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绕中心说话,意思要连贯,人称要清楚。
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 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性。例如,上下两 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 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 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 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 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1.“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么“文从字 顺”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呢?
“文从字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用 词恰当、妥帖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二是语句通 顺畅达、有条不紊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任何 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2.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 首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
材料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 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 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 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法国作家福楼拜
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 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 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 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 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 “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 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啊!
预习导学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 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
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 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 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 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 通畅。
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 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 准确的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 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 提高。那么,要做到文从字顺,要注意些什么呢?
思考:语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预习导学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 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 写着也觉得不顺。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 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 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 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 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材料四: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 边走一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 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敲”字更好一些,他想得正入神时, 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 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冲撞了大文学家韩愈的仪仗,等贾岛把事 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 一会说:“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敲门,这个情 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 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
总结学习
登上写作成功的圣殿,必须牢记生活是写作的源 泉,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踏 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勤观察,多动笔,乐修改,持之 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写作成功的春风就会扑面吹 来,缪斯女神就会向你发出邀请。同时还要记住,文 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力求做到文从字顺。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思考: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
预习导学
1
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一些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一些 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 惯。还要多听:听广播,听别人读文章,这样可以 强化读的效果。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 掌握词语的含义,还要懂得一点语法。平时说话也 要注意不出错误。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 字顺就不难了。
例文示范,启发引导
两段文字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生动的修辞,语句连贯顺畅,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佳作范文:写向日葵的精彩语段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 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 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 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 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葵花籽真正熟透的 日子。
预习导学
3
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 意书写、行款、标点。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 于卒读的文章,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 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文章行款格式一定 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行款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意思的 正确表达。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 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 到文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 且要注意使用得规范。
预习导学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 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 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 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者在执笔 行文时想的是“意”,写出来的却是“文”,这由 “意”而“文”的转化就全凭着写作者的语感进行。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故事链接: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
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 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 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 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 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 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 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抚掌称妙。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 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 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紫藤萝瀑布》
例文示范,启发引导
例二: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 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 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 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吧,昨日 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 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一棵小桃树》
做修改,完成文章
选择全班有代表的一个片段,按提示要求集体创作。教 师注意指导学生扩展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的方法。
温馨提示:(1)扩展写作时,可以借鉴《春》的写法,想好 写哪几个方面,写出景物哪方面的特点。(2)想好表达怎样的 思想感情。(纯写景的文章是难以打动别人的)(3)多改两遍, 力求达到文从字顺。
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材料三: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后来, 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 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 可谓口头表达的妙例。
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 现。
例文示范,启发引导
选择你最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动笔, 把语句写得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温馨提示: (1)注意观察景和物的细节(形状、色彩等),抓住 其总体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描写 景物的方法。
例文示范,启发引导
例一: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 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 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 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预习导学
2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 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 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 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 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 要 查 语 言 材 料 —— 语 汇 , 看 其 搭 配 、 词 性 、 色 彩 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一一语法,看其 结构、成分、语序等。
的感觉。”它包括语言的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等。这种 “感觉”的形成,一是要平时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对一些优秀的文章能 熟读成诵;二是要“多听”,强化读的效果;三是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词汇, 准确掌握词语的含义,且懂一点语法。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 字顺就不难。其次,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作文写完后,先反复读几 遍,在读的过程中去检验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然后分析 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并进行针对性修改,使 文章词句运用有分寸、讲逻辑。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标点的规范运用, 使行款格式正确,不至于因此而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
预习导学
3.要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 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 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 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 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 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 达得精妙确切。
预习导学
4.要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 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 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一 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 “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 直觉上就感觉到别扭。将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 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故事链接: 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
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 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材料二: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 给我耐心地讲错在哪里,讲得非常仔细,我听得明明白白。妈妈把家务 活全都承担下来,让我一丝不苟地学习。她对我要求很严格,我的学习 里面有你的心血。
1.学会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描写景物的常见方 法。
2.能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表现手法, 描绘景物的情状和特征;学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 己的情感,做到融情于景。
3.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 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预习导学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即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 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 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 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 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 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 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