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数字信息在运算或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存储器进行较长时间的存储,正是因为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了对信息的记忆功能。
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本章主要讨论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以其品种多、容量大、速度快、耗电省、体积小、操作方便、维护容易等优点,在数字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微型计算机的内存普遍采用了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用以存储一系列二进制数码的器件。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和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 )。
按照存储机理的不同,RAM 又可分为静态RAM 和动态RAM 。
存储器的容量存储器的容量=字长(n )×字数(m )7.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 ,也叫做读/写存储器,既能方便地读出所存数据,又能随时写入新的数据。
RAM 的缺点是数据的易失性,即一旦掉电,所存的数据全部丢失。
一. RAM 的基本结构由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片选控制等几部分组成。
存储矩阵读/写控制器地址译码器地址码输片选读/写控制输入/输出入图7.1—1 RAM 的结构示意框图1. 存储矩阵RAM 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寄存器矩阵,用来存储信息,称为存储矩阵。
图7.1—5所示是1024×1位的存储矩阵和地址译码器。
属多字1位结构,1024个字排列成32×32的矩阵,中间的每一个小方块代表一个存储单元。
为了存取方便,给它们编上号,32行编号为X 0、X 1、…、X 31,32列编号为Y 0、Y 1、…、Y 31。
这样每一个存储单元都有了一个固定的编号(X i 行、Y j 列),称为地址。
11113131131********列 译 码 器行译码器...........位线位线位线位线位线位线.......X X X Y Y Y 0131131A A A A A A A A A A 地 址 输 入地址输入0123456789D D数据线....图7.1-5 1024×1位RAM 的存储矩阵2. 址译码器址译码器的作用,是将寄存器地址所对应的二进制数译成有效的行选信号和列选信号,从而选中该存储单元。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一.存储器简介存储器(Memory)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
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存储器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多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
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存储器件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从一开始的汞延迟线,磁带,磁鼓,磁芯,到现在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纳米存储等,无不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采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
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
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
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
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
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储器的存储介质,存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
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
一个存储器包含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按字节编址)。
每个存储单元的位置都有一个编号,即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
一个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可存放数据的总和称为它的存储容量。
假设一个存储器的地址码由20位二进制数(即5位十六进制数)组成,则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个存储单元地址。
微机原理第5章半导体存储器(精)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这个存储器 所用芯片都是高速的,其存取速度可与微处 理器相匹配,容量由几十K~几百K字节,通常 用来存储当前使用最多的程序或数据。
内存储器,速度要求较快(低于Cache),有一 定容量(受地址总线位数限制),一般都在几十 兆字节以上。
3
外存,速度较慢,但要求容量大,如软盘, 硬盘,光盘等。其容量可达几百兆至几十个 GB,又称“海量存储器”,通常用来作后备存 储器,存储各种程序和数据,可长期保存,易于 修改,要配置专用设备。
M / IO
•
1
前1K
A11
•
1
后1K
23
前 1K A =0 11 0000000000000000 ~ 0000001111111111B 即 0000~03FFH
后 1K A =1 11 0000100000000000 ~0000101111111111B 即 0800~0BFFH
可见,地址不连续!
选用存储器时,存取速度最好选与CPU 时序相匹配的芯片。另外在满足存储器总 容量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集成度高,存储容量 大的芯片。
14
5.2 读写存储器RAM
5.2.1 静态RAM(SRAM) SRAM的基本存储电路由6个MOS管
组成,为双稳态触发器,其内部结构请自 己看书。
⒈ 2114存储芯片,为1K*4位
27
图中数据总线驱动器采用74LS245,其逻
辑框图与功能表三态如下:
门
A
•
•B
使能 方向控制
G
DIR
操作
&
•
•
0
0
BA
0
1
AB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1、按功能分为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特点:包括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当关机或断电时,其中的信息都会随之丢失。
DRAM主要用于主存(内存的主体部分),SRAM主要用于高速缓存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ROM)特点: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只能读出不能随意写入信息,在主板上的ROM里面固化了一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称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
2、按其制造工艺可分为
(1)双极型存储器特点:运算速度比磁芯存储器速度约快3个数量级,而且与双极型逻辑电路型式相同,使接口大为简化。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一.ROM只读存储器,英文名为ROM(Read Only Memory),所谓只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只可以从里面读出数据,而不能写进去,ROM就是单片机用来存放程序的地方。
只要让存储器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把数据预先写进去(用指令编写好程序,再将程序编译成机器码hex文件,用编程器写入单片机集成电路中。
)二.Flash ROM是一种快速存储式只读存储器,这种程序存储器的特点是既可以电擦写,而且掉电后程序还能保存,编程寿命可以达到一千次左右,可以反复烧写的。
目前新型的单片机都采用这种程序存储器。
还有两种早期的程序存储器产品:PROM,EPROM和EEPROM。
(1) PROM:被称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能写一次,不能重新擦写,习惯上我们把带这种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称为OTP型单片机。
存储器容量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2)EPROM;称之为紫外线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它里面的内容写上去之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用一个特殊的方法去掉后重写,就是用紫外线照射,这种芯片可以擦除的次数也是有限的,几十次吧,电脑上的BIOS芯片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的存储器。
(3) EEPROM:而这种存储器可以直接用电擦写,比较方便数据的改写,它有点类似以Flash存储器,但比Flash存储器速度要慢,现在新型的外部扩展存储器都是这种结构的。
三.RAM:了解了ROM,我们再来讲另外一种存储器,叫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叫内存,英文缩写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它是一种既可以随时改写,也可以随时读出里面数据的存储器,类似以我们上课用的黑板,可以随时写东四上去,也可以用黑板擦随时擦掉重写,它也是单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片机中很多功能寄存器都与它有关。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作者去者日期 2010-3-20 14:27:0021.按制造工艺分类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为双极型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两类。
双极型(bipolar)由TTL晶体管逻辑电路构成。
该类存储器件的工作速度快,与CPU处在同一量级,但集成度低,功耗大,价格偏高,在微机系统中常用做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简称MOS型。
该类存储器有多种制造工艺,如NMOS, HMOS, CMOS, CHMOS等,可用来制造多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如静态RAM、动态RAM、EPROM等。
该类存储器的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但速度较双极型器件慢。
微机的内存主要由MOS型半导体构成。
2.按存取方式分类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大类。
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特点是信息一旦写入,就固定不变,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
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读出,一般不能修改,常用于保存无须修改就可长期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如主板上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BIOS、打印机中的汉字库、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等,也可作为I/O数据缓冲存储器、堆栈等。
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其特点是在使用过程中,信息可以随机写入或读出,使用灵活,但信息不能永久保存,一旦掉电,信息就会自动丢失,常用做内存,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1)ROM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编程写入方式,ROM分为以下几种。
① 掩膜ROM掩膜ROM存储的信息是由生产厂家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掩膜工艺(即光刻图形技术)一次性直接写入的。
掩膜ROM一旦制成后,其内容不能再改写,因此它只适合于存储永久性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② PROMPROM(programmable ROM)为一次编程ROM。
它的编程逻辑器件靠存储单元中熔丝的断开与接通来表示存储的信息:当熔丝被烧断时,表示信息“0”;当熔丝接通时,表示信息“1”。
由于存储单元的熔丝一旦被烧断就不能恢复,因此PROM存储的信息只能写入一次,不能擦除和改写。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及应用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及应用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
1. 随机存储器(RAM):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其中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会丢失。
RAM主要用于临时存储计算机的运行数据和程序。
根据存储单元的结构,RAM可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SRAM由触发器构成,每个存储单元需要多个晶体管和电容器来存储一个位。
SRAM具有快速访问速度和较低的功耗,常用于高速缓存、寄存器文件和缓冲存储器等。
-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DRAM由电容器和晶体管构成,每个存储单元只需要一个电容器和一个晶体管来存储一个位。
DRAM的存储单元较小,但在每次读取数据后需要刷新电容器,因此访问速度相对较慢。
DRAM广泛应用于主存储器(内存)和图形存储缓冲区等。
2. 只读存储器(ROM):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不会丢失。
ROM主要用于存储不需要频繁修改的固定数据,例如计算机的固件程序、启动代码和存储器初始化信息等。
根据存储单元的可编程性,ROM可分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M的存储单元由固定的晶体管和电容器组成,存储内容不能被修改。
-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PROM的存储单元由浮栅晶体管(FET)和电容器组成,可以通过曝光紫外光擦除并重新编程。
EPROM的擦除程序相对麻烦。
-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EPROM的存储单元由浮栅晶体管(FET)和电容器组成,可以通过电信号擦除和编程。
EEPROM的擦除和编程过程相对容易,且可以单独对存储单元进行操作。
半导体存储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应用:- 主存储器(内存):作为计算机的主要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运行数据。
半导体存储器

单元8 半导体存储器8-1基本理论: 存储器的种类与特性半导体存储器是存储大量的二进制信息的半导体器件。
根据功能划分,有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两大类。
8-1.1只读存储器ROM(固定存储器)一、特点:1、ROM中的信息是预先写好的,工作时,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一般不能随时修改和写入数据。
即不能简单修改。
2、掉电以后,程序也不会丢失。
3、ROM一般用于存储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
二、ROM根据数据写入的方式不同分为三种:1、掩膜ROM:电路在制造过程中,按照用户的要求将信息用掩膜板确定下来。
所以电路出厂以后,内部存储的程序不能改变,只能读出。
不能改动。
2、PROM:可编程存储器,用户可以写入数据。
但一经写入数据后,就不能再改。
PROM在出厂时,存储单元全为“0”或“1”,使用时根据需要将其改写,但只能改写一次。
如:双极型三极管和熔断丝组成的PROM存储单元在出厂时产品的熔断丝全是通的,即存储单元全为1,使用时,如欲使某些单元改为0,则给这些单元通以足够大的电流,将熔断丝烧掉,熔断丝烧掉后,不能再恢复,所以只改写一次。
3、EPROM:它克服了PROM不能改写数据的缺点,用户可以用紫外线擦除存储的数据。
但一般擦除和编程的时间较慢,次数也不宜多,因此,正常工作时它仍工作在读出的状态。
4、EEPROM:EPROM只能整体擦除,不能一个存储单元一个存储单元地独立擦除。
EEPROM是不需要紫外线照射而采用电可改写的ROM,擦除和编程的电流很小,速度也很高。
8-1.2随机存储器RAM一、特点:1、RAM既可以随时从指定的存储单元中读出数据,又可以随时指定的存储单元中写入数据。
所以它存取数据方便,使用灵活,广泛用于计算机的内存中。
2、存储功能必须有外加电源的支持,停电后,存储的数据全部丢失。
二、RAM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种。
与动态RAM相比,静态RAM消耗功率多,价格高,但无须数据刷新,故电路简单。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以存储二值信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存储媒体的存储器,常用于存储程序、常数、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等数据,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记忆元件。
半导体存储器有存储速度快、存储密度高、与逻辑电路接口容易等优点,主要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堆栈存储器等。
目录∙半导体存储器概述∙半导体存储器分类∙半导体存储器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指标∙半导体存储器概述o和逻辑运算器一样,半导体存储器同样也是各种电子计算机的关键部件,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类通讯和家用电子设备中;如今大到超级计算机和航天飞机,小到手机、语言复读机、各种电子玩具以及智能卡,都用到不同种类的半导体存储器;没有存储记忆功能的数字集成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 SOC),就像人的大脑失去了记忆,如此可知存储器和逻辑运算器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现代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特点包括高密度、大容量、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类型多、功能强、用途广,几乎在每种半导体存储器中都采用金属-氧化层-半导体(MOS)工艺,并位于整个MOS芯片制造工艺的前沿。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o半导体存储器是存储二值信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现代数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如下:按制造工艺分,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类。
双极型存储器具有工作速度快、功耗大、价格较高的特点。
MOS型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小、工艺简单、价格低等特点。
按存取方式分,有顺序存取存储器(S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三类。
1.顺序存取存储器(简称SAM):对信息的存入(写)或取出(读)是按顺序进行的,即具有“先入先出”或“先入后出”的特点。
2.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可在任何时刻随机地对任意一个单元直接存取信息。
根据所采用的存储单元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将随机存储器分为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存储器DRAM。
DRAM存储单元结构非常简单,它所能达到的集成度远高于SRAM。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
1. 嘿,咱先来说说半导体存储器里的随机存储器(RAM)呀。
就好比
你的书桌,随时能放东西上去,也能随时拿走,可方便啦!比如你的手机运行程序时,这些数据就可以随时被读写,快速得很呢!
2. 然后呢,还有只读存储器(ROM)哦。
这就像是一本固定的百科全书,
里面的知识是预先存好的,不能随便改,但是却能一直被读取。
像电脑的BIOS 就是用它呢,稳定得很呐!
3. 再说说闪存(Flash)呀。
这个可厉害啦,就像一个超灵活的小仓库!比
如我们的 U 盘,能存好多东西,随时携带,随时用,多棒呀!
4.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也不能忽略呀!它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就像短跑运动员一样迅猛。
像一些高速缓存就常用它,是不是很了不起?
5.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呢,虽然速度比SRAM 慢点,但它容量大呀,像个大容量的储存箱。
电脑的内存很多就是用的它呢!
6. 还有一种叫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呢,就好比一个可以自己设定规则的小天地。
一旦设定好,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多有意思!
7. 最后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呀,它就像一个可以反复
修改的笔记,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像一些需要经常更新数据的地方就常用它啦!
总之啊,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可多啦,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处,真的是超级厉害呢!。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1. 引言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根据存储原理和结构特点,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本文将对半导体存储器进行分类,并对每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2. 分类根据存储原理和结构特点,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是一种能够随机访问任意存储单元的存储器。
RAM可以分为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两种类型。
2.1.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使用触发器作为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由6个晶体管构成。
SRAM的速度快、可靠性高,但功耗较高,存储密度较低。
2.1.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使用电容作为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由一个电容和一个访问晶体管构成。
DRAM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较低的成本,但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的稳定性。
2.2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是一种无法进行写操作的存储器,其中的数据在制造过程中被烧录,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不变。
ROM可以分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和闪存(Flash)等类型。
2.2.1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可以被用户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在制造过程中,PROM的存储单元被烧录为1或0,用户可以使用特殊的设备将某些存储单元从1改为0,但无法反向操作。
2.2.2 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写只读存储器可以被用户多次擦除和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EPROM在制造过程中被烧录,但用户可以使用紫外线辐射将其擦除,并重新编程。
微机原理半导体存储器

位地址线)。
虚拟存储器程序占用存储空间,可达246字节。
实存储器
由32位 RAM
地址
ROM
232=4G
虚存储器 磁盘 设备
246=64T
•虚拟存储器实际上是由磁盘等外存储器旳支持来 实现旳,即由操作系统把磁盘存储器当主存来使 用,以扩大内存。
所以,存储器和CPU旳连接,有三个部分: (1)、地址线旳连接; (2)、数据线旳连接; (3)、控制线旳连接。 在详细连接时应考虑下面问题:
1、CPU总线旳负载能力
在微机系统中,CPU经过总线与数片存储器和若干I/O 芯片相连,而这些芯片可能为TTL器件,或MOS器 件,所以构成系统时CPU总线能否支持其负载是必须 考虑旳问题。
24 ——VCC ——A8 ——A9 ——WE ——OE ——A10 ——CE ——D7 ——D6 ——D5 ——D4
13 ——D3
引脚功能
D0-D7 8位数据输入/输出 A0-A10地址输入 ,11位
CE 片选(芯片允许) WE 写允许 OE 输出允许
一般RAM都有这三个控制端
• 2K*8=2024*8=16384个基本元电路,用11根地址 线对其进行译码,以便对2K个单元进行选择,选 中旳8bit位同步输入/输出,数据旳方向由CE, WE,OE一起控制。
旳存取时间tRC或tWC;一般以CPU旳时序来拟定对存储
器旳存储速度旳要求 ;在存储芯片已拟定旳情况下, 则应考虑是否需要迁入TW周期等。
• 背面设计,假设能配合,不考虑插入电路。
3、存储器旳地址分配和片选问题
因为目前单片存储器旳容量依然是有限旳,所以 总是要由许多片才干构成一定容量旳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是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内部存储器类型,根据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半导体存储器分类: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使用触发器构建,读写速度快,但需要较多的芯片面积和功耗。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基于电容的存储单元,需要定期刷新,但相对较高的存储密度使其成为主流内存选项。
2.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用户一次性编程,无法擦除或重新编程。
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需要特殊设备进行擦除,然后重新编程。
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通过电子擦除和编程,较为灵活,但擦写次数有限。
Flash 存储器:类似于EEPROM,但支持块擦除,用于各种应用,包括闪存驱动器、存储卡和固态硬盘。
3.Cache 存储器:L1、L2、L3 Cache:位于处理器内部的高速缓存,用于加速数据访问。
缓存存储器层次结构:不同级别的缓存通过层次结构来平衡速度和容量。
4.寄存器文件:寄存器组:在CPU 内部的小型存储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数据和控制信号。
5.存储卡和存储棒:SD 卡、MicroSD 卡、USB 存储棒等:用于移动设备和计算机的便携式存储。
6.堆栈存储器:堆栈内存:用于存储函数调用、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等,通常遵循先进后出(LIFO)原则。
7.内存芯片:内存芯片:集成了多个存储单元,通常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
这些存储器类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类存储器不断优化和演进,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存储需求。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2.4 E2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也称为EEPROM,是可以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由于能以电信号擦除数据,并且可以对单个存储单元擦除和写入(编程),因此使用十分方便,并可以实现在系统擦除和写入。
2.5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闪速存储器是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在系统电可重写。它与EPROM的一个区别是EPROM可按字节擦除和写入,而闪速存储器只能分块进行电擦除。它结合了ROM和RAM的长处,不仅具备电子可擦出可编程(EEPROM)的性能,还不会断电丢失数据同时可以快速读取数据(NVRAM的优势),U盘和MP3里用的就是这种存储器。在过去的20年里,嵌入式系统一直使用ROM(EPROM)作为它们的存储设备,然而近年来Flash全面代替了ROM(EPRO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地位,用作存储Bootloader以及操作系统或者程序代码或者直接当硬盘使用(U盘)。 目前Flash主要有两种NOR Flash和NADN Flash。NOR Flash的读取和我们常见的SDRAM的读取是一样,用户可以直接运行装载在NOR FLASH里面的代码,这样可以减少SRAM的容量从而节约了成本。NAND Flash没有采取内存的随机读取技术,它的读取是以一次读取一快的形式来进行的,通常是一次读取512个字节,采用这种技术的Flash比较廉价。用户不能直接运行NAND Flash上的代码,因此好多使用NAND Flash的开发板除了使用NAND Flah以外,还作上了一块小的NOR Flash来运行启动代码。 一般小容量的用NOR Flash,因为其读取速度快,多用来存储操作系统等重要信息,而大容量的用NAND FLASH,最常见的NAND FLASH应用是嵌入式系统采用的DOC(Disk On Chip)和我们通常用的“闪盘”,可以在线擦除。目前市面上的FLASH 主要来自Intel,AMD,Fujitsu和Toshiba,而生产NAND Flash的主要厂家有Samsung和Toshiba。
第3章 半导体存储器

② 外存储器是不直接和CPU相联系的存储器,也可归 类为外部设备。 特点:存储容量大,但存储速度慢。其存储容量从几百兆
比特到几十吉比特,寻址时间为若干毫秒。外存储器由软
磁盘、硬磁盘及光盘等组成,不属本章的讨论内容。 ③缓冲存储器位于主存与CPU之间。 特点:其存取速度非常快,但存储容量更小,可用来解决 存取速度与存储容量之间的矛盾,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速 度;
(2) 最大存取时间
内存储器从接收、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码开始,到
它取出或存入数码为止所需的时间叫做存取时间。通常 手册上给出该常数的上限值,称为最大存取时间。最大 存取时间愈短,存储器的工作速度就愈高。因此,它是 存储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半导体存储器的最大存储时间
为几纳秒至几十纳秒。
(3)功耗
半导体存储器的功耗包括“维持功耗”和“操作功耗”, 应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功耗,特别要减少“维 持功耗”。 (4)可靠性
第3章 3.1
半导体存储器 概述(P234)
3.1.1 存储器的分类
1.常见分类 ① 按存储介质分类——磁芯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光电存储 器、磁膜、磁泡和其它磁表面存储器以及光盘存储器等。 ② 按存取方式分类——随机存储器(内存和硬盘)、顺序存储器 (磁带)。 ③ 按存储器的读写功能分类——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 储器(RAM)。 ④ 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非永久记忆的存储器、永久性记 忆的存储器。 ⑤ 按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 储器、缓冲存储器、控制存储器等。
所以 :一片 6116的存储容量为2K×8位,即 2KB。 常用的静态RAM芯片还有6264、62256、628128、 628512、6281000等。它们的存储容量分别为8K×8、 32K×8、128K×8、512K×8、1M×8。
半导体存储器

1.1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2. 半导体存储器按其功能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读写存储
器RAM (1) ROM
1)掩膜ROM,其存储的信息在制造过程中生成,以后不可
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其信 息可由用户通过特殊手段一次性写入,以后不可以再改变。3) 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M)。其信息可 由用户编程写入,并可将其信息擦除进行重写。按照擦除信 息的方式,又分为紫外线擦除(用紫外光照射器件上的窗口) 的EPROM和电擦除(在线带电擦除)的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
1.3存储芯片的组成
2. 地址译码器是用来接收来自CPU的n位地址,经译码后
产生2n个地址选择信号,实现对片内存储单元的选址。 3.
控制逻辑电路是用来接收片选信号CS及来自CPU的读/ 写控制信号,形成芯片内部控制信号,控制数据的读出和写
4. 数据缓冲器是用来寄存来自CPU的写入数据或从存储体
内读出的数据。
MOS ①静态RAM(SRAM,static RAM)。其存储的信息在非掉电情
②动态RAM(DRAM,dynamic RAM)。其存储的信息经过一
③集成RAM(IRAM,integrated RAM)。能自动完成其内部存 储的信息周期刷新的随机存储器。
1.1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1.2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信息的部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要处理的原始数 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以及控制计算机运行的各种 程序,全部需要存放在存储器中。根据冯·诺依曼结构: 程序存储,程序控制,程序管理。可见存储器在计算机 部件中的地位。
半导体存储器及其应用

存储器构造框图
存储器内部为双向地址译码,以节省内部引线和驱动器 如:1K容量存储器,有10根地址线。 单向译码需要1024根译码输出线和驱动器。
双向译码 X、Y方向 各为32根译码输出线 和驱动器, 总共需要64根译码线 和64个驱动器。
静态RAM Intel 2114 Intel 2114 容量 1k×4位
PROM:可编程ROM
顾客可进行一次编程。存储单元电路由熔丝相连,当加入
写脉冲,某些存储单元熔丝熔断,信息永久写入,不可再次改
写。
1、熔丝型PROM旳构成:
由镍铬熔丝等构成 2、熔丝型PROM旳编程写入
出厂时,全部位均为“0”
编程写入:用过电流将要写
“1” 旳位旳熔丝熔断。
3、“读”工作原理 字线被选中,有(无)熔丝旳位
程序存储器旳工作方式-2716(见P110)
EPROM2716 工作方式真值表
/CE /OE VPP D0~D7 方式
0 0 +5V 输出
读
× 1 +5V 高阻 未选中
1 × +5V 高阻
维持
正脉 冲1
+25V
输入
编程
0 0 +25V 输出 编程校验
0 1 +25V 高阻 编程禁止
注:VPP为编程脉冲,可觉得 +5V,+12.5v,+21V,+25V等
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其应用
5-1 半导体存储器旳分类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5-3 只读存储器ROM 5-4 CPU与存储器旳连接 5-5 MCS-51存储器旳扩展
5.1 半导体存储器旳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存储器一.存储器简介存储器(Memory)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
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存储器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多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
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存储器件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从一开始的汞延迟线,磁带,磁鼓,磁芯,到现在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纳米存储等,无不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采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
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
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
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
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
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储器的存储介质,存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
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
一个存储器包含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按字节编址)。
每个存储单元的位置都有一个编号,即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
一个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可存放数据的总和称为它的存储容量。
假设一个存储器的地址码由20位二进制数(即5位十六进制数)组成,则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个存储单元地址。
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则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为1MB。
二.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semi-conductor memory)是一种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体的存储器。
由于对运行速度的要求,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多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内存储器就是由称为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
半导体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两大类。
2.1 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英语:Read-Only Memory,简称:ROM)。
ROM所存数据,一般是装入整机前事先写好的,整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而不像随机存储器那样能快速地、方便地加以改写。
ROM所存数据稳定,断电后所存数据也不会改变;其结构较简单,读出较方便,因而常用于存储各种固定程序和数据。
除少数品种的只读存储器(如字符发生器)可以通用之外,不同用户所需只读存储器的内容不同。
为便于使用和大批量生产,进一步发展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EPROM)和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掩模型只读存储器(MASK ROM)是制造商为了要大量生产,事先制作一颗有原始数据的ROM或EPROM当作样本,然后再大量生产与样本一样的 ROM,这一种做为大量生产的ROM样本就是MASK ROM,而烧录在MASK ROM中的资料永远无法做修改。
掩模制作技术是半导体工艺技术中制作光刻工艺用的光复印掩蔽模版的技术,亦称制版技术。
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多次光刻工艺,在半导体晶体表面的介质层上开凿各种掺杂窗口、电极接触孔或在导电层上刻蚀金属互连图形。
光掩模制作技术大体上可分为传统的刻图缩微制版技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光学图形发生器自动制版技术系统和以电子束扫描成像为代表的各种短波长射线成像曝光技术系统。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一般可编程一次。
PROM存储器出厂时各个存储单元皆为1,或皆为0。
用户使用时,再使用编程的方法使PROM存储所需要的数据。
PROM需要用电和光照的方法来编写与存放的程序和信息。
但仅仅只能编写一次,第一次写入的信息就被永久性地保存起来。
PROM的典型产品是“双极性熔丝结构”,如果我们想改写某些单元,则可以给这些单元通以足够大的电流,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原先的熔丝即可熔断,这样就达到了改写某些位的效果。
另外一类经典的PROM为使用“肖特基二极管”的PROM,出厂时,其中的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还是用大电流的方法将反相电压加在“肖特基二极管”,造成其永久性击穿即可。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在1956年由周文俊所发明的。
PROM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都与掩膜ROM相同。
不同的是PROM器件出厂时在存储矩阵的每个交叉点上均设置了二极管,并且有快速熔断丝与二极管串连。
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EPROM)由以色列工程师Dov Frohman发明,是一种断电后仍能保留数据的计算机储存芯片——即非易失性的(非挥发性)。
它是一组浮栅晶体管,被一个提供比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压更高电压的电子器件分别编程。
一旦编程完成后,EPROM只能用强紫外线照射来擦除。
通过封装顶部能看见硅片的透明窗口,很容易识别EPROM,这个窗口同时用来进行紫外线擦除。
可以将EPROM的玻璃窗对准阳光直射一段时间就可以擦除。
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是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
EEPROM 可以在电脑上或专用设备上擦除已有信息,重新编程。
一般用在即插即用。
EEPROM是用户可更改的只读存储器,其可通过高于普通电压的作用来擦除和重编程(重写)。
由EPROM操作的不便,后来出的主板上BIOS ROM芯片大部分都采用EEPROM。
EEPROM的擦除不需要借助于其它设备,它是以电子信号来修改其内容的,而且是以Byte为最小修改单位,不必将资料全部洗掉才能写入,在写入数据时,仍要利用一定的编程电压,此时,只需用厂商提供的专用刷新程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写内容,所以,它属于双电压芯片。
闪速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是英特尔公司90年代中期发明的一种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读/写半导体存储器它既有EEPROM的特点,又有RAM的特点,因而是一种全新的存储结构。
闪存(Flash Memory)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数据删除不是以单个的字节为单位而是以固定的区块为单位(注意:NOR Flash 为字节存储),区块大小一般为256KB到20MB。
闪存是电子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的变种,闪存与EEPROM不同的是,EEPROM能在字节水平上进行删除和重写而不是整个芯片擦写,而闪存的大部分芯片需要块擦除。
由于其断电时仍能保存数据,闪存通常被用来保存设置信息,如在电脑的BIOS(基本程序)、PDA (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中保存资料等。
NOR型闪存更像内存,有独立的地址线和数据线,但价格比较贵,容量比较小;而NAND型更像硬盘,地址线和数据线是共用的I/O线,类似硬盘的所有信息都通过一条硬盘线传送一般,而且NAND型与NOR型闪存相比,成本要低一些,而容量大得多。
闪存卡(Flash Card)是利用闪存(Flash Memory)技术达到存储电子信息的存储器,一般应用在数码相机,掌上电脑,MP3等小型数码产品中作为存储介质,所以样子小巧,有如一张卡片,所以称之为闪存卡。
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商和不同的应用,闪存卡大概有SmartMedia(SM卡)、Compact Flash(CF卡)、MultiMediaCard(MMC 卡)、Secure Digital(SD卡)、Memory Stick(记忆棒)、XD-Picture Card (XD卡)和微硬盘(MICRODRIVE)。
EPROM是指其中的内容可以通过特殊手段擦去,然后重新写入。
其基本单元电路(存储细胞),常采用浮空栅雪崩注入式MOS电路,简称为FAMOS。
它与MOS电路相似,是在N型基片上生长出两个高浓度的P型区,通过欧姆接触分别引出源极S和漏极D。
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有一个多晶硅栅极浮空在SiO2绝缘层中,与四周无直接电气联接。
这种电路以浮空栅极是否带电来表示存1或者0,浮空栅极带电后(譬如负电荷),就在其下面,源极和漏极之间感应出正的导电沟道,使MOS管导通,即表示存入0。
若浮空栅极不带电,则不形成导电沟道,MOS管不导通,即存入1。
EEPROM与EPROM相似,它是在EPROM基本单元电路的浮空栅的上面再生成一个浮空栅,前者称为第一级浮空栅,后者称为第二级浮空栅。
可给第二级浮空栅引出一个电极,使第二级浮空栅极接某一电压VG。
若VG为正电压,第一浮空栅极与漏极之间产生隧道效应,使电子注入第一浮空栅极,即编程写入。
若使VG为负电压,强使第一级浮空栅极的电子散失,即擦除。
擦除后可重新写入。
闪存的基本单元电路,与EEPROM类似,也是由双层浮空栅MOS管组成。
但是第一层栅介质很薄,作为隧道氧化层。
写入方法与EEPROM相同,在第二级浮空栅加以正电压,使电子进入第一级浮空栅。
读出方法与EPROM相同。
擦除方法是在源极加正电压利用第一级浮空栅与源极之间的隧道效应,把注入至浮空栅的负电荷吸引到源极。
由于利用源极加正电压擦除,因此各单元的源极联在一起,这样,快擦存储器不能按字节擦除,而是全片或分块擦除。
2.2 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称作“随机存储器”,可分为SRAM(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DRAM(Dynamic 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曾经是一种主要的内存,它以6颗电子管组成一位存储单元,以双稳态电路形式存储数据,因此不断电时即可正常工作,而且它的处理速度比较快而稳定,不过由于它结构复杂,内部需要使用更多的晶体管构成寄存器以保存数据,所以它采用的硅片面积相当大,制造成本也相当高,所以现在常把SRAM用在比主内存小的多的高速缓存上。
而DRAM的结构相比之下要简单的多,其基本结构是一个电子管和一个电容,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功耗低、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制造大容量存储器,所以现在我们用的内存大多是由DRAM构成的。
但是,由于是DRAM将每个内存位作为一个电荷保存在位存储单元中,用电容的充放电来做储存动作,因电容本身有漏电问题,因此必须每几微秒就要刷新一次,否则数据会丢失。
所谓“随机存取”,指的是当存储器中的数据被读取或写入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写入的位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