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政治 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11单元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政治教案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11单元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政治教案

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纲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课前八分钟记忆 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源远流长(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温馨提示] 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中华文化两大基本特征比较(重难问题师生共研)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早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诸般书体的变化。

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

从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汉字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尝试解答](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总结提升] 比较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源远流长,故D项符合题意;而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博大精深”材料未体现出来,排除C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2.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

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

高考政治 (必修ⅲ)一轮复习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考政治 (必修ⅲ)一轮复习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成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
区域性 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 着各自的特色。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
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4)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 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5
误区: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 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注意: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 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 的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的传承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汉字的承载、
史书典籍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②③④正确。
①说法错误,故选D。
[答案]D
8
4.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的认
域特征。
3
(2)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关系。 既_渐__趋__融__合__,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作出了_重__要__贡献。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_共__性__,又有各自的民族_特__性__。它们都是 中华文化宝库中的_瑰__宝__,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高考精品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教案.doc

[高考精品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教案.doc
预习 ·提升 ]
1.判断
(1)儒家学说,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 (2)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4)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 ) (5)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就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 ) (6)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 ( ) 【答案】 (1)× (2)× (3)× (4)× (5) × (6)√
1.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2.创造新辉煌要求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 现时代性。
第2步探究 —— 分层设问 ,破解疑难 1.汉学的基本载体是什么?其作用怎样? 【提示】 (1)汉字。 (2)①记载了汉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书写中华文化 , 传承中华 文明。③其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 一。 2. 假如你参加了本届世界汉学大会,请就如何对中华文化进行“当代阐释 ”做出解读。 【提示】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中华文化的发 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3.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再创我国汉学新辉煌? 【提示】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②在中华民族共 有的精神家园耕耘。③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汉学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 之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4.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汉学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开对话, 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提示】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 ,既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③文化是民 族的 ,又是世界的。 第3步结论 —— 自我总结 ,素能培养 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地位: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①从纵向角度看,指历史悠久,没有中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教案:3. 6 我们的中华文化(必修3)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教案:3. 6 我们的中华文化(必修3)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6 我们的中华文化<必修3)【高考目标导航】一、考点点击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二、考向动态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注“汉语热”和考古发现。

2.重视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3.重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历史来)<1)古代辉煌的历程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七个时期,即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代、隋唐时期、宋元明时期、明清时期,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隋唐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明清中华文化走向衰微。

b5E2RGbCAP<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①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p1EanqFDPw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从历史上看,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世界所仅有。

DXDiTa9E3d<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①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衰微的原因就自身来讲,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就外部原因来说,则是由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巨大冲击。

RTCrpUDGiT②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5PCzVD7HxA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内容看)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A.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①中国文学艺术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②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B.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C.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3.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4)意义:各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查重点(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关注热点(1)“文化走出去”活动,所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展示中国新形象。

(2)海峡两岸的文化、经济等交流活动。

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中华文化□1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创造新辉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2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特性⎩⎪⎨⎪⎧文艺:在世界文艺宝库 中占有重要位置科技:中国的科技长期 处于世界的前列区域性⎩⎪⎨⎪⎧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 的□3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特色民族性⎩⎨⎧中华文化呈现多种□4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5各自的民族特性⎭⎪⎬⎪⎫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意义特别提醒:(1)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的,是指历史悠久,没有中断。

博大精深是指内涵丰富。

(2)注意区别文字与汉字地位作用的不同表述。

(3)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名师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状元笔记1.[速记]2.[图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图示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复习本考点,要求识记中华文化的两个特征,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阐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doc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前自我把脉1.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2015·广东高考·31A]2.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015·山东高考·31B]3.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2014·海南高考·15④]4.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2012·广东高考·31①]5.黎族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2·海南高考·17④]6.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2011·天津高考·5B][提示]1.自然环境影响文化,而不是决定。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而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

4.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5.生产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因时而变的。

考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知识精讲1.古代辉煌的历程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明,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

(2)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学典籍的延续”。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有其合理性(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作用略)。

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2)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2).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2).doc

意义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 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温馨提示: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理解二者的关系可以联系
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拓展升华
1. 正确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2) 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2. 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方向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 文化传承 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一课时
四、授课过程
考点精析
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
史书典籍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
作用
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要见证
文字的发明, 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标志
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 将
意义
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
“虽未
人作,宛自天成”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

第2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最新考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重要见证:①汉字与②史书典籍汉字为书写③中华文化,传承④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⑤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⑥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⑧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主要体现在⑩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⑪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受⑫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⑬区域特征。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⑭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⑮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⑯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④各兄弟民族的文化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易错分析]1.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不等同于文字。

2.在交流借鉴过程中,我国各地文化已融为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互相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但是还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并没有融为一体。

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
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
()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表
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③启示
比较项 联系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都是中华文化的特征。因为源远流长,所以中华文化才
有时间丰富和发展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为博大
精深,所以中华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
远流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
• 5.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传统 中文华化文 之间的关系
命题点 以特定文化活动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2021·八省联考湖北卷)一系列考古发现 显示,我国古代文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先 民们在农作物培育、寻医问药、天文观察、 工具制造、文字创立、科技发明、国家治理 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向世 界贡献了深邃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 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 界文明进程,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能力·命题探究】
命题点以我国中医的发展和传播历程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和包容性
• (2017·江苏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 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 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 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 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 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
①从大的视野看,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②从小 化与区
的视野看,中华文化又可分为若干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域文化 中华文 ①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②从 化与民 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 族文化 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ppt课件
2.为什么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ppt课件
3.怎样做
重塑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随着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
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
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
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而不是 文字。
③文字和汉字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中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不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3)文化衰落并不决定国家衰落。 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文化衰落不利于国家的发 展。所以,文化衰落会加剧国家衰落,国家的衰落必然导致文化 的衰落,国家的衰落决定文化的衰落。
(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 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 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4)表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 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 入、借鉴等。
ppt课件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 奋斗密切相关。 (2)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 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doc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合作探究】材料一思乡恋家是中国人共有的特性。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海外华人回国寻根祭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随着华侨华人到中国寻根热的兴起,中国的“根亲文化”建设在政府的引导、民间的推动下,可谓风生水起。

河南最近提出了打造“根亲文化”圣地的目标。

山西也不示弱,“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出现了万民祭祖的景象,“洪洞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根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姓氏、文字、元典等具有其他延续性特征的文化之根。

根亲文化的关键点是“根”,“亲”则是人们在寻根之时自然发生的血缘和情感联系。

材料二河南是根亲文化资源大省。

被视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三皇五帝”,大多出自或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

研究表明,前100个中华大姓中,78个直接起源于河南,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材料三河南各地市利用节会形式积极开发根亲文化资源,如举办淮阳伏羲姓氏文化节、固始根亲文化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

根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给不少地方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滚滚财源。

思考1根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姓氏、文字、元典等具有其他延续性特征的文化之根。

根亲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根亲文化热体现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思考2 “天生万物,必有其本,人在乾坤,自有其源。

”追祖认宗,寻根谒祖是人们心中永远抹不掉的大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情结。

挖掘根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挖掘和发展根亲文化。

【当堂检测·必做题】1.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台湾岛内连续引发“河南热”“寻根热”;越来越多的台商在河南扎根发展;两地合作排演的豫剧即将亮相台湾;郑州正式成为两岸包机航点,组团赴台旅游即将实现……中原儿女和台湾同胞迎来了更加亲密接触的新时期。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doc

必修三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前预习案】【高考考纲】--------------考什么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源远流长的见证3.博大精深的表现4.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意义 5.中华文化的力量【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要求:判断并说明理由)1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4中华文化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而日趋同一。

5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走向高考】1. (2016天津文综)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A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 ①③D. ③④2、(2015福建文综)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B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3、(2015广东文综)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C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4、(2013全国2卷)《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清明上河图”。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我们的中华文化

固 要肃立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孔子诞辰。这显示出( ) 聚



A.传统文化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的价值



础 回
B.儒家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威 预


C.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解析】 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同祭孔,


搏 考
体现了中华儿女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
化的包容性。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菜单
高三总复习·思想政治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基 础
[基础梳理]
权 威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汉字、 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


搏 证。
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搏 考
C.①④
D.③④
时 提





菜单
高三总复习·思想政治
【解析】 材料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根 源
共同构成丰厚广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
热 点


础 回
化的丰富色彩,因此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代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常考点)。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常考点)。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提示 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意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力量的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常考点)。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常考点)。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提示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意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中华文化力量的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2)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高频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例1、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3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4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12B.24C.13D.34【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独树一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符合题意。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符合题意。

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文化传承,但不能说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3说法错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说法不准确。

【变式探究】“比”“从”“北”“化”四个汉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见下图中的甲骨文),高度概括出古人的人生态度。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与人“比”肩前行,择其善而“从”之,去其恶而“北”(同“背”)之,力求为我所用而“化”之。

我们从中感悟到了“方块字”的独特魅力,这表明()1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汉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汉字的演变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4汉字的演变记载了人类文化历史C.23D.24【答案】A高频考点二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例2、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

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黎族文化()1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3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4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12B.13C.24D.34【答案】A【解析】黎族许多文化成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了1正确;黎族文化产生于几千年前黎族人民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悠久的历史,2正确;3错误,文化的性质不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4错误,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但不是根本动力。

故选A。

【变式探究】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

这些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1都具有各个民族文化的特性2是世界文化中最优秀的民族文化3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4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C.13D.34【答案】C【解析】“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说法错误,2排除;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4错误;13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当选。

高频考点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例3、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材料表明()1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3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4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12B.14C.23D.34【答案】A【变式探究】一直有一些人担心,圣诞节的流行将为西方文化“入侵”中国推波助澜。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圣诞节在中国快速流行的这些年,很难说是它改造了年轻人,还是它被年轻人改造了。

中国年轻人实际是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了,圣诞节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营造浪漫的机会和理由。

这启示人们()1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正在逐步消失,不必要杞人忧天2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3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4文化创作要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A.12B.34C.13D.24【答案】B【解析】1错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不会消失。

2不符合题意。

高频考点四中华文化的力量例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

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

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答案(1)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3)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变式探究】我国民间雕刻、编织、漆具、织锦、陶瓷、年画等各具特色,成为中华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琴棋书画,茶、酒、烹饪,花、鸟、山水、古玩等,显现了中国人热爱生活、享受艺术、乐观豁达的情致;春节的对联,元宵的花灯,端午的龙舟,飞舞的龙凤,欢乐的锣鼓……相同的习俗爱好,甚至使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永远跳动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B.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之中C.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想象力之中【答案】C【解析】相同的习俗爱好,甚至使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永远跳动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体现了C。

1.(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象征。

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视觉2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3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4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12B.24C.13D.34【知识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答案】A1.(福建文综政治29)图12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1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2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3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4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13B.14C.23D.24【答案】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不是自然现象,1是错误的,排除;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是错误的,排除;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4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2(福建文综政治30)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上述引文的意思,抓住关键信息“吴楚慷慨悲歌”“北人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南人江南草长,洞庭始波”,这说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排除A,B适合题意;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指导思想一元化,C 是错误的;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3(广东文综政治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答案】C4(海南政治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

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1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2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3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4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A.12B.14C.23D.3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说明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体现了剧目的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深受观众喜爱,1符合题意入选;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说明这些文艺工作者依托本地的文化资源,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作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剧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