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金匮要略讲义
金匮要略讲义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本篇论述了五脏风寒和真脏脉象,三焦各部病证及脏腑积聚脉症,体现了以五脏为核心的辨证方法。
其中五脏风寒部分脱简较多。
五脏病既有中风、中寒等邪伤脏,又有气血阴阳不和的病机。
至于五脏的死脉论述,反映了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
篇中还论述了三焦为病与积、聚、䅽气三者的鉴别。
篇中论述三焦竭部的思想,既有上、中、下三焦一部有病,可影响到其他两部,又有调理有病的一部,可解除其他两部病证的思想方法。
本篇对肝着、脾约、肾着三种病证的论述较为详尽。
学习目的了解三焦为病与积、聚、䅽气三者的鉴别,领会张仲景有关五脏风寒积聚病证的辨证论治精神,知晓肝着、脾约、肾着病的基本诊治思路。
学习要点肝着、肾着的概念及其辨证论治。
重点条文:7、16一、五脏病证举例(一)肺病1.肺中风2.肺中寒3.肺死脏脉(二)肝病1.肝中风2.肝中寒3.肝死脏脉4.肝着证治(旋覆花汤)(三)心病1.心中风2.心中寒3.心伤4.心死脏脉5.心虚邪哭癫狂证(四)脾病1.脾中风2.脾死脏脉3.脾约证治(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五)肾病1.肾死脏脉2.肾着证治一、五脏病证举例(一)肺病1.肺中风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①而重,冒而肿胀。
(1)【释义】本条论述肺中风的症状。
风属阳邪,性燥,风燥伤肺,津液被灼,津亏不行,肺失宣降,故曰燥而喘;肺失治节,清肃之令不行,气机不利而卫阳不得外达,故身体运转动摇而沉重;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水气外溢肌肤,故身体冒而肿胀。
【辨治与方药点睛】原文“中”字应读平声,因杂病以内因为主,与伤寒外邪中人的“中”字不同。
有关肺中风的详细证候可参陈言《三因方·卷二》。
2.肺中寒肺中寒,吐浊涕。
(2)【释义】本条论述肺中寒的症状。
肺为华盖,中寒则胸阳不布,津液不行,凝聚而变生浊涕,肺开窍于鼻,肺气失宣则鼻窍不利,浊涕难从鼻出而转道于口,故可见口吐浊涕。
3.肺死脏脉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金匮要略方论》课件
作品内容概述
方论包含药物学、方剂学、 方剂应用、临床治疗和预 防等方面的内容,成为古 代医学文献中最丰富、最 值得研究的典籍之一。
方剂分类
四气药方
四气药方是根据中医药理论,针对不同体质、 脏腑疾病、气血不足等病症所选择的药方。
五化药方
五化药方是以药物的性能、味道、气味、毒理 等为依据,区分为五味五性、归经五脏,并以 此来辨析药性。
神农本草方
神农本草方是我国古代医学集大成之纪录,它 是从东汉至唐朝时期陆续出现和流传下来的医
方剂使用原则
1
适应症与禁忌症
中医药治疗的关键是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对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用药注意事项
服药注意饮食、时间、数量,应采用一些特殊的服药方法,剂量不可过量或不足。
3
方剂配伍规律
通过药物之间的配伍,能够起到增强药效、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的目的。
探秘《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探索方论的价值与实践应用。
方论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 在这一时期把古代医学知 识融合到变化中。他的作 品被誉为“古今之冠”。Fra bibliotek作品背景
《金匮要略方论》是唐代 孙思邈整理《金匮真传》 和《素问真诠》的药方篇 目。文献系统、内容丰富、 理论体系完善,是中医药 界的重要宝典。
方剂实践应用
常见疾病方剂举例
针对有些常见的疾病,方论中很多药方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感冒、咳嗽、消化不 良等。
方剂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我们能够借助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对方剂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全 面、准确地评估。
金匮要略讲义
金匮要略细目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原文阐释】本条论述已病防传和虚实异治的治疗原则,重点阐述治未病的意义。
【经义索隐】本条以肝病实脾为例,是对已病防传治未病的示范,同时指出不仅治疗已病要辨虚实,治疗未病也应分清虚实,强调熟悉五脏相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和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要点二【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原文阐释】本条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发病原因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原则。
【经义索隐】本条从人与自然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论述发病与摄生的重要关系,以及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原则。
要预防疾病的发生,既重视内因—五脏元真通畅,又不忽视外因—客气邪风中人。
故养生防病,需内养正气,外避邪气。
同时强调人体发病后,为防止疾病由浅入深,由轻转重,应及时予以治疗。
金匮要略讲义PPT课件2024新版
历史与发展
成书过程
据考证,《金匮要略》原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后经王叔和整理编次而 成。
流传与版本
该书在历史上有多种版本流传,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所引 录的部分内容。宋代以后,该书逐渐被重视,出现了多种校勘和注释本。
学术价值与影响
学术价值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古籍之一,对 于研究中医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 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风燥伤肺
症状包括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 易咳出或痰中带血等,治宜疏风清 肺、润燥止咳,常用方剂如桑杏汤 。
哮喘辨证论治
冷哮
虚哮
症状包括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 促、喘憋气逆等,治宜宣肺散寒、化 痰平喘,常用方剂如射干麻黄汤。
症状包括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 促、动则喘甚等,治宜补肺纳肾、降 气化痰,常用方剂如平喘固本汤。
热哮
症状包括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 胸高胁胀等,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 喘,常用方剂如定喘汤。
胃痛辨证论治
寒邪客胃
症状包括胃痛暴作、恶寒喜暖、 得温痛减等,治宜温胃散寒、行 气止痛,常用方剂如香苏散合良
附丸。
饮食伤胃
症状包括胃脘疼痛、胀满拒按、 嗳腐吞酸等,治宜消食导滞、和
胃止痛,常用方剂如保和丸。
针灸操作方法
包括毫针刺法、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等,根据病情 和穴位选择合适的操作方 法。
推拿按摩手法介绍及操作示范
推拿按摩手法
包括推法、拿法、按法、 摩法、揉法、捏法、颤法 、打法等八种基本手法。
操作示范
通过演示和讲解,使学生 掌握各种手法的正确操作 方法和应用技巧。
推拿按摩作用
可舒筋活络、行气活血、 调整脏腑功能,对多种疾 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金匮要略方论》课件
指情绪波动导致的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出现抑郁焦虑 、烦躁易怒等表现。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方用 柴胡疏肝散。
PART 03
辨证论治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01
02
03
辨病
根据疾病的具体病名和病 机进行诊断。
辨证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 行诊断。
结合
辨病与辨证相互补充,有 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疾病本 质,提高诊断准确性。
内容与结构
内容
主要论述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 疗方法。
结构
全书共分为25篇,每篇下设若干条文 ,条文下又细分为若干小节,层次分 明,结构严谨。
学术地位与影响
学术地位
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标志着中医临床医学的成熟 与发展。
学术影响
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历代医家视为必读之书,是中医临床医学 的经典之作。
骨折与扭伤
金匮中的肾气丸等方剂有助于骨折愈 合和扭伤恢复。
其他应用
妇科疾病
如月经不调、痛经等,可用金匮中的温经汤、胶艾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五官科疾病
如鼻炎、中耳炎等,可用金匮中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半夏厚朴汤等方剂进行治疗。
PART 05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
实验方法
采用动物模型、细胞培养等实验方法,从分子、细胞、组织等不同层面探讨《金匮要略方论》中方剂 的作用机制。
用法用量
对方剂的用法、用量进行 分析,了解最佳用药方案 。
PART 04
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
感冒
金匮中的桂枝汤、麻黄汤等方剂对于感冒的治疗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于风寒感 冒。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提纲1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提纲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疾病的病因、分类、病机和预防1·论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强调预防,重视早治(2)2·论述病证的分类、五邪中人的规律(13)3·气候反常为病因之一(8)4·厥阳的病机(10)二·疾病的诊断、预后1·面部望诊(3)2·闻诊举例(4)3·观察呼吸状态(5)4·望呼吸以定病位、断预后(6)5·诊脉象与四时五色相合(7)6·脉象主病随出现部位而异(9)7·卒厥的病机及一般疾病的预后(11、12)三·疾病的治疗原则1·治未病和虚实异治(1)2·表里同病,宜分缓急(14)3·新病痼疾,治有先后(15)4·审五脏喜恶而进行治疗、护理(16)5·治病当随其所得(17)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痉病主证:颈项强急、口噤不开、甚者角弓反张病机:外感风寒,邪阻经脉;素体津亏,筋脉失养。
治法:发汗散邪,兼顾津液。
急下存阴。
湿病主证:发热身重、关节疼烦。
病机:感受湿邪,兼风挟寒。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微汗顾护阳气)暍病主证:发热自汗、烦渴溺赤、少气脉虚。
病机:外感暑热、兼寒挟湿。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一·痉病的脉证1·痉病有刚柔之分(1、2)2·痉病热化之证(7)3·痉病的主脉(9)二·痉病的预后(3、8、10)三·痉病的证治1·柔痉证治(11)栝蒌桂枝汤2·刚痉证治(12)葛根汤3·痉病属阳明里热的证治(13)大承气汤四·误治成痉(4、5、6)五·湿病的主要表现和治则1·湿痹证治(14)2·治湿当以微汗(18)3·湿郁发黄(15)六·湿病的具体证治1·寒湿在上的证治(19)2·寒湿犯表的证治及治禁(20)麻黄加术汤3·风湿袭表的证治(21)麻杏薏甘汤4·风湿兼表气虚的证治(22)防己黄芪汤5·风湿兼表阳虚的证治(23)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6·风湿兼表里阳气俱虚的证治(24)甘草附子汤七·暍病的证治1·暍病的主证及误治变证(25)2·暍病的典型证治(26)白虎加人参汤3·暍病偏于湿盛的证治(27)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主证:神志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金匮要略讲义
精彩摘录
这段文字指出了针灸的作用在于调和阴阳,调节气机的运行,以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精彩摘录
以上只是《金匮要略讲义》中的部分精彩摘录,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脏腑经络、脉象证治等多个方面,是学习中医的宝贵资料。希望这篇文章能 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金匮要略讲义》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中医著作,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经典之 作。这本书的读后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目录分析
《金匮要略讲义》的目录共分为三篇,分别是总论、各论和附篇。
目录分析
总论篇包括了三个章节,分别是绪言、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和治则。其中绪 言部分介绍了金匮要略的源流、历史背景和贡献等;治则部分则包括了治疗原则、 治疗手段和方法等。
目录分析
各论篇包括了各个疾病的具体内容,按照脏腑经络、寒热虚实进行分类,每 个病证下有具体的方剂和针灸治疗。其中脏腑经络分类最为详细,包括了肺脏、 心脏、肝脏、肾脏等多个脏器的疾病,每个脏器下有具体的病证和治疗方剂。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金匮要略讲义》是一本关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经典著作,被广泛认为 是中医学习的必读之作。这本书包含了仲景医圣的论述,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 治疗都有精辟的阐述。下面是我从这本书中精选的一些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若以阳虚知之,以阴为守,以阳为 用,此即知其内外之法。"
阅读感受
《金匮要略讲义》这本书的读后感非常深刻。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 深入地了解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书中还提供 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对于中医的实践和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金匮要略讲义
氣,色黃者,面黃也,其病在脾,脾病則生飲,故胸上有寒。寒,寒飲也。色白,亦面白也,亡血者,不華於色,故曰:血亡則陽不可更越,設微赤有非火令之時,其為虛陽上泛無疑,故死。目正圓者,陰之絕也;痙,為風強病,陰絕陽強,故不治。痛則血凝泣而不流,故色青。勞則傷腎,故色黑。經雲:腎虛者,而漆柴也。風為陽邪,故色赤。脾病則不運,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經雲: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也”。
凡是氣候未至,不至,不去,太過皆屬異常之氣候,都會影響人體的氣血而發生疾病。
[選注]
《金匱要略心典》:“雲少陽起者,陽方起而出地;陽媽生者,陽始盛而生物,非冬至一陽初生之謂也,竊嘗論之矣。夏至一陰生,而後有小暑、大暑;冬至一陽生,而後有小寒、大寒,非陰生而反熱,陽生而反寒也。天地之道,否不極則不泰;陰陽之氣,剝不極則不復。夏至實陰盡於地上,而後一陰生於地下,是陰生之時,正陽極而大熱,陰極而大寒,自然之道也,則所謂陽始生天得溫和者,其不得與冬至陽生同論也,審矣。至未得甲子而天已溫,或已得甲子而天反未漸,及已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或如盛夏五、六月時,則氣之有盈有縮,為候之或後或先,而人在氣交之中者,往往因之而病,惟至人為能與時消息而無忤耳!”
[選注]
《金匱要略發微》:“無病之人,語聲如平時,雖高下疾徐不同,決無特異之處。寒濕在骨節間,發為痠痛,故怠於語言而聲寂寂,轉則劇痛,故喜驚呼。心膈則為肺,濕痰阻於肺竅,故語聲喑喑然不徹。頭痛者,出方大則腦痛欲裂,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不敢高聲也。”
5、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王雪华讲《金匮要略》王雪华简介王雪华教授女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学术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委省医药管理局哈尔滨市卫生局科技成果立项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职现受聘美国中国医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主讲《中药学》《金匮要略》等学验俱丰深得海内外不同层次学员的赞誉并应邀赴韩国讲学200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启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被遴选为四大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金匮要略精讲》主讲人完成80学时VCD光盘制作内容所需的100余万文字的修改与校订工作自1985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研究生30余名2002年1月荣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称号在"张仲景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和"经方的临床应用与开发实验研究"领域富有开拓性创新性主持重大科研课题7项参与项目3项已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1经方加味治疗肺癌的机理研究以及放化疗损伤的研究2当归芍药散胶囊剂汤剂加味治疗妇科腹痛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系列研究3射干麻黄汤冲剂治疗小儿寒饮咳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4研制痛痹贴治疗寒湿历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研究颇具特色有利于深入挖掘仲景学说的理论内涵有利于深刻阐发张仲景对内伤杂病的证治规律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际国家省级学术会议颁发的奖杯奖牌证书15个主审主编副主编大型辞书专著教材教参等计19部2002年11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最擅长治疗肿瘤及放化疗损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结石症过敏症胸痹心悸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精神抑郁症以及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疾病第01讲《金匮要略方论》性质与沿革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来学习《金匮要略》这门课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多是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雪华教授我为能够荣幸地被遴选为本课程的主讲人我很高兴一有一种荣誉感就是对我个人对我的工作单位对我所在的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的全体老师和研究生们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二是责任感为了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把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大温课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决不能辜负各级领导和所有听课学员对我的信任和期望三使命感正当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争创佳绩迎接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快车道我能够为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尽心竭力地工作是值得庆幸和终身难忘的因此我把这次学习的好机会看作是代表全国的同行们在这里作一次中心发言作一次公开教学愿抛砖引玉并广泛听取宝贵意见借此机会我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的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全体工作人员和现场学员的真诚合作好了我们开始上课内容是开头的话绪言学习《伤寒论》讲沿革我们已经了解到医圣张仲景在东汉时期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十卷是辨伤寒六卷是来论杂病由于历史原因原著虽已亡佚但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自然地逐渐地形成了我们现在所通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本书学术界已确认这是张仲景的著作两者互为羽翼堪称姊妹篇这两本书都是祖国医药伟大宝库当中的四大经典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为了全面继承发扬这一份宝贵遗产开篇的绪言我准备讲四个问题第一《金匮要略方论》的性质和沿革第二就是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体例第三有关本书的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最后讲一下学习目的和方法在第一个问题里我首先讲一下书名释义书名释义呢也就是说刚才我们说《金匮》或者讲义叫做《金匮要略》我认为全名就是我写在板书上的这个叫做《金匮要略方论》那么要解释这个书名的话应当从三部分进行理解第一首先我们来看金匮金就是指的黄金了它是世间的珍宝那么作为匮[guì]这个只能念[guì]不能念[kuì]匮[kuì]表示知识贫乏缺憾那么就是匮乏这里面的匮[guì]虽然没有带木字旁但是和我们大家知道的衣柜书柜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这个地方呢我觉得金匮一个是当名词来看是一种器具藏物之器比方说我们现在要放个书还得有个书架有个书柜是不是啊这个在古代也是这样的作为名词来用比方说《周书?金縢》篇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这个就是把一些珍贵的书册放到由黄金封缄的柜里这是作为名词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名词就是用来藏放古代皇帝的一些比如圣训玉牒实录以及重要档案的地方我们这次来到北京使我想起在南河沿有北京皇史宬那里就藏放着明清两代皇帝的有关这些重要档案其实它是一个文物保护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仍然是蔚为可观能够看到153个鎏金雕龙的金匮特别大象大箱子一样不仅外观美观就是防蛀保护保密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个就证明金匮的含义小的话呢就是一个器具如匣子啦箱子啦或者是大的柜那么这个就是藏放这些东西的放金匮的地方象明清两代的这个就是叫皇史宬如果说形容词的含义作为书名它是形容词的作用就是比喻文献资料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这个就是在《汉书?高帝纪》里面与功臣剖符作书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这是我把金匮作为名词作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情况给大家作了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从书名上来说比方说先于张仲景在《素问》里面有《金匮真言论》《伤寒论》的别本有叫《金匮玉函经》还有北宋王洙所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在清代有陈士铎著有《石室秘录》所以这里面金匮玉函石室用黄金宝玉石头那个石头现在我想不是一般的石头盖的房子玉函什么叫函呢信封或者是匣子用宝玉做的这就证明他要珍藏的文献资料相当宝贵所以林亿也说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下面我要说的是要略的含义要略可想而知要略就是简要节略的意思就是它经过人删减不是一个全本而是一个节略本所以要略它实际上可以互训比方说颜师古他就说以金以匮保慎之义《新书?胎教》也说书之玉版藏之金匮也陈修园又说书之所以名为要略者盖以握要之韬略在此也那就是要略者就是盖以握要之韬略在此也因此有一层意思我刚才讲了就是节略本之意内容怎么样呢精要现在我说根据陈修园的这种说法实际上他是要反映张仲景的治略思想比方说进一步来理解要略就是为什么叫治略思想比方说西汉刘安著《淮南子》在他的书末有要略一篇到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许慎他著其篇名对要略他怎么呢他说要略二字其义可互训也要略者乃谓其医学精要之中最精要者这就是说呢不是一般的节略本的问题而是它包含着医学精要部分里最精要的内容所以要保慎另外还有高诱他解释说《淮南要略训》的要略二字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也不是一般的简要把内容简明扼要就得了略数其要是要把精要部分的最精要的内容拿到《金匮要略》里面记载明其所指对各篇章所说明的内容要层次清楚要便于检用那么序其微妙对其深奥的理论奥妙之处要特别的加以阐述加以论述论其大体我觉得这个大体就是张仲景在祖国医药学里面他的重要的学术成就和对世界医学科学的贡献就在于他首创了辨证论治的疹疗体系不仅对外感热病而且对内伤杂病尤其富有指导意义所以这个要略的内容我说的比较多概括起来讲要略即表示内容精要又能够阐明仲景的治略思想所说方论就是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所以我们说杂病的疹疗体系它理法方药脉因证治全备我从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叫《金匮要略方论》它的含义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首先说金匮它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这就是我解释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书名释义概括起来是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下面谈本书的性质请大家把书打开在绪言的第一段开始的地方讲到了《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所说专书就意味着它是专治杂病的治疗学也就是说它是杂病治疗学也可以说是仲景杂病的辨证治疗学这本书是张仲景完成而且是在东汉末年问世所以它具有首创性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作为经典著作我认为它当之无愧是我们中医药学必读之书原因呢我觉得第一是它的权威性所说权威性就是它不管是对外感热病还是对内伤杂病是理论源头第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在临床应用上可以说它是临床应用无尽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变化无穷常读常新啊所以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权威性也是被公认的下面是指导性这个指导性就是对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均具有广泛而较高的指导意义这个指导意义集中表现在《金匮要略》里面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基本论点我就是点题第一就是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为指导第二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恒动观第三是辨证施治或者说叫辨证论治第四就是治病求本这个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反映了我们中医学的特色第三我认为是它的科学性就是它创制大量的经方这些经方对热病对杂病的疗效可以说现在已经经历了1800年了不仅是时间而且是临床实践的考验证明它的实用价值所以它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后世医家包括古代的医家都一致推崇它赞誉它称它是什么呢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这个将在第三个问题重点来阐述本书的学术成就和贡献的时候我们要分别来论述它为什么是首创治疗杂病的辨证论治的疹疗体系这个诊疗体系有哪些特色为什么说它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第三个就是关于它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地位和重大影响在这里面我们不细说了古代神医华佗称张仲景的书为真活人书也这就是对它的神奇的疗效给予高度的赞赏象清代的徐灵胎告诫后学者说如果能通金匮之理天下无难治之症目前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学科目录的调整工作中就是把《伤寒》《金匮》《温病》合起来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进行加强建设就是要在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医疗科研上要大踏步的前进要打好基础重视经典的教学重视经典方剂学习重视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而且要从科研的角度从临床实践的疗效上挖掘整理提高它我现在说到这里我觉得作为临床基础课加强不仅是对于中医学生的理论提高而且特别是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包括他的科研技术能力这个方面是很有道理的我说到这里实际上就是绪言的第一个自然段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第三谈一下沿革有关沿革的内容我准备分成三个时期来说成书散佚整理校定因为《伤寒论》的绪论它也要在沿革方面谈到之些问题因此我准备讲基本的和《金匮》相关的内容成书时间我们《讲义》上请大家看一下它写的是公元三世纪初成书的时间马继兴先生的研究结果是他依据仲景的原序说到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建安纪年实际上是公元196年十稔一稔是一年十稔是十年所以相当于公元206年我觉得这个是在考究的具体时间上和公元三世纪初的宽泛的认识都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话我们都把它做为一个常识来了解一下下面来说第二个问题就是散佚散佚这个佚字是当丢来讲但是不能念散失散佚亡佚都是说由于战乱而未见其书在什么时候丢的呢我们《讲义》强调的一个。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清·魏荔彤撰痉湿〓病脉证治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魏荔彤论痉病魏氏对于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即作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按]此条申明痉病本名,就其所感分言之,示人知所以名病之义也。
言太阳病,亦表受病也。
表受病,则外感而非内伤也。
发热无汗,亦寒伤太阳之营也。
寒伤营原应恶寒,何言反恶寒?对下文而不恶寒,互言之也;言痉病亦有不恶寒者,故可言反也。
发热无汗恶寒,寒伤营于太阳,明为伤寒中之太阳伤寒病矣,何以名之曰刚痉?则于反字寓义也。
伤寒之太阳病,无论风寒俱恶寒,而痉病则有恶寒、不恶寒之别,此所以不同于伤寒,而别为一病也。
又言太阳病亦表病,外感而非内伤也。
发热汗出,亦风伤太阳之卫也,风伤卫,亦应恶风,而不恶寒者,可知并不恶风也。
如为伤寒之风伤卫,则必恶风,今又不恶风寒,所以亦不以伤寒病为名,而以柔痉为名也。
至所以寒伤营而恶寒,风伤卫而不恶寒之理,此乃所以为痉病之故也。
盖伤寒太阳病,风自风,寒自寒,所以可以名之曰伤寒。
痉病太阳病,风不独风,寒不独寒,必挟湿邪中于表。
外寒挟湿于太阳,则其人表外一味阴邪,故恶寒;风挟湿于太阳,则其人表外阳邪合于湿邪,非一味阴邪,乃温邪也,故不恶寒。
此就风寒分言其邪之性情,以定刚柔,复就风寒挟湿感人处言其邪之纯杂,以定寒温,见别于伤寒之太阳病,无论中风中寒,俱恶寒也。
严辨痉病之异,所以便于后之立法出治也。
或问伤寒风伤卫亦阳邪,何以畏寒?答曰:伤寒风伤卫之阳邪人,汗出表虚,故恶风而有类于恶寒。
今风邪挟湿,混为温热之邪在表,风寒非所畏矣,此所以异于伤寒之太阳中风也。
然又不但辨乎此,必合诸证而辨之,而不为伤寒之中风、中寒,为痉病之中风湿、中寒湿,方可大明也,又岂专专执一而论乎?湿者,中立之邪,无所住着,附于风寒而感人,附寒者更见其寒,附风者随成其热,此湿邪以无定之性情为性情者也,即痉家分刚分柔之义也。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匱要略方论》【内容提要】《金匱要赂方论》与《伤寒论》原为一书,名《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
本书简称《金医要略》、《金匱》。
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介绍了不少实用有效的方剂,为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
书中论述内、外、妇等科杂病,而以内科杂病为主。
全书共三卷,二十五篇,共有608节条文。
1.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主要论述预防、病因、诊断、治疗等有关问题,为全书的总纲。
17节条文。
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论述痉、湿、暍三种病证。
痉为:“颈项强急,口噤,背反张”等症状的总称;湿为六淫之一;暍是伤暑证。
三者皆多从太阳开始,重在外感,故合为一篇讨论。
27节条文。
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的某些症状类于狐惑,狐惑的某些症状类于阳阳毒,临床上易于混淆。
本篇论述三病的证候和治法,以及鉴别。
15节条文。
4.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以《素问.疟论》为基础,具体论述瘅疟、温疟、疟、疟母等的脉象和方治。
5节条文。
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本篇所论中风系外风卒中之证,即真中风,不包括后世肝阳化风之类中风。
因中风与历节病均有四肢疾患,故合并讨论两病的脉证并治。
同时对历节病与黄汗的异同,也作了辨证。
13节条文。
6.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本篇除2节条文讨论血痹外,其余各节条文皆论虚劳。
18节条文。
·7.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由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同发了肺,均有咳嗽、喘逆症状,故合并一篇讨论。
14节条文。
8.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跑也;豚,即猪。
因本病发病时,自觉气从少腹向上攻冲,有如猪跑,时发时止,止则无迹,故名。
本篇专论奔豚气的证治。
4节条文。
9.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本篇讨论胸痹心痛短气病的病理变化和证治。
10节条文。
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寒疝、宿食三病症都与胃肠有关。
宿食与腹满有因、证关系;同时又有寒疝绕脐痛的症状,故合为一篇论述其不同症状的不同治法。
金匮要略讲解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治杂病的专著。
由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
原书共25篇,原著前22篇,共计原文398条,共载方剂205首,用药155味,用药频率最高是甘草。
首创以病为纲,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和以整体观为指导,创立了脏腑经络辨证的杂病诊疗方法。
名解:元真:指元气、真气。
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能够致病的不正常的气候。
目如脱状:是形容两目胀突,有如脱出的样子。
胁下逆抢心:指胁下气逆上冲心胸。
胠:指胸胁两旁当臂之处。
胸痹:因胸中阳气闭塞不通而致的以心胸部痞闷不舒,甚则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雷鸣切痛:雷鸣,形容肠鸣的声音;切痛,腹痛的厉害。
白汗:指因剧痛而出的冷汗。
目窠上微拥:即指两眼胞微肿。
血分:是由于瘀血内阻,气滞水停而形成的水气病,是先有经闭,后有水肿。
水分:是由于水湿停留,泛溢肌肤,阻滞血道而成,是先病水肿,后经水断。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第一1.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一)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一)(肝虚证治疗)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二)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十四)⑴杂病的基本病机:厥阳独行。
阴阳失衡是杂病发生的总病机。
⑵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⑵仲景预防疾病的思想是什么?①内养正气。
即“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金匮要略方论课件
金匮要略方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金匮要略方论》,主要涉及第二章“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上篇”。
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其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太阳病的知识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3. 增强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兴趣和认同感,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难点:太阳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金匮要略方论》、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病例为导入,引发学生对太阳病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太阳病的病因:讲解太阳病是由外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重点讲解外邪的性质和入侵途径。
3. 讲解太阳病的病机:太阳病的基本病机是邪正相争,重点讲解邪正相争的机制和太阳病的病理变化。
4. 讲解太阳病的临床表现:太阳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等,重点讲解各项临床表现的意义和诊断价值。
5. 讲解太阳病的治疗方法:太阳病的治疗原则为发汗解表,重点讲解发汗解表的机理和治疗方法。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太阳病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太阳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病的病因2. 太阳病的病机3. 太阳病的临床表现4. 太阳病的治疗方法七、作业设计患者,男,30岁。
病史:两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身痛,无汗,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紧。
答案:根据病例分析,患者可能患有太阳病。
治法为发汗解表,方用麻黄汤。
2. 题目:请简述太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答案:太阳病的病因是外邪侵袭人体,病机是邪正相争,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等,治疗方法为发汗解表。
《金匮要略方论汉》课件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疾病流行,张仲景在行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 经验,并撰写了《伤寒杂病论》。
书籍内容与结构
内容
《金匮要略方论》是《伤寒杂病 论》的其中一部分,主要论述了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 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方剂。
结构
全书共分为二十五篇,每篇下又 分若干条文,条文后附有方剂和 用法。
传统传承方式
主要依靠师徒传承,口传心授,缺乏 系统性和规范性。
现代传承方式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PPT课件、视 频教程等,使传承更加系统、规范, 易于传播和学习。
《金匮要略方论汉》在现代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创新应用
将《金匮要略方论汉》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应用于临 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发展趋势
优势互补
将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的精确诊断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 势,提高临床疗效。
联合治疗
针对某些难治性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学术交流
加强中西医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 创新。
05 《金匮要略方论 汉》的传承与创 新
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比较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与其他学术流派和现代医学进 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金 匮要略方论汉》的传承与发展 。
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深入挖掘《金 匮要略方论汉》的理论价值和 实践意义,推动其学术思想的
创新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病机论
病因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
病机
脏腑经络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等。
病机转化
由表及里、由实转虚等。
辨证施治原则
《金匮要略方论》--PPT课件
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再良
医学课件 1
医学课件
2
医学课件
3
医学课件
4
医学课件
5
医学课件
6
医学课件
7
医学课件
8
《金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金匮》中讲了一些什么样的病? 《金匮》中疾病的诊治规律如何? 《金匮》中的治法方药如何?
医学课件
9
《金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热病
卒病
难病
医学课件
20
热病
一般而言,《伤寒》论外感,《金匮》 讲杂病,但也并不绝对。 《金匮》中开首几篇的病证就都和热病 相关,如痉、湿、暍、百合、狐惑、阴 阳毒、疟病等。 另外如肺痈、肠痈、腹满、黄疸、下利 等也都有发热,
医学课件 21
痉病
柔痉
栝蒌桂枝汤 发热汗出,恶寒,身体强,几几然,脉 反沉迟
医学课件
32
产后中风 : 头痛恶寒,时时发热,汗出干呕, 心下闷 阳旦汤
发热面赤,头痛气喘 竹叶汤
热入血室: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昼则谵 语,如见鬼状 小柴胡汤
医学课件
33
关于热病
《素问》有“热论”专篇。 《难经》立“伤寒有五”说后,仲景袭其名 而广其用。 明清医家有关温病学的著作中可以了解到 中医对外感热病证治的细化,伤寒的范围被 局限,而更多被提到的是诸如风温、春温、 湿温、暑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 等 。
0
500
1000
1500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205
《新编金匮方论》 元 邓珍 1340 《金匮玉函要略方》 北宋 王洙
医学课件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第18篇------论外科疾病 第19篇-----论不能归类的疾病 第20~22篇------论妇产科疾病 第23篇-----论杂疗方 第24~25篇-----食物禁忌
包括60多种疾病,前22篇共载方剂205首。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5பைடு நூலகம்
(二)分篇依据
1、多病成篇(合论)
(1)病机相似(血痹、虚痨)
(一)基本精神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 1、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 天人合一(天人整体观):“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
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 人体整体观:“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为核心地位。 • 人与环境统一性的破坏,或者人体自身整体环境的破坏,会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22
6 、定法和活法 • 定法:肯定的治法,“主之“,即方证切合,非此方不可 • 活法:治法不变,但有灵活的余地:“亦主之”,“与之”,
“可与之”,“宜”,“当”。 7 、 各篇相互对照
如痰饮病篇和水气病篇 8 、 采用旁证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23
9 、参考书 (1) 、清 · 徐影《金匮要略论注》 (2) 、清 · 程林《金匮要略直解》 (3) 、清 ·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 (4) 、参考辅导资料 五、金匮要略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 ②伤寒与杂病的联系
• 张仲景从医疗实际出发对伤寒和杂病采取了分中有合的编 写办法。
• ③伤寒与杂病互参
• 有些条文两书重复,一共有42条相同。有些治法和方剂俩
书相互使用,37方相同《金(匮比要略如》讲五义苓--课散件 和猪苓汤)。
21
4 、 注意本书的文法 (1) 省文法 (2) 倒装法 (3) 夹注文法 5 、方证互测,前后联系
关于《金匮要略方论》ppt课件
02
辨证论治思想在《金匮要略方论》中体现
辨证论治思想概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综合分析病因、 病机、病位、病势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差异,认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需要因人、因时 、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疗。
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动态平衡的思想,追求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
关于《金匮要略方论》ppt课件
目录
• 《金匮要略方论》概述 • 辨证论治思想在《金匮要略方论》中体现 • 《金匮要略方论》中常用方剂解析 • 《金匮要略方论》治疗原则与方法探讨 • 《金匮要略方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 学习《金匮要略方论》的心得体会与展望
01
《金匮要略方论》概述
作者及成书背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学习《金匮要略方论》,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 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方剂。
方剂配伍的奥妙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中医方剂配伍的奥妙。通过合理的药物组合,可以达到协同增效、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辅药为臣,佐药为使,引经药为导。这种配伍原则体现了药物之间的
主次关系和协同作用。
02
药物性味归经的运用
《金匮要略方论》在方剂配伍中注重药物性味归经的运用。通过选择具
有相同或相似性味归经的药物进行配伍,可以增强方剂的疗效,并减少
副作用的发生。
03
重视药物的炮制和煎服法
《金匮要略方论》强调药物的炮制和煎服法对方剂疗效的影响。通过合
要点二
桂枝汤案例
患者外感风寒,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给予桂枝汤治 疗,服药后患者热退汗止,病愈。解析:桂枝汤为辛温解 表剂,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 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通过桂枝解肌发表,芍 药益阴敛营,生姜助桂枝解肌,大枣补脾和胃,甘草调和 诸药,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热病
一般而言,《伤寒》论外感,《金匮》 讲杂病,但也并不绝对。
《金匮》中开首几篇的病证就都和热病 相关,如痉、湿、暍、百合、狐惑、阴 阳毒、疟病等。
另外如肺痈、肠痈、腹满、黄疸、下利 等也都有发热,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1
痉病
柔痉 栝蒌桂枝汤
发热汗出,恶寒,身体强,几几然,脉 反沉迟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9
《金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历史沿革 临床价值 学习目的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0
历史沿革: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 205年 《伤寒论》西晋 王叔和 编次 《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 王洙 发现 《金匮要略方论》北宋 林亿校订 1066年 《新编金匮方论》元 邓珍版本 1340年
临床价值:
徐忠可:“张仲景者,医家之周孔也,仲景之 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家之六经也。而其金 匮即为后世杂病方书之祖,乃有药味有方论 之灵素也。”
《医宗金鉴》:“先自张机书起,盖以前之书, 皆有法无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杂病论,创 立方法格式,始有法有方,诚医宗之正派, 启万世法程,实医门之圣书也。”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3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4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5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6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7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8
《金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金匮》中讲了一些什么样的病?
《金匮》中疾病的诊治规律如何?
《金匮》中的治法方药如何?
甘草泻心汤、赤小豆当归散 苦参汤、雄黄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6
阴阳毒
阳毒: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 升麻鳖甲汤
阴毒 :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7
疟病
瘅疟 :但热不寒,少气冤,手足热, 欲吐 (白虎加人参汤)
温疟 :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 烦,时呕 白虎加桂枝汤
方有执:昔人论医,谓前乎仲景有法无方, 后乎仲景有方无法。方法具备者,唯仲 景此书。(《伤寒论条辨》)
徐灵胎: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 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 而应用不爽。(《伤寒论类方 自序》)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8
多元的医学:
经验和哲理 (理论) (临床)
整体观察,机能調整,药効经验
脉紧弦,胁下偏痛,发热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32
产后中风 : 头痛恶寒,时时发热,汗出干呕,
心下闷 阳旦汤
发热面赤,头痛气喘 竹叶汤
热入血室: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昼则谵 语,如见鬼状 小柴胡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33
关于热病
《素问》有“热论”专篇。 《难经》立“伤寒有五”说后,仲景袭其名而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6
学习目的:
陆九芝:“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 则难,既而易;若从后世分类书入手, 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 其片语,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 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 矣。”(《世补斋医书》)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7
学习目的:
刘河间:“自黄帝之后,二千三百余年, 伤寒杂病方论一十六卷,使后之学者有 可依据。”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3
临床价值:
徐灵胎:“上古圣人以汤液治病之法, 赖此书之存,乃方书之祖也。其论病皆 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用药悉本于 神农本草而融会贯通之,其方则皆上古 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 加减之法,。”
牝疟:蜀漆散 疟母:鳖甲煎丸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8
其他伴有发热的病证:
肺痈 :咳吐脓血,胸痛,脉滑数 (银 翘散)、桔梗汤、苇茎汤
肠痈 :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时时 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 大黄 牡丹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9
风水 :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自 汗出,无大热 越婢汤
溢饮 :当汗出不汗出,身热疼重,发热 恶寒 大小青龙汤
支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 背痛腰疼,目泣自出,身瞤 (小青龙 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30
谷疸 :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 久久发黄 茵陈蒿汤
呕吐 :呕而发热 小柴胡汤
奔豚气 :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奔豚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31
腹满:大承气汤证、大柴胡汤证
发热十日,腹痛,饮食如故,脉浮数 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1
历史沿革:
《伤寒论》 西晋 王叔和 编次
《金匮要略方论》 北宋 林亿 1066
0
500
1000
1500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205
《新编金匮方论》 元 邓珍 1340
《金匮玉函要略方》 北宋 王洙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2
临床价值:
王海藏:“余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 仲景一书为尤”。
战国、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500 0 200 500 1000 1500
2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1615)哈维 巴士德 科赫(19世纪)
解剖、生理、病理、細胞、細菌、临床医学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9
《金匮》中讲了些什么样的病?
热病 卒病 难病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4
临床价值:
喻昌:“读灵素而不了了者,求之金匮,…… 历代名贤,屈指不过数人,咸以仲景之学为 绝学。”
《局方发挥》:“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 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 则焉。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 例推类可为无穷之应用。”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15
伤暑热盛: 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白虎加人参汤
清暑益气汤(李、王)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4
百合病
主证:神志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 微数
病机: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情志不遂, 郁而化火, 心肺阴虚内热
治法:清热养阴 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5
狐惑病
主证:咽喉、二阴溃烂,目赤 病机:湿热内蕴,虫毒内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刚痉 葛根汤
发热无汗,恶寒,小便反少,气上冲胸, 口噤不得语
里热成痉 大承气汤
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2
湿病
风湿袭表
麻杏薏甘汤
寒湿犯表
麻黄加术汤
风湿兼表气虚
防已黄芪汤
风湿兼表阳虚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风湿兼表里阳气俱虚 甘草附子汤
《金匮要略方论》讲义
23
暍病(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