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我们不乱扔》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我们不乱扔》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和他人的危害,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垃圾有一定的认识,但乱扔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和他人的危害。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
2.培养学生实际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认识。
2.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取长补短。
3.实践活动:实地考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乱扔垃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对环境和他人的危害。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因为乱扔垃圾导致的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乱扔垃圾的危害。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减少乱扔垃圾的行为。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清洁工人的工作,如捡垃圾、扫地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清洁工人的辛苦,增强自己的卫生意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讨论如何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止乱扔垃圾的行为,如可以向他人宣传环保意识,或者自己动手捡拾垃圾等。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地分类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为:•灌输学生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学生熟记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方法。
本节课教学难点为:•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3. 教学准备本节课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幻灯片教学课件;•垃圾分类的图片资料;•垃圾分类的分类口诀卡片。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4.1.1. 身边的垃圾教师可以在课前带来一些垃圾,如食品包装袋、塑料瓶等,让学生看看,垃圾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4.1.2. 资源回收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回收垃圾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4.1.3. 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教师可以直接问学生,为什么要分类垃圾?引导学生从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4.2. 学习新知识4.2.1. 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4.2.2. 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
4.3. 具体实践4.3.1. 掌握分辨垃圾的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让学生根据垃圾的特点和垃圾分类的原则,分类出这些垃圾的种类。
4.3.2. 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4.4. 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回顾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原则,以及学生学习的垃圾分类方法。
5. 课后作业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为:•记忆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整理家庭垃圾箱的垃圾,并正确分类;•告诉家人垃圾分类的意义,鼓励家人也尽量做到垃圾分类。
6.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常规测试:组织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测试和评估;•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积极性;•作业评分: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分;•家庭作业情况: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制-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 我们不乱扔 第1课时
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不同公共的环境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体会干净整洁的环境带给人的积极影响。
2.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不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文明和责任的体现。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不同公共的环境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体会干净整洁的环境带给人的积极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不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文明和责任的体现。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暑假里,明明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吸引他驻足拍照留念。
但是,明明在公园里也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草地上散落着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与周围的美景格格不入。
明明和家人的心情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同学们,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二、探究学习探究(一)干净环境我喜欢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组对比图,请你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种情景。
1.出示教材第38页的三组对比图,请学生说一说。
预设:生1:我喜欢右边的这些情景,这些地方干净整洁,让人感觉很舒服。
生2:我也喜欢右边的情景,左边的这些地方脏兮兮、乱糟糟,看着就难受。
估计没人喜欢这样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干净整洁的情景。
你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呢?2.学生举手发言。
预设:生1:我们学校外面的马路总是干干净净的。
走在上面,感觉心情都是清爽的。
生2:我家所在的社区总是特别干净,居民们从不乱扔垃圾,保洁阿姨清扫也很及时。
师:看着这些美丽的图片,听着你们细致的描述,老师也感受到了在整洁环境中的那种舒适和愉悦。
探究(二)不只是为了干净师:整洁美丽的公共环境大家都喜欢。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垃圾。
当身边有了垃圾时,我们要怎么做呢?1.出示教材第39页的故事,请学生读一读。
2.请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故事中的王勇,会如何处理手中的垃圾。
预设:我会先给垃圾分类,再按照垃圾箱上的标志把垃圾分别投入对应的垃圾箱。
3.出示分类垃圾箱的图片。
师:说得非常对!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了。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主要围绕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展开。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公共卫生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公共卫生知识,但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公共卫生习惯。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培养学生实际的环保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准备环保活动的材料,如垃圾袋、分类标签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乱扔垃圾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生活中因乱扔垃圾导致的环境问题,如河流污染、草地变色等,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分类处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发现的环保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环保知识和公共卫生习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践行环保行为。
5.拓展(5分钟)提问:让学生思考如何说服身边的人不乱扔垃圾,共同保护环境。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教案三篇
10《我们不乱扔》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3、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激学法、补学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的这首小诗《家》吗?(大屏幕出示课文《家》)学生:记得教师:谁来读一读学生泛读小诗之后请同学们齐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首小诗写的真好,你们想做一名小诗人吗?课件出示:我们坐在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家;通榆县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下面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实验小学吧!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实验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结合38页图片,请你把喜欢的踢偏打上对号,引导学生说出: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师生共同说出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出示课题(学生书空课题)二、学习新课:1、不只为了干净⑴小调查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
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
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三、总结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带走是一种文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二、新课小活动:1、制定环保行为规范小探究:为了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①小组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汇报②介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导学生理解美化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设计】我们不乱扔 第1课时 参考教案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懂得保护公共环境卫生,不仅让人身心愉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2. 通过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公共卫生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 喜欢干净卫生的环境,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反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懂得保护公共环境卫生,不仅让人身心愉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难点:树立保护公共卫生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几张杂乱的校园角图片。
比如:操场上到处是纸屑、塑料袋、泡沫等垃圾。
垃圾桶前堆满了各种垃圾,形成垃圾堆。
教室里桌椅、打扫工具都凌乱不堪。
师:看到这些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造成的吗?生:小朋友们乱扔的结果。
揭示课题《我们不乱扔》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活动一:哪种情景我喜欢课件出示第38页的情景图。
师:同学们,你喜欢哪种情景呢?为什么?学生四人一组,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干干净净的地方,让人觉得很舒服,使人愉快;脏乱差的环境有损我们的健康。
师:我们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干干净净的呢?学生回忆、思考后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图片,直观的感受到哪些情景好,从而产生不乱扔的垃圾的思想。
活动二:不只是为了干净课件出示第39页秋游图。
1.演一演秋游时的情境。
2.说一说秋游时同学都是怎么处理垃圾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处理方式?3.垃圾箱一般有两个符号,这两个符号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把垃圾整理好带走?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人监督,我们都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
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处理垃圾的做法,分辨对错。
扩展:完成第40页“我的观察记录”【课堂小结】在公共场所活动,尽量不要产生垃圾。
如果产生了垃圾,要自觉把垃圾带走,并分类投放。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二班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第2课时前段时间,媒体上有个公共卫生的争议大事,现在老师也想请你谈谈你的感受,说说你们自己的看法吧。
(课件呈现图片。
)先让同学观看画面的内容,提问:你发觉了什么不文明的行为吗?老师简介图片:一女子在地铁站带着小孩随地大小便。
同学分组争辩。
老师提示:你觉得这个女子的行为合适还是不合适?你能帮她想出什么方法?然后让每个小组都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和老师做出评判。
(可能会消灭正反两方的不同看法。
假如有的小组说,孩子尿急可以理解。
老师作出总结引导:到底是公共场所,莫非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同学小组争辩后,发言:地铁站都有厕所,可以下去上完厕所,再上车来。
用塑料袋应急。
用空瓶子应急。
下车或车上找个垃圾桶应急。
的卫生,疼惜公共卫生环境。
向同学介绍活动流程及规章,观看几个图片情境,辨别哪个是文明的行为,哪个不是应当做的,为什么?推断正确的小组获得“卫生之星”嘉奖。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正确推断行为的对错说出理由或演出来引导同学针对不文明的三张图片进行争辩。
先让小组争辩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让几个代表说一说。
课件播放视频:兔小贝请勿随地吐痰课件打出卫生小贴士:吐出的痰中,含有很多细菌,假如随地吐痰,地上会很脏,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会变多,很多传播多种病菌,我们平常要留意讲究卫生。
再争辩我们有痰时,怎么办呢?小组争辩,同学自由回答。
播放猫小帅视频:有痰吐在哪里儿歌:小病菌四处窜乱吐痰易传染要吐痰纸包严讲卫生好习惯你平常观察过四周或家里人有吸烟的吗?同学自由举手回答。
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吗?老师呈现图片说明:假如你的家人或四周的人有吸烟的,你怎么做?同学自由回答。
针对口香糖,老师问:图上的人随地吐口香糖,有什么危害?同学回答。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同学自由回答:扔到垃圾桶里。
老师:假如旁边没有垃圾桶呢?同学自由发言:可以先用纸巾包起来。
老师总结确定: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不错。
10我们不乱扔 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十单元,第一课时,教材中的主题是“我们不乱扔”。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乱扔垃圾的后果;2.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3.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1.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3.培养积极地对待环境的态度。
情感目标1.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2.讲究卫生;3.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乱扔垃圾的后果;2.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1.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
四、课前准备教师:教学PPT、视频、干净的垃圾桶、不同类型的垃圾。
学生:笔、纸、教材。
五、教学过程Step 1 课堂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环境被污染的场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2.叫学生们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哪些垃圾,如:饮料瓶、废纸、剩菜剩饭、水果皮等;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闻到垃圾的气味时,尽快把垃圾处理好;4.提醒学生们,如果把垃圾乱扔的后果有哪些。
Step 2 阅读教材内容(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教学重点;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页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垃圾劣化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3.提醒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可以逐句理解,并标记出生词和难点。
Step 3 观摩案例(20分钟)1.老师为学生展示垃圾分类的好处,为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正确意识;2.带领学生真实观察不同类型的垃圾,让学生分辨这些垃圾所属的种类,重新强调,准确且及时的垃圾分类有益于身边环境的卫生与健康;3.让学生结合垃圾分类的好处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垃圾分类。
Step 4 学生反思(10分钟)1.叫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坦白回答,自己曾经犯过哪些垃圾处理错误;2.让学生思考,犯错的原因是什么?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应如何改善垃圾分类。
10我们不乱扔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养。
本教案将针对《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此单元的主题是“爱护环境、文明行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乱扔垃圾给环境带来的伤害,养成健康的环保习惯,客观认识自己的行为意义,学会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乱扔垃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养成好的环保习惯。
3.了解自己的行为意义,并维护生态平衡。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儿歌欣赏:《垃圾分类之歌》。
2.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3.分别列举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4.看反面例子,探讨乱扔垃圾的后果。
(2)教学方法1.“导入法”:播放儿歌《垃圾分类之歌》,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讲解法”:在课件上用图片介绍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开展课堂讲解。
3.“列举法”:通过课件图片让学生辨认大家生活中的四类垃圾,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实例。
4.“讨论法”:让学生理解乱扔垃圾不仅是粗心大意的表现,而且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1:1.播放儿歌《垃圾分类之歌》。
2.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3.课堂上用PPT类的辅助设备展示,用图片的形式来介绍四大垃圾类别,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垃圾的不同种类。
(2)活动2:1.以实例形式向学生展示乱扔垃圾的后果(比如说扔到河边的垃圾会污染水源、动物误食垃圾等等)。
2.引导学生理性讨论,用实例分析乱扔垃圾的原因和重新建立起垃圾分类意识的路径。
4.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行动、理性思辨、实例演绎等方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学方式既生动活泼又简单易懂,使学生能够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乱扔垃圾”行为对环境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阅读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能力。
3.心理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2.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我们不乱扔》,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故事书籍《我们不乱扔》。
2.板书工具。
五、教学过程与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环保相关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果我们随地乱扔垃圾,会发生什么事情?”第二步:讲解故事(10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书籍《我们不乱扔》的封面,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故事内容。
2.教师朗读故事,并适时展示故事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第三步:讨论与思考(10分钟)1.教师提问:“小新为什么乱扔果皮和纸屑?”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乱扔垃圾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什么危害?”第四步: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15分钟)1.教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常见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2.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内容进行分类,讨论每种垃圾的处理方式。
3.教师纠正学生错误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
第五步:角色扮演与总结(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如何将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3.教师总结讨论,强调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的讲述和角色扮演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和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2年级道法教案《我们不乱扔》
预设:1: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2:不随地大小便;3:不乱丢果皮纸屑;不损坏公物;4:不在墙壁、树木上乱刻乱画;5:不践踏草地;6:不摘折花草、树木等等。
学生按要求给花瓣涂上颜色。
让学生感受自己家乡城市的变化,体会优美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心情。
学生通过前后图片比照,比拟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意识到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小结:幽美整洁的环境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使人心情愉快;脏、乱、差的环境对我们的健康有害,还会令我们心情不愉快。
师:孩子们,咱们周围还有什么地方也非常干净的?
三、文明城市不只是为了干净
师:孩子们,老师要求要求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随手捡起,是不是为了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呀
出示第39页图片。
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并答复下列问题。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说什么这些场所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二、具有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淮北,应该出现下面的那些场景
出示课件:
图一:公园里美丽的人工湖。
图二:干净的教室。
图三:整洁的楼道。
图四:垃圾满地的马路。
图五:万达电影院中留有垃圾的座位。
图六:漂满垃圾的家乡小河。
师:观察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比拟喜欢哪种环境?为什么?
3:是,因为垃圾太脏了,应该把它们放到垃圾桶里去。
4:------〕
学生认真看图,思考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答复。
并完成课本第40页的“我的观察记录〞,1:记录观察的时间和地点、2:看到的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3:我的建议,完成在全班集体交流。
学生看图答复下列问题。
孩子们自由答复。
预设:1:不随地吐痰、2:不乱扔垃圾、3:看到纸屑捡起来……
二年级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案
二年级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学习并掌握一些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2.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
2. PPT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内容,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思考,例如:“你们有没有见过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吗?”等。
Step 2:呈现(10分钟)1. 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如纸张、塑料瓶、食物残渣等。
2. 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不同种类垃圾的区别,如颜色、形状、材质等。
Step 3:讲解(10分钟)1. 使用PPT或黑板、粉笔,向学生解释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2. 介绍常见的几类垃圾,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等,并解释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分类这些垃圾。
Step 4:实践(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垃圾(实物或图片)。
2.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垃圾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原因。
3.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Step 5: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保护环境。
Step 6: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庭中的垃圾分类情况,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他们家庭的垃圾分类方法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垃圾分类,并能够合理解释分类的原因。
10我们不乱扔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本节课旨在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理解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和影响。
2.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做到垃圾不混乱。
3.养成每天清理垃圾的好习惯,做到不留下垃圾危害环境。
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用图片和描述介绍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课堂讲解:介绍不同垃圾的分类,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3.教学活动:通过卡片配对游戏和小组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垃圾。
4.总结课堂: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养成以身作则、垃圾不乱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危害,让学生明确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保的重要性,如何改变学生习惯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利用图片和描述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活动式教学策略:通过卡片配对游戏和小组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和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用图片和描述介绍垃圾对环境的危害(5分钟)–老师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如造成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认识到乱扔垃圾会对环境、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多大的危害。
2.课堂讲解:介绍不同垃圾的分类(10分钟)–老师分别介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概念和分类标准。
–引导学生理解分类垃圾的意义和分类的基本方法。
3.教学活动:卡片配对游戏和小组竞赛(20分钟)–卡片配对游戏:老师将分类标准写在卡片上,让学生分组对相应物品进行分类,并向全班展示结果。
–小组竞赛:老师将不同垃圾放在桌上,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比赛看哪个小组分类正确和速度快。
–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分类垃圾的技巧,养成自觉打包垃圾的好习惯。
4.总结课堂: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5分钟)–老师强调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分类垃圾、垃圾不乱扔。
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搞一个超有趣的教学设计,主题就是“我们不乱扔”。
这就像是一场保卫地球整洁的超级大作战计划呢!首先呢,一上课就像开启一场神秘的魔法之旅。
我会像个神奇的魔术师一样,拿出一个超级干净、闪闪发光的透明盒子,然后故作神秘地问大家:“同学们呀,这个盒子就像咱们美丽的地球村,现在它很干净,可要是我开始往里面乱扔东西,你们猜猜会怎样?”这时候,孩子们的小眼睛就像星星一样亮起来啦。
接着,我就开始往盒子里扔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皱巴巴的纸团,像战败的小怪兽一样被丢进去;还有用过的小铅笔头,就像断了剑的小武士。
一边扔一边说:“看呀,这就像有些人在地球上乱扔垃圾,原本美好的地球村慢慢就变成了垃圾场啦。
”这盒子很快就变得脏兮兮、乱糟糟的,简直就是从美丽的城堡变成了可怕的垃圾魔窟。
然后呢,我再拿出一幅超级漂亮的画,画里有青山绿水、鲜花盛开,就像仙境一样。
我指着画说:“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地球呀,像个超级大花园,到处都是美景。
可要是大家都乱扔垃圾,这美景就会像泡沫一样消失不见哦。
”这时候,我要和小朋友们玩个小游戏。
我会把小朋友们分成几个小组,就像分成几个超级战队一样。
每个小组发一些小卡片,卡片上画着不同的垃圾,比如香蕉皮像弯弯的黄色小船、塑料瓶像透明的小圆柱士兵。
然后让他们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地把这些垃圾卡片分类放进对应的垃圾桶模型里。
垃圾桶模型呢,就像一个个等待垃圾士兵归队的小城堡。
在游戏过程中,我会像个搞笑的解说员一样,大声喊着:“看呀,香蕉皮小分队冲向了厨余垃圾桶城堡,加油,加油!”整个课堂就像一个热闹的游乐场,充满了欢笑和紧张的气氛。
玩完游戏,我会拿出一些乱扔垃圾后造成危害的图片,像被垃圾填满的河流,黑得像恶魔的口水;还有被垃圾包围的小动物,可怜得像被囚禁的小可怜虫。
看着这些图片,小朋友们肯定会像被触动了柔软内心的小天使一样,深刻地认识到乱扔垃圾的严重性。
再之后呢,我会让小朋友们一起创作一些关于“我们不乱扔”的小标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孩子已经初步懂得公共环境卫生需要共同维护,知道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是文明的表现。但是孩子自控力不足,在教室、校园等监督力度较强的公共场所,能自觉爱护并遵守,但在其他公共场所,就会随意一些。因此,教学中需加强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帮助他们解决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重点是促使他们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分类。
教学准备:
各种“公共场所”图片;教室、体育馆、公园小河边脏乱和干净的图片;情境绘本“一起去秋游”;
有关“垃圾分类”的小资料;清洁工等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公共场所。
1.播放学生熟悉的学校、社区、城镇部分生活场景。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设计意图
教学中主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看得到的垃圾,如结合秋游后产生的垃圾,大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可以进行简单分类;再结合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别例举家里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这一环节的安排是启发学生要有垃圾分类的观念与意识,让学生明白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整洁,是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公民的责任。
师小结板书:垃圾分类我能行
10.有了垃圾分类啊,我们发现,生活中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回收的,所以不乱扔垃圾,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也是对资源的再利用。
(出示板书:利用资源)
11.为了合理安排我们每天产生的无数垃圾,全社会都在努力。
播放图片:清洁工垃圾桶垃圾车扫地车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等
四、行为指导:我们争做文明人
教学内容
课件出示图片:在马路上,从车窗抛物
师:这个小小的动作,会带来什么麻烦?
学生自由说:抛到头上有危险;不小心踩上会摔跤;如果扔在高速公路上,清洁工捡拾很危险;他刚扫干净,你又扔出来,增加工作量……
2.的确是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两段新闻报道:
一位南京夫子庙清洁工春节期间一天工作十四小时。课件出示视频1
7.垃圾分类有这么大作用,可以分成几类呢?播放公益广告视频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图片: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8.哪些东西可以再利用,是可回收垃圾?
(附小资料: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设计意图
用生活中的镜头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再现不乱扔垃圾的行为。
教学内容
(1)看,上完美术课,桌面上就会有好多纸屑,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把纸屑收拾成一堆,然后装在自已带的垃圾袋里,课后扔到垃圾筒里去;看到纸屑,随手捡起垃圾。
师:你真是个文明的孩子。我们不乱扔,才能保护教室环境的整洁。
(2)和爸爸妈妈看完电影,喝下来的饮料瓶,你会像他们一样扔吗?那你会怎么做?
2.师小结: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称为公共场所。
出示“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是提供大家进行工作、学习、娱乐、体育、休息等一切公用场所及设施的总称。)
3.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公共场所?你去那儿干什么?
生交流:公交站台、地铁站、健身房、游乐场等
师:原来公共场所无处不在啊。
二、对比辨析:“我喜欢那种情景”
设计意图
用绘本的形式创设了在秋游中出现的正反两种人物形象。其中王勇是正面形象,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他不仅在秋游中处处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还不时提醒、劝阻同学,引导学生理解不乱扔垃圾并非是一时的行为,更是一种文明习惯。
教学内容
生:我不会像他们一样乱扔的;我会把饮料瓶带走的;我会把饮料瓶扔进垃圾筒里的。
5.确实,这样的公共环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要整改。先来给刚才这几个地方提点建议。
(再次出示教室、体育馆、公园小河边脏乱的图片)
生:把垃圾捡起来或者扫掉。
生:不能把垃圾随便乱扔。
生:应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6.如果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做,看,这些地方就变成这样子了。现在的样子你喜欢吗?
师出示教室、体育馆、公园小河边干净整洁的图片
3.布置观察记录:除了乱扔垃圾,你发现还有哪些不讲公共卫生的情况,试着完成“我的观察记录表”。
设计意图
本课时教学主要针对“不乱扔垃圾”为主的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习惯的认识与指导,布置课后延伸目的是指导行为,落实行动;布置课后观察记录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其他行为,并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与准备。
师:从新闻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黄山旅游景点垃圾堆积,一位清洁工在陡峭的悬崖边捡垃圾很危险。课件出示视频2
师:从这个视频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4.师:看了这两则新闻报道,你想对那些乱扔垃圾的人或者对大家说些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师:是的,我们不乱扔,不仅仅是保护环境,利用资源,还是对劳动者的尊敬
(出示板书:尊重劳动)
师:是的,我们要随手带走垃圾,我们不乱扔,学会保护公共场所的环境,争当文明天使。
(出示板书:保护环境)
3.有一个小朋友做的非常好,他叫王勇,我们一起去学习学习。
播放绘本:一起去秋游
4.小组讨论:王勇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5.指名交流,师重点引导解决:没有带垃圾袋、找不到垃圾桶该怎么办?
师小结板书:随身带好垃圾袋垃圾扔进垃圾桶见到垃圾随手捡
1.这些公共场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
师播放各种“公共场所”图片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初步表达对公共场所的美好愿景。
教学内容
2.你觉得这些地方怎么样?
生:漂亮的、干净的、好玩的、安静的……
3.可是这几个地方你还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分别出示教室、体育馆、公园小河边脏乱的图片。
生:这些地方扔满了垃圾。
教学内容
有毒有害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9.下面我们现学现用,马上考考大家有没有学会垃圾分类。想一想小朋友秋游后会产生哪些垃圾?(课件出示垃圾图片)找一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分别扔进垃圾桶。
生交流:可回收垃圾有矿泉水瓶,大多数包装袋、果皮、纸巾等都是不可回收垃圾
设计意图
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了教室、体育馆、公园小河边三个公共场所脏乱和干净两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4.我们每天都会来到这些地方,如果真和你们说的那样,我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非常不舒服。
生:让人讨厌,心情都不好了。
生:很恶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在图片出示难过的表情)
五、课堂总结延伸。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我们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利用资源,尊重劳动成果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更是文明素养的体现,我们不仅要告诉自己不乱扔,还要告诉他人不乱扔。让我们大家一起加入到环保的行列吧!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生齐读板书)
出示歌曲:大家一起来环保
2.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垃圾,并负责把垃圾扔进相应的地方。
生:教室里的课桌椅都歪了。
生:垃圾把小河里的水都弄脏了。
设计意图
以三个图例为引子,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回忆描述生活中曾遇到过的生活感受,如校园某个角落,小区健身广场等学生熟悉的场景,让教材内容不断扩大,让学生的生活视野不断开阔。
教学内容
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见过哪些地方也这样又脏又乱?
师逐步提示:校园里(校门口、洗手池、食堂等)——小区(楼道里、公共健身区、垃圾桶旁边、草坪等)——马路上、公交站、绿化带等
教材分析: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给人带来愉悦,并通过发现身边不讲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及其引发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初步树立保持公共场所卫生的意识,愿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美好家园。
板书设计:
10我们不乱扔
随身带好垃圾袋保护环境
垃圾扔进垃圾桶利用资源
见到垃圾随手捡尊重劳动
垃圾分类我能行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在图片出示开心的表情)
7.师小结:整洁、优美的环境会让人心情愉快,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相反脏、乱、差的环境令我们心情不愉快,更影响我们的健康。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初步表达对公共场所的美好愿景。
以三个图例为引子,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回忆描述生活中曾遇到过的生活感受,如校园某个角落,小区健身广场等学生熟悉的场景,让教材内容不断扩大,让学生的生活视野不断开阔。
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了教室、体育馆、公园小河边三个公共场所脏乱和干净两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三、垃圾分类:“不只是为了干净”
1.过渡:刚才小朋友都提到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整洁,什么东西一定不能乱扔?
出示课题:我们不乱扔
2.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垃圾。当你的身边有了垃圾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乱扔。出示辨析:
设计意图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垃圾分类是难点。因此通过“告诉你”“小资料”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教学内容
齐读儿歌
6.继续播放绘本,王勇遇到什么问题了?提问:有的小朋友会奇怪了,垃圾就是不要的东西(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