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登鹳雀楼》教学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难点:

明白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师生课前谈话。暑假去哪儿玩?

导语导入:老师知道暑假都去了很多地方玩,谁能说说暑假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景点?(交流讨论)

二、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跟着诗人一起看看古人的景点。

2、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3、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

4、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楼、雀”

2、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示范,书空写。

4、描红,再写两个。

5、展示评价。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再读课题,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2、知诗人:介绍王之涣

3、介绍鹳雀楼(出示课件、图片)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停留居住在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陕西省永济市的黄河东岸,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壮观。(简笔画)

4、自读古诗:提出读古诗要求

5、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6、谁来试试(指名读,生评价)

7、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8、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四、理解字词句,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字词)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指导说话。用“站在楼上,我看到了----”练习说话。

4、(出示图片)借助插图理解古诗,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出示动画,帮助理解看:夕阳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奔腾不息的黄河的水正滚滚地流向大海。这就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他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我们也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6、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7、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七、总结。

今天,我们随着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还懂得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想要成为像王之涣这样的大诗人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去读《唐诗三百首》,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最后,祝同学们学习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