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关键特殊岗位管理办法
公司关键特殊岗位管理办法
关键特殊工序岗位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订公司关键、特殊性工序岗位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的关键、特殊工序岗位的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三、公司内部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定义特殊工序:工序的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这种工序属于特殊工序。
关键工序:指设计图样上涉及安全标注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加工工序及在加工、装配过程中难度大、质量易波动的工序。
四、关键特殊岗位的识别关键岗位是指在公司生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对公司的设备、仪器、产品、人员、原材料、人、财、物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隐患和重大质量问题的特种作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等一系列岗位,特殊岗位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五、关键、特殊岗位的管理公司所有的关键、特殊岗位名称、工作内容、在岗人员状态等相关信息都需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当公司发生重大组织结构调整、部门职能职责变更、主要产品转型、主要技术更新、主要工艺创新、主要材料更新、主要设备变更时,都需要进行关键、特殊岗位的再识别。
所有新增或删减的关键、特殊岗位都需要经过岗位的识别,并在人力资源部登记备案。
安稽办、质量部、技术部是关键、特殊岗位识别鉴定担当部门。
关键、特殊岗位在岗人员均需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指定机构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其他关键、特殊岗位必须取得人力资源部统一颁发公司内部上岗证或任命。
已获得上岗证的人员出现岗位调整时,应将现岗位的上岗证上交发证机关。
有岗位津贴的关键、特殊岗位,从业人员未取得上岗证前不予发放岗位津贴。
关键、特殊岗位在岗人员进行转岗或调动时,新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获得由人力资源部颁发的上岗证,才可以从事关键、特殊岗位的作业。
企业特殊岗位管理制度
企业特殊岗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特殊岗位管理,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特殊岗位的管理,特殊岗位包括但不限于高风险、高薪酬、高技术含量、高管理水平等岗位。
第三条企业特殊岗位管理应依法合规、公平公正、激励激励,并建立健全相应制度。
第四条企业特殊岗位管理应坚持人才优先,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激励人才创新。
第二章选拔任用第五条企业特殊岗位的选拔任用应根据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绩效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选拔任用程序,通过公开招聘、内部选拔、引进人才等方式确定岗位候选人。
第七条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面试、考核,确保招聘程序公平公正。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激励机制,对特殊岗位候选人提供薪酬福利、职业晋升等激励政策。
第三章岗位职责第九条企业特殊岗位的岗位职责应明确、具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绩效考核等内容。
第十条企业应与特殊岗位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确保员工理解并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
第十一条企业应定期评估特殊岗位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标准。
第四章岗位培训第十二条企业应根据特殊岗位的要求,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定制化的培训。
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培训档案,记录特殊岗位员工的培训情况和成果。
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专家团队,对特殊岗位员工进行定期、持续的专业指导。
第五章绩效考核第十五条企业应根据特殊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岗位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第十六条企业应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特殊岗位员工进行奖惩激励,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十七条企业应建立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员工的工作表现得到公正评价和合理激励。
第六章薪酬福利第十八条企业应根据特殊岗位员工的能力、岗位职责和绩效表现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
第十九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金、福利待遇等内容。
第二十条企业应定期调研薪酬福利水平,与市场接轨,确保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具有竞争力。
企业(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一)为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关键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和廉洁自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特制定本办法。
(二)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养人才、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条适用范围(一)办法所称关键岗位是指直接涉及人、财、物、纪检监察、营销、工程项目管理等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包括:物资管理部:采购组全员,库管班长,物流班长计划管理部:主管财务部:会计、出纳总经理工作部: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采购、车辆管理、主管,食堂采购,食堂会计人力资源部:人事招聘管理、社保公积金管理,薪酬绩效管理;纪检监察部:全体岗位;质管部: 质量工程师、原材料、出厂产品取样业务岗位;各事业部:项目主设、项目经理证券部:证券管理研发部:主管,课题组组长市场营销:主管(二)其他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
(三)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层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条监督责任(一)公司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专业管理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负主要责任。
(二)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第四条聘用管理(一)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聘用需经过推荐、考察和总经理办公会、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进行。
(二)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推荐由公司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从全公司适合人员中选择,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
(三)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实施。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考察,专业知识的考察,业务能力的考察,组织协调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四)在考察和集体研究决定关键岗位人员过程中,涉及本人及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聘用领导干部亲属为关键岗位人员时,不得与领导干部形成直接上下级关系。
第三章关键岗位的管理第五条关键岗位的管理(一)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要定期进行考核和民主测评,应建立和完善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档案,记录关键岗位人员的现实表现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对不再适合从事关键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XXXXXX有限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1.目的1. 1为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关键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和廉洁自律,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四川省电力公司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和“着眼防范、关口前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工作原则,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办法。
1.2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养人才、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适用范围2.1办法所称关键岗位是指直接涉及人、财、物、纪检监察、营销、工程项目管理等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包括:物资供应部:全体岗位;计划经营部:全体岗位;财务部:基建项目核算、成本核算、预算、费用报销、废旧物资回收处理、销售结算、固定资产管理、出纳岗位;公司办公室: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采购、车辆管理、会议接待岗位;人力资源部:人事招聘管理岗位、薪酬管理;纪检监察部:全体岗位;生产技术部: 质量工程师、原材料、出厂产品取样业务岗位;2. 2 其他具有重要性、关键性、风险性的岗位。
2. 3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中层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3. 监督责任3. 1公司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专业管理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负主要责任。
3. 2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4. 聘用管理4. 1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聘用需经过推荐、考察和公司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进行。
4. 2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推荐由公司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从全公司适合人员中选择,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
4. 3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实施。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察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考察,专业知识的考察,业务能力的考察,组织协调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4. 4 在考察和集体研究决定关键岗位人员过程中,涉及本人及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1)生产部负责建立检验人员动态表,以实时统计关键岗位员工;
2)档案须包括人员基本资料、入职时间以及人员姓名等;
3)生产部负责关键工序操作员工的档案建立和管理,同时报备品质部和工程部。
5.10关键岗位人员标识管理
a.工程部和品质部负责关键岗位人员资格认可和上岗证的发放。
b.车间拉长负责关键工序操作员工标识,培训和日常管理。
c.关键岗位人员在岗操作必须佩戴关键岗位证。
5.11 IPQC对生产过程中关键岗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开拉前仪器设备的点检,作业产品工艺检查,员工作业方法与作业指导书是否一致的核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的检查等要求,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关键岗位检记录表》如发现异常问题将立即通知该产线的拉长和品质管理人员跟进处理;
1.0目的
规范公司关键岗位管理,通过对具有关键特性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2.0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关键岗位。
3.0定义
3.1关键岗位: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或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以及对产品质量起到关键控制作用的岗位;
3.2关键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焊接(二氧化碳焊、氩弧焊、激光焊、点焊)、喷粉、烘烤岗位
颁发上岗证,进而上岗操作;严禁未经资格认可人员进入关键岗位操作,并且严禁随意对关键岗位员工调岗和轮岗。
5.2 相关部门在关键岗位培训中,应当提供必须的师资力量支持,以保证必须的培训效果;
5.3本部门采取师带徒的方式实习培训,以防止关键岗位人员调动或变更;
5.4关键岗位在岗人员的资质必须与该关键岗位的技能要求相一致;
5.12.4所有关键岗位都是统一每个季度考核一次,考核期为一季度。
关键岗位特殊岗位
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关键岗位特殊岗位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具有重要职责和影响力的岗位。
这些岗位通常需要特殊的技能、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和培养这些岗位。
一、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定义关键岗位特殊岗位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具有重要职责和影响力的岗位。
这些岗位通常涉及组织的核心业务和战略目标,对组织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高度专业化的技能要求、较高的责任和压力、对组织的决策和战略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力等。
二、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重要性1. 组织运营的稳定性: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员工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执行组织的核心业务,确保组织的运营稳定性。
2. 组织发展的推动力: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员工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支持和推动力。
3. 组织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员工具有专业化的技能和经验,能够为组织提供竞争力的优势,推动组织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声誉。
三、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管理与培养1. 招聘与选拔:针对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组织应制定明确的招聘标准和选拔流程,确保选聘到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2. 岗位培训与发展:为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员工提供定制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领导力,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以激发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4. 知识管理与传承: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记录和归档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便后继者学习和借鉴,确保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职业发展与晋升通道:为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通道,激发其职业发展的动力和愿望,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关于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关于关键岗位管理办法一、目的:作为过程质量保证,关键工位质量保证能力尤为重要,关键岗位控制的重点在于人员管理,为清晰界定车间关键岗位员工的管理,加强关键岗位员工岗位能力的提升,提升过程工序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关键岗位员工的管理,增强关键岗位员工质量意识和危机感,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车间关键工序及关键工序员工。
三、关键岗位定义指形成产品关键重要质量特性、易波动、重复故障多、对员工操作技能要求高,并且对产品和下道工序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岗位。
关键岗位包括:1、在线检验岗位;2、关键工序操作岗位;四、管理细则1、总体原则: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原则: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经过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经过品质部资格认可后方可上岗操作,车间严禁未经资格认可人员进入关键岗位操作,严禁随意对关键岗位员工调岗和轮岗。
2、关键岗位人员选拔及上岗一线员工至少进厂一个月以上,方可参与关键岗位后备人员的选拔(如进厂时已具备上岗资格可直接申请参加理论\实操考试)在线检验员由质量主管进行选拔。
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经过岗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经品质部资格认可后方可进人岗位操作3、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和资格认可车间工艺主管负责关键工序操作岗位员工产品知识、工艺知识、岗位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负责培训资料的编制。
;品质主管负责车间检验员岗位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负责培训资料的编制。
关键岗位员工必须经过车间产品知识、工艺知识、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分为岗位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理论考试由质量主管监考;实操考试由工艺主管、巡检组长监考),并考核合格,经品质部资格认可后,由品质部进行备案。
车间对考核不及格人员进行重新培训,连续两次考试不合格者将不具备该关键岗位任职资格。
对关键岗位员工由于自身原因,出现批量质量事故的以及连续三天出现同类自错的,取消其关键岗位人员资格。
4、关键岗位人员储备车间负责关键岗位员工的人员储备(包括检验人员的储备)。
车间除正式关键岗位人员、检验人员外,相同岗位必须储备1个以上的后备关键岗位员工,以便于在该关键岗位正式员工请假、离职等情况下顶岗操作;决不允许调用其它岗位员工顶岗操作。
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公司关键、特殊岗位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厂部的关键、特殊岗位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定义3.1特种作业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资料文件规定,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
公司内部主要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危险物品作业、冲压作业、剪切设备作业等。
3.2关键工序指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特殊特性所在工序和影响产品特殊特性的工序。
3.3质量控制点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3.4产品检验对公司产品一种或多种特性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检验、度量等手段所进行符合性评价。
3.5体系审核为获得审核依据,对体系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规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
4职责4.1资源管理部负责关键、特殊岗位在岗人员培训安排、培训资料归档、内部上岗证的颁发以及关键、特殊岗位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2安环办负责特种作业关键、特殊岗位的识别、鉴定和现场管理,根据公司的标准岗位体系向资源管理部提供特种作业岗位清单,并对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提供特种作业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体现在工作标准(岗位说明书)中。
4.3技术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岗位的识别和鉴定,根据公司的标准岗位体系向个唱部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4.4质量部负责产品禁烟岗位的识别和鉴定,根据公司的标准岗位体系提供产品检验岗位清单和产品审核岗位和过程审核岗位清单,提供产品检验、产品审核和过程审核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体现在工作标准(岗位说明书)中。
4.5体系办负责体系审核特殊岗位的识别和鉴定,根据公司的标准岗位体系提供体系审核特殊岗位清单,提供体系审核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体现在工作标准(岗位说明书)中。
关键岗位的管理办法
5.2 关键岗位在岗人员的资质必须与该关键岗位的技能要求相一致.
5.3 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流程图进行关键岗位的设置和培训工作,确保每款产品生产时的关键岗位设置与生产流程图设置保持一致.
文件名称:
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文件运行关联部门:
部门
份数
会签
部门
份数
会签
部门
份数
会签
管理者代表
人事行政部
1
品质部
1
生产部
1
工程部
1
核准/日期:
审核/日期:制(修)Leabharlann 日期:制定部门品质部
制(修)订记录
版本.
制(修)日期
变更原因
变更内容
制/修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关键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具有关键特性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6.0 生产部的关键岗位须得到有效的标识和识别(岗位标识).
6、参考文件
6.1《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7、使用表单
7.1《员工教育训练签到表》
7.2《IPQC巡检记录表》
8、附件
无
5.8人事行政部和品质部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生产过程中关键岗位的监督检查,检查结果纳入部门月度绩效考核.
5.9 IPQC将对生产过程中关键岗位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开拉前仪器设备的点检,作业产品工艺检查,员工作业方法与作业指导书一致的核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的检查等要求),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IPQC巡检记录表》,如发现异常问题将即时通知该产线的拉长和品质管理人员跟进处理.
公司关键特殊岗位管理办法
关键特殊工序岗位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订公司关键、特殊性工序岗位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的关键、特殊工序岗位的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三、公司内部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定义特殊工序:工序的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这种工序属于特殊工序。
关键工序:指设计图样上涉及安全标注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加工工序及在加工、装配过程中难度大、质量易波动的工序。
四、关键特殊岗位的识别关键岗位是指在公司生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对公司的设备、仪器、产品、人员、原材料、人、财、物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隐患和重大质量问题的特种作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等一系列岗位,特殊岗位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五、关键、特殊岗位的管理公司所有的关键、特殊岗位名称、工作内容、在岗人员状态等相关信息都需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当公司发生重大组织结构调整、部门职能职责变更、主要产品转型、主要技术更新、主要工艺创新、主要材料更新、主要设备变更时,都需要进行关键、特殊岗位的再识别。
所有新增或删减的关键、特殊岗位都需要经过岗位的识别,并在人力资源部登记备案。
安稽办、质量部、技术部是关键、特殊岗位识别鉴定担当部门。
关键、特殊岗位在岗人员均需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指定机构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其他关键、特殊岗位必须取得人力资源部统一颁发公司内部上岗证或任命。
已获得上岗证的人员出现岗位调整时,应将现岗位的上岗证上交发证机关。
有岗位津贴的关键、特殊岗位,从业人员未取得上岗证前不予发放岗位津贴。
关键、特殊岗位在岗人员进行转岗或调动时,新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获得由人力资源部颁发的上岗证,才可以从事关键、特殊岗位的作业。
特殊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特殊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殊岗位的安全管理,保障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特殊岗位是指在工作中存在一定危险性和特殊性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操作、高温作业等。
第三条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是指在从事特殊岗位工作的员工,包括全职员工、临时员工、合同工等。
第四条公司对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负有直接责任,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对自身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特殊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管理流程和安全标准,做好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日常监督。
第二章特殊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第六条特殊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选拔标准和培训要求;(二)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三)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应急处理措施;(四)特殊岗位安全检查和监督制度;(五)特殊岗位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六)其他必要的安全管理要求。
第七条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二)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和技能;(三)通过公司组织的相关安全培训;(四)相关证件齐全,如操作证、特种作业证等。
第八条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严格执行作业程序,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作业规定。
第九条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条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在作业中应当勇于举报安全隐患,积极配合监督检查,确保作业安全。
第三章特殊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第十一条公司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特殊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急救设施,确保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完善。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制定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作业计划和安全预案,及时做好作业安排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设置特殊岗位管理制度
设置特殊岗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特殊岗位的管理,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特殊岗位是指在组织中具有特殊性的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高风险岗位、关键岗位、特殊技能岗位等。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特殊岗位员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权责关系,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岗位设置1. 高风险岗位:指工作中可能存在危险因素,有较高风险的岗位。
如消防员、警察等。
2. 关键岗位:指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且难以替代的岗位。
如总经理、财务总监等。
3. 特殊技能岗位:指需要特殊技能或专业知识的岗位。
如设计师、程序员等。
4. 其他特殊岗位:根据组织特点和需要,设立其他特殊岗位。
三、岗位职责1. 高风险岗位员工负有维护工作安全和保障他人生命安全的责任。
2. 关键岗位员工负有保障组织正常运营和推动工作发展的责任。
3. 特殊技能岗位员工负有保障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责任。
4. 其他特殊岗位员工按岗位要求履行职责。
四、岗位评价1. 针对不同特殊岗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流程。
2. 高风险岗位员工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培训。
3. 关键岗位员工需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专业培训。
4. 特殊技能岗位员工需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
五、岗位激励1. 针对不同特殊岗位,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2. 高风险岗位员工享受工作风险津贴和保险保障。
3. 关键岗位员工享受重点培训、晋升机会和薪酬激励。
4. 特殊技能岗位员工享受技能津贴和专业发展机会。
六、岗位退岗1. 高风险岗位员工因年龄或健康原因不适宜从事工作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或给予离职补偿。
2. 关键岗位员工因工作表现不佳或组织需要,进行调岗或降职。
3. 特殊技能岗位员工因技术落后或无法胜任工作,进行职业转岗或培训。
七、补充规定1. 特殊岗位员工需严格遵守组织制度和规范。
2. 特殊岗位岗位设立、调整、调动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和备案。
3. 特殊岗位员工发现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或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配合解决。
4. 本制度未尽事宜,依据组织相关制度规定执行。
关键岗位特殊岗位
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关键岗位特殊岗位是指在一个组织或者企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职责的职位。
这些岗位通常对组织的运转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特殊关注和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定义、特点、重要性以及管理方法。
一、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定义关键岗位特殊岗位是指在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职责的职位。
这些岗位通常涉及到关键业务流程的运作、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业务的发展。
二、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特点1. 高度专业化:关键岗位特殊岗位通常需要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复杂的工作挑战和业务需求。
2. 决策权和责任重:这些岗位往往需要承担重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所以决策权和责任都很重大。
3. 影响力大: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业务的发展,因此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4. 稳定性要求高:由于这些岗位的工作对组织的运转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岗位持有者的稳定性要求也很高。
三、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重要性1. 组织运转的关键支撑: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业务的发展,是组织运转的关键支撑。
2. 业务发展的关键驱动:这些岗位对于核心业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能够推动组织实现业务增长和创新。
3. 人材储备的重要渠道: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通常要求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是培养和储备高级人材的重要渠道。
四、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管理方法1. 人材选拔: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选拔应该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评估,确保岗位持有者能够胜任重要职责。
2. 岗位培训:为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持有者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能力。
3. 绩效评估: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岗位管理办法
——组织对关键岗位的确认和关键岗位人员名单备案;
——监督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和上岗证办理;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激励管理;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管理与流失率统计与分析。
4.2 关键岗位所在部门负责:
——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识别;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储备, 储备一岗多能工;
5.4.5 品质管理部对关键岗位人员通过巡检、陷阱测试、客诉等统计, 关键岗位人员连续出现批量品质问题的, 立即停止关键岗位操作, 经重新培训、考核合格后恢复上岗, 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关键岗位资格和津贴, 调至普通岗位。
5.5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管理
5.5.1 人力资源部对提出离职的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做好离职面谈, 力争挽留。并了解和确认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和动机, 对真正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
5.1.1 人力资源部组织工程技术部、品质管理部、生产车间等部门, 根据公司产品特点、生产工艺流程及品质管控要求确认关键岗位。目前已确定的关键岗位如下表(后期更新需同步修订本文件):
序号
关键岗位
车间部门
1
烧焊
中大密车间、小密车间
2
铸焊中大密车间、小密车间3 Nhomakorabea热封
中大密车间
4
对焊
中大密车间、小密车间
5
过机检测
5.3.3关键岗位人员的其它培训要求和考核周期参照《持证上岗管理规定》。
5.3.4 品质管理部部应每月不定期监督抽查生产线工人持证上岗情况, 发现有未取得相应资质即上岗作业者, 对其本人和主管、拉长给予警告并要求立即调整, 对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3.5 对产品出现批量质量事故及分层过程审核中符合率低于70%的工序(或者作业者), 技术、品保和生产车间应重新评价已获证人员的资质, 并在一个月内对该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资质降级, 重新组织培训和考核。
关键和特殊岗位管理规范
Change history更新记录Review and Signature会签目录1. 目的和范围 (3)2. 定义 (3)3. 职责和权限 (3)4. 参考文件 (3)5. 方法 (3)5.1 培训 (3)5.2 认证 (3)5.3 上岗证 (3)6. 表单 (4)7. 附件 (4)1.目的和范围通过关键、特殊岗位认证,鉴定员工拥有相关技能。
适用于公司生产部关键、特殊岗位人员认证管理工作。
2. 定义关键岗位:是指产品生产、服务过程中对产品的工序质量控制有重要影响和起到关键作用的生产岗位。
特殊岗位:是指履行职责时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
3. 职责和权限人事部负责组织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监督,证书保存及上岗证的颁发;相关部门实施本部门关键岗位的培训及认证;工程部协助相关部门关键岗位的培训;质量部监督关键岗位培训的执行。
4. 参考文件SOP-01-ST0002 Training Procedure培训程序5. 方法5.1 培训被认定为关键岗位或特殊岗位的从业人员,上岗前需要进行培训,考核。
关键岗位培训由人事部组织,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培训,质量部进行监督。
特殊岗位培训由人事部组织,委外进行培训,培训效果由人事部进行监督。
具体培训流程参见培训程序。
监督关键岗位的QC人员也按照关键岗位控制要求执行。
5.2 认证关键岗位培训效果由实施培训部门进行考核。
特殊岗位培训效果由培训机构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方式参照培训程序里5.6 培训考核方式。
关键岗位认证的有效期通常为12个月,特殊要求的见上岗证标注的有效期。
特殊岗位培训有效期见证书。
5.3 上岗证关键岗位考核通过的人员,由人事部颁发上岗证,包括证件编号,姓名,有效期,岗位,发证时间,公章等。
并将上岗人员登记在岗位资质认定表里面。
上岗证到期的,由人事部门组织,工程部或主管部门进行再考核,重新核发上岗证。
生效的上岗证放在工作现场,便于监督人员随时检查。
上岗证遗失或破损的需要补办和更换的填写文件分发申请单,经部门经理审核,人事经理批准后补办。
公司特殊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特殊人员的管理,确保公司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公司利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特殊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保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等。
第三条特殊人员管理制度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特殊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第二章特殊人员界定第四条高级管理人员:指公司中层以上领导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等。
第五条技术骨干:指在公司技术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经验的人员,对公司技术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第六条保密人员:指负责公司保密工作的人员,包括保密管理员、涉密岗位人员等。
第七条关键岗位人员:指对公司运营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岗位,如财务、人力资源、采购等。
第三章特殊人员管理第八条特殊人员选拔与任用1. 公司应按照岗位要求,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选拔优秀人才担任特殊岗位。
2. 特殊人员的选拔应充分考虑其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工作表现等因素。
3. 特殊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九条特殊人员考核与评价1. 公司应建立健全特殊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特殊人员进行考核。
2. 考核内容应包括工作业绩、业务能力、团队协作、廉洁自律等方面。
3. 考核结果作为特殊人员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特殊人员培训与发展1. 公司应制定特殊人员培训计划,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 特殊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能力。
3. 公司应关注特殊人员职业发展,为其提供晋升通道。
第十一条特殊人员保密管理1. 公司应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加强对保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 保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公司秘密安全。
3. 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特殊人员离职管理1. 特殊人员离职前,应完成工作交接,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2. 离职人员应签署保密协议,承诺保守公司秘密。
特殊 岗位管理制度
特殊岗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殊岗位管理,并提高特殊岗位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特殊岗位,是指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和科学素养等方面要求较高、较严格的岗位。
第三条特殊岗位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严格责任、尊重人格、保护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四条特殊岗位员工应遵守本规定、本单位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严格执行工作任务,保守机密,充分发挥自身特殊优势。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特殊岗位员工的招聘、任职、考核、奖惩等管理。
第六条特殊岗位管理应该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提高特殊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第七条组织机构分为特殊岗位管理委员会和特殊岗位管理办公室。
第八条特殊岗位管理委员会由单位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特殊岗位的定岗、任免、考核、奖惩等工作。
第九条特殊岗位管理办公室由专门人员组成,负责特殊岗位员工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协调。
第十条本规定由特殊岗位管理委员会和特殊岗位管理办公室根据不同特殊岗位的实际情况,定期修改完善。
第二章招聘第十一条招聘特殊岗位员工,应通过公开招聘、内部推荐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公平竞争。
第十二条招聘特殊岗位员工,应制定详细的岗位要求和招聘条件,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第十三条招聘特殊岗位员工,应进行严格身体检查、心理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确保人员质量。
第十四条招聘特殊岗位员工,应明确工资待遇、奖金福利、工作条件和工作责任,签订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招聘特殊岗位员工,应对新员工进行接收培训和技术指导,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第三章任职第十六条任职特殊岗位员工,经特殊岗位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签订任职合同。
第十七条任职特殊岗位员工,应超过试用期,并通过考核评定合格,方可转正。
第十八条任职特殊岗位员工,应实行专业化管理,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范。
第十九条任职特殊岗位员工,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相关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第二十条任职特殊岗位员工,应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保守工作秘密。
特殊岗位管理制度
特殊岗位管理制度一、引言特殊岗位是指一些具有特殊性质和要求的岗位,例如安全岗位、高风险岗位、机密岗位等。
为了保证特殊岗位的安全和顺利运行,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明确特殊岗位的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员工对特殊岗位管理制度有清晰的了解。
二、管理目标特殊岗位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障特殊岗位的安全和运转。
具体目标包括:1.保护特殊岗位的机密性。
2.确保特殊岗位的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资质。
3.建立合适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提高特殊岗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防范特殊岗位带来的潜在风险,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管理责任特殊岗位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角色的责任。
具体责任如下:1.公司领导:制定特殊岗位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特殊岗位的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
3.相关部门:根据特殊岗位的具体需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4.特殊岗位操作人员:遵守特殊岗位管理制度,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积极参与培训和演练。
四、核心内容特殊岗位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岗位申请与审核特殊岗位的设立必须经过严格的申请与审核程序。
申请人需要提交详细的岗位说明和操作规程,相关部门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审核。
审批通过后,才能正式设立特殊岗位,并安排具备相应资质的员工担任。
2. 岗位培训与考核特殊岗位的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应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完成后,需要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3. 安全保密措施特殊岗位涉及到重要的机密信息和资产,因此需要进行特殊的安全保密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访客登记、身份认证、信息加密和物理防护等方面的措施,旨在确保特殊岗位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4. 监督与管理特殊岗位的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监督方式可以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巡查等。
管理方式可以包括岗位责任书、工作日志、考勤记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特殊工序岗位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订公司关键、特殊性工序岗位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的关键、特殊工序岗位的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三、公司内部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定义
特殊工序:工序的加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这种工序属于特殊工序。
关键工序:指设计图样上涉及安全标注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加工工序及在加工、装配过程中难度大、质量易波动的工序。
四、关键特殊岗位的识别
关键岗位是指在公司生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对公司的设备、仪器、产品、人员、原材料、人、财、物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隐患和重大质量问题的特种作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等一系列岗位,
特殊岗位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五、关键、特殊岗位的管理
公司所有的关键、特殊岗位名称、工作内容、在岗人员状态等相关信息都需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当公司发生重大组织结构调整、部门职能职责变更、主要产品转型、主要技术更新、主要工艺创新、主要材料更新、主
要设备变更时,都需要进行关键、特殊岗位的再识别。
所有新增或删减的关键、特殊岗位都需要经过岗位的识别,并在人力资源部登记备案。
安稽办、质量部、技术部是关键、特殊岗位识别鉴定担当部门。
关键、特殊岗位在岗人员均需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指定机构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其他关键、特殊岗位必须取得人力资源部统一颁发公司内部上岗证或任命。
已获得上岗证的人员出现岗位调整时,应将现岗位的上岗证上交发证机关。
有岗位津贴的关键、特殊岗位,从业人员未取得上岗证前不予发放岗位津贴。
关键、特殊岗位在岗人员进行转岗或调动时,新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获得由人力资源部颁发的上岗证,才可以从事关键、特殊岗位的作业。
员工可以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特殊岗位上岗证。
六、各级部门职责
技术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岗位的识别和鉴定,根据公司的标准岗位体系向个各部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生产部负责关键、特殊岗位的现场管理,根据公司的岗位配置要求定期向人力资源部提供特种作业岗位清单,并对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提供特种作业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体现在工作标准(岗位说明书)中。
各车间负责本车间关键、特殊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特殊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报培训需求,采取师带徒的方式实习培训,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特殊岗位任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