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心静脉压监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压测量及护理
中心静脉压测量及护理定义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 CVP ) 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O,可反映体内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充盈胸腔段的压力,正常值为5~ 12cmH2压力或右心功能的变化。
对指导扩容避免输液过量或不足,以及指导脱水利尿药的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有密闭式(监测器测量法) 和开放式(简易测量法) 两种。
密闭式测量法是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压力监测仪相连,需要一定的设备,主要用于大手术术中监护和ICU 病人监护,开放式测量法即简易测量法主要用于普通病房和基层医院。
开放式测量方法是: (1) 用三通管连接好测压装置,三通管的前端与中心静脉留置管相连, 尾端连接测压管,侧孔与输液器相连; (2) 将测压管垂直固定在有刻度(以cm 为单位)的标尺上; (3) 患者取平卧位,将测压管刻度上的“0”调到与右心房水平处(平卧时, 测压零点与患者的第四肋间腋中线同一水平); (4) 确定管道通畅后,转动三通管使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进行排气,液面要高于患者的实际CVP 值,同时不能从上端管口流出; (5)转动三通,关闭输液通路,使测压管与中心静脉相通,测压管内液面下降,记录液面不再下降的读数即是CVP 值; (6) 转动三通,关闭测压管,开放输液通路。
CVP的指导意义补液试验: 取等渗盐水250ml , 在5-10 分钟内, 经静脉滴入, 如Bp ↑, CVP 不变, 提示血容量不足。
如BP 不变, CVP 升高3-5 cm HO , 提示心功能不全。
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等临床特点, 长时间使用高渗性脱水剂和利尿剂, 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补液时必须注意限定输液的量、速度, 稍有疏忽即可加重脑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致命的脑疝。
因此,在CVP 监测值结合电解质的检查结果指导下, 可以适当调整补液的种类、数量和速度。
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1.患者体位、零点定位误差对CVP 的影响及护理测压时零点的位置应与患者右心房在同一水平。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标签: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护理对策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血容量、右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等综合情况的重要指标,对指导输液以及心功能监测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压(CVP)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手术患者的监测中。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应用,但其数据测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中心静脉管的长度、通畅度、液体、体位、机械通气等,现总结如下。
1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首先将测压管与刻有cm H2O的尺板固定,接三通管,一端接无菌液体,另一端接中心静脉导管,尺板固定于床旁,零点与心脏于同一水平位,打开三通开关,测压管内的无菌液体自行下降,当降至某一刻度而不再降时,即为此时的中心静脉压。
2 中心静脉压(CVP)的临床意义CVP的正常值为5~12 cm H2O;15~20 cm H2O表示心功能不全;>20 cm H2O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应暂缓或停止补液。
3 影响因素3.1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一般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成人导管深度15~18 cm,儿童7~8 cm。
置入过深易致CVP值偏低,反之则偏高[1]。
3.2 管道的通畅度测压管中液体下降速度主要取决于患者因素,但是管道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管道折叠、扭曲、有气泡或松动等都是造成CVP数值误差的重要因素。
3.3 液体测压时或测压前使用血管收缩药,可使CVP值增高;使用血管舒张药、强心药、50%糖水或脂肪乳剂时,可使CVP值降低。
3.4 体位、零点测定CVP时,零点应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平卧位时与腋中线第4肋间齐平。
零点抬高,CVP偏低,反之偏高。
为减少误差,尽量采取平卧位。
黄春莲[2]研究认为平卧位能使心脏射血能力相对减弱,CVP升高;半卧位时情况相反,CVP降低。
3.5 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危重患者,吸气压>25 cm H2O时胸内压增高,CVP增高,脱机后CVP降低,经反复测试,结果均一致,说明机械通气与CVP成正相关。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及护理
②调0点:确定管道通畅,将 换能器充满生理盐水,排尽 空气,转动换能器上的三通 使换能器与大气相通,按调0 键,监护仪将自动调至0.简约 为关近端,通大气,归零, 关大气,开近端。
③此时迅速转动三通,使输液 管与 测压管相连,液面在测压管内 上升,又不会从上端口流出, 迅速调节三通,关闭输液通路, 使测压管与静脉导管相通,而 与大气隔离,此时监护仪上便 会显示中心静脉压的数值及曲 线变化。 ④正常值:5-12cmH2O
①圆顿波波幅中等降低,上升支和 下降支缓慢,顶峰圆顿,常提示心 肌收缩功能低下或血容量不足。 ②不规则波波幅大小不等,像心电 图的早搏波形。常提示突发心律失 常。
③高尖波波幅高纵,上升支 陡,重搏波看不清,下降支 缓慢坡度较大常,常见于高 血压病、主动脉关闭不全、 主动脉狭窄。 ④上升支和下降支均低平缓 慢,波幅较低,常提示休克 或心排出量低下综合征。
②换能器的0点校正:应使换能器 与右心房平行,在患者更换体位、 更换管道后都应常规进行0点校 正,如发现监测结果与预期值差 别很大,也应较0后寻找其他原 因。较0后所得的监测数据时最 基础、最原始的,也是判断病情 变化的主要依据。若持续监测的 病人,应每班较0一次。.
③为保证测压管路通畅应每8小时 用肝素液冲洗管道,及提起传感器 上的蓝色橡皮小帽,液体自动流出, 肝素液冲洗至测压管内无回血为止, 保证管道、三通内均无回血,切忌 血液凝固。若出现冲管通畅,但回 抽时无回血,则可能是在测压管与 三通联接处形成了凝血块,引起了 活瓣样作用,此时需在严格无菌操 作下拧开三通清除血块。若冲管是 有阻力,回抽无回血,不可强行冲 管,应仔细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或 报告医师拔除静脉置管。
影响中心静脉压监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影响中心静脉压监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摘要]: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抢救危重病患者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分析和综述了中心静脉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期使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更加准确,减少误差的发生。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相关因素;护理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正常值为0.49kpa~1.18kpa(5cmH2O~12cmH2O),动态观察CVP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右心功能与静脉血管及血容量的变化情况,对危重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CVP常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静脉回流血量、血容量、右心功能、血管阻力、机械正压通气等等。
为提高CVP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作综述如下:1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1.1机械通气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机械通气使CVP升高,但不同的通气模式对CVP的影响程度不同,因为不同的通气模式引起平均气道压升高程度不相等。
平均气道压越高,对循环的影响就越大,平均气道压与CVP呈正相关【1】,平均气道压越高,CVP升高越明显,CVP值在脱机后下降也越明显,机械通气致CVP升高的程度取决于具体的通气模式。
PEEP及PEEP+PSV对CVP的值影响最大,CV、A-CV对CVP值影响次之,PSV对CVP的影响最小【2】。
机械通气患者如何得到真实的CVP值,通常我们认为撤除PEEP后所测得的CVP值真实,但是突然撤除PEEP将会损伤患者的肺泡,影响患者的通气,因此此法不可取。
田卓民【3】认为在PEEP存在的情况下,测得的CVP值减去PEEP即为真实的CVP,而事实上此方法所得CVP值与实际脱机测量所得真实的CVP值有差异,虽然这个观点有理论依据,但可信程度仍需进一步探讨。
黄春叶【2】等认为:测量机械通气患者的CVP,不用脱机亦可测得到较准确的CVP值,对应用CV、A-CV、PEEP、 PEEP+PSV的患者,只要测得用机时的CVP值代入相应的回归方程:Y=0.98X-1.27和Y=0.86X-1.33(Y、X分别为脱机后和脱机前的CVP值)即可计算出脱机后的CVP值,这个方法安全、简便。
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4 1 妥善固定导管 , . 保持 导管通 畅 : 证 中心静脉 导管通 保 畅, 是监测 C P值准确的关键。患者活动或翻身时 , Y 防止导 管脱 出、 扭曲; 烦躁 者用约束 带适 当约束 肢体 , 防止 导管拔 出。测压时注意检查各 管道是否受压 、 曲, 道 内有无 气 扭 管 泡 , 管 道接 头是 否 松 动 、 液 , 误 后 方 可测 压 。严 格无 菌 各 漏 元 操作 , 测压后各接 口及时加盖封闭 , 避免直接暴露 在空气中。 4 2 选择标准的测压零点 : . 为减少误差 , 尽量采 取平卧位 , 使心脏与床、 晒保持平行 ; 地 小能完全平 卧时使患者处 于能 承受的最低位置 , 重新测定 测压零点 , 使误差降 至最小。护 士为 患 青测 量 C P时 , 须 做 好 以 下 两 点 : 零 点 标 记 , V 必 ① 防 止人为误簋 。② 体位交班 ( 同定{ 位 ) 防止 同体位测 出 奉 , C P数值相差较大 , 目 V 影u 临床治疗。 4 3 减少胸腔内压干扰因素 : . 尽量使胸内压保持 不变 , 当患 者 出 现烦 躁 、 咳嗽 、 搐 时 , 免 监 测 C P 应 睁 止 1m n , 抽 避 V , 0 i后 方 可监 测 吸 痰 前不 主 张监 测 C P 冈 为 患 者 有 痰 时 , 出 V , 会 现 呼 吸 费力 、 动 或 咳 嗽 等 现 象 。 在 测 量 G P时应 使 患 者 躁 Y 处于平静状态 , 由周定人员测量。机械通气者 , 条件允许 , 若 在准备好体位、 确定好测压零点 、 吸纯氧后 , 机测 C P值 , 脱 V 但应 观 察 血 氧饱 和 度 变 化 ; 氧 严 重 者 , 暂 时 将 P E 缺 可 E P调 至 O m , 测 究 C P后恢 复 P E c H O, V E P水 平 。 4 4 选择适合的液体 : . 测定 C P 选 择生理盐 水,%葡萄 V 5 糖等渗液体 , 避免 用胶体液 , 血液 , 血浆 或浓度 大的液 体测 压 , 应避 免 用 抗 生索 管 活 性 药 物 及 其 他 急 救药 物 或 钾 亦 血 溶 液 测压 , 防止 测 压 时 I断 上 述 药 物 的输 入 或 测 压 后 药物 随 { 】 溶液快速输入体 内, l 一起血压或心律的变化, 甚至危及生命。
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及护理
锁骨下穿刺途径
图3:锁骨下穿刺途径
2)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 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 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 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 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并发症,故操作者应熟悉该静脉周围解剖关系。一般来说,右侧 穿刺较左侧易成功。
(七)置管注意事项
中心静脉在吸气时可能形成负压,穿刺过程中,更换输液器及导 管和接头脱开时,尤其是头高半卧位的病人,容易发生空气栓塞。 病人应取头低位穿刺,插管时嘱病人不要大幅度呼吸,可避免空 气栓塞的可能。
用外套管针穿刺时,皮肤戳口要稍大,包括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 使套管针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无明显阻力,否则会引起套管口的 裂开而造成穿刺失败。
1)置管时并发症
肺与胸膜损伤 气胸是常见的插管并发症之一,偶可发生张力性气胸
或血胸。插管后常规X线检查,可及时发现有无气胸存 在。少量气胸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气压小于20%可不 做处理,但应每日做胸部X线检查,如气胸进一步发展, 则应及时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如患者于插管后迅速出 现呼吸困难、胸痛或发绀,应警惕张力性气胸之可能。 一旦明确诊断,即应行粗针胸腔穿刺减压或置胸腔闭 式引流管。如气胸经一般处理得到控制,且导管位置 正常,则无须拔除导管。血胸往往是由于穿刺针太深 误伤动脉并穿破胸膜所引起。血胸严重时必须开胸止 血。 穿刺针穿透静脉而进入胸腔后,大量液体输入胸腔内
(九)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并发症与处理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一类与操作时误伤其邻近的重要 器官、组织有关,其发生率与操作者的经验成反比例关系,因 此无论选用哪一种途径做中心静脉插管术,都需要很好的了解 该区域的局部解剖关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以减少这一 类并发症的发生。另一类则与导管感染有关,所以插管前、中、 后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这是减少感染并发症的重要措 施。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现状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94:50. r-z] 李 梦 樱 .外 科 护 理 学 [M3.北 京 :军 事 医 学 科 学 出 版 社 ,
2003:142.
[3] 周 文娟 ,谷 冬 嫒 .清 创 术 的 研 究 进 展 r-J].国外 医学 :护 理 学 分 册 ,2003,22(12)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第 1期
面愈 合 ,缩 短 愈 合 时 间 。有 研 究 ,用 利 福 平 胶 囊 、氟 哌 酸 胶 囊 、 庆 大 霉 素 、甲 硝 唑 等 抗 生 素 ,给 严 重 创 伤 的 伤 VI或 感 染 等 伤 EI 换 药 ,可 减 少 伤 口感 染 或 促 进 伤 口愈 合 l_】 。黎 宁 、许 杰 等 研 究 认 为 人 重 组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能 有 效 促 进 创 面 新 生 血 管 形 成 和 增 加 肉芽 组 织 数 量 ,从 而 达 到 快 速 促 进 创 面愈 合 的 目的 。 4.2.2 中药 外 敷 治疗 刘 佳 等 l1 应 用 自制 红 药 育 外 敷 治 疗 慢 性 伤 IZl,可 明 显 缩 短 疗 程 ,且 使 局 部 组 织 变 红 润 、柔 软 、有 弹 性 , 使 创 面 愈 合 较 平 整 。王 增 英 等 1 将 龙 血 竭 外 敷 治 疗 肿 瘤 手 术 后 难 愈 合 性 伤 I :I,龙 血 竭 能 改 善 伤 IZl局 部 微 循 环 障 碍 ,提 高 恶 性 肿 瘤 术 后 难 愈 合 伤 口治 愈 率 。张 敏 等 _1 的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立 奇 膏 治 疗 压 疮 能 促 进 伤 口湿 润 环 境 的 形 成 ,控 制 感 染 、保 温 、生 肌 ,促 进 创 面 愈 合 ,缩 短 治 愈 时 间 。我 院 应 用 自制 溃 疡 宁 外 敷 治 疗 难 愈 合 性 伤 口 ,可 减 少 换 药 次 数 ,缩 短 愈 合 时 间 ,促 进 创 面 愈 合 ,因 溃 疡 宁 具 有 消 炎 消 肿 、收 敛 生 肌 和 促 进 上 皮 生 长 、减 少 伤 口渗 出 、保 持 伤 口湿 润 等 功 效 。 4.2.3 其 他 治 疗 刘 国 红 等 _1 在 封 闭 负 压 辅 助 闭 合 技 术 基 础 上 应 用 伤 口创 缘 间 歇 式 吸 引 、冲 洗 、吹 氧 等 改 良 技 术 治 疗 难 愈 合 性 伤 口 ,伤 口愈 合 率 达 66.7 ,无 需 外 科 缝 合 ,治 愈 率 提 高 , 伤 口愈合 时间缩短 。肖文慧 等 对难 治性感 染性 伤 口在传统 治 疗 的基 础 上 加 局 部 氧 疗 ,结 果 发 现 疗 效 明 显 ,治 愈 时 间 明 显 缩 短 ,且 方 法 简 便 、安 全 、经 济 。
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
CVP可作为休克的监测指标之 一,帮助判断休克的严重程度
及指导治疗。
心力衰竭评估
CVP升高可见于右心衰竭、心 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 ,有助于评估心功能状态。
补液治疗指导
在补液治疗过程中,观察CVP 的变化有助于调整补液速度和 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危重病人监护
对于危重病人,持续监测CVP 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将更加智能化
01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中心静脉压监测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能
够实现自动测量、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中心静脉压监测将与多种诊疗技术相结合
02
未来中心静脉压监测将与超声、心电图等多种诊疗技术相结合
,形成综合性的诊疗体系,提高诊疗效果。
中心静脉压监测将更加注重患者舒适度
03
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解 读
正常值与异常范围判断
正常值
中心静脉压(CVP)的正常值通常在 5-10 cmH2O之间,但可能因年 龄、体位等因素有所差异。
异常范围
CVP超过15-20 cmH2O时,提示 有明显心力衰竭,且有发生肺水 肿的危险;CVP低于5 cmH2O时 ,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回流障碍。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穿刺次数;保持导管通畅, 避免打折和扭曲;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穿刺部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并发症处理
如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发生导管堵塞 或血栓形成,可尝试用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导管;如发生气胸、血胸等严重并 发症,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中心静脉压监测与护理
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脉收缩,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导致 CVP升高.
胸内压升高时,如张力性气胸,血胸,或 使用呼吸机呼气末正压呼吸时,气管内吸 痰及剧烈咳嗽,挣扎和躁动时。
致腹内压增高的各种疾病;一部分先天性 或后天性心脏病,术后即使血容量不足, CVP也高于正常,此类病人术后CVP应维 持在较高水平。
有创 测压线
有创多功 能监护仪
一次性
使用传 感器
中心静 脉导管
三通
颈内静脉由于距离腔静脉比较近,且穿 刺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因此是许多 操作者常常选择的部位.
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操作 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建议经验 不多者不要选此部位
股静脉测压的缺点:
止管道脱开造成出血
咳嗽、吸痰、呕吐、躁动、抽搐均影响CVP值,应 在安静后10~15分钟测量。
CVP管道应避开血管活性药物的通路,以防引起血 压变化。心脏手术后发生低心排的患者经常输入多 巴胺、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若这些药物的输入 与CVP的测量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容易在测压时 使药物进入不均而引起病情变化 。
换能器归零 换能器的位置 保证波形传输准确 监测管道与导管的护理 测量时的体位 正确的分析
换能器归零(Zeroing)
将整个监测系统调至标准,以除去大气压力 对病人压力造成的读数影响
关闭病人侧三通,将换能器通大气,按监护 仪上的自动调零键,将监护仪上数字调整至 零点,然后转动三通,使与大气隔绝。
能不全。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病理因素
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右心及双心衰、房颤、支气 管痉挛、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输血输液过量、肺梗塞、 纵隔压迫、缩窄性心包炎、腹内高压等能使中心静脉 压偏高。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吴志远3
中心静脉压过低
• 血容量不足:失血,缺水 • 血管扩张 • 血管收缩扩张功能失常:败血症
中心静脉压&血压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比较其动态变
化,更有意义。如.doc
中心静脉压下降,血压低下,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 • 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全。 • 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正常,提示容量负荷过重。 • 中心静脉压进行性升高,血压进行性降低,提示严重心功能 不全,或心包填塞。 • 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 可予补液试验。
中心静脉压(CVP)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宿州市市立医院危重医学科 郭锋
中心静脉压的概念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是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 它反映右心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 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 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 胸内压力4个因素影响。
• 血小板减少或其他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 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免操作中误伤 动脉引起局部巨大血肿。 • 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 血气胸患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常用途径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股静脉 @其中锁骨下静脉为其首选途径
锁骨下静脉解剖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 骨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 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 第一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 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 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对侧头臂静 脉汇合成上腔静脉。
力传感器,通过监测仪测压,同时可以观察到中心静脉的波形变化。
三通的尾端与输液器相连,不测压时可作输液用。
图8:cvp的测定装置
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帮助患者制定合 理饮食 、 、 活动 休息和一 系列的康复计划 , 用来增强患者 身体 免疫力 , 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 , 患者也可 以培养一些业余爱好 , 并恢复部 分工 作, 使患者能够体现其个人价值 。
老年 帕金森 Biblioteka 者的护理对策 沈 梦 ( 苏省 无锡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 I U, 苏 无锡 江 C 江
帕金森 症又称震颤麻 痹 , 是一种 中老年人常见 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以静 止性 震颤、 肌强直 、 动作迟缓 、 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 、 性椎 进行 体外 系疾病 。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吞咽困难 、 抑郁症 等。 合并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男 性 稍多于女性 ,5岁以上患病率为 1 0 / 6 0 01 0万Ⅲ 目前以药物治疗为 主, 只 。 但 能缓 解症状 , 不能阻止疳 隋发展 , 有一定 的毒副作用 。 我院神经内科 20 年 3 07
是预 防药物不 良反应最有效 的方法之一 。 2 . 4生活护理 室内光线要适宜 , 地面平坦 , 病房 内尽可能减少障碍物 , 病床加 用 防护栏 , 睡床高矮适当 , 起床或躺下时应扶床沿 , 动作缓慢 , 避免直立性低血
本组 患者男 3 例 , 8例 , 2 女 平均年龄 8 0岁。在 治疗 上给予适 当的药物治 疗 , 以饮食 、 辅 心理护理 、 药物 、 康复训练等 护理, 症状有所减轻 , 也减少 了并发 症, 延长 了患者的生命 。 据美国 L w t n rd 常生 活能力量表 (c v y a nadB oy 1 o 3 at i it o a i n a , D )1 f i vl ig c eA L r d l v cl 2 给出评分 , 明显好转 5 , 转 l 例 好 6例 , 稍有 好转 8 例, 无效 1 例 , 1 总有效率 7 %。 5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4 . 2 保 持中心静脉导管 的通畅
这是 监测 C V P准确 的关键 。测 C V P前应保证管道通 畅 ,一端 免管道折 叠、扭曲 、有气泡等。 。
测量 前最 好让 患 者保 持安静 状态 ,避 免影 响 因素 如 吸痰 、 翻身 、叩背等 ,操作后 不主张测 C V P 。 C V P是 血 流动力 学 中 的一 种 常用监 测 手段 ,对 指 导输 液 、 判 断病情 有重 要 的作 用 ,临床上要 避免影 响 C V P的诸 多 因素 ,
.
儿童 7 ~ 8 c m 。置人过深易致 C V P 值偏低 ,反之则偏 高 “ ] 。
3 - 2 管道的通畅度
呼吸机 ,测压液体降至不改变时 ,即为患者 的 C V P 。 测压管 中液体 下 降速 度主要 取决 于患者 因素 ,但是 管道也 4 . 6 减少药物的影响 是一 个不 可或缺 的部分 ,管道折 叠 、扭 曲 、有气 泡或松 动等都 由于甘露 醇和速尿对 C V P的特殊影响 ,应合理 安排输液顺 是造成 C V P数值 误差的重要 因素 。 序 ,在测 量 C V P前应 尽量避免使用 。
中图分类号 R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2 8 — 0 1 2 3 — 0 1
中心 静脉 压 ( C V P ) 是指 右心 房及上 、下腔 静脉 胸腔段 的压 力, 是反映血容量 、 右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等综合情况 的重要指标 , 医学科 学 的发展 ,中心静 脉压 ( C V P ) 被越来越 多地应用 于临床 , 尤其 在危重 患者 的抢救及 手术患 者 的监 测 中。床 旁简 易 中心静
中心静脉压测量不准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5l·
※外科 护 理 中心静 脉 压 测量 不 准确 的影 响 因素 及 护理 进 展
任 小 琼
摘 要 目的 分析应用一 次性压力传感 器测 量中心静脉压 (CVP)的相 关影响 因素 ,以提 高 CVP测量 的准确性 。方 法 对 50例 患
者进行连 续动态测量 CVP共 1000例 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结果 1000例次共 56次 CVP值 不准确 ,分析原 因并针对影 响 因素进行
相 关护理 干预后 测得 CVP值基本 符合 病情。结论 影响 CVP准确性 的 因素 包括导 管、输液 附加 装置 、药物 、测压 零点、胸 内压等 因
素 ,应避免相 关因素 干扰 ,确保 CVP测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准确性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R473.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006—6411(2017)12—0051—03
中心 静脉 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 胸腔 内上 、 下腔静脉 的压力 ,正常值为 5-12 cmH:0… 。它 通常用 于评 估患 者心脏前负荷及容量状态 ,对 了解循 环血容 量及右 心功能 具有
综上 所述 ,肺康复锻 炼联合 呼 吸干预 能改善 GOPD患者 呼 吸困难症 状 ,提高患者肺 功能 和生 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周文 忠,杨 少华 ,王海 波.家庭氧 疗联 合呼 吸训 练对 COPD
患者 的临床 治疗观察 [J].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2015,37 (4):552—554. [2] 田凌云 ,张莹,田合章 ,等.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对 COPD患者康 复影响的 Meta分析 [J].中国护理管理 ,2014,14(8):810—814. [3] Spruit MA,Singh SJ,Garvey C,et a1.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statement:key concepts and advances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Ameri一 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 188(8):el3一e64. [4] 卫生部 医政 司.慢性 阻塞性 肺疾 病诊 疗规 范 (2011年 版 ) [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 版),2012,4(1):69—76. [5]李 洁,王艳 红.综合 运动康 复训 练对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稳 定期病人肺功 能及运 动耐 力 的影响 [J].护理 研 究 ,2016, 30(6c):2271—2272. [6] 关风光 ,王涛 ,黄 玉兰 ,等.咽 字诀 呼吸 操 对慢性 阻塞性 肺 疾病稳定期 患者 的康 复效果研 究 [J].中 国实用护理 杂志 , 2015,31(28):2118—2122. [7]王曙红.临床护理评 价量表及应 用 [M].长 沙:湖 南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125—131. [8] Lopez AD,Murray CC.The global of disease 1990—2020[J]. Nat Med,1998,4(11):1241—1243. [9]王新 ,雷婷 ,曾侠.综合性 护理 干预 对慢 性 阻塞性肺 疾病 患 者生活 质量 的影 响 分析 [J].当代 护 士 (上 旬刊 ),2017, (8):2l一22·
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及护理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CVP 监测及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和参与护理过
程。
XX
PART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REPORTING
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
在CVP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包括消毒穿刺 部位、使用无菌敷料和定期更换
导管等。
定期评估感染风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导管留置时间, 定期评估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措 施,如使用抗生素、加强局部护理 等。
预测并发症风险
CVP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心功能不 全、血容量不足等并发症风险,有助于医护人员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护理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CVP监测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同时 ,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 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
机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VP监测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准确性保障;此外,通过参 与CVP监测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和综合素质。
CVP升高而血压降低
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应给予 强心药物并舒张血管。
XX
PART 04
护理措施
REPORTING
保持管道通畅
确保中心静脉导管位置正确, 避免扭曲、打折或受压。
定时冲洗导管,以保持导管通 畅,防止血栓形成。
密切观察CVP波形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导管堵塞等问题。
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
XX
中心静脉压(CVP)的 监测及护理
汇报人:XX
2024-01-23
REPORTING
• 引言 • CVP监测方法 • CVP与临床病情的关系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与展望
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
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CVP监测是反映右心功能的间接指标,对了解循环血量和右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持续监测CVP动态变化,结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正常值及临床意义CVP正常值为5~12cmH2O。
小于2~5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不佳或血容量不足;大于15~20cm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
CVP高低,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和血容量,与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不能反映左心功能。
当病人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单纯监测CVP失去意义。
二、中心静脉置管途径经皮穿刺监测CVP,一般包括4种途径:经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
临床常用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导管插入至上腔静脉或可经股静脉用较长导管插至下腔静脉。
目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增多。
三、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1.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2%~10%,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75%,阳性球菌占25%。
2.出血和血肿误穿破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等邻近动脉,形成血肿,肝素化后或凝血机制不好的病人更易发生。
3.其他包括气胸、血胸、气栓、血栓、神经和淋巴管损伤等。
四、护理深静脉导管的维持及并发症的预防主要依靠精心护理。
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延长置管的时间。
1.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穿刺包、测压套件、无菌肝素生理盐水(软包装或塑料瓶,每500mL盐水加2500U肝素)、压力传感器、监测仪。
连接一次性压力套装于肝素盐水袋,排尽管道内空气。
将持续冲洗装置一端与传感器相接,传感器的导联线接监护仪,连接紧密后,监护仪上会出现压力监测道,点击监护仪菜单,变更压力监测道名称为CVP。
(2)护士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手套。
(3)环境准备:创造开阔空间,拉围帘,减少人员走动。
(4)患者准备:清醒患者置管前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心理支持。
指导术中配合,如屏气、保持平稳呼吸。
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空气栓塞原因:1、延长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严密。
2、未及时关注莫非氏滴管水柱下降情况。
临床表现:患者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患者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
如空气量少,到达毛细血管时发生堵塞,损害较小。
如空气量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预防:1、测量过程中注意检查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
2、及时关注莫非氏滴管水柱下降情况。
处理:1、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3、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2、导管堵塞原因:血液凝结。
临床表现:输注液体滴速缓慢或滴注停止,或无法从静脉导管内抽出回血,冲洗导管有阻力。
预防:1、测量前后规范执行冲管和封管技术。
2、发现管腔内有回血时应及时处理。
处理:1、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脱出,排除机械性堵管。
2、发生血液凝结性堵管,可用5000u/ml尿激酶进行管内溶栓。
3、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1、医护人员因素,未规范执行手卫生、肝素帽和连接口消毒不彻底,不规范地冲管和封管。
2、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力低下,现存有或潜在感染者,有严重的合并症,营养障碍者。
临床表现:血流感染时出现发热(以弛张热或间歇热多见)、寒战、头痛、背痛、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1、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操作。
2、测量后更换肝素帽。
处理:1、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根据是保留导管还是拔除导管的不同进行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2、一旦确定导管相关性感染,遵医嘱拔除导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中心静脉压监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8-07-18T15:37:20.09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6期作者:吴灿明
[导读]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ICU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抢救危重病患者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分析和综述了中心静脉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期使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更加准确,减少误差的发生。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相关因素;护理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正常值为0.49kpa~1.18kpa (5cmH2O~12cmH2O),动态观察CVP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右心功能与静脉血管及血容量的变化情况,对危重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CVP常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静脉回流血量、血容量、右心功能、血管阻力、机械正压通气等等。
为提高CVP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作综述如下:
1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1.1机械通气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机械通气使CVP升高,但不同的通气模式对CVP的影响程度不同,因为不同的通气模式引起平均气道压升高程度不相等。
平均气道压越高,对循环的影响就越大,平均气道压与CVP呈正相关【1】,平均气道压越高,CVP升高越明显,CVP值在脱机后下降也越明显,机械通气致CVP升高的程度取决于具体的通气模式。
PEEP及PEEP+PSV对CVP的值影响最大,CV、A-CV对CVP值影响次之,PSV对CVP的影响最小【2】。
机械通气患者如何得到真实的CVP值,通常我们认为撤除PEEP后所测得的CVP值真实,但是突然撤除PEEP将会损伤患者的肺泡,影响患者的通气,因此此法不可取。
田卓民【3】认为在PEEP存在的情况下,测得的CVP值减去PEEP即为真实的CVP,而事实上此方法所得CVP值与实际脱机测量所得真实的CVP值有差异,虽然这个观点有理论依据,但可信程度仍需进一步探讨。
黄春叶【2】等认为:测量机械通气患者的CVP,不用脱机亦可测得到较准确的CVP值,对应用CV、A-CV、PEEP、 PEEP+PSV的患者,只要测得用机时的CVP值代入相应的回归方程:Y=0.98X-1.27和Y=0.86X-1.33(Y、X分别为脱机后和脱机前的CVP值)即可计算出脱机后的CVP值,这个方法安全、简便。
1.2病人体位、零点定位对CVP的影响
平卧位时因体位关系,使静脉回心血量相对增多,且膈肌上抬,使胸腔容积相对减小,胸腔内压力增高,呼吸运动增强等因素间接影响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而使心脏射血能力相对减弱,所以平卧位时的CVP升高,半卧位时情况正好相反,CVP降低。
卧位、零点定位的误差会造成CVP值的改变,测量零点应放在右心房中点平面上,相当于腋中线与第四肋间交点。
测压零点高,CVP值则偏低,测压零点低,则CVP值偏高。
1.3导管因素、输注液体对CVP的影响
中心静脉导管的插入长度、管壁弹性、管径、以及通畅度也会影响中心静脉值。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一般会选择长管>12.7CM,置管深度7~8CM,置入过深易导致CVP值偏低,反之则偏高。
长期置管、输注高营养液、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封管不正确导致导管阻塞,都会对CVP有一定的影响。
1.4胸内压改变对CVP的影响
当患者咳嗽、烦躁时胸腔内压力升高,CVP值增高,一些护理操作如吸痰、翻身排背也会引起胸腔内压力升高。
2护理对策
2.1做好管道护理,保持管道的通畅
患者活动或翻身时,防止导管脱出、扭曲,烦躁者用约束带约束肢体,防止导管拔出。
测压前应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气泡及各管道连接是否严密。
每次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应用监护仪连续测CVP时采用持续冲洗装置。
以保证测压管道的通畅。
2.2做好体位的交班。
同一个病人在相同的体位测量,防止不同体位测出的CVP数值相差太大,无法对其病情进行评估。
2.3选择标准的测压零点
右心房中点平面,相当于腋中线与第四肋间交点为零点,并做上记号。
每次测量前需重新校对零点,以保证测压零点(压力换能器)的位置与病人右心房保持同一水平。
2.4减少胸腔内压力干扰因素
当患者出现烦躁、咳嗽、抽搐时应避免监测CVP,应停止10分钟后方可监测。
在测量CVP时应使患者处于平静状态,由固定人员测量。
2.5选择合适的液体
宜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等渗液体,避免使用胶体或浓度大的液体测压,以免影响CVP值。
参考文献
[1] 沈富女,兰美娟,王晓弥。
机械通气对CVP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175
[2] 黄春叶,郑洁英。
机械通气对中心静脉压影响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2):43—44
[3] 田卓民。
呼气末正压对机械通气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