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的第18课,主要内容是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涉及到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以及中日关系的演变。

教材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一重要阶段,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具体事件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于国共两党在这一时期的关系以及中日关系的演变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理解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一重要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与对抗,以及中日关系的演变,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与对抗,中日关系的演变。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

2.史料: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的相关史料。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以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中日矛盾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等历史知识,对近代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发生时间较近,学生可能对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中日矛盾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掌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3.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历史事件。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史料,如九一八事变的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

3.划分学生为若干小组,准备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让学生了解中日矛盾的激化,以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说课教案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说课教案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下面我主要从课标、教材、学情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认识。

1.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根据课标内容,我对课标的理解是这样的:(课标解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说教材本课为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一课,从世界史来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中国史看,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国共十年对峙及红军长征,下启国共联合抗日。

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为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创造性的运用课本以选择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

我以“国难下东北大学的选择”来贯穿全文,将文章分为三个篇章,一是流亡,二是觉醒,三是抗争,九一八时东北大学选择流亡,一二九觉醒,西安事变进行抗争。

东北大学周围人的选择: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东北军民选择与日军抗争;面对华北危机,国民政府选择不抵抗,学生选择游行示威;面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张学良的选择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选择和平解决。

通过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培养学生对党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应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了查找资料,课前预习的习惯,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理性思维、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不足。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和影响,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历史。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2)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和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和平解决的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历史进程中,总结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片段,提问学生:“这段视频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2、讲授九一八事变(1)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地图和相关图片,讲解事变的经过。

(2)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包括日本的侵略野心、国内矛盾的转移等。

(3)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结果,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 14 年的抗日战争。

(4)探讨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这一事件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讲授西安事变(1)介绍西安事变前的国内形势,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重点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在抗日战争前夕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做出的决策。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历史,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掌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西安事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事件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好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同时,中国国内各阶层人民纷纷奋起抵抗,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一)教材地位本课上承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的国内局势,下启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的开端,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内容1.九一八事变: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日本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北大营,侵占东北三省。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日本侵略者进一步侵略华北,引发华北危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3.西安事变:讲述了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了解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的情况;知道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学生能够分析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方式,提高历史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观点,提高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

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从本册数角度来说:本课属于统编版八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就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而言,上承1840年近代中国被列强入侵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的抗击与救亡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基础,前后贯通、专题融合。

(2)从单元角度来说:本单元共5课,本课为《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即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为后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做铺垫。

故本课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3)从课程角度来说:这一时期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从历史角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华北事变属于日本侵略中国初期阶段。

从民族觉醒角度,这一时期也是民族意识转变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在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助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本课设计了一条明线与一条暗线。

明线:抗战初期日本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抵抗斗争。

暗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八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历史学习,对于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优势:1、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部分学生读书面也比较广。

2、对于中日关系问题比较感兴趣,且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史实等有基本的认知,课程中易激发感性认识。

劣势:1、由于世界史为九下学习内容,所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日俄战争”、“日本大陆政策”等世界史概念学生较为认知模糊,难以理解为何日本要此时侵华,以及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原由。

2、本课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对于该部分的逻辑整理方面相对较弱。

策略:综上所述,我将采取通过图片和视频的使用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们在历史情境下对史实进行理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时空观念:将日本的侵华战争置于19世纪国际背景之下,结合材料、地图分析日本侵华原因及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教学设计3: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教学设计3: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一)原因:史料一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爆发了日俄战争。

日本获胜后,控制了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并在此驻扎军队。

1919年,关东军司令部正式组建,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最高指挥机关。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

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史料二日本的大陆政策:作为岛国的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

具体内容为先占领朝鲜,再占领中国台湾,再夺取中国满蒙地区,再争取全中国,再占领亚洲,最后称霸全世界。

根本原因:日本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制定大陆政策,发起侵略战争。

(二)九一八事变的经过1. 概况: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第二日,日军占领沈阳城。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形势图思考:日本侵略者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分析:一方面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被炸毁的柳条湖路段北大营残堡2. 蒋介石的回应:不抵抗政策史料:九一八事变前:“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九一八事变后:“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电文3. 结果:四个月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日军占领沈阳,残害中国人民日军占领沈阳后在城墙上射击中国人民4. 日本对东北的控制:1932年3月9日,日本利用清皇族制造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溥仪任“执政”,郑孝胥任“总理”,年号“大同”,并发表《建国宣言》,宣布与中华民国脱离关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本课教材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讲述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也有历史图片,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历史资料,深入分析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可能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掌握中国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抗日战争中英勇抗争的敬意,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细节及历史背景。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前夜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收集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的历史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八年级历史上册《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教学设计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历史小论文或进行课堂展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简短历史分析,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5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的历史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人物和影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提高学生的历史梳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又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共享信息,提高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事件的具体细节、历史背景及影响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面对历史事件时,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但也可能因年龄和认知特点,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深层次含义理解不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评价。

通过《告全国民众书》和学生在一二·九运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到华北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整个民族肩负的重任,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力(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通过历史地图,当事人回忆录、文章、口号等,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二)教学难点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1、史料分析法:如对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不抵抗政策就原因、西安事变后的形势等进行分析。

2、讨论法:对西安事变后如何处理蒋介石进行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启发式教学:针对学生对于“是什么”了解的比较多,对于“为什么”思考的少。

本课通过提供史料和提问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为什么,深化理解历史脉络。

板书设计一、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马克布洛赫说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们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们追寻的目标。

唯有在对人的不断追寻中,史学家才能完成将过去与现在连接的伟业。

本节课我们就来寻找一下人的气味。

张学良在他的回忆录里写到:“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

真是36岁。

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为什么101岁高龄的他,却说自己的生命只有36岁?学生思考为什么明明101岁的张学良说自己的生命只有36岁?激发学生兴趣。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秀教案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秀教案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整合点与软件
课前预习
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张学良口述历史》一 书,了解口述历史这一重要的史学领域。了解史 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任务驱动法
内容:学生登录 qq 下载《张学良口述历 史》,通过阅读,完成预习学案,在线提交作
整合点: 布置预习任务,通过 qq 在 线作业发布并批阅。 软件:QQ 建群
温故知新
目标:学生通过写对张学良评价的历史小短 任务驱动法 文,学会写中考人物传记类小短文技巧。
内容:结合本课知识以及《张学良口述历 史》一书,课后写一篇关于张学良的历史小短 文,分享在 QQ 群中。
教师:选取优秀短文制成美篇,发布在班级 的历史微信公众号上进行课后传阅。
整合点:
利用美篇、微信公众号传 阅优秀文章。
整合点: 展示翻动的日历
预习成果 展示
目标:学生分享对本书的感受,锻炼学生史 课堂讨论法 料概括、理解能力。
内容:学生小组分享各自预习探究后对本书 的感受。
各小组长分享成果。
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归纳。引导学 生完成导学案中节选文字与张学良内心独白关键 词的连线。
整合点:
利用电子白板及利用苹果 大师“同屏”功能呈现学 生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华 北危急,中国危急,一二九运动爆发各地青年学 子纷纷发出号召要求联共抗日,却遭到无情镇 压。
亡国奴生活的图片结合, 制作成段视频,体会直 观。
软件:会声会影、狸窝视 频剪辑工具。
合作探究 西安事变
——无悔
目标:通过整合知识、分析当时不同势力对 西安事变态度以及张学良本人、后人评价,形成 时空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 情操和历史价值观。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1(word文档良心出品)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1(word文档良心出品)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能够讲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全过程;知道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迅速沦陷的原因;能列举东北沦陷后中国军民抗争的史实;能够正确分析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和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及意义。

过程和方法: 通过图片展示、文字阅读和视频播放, 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概况, 通过课堂讨论认识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九一八事变带给东北人民的深重灾难;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学习张、杨两位将军和中国共产党不计个人荣辱得失,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局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西安事变。

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警报声响起。

教师: 每年的九月十八日, 在我国东北的沈阳、长春等地的城市上空, 都会响起尖利的警报声, 请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答略。

教师: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段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却应该时时铭记的苦难岁月——难忘九一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情景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时代感较强的情景拉近了历史同现实的距离, 实现了历史同现实的对接)(二)新课学习九一八事变1. 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九一八事变”部分。

教师提示: 抓住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历史教学中要教给读书、自主学习的方法。

)2. 视频播放: 柳条湖事件3. 学生思考、讨论: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发言, 略。

教师小结: 为其侵略行为寻找借口。

4. 面对日军的挑衅和进攻, 驻防东北的中国军队纷纷要求还击, 可作为当时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长官的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呢?投影出示: 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视频、史料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历史影像, 拓展了历史学习的空间, 也为学生的分析、讨论提供了素材。

)学生齐读电文后回答: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无礼挑衅, 蒋介石是什么态度?蒋介石不抗日, 他正在忙什么?对此, 我们有什么感受?5.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亲者痛, 仇者快, 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就这样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东北数千万的人民就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开始了悲惨的生活。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学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丧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松花江上》。

(多媒体播放)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指出)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诉说。

请同学们想一想,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课探究】一、九·一八事变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课方案课题名称《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年级册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18 课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认识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课要点1.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依照: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影响。

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2.西安事变的经过和意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义。

的序幕。

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要点。

这两个历史事件对当时的时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教课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依照:因为学生对西安事变的背景以及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不太了解,他们不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中心修养的培经过看九一八事变图来培育学生的时空看法;经过养阅读、剖析史料来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来培育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意识;经过剖析议论明确张、杨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广博胸怀,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教课资源准备教课 PPT音频、视频、图片教课流程设计活动设计设计企图步骤一激趣导入:听枪炮声、警枪炮声、警报声等声音能报声等声音,回到 1931够调换学生感观,感觉战年的中国东北,感觉日本争的残忍。

的残暴。

步骤二第一篇章国之殇——经过认真的阅读教材,完九一八事变的迸发成问题的查找,可以有效活动一:九一八事变知多帮助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少?(达成表格)。

变的基本知识。

步骤三活动二:联合三则资料分九一八事变的原由是教析九一八事变的原由。

材是没有的内容,经过阅读资料及给出的提示词,剖析九一八事变的原由,更好的便于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步骤四活动三:看视频《东京审判》,小组合作,收集证据辩驳日本否定侵略事实的看法。

经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认识日本否定侵略事实的态度以及窜改历史教科书的事实,更为直观的激发了学生对日本侵华的愤慨及诚挚的爱国感情。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一节讲述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课程。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段苦难岁月的历史真相,认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风貌,以及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付出的巨大牺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细节和背景可能了解不深。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这段历史存在一定的敬畏之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恐惧、悲观等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影响。

2.教学难点: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原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真相。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研究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历史知识;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表格式)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表格式)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课堂导入】播放经典歌曲《松花江上》。

教师讲述:从如诉如泣的音乐和歌唱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凄惨的景象。

那么,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指导学生阅读第86页到87页内容,完成导学单目标导学•的题目。

请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影响。

请学生思考问题:H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教材第86页“相关史事”的内容,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很明显口木要侵占中国,称霸世界:第二,口本想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

第三,国共内战给口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口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

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

我们看几组图片,日本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PPT出示图片)教师提出问题:看了之后,大家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愤恨、愤怒等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当时中国有哪些抗日力量?学生回答:东北人民、中国共产党。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两则“相关史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还有一方面抗日力量,即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力量。

教师总结:在抗战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民族英雄,比如中共方面杨靖宇,国民党方面国民党爱国将领马占山、蒋光鼐、蔡廷楷等,他们都是抗日民族英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贡任感。

这是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少年学习的。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教师讲述: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内容,回答导学单上目标导学二的问题。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设计者:宁夏银川市第十八中学闫利琴一、课程标准及解读(1)2011年课程标准内容: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现实变得意义。

(2)课标解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中共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初中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承上启下,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是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极好内容。

2.教材内容特点及处理本节课分为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三个子目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教材内容比较简练,重点突出;辅助教材有文字、图片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阅读教材,学生可轻松获得历史知识,但由于教材简练,学生难于自觉地从教材中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及意义,需补充资料,启发思考,充分讨论,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知识状态: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初步掌握了归纳历史事件要素的方法,养成了查找、收集资料及课前预习的习惯。

认知能力:由于年龄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相对突出,,理性的思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不足。

6.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6.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历史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中国近代史》、《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等书籍,深入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
-学术论文: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界关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研究成果,如《九一八事变的根源与影响》、《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等。
-历史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九一八事变纪实》、《西安事变真相》等历史纪录片,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国民党政策调整的内因和外因,如何理解国民党从内战转向抗日的转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于国共两党关系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包括国际关系、国内政治、军事冲突等。
这些难点内容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史料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突破。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国民党的政策调整,特别是对共产党的政策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详细介绍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强调事变背后所反映的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民族矛盾。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之间有何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当时的政治领袖,从不同角度体验和理解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国民党政策、张学良的决定
-国民党政策调整:内战政策、对共产党的政策、抗日态度
-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的行动、蒋介石的反应、和平解决
②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影响与意义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中国的局部抗战、东北地区的损失
-西安事变的意义:国共合作抗日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6.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直接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教学
重点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
难点
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教师:请同学们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概括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②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③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师:你认为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身上哪些精神最可贵、最值得你崇敬?
学生:顽强奋战,勇于献身、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教师: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没能阻拦住日本步步进逼的侵略,日军占领整个东北后,又开始了新的图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原因、概况和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
课题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型
新授
课时

主备许谐兵审核备课时间2017
11 20
教学
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丧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出示表格,并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短片)请大家观看短片并结合教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学生:(填写表格)
事变
名称
时间
地点
概况
结果
影响





1931年
9月18日夜
沈阳
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日军占领沈阳
东北
全部
沦于
敌手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材料三驻延安的记者:党内红军指战员,许多人希望杀死蒋介石。中共中央指出这不利于中国的抗战。他们准备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前往西安帮助张、杨同蒋介石谈判。获悉,周恩来将于近日去西安谈判。
教师:通过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国民党内部的纷争,它们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唯独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摒弃前嫌,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教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是近代中日关系的转折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发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预示联合抗日局面的到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幸。
三、西安事变
教师: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国难当头,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又一举国震惊的事变爆发了,那就是“西安事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西安事变”这一目内容,一起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点)
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驻东京的记者:日本企图利用这一事件挑拨中国国内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从中渔利,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2月17日,日本外相声称:“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并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
材料二驻华盛顿的记者:美国白宫因为担心中国国内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将会排挤美英在华的势力。他们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
教师: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
教师: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抗日。东北军将士身负国仇家恨,不愿意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他们希望上前线抗日。蒋介石却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
教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相继占领东北三省,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日本在东北屠杀无辜百姓,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应如何呢?东北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展示图片)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日情况)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松花江上》。(多媒体播放)
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指出)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诉说。请同学们想一想,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原因: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教师:(补充)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