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 说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11 师 说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11 师 说含答案

11 师说本课话题——学无止境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圣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请教关于音乐的事,向师襄学过弹琴,向老聃问过“礼”的知识。

由此可见,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1.薛谭学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没有学尽技艺,就觉得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去。

秦青为他饯行时,击打着节拍,悲壮地歌唱,歌声使林木振动,使云彩停住。

于是薛谭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学习。

2.苏洵劝学苏轼年轻时就小有名气,于是,在书屋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洵见后,想把对联撕下来,但又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就在对联前面各加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见了,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寒窗苦读,终成大家。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学无止境。

——荀子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韩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句读.() 经传.()或不.焉() 老聃.()近谀.() 贻.()苌.弘() 欤.()嘉.() 嗟.乎()师襄.( ) 郯.子( ) 李氏子蟠.( ) 【答案】 dòu zhuàn fǒu dān yú yí chán ɡ yú jiā jiē xiānɡtán pá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2)贤⎩⎨⎧其贤.不及孔子(名词,才能)师不必贤.于弟子(形容词,高明)(3)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4)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指从师之道)(5)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吾师.道也(动词,学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动词,从师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之⎩⎪⎪⎨⎪⎪⎧择师而教之.(代词,这里译为“他”,指孩子)郯子之.徒(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古之.学者(助词,“的”)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助词,表示宾语前置)(7)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他)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他们)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兼语,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作定语,他们的)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惑.而不从师(名词作动词)有了疑惑(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5)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6)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7)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8)位卑则足羞.(形容词作动词)觉得羞耻(9)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三单元 11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三单元 11 Word版含解析

11师说基础夯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是故无.贵无贱无:没有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知道,懂得解析B项,“无”,无论,不分。

答案B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譸以为轮解析A项,“受”通“授”;B项,“不”通“否”;D项,“譅”通“煣”。

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解析C项,“习”均译为“学习”。

A项,分别译为“超出”“出自”;B项,分别译为“疑惑”“糊涂”;D项,分别译为“道理”“方法”。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C项,均为介词,向。

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B项,连词,却/连词,那么,就;D项,介词,比/语气词。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小学..而大遗C.吾从而..师之D.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D项,古今都是“学生、徒弟”的意思。

A项,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项,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C项,古义:跟从而且。

今义:连词,表示在上文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

答案D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者,。

(2)是故,,,师之所存也。

(3)孔子曰:“三人行,。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1 师说学校 班级 姓名 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士大夫之族.( ) (3)术业有专攻.( )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5)余嘉.其能行古道( ) (6)作《师说》以贻.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 .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 .或师焉,或不焉D .君子不齿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小学..而大遗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 .则群聚而笑.之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渔人甚异.之 D .吾从而师.之6.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不拘于时B .师不必贤于弟子C .何陋之有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韩愈,字退之,世称_______ _,是唐代_____ 的倡导者。

(2)“六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种经书。

8.名句填空。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2)是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 _ _,如是而已。

二、课时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 说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 说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读《骆驼祥子》有感500字左右(精选10篇)《骆驼祥子》一书是老舍的经典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是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整本小说描绘了祥子的悲惨命运。

读后感是在阅读了书籍之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产生的一些感想,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成为了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骆驼祥子》有感500字左右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读《骆驼祥子》有感500字左右篇1《骆驼祥子》是一本很薄的小说,只有15万字,几日便看完了。

看完后意犹未尽,觉得实在好短,但却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祥子是旧北京三十年代的年轻车夫。

他相貌一般,块头大,跑得快,不怕吃苦。

他有理想的职业——拉车,他有追求的目标——买车。

流了三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辆自己的新车。

那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兵抓去打杂。

车子——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夺走了。

有一天,炮声把营里的兵吓住了,他们决定迅速转移。

祥子趁乱带上兵营里的几匹骆驼,溜了。

他卖了骆驼,凑了三十几块大洋,又回到“仁和厂子”拉车。

厂主刘四爷的闺女虎妞,都三十多了还没找到婆家,就是因为太泼辣了。

虎妞看上了祥子,诱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怀里,祥子后悔,准备一刀两断。

可虎妞骗祥子“有了”,祥子是丢不掉她了,最终与她成了亲。

虎妞死于难产,祥子所爱的小福子也离开了人世,祥子人财两空。

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

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

拉车不勤快了,干脆不拉车。

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

祥子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命运与遭遇。

祥子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这是时代的悲剧呀!为什么人都在走下坡路?也许,正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的:“国家没有前途,个人会有什么前途?”祥子凄惨的结局,使我又一次认识到,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

读《骆驼祥子》有感500字左右篇2祥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实实在在的车夫,勤劳、坚忍。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包身工(时间:40分钟满分:46分)一、基础巩固(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夏衍.(yán) 怜悯.(mǐn) 荤.腥(hūn) 栅.栏(zhà)B.揩.油(kāi) 契.约(qiè) 拷.绸(kǎo) 蠕.动(rú)C.骷髅.(lǒu) 弄.堂(nònɡ) 缜.密(zhěn) 谄.媚(chǎn)D.游说.(shuì) 惺.忪(xīnɡ) 籼.米(xiān) 供给.(jǐ)解析:选D A项,“衍”应读yǎn。

B项,“契”应读qì。

C项,“髅”应读lóu,“弄”应读lò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搅动蹒跚皮辊船舷B.拎着贿赂欧打譬如C.呻吟虐待嗑睡铁锭D.屏障拗断轧钢呕气解析:选A B项,欧—殴。

C项,嗑—瞌。

D项,呕—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B.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坚决反对坐而论道....,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C.新一届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刹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D.对现在的青年人来说,包身工制度已经时过境迁....,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这篇课文深刻的教育意义。

E.在20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地保存着奴隶制度,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女工进行巧取豪夺。

解析:选AC A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可改为“一蹴而就”。

B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

C项,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 . 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主人何为言少钱何为:做什么B . 岁暮阴阳催短景景:景色三峡星河影动摇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C . 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须行即骑访名山须:必须D . 名岂文章著著:显赫算而今重到须惊算:料想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既自以心为形役/乐琴书以消优B .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 觉今是而昨非/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 彼且恶乎待哉/彼且奚适也3. (2分) (2017高二下·平罗期中) 下列各句中文言文知识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求人可报使秦者②请指示王③召有司案图④见犯乃死,重负国⑤輿归营⑥左右欲刃相如⑦我丈人行⑧畔主背亲⑨皆为陛下所成就⑩大王见臣列观A . 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⑨/⑧B . ①④⑨/②⑤⑦/⑥⑩/③⑧C . ①④⑩/②⑦⑨/⑤⑥/③⑧D . ①③⑩/②⑦⑨/④⑤/⑥⑧4. (2分) (2018高一上·旅顺口期中) 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 . 共其乏困C .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 . 失其所与,不知5. (2分)选出加线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A . 阜盛(盛、多)放诞(欺诈)不经之谈(常理)B . 忖度(揣度、思量)恍若(忽然)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C . 乖张(偏执、不驯顺)韶光(美)玷辱(白玉上的污点)D . 敕造(帝王的命令)轩昂(高)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6. (2分)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A . 小学而大遗B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 吾未见其明也D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 (2分)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传”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 .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C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 .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8. (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2019-2020学年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11 师说-课内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11 师说-课内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性散文11 师说课内自我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B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透彻,精通 D .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解析:选C C 项,“通”应是“普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B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明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D .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古人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传统解析:选D 本题中,D 项“古道”应指“古人从师的风尚”。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①吾从而..师之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C.⎩⎨⎧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解析:选D D 项,“先后”,指先后顺序,古今义相同。

“所谓”,指所说的,古今义相同。

A 项,“学者”,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指求学的人。

“所以”,现代汉语是一个表结果的连词,这里意为“用来……的”。

B 项,“从而”,今用作上文是表原因、方式等,下文表结果、目的;古义“从而”是两个词,“从”是动词,跟从,“而”是连词,并且。

“不必”,今义是不需要,古义为不一定。

C 项,“小学”,今指小学生学习的学校,古义是小的方面学习。

“众人”,今指很多人,古义为一般人。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则移其.民于河东 B.⎩⎨⎧其.皆出于此乎其.孰能讥之乎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 解析:选D A 项,他们/那里;B 项,大概/难道;C 项,他们的/语气助词,补足音节;D 项,均为代词“他”。

贵州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贵州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贵州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维:法度B . 薄其世而不肯出欤薄:迫近C . 凝家青、齐之间家:安家D . 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宜:应当2. (2分) (2017高一下·惠州开学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B . 而不知其所止客喜而笑C . 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 . 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 张良出,要项伯。

D . 失其所与,不知。

4. (2分) (2016高一上·万全期中) 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秦王还柱而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 秦伯说,与郑人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张良出,要项伯D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5.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危樯独夜舟危:高。

B . 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可羡。

C .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D . 径须沽取对君酌取:拿出。

6. (2分)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A . 小学而大遗B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 吾未见其明也D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 (2分) (2019高一上·玉溪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范增数目项王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③项王则夜起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⑤群臣怪之⑥箕踞以骂曰⑦皆白衣冠以送之⑧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A . ①⑦/④⑧/⑥③/⑤/②B . ①⑦/⑤⑧/④/⑥③/②C . ①⑦④/②/⑤/⑥③/⑧D . ⑥⑦③/①/④/⑧⑤/②8.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B .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C . 不远千里而来D .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9. (2分)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完全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A . 凌万顷之茫然蚓无爪牙之利B . 渺渺兮予怀甚矣,汝之不惠C . 何为其然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0. (2分)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B . 贤能为之用C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二、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54分)11. (11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宇宙中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这个隧道就是后来物理学家所说的虫洞。

爱因斯坦认为通过这个隧道即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如果虫洞的出口恰好停在过去,就可以通过它逆着时间旅行。

当然,进行这种时间旅行时你只能旁观,因为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就是一个个已经穿好的珠子,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其顺序。

但截至2013年,还尚未有实验证实虫洞真正存在.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做过研究.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虫洞可以使用,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同时,即使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也很少会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

因此虫洞不太可能用于宇宙航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起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

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拥有“负质量",可吸去周围所有能量。

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只要用“反物质"去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并强化“虫洞”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让太空飞船穿过.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也在致力于构造人工虫洞的研究。

科学家桑恩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构造虫洞的概念。

他们相信,先进文明所创造的人工虫洞,可以用奇异物质的“支柱”来保持虫洞的畅通。

奇异物质具有超过它能量密度的极大的负压,其引力具有排斥性,从而使得它周围的空间被扭曲得十分奇怪,这正好改变了空间扭曲的“符号”.桑恩的虫洞,可称为奇异物质虫洞。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寡人之于国也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八)寡人之于国也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八)寡人之于国也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曳.兵(yè)数罟..(cù gǔ)洿.池(wū)B.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yǎng)C.孝悌.(tì) 饿莩.(piáo) 供.养(gōng)D.衣.帛(yī) 王.天下(wàng) 赈.济(zhèn)解析:选A B项,“庠序”的“庠”应读xiáng。

C项,“饿莩”的“莩”应读piǎo。

D项,“衣帛”的“衣”应读yì。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斯天下之民至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选C A项,无—毋;B项,涂—途;D项,颁—斑。

3.下列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河内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寡人之民不加.多加:增加B.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或.百步而后止或:也许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判断动词数.罟不入洿池数:密D.申.之以孝悌申:反复陈述然而..不王者然而:这样却解析:选D A项,加:更。

B项,或:有的(人)。

C项,是:代词,这。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解析:选D A项,以:介词,按照;介词,用。

B项,于:介词,在;介词,与。

C 项,之: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

D项,而:均为连词,表转折。

5.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树.之以桑D.谨.庠序之教解析:选D 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其他三项为名词作动词。

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

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蔺相如固.止之 固:本来 B .臣请就.汤镬 就:接近 C .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款待 D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牵、拉解析:选A “固”.坚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B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C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 .璧有瑕.请指示..王 解析:选B A 项.“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B 项.古今意义一致.认为。

C 项.“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D 项.“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3.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左右欲刃.相如 B .秦王恐其破.璧 C .臣请完.璧归赵 D .毕礼而归.之 解析:选A A 项.是名词作动词。

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B .⎩⎪⎨⎪⎧ 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②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C .⎩⎪⎨⎪⎧ 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解析:选D A 项.介词.表凭借;B 项.“以为”是一个复音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认为”;C 项.连词.表目的;D 项.①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②中的“以”是介词.表原因。

5.下列句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求人可使报秦者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徒见欺解析:选B B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均为被动句。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黑龙江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黑龙江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黑龙江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分)(2017高一上•珠海期中)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B・何厌之有厌:讨厌C・杀人如不能举举:尽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内部2.(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令乃秦武阳为副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B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C •君之所知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秦王还柱而走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拜送书于庭B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C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D •请奉盆缶秦王4.(2分)(2018髙一上•黑龙江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C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2分)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下列与例句中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A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 .又前而为歌C •皆白衣冠以送之D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6.(2分)下列各句加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D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7.(2分)(2016高二上•河北月考)下列各句中划线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良庖岁更刀B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C •函梁君臣之首D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8.(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B •东篱把酒黄昏后C .雁过也正伤心,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9.(2分)(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下列不同于英他句式的一项是()A .而又何羡乎?B •而今安在哉?C •何为英然也?D •此非孟徳之困于周郎者乎?10.(2分)(2017高一下•六安开学考)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完成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凌万顷之茫然A .悟言一室之内B •此非孟徳之困于周郎者乎C .夫晋,何厌之有D •髙余冠之岌岌兮二、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53分)11.(11分)(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美美与共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美美与共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美美与共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议要求,各单位要连续狠抓落实,正确生疏绿色工业,立足进展实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做好招商引资等各项相关工作,推动工业不断向前进展。

B.广泛地学习是提高艺术水平不行或缺的,练琴也是这样。

在苦练的同时,应当多到现场听听音乐会,并通过网络看看知名钢琴家的演奏录像,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

C.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必需发扬56个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优良传统。

只有守望相助,才能促进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进展。

D.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历史街区爱护、自然环境爱护与城市经济开发如何相得益彰....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解析:选D D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协作,双方的力量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语境不是双方而是多方。

A项,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妄,胡乱地。

菲薄,小看,轻视。

B项,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方见识狭小的人。

C项,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方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2.(全国卷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放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训练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力量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才智。

解析:选C 本题从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项,结构混乱,可将“成功放射”提到“自从我国”后。

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1+师 说+Word版含解析

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1+师 说+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十一) 师说A组:基础达标(建议用时20分钟)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 或不.焉(fǒu)B.经传.(zhuàn) 传.道(chuán)相.若(xiāng) 相.马(xiāng)C.老聃.(dān) 冉冉.(rǎn)吐蕃.(fán) 李蟠.(pān)D.苌.弘(chánɡ) 长.者(zhǎnɡ)阿谀.(yǔ) 须臾.(yú)解析:B项,相.马xiàng;C项,吐蕃.bō,李蟠.pán;D项,阿谀.yú。

答案:A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B.君子不齿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A项,“不”通“否”;C项,“有”通“又”;D项,“颁”通“斑”。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①作《师说》以.贻之②楚人伐宋以.救郑D.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②圣人无.常师解析:A项,①结构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与中心词之间,不译;②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B项,①代词,那些;②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C项,连词,表目的,来。

D项,①无论;②没有。

答案:C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奇.之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侣鱼虾而友.麋鹿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解析:D项,“衣”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意动用法。

答案:D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年十七,好古.文⑤巫医乐师..必有师..师之⑦古之学者..百工之人⑥吾从而A.①④⑤⑥B.①④⑥⑦C.②③④⑥D.①③⑥⑦解析:①④⑥⑦均为古今异义词,①“众人”古义为“一般人”;④“古文”在此指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⑥“从而”中“从”和“而”是两个词,“从”古义为“跟从”;⑦“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说+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说+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师 说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或师焉,或不焉C .人非生而知之者D .君子生非异也解析:选C A 项,“受”通“授”。

B 项,“不”通“否”。

D 项,“生”通“性”。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解析:选C C 项,道:风尚。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 ①择师而.教之②而.耻学于师 C.⎩⎪⎨⎪⎧ 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生乎.吾前 D.⎩⎪⎨⎪⎧①不拘于.时②学于.余 解析:选A A 项,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项,①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②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C 项,①疑问语气词,吧;②介词,相当于“于”,在。

D 项,①介词,被;②介词,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会盟而谋弱.秦 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解析:选C C 项是使动用法,题干中的“耻”和其他选项是意动用法。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吾从而..师之 D .闻道有先后..解析:选D A 项,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 项,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

C项,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2020版新学优语文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11师说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新学优语文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11师说 Word版含解析

11师说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他)。

D.君子不齿..不齿:不值得谈论。

项,“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11 师 说+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11 师 说+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解析】A项,“不”通“否”;B项,“生”通“性”;C项,“受”通“授”。

【答案】 D2.下列对“师”字义项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023】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⑧不耻相师.A.①②④/⑤⑥/③⑦⑧B.①③/②⑤/④⑦/⑥⑧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解析】①③名词,老师,②⑤意动用法,以……为师,④⑦动词,从师学习,⑥⑧动词,学习。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解析】A项,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项,古义:传授学业。

今义:跟随老师学习。

C项,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D项,古今同义: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不齿.A .小.学而大.遗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位卑则足羞.【解析】 C 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做动词。

A 项,形容词用做名词。

B 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 项,形容词用做动词。

【答案】 C5.名句填空。

(1)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阅读课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如是而已”三段文字,完成6~8题。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游褒禅山记(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漫:全都 B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走到尽头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辅助 D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叹惜 解析:选A A 项,漫:模糊。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良乃.入,具告沛公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解析:选D A 项,动词,“在”的意思/副词,于是,就;B 项,连词,而且/表转折,却;C 项,助词,无义/代词,指自己;D 项,均为介词,“因为”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解析:选C A 项,“所以”表“……的缘故”;B 项,“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C 项,“所谓”,“所说的”,与现代汉语同;D 项,“至于”是“到……”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火尚足以明.也解析:选A A项,形容词,“奇特”;B项,名词作状语,“从旁边”;C项,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D项,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5.下列各句中,与示例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示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D.然力足以至焉解析:选C C项与示例的句式都是判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师 说 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巩固(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解析:选C C 项,两个“习”,都为“学习”;A 项,超出/产生;B 项,疑难问题/糊涂;D 项,道理/方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B .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D .耻学于.师/不拘于.时 解析:选C C 项,其:人称代词,他们;A 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这些;B 项,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D 项,于:介词,向/介词,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 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解析:选D D 项,连词,表顺承。

A 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代词,代指“道”。

B 项,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语气词。

C 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第二个“乎”,语气助词,在句末表反问,译为“呢”。

4.下列加点词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学而大.遗 B .而耻.学于师 C .孔子师.郯子 D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选C 例句中的“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与C 项中的“师”相同,以……为师;A 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B 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 项,名词作动词,学习。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2)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糊涂啊!(3)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二、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①,欲相.师。

仆②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③自京师来蛮夷间④,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⑤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

二年冬⑥,幸大雪逾岭被南越⑦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 ①辱书云:承蒙来信说。

②仆:对自己的谦称。

③吾子:您。

④蛮夷间:指柳宗元所谪居的永州。

⑤庸、蜀:这里泛指四川。

庸,古国名,今湖北竹山县东南。

⑥二年冬:指元和二年冬季。

⑦南越:泛指今广东、广西一带。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仆道不笃.笃:深厚 B .辱书云,欲相.师 相:互相 C .因抗颜而为师.师:老师 D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后学:学生解析:选B 代词,偏指一方,我。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为众人师且.不敢若属皆且.为所虏 B.⎩⎪⎨⎪⎧又挈挈而.东蟹六跪而.二螯 C.⎩⎪⎨⎪⎧ 未见可师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作《师说》以.贻之解析:选D A 项,副词,尚且/副词,将要;B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C 项,名词,的地方/助词,表判断;D 项,都是连词,来。

8.下列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赞美韩愈敢为人师的精神,并自喻品德高洁。

B .指出韩愈不该以蜀日自比,自己不敢以越雪自况。

C.抨击那些诋毁韩愈的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表明自己虽好为人师却因遭贬谪而不能的苦衷。

解析:选C 结合第3段末尾的议论可知。

9.柳宗元不愿意“为师”的原因主要是(3分)( )①仆道不笃,业甚浅近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③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④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⑤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选A ④表明得到对方的认可感到很荣幸;⑤通过比喻的手法,表明为人师没有过错,错的是那些诋毁老师的人。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不以为都是正确的。

(2)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地渲染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表达交流(16分)11.学过《师说》和《劝学》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这两篇文章的认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上下联中要分别有“师说”和“劝学”两个词语。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读书务必发奋用功,莫要别人劝学;学习当需谦虚博览,勿忘前贤师说。

12.就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表达上的毛病并改正。

(4分)老师,①此时此刻,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

课堂上,②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③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

如今,④您离我而去,⑤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

⑥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愤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②“抛砖引玉”改为“悉心指导”;③“无所不至”改为“无微不至”;④“离我而去”改为“退休在家”;⑤“音容宛在”改为“形象平凡而伟大”。

13.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

请根据要求,在两张贺卡上各写一段话,每段文字都要用一种修辞手法。

(每段不超过30字)(5分)(1)写给曾经开导过自己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给和自己闹过误会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老师,在我失意的时候,您像柔和的阳光照耀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您的教导如一缕春风,吹散我心灵的阴霾,感谢您,亲爱的老师。

(2)让爱的扁舟越过误会的冰川,到达你心灵的彼岸。

/让我们抛开误会的背包,乘着友谊编织的小船去遨游吧!14.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