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论论文

合集下载

机器人概述课程论文(合集5篇)

机器人概述课程论文(合集5篇)

机器人概述课程论文(合集5篇)第一篇:机器人概述课程论文《机器人概述》课程论文题目: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授课教师:完成日期:智能居家机器人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 xxx xxx xxx 2016年10月16日智能居家机器人xxx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石墨烯、3D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居家机器人的飞速发展。

尤其在家庭日常事务、远程办公、儿童看管、老人看护、个人安保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早期家居机器人效率低,撞墙频频,跌倒了就爬不起来,也处理不了拖地后的脏水和扫一堆的垃圾。

不过,新一代的智能居家机器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无论打扫卫生还是照顾孩子,它们都能够做得有板有眼,游刃有余。

最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空巢”现象、留守儿童、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等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加重,不同的单位,机构,家庭等对智能居家机器人的需求空前增长,同时,创造了庞大的智能居家机器人市场。

互联网,IT技术,影像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居家机器人提供了可靠的软硬件的支持,以及现代营销方式,消费方式为智能居家机器人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新科技,家居,机器人1老人看护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2015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

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机器人概论课程论文

机器人概论课程论文

机器人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所在院校:机电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金阳学号:100606209【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多功能化和智能化使得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将对未来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文主要介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应用趋势,以及他对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发展形势;应用趋势;社会效益1 引言工业机器人是种类繁多的机器人中的一种,它由操作机,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器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难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柔性生产。

它对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2 工业机器人带来的效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工业生产条件,与可控的生产能力相比更加强大,而且可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整体质量,比人类更能适合枯燥无味的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节约劳动力,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风险,提高机床,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工作量及降低停产时间和库存,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竞争力。

3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纵观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主要由机器手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可按预先引导动作记录下信息重复再现执行,当前工业中应用最多。

第二代为感觉型机器人,如有力觉触觉和视觉等,它具有对某些外界信息进行反馈调整的能力,目前已进入应用阶段。

第三代为智能型机器人它具有感知和理解外部环境的能力,在工作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但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3.1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在美国的发展』美国是机器人的诞生地,早在1961年,美国的Consolided Control Corp 和AMF公司联合研制了第一台实用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概论论文论机器人摘要:简要回顾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今世界机器人技术。

并预测了今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发展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1920年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情是这样的:罗萨姆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去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后来,罗萨姆公司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

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农奴)写成了“Robot”(机器人)。

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使用“机器人”这一概念。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诞生,推动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50年代是机器人的萌芽期,其概念是“一个空间机构组成的机械臂,一个可重复编程动作的机器”。

1954年美国戴沃尔发表了“通用重复型机器人”的专利论文,首次提出“工业机器人”的概念;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数控工业机器人原型;1959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60年代随着传感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实用化时代。

日本虽起步较晚,但结合国情,面向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使用机器人的措施,其机器人拥有量很快超过了美国,一举成为“机器人王国”。

80年代,机器人发展成为具有各种移动机构、通过传感器控制的机器。

工业机器人进入普及时代,开始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大量使用,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趋于小批量、多品种。

9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与需求进入了高潮期:1990年世界上新装备机器人81000台,1991年新装备76 000台。

机器人概论论文

机器人概论论文

我看机器人发展【摘要】机器人的发展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本文主要论述其发展的一部分,如:简介与展望,其与信息技术的一些关系,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与信管专业的一些联系等。

旨在简要介绍一些有关机器人的发展。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信息技术;社会一、机器人发展的简介与展望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在人造受伤害时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保护行为与上述两定律相抵触。

这三条定律明确规定了人与机器人的主从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几十年来已成为公认的研制和使用机器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而,机器人通常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可编程机器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投入使用,这也是当代工业机器人中主要的类型,这类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员所编写的程序,完成一些重复性操作。

第二代,自适应机器人,或感知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这归功于近些年来各种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诸智能机制,主要处于试验阶段。

[2]由于人类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信息的交流,现代科技界对机器人发展提出了展望,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让机器人具有更强的智能和功能;二是让机器人更具人形,也就是更像人;三是微型化,让机器人可以做更多细致的工作。

[3]这些都可以让机器人更有能力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而,我认为这些都需要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更好的提高。

二、机器人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人类对机器人需求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例如人们要求生产工业型机器人、军事型机器人、生活型机器人、医疗型机器人等。

由于机器人的发展涉及到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故而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对科技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有关机器人的科技也就要求日益精进了。

《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

《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

工业机器人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复杂任务的可编程装置。

由于其高效、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工业机器人已经在生产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工业机器人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用于协助汽车制造。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许多技术创新和改进。

当今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了许多先进功能,例如感知能力、人机协作和自主导航等。

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感知环节: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例如视觉传感器、力测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获取周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等信息。

2.规划与控制:基于感知结果,机器人需要进行规划与控制,确定执行任务的路径和动作。

这通常通过预先编程或者机器学习等方法来实现。

3.执行任务:一旦机器人确定好路径和动作,它会自动执行任务。

机器人的执行通常包括移动、抓取、放置等动作。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执行重复性的、危险的或繁重的任务,例如焊接、喷涂、装配等。

机器人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医疗保健工业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手术中,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风险。

物流和仓储工业机器人在物流和仓储领域可以帮助实现自动化的仓库操作。

机器人可以自动搬运货物、装载和卸载货车,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机协作: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的合作。

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工作人员实现紧密的协作,相互补充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化能力。

机器人概论 论文

机器人概论 论文

机器人技术综述论文王占一前言通过一学期以来对《机器人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我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发展、基本结构、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机器仿生技术、还有机器人的应用等等方面的知识。

为此我阅读了有关于机器人技术的部分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综合分析和评价机器人技术,写下此篇有关于机器人技术的综述性论文。

主要从机器人的概念、结构、控制,以及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一些有关于机器人的技术。

主题机器人的概念日本科学家森政弘和合田周平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器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七个特征的柔性机器”。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的,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则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无论是那一种对于机器人的定义,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他是在电子、机械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然而,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独立完成一些人类的技能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结课论文报告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结课论文报告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结课论文报告引言机械工程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制造、运动控制、自动化、机器人等方面,是追求机械传动自动化和高效智能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课程旨在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案例,为学生打下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部分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以及机械附件的选型和应用等方面。

这部分课程主要围绕机械加工中的工艺流程和机床操作流程进行讲解,掌握机械加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包括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涉及数控加工、精密加工以及切削加工等。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制造的技术路线、计划安排和车间管理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制造整个流程,掌握制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掌握机电一体化应用的基础知识。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指利用机器人完成各种工作的技术,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进行分析和应用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发展和最新应用,掌握机器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收获本课程让我对机械工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基本的原理到应用案例都有涉及。

学习本课程后,我掌握了机械加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机械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应用,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

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本课程,我意识到机械工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很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机器人论文6篇(最新)

机器人论文6篇(最新)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解读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在21世纪必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

人工智能概念在1956年首次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通用问题s求解程序、LISP表处理语言等。

但是由于消解法推理能力有限以及机器翻译等的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而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

DENDRAL化学质谱分析系统、MYCIN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PROSPECTIOR探矿系统、Hearsay-II语音理解系统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人工智能引向了实用化。

并且,1969年成立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即IJCAI)。

第三阶段:80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马原论文——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马原论文——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评分:评语:课程论文题目: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研究姓名:李江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班学号:201550152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O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ﻬ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研究李江鹏摘要: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所带给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大小领域逐渐延伸,从吃药看病到尖端科技,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关键字:人工智能,医学,科技,伦理一、人工智能的起源和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一门强有力的学科,它试图改变人类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延伸和解放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但随着1941年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技术已最终可以创造出机器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机器学习、计算智能等研究的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渗入其他学科领域。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从1996年IBM公司人工电脑“深蓝”击败人类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到2016年谷歌(Google)旗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完胜围棋世界冠军韩国人李世石,后化名master横扫中日韩围棋高手,取得60连胜。

机械概论论文

机械概论论文

机械概论论文第一篇:机械概论论文机械概论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认知学号:班级:姓名:梁成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01004000412 1004引言通过八周的课程,我对本校机械专业有了大概的了解,尤其对其中的机电专业感兴趣。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就业条件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对于想在大学充实自己的我非常有诱惑力。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融,机电领域也同样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程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涵义机电一体化技术定义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 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二、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自动控制技术: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智能制造技术概论》教学大纲(本科)【可编辑全文】

《智能制造技术概论》教学大纲(本科)【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智能制造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智能制造技术概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活动,对制造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

课程从人工智能及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

(二)课程目标. 了解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1.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先进技术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增强“四个自信”;.具备通过自行资料查阅理解智能制造最新前沿动态。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堂讨论等。

课堂教学以讲授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等知识点;自学环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主题,完成资料检索,了解智能制造最新前沿动态;课堂讨论教师提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案例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对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等概念有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注:1 ,支撑强度分别填写H、M或L (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2 •毕业要求须根据课程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描述。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基本要求:L1-理解,L2-掌握,L3-熟练掌握五、课程学时安排(一)推荐教材.李晓雪.智能制造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二)主要参考书:1.德州学院.智能制造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2.葛英飞.智能制造技术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智能机器人概论

智能机器人概论

《智能机器人概论》结课论文——电子1202 娄烜玮智能机器人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智能”二字,它与其他机器人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它是一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等的“活物”,它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并按照人类的需求作出相应的事。

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出采用什么样的动作。

感觉要素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等的接触型传感器。

这些要素实质上就是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宫,它们的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成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

对运动要素来说,智能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无轨道型的移动机构,以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

它们的功能可以借助轮子、履带、支脚、吸盘、气垫等移动机构来完成。

在运动过程中要对移动机构进行实时控制,这种控制不仅要包括有位置控制,而且还要有力度控制、位置与力度混合控制、伸缩率控制等。

智能机器人的思考要素是三个要素中的关键,也是人们要赋予机器人必备的要素。

思考要素包括有判断、逻辑分析、理解等方面的智力活动。

这些智力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而计算机则是完成这个处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一)接下来说说智能机器人的分类(按智能程度分类):一是工业机器人,它只能死板地按照人给它规定的程序工作,不管外界条件有何变化,自己都不能对程序也就是对所做的工作作相应的调整.如果要改变机器人所做的工作,必须由人对程序作相应的改变,因此它是毫无智能的.二是初级智能机器人.它和工业机器人不一样,具有象人那样的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也就是它能适应外界条件变化对自己怎样作相应调整.不过,修改程序的原则由人预先给以规定.这种初级智能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智能,虽然还没有自动规划能力,但这种初级智能机器人也开始走向成熟,达到实用水平.三是高级智能机器人.它和初级智能机器人一样,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样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所不同的是,修改程序的原则不是由人规定的,而是机器人自己通过学习,总结经验来获得修改程序的原则.所以它的智能高出初能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自动规划能力,能够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这种机器人可以不要人的照料,完全独立的工作,故称为高级自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也开始走向实用。

机器人学概论论文

机器人学概论论文

机器人概论内容提要:在当今社会中,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此文从机器人的发展史说起,着重于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发展史分类与应用关键技术班级:姓名:唱双截棍的他学号:正文:一、机器人的发展史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能歌善舞的木偶,称为“倡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

在近代,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各种机械装置的发明与应用,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机器人”玩具和工艺品。

这些装置大多由时钟机构驱动,用凸轮和杠杆传递运动。

1920年,捷克作家K.凯比克在一科幻剧本中首次提出了ROBOT(汉语前译为“劳伯”)这个名词。

现在已被人们作为机器人的专用名词。

1950年美国作家I.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Robotics)这一概念,并提出了所谓的“机器人三原则”,即:1.机器人不可伤人;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与,但不和(1)矛盾的指令; 3.在与(1)、(2)原则不相矛盾的前提下,机器人可维护自身不受伤害。

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

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本世纪50、60年代,随着机构理论和伺服理论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使用化阶段。

1954年美国的G.C.Devol发表了“通用机器人”专利;1960年美国AMF公司生产了柱坐标型Versatran机器人,可作点位和轨迹控制,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上的机器人。

1962年-1963年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

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系统!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以赢得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

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

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并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现代设计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制造技术的第一个环节。

根据德国工程师协会文件VD I 2225的调查分析,产品设计成本约占产品成本的5%~7% ,但却决定了产品制造成本的75%~80%。

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设计问题。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

机器人概论论文范文

机器人概论论文范文

机器人概论论文范文摘要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主控制能力、运动控制能力、感知控制能力和决策控制能力的机械系统。

机器人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飞行机器人、潜水机器人、地面机器人、机器人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其次简要的介绍了主要机器人的分类以及其应用领域;最后,本文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指出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历史;分类;应用AbstractRobots are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autonomous control ability, motion control ability, perception control ability and decision control ability. Robot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flying robots, diving robots, ground robots, search robots, etc.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obots; secondly,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main robots; Finally,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future robot technology, indicating the broad prospects of robot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ome service and so on.。

智能灭火机器人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灭火机器人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灭火机器人摘要文章对消防机器人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消防机器人的背景并简单描述系统硬件、光电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附以电路图加以说明,通过传感器连接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平由M F13处理实现寻找火源。

最后由火焰传感器测距输入单片机实现停车并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闭合从而控制风扇灭火。

论文详细阐述了程序流程和实现过程。

此设计以数字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并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

依据传感器的信号传入单片机实现各种指令处理。

小车在接近火源的过程中左右波动前进,躲避障碍物,最后找到火源打开风扇灭火。

关键词单片机;光电传感器;灭火装置;复眼目录1前言 (3)2机器人的相关概论 (6)2.1机器人的发展 (6)2.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7)3硬件 (8)3.1机器人外观操作面板介绍 (8)3.2稳压板,灰度检测传感器 (9)3.3光电传感器,复眼 (10)3.4执行机构 (11)4软件电路设计 (12)4.1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13)4.2v j c软件介绍 (14)4.3子程序 (16)4.4硬件电路软件电路 (22)5总结 (25)6参考文献 (26)7源程序 (27)前言目前由于人们的防火意识比较差,生活中火灾频发,消防战士在灭火中牺牲宝贵生命的事件不在少数,迫切要求机器代替人去执行灭火任务。

针对这个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有基于M S P430的灭火小车,能实现灭火功能。

还有的是人为地控制机器人的活动和灭火,这样使得不得不靠人来控制,浪费人力资源,不能很好的实现灭火的效果。

此设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力求对消防机器人设计达到更深的了解和研究,促进消防机器人在火灾中的应用并推广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使消防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在未来智能化和机械化的世界中,尤其是在消防事业中,一款好的机器的使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防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非常明朗。

搬运机器人——毕业设计论文

搬运机器人——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

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

本课题主要对搬运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展开讨论,对原有的机械结构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把现在的新技术应用到本课题中,从而使得搬运机器人更加适用于现在的工业工作环境。

通过详细了解搬运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搬运机器人设计要求,并根据搬运机器人各部分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包括: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在内的机械结构设计。

此搬运机器人的驱动源来自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柱塞式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等。

通过液压缸的运动来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各关节运动,进而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实际作业。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液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操作Abstract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level of 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 mainly tasked with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titive and intensity of significant work.The subject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handling of their machinery discussions, and on the original mechanical structure proposed for the new improved method, which makes the handling robot is more applicable to the present industrial working environment. Throug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bot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to propose specific handling robot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robot design principles of various parts, for the system as well as including: the robot's hand, wrist, arm, waist,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 The transfer robot driven by the source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including: plunger hydraulic cylinders, hydraulic cylinders, swing, telescopic hydraulic cylinders, etc. Throug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ovements to implementthe joint transport robot motion, And realize the operational handling robot.Keywords:Transfer robot;Hydraulic System;Mechanical Design;Operating第一章绪论1. 1概论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着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概论

人工智能概论
02.关系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非常相关的几个领域; • 人工智能是一类非常广泛的问题,机器学习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17 17
AI实验展示
AI实验展示
01
实验箱
19
AI实验展示
02
树莓派简介
树莓派是一款信用卡大小的超小型电脑; Linux操作系统是树莓派的大脑; 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 年10 月5 日,
人工智能命名
“学习和智能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被精确地描 述,使得人们可以制造一台机器来模拟它。”
9
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汽车、电脑驾 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 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能够在很大程度解 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率,提升汽车出行的安全性。
语音助手是一款智能型的手机应用,通过 智能对话与即时问答的智能交互,帮助用 户解决问题,苹果手机中siri开创智能语音 助手的先河,当然中文语音助手也如雨后 春笋般蓬勃发展。
6
人工智能概述
01
智能的概念
自然界四大奥秘: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智能的发生 对智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主要流派有:
记忆与思维能力:存储由感知器官感知到的外部信息以及由思维所产生 的知识,并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处理
学习能力:学习既可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无意 识的;既可以是有教师指导的,也可以是通过自己实践的
行为能力(表达能力):人们的感知能力用于信息的输入,人们的行为 的能力就类比信息的输出
1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学习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特征,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手段,而机器学习也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

机器人概论小论文

机器人概论小论文

关于蛇形机器人系统的典型组成的分析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学号:1042052090 姓名:周家琦当代机器人的研究领域已经从结构环境下的定点作业中走出来,向航空航天、星际探索、军事侦察攻击、水下地下管道、疾病检查治疗、抢险救灾等非结构环境下的自主作业方面发展。

未来的机器人将在人类不能或难以达到的已知或未知的环境里工作。

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的、未知的环境下作业的要求。

随着仿生学的发展,自然界中无四肢动物的运动方式引起了学者的兴趣,这种运动具有良好的地面适应性和运动稳定性。

蛇是无四肢动物中最庞大的一类,它在自然界中有几千年的进化历史,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它能进行多种运动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沙漠、水池、陆地、树林等。

蛇形机器人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以下从这种机器人的控制、传感、机构、通信等系统方面出发,简单介绍相应的实现机理与控制的方案,分析其系统的典型组成。

蛇形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蛇形机器人整体图蛇形机器人基本的设计思想,就是通过改变各个关节之间相对运动角度来使蛇体达到相应的运动姿态,从而实现蛇体的运动。

通过仿真可以计算出蛇在不同运动形态,不同时刻各个关节之间的相对转角,通过控制每个关节的转角,就能实现了蛇的连续蜿蜒运动。

在控制中,有集中式控制方法与分布式控制方法可以选择。

集中式控制方法是通过一个主控单元完成机器人的形态规划,并发出控制信号给机器人的每一个关节,同时控制机器人的所有关节的运动,这种方式控制简便,机器人各关节运动的同步性较好,但是主控单元负荷较大,控制的实时性受到影响。

分布式控制方法是主控单片只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形态规划,将各个关节的转角数据传送给各个关节。

机器人的每个关节均有一个独立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接收主控单元发送的转角数据,控制各自关节的转动。

这种控制方式主控单元与每个控制模块的负荷均较小,实时性较高,但是由于模块较多,运动时需要同步,机器人整体的同步性较差。

比较以上两种控制方式,我们采用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概论论文
摘要: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近二十年中,因为电脑技术、电子产品及生物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大踏步发展,“机械人”的研发热潮已从专业人士的实验室中走了出来,成为一种综合科研能力的开发活动。

[关键词]:机器人定义组成原理发展
一、机器人定义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它可以说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目前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

一般说来,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二、机器人发展的简介与展望
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在人造受伤害时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保护行为与上述两定律相抵触。

这三条定律明确规定了人与机器人的主从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几十年来已成为公认的研制和使用机器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机器人通常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可编程机器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投入使用,这也是当代工业机器人中主要的类型,这类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员所编写的程序,完成一些重复性操作。

第二代,自适应机器人,或感知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这归功于近些年来各种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诸智能机制,主要处于试验阶段。

由于人类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信息的交流,现代科技界对机器人发展提出了展望,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让机器人具有更强的智能和功能;二是让机器人更具人形,也就是更像人;三是微型化,让机器人可以做更多细致的工作。

[3]这些都可以让机器人更有能力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而,我认为这些都需要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更好的提高。

三、机器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概述
机器人系统是由机器人和作业对象及环境共同组成的,其中包括机器人机械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四的部分组成。

可以说机器人的组成部分与人类极为类似。

一个典型的机器人有一套可移动的身体结构、一部类似于马达的装置、一套传感系统、一个电源和一个用来控制所有这些要素的计算机“大脑”。

从本质上讲,机器人是由人类制造的“动物”,它们是模仿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机器。

2.2 结构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包括机身,臂部,手腕,末端操作器和行走机构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若干自由度的机械系统。

此外,有的机器人还具有行走机构,若具有行走机构则构成行走机器人,若没有则构成单机器人手臂。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械系统相当于人的身体(骨骼,手,臂,腿等)。

驱动系统主要是指驱动机械系统动作的驱动装置。

这部分的作用相当于人的肌肉。

根据驱动源的不同,驱动系统分为电气,液压,气压以及把它们结合起来
应用的综合系统。

电气驱动在工业机器人中应用的最为广泛,主要分为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三种。

液压驱动运动平稳,且负载能力大,对于重载的搬运和零件加工机器人,采用液压驱动比较合理。

但液压驱动管道复杂,清洁困难,因此限制了在装配作业中的作用。

无论电气还是液压驱动的机器人,其手爪的开合都采用气动形式。

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程序及从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控制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使其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

如果机器人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该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如果机器人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还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该部分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和控制软件组成。

软件主要有人与机器人联系的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算法等组成。

该部分的作用相当于人的大脑。

感知系统由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组成,其作用是获取机器人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

内部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各个关节的位置,速度等变量,为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

外部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些状态变量,如距离,接近程度和接触情况等,用于引导机器人,便于其实别物体并作出相应处理。

该部分的作用相当于人的五官。

2.3 工作原理
机器人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其工作原理为:控制系统发出动作指令,控制驱动器动作,驱动器带动机械系统运动,使末端操作器到达空间某一位置和实现某一姿态,实施一定的作业任务。

末端操作器在空间的实时位姿由感知系统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把实际位姿与目标位姿相比较,发出下一个动作指令,如此循环,直到完成作业任务为止。

四、机器人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机器人的出现并高速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人类的生活质量。

机器人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人们可以让机器人做那些人们做不了、不愿做或做不好的事,例如,人们可以让机器人做火山探险、空间探索等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也可以让机器人做喷漆、重物搬运等对人体有害的工作,也可以让机器人那些单调枯燥的重复性劳作等。

机器人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或者人们想象的机器人越来越多,例如,护士机器人、脑外科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导游机器人、水下探索机器人、农林业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可以说随着机器人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将会逐渐向人类社会走近并将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乃至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借助人类为机器人建立的信息平台,机器人的发展有着极好的前景,随着机器人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机器人让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那将会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然,就目前乃至以后很长地一段时间来说,机器人不会创造,这或许是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因而那些创造性的发展还是要依靠人类整体,可以说离开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

由此可见,机器人充其量只能辅助人类,而并不能主导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人类不允许发生的。

可以说,人类才是社会的永远的主导力量,机器人只能是人类的附属。

不过,在人类不断地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化,自然不能抹灭会出现像《机械公敌》中桑尼一样的具有独立的行为和思考能力的机器人的可能性。

随着人类为机器人不断创造更佳的程序,我相信是会出现智慧程序的,甚至会让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具有独立行为和思考的能力。

真到了那个时候,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也许也不管用了。

不过,那时人类应该具有了控制这些机器人的方法,因为没有人会想被自己创造的机器人反制。

其实如果真的出现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机器人,那么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人类也就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机器人。

那时只要两者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通过道德与法律的约束,或许通
过其他方法,以使两者共同生存。

五、总结
在我学习“机器人概论”之前,我和一些人一样认为机器人的形状必须像人,不过在学习之后,我知道了机器人的范围并不是那么狭窄的,即机器人并不需要像人,而是一种自动化机器的统称。

在我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越来越相信“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说法。

自从机器人诞生以来,通过不断地发展,机器人逐渐在各个行业出现了,而随着他们的出现,人类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是在一些的工业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有些行业干脆就实现了机械一体化。

相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机器人的领域会越来越广泛,而机器人也会变得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因为他们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为人类做很多有益的事,是现今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黄婷婷;创造性叛逆在翻译科幻小说中"科学"部分的应用——以《我,机器人》为例;网络财富,INTEMET FORTUNE,2009年20期。

[2] 孝文;机器人发展的三大趋势;科技潮,THE TIDE OF SCIENCE & TECHNOLOGY,2008年06期。

[3] 论坛栏目;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访谈;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6年05期。

[4] 张奇志,周亚丽;“机器人控制”课程建设与改革;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5] 管荣根,傅伟,顾玲;机器人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的探讨;工程机械,第39卷2008年8月。

[6] 李允明;国外仿人机器人发展概况;机器人,第27卷第6期,2005年11月。

[7] 杨皓予,张红英,牛阿那;基于Java的音乐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设计;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年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