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研究综述

中国药科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甘草的化学成分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纯化;甘草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中成药使用情况;专利状况。

关键词:甘草、化学成分、药理学、临床研究、专利

1.概述

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Bat.)、光果甘草(G.glabraL.)的根及根茎。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调和诸药、解毒、补虚、止咳润肺等多种功能,为常用处方药,故又名国老,甘草在方剂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尤其因该药能调和诸药性而广泛配入复方,但由于甘草在方剂中多以从属地位出现,因而容易被医生忽略,妄加取舍,结果常影响临床疗效。在我国,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但近年来,我国甘草资源呈快速下降的趋势,据2001年草场资源调查统计,全地区甘草场面积为13.74万hm2,但到2007年,由于滥挖、滥采、滥开等原因,甘草面积减少到9.33万hm2,已减少的甘草面积占总甘草面积的47.62%。为了保护生态和资源,200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达文件,规定甘草的采挖、运输、经营必须具有专业许可证,同时国家《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亦把甘草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以限制对甘草的过量应用,保护生态环境。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1]

2.化学成分研究

2.1化学成分

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酸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还有甘草多糖,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部位上。甘草黄酮类物质包括甘草素(Liquiritigenin)、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甘草苷(Liquiritin)、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新甘草苷(Neoliquiritin)、新异甘草苷(Neoisoliquiritin)、异甘草素-4-β-葡萄糖-β-洋芫妥糖苷(Licurazid)等。

2.2甘草酸

甘草酸异名甘草皂甙,甘草甜素为一种五环三萜皂苷。分子式C42H62O16,分子量822.92。由冰乙酸中结晶出的甘草酸为无色柱状结晶,mp约220℃(分解),[α]D27+ 46.2°(C2H5OH),易溶于热的稀乙醇,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或乙醚,其水溶液有微弱的起泡性及溶血性。甘草酸在甘草植物中常以钾盐、钙盐形式存在,是甘草甜味成分,其盐易溶于水,于水溶液中加稀酸即可析出游离的甘草酸。这种沉淀又极易溶于稀氨水中,故可用作为甘草酸的提制方法。甘草酸与5%稀H2SO4在加压下,110℃-120℃进行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醛酸及1分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是甘草甜素的皂苷配基,也是甘草甜素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

2.3甘草次酸

甘草次酸是甘草酸的水解产物,分子式C30H46O4,分子量470.64,18-βH构型为针状结晶,mp256℃,[α]D20+86°(乙醇),易溶于乙醇或三氯甲烷;甘草酸单钾盐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提取、过滤、干燥,可得白色甘草次酸粗品。

2.4甘草黄酮

甘草黄酮又名甘草甙,分子式C21H22O9,分子量418.39,水合物为无色针状结晶,mp:212℃-213℃。

2.5甘草多糖

为葡聚糖,GBW是从甘草中分离出的一种多糖,它是由单一葡萄糖残基组成,分子量4000,[α]D20+86°= +120°(c= 0.1,H2O),该多糖溶于水及二甲基亚砜,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其水解产物经薄层色谱法(TLC)及其衍生物的气相色谱法(GC)分析,发现仅含单一葡萄糖,为α-D-葡聚糖。

2.6质量控制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

0.50%,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2.0%。[2]

3.药理学研究

3.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对由组胺及幽门结扎形成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无抑制作用,但除去甘草甜素的甘草浸膏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有疗效,甘草中的黄酮苷类成分对大鼠实验性溃疡亦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草煎剂所含黄酮苷类对兔、豚鼠的离体肠管呈抑制作用,使收缩次数减少,紧张度降低,对氯化钡,组胺引起的离体肠管平滑肌痉挛有解痉作用;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对平滑肌则无抑制作用。分别从甘草及光果甘草中提得7个同样的黄酮苷及苷元,经实验证明都具有解痉和抗溃疡的作用。甘草甜素能增加输胆管瘘兔的胆汁分泌,对兔结扎胆管后的胆红质升高有抑制作用。

3.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健康人及多种动物都有促进钠、水潴留的作用,这与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的作用相似,长期应用可致水肿及血压高,但亦可利用此作用治疗轻度的阿狄森氏病;小剂量甘草甜素(每只100微克)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产生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大剂量时则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不明显,只呈现盐皮质激素样作用。

3.3解毒作用

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

3.4止咳平喘作用

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其胆碱盐皮下注射或氢琥珀酸双胆碱盐口服,止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大剂量的甘草次酸(1250mg·kg-1)可使小鼠呼吸抑制;甘草次酸对5-羟色胺等物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较弱的保护作用。

3.5抗炎症及抗过敏作用

甘草甜素具有保泰松与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甘草次酸盐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和棉球肉芽肿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静脉注射甘草甜素,可明显抑制天花粉引起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3.6抗肝损伤

甘草甜素可明显阻止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谷丙转氨酶(SGPT)活力的升高,减少肝内甘油三酯的蓄积,病理切片观察,可明显减轻肝损伤。

3.7抗促癌

大戟酯二萜醇对二甲苯蒽致小鼠皮肤癌的促发作用,可被甘草甜素显著的抑制。

3.8降胆固醇

甘草甜素对兔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胆固醇升高的高血压病人均有一定的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3.9抗菌和抑杀原虫、滴虫作用

甘草的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但在有血浆存在的情况下,其抑制和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则有所减弱。

3.10抗艾滋病病毒作用

甘草甜素于试管内,0.5mg·ml-1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率为98%,0.125mg·ml-1的抑制率为50%。3.11毒性

临床上以甘草浸膏等制剂治疗溃疡病,常由于甘草甜素所致的水肿,血压升高等副作用而受到限制。除去甘草甜素的甘草制剂或提取其黄酮类等化合物用于临床,可能有利于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3]

4.临床应用

4.1解痉镇痛作用

甘草具有解痉、镇痛作用,尤其在痉挛状态下更明显。甘草中解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异甘草素镇痉作用最强。

4.2用于X线及大肠内窥镜检查

日本报道芍药甘草汤可作为胃X线及大肠内窥镜检查的解痉剂。芍药甘草汤有松弛骨骼肌和镇痛作用;大肠内窥镜检查时给予芍药甘草汤确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作为胃X线检查前处理剂所具有的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芍药甘草汤仅比解痉剂略弱。

4.3对肌痉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