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题库(真题-植物的逆境生理)【圣才出品】

第12章植物的逆境生理一、单项选择题1.土壤干旱时在叶片内迅速积累的植物激素是()。
[2013研]A.ABAB.CTKC.GAD.IAA【答案】A【解析】脱落酸(ABA)的主要生理作用发生在种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具有抑制未成熟种子萌发即胎萌、诱导成熟期种子的程序化脱水与营养物质的积累、参与气孔运动的调节、作为信号物质增强植物抵御逆境胁迫的重要作用。
土壤干旱时,叶片内迅速积累ABA 促进气孔关闭。
2.经适当的干旱胁迫处理后,植物组织中()。
[2012研]A.渗透调剂物质含量增高,水势降低B.渗透调剂物质含量增高,水势增高C.渗透调剂物质含量降低,水势降低D.渗透调剂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增高【答案】A【解析】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会积累一些脯氨酸、甜菜碱等渗透调节物质,降低渗透势以促进细胞吸水从而维持细胞的膨压。
3.抗寒性强的植物,细胞膜脂中通常具有较丰富的()。
[2011研]A.棕榈酸B.豆蔻酸C.亚油酸D.硬脂酸【答案】C【解析】细胞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会降低膜脂分子间排列的有序性,从而增加膜的流动性,降低相变温度,提高植物抗寒性。
亚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含量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
[2010研]A.脯氨酸B.天冬氨酸C.甘氨酸D.丙氨酸【答案】A【解析】在逆境下,植物体可以通过积累各种渗透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从而抵抗外界的渗透胁迫。
脯氨酸和甜菜碱是理想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因此,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含量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脯氨酸。
5.植物幼苗经过适当的低温锻炼后,膜脂的()。
[2010研]A.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相变温度降低B.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相变温度升高C.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相变温度降低D.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相变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增加膜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不饱和程度,能有效地降低膜脂的相变温度,维持膜的流动性,使植物不受伤害。
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考点整理

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考点整理●逆境和抗逆性●逆境●对植物()与()不利的环境因子称为逆境,亦称为()或()。
●逆境可分为()逆境和()逆境。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方式●()逆性●指植物对不良环境在()上或()上躲避,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如沙漠中的植物在雨季生长,阴生植物在林下生长。
●()逆性●指植物通过特定的()使其具有一定的()环境胁迫的能力,在逆境下各种生理过程仍保持()状态。
例如根系发达、时片小及输导系统发达等具有防御植物脱水的作用。
●()逆性●指植物通过()反应来()或()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不良环境的影响。
例如植物遭受干旱或低温时,细胞内的渗透物质增加,以保证细胞不失水。
●植物对逆境生理适应●():(可/不可)遗传改变——()决定抗逆●():(可/不可)遗传改变——()提高抗逆●植物响应逆境的生理及分子机制●通过调节自身的()使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积累()性物质、膜()和()发生改变;●进行()调节;●渗透调节是植物的一种适应渗透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通过主动增加细胞内(),降低()以促进细胞()从而维持细胞()。
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细胞从外界吸收的(),包括()、()、()等,主要贮存于()中;另一类是细胞内合成的(),主要有()、()、()、()以及其他物质(包括()、()、()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中。
●脯氨酸在抗逆中有两个作用:●(1)作为()物质,能够保持()与()的渗透平衡。
它可与胞内一些化合物形成(),类似(),以防止()散失。
●(2)保持()结构的()性。
脯氨酸与()相互作用能增加()的()性和减少()的(),增强蛋白质的()作用。
●增强()清除能力;●活性氧是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极强的含氧自由基及行生的含氧物质的总称。
自由基是指含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
在植物体内,含氧自由基主要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超氧物自由基(ROO.和HOO.)等。
草本植物逆境生理考核试卷

A.小麦
B.豆科植物
C.稻草
D.草莓
5.以下哪些是草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A.游离脯氨酸的积累
B.可溶性糖的增加
C.细胞膜的脂肪酸饱和度降低
D.光合作用速率的增加
6.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草本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
A.光照强度增加
B.土壤盐分增加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C
4. D
5. B
6. A
7. D
8. C
9. D
10. B
11. A
12. C
13. A
14. D
15. C
16. A
17. D
18. C
19. A
20. B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D
3. ABC
4. BCD
5. ABC
6. ABCD
7. ABCD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草本植物的抗旱性?()
A.气孔的开闭
B.脯氨酸的积累
C.光合作用的速率
D.土壤的类型
2.以下哪些植物激素在植物逆境响应中起作用?()
A.赤霉素
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3.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草本植物的抗盐性?()
A.增加钾肥的使用
B.减少钠肥的使用
C.使用抗盐品种
D.增加土壤的pH值
A.芦荟
B.仙人掌
C.草莓
D.肉苁蓉
19.下列哪种方法可以降低草本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氧化损伤?()
A.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B.降低光合速率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思考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思考题与答案(一) 解释名词?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 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类环境因素的总称。
逆境的种类可分为生物逆境、理化逆境等类型。
抗性(resistance)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
包括避逆性、御逆性和耐逆性。
逆境逃避(stress avoidance) 植物通过各类方式,设置某种屏障,从而避开或减少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影响的抗性方式,包括避逆性和御逆性,在这种抗性方式下,植物无需在能量或代谢上对逆境产生相应反应的抵抗。
逆境忍耐(stress tolerance) 植物组织虽经受逆境对它的影响,但它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抗性方式。
胁变(strain) 植物体受到胁迫后产生的相应转变,这种转变可表此刻形态上和生理生化转变两个方面。
据胁变的程度大小可分为弹性胁变和塑性胁变,前者指解除胁迫后又能恢复,而后者那么不能。
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osmotic adjusment) 通过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表现出的调节作用。
逆境蛋白(stress proteins) 由逆境因素如高温、低温、干旱、病原菌、化学物质、缺氧、紫外线等所诱导植物体形成的新的蛋白质〔酶〕。
冷害(chilling injury) 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
冷害主要由低温引发生物膜的膜相变与膜透性改变,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引发的。
冻害(freezing injury)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
冻害主要由细胞间或细胞内发生结冰、生物膜和蛋白质构造被破坏引发的。
巯基(-SH)假说(sulfhydryl group hypothesis) 莱维特〔Levitt〕1962年提出植物细胞结冰引发蛋白质损伤的假说。
他以为组织结冰脱水时,蛋白质分子逐渐彼此接近,临近蛋白质分子通过-SH氧化形成-S-S-键,蛋白质分子凝聚失去活性,当解冻再度吸水时,肽链松散,氢键断裂,但-S-S-键还保留,肽链的空间位置发生转变,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进而引发细胞的伤害和死亡。
植物的逆境生理.doc

植物的逆境生理(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2,分数:32.00)1.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称为植物的______。
∙ A.避逆性∙ B.御逆性∙ C.耐逆性∙ D.抗逆性(分数:1.00)A.B.C.D.2.植物在逆境下水分代谢的变化特点是______。
∙ A.各种逆境下水分状况有不同的变化∙ B.植物吸水能力降低、蒸腾量减少,但蒸腾量大于吸水量,植物萎蔫∙ C.仅在低温胁迫下植物吸水能力降低∙ D.仅在盐害、干旱条件下植物吸水能力降低(分数:1.00)A.B.C.D.3.通过生理或代谢过程来适应细胞内的高盐环境的抗盐方式称______。
∙ A.避盐∙ B.排盐∙ C.稀盐∙ D.耐盐(分数:1.00)A.B.C.D.4.在植物受旱情况下,细胞中含量显著提高的氨基酸是______。
∙ A.天冬氨酸∙ B.精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A.B.C.D.5.在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最为重要的植物激素是______。
∙ A.细胞分裂素∙ B.乙烯∙ C.茉莉酸甲酯∙ D.脱落酸(分数:1.00)A.B.C.D.6.膜脂中______与总脂肪酸的相对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抗冷性的生理指标。
∙ A.不饱和脂肪酸双键∙ B.饱和脂肪酸∙ C.不饱和脂肪酸∙ D.脂肪酸链长(分数:1.00)A.B.C.D.7.植物的抗逆性强弱与体内激素有关。
同一品种的植物经抗冷锻炼后,体内______的比值升高。
∙ A.CTK/IAA∙ B.ABA/JA∙ C.ABA/GA∙ D.ABA/SA(分数:1.00)A.B.C.D.8.以下哪种蛋白质不是逆境蛋白?______∙ A.热激蛋白∙ B.冷响应蛋白∙ C.盐逆境蛋白∙ D.伸展蛋白A.B.C.D.9.植物在经过干旱或盐渍等处理后,对低温和缺氧的抵抗能力也有提高,这种现象是______。
∙ A.交叉适应∙ B.低温锻炼∙ C.逆境忍耐∙ D.逆境逃避(分数:1.00)A.B.C.D.10.在非生物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______。
草原植物逆境生物学考核试卷

C.钾素供应
D.钙素供应
11.在草原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个指标可用于评价植物的抗旱性?()
A.叶面积指数
B.根冠比
C.叶绿素含量
D.气孔导度
12.以下哪个基因家族在草原植物抗逆基因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
A.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
B.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家族
C.细胞分裂素基因家族
D.植物激素基因家族
1.草原植物在干旱逆境下,气孔关闭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2.盐分过多会直接影响草原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3.低温逆境对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4.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干旱和盐胁迫中起着相同的调节作用。()
5.草原植物抗逆性的提高仅依赖于基因的改变。()
9.草原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评价植物抗逆性的生理指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0.草原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______和______是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结合草原植物逆境生物学的知识,阐述干旱逆境对草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10分)
2.请详细说明草原植物在盐渍化土壤中如何通过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来适应盐分逆境。(10分)
3.以低温逆境为例,讨论草原植物体内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如何帮助植物抵御寒冷。(10分)
B.磷素供应
C.钾素供应
D.钙素供应
16.下列哪种物质在草原植物抗低温逆境中起到保护作用?()
第10章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10章植物的逆境生理第10章植物的逆境生理答案一、名词解释1.逆境: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使植物产生伤害的各种环境因素总称。
2.抗逆性: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中逐渐形成对逆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3.逆境逃避:植物对逆境的避逆性和御逆性。
4.逆境忍耐:植物对逆境的耐逆性。
5.渗透调节: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提高细胞液的浓度,降低渗透势,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从而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6.逆境蛋白:在多种不良条件下能诱导植物产生新的蛋白质或酶。
7. 交叉适应:植物经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种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8. 冷害:植物在组织冰点以上所受到的低温伤害。
9. 抗冷性:植物对冰点以上低温的适应能力。
10. 冻害:植物在组织冰点以下受到的低温伤害。
11. 抗冻性:植物对冰点以下低温的适应能力。
12. 胞间结冰:当环境温度缓慢降低,使植物组织内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时,细胞间隙的水开始结冰。
13. 巯基假说:当细胞内原生质遭受冰冻脱水时,随着原生质收缩,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
解冻时蛋白质再度吸水膨胀,肽链松散,氢键断裂,-S-S-仍保留,使肽链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蛋白质的天然结构破坏,引起细胞伤害和死亡的假说。
14. 抗性锻炼:在霜冻到来之前,缓慢降低温度,使植物逐渐完成适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增强抗冻能力。
15. 旱性:指土壤水分缺乏或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对植物的危害。
16. 抗旱性:植物适应和抵抗干旱的能力。
17.生理干旱:指由于土壤温度过低、土壤溶液离子浓度过高、土壤缺氧、土壤存在有毒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阻碍,不能吸水而使植物受旱的现象。
18. 暂时萎蔫:夏季炎热的中午,蒸腾强烈,水分暂时供应不上,叶片与嫩茎萎蔫,到夜晚蒸腾减弱,根系又继续吸水,萎蔫消失,植物恢复挺立状态。
植物生理学-植物逆境生理期末考点整理

植物生理学-植物逆境生理期末考点整理●逆境●生物逆境Biotic stress●病害●虫害●杂草●非生物逆境Abiotic stress●干旱●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土壤可利用水缺乏)●生理干旱●盐碱(离子毒害,矿物质缺乏)●低温(冷害,冻害),高温●共性:对细胞膜结构的伤害●影响●水分代谢(水分胁迫)●●光合作用●气孔关闭,影响卡尔文循环●叶片内淀粉水解加强,糖类物质积累(反馈抑制)●呼吸作用●冰冻,高温,盐渍和涝灾引起呼吸逐渐下降●零上低温,干旱→呼吸先升后降●感病→呼吸显著增高●物质代谢(分解>合成)●可溶性化合物增加●活性氧●ABA含量增加,增强抗逆性●植物适应逆境生理机制●生物膜与抗逆性●膜脂●逆境下,植物细胞膜脂会发生相变→膜透性增大→膜物质外渗(电导率测定物质渗出率)→细胞受到损坏●脂肪酸链不饱和度越高,碳链越短,相变温度越低,耐寒性越强●逆境蛋白与相关基因●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高于植物正常生长温度10-15℃刺激下诱导合成●HSPs家族很大一部分属于侣伴蛋白(协助目标蛋白的折叠组装)●作用●与变性蛋白结合,恢复空间构象和活性●与酶结合成复合体,提高酶的热失活温度●低温诱导蛋白(冷激蛋白cold-regulated proteins)●高度亲水,减少细胞失水●渗调蛋白osmotins●干旱,盐渍,ABA,ETH诱导●降低细胞渗透势,防止细胞脱水●胚胎发生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s●种子成熟脱水期开始合成的蛋白●干旱,盐胁迫,低温等诱导合成●水分胁迫蛋白water stress proteins●由ABA诱导产生●由干旱诱导产生●既可以由ABA诱导产生,也可以由干旱诱导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athologenetisis-related proteins●受到病原菌侵染,或用特定化合物处理●诱导抗性,没有病原特异性●重金属结合蛋白(多肽)heavy metal binding protein●金属硫蛋白●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植物鳌合肽●厌氧蛋白●紫外线诱导蛋白●化学试剂诱导蛋白●渗透调节与抗逆性osmoregulation●渗透调节●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增强结构蛋白水合结构和稳定性●渗透调节物质●无机离子●有机亲和溶质●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 betaine●糖●蔗糖,果糖●复合糖:果聚糖,海藻糖●多元醇polyols●甘露醇●山梨醇●硫代甜菜碱DMSP●四氢嘧啶(多见细菌)●特点●分子量小水溶性好●在生理pH范围内沉淀中性●有利于酶结构的稳定●合成酶系统对胁迫反应敏感,胁迫时可快速积累以降低细胞渗透势●会大量消耗光合产物●主要作用●维持细胞膨压●增强结构蛋白的水合结构和稳定性●维持系统开放,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ABA与抗逆性●交叉适应●植物在适应了一种胁迫环境后,增强了对另一种胁迫因子的抗性现象,作用物质ABA●特点●多种保护酶参与抗性反应(使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处于平衡状态)●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产生逆境蛋白●积累脯氨酸为代表的渗透调节物质●逆境下生长受到抑制,减弱对其他胁迫的敏感性●增加合成ABA,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胁迫伤害,诱导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ABA诱导抗性的原因●诱导ABA响应基因表达出响应蛋白●诱导渗透调节物质的产生●减少自由基对膜的伤害●诱导休眠,生长延缓及气孔关闭等●植物的抗氧化系统●保护酶系统●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高等植物叶绿体内通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清除过氧化氢)●CAT过氧化氢酶(清除过氧化体中的过氧化氢)●非酶促系统●Asb抗坏血酸●GSH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E●Car类胡萝卜素●植物生长状况影响植物的抗逆性●生长代谢弱的抗逆性强●结合水&自由水●生产上施用CCC(矮壮素),PP333(多效唑)●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途径●逆境锻炼●化学调控(外施ABA,植物生长调节剂)●遗传选育抗逆品种●植物抗逆性研究方法●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膜透性的测定(电导仪测定电导率,紫外吸收值(蛋白质,核酸))●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植物水分逆境生理●旱害●大气干旱●土壤干旱●生理干旱●危害●叶片萎蔫●永久萎蔫●土壤中缺少植物可利用水●暂时萎蔫●根系吸水速度小于叶面失水速度●细胞膜结构受损●生长受抑制●光合减弱●呼吸先生后降●激素水平失调●氮代谢异常(水胁迫蛋白诱导)●植物体内水分重新分配(老叶死亡,落花落果)●抗旱类型●逃旱型●御旱型●耐旱型●抗旱性生理特征●细胞渗透势较低●原生质亲水性强,细胞保水能力强●缺水时正常代谢受影响较小(合成>分解)●气孔调节●ABA促进气孔关闭●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激活阴离子外向型通道打开→导致膜质的去极化→钾离子外流→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抑制内向型钾离子通道●激活质膜上的内向型钙离子通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制膜上的质子泵失活,抑制质子泵出细胞,胞内pH升高●抗旱锻炼PEG聚乙二醇。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又称胁迫<stress>.系指对植物生存和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如低温、高温、干旱、涝害、病虫害、有毒气体等.2、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简称为抗性.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3、抗性锻炼<hardiness hardening>:在生活周期中,植物的抗逆遗传特性需要特定环境因子的诱导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诱导过程称为抗性锻炼,例如抗寒锻炼、抗旱锻炼.4、抗寒锻炼<cold resistance hardening>: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这种抗寒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称为抗寒锻炼.5、抗旱锻炼<drought resistance hardening >: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进行适度的干旱处理,使植物的生理代谢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强对干旱的抵抗能力,这个过程称为抗旱锻炼.6、交叉适应<cross adaptation>: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7、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植物通过设置物理屏障或某些特殊的代谢反应和生长发育变化,从而避免或减小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的影响,使其仍保持较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抵抗称为避逆性.8、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又称逆境忍耐.植物组织虽然经受逆境的影响,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者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从而保持其生存能力,这种抵抗称为耐逆性.9、逆境逃避<stress escape>:指植物通过生育期的调整避开逆境,例如沙漠中的一些植物在雨季里快速生长,完成生活史,自身并不经历逆境.10、渗透调节<osmotic adjustment.> :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11、寒害<cold injury>:低温导致的植物受伤或死亡.12、冻害<feezing injury>: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13、冷害<cilling injury>:零度以上低温,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叫冷害.14、涝害<flood injury>:土壤水分过多对植物产生的伤害.15、植保素<phytoalexin>:是寄主被病原菌侵入后产生的一类对病菌有毒的物质.16、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植物对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抵抗能力.17、活性氧<active oxygen>:是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包括含氧的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分子氧等.18、生物自由基<biological free radical>:泛指生物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或分子,包括含氧自由基和非含氧自由基.它们的化学性质极其活泼,不稳定的.19、逆境蛋白<stress proteins>:由逆境因素如干旱、水涝、高温、低温、病虫害、有毒气体和紫外线等诱导植物体内形成的新蛋白质<酶>.20、大气干旱<atmosphere drought>:空气极度干燥,相对湿度极低,根系吸水赶不上蒸腾失水,因而发生水分亏缺现象.21、土壤干旱<soil drought>:因土壤中缺少可利用的水,导致植物体内水分亏缺发生永久萎蔫的现象.22、干旱<drought>与生理干旱<physiological drought>: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由于土壤中盐分过多,引起土壤水势降低,使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困难,甚至发生体内水分外渗的受旱现象,叫生理干旱.寒害也能引起植物产生生理干旱现象.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CAT —过氧化氢酶;2、MDA —丙二醛;3、O-.2 —超氧自由基;4、1O2 —单线态氧;5、*OH —羟基自由基;6、POD —过氧化物酶;7、P- —蛋白质自由基;8、RO- —烷氧自由基;9、UFAI —不饱和脂肪酸指数;10、RuFA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1、SOD —超氧物歧化酶;12、ROO* —脂质过氧化物;13、HSPs —热击蛋白;14、PRs —病程相关蛋白;15、HF —氟化氢.三、填空题1、双硫键,凝聚;2、膜相的改变,由于膜损伤而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死亡;3、孕穗期,灌浆至乳熟末期;4、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氮氧化合物,粉尘,带有各种金属元素的气体;5、降低;6、强;7、多;8、无机离子,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等;9、少;10、慢;11、慢;12、脱落酸;13、高;14、冻害,冷害,15、机械损伤,16、正比例,17、大气,土壤;18、糖;19、暂时萎蔫;20、弱;21、强;22、HF;23、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过氧化氢,脂质过氧化物;24、强;25、水,大气.四、是非判断与改正1、√;2、√;3、×〔过度脱水〕;4、×〔零度以上低温时〕;5、√;6、×〔速度减慢〕;7、√;8、×〔耐热性强〕;9、√;10、×〔下降〕;11、√;12、√;13、√;14、×〔酚、氰、铬、砷、汞〕;15、√;16、×〔对某一污染物极敏感的植物〕.五、简答题.1、膜脂与植物的抗冷性有何关系?答:一般生物膜脂呈液晶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由液晶态变为凝胶态,从而导致原生质停止流动,透性加大.膜脂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碳链长度相同时,不饱和键数越多,固化温度越低.即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植物的抗冷性就越强.2、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有什么作用?答:脯氨酸在逆境中的作用有两点:<1>作为渗透调节物质.适合于用来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防止水分散失.<2>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因为脯氨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增加蛋白质的可溶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沉淀,增强蛋白质和蛋白质间的水合作用.3、BA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有四点:<1>可能减少膜的伤害;<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3>改变体内代谢.<4>减少水分丧失,提高抗旱、抗冷、抗寒和抗盐的能力.4、物组织的伤害大致分为几个步骤?答: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膜相的改变.在低温时膜从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膜收缩,出现裂缝或通道,使膜的透性增加.第二步,是由于膜损伤而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死亡.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受到破坏.同时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与膜外游离酶系统之间丧失固有的平衡,导致代谢紊乱.5、出植物体内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酶类.答:抗氧化物质有:锌、硒、硫氢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等>、Cytf、PC、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A、辅酶Q、甘露醇、山梨醇等.抗氧化酶类有: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等.6、冷害过程中,植物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答:<1>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对冷害敏感的植物如番茄、西瓜等在10℃下1分钟,原生质流动很缓慢或完全停止.<2>水分平衡失调.秧苗受到冷害后,吸水跟不上蒸腾,叶尖、叶片会萎蔫、干枯.<3>光合速率减弱.低温影响叶绿素合成和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加上阴雨,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产物形成少,导致减产.<4>呼吸速率大起大落.冷害初期呼吸速度加快,随着低温加剧或时间延长,至病症出现时,呼吸更强,以后迅速下降.7、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是什么?答:<1>根据作物抗旱特征<根系发达,根/冠比大等>,可以选择不同抗旱性的作物品种,或作为抗旱育种的亲本,加速抗旱育种.<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例如:抗旱锻炼、蹲苗、合理施用磷肥、钾肥均能提高作物抗旱性;氮肥过多、过少抗旱性差,所以要适量;硼在抗旱中的作用与钾类似.<3>施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8、SO2危害植物的原因是什么?答:SO2通过气孔进入叶内,溶化浸润于细胞壁的水分中成为重亚硫酸离子<HSO-3>和亚硫酸离子<SO-3>,并产生氢离子,这三种离子会伤害植物细胞.H+降低细胞的pH值,干扰代谢过程,SO-3和HSO-3直接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酶失活.间接影响是因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如O-˙2,*OH等>,伤害细胞,比直接影响更大.9、作物适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哪些?答:形态特征: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大,叶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生理特征:细胞液的渗透势低,在缺水情况下气孔关闭较晚,光合作用不立即停止,酶的合成活动仍占优势.10、植物在环境保护中有什么作用?答:<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2>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污染物,并加以分解.如垂柳吸收SO2和氟化物的能力都较强.植物吸收污染物后,有的分解成营养物质、有的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了毒性.<3>抑制藻类生长.水域中藻类繁生污染水源.如在水中种植水葫芦就可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4>植物叶片表面的绒毛、皱纹与分泌物等可以阻挡、吸附或粘着粉尘.<5>植物对某些污染物的高度敏感性,可以用作环境监测或生物报警,如唐昌蒲对氟化氢非常敏感,可以监测大气中氟化氢的浓度变化.六、论述题1、03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植物受O3伤害的症状:一般出现在成熟的叶片上,它对植物伤害主要表现在:〔1〕破坏质膜.O3能氧化质膜的组成成分如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破坏质膜,使细胞内含物外渗.〔2〕破坏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过程.由于O3氧化SH基为—S—S—键,破坏了以SH基为活性基的酶<如多种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细胞内正常的氧化还原过程受扰,影响各种代谢过程.〔3〕O3破坏叶绿素的合成,使光合速率降低.〔4〕改变呼吸途径.O3不只抑制氧化磷酸化水平,同时还抑制糖酵解,促进戊糖磷酸途径.2、对植物代谢有何影响?答:<1>逆境导致水分胁迫,细胞脱水,膜系统受害,透性加大.<2>光合速率下降,同化产物减少,缺水引起气孔关闭,叶绿体受损伤,RuBPC等失活或变性.<3>冰冻、高温、淹水时、呼吸速率逐渐下降,冷害、干旱胁迫时,呼吸先升后降,感病时呼吸显著升高.<4>逆境导致糖类和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化合物,性上升有关.<5>组织内脱落酸含量迅速升高.3、病害对植物生理生化有何影响?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如何?答:病害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如下:〔1〕水分平衡失调,许多植物感病后发生萎蔫或猝倒.〔2〕呼吸作用加强.染病组织一般比健康组织的呼吸速率可增加许多倍,且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出去,所以染病组织的温度大大升高.〔3〕光合作用下降.染病后,叶绿体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显著下降.〔4〕生长改变.有些植物染病后由于IAA、GA增加,引起植物徒长,偏上生长,形成肿瘤等.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是:〔1〕加强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以分解毒素,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病菌水解酶活性.〔2〕植物染病后产生过敏性组织坏死,使有些只能寄生于活细胞的病原菌死亡.〔3〕产生抑制物质.如马铃薯植株产生绿原酸,可以防止黑疤病菌的感染,亚麻的根分泌一种含氰化物的物质,抑制微生物的呼吸.〔4〕作物还具有免疫反应.即在病菌侵入时,体内产生某种对病原菌有毒的化合物<多为酚类化合物>防止病菌侵染.此外,作物体内还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生物碱、单宁、苦杏仁苷等,对侵入的病菌有毒杀作用或防御反应,能减轻病害.4、什么叫植物的交叉适应?它具有什么特点?答:植物和动物一样,在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于不良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其特点如下::<1>在干旱、盐渍等多中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含量都有增加,从而可以提高植物对多种逆境的抵抗能力.<2>植物在遭受多种逆境胁迫下,会同时有多种保护酶参与作用,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等.<3>植物在一种逆境下可以产生多种逆境蛋白,而在多种逆境下则又可以产生类似的逆境蛋白.如在高温、干旱、盐渍等胁迫下都能诱导热激蛋白的合成.<4>在多种逆境条件下,植物都会积累脯氨酸、甜菜碱等渗透调节物质,通过渗透调节作用来提高自身对逆境的抵抗力.干旱、盐处理可提高水稻的抗冷性,就是植物发生交叉适应反应的例证.5、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危害植物的?答:通常讲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指酚、氰、汞、络、砷.其中,酚会损害细胞质膜,破坏膜的选择透性,影响植物对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和代谢,导致根腐烂、叶片发黄,生长受阻.氰化物会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呼吸作用受阻,植株生长不良,分蘖少,植株矮小,甚至停止生长.铬会导致水稲叶鞘出现褐斑,叶片失绿枯黄,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汞会破坏叶绿素,叶子发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植赞矮小,根系不发达,分蘖受抑制.砷可使叶片变为绿褐色,叶柄基部出现褐色斑点,根系发黑,植株枯萎.其伤害的机理可能与蛋白质变性有关.6、渗透调节物质有哪些?渗透调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答: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外界引入细胞中的无机离子,包括钾、钠、钙、镁、氯等;二是在细胞内合成的有机溶质,主要是蔗糖、山梨醇、脯氨酸、甜菜碱等.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包括:<1>维持细胞膨压变化不大,有利于其他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2>维持气孔开放,以保证光合作用较正常的进行.7、植物在逆境下可以合成哪些逆境蛋白?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答:植物在逆境条件下合成的逆境蛋白有:<1>热击蛋白f<HSPs>,可以和受热激伤害后变性蛋白质结合,维持它们的可溶状态或使其恢复原有的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热激蛋白也可以与一些酶结合成复合体,使这些酶的热失活温度明显提高.<2>低温诱导蛋白,亦称冷击蛋白,它与植物抗寒性的提高有关.由于这些蛋白具有高亲水性,所以具有诚少细胞失水和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3>渗调蛋白,有利于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和防止细胞脱水,提高植物的抗盐性和抗旱性.<4>病程相关蛋白<PRs>,与植物局部和系统诱导抗性有关.还能抑制真茵孢子的萌发,抑制菌丝生长,诱导与其他防卫系统有关的酶的合成,提高其抗病能力.。
植物逆境生理思考题

高级逆境生理复习题
1、钙信使系统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作用。
2、介绍一种可用于植物逆境研究的新技术及其具体的应用情况。
(如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生物信息学、全基因组或转录组测序等)。
3、冷害对植物会造成哪些伤害?
4、冷驯化(cold acclimation)是如何提高植物抗冷性的?
5、植物激素SA、JA和乙烯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6、如何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信号转导的角度理解“基因对基因假说(gene-for-gene hypothesis)”?
7、植物次生代谢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8、你怎么理解“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interaction)”这一概念?
10、什么是“诱导抗病性、激发子、过敏反应、病原相关蛋白”?
11、举例说明ABA在植物发育、生长、逆境响应中的作用。
12、试说明植物在面对盐胁迫、干旱胁迫时,细胞内的信号交叉网络(crosstalk)情况。
13、阐述ROS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逆境的适应。
14、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从原理、方法、目的基因等方面推测植物逆境生物工程的发展方向。
15、试分析某一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安全性问题。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逆境(胁迫);2、抗逆性;3、抗性锻炼;4、抗寒锻炼;5、抗旱锻炼;6、交叉抗性;7、避逆性;8、耐逆性;9、逆境逃避;10、渗透调节;11、寒害;12、冻害;13、冷害;14、涝害;15、植保素;16、抗病性;17、活性氧;18、生物自由基;19、逆境蛋白;20、大气干旱;21、土壤干旱;22、干旱与生理干旱。
二、缩写符号翻译1、CAT;2、MDA;3、O.;2;4、1O2;5、.OH;6、POD;7、P?;8、RO?;9、UFAI;10、RuFA;11、SOD;12、ROO*;13、HSPs;14、PRs;15、HF 。
三、填空题1、实验证明,细胞膜蛋白在结冰脱水时,其分子间的___________很容易形成,使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____。
2、零上低温对喜温植物的伤害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
3、水稻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下列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6、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植物抗冷性就越_________7、干旱时,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叶表皮细胞的饱和脂肪酸较不抗旱的__________。
8、在逆境下,植体内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干旱时,不耐旱品种体内累积脯氨酸较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干旱时,植体内甜菜碱的累积速度比脯氨酸_________________。
11、解除水分胁迫后,甜菜碱降解速度比脯氨酸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1、花熟状态: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2、逆境:亦称为环境胁迫,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生物逆境和理化逆境,或自然逆境和污染逆境等。
3、生理休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植物本身内部的原因而造成的休眠。
4、衰老:在正常条件下发生在生物体的机能衰退并逐渐趋于死亡的现象。
5、生长大周期:植物器官或整株植物的生长速度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然后又减慢以至停止。
这一生长全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
6、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不同影响。
7、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
8、呼吸链:即呼吸电子传递链,指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9、红降现象: 植物在波长大于680nm的远红光下光合量子产额明显下降的现象。
10、休眠:具有生活能力的种子或器官,在内部条件或外部条件不能满足而未能萌发或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进行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反应。
(绿色细胞只有在光下才能发生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与光合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光呼吸的底物是乙醇酸,由于这种呼吸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故称为光呼吸。
)12、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13、光周期现象: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影响植物开花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现象。
(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
)14、PQ穿梭:PQ为质体醌,是光合链中含量最多的电子递体,既可传递电子也可以传递质子,具有亲脂性,能在类囊体膜内移动。
它在传递电子时,也将质子从间质输入类囊体内腔,PQ在类囊体上的这种氧化还原反复变化称PQ穿梭。
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

第六单元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逆境:2. 抗逆性:3. 锻炼:4. 寒害:5. 抗寒性:6. 热害:7. 旱害:8. 萎蔫:9. 涝害:10. 抗涝性:11. 盐碱土:12. 病害:13. 植物抗病性:14. 植保素:15. 土壤污染:16. 胁迫:17. 避逆性:18. 耐逆性:二、填空题1. 有害气体对植物的危害方式主要有、和 3 种;2. 植物的抗盐性主要体现在、、和 4 种方式;3. 植物冷害主要包括和 2 种类型;4. 植物的旱害类型主要包括、和 3 种;5. 萎蔫可分为和 2 种;6. 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 3 种;7.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主要有2 种方式,分别为和;8. 冻害是由于植物或植物组织结冰引起的,结冰伤害有2 种类型:和;9. 逆境是指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根据环境的种类的不同又可将逆境分为因素逆境和因素逆境等类型;10. 生物膜的对逆境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如在干旱、冰冻、低温、高温、盐渍、SO2污染和病害发生时,质膜都增大,内膜系统出现膨胀、收缩或破损;在正常条件下,生物膜的膜脂呈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变为晶态;11. 根据田间观察害虫在植物上生存、发育和繁殖的相对情况,寄主植物对虫害的反应可分为如下类型:型;型;型;型;型;12. 植物在受到盐胁迫时发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胁迫,失调与毒害,透性改变,紊乱;13. 涝害对植物的影响核心问题是液相中含量少,缺给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形态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会引起紊乱,失调增加受抑等现象;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对缺的适应能力;14. 胞间结冰引起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脱水,对细胞的机械损伤;解冻过快对的损伤;胞内结冰对细胞的危害更为直接,形成以及融化时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胞内结冰常给植物带来致命的损伤;15. ABA是一种激素,它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显得最为重要;ABA主要通过关闭,保持组织内的水分,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性; 16. 病害对植物的生理生化有以下影响:平衡失调;作用加强;作用抑制;发生变化;运输受干扰;17. 土壤污染主要来自污染和污染;18. 氟化物中,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的是;19. 小麦抗氰化物的能力比玉米;20. 木本植物抗SO2的能力比草本植物;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的是;A. 工业“三废”B. 农药C. 化肥D. 酸雨2. 下列可作为监测SO2的指示植物的是;A. 向日葵B. 甘蓝C. 燕麦D. 紫花苜蓿3. 酸雨的主要气体成分是;A. SO2B. SO3C. CO2D. HF4. 土壤中含盐量高于,植物生长将会受到严重抑制;A. 0.2% B.0.4% C. 0.1% D. 0.3%5. 下列属于耐盐绿肥作物的是;A. 田菁B.向日葵 C. 甜菜 D. 油菜6. 总称为逆境逃避;A. 避逆性和耐逆性B. 御逆性和避逆性C. 耐逆性和御逆性D. 抗逆性和耐逆性7. 逆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变化有三种类型:;A. ①降低, ②先升高后降低,③明显增强B. ①降低, ②先升高后降低, ③不变化C. ①不变化, ②先升高后降低, ③明显增强D. ①降低, ②不变化, ③明显增强8. 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种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A.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有机物质B.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脯氨酸C. 一类是可溶性糖,一类是甜菜碱D.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可溶性糖9. 在植物受旱情况下,细胞中的含量显著提高;A. 天冬氨酸B. 精氨酸C. 脯氨酸D. 谷氨酸10. 以下哪种蛋白质不是逆境蛋白A. 热击蛋白B. 冷响应蛋白C. 盐逆境蛋白D. 叶绿蛋白11. 缺水、缺肥、盐渍等处理可提高烟草对低温和缺氧的抵抗能力,这种现象是的体现;A. 交叉适应B. 低温锻炼C. 逆境忍耐D. 逆境逃避12. 在多数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A. 减少B. 增多C. 变化不大13. 植物对冰点以上低温的适应能力叫;A. 抗寒性B. 抗冷性C. 抗冻性D. 耐寒性14. 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相变温度;A. 高B. 低C. 不受影响15. 膜脂中在总脂肪酸中的相对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抗冷性的生理指标;A. 脂肪酸链长B. 脂肪酸C. 不饱和脂肪酸D. 不饱和脂肪酸双键16. 影响植物区系分布的因素是;A. 温度、光强度、降雨量等气候因素B. 地势起伏、地质性质等自然地理因素C. 天然或人为的环境污染和植物种群之间或之内的生存竞争D. 上述A、B、C三者变化是相一致的17. 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光合速率会;A. 上升B. 下降C. 变化不大18. 当植物细胞遭受寒害时,随着寒害伤害程度的增加,质膜电阻;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无规律地变化19. 以下哪种途径不是提高植物的抗性的正确途径;A. 低温锻炼可提高植物抗冷性B. 植物适应盐胁迫的关键问题是排盐C. 增施氮肥能提高植物的抗性D. 合理使用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可提高作物抗旱性20. 受冷害的植物有多种表现,以下各种表现中,仅没有实验依据;A. 代谢紊乱B. 离子泄露C. 光合速率增加D. 膜透性增加21. 胞内结冰直接引起植物受害的原因是;A. 使原生质过度脱水B. 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C. 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D. 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22. 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A. 原生质过度脱水B. 机械损伤C. 膜伤害23. 经过低温锻炼后,植物组织内降低;A. 可溶性糖含量B. 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C. 脯氨酸含量D.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24. 作物越冬时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A. 增多B. 减少C. 变化不大25. 高温的直接伤害是;A. 蛋白质合成下降B. 高温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发生饥饿C. 蛋白质变性D. 高温使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无氧呼吸所产生的有毒物质26. 借缩短生育期的方法,在较短的雨季中迅速完成生活史,从而避开干旱的植物称为植物;A. 耐旱B. 御旱C. 避旱D. 抗旱27. 干旱伤害植物的根本原因是;A. 原生质脱水B. 机械损伤C. 代谢紊乱D. 膜透性改变28. 可作为选择抗旱品种的形态生理指标为;A. 光合速率B. 蒸腾速率C. 根冠比D. 叶绿素含量29. 下列那些反应不是植物的抗旱适应;A. 1234B. 5678C. 9101112D. 131415161叶片面积减小;2叶片表面的沉积蜡质;3根冠比大增大;4根系向深层、湿润的土壤延伸;5乙烯含量提高,加快植物部分器官的脱落;6脱落酸从根部合成运向地上部分导致气孔关闭;7脯氨酸、甜菜碱等物质积累;8幼叶向老叶吸水,促使老叶枯萎死亡;9细胞的渗透调节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10诱导了一些植物体内的景天酸代谢途径;11渗透胁迫改变了基因表达;12诱导干旱逆境蛋白质合成;13液相水流的阻力提高;14改变了叶片的能量消耗方式;15呼吸短时间上升,而后下降;16细胞脱水,液泡收缩,细胞壁上形成很多折叠;30. 涝害的根源是细胞;A. 乙烯含量增加高B. 缺氧C. 无氧呼吸D. 营养失调31. 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A. 有无发达的通气系统B. 对有毒物质具忍耐力C. 对缺氧的适应能力D. 大的根冠比32. 造成盐害的主要原因为;A. 渗透胁迫B. 膜透性改变C. 代谢紊乱D. 机械损伤33. 通过生理或代谢过程来适应细胞内的高盐环境的抗盐方式称;A. 避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4. 通过吸收水分或加快生长速率来稀释细胞内盐分浓度的抗盐方式称;A. 拒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5. 通过回避盐胁迫的抗盐方式称;A. 避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6. 将吸收的盐分主动排泄到茎叶表面的抗盐方式称;A. 拒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7. 以下哪条不是植物抗病的途径;A. 产生屏障结构或组织局部坏死B. 产生病原相关蛋白C. 产生病菌抑制物D. 提高膜的透性38. 植物组织受伤害时,受伤处往往迅速呈褐色,其主要原因是;A. 醌类化合物的聚合作用B. 产生褐色素C. 细胞死亡D. 光的照射39. 最易受大气污染物的侵入与伤害的部位为;A. 芽B. 根C. 叶片D. 果实40. 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A. 氟化物B. 二氧化硫C. 氯化物D. 氮氧化物41. 大气污染时,对植物有胁迫作用的气体主要是;A. 臭氧和二氧化碳B. 氮气和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和氢气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臭氧42. 叶片尖端发焦像火烧一样,是伤害植物最显著的特征;A. 臭氧B. 二氧化硫C. 氟化物D. 含氮化合物43. 甘薯感染黑斑病菌后产生的植保素是;A. 草酸B. 水杨酸C. 甘薯酮D. 多胺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冬瓜日灼病主要是由于热害引起的;2. 植物为了适应干旱,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大;3. 由于不利的土壤环境条件使植物吸水困难,导致植物水分亏缺的现象便为生理干旱;4. 同一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抗涝能力也有所不同;5. 地上部对地下部输送氧气的能力大小与植物耐涝性密切相关;6. 碱土中盐类以Na2CO3、NaHCO3等为主要成分;7. 盐土中盐类以NaCl、Na2SO4等为主要成分;8. 土壤中含盐量超过0.2% ~ 0.5%,植物便不能生长;9. 在逆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干旱、大气污染等,植物体通过各种途径大量产生活性氧,而且在逆境条件下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造成活性氧积累,引起严重的危害;10. 红光和远红光两种状态可随光照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变;11. 诱导植物开花的关键在于暗期的作用;12. 用红光和远红光交替处理时,植物能否开花取决于最后处理的光是红光还是远红光;13. 幼年期时的植株不能感受外界成花诱导;14. 幼年期完成后才能感受环境刺激诱导开花;15. 草本植物的幼年期长达十几年;16. 花生没有幼年期,原因是花生种子的休眠芽中已有花原基;17. 植株一旦成熟非常稳定,只有经过有性生殖,才能重新进入幼年期;五、简答题1. 植物的逆境伤害主要包括哪些2. 植物冷害和植物冻害的区别是什么3. 提高植物抗冷性的途径主要有哪些4. 提高植物抗冻性的途径主要有哪些5. 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主要有哪些6. 植物的抗病性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7. 有害气体危害植物的特点有哪些8.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9. 提高植物抗热性的途径有哪些10.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有哪些11. 植物发生涝害时,抗涝措施主要有哪些12. 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13.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可起什么作用14. 植物的抗性有哪几种方式15. 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有什么作用16. 植物感病后在生理生化方面有哪些变化17. 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如何18. 什么叫植物的交叉适应交叉适应有哪些特点第六单元植物的逆境生理试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1. 逆境:对植物生存与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2. 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3. 锻炼:植物对不利于生存的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4. 寒害: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5. 抗寒性:植物对低温的适应和抵抗的能力;6. 热害:温度过高≥35 ℃对植物产生的伤害;7. 旱害:由于土壤水分缺乏或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对植物造成的伤害;8. 萎蔫:植物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水紧张,叶片和茎的幼嫩部分下垂的现象;9. 涝害:土壤积水或土壤过湿对植物的伤害;10. 抗涝性:植物对水分过多的适应能力或抵抗能力;11. 盐碱土:一般在气候干燥、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由于降水量小,蒸发强烈,促进地下水位上升,盐分残留在土壤表层形成的土;12. 病害: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寄生植物体内,对寄生植物的危害叫病害;13. 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抵抗力;14. 植保素:指寄主被病原菌侵染后才产生的一类对病菌有毒的物质;15. 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恶化的现象;16. 胁迫:任何一种使植物内部产生有害变化或潜在有害变化的环境因子;17. 避逆性:植物通过物理障碍或生理生化途径完全排除或部分排除逆境对植物体产生的直接有害效应来抵抗逆境的方式;18. 耐逆性:是指植物虽然经受逆境的直接效应,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逆境效应造成的损害来抵抗逆境的方式;二、填空题1. 有害气体对植物的危害方式主要有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隐性危害3 种;2. 植物的抗盐性主要体现在聚盐、泌盐、稀盐和拒盐4 种方式;3. 植物冷害主要包括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2 种类型;4. 植物的旱害类型主要包括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3 种;5. 萎蔫可分为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2 种;6. 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3 种;7.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主要有2 种方式,分别为避逆性和耐逆性;8. 冻害是由于植物或植物组织结冰引起的,结冰伤害有2 种类型:胞间结冰和胞内结冰;9. 逆境是指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根据环境的种类的不同又可将逆境分为生物因素逆境和理化因素逆境等类型;10. 生物膜的透性对逆境的反应是比较敏感的,如在干旱、冰冻、低温、高温、盐渍、SO2污染和病害发生时,质膜透性都增大,内膜系统出现膨胀、收缩或破损;在正常条件下,生物膜的膜脂呈液晶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变为晶态;11. 根据田间观察害虫在植物上生存、发育和繁殖的相对情况,寄主植物对虫害的反应可分为如下类型:免疫型;高抗型;低抗型;易感型;高感型;12. 植物在受到盐胁迫时发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渗透胁迫,离子失调与单盐毒害,膜透性改变,生理代谢紊乱;13. 涝害对植物的影响核心问题是液相中含氧量少,缺氧给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形态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会引起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乙烯增加生长受抑等现象;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对缺氧的适应能力;14. 胞间结冰引起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过度脱水,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胞内结冰对细胞的危害更为直接,冰晶形成以及融化时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胞内结冰常给植物带来致命的损伤;15. ABA是一种胁迫激素,它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显得最为重要;ABA主要通过关闭气孔,保持组织内的水分平衡,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通导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性;16. 病害对植物的生理生化有以下影响:水分平衡失调;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抑制;激素发生变化;同化物运输受干扰;17. 土壤污染主要来自水污染和大气污染;18. 氟化物中,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的是HF;19. 小麦抗氰化物的能力比玉米强;20. 木本植物抗SO2的能力比草本植物强;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的是D;A. 工业“三废”B. 农药C. 化肥D. 酸雨2. 下列可作为监测SO2的指示植物的是D;A. 向日葵B. 甘蓝C. 燕麦D. 紫花苜蓿3. 酸雨的主要气体成分是A;A. SO2B. SO3C. CO2D. HF4. 土壤中含盐量高于 B ,植物生长将会受到严重抑制;A. 0.2% B.0.4% C. 0.1% D. 0.3%5. 下列属于耐盐绿肥作物的是A;A. 田菁B.向日葵 C. 甜菜 D. 油菜6. B总称为逆境逃避;A. 避逆性和耐逆性B. 御逆性和避逆性C. 耐逆性和御逆性D. 抗逆性和耐逆性7. 逆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变化有三种类型:A;A. ①降低, ②先升高后降低,③明显增强B. ①降低, ②先升高后降低, ③不变化C. ①不变化, ②先升高后降低, ③明显增强D. ①降低, ②不变化, ③明显增强8. 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种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A;A.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有机物质B.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脯氨酸C. 一类是可溶性糖,一类是甜菜碱D. 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可溶性糖9. 在植物受旱情况下,细胞中的C含量显著提高;A. 天冬氨酸B. 精氨酸C. 脯氨酸D. 谷氨酸10. 以下哪种蛋白质不是逆境蛋白 DA. 热击蛋白B. 冷响应蛋白C. 盐逆境蛋白D. 叶绿蛋白11. 缺水、缺肥、盐渍等处理可提高烟草对低温和缺氧的抵抗能力,这种现象是A的体现;A. 交叉适应B. 低温锻炼C. 逆境忍耐D. 逆境逃避12. 在多数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B;A. 减少B. 增多C. 变化不大13. 植物对冰点以上低温的适应能力叫 B ;A. 抗寒性B. 抗冷性C. 抗冻性D. 耐寒性14. 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相变温度B;A. 高B. 低C. 不受影响15. 膜脂中C在总脂肪酸中的相对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抗冷性的生理指标; A. 脂肪酸链长 B. 脂肪酸 C. 不饱和脂肪酸 D. 不饱和脂肪酸双键16. 影响植物区系分布的因素是D;A. 温度、光强度、降雨量等气候因素B. 地势起伏、地质性质等自然地理因素C. 天然或人为的环境污染和植物种群之间或之内的生存竞争D. 上述A、B、C三者变化是相一致的17. 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光合速率会B ;A. 上升B. 下降C. 变化不大18. 当植物细胞遭受寒害时,随着寒害伤害程度的增加,质膜电阻B;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无规律地变化19. 以下哪种途径不是提高植物的抗性的正确途径C;A. 低温锻炼可提高植物抗冷性B. 植物适应盐胁迫的关键问题是排盐C. 增施氮肥能提高植物的抗性D. 合理使用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可提高作物抗旱性20. 受冷害的植物有多种表现,以下各种表现中,仅C没有实验依据;A. 代谢紊乱B. 离子泄露C. 光合速率增加D. 膜透性增加21. 胞内结冰直接引起植物受害的原因是D;A. 使原生质过度脱水B. 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C. 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D. 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22. 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A;A. 原生质过度脱水B. 机械损伤C. 膜伤害23. 经过低温锻炼后,植物组织内B降低;A. 可溶性糖含量B. 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C. 脯氨酸含量D.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24. 作物越冬时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A;A. 增多B. 减少C. 变化不大25. 高温的直接伤害是C;A. 蛋白质合成下降B. 高温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发生饥饿C. 蛋白质变性D. 高温使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无氧呼吸所产生的有毒物质26. 借缩短生育期的方法,在较短的雨季中迅速完成生活史,从而避开干旱的植物称为C 植物;A. 耐旱B. 御旱C. 避旱D. 抗旱27. 干旱伤害植物的根本原因是A;A. 原生质脱水B. 机械损伤C. 代谢紊乱D. 膜透性改变28. 可作为选择抗旱品种的形态生理指标为C;A. 光合速率B. 蒸腾速率C. 根冠比D. 叶绿素含量29. 下列那些反应不是植物的抗旱适应D;A. 1234B. 5678C. 9101112D. 131415161叶片面积减小;2叶片表面的沉积蜡质;3根冠比大增大;4根系向深层、湿润的土壤延伸;5乙烯含量提高,加快植物部分器官的脱落;6脱落酸从根部合成运向地上部分导致气孔关闭;7脯氨酸、甜菜碱等物质积累;8幼叶向老叶吸水,促使老叶枯萎死亡;9细胞的渗透调节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10诱导了一些植物体内的景天酸代谢途径;11渗透胁迫改变了基因表达;12诱导干旱逆境蛋白质合成;13液相水流的阻力提高;14改变了叶片的能量消耗方式;15呼吸短时间上升,而后下降;16细胞脱水,液泡收缩,细胞壁上形成很多折叠;30. 涝害的根源是细胞B;A. 乙烯含量增加高B. 缺氧C. 无氧呼吸D. 营养失调31. 作物抗涝性的强弱决定于C;A. 有无发达的通气系统B. 对有毒物质具忍耐力C. 对缺氧的适应能力D. 大的根冠比32. 造成盐害的主要原因为A;A. 渗透胁迫B. 膜透性改变C. 代谢紊乱D. 机械损伤33. 通过生理或代谢过程来适应细胞内的高盐环境的抗盐方式称D;A. 避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4. 通过吸收水分或加快生长速率来稀释细胞内盐分浓度的抗盐方式称 C ;A. 拒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5. 通过回避盐胁迫的抗盐方式称A;A. 避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6. 将吸收的盐分主动排泄到茎叶表面的抗盐方式称B;A. 拒盐B. 排盐C. 稀盐D. 耐盐37. 以下哪条不是植物抗病的途径; DA. 产生屏障结构或组织局部坏死B. 产生病原相关蛋白C. 产生病菌抑制物D. 提高膜的透性38. 植物组织受伤害时,受伤处往往迅速呈褐色,其主要原因是A;A. 醌类化合物的聚合作用B. 产生褐色素C. 细胞死亡D. 光的照射39. 最易受大气污染物的侵入与伤害的部位为C;A. 芽B. 根C. 叶片D. 果实40. 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B;A. 氟化物B. 二氧化硫C. 氯化物D. 氮氧化物41. 大气污染时,对植物有胁迫作用的气体主要是D;A. 臭氧和二氧化碳B. 氮气和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和氢气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臭氧42. 叶片尖端发焦像火烧一样,是C伤害植物最显著的特征;A. 臭氧B. 二氧化硫C. 氟化物D. 含氮化合物43. 甘薯感染黑斑病菌后产生的植保素是C;A. 草酸B. 水杨酸C. 甘薯酮D. 多胺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冬瓜日灼病主要是由于热害引起的; √2. 植物为了适应干旱,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大; √3. 由于不利的土壤环境条件使植物吸水困难,导致植物水分亏缺的现象便为生理干旱; √4. 同一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抗涝能力也有所不同; √5. 地上部对地下部输送氧气的能力大小与植物耐涝性密切相关; √6. 碱土中盐类以Na2CO3、NaHCO3等为主要成分; √7. 盐土中盐类以NaCl、Na2SO4等为主要成分; √8. 土壤中含盐量超过0.2% ~ 0.5%,植物便不能生长; √9. 在逆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干旱、大气污染等,植物体通过各种途径大量产生活性氧,而且在逆境条件下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造成活性氧积累,引起严重的危害; √10. 红光和远红光两种状态可随光照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变; √11. 诱导植物开花的关键在于暗期的作用; √12. 用红光和远红光交替处理时,植物能否开花取决于最后处理的光是红光还是远红光; √13. 幼年期时的植株不能感受外界成花诱导; √14. 幼年期完成后才能感受环境刺激诱导开花; √15. 草本植物的幼年期长达十几年; ×16. 花生没有幼年期,原因是花生种子的休眠芽中已有花原基; √17. 植株一旦成熟非常稳定,只有经过有性生殖,才能重新进入幼年期; √五、简答题1. 植物的逆境伤害主要包括哪些答题要点:寒害冷害和冻害、热害、旱害、涝害、盐害、病害、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2. 植物冷害和植物冻害的区别是什么答题要点:植物冷害是指0 ℃以上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而植物冻害是指0 ℃以下低温使植物组织内结冰而引起的伤害;3. 提高植物抗冷性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题要点:1低温锻炼:植物对低温的抵抗是一个适应过程锻炼,许多植物如果预先给予适当的低温锻炼,以后可经受更低温度的影响而不致受害;如黄瓜、茄子等幼苗移出温室前,用10 ℃的低温处理2 ~ 3 d,移栽后可抗3 ~ 5 ℃的低温;2化学药剂处理:矮壮素CCC、ABA、CTK、2,4-D均可提高植物的抗冷性;3培育抗寒早熟品种此外,营造防护林、增施牛羊粪、多施P、K肥、有色薄膜覆盖、铺草等均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冷性;4. 提高植物抗冻性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题要点:1及时播种、培土、控肥、通气,促进幼苗健壮生长;2寒流霜冻来临前实行冬灌、熏烟、盖草等;3合理施肥,多施厩肥和绿肥,增施钾肥;4早春育秧,采用地膜覆盖;5选育抗冻性强的优良品种;5. 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题要点:1选育抗盐品种;2抗盐锻炼:播前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处理种子;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IAA可促使作物生长和吸水,提高其抗盐性;ABA能诱导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和盐的被动吸收,提高作物的抗盐能力;4改造盐碱土:合理灌溉、泡田洗盐、增施有机肥、盐土播种、种植耐盐绿肥作物田菁、种植耐盐树种沙枣、紫穗槐、种植耐盐碱作物向日葵、甜菜等; 6. 植物的抗病性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答题要点:1避病:病原物的感发期和寄主的感发期相互错开,寄主避免受害;2抗侵入:寄主具有形态、解剖及生理生化的某些特点,阻止或削弱某些病原物的侵染,如植物叶表皮的茸毛、刺、蜡质和角质层等;3抗扩展:寄主某些组织结构或生理生化特征,使侵入寄主的病原物的进一步扩展受阻或被限制,如厚壁、木栓及角质组织等;4过敏性反应:也叫保护性坏死反应,指病原物侵染后,侵染点及附近的寄主细胞和组织很快死亡,使病原物不能进一步扩展的现象;。
第十一章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参考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第十一章植物的逆境生理一、名词解释1.CaM2.渗透调节与逆境蛋白3.耐逆性与御逆性4.植物对逆境的耐性与御性5.逆境蛋白6.活性氧清除系统7.膜脂相变8.热激反应与热激蛋白9.活性氧10.交叉适应二、填空1.用来解释干旱伤害机理的假说主要是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根据所含金属元素的不同,SOD 可以分三种类型:____________ 、_____ 和____ 。
3.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要________ 。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大量积累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 ,大量产生的激素是______ ;低温锻炼后,植物体内__________ 脂肪酸和_______ 水的含量增5.植物体活性氧清除系统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种系统。
6.植物受到干旱等逆境胁迫时,渗透调节能力增强,细胞主动合成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7.在逆境下,植物体内主要有__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 等渗透调节物质。
8.经过抗寒锻炼的植物会发生的变化有:A 双硫键增加B 自由水增加C 膜脂双键增加三、选择题1.冬季植物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
A.增多B.减少C.变化不大D.不确定2.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哪一种氨基酸显著增加?()A.丙氨酸B.脯氨酸C.天冬氨酸D.甘氨酸3.植物细胞中属于相容性物质的是:A、CaB、ABAC、Pro4.植物抗盐的SOS途径中,与Na+外排和区域化实现不直接相关的是:A. Ca+-CaMB. Na+/H+ symporterC. Na+/H+ antiporter三、问答1.水稻幼苗经过0.1mol/L NaCI预处理24h后,再转移到8〜10 C环境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冷性。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 10 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逆境(胁迫) 2.抗逆性 3. 抗性锻炼 4.抗寒锻炼 5. 抗旱锻炼 6. 交叉抗性 7. 避逆性 8.耐逆性 9.逆境逃避 10.渗透调节 11.寒害 12.冻害 13.冷害 14.涝害 15.植保素 16.抗病性17.活性氧 18.生物自由基 19.逆境蛋白 20.大气干旱 21.土壤干旱 22.干旱. 23.生理干旱二、缩写符号翻译:1. CAT 2.SOD 3. POD 4. MDA 5.O *. 2 6. 1 O2 7. * OH 8.UFAI 9. ROO *10. HSPs 11. PRs 12.HF三、填空题:1.实验证明,细胞膜蛋白在结冰脱水时,其分子间的___________很容易形成,使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____。
2.零上低温对喜温植物的伤害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
3. 水稻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下列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6.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植物抗冷性就越_________。
7.干旱时,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叶表皮细胞的饱和脂肪酸较不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逆境下, 植体内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干旱时,不耐旱品种体内累积脯氨酸较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植物的逆境生理

1.大气干旱
指空气过度干燥,相对湿度过低,引起植物蒸腾过强, 根系吸水补偿不了失水,从而使植物发生水分亏缺的现象。
2.土壤干旱
指土壤中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有效水,使植物水分亏缺引 起永久萎蔫的现象。
3.生理干旱
由于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 因,根系吸水困难引起的植物体水分亏缺的现象。 大气干旱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必然导致土壤干旱。在自 然条件下,干旱常伴随着高温,“干热风”就是高温和干旱 同时对农作物危害的典型例子。
图 11-12 团 扇提灯苔叶 细胞脱水时 的细胞变形 状态
3.改变膜的结构及透性
当细胞严重脱水时,膜脂分子双层排列发 生紊乱,膜因而收缩而出现空隙和龟裂,并使 透性改变。
A.在细胞正常水分状况下双分子分层排列; B.脱水膜内脂类分子成放射的星状排列。
4.破坏植物正常代谢
(1)光合作用减弱
(2)呼吸速率总体下降
(3)蛋白质分解,脯氨酸积累
(4)破坏核酸代谢
(5)激素的变化 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脱落酸含
量增加。
(6)物质分配异常 干旱时植物组织间按水势大
小竞争水分。一般幼叶向老叶吸水,促使老叶枯萎死 亡。
2009年考研题
• 论述干旱对植物的伤害作用(分析论述题,每题13分) 答案要点
• • (1)生物膜受损伤:膜的磷脂分子排列出现紊乱,同时活性氧代谢失调,生物 膜破坏,膜选择透性丧失。细胞器结构破坏 (2)代谢失调
(一)逆境和抗逆性 1.逆境的概念及种类逆境Fra bibliotek对植物生存与发育
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生物因素逆境和理化 因素逆境。植物对逆境的 抵抗和忍耐能力叫植物抗 逆性,简称抗性。
图 13-1
10 第10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 10 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逆境(胁迫) 2.抗逆性 3. 抗性锻炼 4.抗寒锻炼 5. 抗旱锻炼 6. 交叉抗性 7. 避逆性 8.耐逆性 9.逆境逃避 10.渗透调节 11.寒害 12.冻害 13.冷害 14.涝害 15.植保素 16.抗病性17.活性氧 18.生物自由基 19.逆境蛋白 20.大气干旱 21.土壤干旱 22.干旱. 23.生理干旱二、缩写符号翻译:1. CAT 2.SOD 3. POD 4. MDA 5.O *. 2 6. 1 O2 7. * OH 8.UFAI 9. ROO *10. HSPs 11. PRs 12.HF三、填空题:1.实验证明,细胞膜蛋白在结冰脱水时,其分子间的___________很容易形成,使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____。
2.零上低温对喜温植物的伤害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
3. 水稻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下列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6.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植物抗冷性就越_________。
7.干旱时,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叶表皮细胞的饱和脂肪酸较不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逆境下, 植体内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干旱时,不耐旱品种体内累积脯氨酸较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逆境(胁迫);
2、抗逆性;
3、抗性锻炼;
4、抗寒锻炼;
5、抗旱锻炼;
6、交叉抗性;
7、避逆性;
8、耐逆性;
9、逆境逃避;10、渗透调节;11、寒害;12、冻害;13、冷害;14、涝害;15、植保素;16、抗病性;17、活性氧;18、生物自由基;19、逆境蛋白;20、大气干旱;21、土壤干旱;22、干旱与生理干旱。
二、缩写符号翻译
1、CAT;
2、MDA;
3、O.;2;
4、1O2;
5、.OH;
6、POD;
7、P•;
8、RO•;
9、UFAI;
10、RuFA;11、SOD;12、ROO*;13、HSPs;14、PRs;15、HF 。
三、填空题
1、实验证明,细胞膜蛋白在结冰脱水时,其分子间的___________很容易形成,使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____。
2、零上低温对喜温植物的伤害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
3、水稻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下列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6、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植物抗冷性就越_________
7、干旱时,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叶表皮细胞的饱和脂肪酸较不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逆境下,植体内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干旱时,不耐旱品种体内累积脯氨酸较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干旱时,植体内甜菜碱的累积速度比脯氨酸_________________。
11、解除水分胁迫后,甜菜碱降解速度比脯氨酸__________________。
12、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就是____________。
13、逆境下,抗性强的品种脱落酸含量比抗性弱的________________。
14、低温对植物的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危害情况可分为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15、细胞内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16、植物的抗冻性与细胞的硫氢基含量高低成________________关系。
17、干旱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干旱和________________干旱。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抗寒性的主要保护物质。
19、靠降低蒸腾即可消除水分亏缺以恢复原状的萎蔫叫____________________。
20、C3植物抗SO2的能力比C4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木本植物抗SO2的能力比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
22、氟化物中,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3、活性氧包括:、、、和。
24、小麦抗氰化物的能力比玉米__________________。
25、土壤污染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_______污染。
四、是非判断与改正
1、外施脱落酸可以增加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抗逆性。
()
2、冻害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结冰而引起的。
( )
3、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过度的膨胀。
( )
4、在零度以下时,喜温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就是冷害。
( )
5、在播种前,对萌动种子进行干旱锻炼,可以提高抗旱性。
( )
6、干旱条件下,光合产物从同化组织运输出去的速度加快。
( )
7、高温会抑制氮化合物的合成,积累氨过多,会毒害细胞。
( )
8、仙人掌原生质粘性大,束缚水含量高,耐热性差。
( )
9、涝害使作物致死的原因与缺氧程度有关。
( )
10、盐分过多,可使棉花、小麦等的呼吸速率上升。
( )
11、大气中污染物能否危害植物,主要与气体的浓度和延续时间有关。
( )
12、不同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相差很大。
总的来说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敏感。
13、汞可引起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叶子黄化,植株变矮。
( )
14、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醛、氯、铝、砷、铁。
( )
15、大气污染除有毒气体之外,粉尘也是重要污染物之一。
( )
16、环境监测中一般是选用对某一污染物极不敏感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
()
五、简答题
1、膜脂与植物的抗冷性有何关系?
2、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有什么作用?
3、外施ABA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是什么?
4、零上低温对植物组织的伤害大致分为几个步骤?
5、写出植物体内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酶类。
6、在冷害过程中,植物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7、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是什么?
8、SO2危害植物的原因是什么?
9、作物适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哪些?
10、植物在环境保护中有什么作用?
六、论述题
1、03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逆境对植物代谢有何影响?
3、病害对植物生理生化有何影响?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如何?
4、什么叫植物的交叉适应?它具有什么特点?
5、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危害植物的?
6、渗透调节物质有哪些?渗透调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7、植物在逆境下可以合成哪些逆境蛋白?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