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课件.ppt
军事理论课课件.ppt
第二阶段:1951、6-----1953、7、23(边打边谈,边谈边打)
此阶段时间较长,两军交战的形式也多样。 1951、9、18----10、22,粉碎敌人的“秋季攻势”。
1951、8、15----1952、8我军进行“反绞杀”斗争。
1952、1开始,我军进行了反细菌战的斗争。 1953、7、13----7、27,进行了金城战役,歼敌5.3万人。这是 朝鲜战争中,规模较大的最后一次战役。 (四)国家成立统一的军事领导机构。
第三阶段(1965.5-1976.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尽管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 领导人仍然警觉地注意我国的安全。毛泽东针对林彪“四人邦” 破坏军队的阴谋严肃指出“还我长城”!保持了军队的稳定,顶 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同时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始终没有放松, 因而保证了我国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6、10、16,成功发射中程地地导弹 1967、6、1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4、2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第四阶段(1978.12至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 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根据国际 形势的不断缓和特别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提出了“和平与发 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985、5、23,召开的中央 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 大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彭德怀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作 的《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中,提 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977年叶剑英代表中央军委所作《抓纲治军,准备打仗》的 报告中,又提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军委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针对国内 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 好办”,并强调“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 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 三、新时期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㈠军队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⒈军队体制向精兵、合成、高效迈进。 ⒉军事训练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多样化。 ⒊武器装备日益改善。 ⒋军队干部队伍趋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㈡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成就斐然
2024版年度军事理论课PPT模板
2024/2/2
19
05
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2024/2/2
20
国防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现状分析
当前国防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军 事技术更新换代、国际安全形势变化 等,需要加强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能 力。
对策建议
加强军事科技创新,提高武器装备水平; 加强国防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军队综 合素质;加强国际军事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性安全威胁。
国际安全形势评估
评估国际安全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 安全威胁。
未来国际形势展望
预测未来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变化,包括政治多极化、经济 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
2024/2/2
25
地区热点问题成因剖析
2024/2/2
地缘政治因素
分析地区热点问题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包括领土争端、资源争 夺、地缘政治利益等。
军队建设理论
研究军队组建、装备、训练、管理等方面的规律性的东西,旨在提高 军队的战斗力和综合素质。
7
02
战略思想与原则
2024/2/2
8
战略思想基本概念
01
02
03
战略思想的定义
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和军 事行动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总纲 和灵魂。
2024/2/2
战略思想的形成
战略思想是在长期军事实 践基础上,通过对战争规 律和军事斗争本质的深刻 认识而形成的。
社会安全
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际安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威胁,维护 世界和平与稳定。
23
06
国际形势与地区热点问题透视
军事理论课PPT
特写:钓鱼岛问题
日本处心积虑地侵占钓鱼岛,有政治、经济、 军事三方面的企图 1. 政治、经济上,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曾 编写过《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一 书,书中露骨地表示:包括尖阁列岛(日 本对钓鱼岛及附近岛屿的称呼)一些存在 主权争议、位置重要的岛屿是日本扩大 海洋经济区的关键所在。如果对这些岛 屿的主权要求不能实现,日本将减少2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经济区。日本外务省 也曾表示,只有争得钓鱼岛的主权,日 本才可以和中国划分东海大陆架大约20 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并进而夺取 东海丰富油气资源的一半。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三大挑战 • 挑战之一: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 • 毒奶粉、毒筷子、洗虾粉等等一系列 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 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实质上, 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基 层、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 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 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事 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 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 生。
洞若观火:争端背后有大国的影子
在中国与海上邻国的争议背后,美国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多。
1. 过去,美国先是声称对南海争端采取“完全中立”的态度, “对各方观点不持任何观点”,后来又逐渐变为带有一定倾向 性的“积极中立”政策,而现在,干脆转向了“积极关注和介 入”。 2. 中国海军的一位高层人士分析说,一方面,美国的全球安全战 略变得越来越积极,在东亚和南海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它必 然要强化其政治、军事的存在,并力图争夺该地区的安全主导 权,这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 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参与到这一海域的战略资源开发,这 也驱使美国政府要保护其在这一区域的利益。
• 而最近发生的巴黎恐怖袭击以及被恐怖分子炸毁的俄罗斯客机更 是令世人为之震惊。图为发生在巴黎街头的恐怖袭击和俄罗斯客 机坠毁的残骸。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目录•军事理论概述•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周边安全•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设•现代武器装备与信息化作战平台军事理论概述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反映时代的特征。
反映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观点。
实践性来源于战争实践,并指导战争实践。
定义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军事科学的定义与特点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01古代军事理论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计谋和策略。
02近代军事理论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代表,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03现代军事理论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战为代表,强调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战争的本质、规律、指导规律以及国防建设等问题。
指导国防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国防建设的科学性。
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战争历史的研究,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军事人才通过军事理论教学,培养具备军事素养和战略思维的人才。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定正确的基本目标和职责;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国防现代化。
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建设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全局性、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国防活动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的新挑战信息化战争的概念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2024版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PPT大纲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PPT大纲contents •军事理论概述•战争与战略•作战指挥与协同作战•武器装备与信息化战争•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安全形势与中国军事外交目录01军事理论概述军事理论定义与重要性军事理论是研究战争和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是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为战争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决策者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战术。
军事理论为军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推动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
军事理论服务于国家战略,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理论支撑。
军事理论定义指导战争实践推动军队建设服务国家战略A BC D军事理论发展历程古代军事理论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计谋和策略在战争中的运用。
近现代军事理论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代表,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注重战略和战术的运用。
中世纪军事理论以骑士精神和城堡攻防战为主,重视勇气和忠诚。
当代军事理论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战为主,关注非对称威胁和非常规作战。
战略学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和指导战争的方略。
战役学研究战役的规律和指导战役的方略。
战术学研究战斗的规律和指导战斗的方略。
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心理学军事社会学研究军队指挥的规律和指挥艺术的科学。
研究军人在战争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决策的科学。
研究军事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02战争与战略战争本质及分类战争本质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国家之间通过暴力、攻击、杀戮等手段实现政治、经济、领土等利益的暴力行为。
战争分类按照战争性质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按照战争规模可分为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按照战争形式可分为常规战争和非常规战争等。
战略概念及层次划分战略概念战略是指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和方案。
战略层次划分国家战略、军事战略、战役战略、战术战略等。
其中,国家战略是最高层次的战略,涉及国家整体利益和发展方向;军事战略是指导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战略;战役战略是指导战役实施的战略;战术战略是指导战斗实施的战略。
军事理论ppt课件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与实践
总结词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和实践
详细描述
反恐维稳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军队应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情报侦察、精确打击、联合执 法等,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同时,军队应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反恐维稳行动 的整体效能。
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智能化战争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 武器的普及,智能化战争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
应对策略
针对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传输和 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作战效能和应对能力。此外,各 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
06
军事理论前沿问题与 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与未来战争的特点
总结词
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演变,未来战争将呈现新的特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网 络中心战转变,强调信息主导、快速决策和精确打击。未来 战争将更加注重隐形、快速、远程和高度机动化,同时非对 称作战和混合战争也将成为重要特点。
兵战术和航空兵战术等。
军事战术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保密性和风险 性。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和运用
1 2 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服从战略。战略是宏观的、 全局的指导,战术是具体的、局部的实施。
战略与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应根据战略需要制定具体的战术,同 时也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实现战略 目标。
军事战略的层次
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种战 略和战场战略等不同层次。
大学军事理论PPT课件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俄罗斯的强势复兴战略
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谋求在国际事务中 的更大话语权。
其他国家的军事战略
如日本、印度、欧洲等国家的军事战略, 各有特点和侧重。
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国际合作 与竞争并存。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战争、军队和国防等领域的问题,包括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军队的组建、 管理和运用,国防政策、战略和策略等。
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系统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现实情况和未来趋 势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军事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02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当前趋势
智能化、网络化、高超声 速技术等成为现代国防科 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展望
量子计算、生物科技、人 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有望引 领未来国防科技发展。
现代国防科技的主要领域与成果
武器装备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隐身 技术、高超声速武器
等。
侦察监视技术
卫星侦察、无人机侦 察、网络侦察等。
指挥控制技术
自动化指挥系统、智 能决策支持系统、网
络中心战等。
新型作战力量
网络战部队、太空战 部队、生物战部队等
。
现代国防科技对军事理论的影响与挑战
战略层面
现代国防科技改变了战争 形态和作战方式,对军事 战略和战争理论产生深远 影响。
战役战术层面
新型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 的出现,要求创新战役战 术理论和作战方法。
军队建设层面
现代国防科技发展要求军 队加快转型重塑,提高信 息化、智能化水平。
大学生军事理论精品PPT课件
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国家安全面临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 挑战,如外部势力干涉、 经济制裁、网络攻击等。
机遇
全球化、信息化为国家安 全提供了更多合作与交流 的机会,如共同打击跨国 犯罪、维护国际秩序等。
应对策略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 合作与交流,积极应对各 种挑战和机遇。
06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
国防建设概述
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 障,涉及军事、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个领域。
国防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保卫国 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 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防建设需要依靠科技、人才 和法制等多方面的支持,加强 军民融合,提高国防实力。
国防动员的意义与任务
国防动员是国家应对战争和其他 紧急状态的重要措施,能够快速 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保障国家
01
03 02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 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 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
1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任务
2
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
3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01
02
03
推进信息化作战理论创 新
加强信息化军事人才培 养
完善信息化军队组织形 态
大学生军事理论精品PPT课件
目 录
• 军事理论概述 • 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 •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设 • 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 • 现代武器装备与信息化作战平台 •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
01
军事理论概述
军事理论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军事理论是研究战争和军队建设 规律的科学,是指导国防和军队 建设的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课PPT
国防科技建设
我们国防科技建设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我国国防科技的研发思路没有突破。 我国基础工业水平较低。
2.从1985年开始,我国在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和相 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中开展学生军训,至今,军训 已经成为青少年国防教育中最普及、最主要的一项 内容。
国防经济建设
重要性: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量足质优
的经济资源和相应的体制保障,是我国国防 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 措施:1.确保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2.统筹国防投入的适度规模 3.坚持国防建设的高效发展 4.实现国防与经济的兼容发展
1.外交特点
战略性 政策性 敏感性
军事与外交
2.外交作用
增进军事互信 加强危机管控 避免战略误判 深化国家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近年来我国军事外交的发展情况:
与大国军事关系――“稳”。
与周边国家军事关系――“好”。 与发展中国家军事关系――“实”。 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活”。 4. 展望未来,军事外交面临的挑战:
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1.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 2.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 和国防精神,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在 提高国民素质占有重要地位。 3.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 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国防教育的措施
1.全民国防教育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1年4月公布施行了《国防教育法》,标志着国 防教育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军事理论课课件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
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军事领域的各种 现象和问题。
研究范围
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和平、战争准备 、战争实施、军队建设、国防建设、 军事思想、军事历史等方面。
2024/1/28
6
02
战争与战略理论
2024/1/28
7
战争的本质与分类
战争的本质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
2024/1/28
21
05
军事思想与军事家
2024/1/28
22
中外军事思想的发展与比较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重点阐述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三十 六计等古代军事典籍的核心思想和战 略原则。
中外军事思想比较
对比中西方军事思想在战争观、战略 战术、治军原则等方面的异同,探讨 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
西方军事思想
作用
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战 争实践,预测战争发展,为国防 和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军事理论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 强调战略战术和智谋的运 用。
2024/1/28
近代军事理论
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为代表,提出战争是政 治的继续等思想。
现代军事理论
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 战为代表,强调信息技术 在战争中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通信、导航等 技术的应用,武器装备 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2024/1/28
无人化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 艇等无人装备将广泛应
用。
智能化
高超声速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 术将提高武器装备的自
主性和智能化水平。
军事理论PPT课件-军事思想(含古代军事思想)
《军争》《九变》 《行军》《地形》《九地》 《火攻》《用间》
间谍的重要性及应用
胜
孙子十胜论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 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 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 4、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 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 6、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 7、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 8、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 9、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 10、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
胜于易胜
见胜不过众人之智,非善之善 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 之善者也。古之所谓善战者, 胜于易胜也……其战胜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 者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唐
汉 水
淮水
柏举
蔡
凤台
大 别山
江陵 楚 武 汉
柏举之战为孙武指挥的西破强楚的一次战役 蔡
唐
汉 水
淮水
2、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三个谋略制胜思想
(3)不战而屈人之兵
——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 道也。
3、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 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军争》《九变》 《行军》《地形》《九地》
《火攻》《用间》
第一篇 《计》 五事、七计 诡道、庙算
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 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诡道取胜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 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 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 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 而劳之,亲而离之。
大学军事理论PPT课件
多领域、多层次、多手段:未来的战争将更加复 杂,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
THANK YOU
反映国家安全战略需求
军事理论是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反映,是 国家制定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据。
促进国防科技发展
正确的军事理论可以促进国防科技的发展 和应用,提高国家的国防实力。
02
中国国防
中国国防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原则
积极防御原则
中国国防的决策和行动都由自己作主,不依 赖于其他国家或组织。
中国国防以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制止武装 颠覆、反对分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旨在维 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军事高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其中的挑战, 如技术失控、道德伦理等问题,同时也需要抓住其中的 机遇,如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
05
信息化战争与智能化 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 2 3
信息化战争定义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使用信息武器和装备,以争夺制信息权为核心 的战争。
02
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 势
智能化战争正朝着自主化、无人化、 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如自主驾驶车辆 、无人机集群作战等。
03
智能化战争的挑战
智能化战争面临着技术、安全、伦理 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人工智能技术的 可靠性、安全性问题,以及智能化武 器对人类道德和法律的挑战。
信息化战争与智能化战争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国防政策
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国防 政策,注重加强与周边国 家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 护地区和平稳定。
我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目标
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是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 全等各方面的安全,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军事理论课PPT
舰载机
巡洋舰:主要为水上侦察机 ,用于索敌和弹着观测
舰攻:主要搭载鱼雷
航母
舰爆:主要搭载炸弹
舰战:对空作战
舰侦:远距离侦查索敌
※ 反潜观测机
巡洋舰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装备有较强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 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 护航[1] ,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
TAG:
驱逐舰
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9世纪90年代至今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现代驱逐舰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等 多种武器,,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中型军舰之一,主要职责以护航为核心,同时拥有侦察巡逻 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是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的舰艇。
TAG:
其他武器装备
• 照明弹 • 探照灯 • 雷达电探 • 反潜声呐 • 对空机铳 • 烟幕
如何对舰艇实施有效打击?
TAG: 舰桥 装甲区 鱼雷
弹药区
进水与起火
现代海军舰种的介绍
制作人:杨艳芳
舰船种类
战列舰 • 航空母舰(轻空母) • 重巡洋舰 • 轻巡洋舰 • 驱逐舰
• 补给舰
• 潜艇
• 工作舰
战列舰
战列舰(Battleship,或又称为战斗舰,战舰)是 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 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1860年代开始发展,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一直是各主 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曾一度被称为主力 舰。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 道导弹潜艇所取代,不再是舰队中的主力,其称 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大学生军事理论PPT(超详细)
1 2 3
军事战略的定义与特点
解释军事战略的含义,阐述其全局性、对抗性、 谋略性等特点。
军事战略的分类与内容
根据战争类型和战略目的,将军事战略分为不同 类型,如进攻战略、防御战略、联合作战战略等 ,并分别介绍其内容。
军事战略与战术、战役的关联
分析军事战略与战术、战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 别。
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的关系
作用
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为战争实践提供行动指南,推 动军事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军事理论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 强调战略战术和谋略的运 用。
近代军事理论
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为代表,强调战争是政 治的继续,提出总体战思 想。
现代军事理论
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 战为代表,强调信息技术 在战争中的应用和军队信 息化建设。
国际军事竞争与合作
各国在军事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并存, 军事技术、装备和战略思想不断更新 发展。
国际安全形势
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地区冲突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 威胁日益凸显。
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传统安全威胁
包括领土争端、军事冲突、政治 动荡等传统安全威胁,对国家主
权、安全和稳定构成挑战。
03
信息化战争的演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战争经历了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
化的演变过程。
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战争将成 为未来战争的重要形态,智能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决策 、智能化作战行动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特征。
智能化战争面临的挑战
《军事理论课》PPT课件
基本功能 : 一是反映情况,以供制定决策和计划之用;
二是传达指令,以落实决策和计划。
.
3
CHAP. 1 信息战
一、信息战的基本原理
现代战争中,信息优势是获取战争胜利的一个决定性 条件。
所谓信息优势,即制信息权,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已方能够获得指挥作战行动所需的足够的信息;
二是能够阻止敌方获取这些信息的能力。
④按技术手段可为雷达对抗装备、通信对抗装备和光
电对抗装备等。
.
14
CHAP. 2 电子对抗技术
二、电子对抗装备
(一)雷达对抗装备
雷达对抗装备是指专门用于侦察、干扰敌方雷达的电 子设备与器材。包括雷达对抗侦察设备、雷达干扰 设备和雷达无源干扰器材等。
⒈雷达对抗侦察设备 ⒉雷达干扰设备 ⒊雷达无源干扰器材 ⒋雷达简介
.
5
CHAP. 1 信息战
二、信息战的演进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 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开始迅速发展。
今天的军队乃至整个国防系统装备了五花八门的功能
强大的电子设备和信息网络,成为一个由无数信息获
取、处理节点和信息传递信道构筑成的庞大系统,这
一方面使这个战争系统具备了极强的信息获取、传递
军事理论课
——信息战与电子对抗
主讲:宁叔帆 制作:符 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民武装部
.
1
信息战与电子对抗
• CHAP. 1 信息战 • CHAP. 2 电子对抗技术 • CHAP. 3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电子对抗
.
2
CHAP. 1 信息战
一、信息战的基本原理
信息是指挥活动和军队行动的基本驱动力。军队作 战行动受控于指挥,而指挥活动只有在得到必要信 息(获取、传递、处理判断、决策执行)的支持下 才能正常运转,获取必要的信息是指挥的前提。
军事理论PPT
战略和策略的运用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军事理论的本质与起源
01
02
03
04
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PART TWO
军事理论的起源
The Origin of Military Theory
02Biblioteka 军事理论的本质军事理论的起源
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古代军事理论的影响
古代军事理论是指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76年之间的军事策略、战术、战争哲学等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通常通过文字或口述的方式传播,其本质是对战争、冲突和战略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第一,近代军事理论的核心在于战略和战术的理解。理论家们深入研究各种战略和战术的优缺点,以寻求在特定情况下取得优势的方法。他们探讨如何部署军队,如何协调行动,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来达到目标。
2.近代军事理论:情报与科技改变战争第二,近代军事理论强调了情报和预测的重要性。理论家们认识到,在战争中,对敌人的了解和预测其行动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们发展了各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情报,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军事理论是一种关于战争和军队建设的系统知识,旨在指导军事行动、战略规划和组织发展。军事理论是通过对战争的历史、理论、战略和战术的研究而形成的。
军事技术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武器装备、通信技术、战略地理等。军事理论要研究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战争中。同时,军事理论还要研究现代战争中的战术,如空地一体战、网络战、特种作战等。
军事理论概述[PPT课件]
第五阶段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今
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 下的局限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 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实施科技强 军战略;转变我军建设的发展模式;建设 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三、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
四、中国国防建设目标与国防政策
五、中国的武装力量
第四节
国防动员
一、人民武装力量动员
概念:武装力量动员,即国家将军队及其 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的措施 和活动。
作用:是夺取战略主动权、赢得战争胜利 的重要手段,也是遏制战争爆发、维护和平 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过分那个动员中 居于核心地位。
分类:兵员动员、武装装备动员、后勤物 资动员
5法律责任三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的数个体系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国防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1949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设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革命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统一管辖并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其他武装力量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不再设立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
主要任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 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织防空专业队伍,普 及防空知识教育,组织隐蔽疏散,配合防空作战, 消除空袭后果等。
目的: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的安 全,减少国家及人民群众设施生命财产的损失,保 存战争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国防力量
一、概念 国防力量包括武装力量和非武装力量两个方面。我国的武装力量 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民兵等。 二、 国防力量的非武装力量方面也是举足轻重的 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间政治、军事为主的角逐已经向经济, 技术的竞争转移。主要以军事实力的竞争开始让位于国家总体实力的 竞争。争夺新技术,争夺未来总体战略的主动权,开始成为国际间争 夺的核心。 (一)国防力量的特点: 1、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六、现代国防的主要观点
㈠ 全民的 ㈡ 全方位的 ㈢开放的 ㈣现代化的
第二讲
我国当代国防
一、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回顾(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0-----1953年底)国家处在外御帝 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的经济恢复时期。此时 的国防建设主要有六项大的功绩与活动。 (一)解放西藏,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伟业。 (二)剿灭土匪,平息匪患。
1、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
3、联盟型 联盟型国防从性质上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两种。从联盟国 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一元体和多元体两种。 4、中立型
二、国防的主要内容
㈠ 保卫国家主权 保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的第一内容。 ㈡ 保卫领土完整 ㈢ 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
国防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却有着共同的实在——都是 以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为核心来组织的。
第四讲、高技术及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一、高技术战争相关概念
㈠高技术概念 ⒈什么是高技术 高技术就是建立在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 前沿尖端地位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 具有推动和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就其特点来分析,高技术一般 是指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高、职工的知识水平高、产品的附加值 高、工业增长率高、知识密度高的技术。 ⒉高技术兴起的社会、科技背景 ⑴三次技术革命导致了高技术的出现 经历三次技术革命之后,科学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其标 志是:系统论、信息论、材料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等新兴 学科的出现。正是这场科学革命导致了新技术革命的发生。 ⑵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使高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⒊高技术发展的特征 ⑴知识和技术的密度高 ⑵新技术、新产业以群体的形式出现 ⑶信息技术起主导作用 (微电子、计算所、光纤通信、激光器等)
2、区域目标——地区稳定
3、全球目标——世界和平
国防目标从内涵上分为四个层次: 1、国家的存亡——国防的首要目标 2、国家的安危——国防的次要目标
3、国家荣辱
4、国家的兴衰
五、现代国防的基本思想 ㈠ 国防的职能不仅是打仗,而且是要保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㈡ 国防力量不单纯是军事力量,而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㈢ 国防不只是军队和有关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 大事
政治统帅,指导和影响国防,国防为政治服务,两者关系 可用“三个决定”来概括: ⑴ 国家的政治总目标决定着国防目标 ⑵ 国家的政治稳定,决定着国防的巩固和稳定
⑶ 国家政治制度决定国防体制的有效性
2、国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国防不单纯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而是既消耗又 “增值”。 3、国防与军事的关系
㈣
维护国家的安全
三、现代国防的一般特点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它是对传 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 动。 ㈠ 整体性 ㈡ 全民性 保卫、建设国防是全民的义务和责任。 ㈢ 持久性
㈣ 综合性
国防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1、国防与政治的关系 国防对政治是从属关系。政治是目的,国防是手段。
2、国防力量的突发显示性
3、国防力量的瞬时性 ⑴、交战国一方无条件投降
⑵、交战国一方的国土全部或大部被敌方占领
⑶、交战国一方在交战期内发生动乱话军事政变
(二)国防力量与相关力量的关系
1、国防力量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2、国防力量与社会物质,精神的关系(包含国土、科技、爱国意识等) 3、国防力量与军事力量的关系 三、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队和预备役军队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时 期 49--52 51—52 50—63 合计 方 向 作战次数 歼敌人数 13.5 万人 16083 57.4 万人 9.1 万人 80 余万人 缴获枪炮 20 余万支(门) 45 万多支(门) 2.1 万多支(门) 67.1 万多支(门)
西南 中南 川、云、贵、 青海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国家成立统一的军事领导机构。
⑵一般是指战争以高技术物资设备作为支撑,敌对双方都使用了大量 的高技术兵器。 ⑶一般是运用了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相适应的作战理论和方式方法,使 作战样式与传统的作战样式有着根本性区别。
第五课、当前世界军事形式及对策
一、恐怖主义袭击对国际安全构成严重挑战 (一)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本土 (二)美英对阿富汉发动大规模反恐怖战争 (三)新的一系列恐怖袭击 二、热点地区的和平进程在曲折中发展 (一)巴以冲突反复升温,和平进展严重倒退 (二)巴尔干地区危机四伏,冲突不断 (三)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南北会谈受到阻碍 (四)印巴冲突时断时续,首脑会谈无果而终 三、大国关系重新定位,军事战略重新调整 (一)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大国关系重新定位 (二)美国出台新的防务战略,实行战略重点东移 (三)俄罗斯继续奉行灵活务实的,东西平衡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 (四)欧盟继续战略调整,重建大国关系 (五)日本进一步推行外向型军事战略 (六)印度继续推行争霸南亚,面向东方的战略 四、各国不断加大军费投入,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 五、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面临新的转折
⑷发展的速度快 ㈡军事高技术概念 ⒈军事高技术就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运用,是诸多高技术中为 了满足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 自从有了战争、军事,新技术只要战争、军事可用的,一般都最 先运用于战争与军事,这是科学技术与兵器发展几千年形成的一条 规律。军事高技术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对高技术战争形成起决定 作用的军事高技术主要有: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 和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软 件工程技术、指挥通信与情报系统(亦称C3I技术)电子对抗技术、 隐形技术、定向技术等。 ⒉高技术武器装备,是以军事高技术为基础研制或改造的现代武器 装备,包括运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装备和运用高技术改造的现有 武器装备。 ㈢高技术战争概念 ⒈什么是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一般是指在核威慑条件下,大 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其相应的作战理论、作战方式所进行的战 争。 ⒉高技术战争的基本条件: ⑴一般是在核武器、化学武器威慑的条件下,也就是说战争双方控 制不慎,就有可能发展核战争或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至少有使用 核、化武器的恐吓。
(五)着手组建新的军种兵种
(六)先后建立了一批军事院校,培养了大批现 代军事人才
第二阶段(1953-1965年)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大时期
㈠1953.12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是军事建设 和国防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㈡为加速军队现代化的步伐,中共中央和军委指定了减少军队 数量,提高军队质量,精兵、合成的战略政策。 ㈢1955.11.14,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 定着手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从而揭开了我国 尖端武器的发展序幕。 ㈣1964.10.16,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政府随即发表了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相信核 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 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 是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
大学生军事理论
总成绩=出勤*20%+作业*30%+期末*50%
1.出勤:6个课时 2.作业:PPT 要求:每班2-3组,每组10个人左右,内容不同 PPT要写明每个成员的分工 汇报不超过5分钟 3.期末考试:小论文 要求:手写,1000字左右,内容与军事理论课相关 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内容真实无抄袭
军事是国防诸要素中最直接的因素,军事力量是国防力量 的中坚,但不是国防力量的全部。
4、国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国防大计应是教育第一,要加强国防,首先要加强国民文 化教育。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㈠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㈡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㈢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国防目标按范围分为三种: 1、自卫目标——国家的安宁
其基本精神是:国防建设和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 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上 来。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 重点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从单方面强调军队建 设转变到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上来;从主要准备对付全面战争转 变到重点打赢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根据这一重大决策采 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㈠军队精减100万; ㈡军队编制体制改革; ㈢走“军民兼容”的国防发展道路; ㈣不断完善和加强战争动员体制和后备力量建设; ㈤更加重视军事理论和国防科技研究等。 二、我国的国防战略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 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它取决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是由 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整个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我国国防战略主要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第三阶段(1965.5-1976.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尽管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 领导人仍然警觉地注意我国的安全。毛泽东针对林彪“四人邦” 破坏军队的阴谋严肃指出“还我长城”!保持了军队的稳定,顶 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同时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始终没有放松, 因而保证了我国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6、10、16,成功发射中程地地导弹 1967、6、1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4、2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第四阶段(1978.12至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 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根据国际 形势的不断缓和特别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提出了“和平与发 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985、5、23,召开的中央 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 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