 、B两物体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 >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是物体A比B迟 3s 才开始运动C.在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两物体相遇D.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A【解析】x-t图象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对;B物体的出发点在离原点5 m处,A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错;物体B在5 s内的位移为10 m-5 m="5" m,物体A在3 s~5 s内的位移为10 m,故C、D均错.故选A【考点】考查运动图像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处理运动图像问题时,首先应明确图像的类型,图像的斜率、面积、交点的物理意义4.如图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x-t图象,由图象可判断:A.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B.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答案】AC【解析】0时刻甲位移为x0乙位移为0,所以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A对。
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

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1、根据图像可知,选项A、B、D均正确,选项C错误。
因为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但并不能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可能是x,也可能是2x、3x等等。
改写: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且出发点相距一定距离。
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根据图像可知,选项A、B、C均正确,选项D错误。
因为无法确定甲、乙两物体的速率大小,只能确定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同。
改写: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但运动状态不同。
甲、乙的速率大小无法确定。
3、根据图像可知,选项A、B、C均正确,选项D错误。
因为乙物体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
改写: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前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4、根据图像可知,选项A、B、C均正确,选项D错误。
因为无法确定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
改写: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但运动状态不同。
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但无法确定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
5、根据图像可知,选项A错误,因为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并不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因为兔子和乌龟只在比赛途中相遇一次;选项D正确。
改写:根据图像可知,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不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只相遇一次,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6、根据图像可知,选项B正确,选项C、D错误,因为图中没有给出A物体在运动中停的信息,也无法确定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
改写:根据图像可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
无法确定A物体是否在运动中停,也无法确定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
7、文章中没有给出题目和答案。
8、根据图像可知,选项A、B、C均正确,选项D错误。
因为在0-20s末,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m,不是9m。
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

位移时光图像专题演习(附答案)姓名班级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统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准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动身点相距x 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活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动身的时光为t 1 sD.甲.乙两物体向同偏向活动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统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活动B.甲比乙早动身时光t 0C.甲.乙活动的动身点相距x 0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统一向线上活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偏向相反B.在t=1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C.在前2s时光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雷同D.在t=2s时,乙物体的活动偏向产生了变更收起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活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活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活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光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5.聪聪同窗讲了一个龟兔竞走的故事,按照故工作节,明明同窗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统一地点同时动身的B.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活动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D.乌龟先经由过程预定位移到达终点6.图示为A.B两活动物体的位移图象.下陈述法中准确的是()A. A.B两物体开端时相距100m,同时相向活动B. B物体做匀速直线活动,速度大小为5m/sC. A物体在活动中停了6sD. A.B两物体活动8s时,在距A的动身点60m处相遇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统一地点沿统一偏向开端做直线活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光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光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8.如图为某一质点作直线活动的位移x随时光变更的纪律,图为一条抛物线,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在10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B.在1-10s内,质点所受合力的偏向与速度偏向相反C.在8s末和12s末,质点的加快度偏向相反D.在0-20s末,质点的位移大小为9m9.物体A.B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活动偏向雷同,且v A >v BB.两物体由统一地位开端活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端活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雷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10.物体甲.乙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10s起,两物体活动偏向雷同,且v甲>v乙B.两物体由统一地位开端活动,但乙比甲迟10s才开端活动C.25s末甲.乙相遇D.25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由图可知()A. 甲乙两物体同时动身B. 甲乙两物体的活动偏向雷同C. 甲乙两物体的动身点相距4mD.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活动且v甲<v乙1.ABC2.BC3.AB4.ACD5.A6.ABD7.A8.B9.A10.C11.CD。
vt,st图及加速度练习

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⑩物体有加速度,但速度不一定增加 11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变 12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加速度为 零,速度一定为零 13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不变 ,加速度一定为零 14。物体的加速度增加,速度一定增加;加速度减 小,速度一定减小 15。物体的加速度增加,速度一定增加;加速度减 小,速度一定减小
v/ms-2
1
2
3
4
t/s
2.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 减小时,则 ( BD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3.下列所说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也增大 ( ABCD )
v/m·-1 s 6 4 A B 2 O 5
甲
s/m
C
6 4 A B 2
C
10 15
t/s
O
t/s 5
乙
10 15
小结
a、v同向• 速度增大
a=0,v=0,静止 a=0,v不等于0,匀速直线 运动
a不变,做匀加速运 动 a增大,做加速度增 大的加速运动,速度 增大的越来越快 a减小,做加速度减小 的加速运动,速度增大 的越来越慢 a不变,做匀减速运 动 a增大,做加速度增 大的减速运动,速度 减小的越来越快 a减小,做加速度减小 的减速运动,速度减小 的越来越慢
a、v反向 速度减小
• 6.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②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③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速度的方向相同 ④加速度反映了速度的大小,即加速度大的物体速 度一定大 ⑤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即加速度大的物 体速度变化量一定大 ⑥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加速度大的物 体速度一定变化快 ⑦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量一定大 ⑧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率一定大
高三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三物理S-t图象试题1.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t图像如图所示,图像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b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物体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知,a、b的斜率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B错误;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C错误;由数学知识知,物体c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对比位移公式可知,物体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的问题2.甲、乙两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甲车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像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拋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B.0~t1时间段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C.t1时刻,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的2倍D.0~t1时间段内,t1/2时刻甲乙距离最大【答案】ACD【解析】因为甲车的位移时间图像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图像是过原点的抛物线,所以乙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出发,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开始时两车之间的间距增大,随着乙车的速度增大,当乙车速度等于甲车速度时,两车间距最大,随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间距变小,当时两车同时到达同一地点即乙车追上甲车,接着乙车速度仍大于甲车速度,两者间距再变大,故选项A正确;两车同时同地出发,由同时到达同一地点,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B错误;当时,由,可解得,故选项C正确;0~t1时间段内,甲乙距离最大时,,又因为时,,所以此时,故选项D正确.【考点】由题中图像可知本题考查追及问题,在追及问题中,两者间距的变化要分析速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当两者速度相等时,间距出现极值;当追上时,两者位移相等或者满足一定关系.3.如图,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的s-t图,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甲开始运动时,乙在它前面B.甲、乙是从同地点开始运动的C.甲在中途停止运动,最后甲还是追上了乙D.甲追上乙过程中,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答案】AC【解析】甲开始运动时,乙的位移为2m,因此,乙在甲前面;甲在中途有一段时间停止运动,最后甲还是追上了乙;甲追上乙时,因为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因此,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所以正确选项AC。
(完整word版)专题ST图模型

专题--———-----——S—T图模型1、在一次自行车越野赛中,甲乙两名选手行驶的路程y(千米)随时间x(分)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根据图象判定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前30分钟,甲在乙的前面B. 这次比赛的全程是28千米C. 第48分钟时,两人第一次相遇D. 甲先到达终点2、甲、乙两人都从A出发经B地去C地,乙比甲晚出发1分钟,两人同时到达B地,甲在B地停留1分钟,乙在B地停留2分钟,他们行走的路程y(米)与甲行走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甲到B地前的速度为100m/min②乙从B地出发后的速度为300m/min③A。
C两地间的路程为1000m④甲乙再次相遇时距离C地300km.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小明、小华从学校出发到青少年宫参加书法比赛,小明步行一段时间后,小华骑自行车沿相同路线行进,两人均匀速前行。
他们的路程差s (米)与小明出发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小华先到达青少年宫;②小华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2。
5倍;③a=24;④b=480。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甲车的速度为50km/h②乙车用了3h到达B城③甲车出发4h时,乙车追上甲车④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50km.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一位自行车爱好者利用周末进行了一次骑车旅行,如图是这次旅行过程中自行车到出发地的距离y(千米)与骑行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观察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①这次旅行的总路程为16千米;②这次旅行中用于骑车的总时间为60分钟;③到达目的地之后休息了15分钟;④返回途中如果不休息,可以提前10分钟到达出发点。
高中物理st图像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st图像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st图像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速度-时间图像(v-t图)题目描述: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其加速度为2m/s²。
请根据以下v-t图像,回答问题。
1. 汽车在第2秒末的速度是多少?2. 汽车在第5秒内行驶的总距离是多少?解答:1. 根据v-t图像,我们可以看到在第2秒末,速度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对应的速度值为4m/s。
因此,汽车在第2秒末的速度是4m/s。
2. 要计算第5秒内行驶的总距离,我们需要先找到第4秒末和第5秒末的速度,然后使用公式 \( s = v_0t + \frac{1}{2}at^2 \) 来计算。
第4秒末的速度为8m/s,第5秒末的速度为10m/s。
将这些值代入公式,我们得到:- 第4秒末到第5秒末的距离:\( s_1 = 8 \times 1 +\frac{1}{2} \times 2 \times 1^2 = 9m \)- 第0秒到第4秒末的距离:\( s_2 = 0 \times 4 + \frac{1}{2} \times 2 \times 4^2 = 16m \)- 因此,第5秒内行驶的总距离为 \( s_1 + s_2 = 9m + 16m =25m \)。
#### 练习题二:位移-时间图像(s-t图)题目描述: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3m/s。
请根据以下s-t图像,回答问题。
1. 物体在第3秒末的位移是多少?2. 物体在第1秒到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答:1. 根据s-t图像,我们可以看到在第3秒末,位移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对应的位移值为9m。
因此,物体在第3秒末的位移是9m。
2. 要计算第1秒到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我们首先找到第1秒末和第3秒末的位移。
第1秒末的位移为3m,第3秒末的位移为9m。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1.如图所示,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在0-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A.S="2m"B.S=4mC.S="10m"D.S>10m【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质点在x轴上运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x=x2-x1,质点在前2s内位移是4m,后2内位移是-6m,所以在0-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10m,故选C【考点】位移与路程,位移—时间图象2.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x一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t1时刻之前,乙的位移小于甲的位移,t1时刻甲乙位移相等,所以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选项A对B错。
位移时间图像切线斜率表示速度,t1时刻乙的切线斜率大于甲的切线斜率,所以甲乙速度不等选项C错。
0到t1时间内甲乙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而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错。
【考点】位移时间图像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都沿负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大。
【答案】A【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所对应的位置坐标相同,说明此时刻两物体相遇,所以A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图象知,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0,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运动方向相反,速率大小分别为2m/s和6m/s,故BCD错误.所以选A.【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和掌握.4.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答案】BC【解析】在时刻t1之前,a在前b在后,而在t1时刻之后,b在前a在后,故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而不是a车追上b车,A不对;在时刻t2,沿a、b两条线的切线的斜率一正一负,故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B正确;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曲线b上的各点的切线的斜率逐渐变小,到零,再逐渐变大,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C是正确的;则D就是不对的。
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

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姓名班级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1 s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1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C.在前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在t=2s时,乙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收起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5、聪聪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故事情节,明明同学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6、图示为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同时相向运动B.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C. 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sD. 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1C.t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1D.0到t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8、如图为某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为一条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s末,质点的速率最大B.在1-10s内,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C.在8s末和12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0-20s末,质点的位移大小为9m9、物体A、B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10、物体甲、乙的x-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从第10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甲>v 乙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乙比甲迟10s 才开始运动C .25s 末甲、乙相遇D .25s 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x-t 图象,由图可知( ) A. 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B.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4mD.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甲<v 乙1、ABC2、BC3、AB45、A6、ABD7、A8、B9、A10、C11、CD。
人教版8年级物理s-t图像专题训练

人教版8年级物理s-t图像专题训练例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例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的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正确的是()解:路程时间图像(即s-t图像)满足公示s=v·t,速度不变,随着时间t的不断增加,路程s不断增加,因此这道题排除C选项;甲、乙两位同学运动的时间相同,因此排除D 选项;看图中的路程乙>甲,因此排除A 选项。
这道题选B 例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的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例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径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km/hD.在8:20-8:30时间短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例4: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例5: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在图中,AB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BC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EF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例6: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例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s=vt。
在下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v乙 B.v甲<v乙C.v甲=v乙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例8: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m/sD.在20-30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例9: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向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题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题一、速度时间(vt)图像1. 一辆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小车在4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3. 一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前3秒内的位移。
二、位移时间(st)图像1.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的速度。
2. 一物体从原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3秒时的位置。
3. 一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
三、加速度时间(at)图像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a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2秒时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其a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4秒内的位移。
3. 一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a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前3秒内的位移。
四、综合分析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和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
2. 一物体在斜面上做直线运动,其at图像和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4秒时的速度。
3. 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和a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6秒内的位移。
五、速度位移(vs)图像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v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经过5米时的速度。
2. 一物体的vs图像呈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求物体的加速度。
3. 一物体的vs图像如图所示,求物体在位移为10米时的加速度。
六、力位移(Fs)图像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变力作用,其F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位移为4米时的合力。
2. 一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恒力作用,其F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位移为6米时的加速度。
3. 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和推力的作用,其F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位移为8米时的净力。
七、能量位移(Es)图像1. 一物体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其Es图像如图所示。
s-t图象、v-t图象题集

s-t 图象、v-t 图象题集4、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2s 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 .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B .当 t = t 2 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 = t 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 3 时,两物体相距s 16、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C .在O 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7、老师讲了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老师所讲的故事情节,乌龟和兔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 ( )A.发令枪一响,乌龟先跑出去,兔子过一会儿才跑出去B.兔子先加速前进,中途匀速前进,最后又加速前进C.乌龟一直匀加速前进D.兔子先通过预定的位移S m 到达终点8、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作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丙乙甲v v v ==D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丙乙甲v v v 〉〉9、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S 0 S 0/2 0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乙甲s s 〉 B .小分队平均速度乙甲v v 〉 C. 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 D. 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 图象10、在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在发球前喜欢让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球拍上,与球拍多次碰撞后静止在球拍上,再开始发球,下图反映的是此过程中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A 、位移B 、路程C 、速度D 、加速度21、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2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B 、位移大小之比为2: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2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在前4s 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C.前2s 内做匀减速运动0 t 1 t 2t/sv(m/s)D.4s 内的位移为零2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 、在t = 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5、如图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 .3s 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D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2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物体在前2s 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4s 内始终向东运动B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 D .物体在第2s 回到出发点27、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在t 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B .在t 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C .在t 1至t 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D .在t 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28、电梯上升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A 、6m B 、39m C 、0m D 、30m2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4s 至6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和物体前10s 内的位移s 分别为( )A 、a =2.5m/s 2,s=40mB 、a =2.5m/s 2,s=95mC 、a =5m/s 2,s=95mD 、a =5m/s 2,s=30m第29题图1-1 第28题图t3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不能够说明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有 ( )3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往复运动B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3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3、如图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 图线。
八年级st图像专题

合用标准文案图像专题1. 以以下图是一个运动物体经过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5m/ sB. 从计时起再经过 2s,物体又前进了 10mC. 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2. 以以下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0 s-4 s物体的速度是 4m/ sB.4 s-8 s该物体的速度是 4m/ ss-8s该物体处静止状态s物体的速度是 7 /m s3.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以以下图.由图象可知〔〕A.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 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 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 条件缺乏,不能够确定4. 以下四幅图象能反响匀速运动的是〔〕A. 甲、乙B. 乙、丙C. 甲、丁D. 乙、丁5.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形象表达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下选项所示图象中正确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经过的行程S 与所用时间t 的关系的是〔〕A. B. C. D.6. 甲、乙俩物体从同一地址出发向东运动,其行程S 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以以下图.认真观察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B. 在 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C.60 m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m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以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 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 t1- 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 2时辰甲、乙两物体相遇C. t2- 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 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8.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相遇时两物体经过的行程均为100mB.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 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文档9.甲车从 M点、乙车从 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 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 12 米,假设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 v乙,M、N间的距离为s,那么〔〕A. v甲<v乙,s=36 米B. v甲<v乙,s=12 米C. v甲>v乙,s=36 米D.v甲>v乙,s=18 米10.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以以下图.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解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在 6s内运动的行程为15m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 物体在前2s内和后 2s内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 6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 s1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以以下图是他们经过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前 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2. 以以下图象中,能正确反响“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以以下图,解析图象可知〔〕A. 甲车的速度最快B. 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向后运动C. 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丙车是静止的D. 以乙车为参照物,那么丙车是静止的14.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经过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并依照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行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以以下图.依照图象能够判断〔〕s-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2 /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2 /m s m sC.3 s-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 sD.2 s-5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15.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址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经过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以下图,由图象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在 0~ 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 在 10s~ 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D. 在 0~ 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 s16. 两台完好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址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以下图.依照图象作出的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 经过 30m的行程,甲车所用的时间比乙车的长 D. 假设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东运动的17.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相同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 a〕和〔 b〕所示.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 13页合用标准文案A. 甲乙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 乙的速度等于4m/sD. 经过 3 秒,甲车在乙车前面0.3 m处18.以以下图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行程- 时间图象.其中纵轴表示汽车走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时间,请依照此图解析汽车的运动情况.(1〕汽车在 OA段和 BC段做 ______ 〔“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汽车在 OA段的速度为 ______ m/ s.〔 3〕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 s.19.如图 1 所示,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______s 内经过的行程.从v- t 图象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能够表示该时间内经过的行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的计算出行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如图 2 所示,那么从出发到 20s这段时间内他经过的行程是 ______m,在120s 这一时辰他距出发点______m.20.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甲、乙.其相对同一参照点 O运动的距离 S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那么:〔 1〕甲在乙运动 ______ s后开始运动,乙的速度为______m/ s.〔 2〕两物体相遇时,乙车行驶的距离是______m.〔 3〕相遇前,两物体最远相距______m.21.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依照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______ m/ s,静止的时间是______ 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22.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___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m,图中的 a 点表示______.23. 如图甲、乙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30s内的运动情况,其中甲物体的图是行程与时间的关系图乙物体的图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比较甲、乙两物体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那么甲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平均速度.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 s.2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以以下图,由图象可知:〔 1〕乙车的速度 ______ ;〔 2〕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______ 和 ______ ;〔 3〕假设以乙车为参照物,那么丙车______,假设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______〔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文档25. 甲、乙、丙三小同向同一方向运,它运的象如所示,由象可知:甲的速度是______m/ s;运速度相同的两小是______;假设乙和丙运的行程之比是3: 5,乙和丙所用的之比是 ______.26.甲、乙两物体同同地同方向运,其行程象如所示,依照象可知______ 〔甲 / 乙〕的速度更大,在8s甲与乙相距______m.27.匀速直运是指在任何相等的内通相等行程的直运,作匀速直运的物体在t 内移的距离s=vt .在它的 v- t 象中〔如1〕,阴影矩形的两个正好是 v 和 t .可,做匀速直运的物体移的距离着v- t 象中阴影的面.匀加速直运的物体移的距离也有似的关系.匀加速直运是指在任何相等的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运.有一汽在教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如从静止开始, 1 秒末的速度是 2 米/ 秒, 2 秒末的速度是 4 米 / 秒,3 秒末的速度是 6 米 / 秒⋯在 10 秒末速度到达10 米 / 秒,尔后以此速度做50 秒的匀速直运,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由静止开始运,在如2中作出汽在 1 分内的v- t象;〔 2〕求 1 分内汽行的距离是多少?28.狗和兔子从同一地址 O出,同沿同一方向运到 B 点,它运的行程和的象如所示,:(1〕狗和兔子在前 10s ______ 运得快.(2〕狗从 O点运到 A 点,共需多?〔 3〕兔子在前 50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 s29. 小芳自行从柳到峡去参国家地公园,如所示是她全程的s- t象,小明在小芳出 10min后以 18km/ h的速度匀速地从同一地址出沿同一条路去峡.〔 1〕依照象利用公式算小芳从柳到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 h?〔 2〕小明从柳到峡需要多少min?〔 3〕你在象中画出小明的s- t 象,并通象答复小明大在出多行程后追上小芳?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 13页合用标准文案答案和解析【答案】10.C18. 匀速; 5; 519.2 ; 20; 8020.3 ; 1; 5;821.1 ; 4; 722. 甲; 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23. 小于; 0.75 24.4 m / s ;甲;乙;向后运 ;静止 25.4 ;甲、丙; 12: 526. 甲; 0.8 27. 解: 〔 1〕由 知,汽 在教 上从静止开始, 1 秒末的速度是 2 米 / 秒, 2 秒末的速度是4 米 / 秒, 3 秒末的速度是6米 / 秒⋯在 10 秒末速度到达 10 米 / 秒,尔后以此速度做 50 秒的匀速直 运 ,最后减速慢慢停下.因此 0-10 s 汽 做匀加速直 运 ,10-50 s 汽 作匀速直 运 ,由此画出汽 在 1 分 内的v - t 象如 所示:;〔 2〕由 知,做匀速直 运 的物体移 的距离和匀加速直 运 的物体移 的距离等于 v - t 象中 着的面 ,由 2 知,汽 在1min 专家 的行程:s = ×〔 50+60〕× 10m =550m .答:〔 1〕从汽 由静止开始运 ,汽 在1 分 内的 v - t象 上 ;〔 2〕 1 分 内汽 行 的距离是550 .m28. 兔子29. 解〔 1〕由 可知,小芳运 的 行程=15 ,所用 t =70min,skm小芳的平均速度:v = = ≈/ ;km h〔 2〕由 v = 得小明从柳 到 峡需要 :t ′===h =50min ;〔 3〕小明运 的 行程s ′ =15km ,所用 t ′ =50min ,描点、 接得 象以下:依照 象可知小明大 在出8km 行程后追上小芳.答:〔 1〕小芳从柳 到 峡的平均速度是12.9 km / h ;( 2〕小明从柳 到 峡需要50min ;( 3〕小明 的 s - t 象如上;小明大 在出 8km 后追上小芳.【解析】文档1.解:A、由s-t图象可知,物体的行程s=20m-10 m=10m,运动时间 t =2s,物体的速度v===5m/ s,A 说法正确,不吻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在2s内物体的行程s=20m-10 m=10m,B说法正确,不吻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物体的行程随时间平均变化,物体的速度是定值,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说法正确,不吻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D 说法错误,吻合题意;应选D.依照图示 s- t 图象,依照图象特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求出物体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尔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尔后答题.此题是一道图象题,解析清楚图象,由图象获取所需信息即可正确解题.2.解:〔1〕由图象可知,在0~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0s-4 s内物体经过的行程为4m,那么速度为:v= ==1m/ s;〔 2〕4 至 8s内物体静止;〔 3〕8 至 11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速度为:v===1m/ s.综上解析可知:A、 B、 D选项是错误的,只有 C 选项是正确的.应选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与时间成正比, 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静止时,行程不随时间变化;解析图象,依照图象特点解析答题.此题观察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应能经过图象得出物体所做的运动状态和各段及所经历的时间.3.解:由图象知,甲的行程为60m时,所用时间为3s,因此甲的速度:v 甲===20m/ s;乙的行程为60m,所用时间为5s,因此乙的速度:v 乙===12m/ s,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A 正确, BCD错误.应选 A.依照图象确定相应的行程和时间,依照公式v=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此题主要观察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要点能够从图象中确定相应的行程和时间.4.解:甲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 t 图象,从图中能够看出经过的行程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因此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 t 图象,从图中能够看出经过的行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行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因此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 t 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丙图反响物体在做加速运动;丁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 t 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因此丁图反响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从解析的结果能够得出,乙图和丁图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应选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 s- t 图象和 v- t 图象.依照其实质的不相同对①、②、③、④逐一解析即可.此题观察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经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响物体的运动规律,关于图象题,第一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5.解:A、此图象表示汽车经过的行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意思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 B 错误;C、此图象表示汽车经过的行程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汽车做减速运动.故 C 错误;D、此图象表示汽车经过的行程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汽车做加速运动.故 D 错误.应选 A.解答此题第一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 13页合用标准文案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比较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依照图象或图表研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很多的题目,图象能够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研究实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综合性很强.6.解:〔 1〕由s- t图象可知,甲乙的行程与时间都成正比,所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s- t 可知,当甲的行程都为60m时,甲的运动时间t 甲=25min, t 乙=25min-15 min=10min,因此甲和乙的速度:v 甲 ==/,m sv 乙 ==/,m s因此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B 错误;〔 2〕由题知,甲、乙从同一地址出发向东运动,由图知,乙在60m处追上甲,且v 乙> v 甲,因此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故 C 正确;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 D 错误.应选 C.(1〕由s- t图象找出甲乙的行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能够求出它们的速度,尔后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2〕看被研究的物体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地址可否发生了改变,若是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若是未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静止的;此题主要观察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解析清楚s- t 图象、熟练应用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要点.7.解: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经过的行程比乙大,依照v=,在时间相同,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因此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 A 错误;B、由图知,t1- t3时间内甲的行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 2时辰甲乙经过的行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 B 错误;C、由图知,t2- t4时间内甲经过的行程大于乙经过的行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 C 错误;D、由图知, 0- t4时间内甲经过的行程大于乙经过的行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 D 正确.应选 D.(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行程的远近能够比较运动快慢,依照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解析出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快慢情况;尔后再判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方向;(2〕依照图象判断各段的运动情况,依照v=判断出各段的速度.依照图象或图表研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很多的题目,图象能够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研究实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综合性很强.8.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订交〕,甲经过的行程为 400 -100=300,乙经过的行程为 100;故 A 错误;m m m mB、由图象可知,在0-10 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 内经过的行程为 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 = ==10 /;故 C 正确;m sD、由图象可知,在0-10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 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乙比甲要晚 10s出发,故 D 错误;应选 C.依照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正确解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要点.9.解:〔 1〕由图象可知,s甲=12m时,t甲 =6s;s乙 =12m时,t乙=12s;那么甲的速度: v 甲===2m/ s;文档乙的速度: v 乙===1m/ s;v甲>v乙,故 AB 错误;〔 2〕相遇时,甲经过的行程为:s 甲=v 甲 t =2m/ s× t ,乙车经过的行程为:s 乙=v 乙 t =1m/ s× t ,M、 N间的距离为:s=s 甲+s 乙=2m/ s× t +1m/ s× t =1m/ s× t +12m,解得相遇的时间:t =6s,带入M、N间的距离为: s=s 甲+s 乙=2m/ s× t +1m/ s× t =2m/ s×6s+1m/ s×6s=18m.故C错误,D 正确.应选 D.〔 1〕依照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行程和时间,尔后依照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 2〕依照甲、乙各自的速度和时间,算出12s经过的行程,它们的行程之差就是P、 Q两点间的距离.此题观察了速度相关的知识和对图象的解析办理能力;从图象中找出适用的信息,并运用速度的公式求出题目中的量.10.解: A、由s- t图象可知,当t =6s时,行程s=15m,即物体在 6s内运动的行程为 15m,故 A 正确;B、由s- t图象可知,在2~ 4s内,物体运动的行程为零,其速度为0,那么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行程为5m,后 2s内运动的行程为15m-5 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行程不相等,依照v = 可知,那么物体在前2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 C 不正确;sD、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v= ==2.5 /,故 D 正确.m s应选: C.〔 1〕依照图象可知 6s时物体运动的行程,尔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在 2~ 4内,物体运动的行程为零,其速度为0;s(3〕依照图象可知物体在前 2s内和后 2s内运动的行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此题主要观察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要点能从图象上找出适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必然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11. 解: A、由图象可知,在前 2 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因此依照v = 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 A 正确;sBC、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行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行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行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说明行程和时间不行正比,因此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依照v=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 D 错误.应选 A.〔 1〕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行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行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A 做出判断;〔 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做出判断;〔 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行程处于全部的总时间.据此对 D 做出判断.解答此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解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12.解:A、s- 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行程也增加,但不行正比率,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 A 不吻合题意;B、s- 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行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 B 不吻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吻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平均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D 不吻合题意.应选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依照图象的形状解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此题是根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依照数学知识进行解答.13.解:A、第一个图象是行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甲===4m/ s.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v 乙=6m/ s,v 丙=4m/ s.比较可知,乙车的速度最快.故 A 错误;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 13页合用标准文案B、由题知,甲、乙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 v 乙,故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向前运动,故B 错误;C、由题知,甲、丙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v 丙,故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丙车是静止的.故C 正确;D、由题知,乙、丙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乙> v 丙,故以乙车为参照物,那么丙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应选 C.依照第一个图象,解析出甲车的运动情况,由速度公式可求得甲车的速度;依照第二个图象,解析出乙车和丙车的运动情况,可知乙车及丙车的速度;比较三辆车的速度大小可判断其运动状态如何.此题主要观察学生关于图象的解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解析图象进而得出结论.14.解:A、由图象可知,在0s-2s 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1===1m/ s,故 A 错误;BD、由图象可知,在2s~ 5s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其平均速度为零,故B、 D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 3 -7s 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 6 -2 =4 ,小车的平均速度v3===1 /,故 C 正确;s m m m m s应选: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物体运动的行程除以对应的时间,依照 v=进行计算.此题观察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要点是看懂图象、从图象中获取行程的信息,注意:在2s-5 s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15.解: 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 0~ 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同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同学经过的行程大于乙同学经过的行程,因此v 甲>v 乙,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经过的行程相等,都是100m,故 B 正确;C、由图象可知,乙经过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因此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D、由图象看出乙在0~ 10s内经过的行程小于100m,因此v乙<=10m/ s,故 D 错误.应选 AB.(1〕在s- 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依照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行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 2〕由图象能够看出两同学在0~ 15s内经过的行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3〕在s- 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依照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和 0~ 15s内的速度相同,依照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再判断.此题观察了由 s- t 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物体的地址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物体的行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要点.16. 解:A、由图象知甲乙的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因此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由图象知v 甲 ===4/,乙的速度v乙 ===6 /,v甲<v乙,故 B 错;m s m sC、读图可知,经过30m的行程,甲车所用的时间大于乙因此的时间,故 C 正确;D、由于v甲<v乙,甲、乙两车由同一地址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因此乙在甲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地址不断变化,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D正确.应选: ACD.(1〕匀速直线运动的行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依照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2〕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行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尔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3〕由图得出经过 30m的行程,甲车所用的时间大小关系;文档〔 4〕依照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地址关系,尔后判断以乙为参照物,判断甲的运动状态.此题观察了物体的 s - t 图象、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行程 s 与所对应的时间 t ,是解题的要点; 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 与 t 成正比, s -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自然,详尽解析时应认真找准对应关系.17. 解: A 、由图可得两车的 s - t 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CD 、在 t =3 s 内, s 甲=1.2 , s 乙 ,m m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 =s 甲 - s 乙 m m m ,故 D 正确;由 v = 得,在 s 相同时,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短,故v 甲 > v 乙 ,故 B 正确, C 错误.应选: ABD .解析两车的 s - t 图象,可得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由图 t =3 内经过的行程关系,得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利用v = 得出速度大小关系;s〔 2〕由 a 图知,经过 3s ,甲经过 1.2 m ;再经过 3s ,经过的行程是 0.9 m ;进而求出用 3s 时两车相距.此题观察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物体的 s - t 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要点.18. 解:〔 1〕从图中可知, OA 段和 BC 段行程与时间的图象反响了汽车经过的行程与时间成正比率关系,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汽车在 OA 段的时间 t=20 ,行程 =100 ,s sm汽车在 OA 段的速度为:v = ==5m / s ;〔 3〕汽车全程的行程: s =200m ;运动的总时间: t =40s ;汽车的全程平均速度:v = ==5m / s ;故答案为:〔 1〕匀速;〔 2〕 5;〔 3〕5.( 1〕可由图象解析出 OA 段和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状态;( 2〕从图象中得出汽车在 OA 段的时间和行程,利用 v = 计算速度;( 3〕依照总行程、总时间,利用v = 计算全程平均速度.用图象来直观形象的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已成为中考物理观察的热点.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竞赛试题中常出现物理图象信息题,重视观察学生对图象的鉴别能力、解析判断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9. 解: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在数值上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物体在 2s 内经过的行程;依照“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能够表示该时间内经过的行程〞可知:0~ 20 人做加速运动,他经过的行程为:1= × 20 s ×2 /=20 ;ssm sm20 s ~ 60s 人做匀速运动,经过的行程为:2 = =40 ×2 /=80 ;s vtsm sm60 s ~ 80s 人做减速运动,经过的行程为:3= × 20 s ×2 /=20 ;sm sm80 s ~ 100 s 人向反方向做加速运动,经过的行程为:s 4=-× 20 s× 2 / =-20 ;m s m100s ~120s 人向反方向做减速运动,经过的行程为:s 5=-× 20 s × 2m / s =-20 m .故在 120s 这一时辰他距出发点的距离:s =s 1 +s 2+s 3+s 4+s 5=20m +80m +20m -20 m -20 m =80m .故答案为: 2; 20; 80.( 1〕依照图 1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解析;( 2〕依照“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能够表示该时间内经过的行程〞算出各段的行程.此题观察了学生利用题中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是一道中等题.20. 解:〔 1〕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行程,甲在乙运动3s 后开始运动,初中物理试卷第10 页,共 13 页。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滑至斜面底端。
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1.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
若用v、s、 F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的速度、位移、物体所受的合力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C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因此其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故A错误;C、物体下滑位移为:,因此由数学知识可知其位移时间图象为抛物线,故B错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合外力恒定,故C正确;设开始时机械能,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开始机械能减去因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便是剩余机械能,即有:为E,因此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机械能与时间的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D 正确.【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功能关系2.如图为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其异同点是()A.运动速率相同,3 s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B.运动速率相同,3 s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C.运动速率不同,3 s内经过路程不同,起点位置相同D.无共同点【答案】B【解析】三个物体的速率分别为:,,,则三个物体运动速率相同.3s内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则路程分别为,,,则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三个物体起点位置分别为:第一、二个物体在正方向上距原点3处,第三个物体在负方向上距原点3处,则起点位置不同.故B正确【考点】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问题,其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要抓住斜率等于速度,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大小.3.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答案】BCD【解析】位移-时间图像及速度-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由图像可知,物体运动时间为8s,4s时达到最大位移80m,所以B、C正确;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4s时刻,该点的切线斜率为零,即瞬时速度为零,所以D正确;【考点】运动图像4.物体甲、乙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10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甲<v乙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乙比甲迟10s才开始运动C.在2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25s末A、B相遇D.2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A【解析】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所以从第10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正确,与纵坐标的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故两物体由不同位置开始运动;B错误,25s 内甲的位移为10m,乙的位移为30m,所以两者的位移不相同,但两者在此时相遇,C错误,、根据可得甲乙的平均速度不同,D错误【考点】考查了对x-t图像的理解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x-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纵坐标的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5.折线ABCD和曲线OE分别为甲、乙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位移-时间图像专题

位移-时间图像专题
对s-t图像的认识
s-t图像注意点
• S-t图像是学习其他图像的基础,因此不论是从高考的角度,还是从今 后学习的需要,都应对运动图像都应给予足够重视,做到真正理解、 熟练掌握.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 (1)先搞清楚图像的横轴和纵轴,从而搞清楚图像反映的是哪两个物 理量的关系. • (2)图像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两个物理量,这一 点的坐标大小、正负,表示物理量的情况,是矢量的要搞清楚大小和 方向. • (3)图像和坐标轴的截距表示的意义如何. • (4)图像的斜率所表示的意义如何. • (5)图线下所围的面积所表示的意义如何.
• 对s-t图像,还应该注意: • (])运动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 (2)从实验数据得出的图像,由于实验误差的客观存在,各数据 的对应点不全部在图线上,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图线的两侧,个别 偏离较大的,说明测量误差太大或发生错误,可以舍去.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变事
• 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f图像如图2—23所示,以甲 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 )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但是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八年级物理s-t图像专题(含答案,涵盖整个初中)

八年级物理s-t图像专题(含答案,涵盖整个初中)图像专题1.如图所示是一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为5m/sB.从计时起再经过2s,物体又前进了10mC.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2.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0s-4s物体的速度是4m/sB.4s-8s该物体的速度是4m/sC.4s-8s该物体处静止状态D.8-11s物体的速度是7m/s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4.下列四幅图象能反应匀速运动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丁D.乙、丁5.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形象表达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所示图象中正确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的是()A. B. C. D.6.甲、乙俩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B.在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C.60m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60m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8.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9.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 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1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1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最快B.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后运动C.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s-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B.2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C.3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sD.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15.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16.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通过30m的路程,甲车所用的时间比乙车的长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东运动的1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相同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乙的速度等于4m/sD.经过3秒,甲车在乙车前面0.3m处18.如图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其中纵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时间,请根据此图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1)汽车在OA段和BC段做 ______ (“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汽车在OA段的速度为 ______ m/s.(3)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19.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______ s内通过的路程.从v-t图象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的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从出发到20s这段时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 ______ m,在120s这一时刻他距出发点 ______ m.20.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甲、乙.其相对同一参考点O运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则:(1)甲在乙运动 ______ s后开始运动,乙的速度为______ m/s.(2)两物体相遇时,乙车行驶的距离是 ______ m.(3)相遇前,两物体最远相距 ______ m.21.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______ m/s,静止的时间是 ______ 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 s.2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____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 m,图中的a点表示 ______ .23.如图甲、乙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30s内的运动情况,其中甲物体的图是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乙物体的图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比较甲、乙两物体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甲的平均速度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平均速度.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2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乙车的速度 ______ ;(2)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______ 和 ______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______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 (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2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 ______ 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______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______ .2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______ (甲/乙)的速度更大,则在8s时甲与乙相距 ______ m.27.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象中(如图1),阴影矩形的两个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象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如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象;(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28.狗和兔子从同一地点O出发,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到B点,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1)狗和兔子在前10s ______ 运动得快.(2)狗从O点运动到A点,共需多长时间?(3)兔子在前50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9.小芳骑自行车从柳树镇到龙凤峡去参观国家地质公园,如图所示是她全程的s-t图象,小明在小芳出发10min后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地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条路线去龙凤峡.(1)根据图象利用公式计算小芳从柳树镇到龙凤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小明从柳树镇到龙凤峡需要多少min?(3)请你在该图象中画出小明骑电动车的s-t图象,并通过图象回答小明大约在出发多长路程后追上小芳?答案和解析【答案】1.D2.C3.A4.D5.A6.C7.D8.C9.D 10.C 11.A 12.C 13.C 14.C 15.AB 16.ACD 17.ABD18.匀速;5;519.2;20;8020.3;1;5;821.1;4;722.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23.小于;0.7524.4m/s;甲;乙;向后运动;静止25.4;甲、丙;12:526.甲;0.827.解:(1)由题知,汽车在教练场上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所以0-10s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50s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画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2)由题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等于v-t图象中对应着的面积,由图2知,汽车在1min内行驶的路程:s=×(50+60)×10m=550m.答:(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象见上图;(2)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550m.28.兔子29.解(1)由图可知,小芳运动的总路程s=15km,所用时间t=70min,小芳的平均速度:v==≈12.9km/h;(2)由v=得小明从柳树镇到龙凤峡需要时间:t′===h=50min;(3)小明运动的总路程s′=15km,所用时间t′=50min,描点、连接得图象如下: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大约在出发8km路程后追上小芳.答:(1)小芳从柳树镇到龙凤峡的平均速度是12.9km/h;(2)小明从柳树镇到龙凤峡需要50min;(3)小明骑电动车的s-t图象如上;小明大约在出发8km后追上小芳.【解析】1. 解:A、由s-t图象可知,物体的路程s=20m-10m=10m,运动时间t=2s,物体的速度v===5m/s,A说法正确,。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x-t图像习题

s-t图象1.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s-t图象,则该物体在6 s内的路程是A.0 m B.2 m C.4 m D.12 m2.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比乙早运动了t1秒B.t=t1时,两物体相距x0米C.t=t2时,两物体相遇D.t=t3时,两物体相距最远3.右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s—t(时间)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出发时,乙在甲前边S0处D.甲在途中停了一段时间,而乙一直在运动4.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则该物体在6 s内的路程是 ( )A.0 m B.2 mC.4 m D.12 m5.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1时刻A.它们的速度相同,甲在乙的前方B.它们的速度相同,乙在甲的前方C.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D.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6.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的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图象正确的是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t t t t甲x/mx0乙xtt1甲乙A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在t=1s 时,甲、乙两物体相遇C .在前2s 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 .在t=2s 时,乙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8.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5s 末汽车的位移为300mB .前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2/s mC .20s 末汽车的速度为 -1m /sD .前25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0C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10.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 .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B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 .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D .可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11.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免从同一地点出发,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兔自恃跑得快,让龟跑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一觉醒来睁眼一看,龟快接近终点了,于是便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让龟先到达了终点,据此,我们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一时间图象来表示,在下图中正确的是()1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
ST图像题——精选推荐

ST 图像练习1.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1(a )和(b )所示。
由图像可知()A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 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
C 经过6秒,甲车在乙车前面1.2米处。
D 通过4.8米的路程,甲车比乙车多用时4秒。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2(a )和(b )所示。
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 为()A v 甲<v 乙;s =1.2米。
B v 甲>v 乙;s =0.6米。
C v 甲>v 乙;s =1.2米。
D v 甲=v 乙;s =0.6米。
3.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3所示。
由图像可知( )。
A 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B 甲车第3秒的速度等于乙车第6秒的速度。
C 运动3秒时,甲、乙两车相距6米。
D 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都不发生改变。
图44.甲、乙两辆小车先后同地同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4所示,其中甲车的速度是,甲、乙运动过程中如果以甲车为参照,乙车是 的(选填图1(a)图2(b)图3“运动”或“静止”),从甲车出发开始计时,经过10秒钟两车相距 米。
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分别如图5(a)和(b)所示。
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描述是()A .两小车速度一样大。
B .甲车运动快。
C .经6秒两小车一定相距1.8米。
D .经6秒两小车一定相距3米。
图56.同一小车先后两次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前后两次的s -t 图像,如图6(a )、(b )所示。
若两次相比,则小车第一次运动时的()A 速度小。
B 惯性大。
C 合力小。
D 机械能大。
图77.甲、乙、丙三辆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7所示。
由图像可得甲的速度为米/秒;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甲、乙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丙运动,它们与丙相遇所用的时间相差 秒8.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辆小车,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8所示。
位移时间图像习题ppt课件

X
X
X
X
完整版ppt课件
4
x/m
A
B
5、某物体的x-t图像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o 正确的是( BD )
C
E
t/s
A、在AB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B、在CD段和DE段,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同 C、在C点,物体的速度为零 D、在E点,物体的位移为零
完整版ppt课件
5
6、某物体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C )
X/m
A、因为图线是一条斜向上的
直线,故其位移一直在增大
B、位移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C、速度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O
D、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
t/s
完整版ppt课件
6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动的
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D)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度大小大于甲运动的速度大小
象,由图可知
(1) t=1s时,
1
,
0
(2) 甲,乙相遇时刻为t=__5__s,相遇于x=_1__m处;
(3) 甲,乙先后相隔___2__s通过坐标原点.
完整版ppt课件
9
4、图示为甲、乙、丙三物体运动的X-t 图象,则甲的速度是__5__m/s,乙的速 度是_2_._5_m/s,丙的速度是_-_5__m/s。
X
丙
完整版ppt课件
10
例2:如图所示为A、B、C三个
物体作直线运动的 x-t图。由图
可知:____B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
运,___A__C__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三个物体位移大小分别为___1_0_m___, ___1_0_m__,___1_0_m_。三个
S-T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

S-T位移时间图像专题练习顶兴学校高一(1)班物理位移时间图像试题一、选择题1、质点1、2、3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 )A.三个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三个质点在t时间内位移相同C.三个质点的出发点不同D.三个质点的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相同2、下列各图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 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4、如图所示,A、B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C.交点M表示两物体位移相等D.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5、如图所示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t图像,则它在20s 内通过的路程是()A.100mB.200mC.300mD.400m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开始计时时刻,则由图象可知( )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7、老师讲了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老师所讲的故事情节,乌龟和兔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A.发令枪一响,乌龟先跑出去,兔子过一会儿才跑出去B.兔子先加速前进,中途匀速前进,最后又加速前进C.乌龟一直匀加速前进D.兔子先通过预定的位移S m 到达终点8、小华从家里开始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小路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在如图所示的位移一时间图象、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哪些可以表示小华的运动情况?9、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运动的时间比乙早t 1 sB.当t=t 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 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 3时,两物体相距s 0m10、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两物体在10 s 时相距最远,在25 s 时相遇D.甲比乙运动得快11.如图所示为A 、B 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图像表示:……………...()BDA .A 、B 两人同向而行B .A 、B 两人在第1 s 末后相遇C .在5s 内,A 走的路程比B 走的路程多D .在5s 内,A 走的位移比B 走的位移大12、 a 、b 、c 三个质点都在x 轴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18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T位移时间图像专题
练习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位移时间图像试题
一、选择题
1、质点1、
2、3的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
)
A.三个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三个质点在t 时间内位移相同
C.三个质点的出发点不同
D.三个质点的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相同
2、下列各图中,不是..
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3、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 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4、如图所示,A 、B 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
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
C.交点M 表示两物体位移相等
D.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
5、如图所示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t图像,则它在20s内通过的路程是
()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开始计时时刻,则由图象可知(
)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
乙
7、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运动的时间比乙早t
1 s? B.当t=t
2
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
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
3
时,两物体相距s
m
8、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图像表示()
A.A、B两人同向而行
B.A、B两人在第1 s末后相遇
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大
9、a、b、c 三个质点都在x轴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
1-18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
B. 在0-t3时间内,质点c的路程比质点b的路程大
C.质点a在时刻t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在时刻t1改变运动方向
D.在t2-t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
10、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A.质点A前2s内的位移是1m B.质点B第1s内的位移是2m C.质点A、B在8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 D.质点A、B在4s末相遇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 x-t图。
由图可知:
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三个物体
位移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2、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出下列各段时间内汽车的路程和位移大小①第 l h 内 ②前6 h 内 ③前7 h 内 ④前
8 h 内
13、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的记录如图所
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
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 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14、如图示是“龟兔赛跑”的位移图象。
看图回答:(1)哪一条图线表示乌龟的运动,
哪一条图线表示兔子的运动(2)兔子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睡觉(3)在什么时候乌龟悄悄爬过兔子身旁(4)兔子睡了多长时间(5)兔子醒来时乌龟在什么地方(6)谁先到达终点(7)相差多少时间 O A B 1.30
C D E F G 3.46.310.014.419.5单位: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