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
人本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20世纪中叶以来,它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基于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它强调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来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的潜力。
基本要求:有一种新的教育,培养“丰满的人性”、“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急剧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观点为:
(1)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2)课程观: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不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
(4)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在教学上的应用:
一、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他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而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觉得有趣和需要的知识。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种,即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知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经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完全一致的。因为认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人无关,是一种无意义学习。而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三、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
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问题;
(2)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提供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
(3)使用契约,让学生自己负责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确立评价准则;
(4)充分利用社区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5)开展同伴教学,发挥同伴之间的个别指导作用;
(6)采用分组学习,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动学习或被动学习的方式;
(7)提供探究的环境,进行探究的训练,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适当使用程序教学,使学生直接体验到满足感;
(9)建立交朋友小组,为个体提供一种坦诚交往的情境;
(10)鼓励自我评价,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责任去追求特定的学习目标。
不足:总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既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它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主张教学工作要注意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这些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是有所启发的,是值得借鉴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学会运用各种学习理论促进学习行为,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些害怕呢?当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受到别人更多的称赞,你是否会经常穿
那件衣服呢?当你讲完一个笑话,却没有人笑,你是否以后还会讲这个笑话呢?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解决,为其创造一种环境来消除或是缓解紧张的心情。比如说了个笑
话没人笑的时候,就可以多给些鼓励与支持让其增加勇气和信心,为其创造一种环境来消除或是缓解紧张的心情。最具有代表的还是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
不足:从单纯注重认识内容到强调认识内容与认识形式发展的统一。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教学,只重视认识的内容,不重视认识的形式,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关心智力的发展。近年来,发展智力的问题虽已受到普遍关注,并且对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已给予了充分论证,但是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统一实现的问题却一直处于摸索之中。建构主义关于同化与顺应的理论阐明了认识内容与认识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强调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