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机械运动简图符号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必看的标准

机械制图必看的标准

轮廓法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第1部分:滤波和一般测量条件124 GB/T 18778.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第2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125 GB/T 18778.3-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第3部分用概率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126 GB/T 18779.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127 GB/T 18779.2-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2部分: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128 GB/T 18780.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几何要求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129 GB/T 18780.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几何要素第2部分圆柱面和圆锥面的提取中心线、平行平面的提取中心面、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130 GB/T 19067.1-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测量标准第1部分:实物测量标准131 GB/T 19067.2-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测量标准第2部分:软件测量标准132 GB/T 19096-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145 GB-T 7220-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术语参数测量146 GB-T 7234-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147 GB-T 7235-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半径变化量测量148 GB-T 10095.1-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149 GB-T 10095.2-2008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150 GB-T 11336-2004 直线度误差检测151 GB-T 11337-2004 平面度误差检测152 GB-T 12603-2005 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153 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154 GB-T 13916-200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155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156 GB-T 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157 GB-Z 18620.1-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1部: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158 GB-Z 18620.2-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增补二:159 GB-T 17825.1-1999 CAD文件管理总则160 GB-T 17825.2-1999 CAD文件管理基本格式161 GB-T 17825.3-1999 CAD文件管理编号原则162 GB-T 17825.4-1999 CAD文件管理编制规则163 GB-T 17825.5-1999 CAD文件管理基本程序164 GB-T 17825.6-1999 CAD文件管理更改规则165 GB-T 17825.7-1999 CAD文件管理签署规则166 GB-T 17825.8-1999 CAD文件管理标准化审查167 GB-T 17825.9-1999 CAD文件管理完整性168 GB-T 17825.10-1999 CAD文件管理存储与维护169 GB-Z 18620.3-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170 GB-Z 18620.4-2008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4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更新一:171 GB-T 6567.1-2008 技术制图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基本原则172 GB-T 6567.2-2008 技术制图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管路173 GB-T 6567.3-2008 技术制图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管件174 GB-T 6567.4-2008 技术制图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阀门和zhyj_882008-11-10 23:17 此楼为以上目录中标准的最新代替标准的更新楼层。

机械制图-常用国标号明细汇总

机械制图-常用国标号明细汇总

项目标准号名称GB 4460-1984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GB 4656-2008技术制图 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法GBT 131-1993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 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尺寸(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GBT 4457.2-2003图样画法 引导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GBT 4457.5-1984 机械制图 剖面符号GBT 4458.1-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GBT 4458.2-2003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 4458.3-1984机械制图 轴测图GBT 4458.4-2003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GBT 4458.5-2003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4458.6-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GBT 4459.1-1995 机械制图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2-2003机械制图 齿轮表示法GBT 4459.3-2000机械制图 花键表示法GBT 4459.4-2003机械制图 弹簧表示法GBT 4459.5-1999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表示法GBT 4459.7-1998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GBT 4459.8-2009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 第1部分:通用简化表示法GBT 4459.9-2009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 第2部分:特征简化表示法GBT 10609.1-2008技术制图 标题栏GBT 10609.2-2009技术制图 明细栏GBT 10609.4-1989技术制图 对缩微复制原件的要求GBT 14665-1998 机械工程 CAD制图规则GBT 14689-2008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90-1993技术制图 比例GBT 14691-1993 技术制图 字体GBT 14692-2008技术制图 投影法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 简化表示法 第1部分:图样画法GBT 16675.2-1996 技术制图 简化表示法 第2部分:尺寸注法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GBT 19096-2003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GBT 24739-2009 机械制图 机件上倾斜结构的表示法。

机械制图标准 机械运动简图符号

机械制图标准 机械运动简图符号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机械运动简图符号发布:admin | 发布时间: 2021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744机械制图机械运动简图符号GB 4460-84Mechanical drawings代替GB 138-74Graphical symbols for kinematic diagrams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机构运动简图的图示符号。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3952/1-1981,ISO 3952/2-1981,ISO 3952/3-19 79?机构运动简图--图示符号?第一、二三局部。

国家标准局1984-07-11发布1985-07-01实施1 机构构件的运动2 运动副3 构件及其组成局部的连接4 多杆构件及其组成局部5 摩擦机构与齿轮机构假设用单线绘制轮子,允许在两轮接触处留出空隙,如:绘制摩探机构时,轮子和轴固定连接的符号,只需画在一个轮子上。

齿轮和摩擦轮符号的区别是:表示齿圈或摩擦外表的直线相对于表示轮辐平面的直线位置不同,如:6 凸轮机构7 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8 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附录A其它机构及其部件(补充件)附加说明:以上机械制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恺、唐保宁、陈增群、蒋知民、尤绍权、倪宜平、范崇夏、江天一、张洪鳎、陆振涛、闫闾、白晓东、龚庆荣、强毅、杨东湃。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59年6月5日,第一次修订于1974年12月13日。

5 摩擦机构与齿轮机构假设用单线绘制轮子,允许在两轮接触处留出空隙,如:绘制摩探机构时,轮子和轴固定连接的符号,只需画在一个轮子上。

齿轮和摩擦轮符号的区别是:表示齿圈或摩擦外表的直线相对于表示轮辐平面的直线位置不同,如:6 凸轮机构7 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8 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附录 A其它机构及其部件(补充件)附加说明:以上机械制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5.9.GB/T4460-1984 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5.9.1概述本标准等效采用ISO3952/1-1981,ISO3952/2-1981,ISO3952/3-1979《机构运动简图-图示符号》。

5.9.1.1简图及其标准化状况简图是指用规定的符号、代号和简单线条画成的一种图样。

它可以用来表示机器、仪表和设备的构成、运动情况和功能等。

简图在工程上应用很广,例如在研究和设计机构的运动时,必需画出机构运动简图,从而便于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画某一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时,也常常需要画出该机器和部件的装配示意图,用来表示各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以利于正式装配图的绘制以及作为辅助参考。

因此,在很多场合都要用到简图。

在工程应用中,简图是一种以规定的符号或代号为主要内容的图样,它的每一个符号或代号都代表着某一确定的对象。

由这些符号和代号,再通过一些简单的线条将它们按照具体的要求组合起来,从而形成所需要表达的内容。

所以,不同的行业、专业所用的简图,都有着不同的符号,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含义,例如管路系统图、传动系统图和电工系统图等等。

要能正确应用某种简图,就必须了解用于该图中符号及代号的含义、基本规定和注意事项等。

为了统一和便于交流,我国已制定了一些这方面的国家标准,本节要介绍的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就是其中之一。

5.9.1.2机构运动简图的体系构成采用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较多地减少绘图工作量,有利于提高绘图效率。

在机构设计绘图中,需要表达的结构要素和零部件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将具体的实物直接画出,必须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将其简化,此标准主要将不同结构的运动本质部分简化成对应的符号。

图5-9-1是标准《机构运动简图符号》的范围和体系构成。

其中第一部分规定了组成机构的各个部分的常用符号,包括如何用符号表示机构的运动,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化符号等,从而可以组成各种平面和空间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第二部分详细规定了实际中各种常见机构的组成构件符号,为了使机构的种类更加完整并易于补充,最后增加了补充件将一些其他机构及其组件加在其中。

机械设计标识符号大全

机械设计标识符号大全

机械设计标识符号大全
机械设计标识符号是工程图纸中常用的一种符号,用于表示零
件的形状、尺寸、加工工艺、表面状态等信息。

常见的机械设计标
识符号包括直线、圆弧、孔、螺纹、焊接等。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
度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设计标识符号。

1. 形状符号,机械设计图纸中常见的形状符号包括直线、圆弧、圆、矩形、椭圆等。

这些符号用于表示零件的外形和轮廓。

2. 尺寸符号,尺寸符号用于表示零件的尺寸,包括直线尺寸、
径向尺寸、角度尺寸等。

常见的尺寸符号包括箭头、数字、符号等。

3. 加工工艺符号,加工工艺符号用于表示零件的加工方法,包
括车削、铣削、钻孔、镗孔等。

这些符号通常在图纸上标注加工工
艺的要求和要点。

4. 表面状态符号,表面状态符号用于表示零件表面的加工要求,包括光洁度、粗糙度、涂层、防腐蚀等。

这些符号通常在图纸上标
注表面处理的要求。

5. 其他符号,除了上述常见的符号外,机械设计图纸中还包括
一些特殊的符号,如焊接符号、螺纹符号、装配符号等,用于表示
零件的特殊要求和装配关系。

总的来说,机械设计标识符号是工程图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简洁明了的符号和标注,传达了零件的形状、尺寸、加工
工艺、表面状态等重要信息,为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依据。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机械制图规范

机械制图规范

郑州市加滋杰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制图规范(仅供内部使用,严禁外泄)版次:A/0状态:试用发行日期:2013年11月归口部门:研发中心硬件研发部目录前言 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0规范性引用文件 0第一部分图纸规范和标准 (2)1。

1 图号的编制 (2)1.1.1 项目图号的编制 (2)1.1。

2 设备图号的编制 (2)1.1.3 设备图号的编制说明 (3)第二部分制图的一般规范和标准 (3)2.1 图纸幅面和格式 (3)2。

1.1 图纸幅面 (3)2。

1.2 标题栏和明细表 (4)2。

2 字体要求 (5)2.3 尺寸标注 (7)2。

4 焊接符号的尺寸及简化表示法 (10)2。

5 图线 (15)2。

5。

1 基本线型 (15)2.5。

2 图线的宽度 (16)2.6 比例 (18)2.7 机械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编排方法 (19)2。

8 图纸的折叠装订 (20)2.9 标题栏和明细表的组成和填写 (20)2。

9.1 标题栏的组成 (20)2。

9.2 标题栏的填写 (20)2.9.3 明细表的说明和一般规范要求 (21)2.9。

4 明细表的组成和填写 (21)2。

10 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和要求 (22)第三部分计算机绘图设置(AutoCAD) (25)3。

1 图层设置 (25)3.2 字体样式的设置 (26)第四部分公差和一般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规范 (26)4.1 公差的定义 (26)4.2 一般公差要求 (26)4。

3 一般公差 (26)4。

4 一般公差的选用 (27)4。

5 采用一般公差好处 (27)4.6 公差的基本要求 (27)4.7 图样上的公差标注方式 (28)4.8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标注 (30)第五部分公司图纸设计模板的使用 (32)第六部分图纸的校对 (33)附录一: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3)附1.1 一般要求 (33)附1.2 装配连接方式 (34)附录二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重型机械 (36)附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最新版的)标准概括介绍:《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变更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历史我国《机械制图》标准的变更时间表颁发时间主要内容颁发部门说明1951年13项《工程制图》标准。

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以第一角画法为我国《工程制图》的统一规则,从而扭转了我国机械图样中第一角与第三角画法并用的混乱状态。

1956年21项《机械制图》部颁标准。

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属于前苏联的ΓOCT体系。

1959年19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第一套国标)。

国家科委1970年修订了1959年的国家标准,共7项,在全国试行。

中国科学院1974年在1970年基础上扩充为10项,正式转正发布。

原国家标准计量局1983~1984年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原国家标准计量局1985年开始实施,这套标准就是跟踪国际标准(ISO)的,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3~2003年陆续修订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绝大部分已与国际标准(ISO)接轨,1985年实施的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14项被取代。

2.新旧标准的对照1985年实施标准与现行标准对照表分类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名称基本规定GB/T 4457、1-1984 ※GB/T 14689-1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4457、2-1984 ※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GB/T 4457、3-1984 ※GB/T 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GB/T 4457、4-1984 ※G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 4457、5-1984 GB/T 17453-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 4457、5-198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基本表示法GB/T 4458、1-1984 ※GB/T 17451-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17452-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与断面图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与断面图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图样画法——GB/T 4457、2-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与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T 4458、2-1984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 4458、3-1984 GB/T 4458、3-1984 机械制图轴测图GB/T 4458、4-1984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GB/T 16675、2-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2部分:尺寸注法GB/T 4458、5-1984 ※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15754-1995 技术制图圆锥的尺寸与公差注法GB/T 131-1983 ※GB/T 131-199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特殊表示法GB/T 4459、1-1984 ※GB/T 4459、1-1995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2-1984 ※GB/T 4459、2-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GB/T 4459、3-1984 ※GB/T 4459、3-2000 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GB/T 4459、4-1984 ※GB/T 4459、4-2003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GB/T 4459、5-1984 ※GB/T 4459、5-1999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密封圈表示法——GB/T 4459、7-1998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GB/T 19096-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与注法图形符号GB/T 4460-1984 GB/T 4460-1984 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已被替代的标准共14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目录图纸幅面及格式 (1)比例 (5)字体 (6)图线 (11)部面符号 (17)图样画法 (21)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72)轴测图 (75)尺寸注法 (84)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106)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画法 (112)齿轮画法 (119)花键画法 (132)弹簧画法 (136)中心孔表示法 (154)机械运动简图符号 (157)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 (180)标题栏 (198)明细栏 (202)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208)对缩微复制原件的要求 (2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21.71:744机械制图:676.35图纸幅面及格式GB 4457.1-84Mechanical drawings代替GB 126-74Sizes and layout of drawing sheets1 引言1.1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的幅面及格式。

1.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457-1980《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

1.3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GB 4457.3-84《机械制图字体》GB 4457.4-84《机械制图图线》2 图纸幅面尺寸2.1 绘制图样时,优先采用表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必要时可以沿长边加长。

对于A0、A2、A4幅面的加长量应按A0幅面长边的八分之一的倍数增加;对于A1、A3幅面的加长量应按A0幅面短边的四分之一的倍数增加,见图1中的细实线部分。

A0及A1幅面也允许同时加长两边,见图1中的虚线部分。

3 图框格式3.1 需要装订的图样,其图框格式如图2、图3所示,尺寸按表中的规定。

一般采用A4幅面竖装或A3幅面横装。

3.2 不留装订边的图样,其图框格式如图4、图5所示,尺寸按表中的规定。

3.3 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

为了复制或缩微摄影的方便,可采用对中等号,对中符号从周边画入图框内约5mm的一段粗实线(图6、9、10)。

4 标题栏的方位4.1 标题栏的位置应按图2~5所示的方式配置。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最新版的)概括介绍:《》的变更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历史我国《机械制图》标准的变更颁发时间主要内容颁发部门说明1951年 13项《》标准。

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以第一角画法为我国《工程制图》的统一,从而扭转了我国图样中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并用的混乱状态。

1956年 21项《机械制图》部颁标准。

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属于前苏联的ΓOCT。

1959年 19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第一套国标)。

国家科委1970年修订了1959年的国家标准,共7项,在全国试行。

中国科学院1974年在1970年基础上扩充为10项,正式转正发布。

原国家标准计量局1983~1984年 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原国家标准计量局 1985年开始实施,这套标准是跟踪国际标准(ISO)的,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1993~2003年陆续修订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绝大部分已与国际标准(ISO)接轨,1985年实施的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14项被取代。

2.新旧标准的对照1985年实施标准与现行标准对照表分类 1985年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号现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 GB/T 4457.1-1984 ※ GB/T 14689-1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4457.2-1984 ※ 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GB/T 4457.3-1984 ※ GB/T 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GB/T 4457.4-1984 ※ G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 4457.5-1984 GB/T 17453-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 4457.5-198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基本表示法 GB/T 4458.1-1984 ※ GB/T 17451-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17452-1989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1部分:图样画法—— GB/T 4457.2-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的基本规定GB/T 4458.2-1984 ※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 4458.3-1984 GB/T 4458.3-1984 机械制图轴测图GB/T 4458.4-1984 ※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GB/T 16675.2-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2部分:尺寸注法GB/T 4458.5-1984 ※ 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GB/T 15754-1995 技术制图圆锥的尺寸和注法GB/T 131-1983 ※ GB/T 131-199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特殊表示法 GB/T 4459.1-1984 ※ GB/T 4459.1-1995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表示法GB/T 4459.2-1984 ※ GB/T 4459.2-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GB/T 4459.3-1984 ※ GB/T 4459.3-2000 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GB/T 4459.4-1984 ※ GB/T 4459.4-2003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GB/T 4459.5-1984 ※ GB/T 4459.5-1999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 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密封圈表示法—— GB/T 4459.7-1998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 GB/T 19096-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和注法图形符号 GB/T 4460-1984 GB/T 4460-1984 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已被替代的标准共14项。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求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一直线度—无二平行度‖ 有三垂直度⊥有四圆度○ 无倾斜度∠有五线轮廓度⌒有或无同轴度◎有六圆跳动↗ 有一,1)直线度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2)平面度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3)圆度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4)圆柱度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二,1)平行度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三,2)垂直度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3)倾斜度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四,1)同轴度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表2-10为同轴度公差标注的示例.2)对称度对称度和同轴度相似,也是定位公差.但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一直线或一平面,所以形式比同轴度要多.表2-11举出了对称度公差标注的示例.3)位置度位置度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其理论位置的结果.理论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所以标注位置度公差要求时,总要标出带框的理论正确尺寸.另外,有位置度要求的要素除线和面以外,还有点的位置.表2-12举出了位置度公差标注的示例.4)圆跳动圆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表2-13举出了标注圆跳动的一些示例.5)全跳动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要素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当理想要素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端面(轴向)全跳动.表2-13和表2-14中(a),(b),(c)的零件是相同的,但全跳动和圆跳动不同.径向圆跳动只是在某一横剖面测量的跳动量,端面圆跳动只是在端面某一半径上测量的跳动量.径向全跳动在用指示表和被测圆柱面接触测量时,除工件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轴向移动,以便在整个圆柱面上测出跳动量.端面全跳动在测量时,工件除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垂直回转轴线的运动,以便在整个端面上测得跳动量.对同一零件,全跳动误差值总大于圆跳动误差值.五,5,轮廓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形状公差有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根据有无基准要求可分属于形状和位置公差两种,无基准要求的属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属位置公差.表2-6中表示线,面轮廓度公差标注的几种形式.6,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1)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3)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4)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5)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机械基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机械基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THANKS
和数目
3.合理选择视图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4.构件标编号 运动副处标代号
5.标注原动件
从原动件开始,确定构 件的类型和数目,逐一分析两 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 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从原动件开始,按运动传递路 线,顺序标出各构件的编号和运动 副的代号。
四、总结
绘制机构 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的作用 构件运动副简化符号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步骤
图形符号
固定构件
同一构件
二、构件、运动副的简化符号
(二)运动副简化
构件类型 转动副
移动副 高副 (齿轮副、凸轮副)
图形符号
活动铰链 固定铰链
两活动构件 组成的移动副
二、构件、运动副的简化符号
(三)多副构件简化
构件类型 两副构件
图形符号
三副构件Βιβλιοθήκη 、构件、运动副的简化符号构件形状与尺寸与构件简化符号无关
三、机构运动简图的作图的方法步骤
动作原理 组成情况 运动情况 分清机架确定原动件
选择运动简图的视图平面
选择长度比例尺u2( u2 = 实际尺寸(m)/图示尺寸
(mm))
在原动件上标明箭头方向
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按规定的线条和符号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1.分析机构 运动
2.确定构件和 运动副的类型
升降机的认知与设计
学习导图
CONTENTS
一、运动机构简图 二、构件、运动副的简化符号 三、作图的方法步骤 四、总结
一、运动机构简图
手X射线图
机械手
一、运动机构简图
GB/T 4460-2013 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用图形符 号

机械制图标准.

机械制图标准.
1:5×10n
2:1
2.5:1
4:1
5:1
10×n:1
GB4457.3-84
字体
2.5、3.5、5、7、10、14、20
字体宽度约为字体高度的2/3
汉子采用长仿宋字体
GB4457.4-84
图线
图线宽度:(0.18,0.2’0.35,0.5,0.7,1,1.4,2)
粗实线b
可见轮廓线
可见过渡线
细实线b/3
DE-36(55、80、100、120、160、180、225、275)
YB-208
放油螺母
FYLM-18(22、33、42)
YB-209
排油螺母
PYLM-18(22、33)
YB-210
管式冷却器用锥管接头体
R3/4-15、R3/4-20、R1-20、R1-25、R11/4-25、R11/4-32、R11/2-32、R11/2-40
YB-101
隔振器垫快
BE-10(15、25、40、60、85、120、160、230、300、400)DK
YB-102
电机垫快
80DK、90SDK、100LDK、112MDK、132SDK、132MDK、160MDK、160LDK、180MDK
YB-103(31.5MPa)
搭焊法兰
16、20、25、32、40、50、65、80
l1
l2
l3
A
0.5
3
5
1
4
2
1~2
0.7
4
1.5
5
2.5
2~3
0.75
6
6
0.8
5
1
6
8;10;14;16;18

机械制图标准简介

机械制图标准简介

1.2 图线宽度和图线组别 图线宽度和图线组别见标准中表2。在机械图样中采用粗 细两种线宽,它们之间的比例为2:1.优先采用0.5、0.7组别。
2. 机械制图 剖面符号
GB 4457.5-84
2.1 在剖视和剖面图中,应采用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 剖面符号。 2.2 剖面符号的画法
2.2.1 在同一金属零件的零件图中,剖视图、剖面图的剖面 线,应画成间隔相等、方向相同而且与水平成45度的平行线。 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45度时,该图形的剖面 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度或60度的平行线,其倾斜的方向仍与 其它图形的剖面线一致(图2)。
图4 尺寸界线与尺寸线斜交的注法
5.2.2 尺寸线 5.2.2.1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可 以有下列两种形式: 箭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 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当尺寸线的终 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应相互 垂直,如图11所示。 机械制图中一般采用箭头作为尺寸线的终端。
图8 弧度较大时的弧长注法
有几个被放大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画法
当机件上被放大的部分仅 一个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 方只需注明所采用的比例, 见图21。 3.7.3 同一机件上不同部 位的局部放大图,当图形相 同或对称时,只需画出一个, 见图22。
图21 有一个被放大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画法 图22 被放大部位图形相 同 的局部放大图画法
3.4
平面画法
为了避免增加视图、剖视图或断面图,可用细实线绘出
对角线表示平面。(如,矩形、锥形平面等)
3.5 断裂画法
较长的机械零件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 可断开绘制,其断裂边界用波浪线、双折线或细双点画线绘制。
3.6 重复结构要素
零件中成规律分布的重 复结构,允许只绘制出其中 一个或几个完整的结构,并 反映其分布情况。

机械制图标准培训

机械制图标准培训

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 /T4458.3-1984 机械制图 轴测图 △
GB/T 4458.3- 1984 机械制图 轴测图 △
GB/T4458.4-2003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GB/T 4458.4-1984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GB/T16675.2-1996 技术制图 简化表示法 第2部
分: 尺寸注法
▪规定了15种基本线型
▪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
▪采用上述15种基本线型中的4种线型, 规定了机械制图 使▪ 机用械的制9图种用线图型线及线型
▪ GB/T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是在 GB/T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的基础上, 根据机械制图的 需要, 补充规定了在机械图样中所涉及图线的具体应用。 ▪ GB/T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中的各种线 型的代码、名称及一般应用见表1
阶段标记分三种:

“S”
样机(样品)试制图样标记

“A”
小批试制图样标记

“B”
正式生产图样标记
• 共X张第X张 应填写同一代号的图样的总张数及该张在总张数中的张次。较复
杂的零件或装配件有时难以表达在一张图纸上。例如,某一装配体的装配图画了
两张图纸,则两张图纸均应画出标题栏,填写“同一代号”,并分别填写“共 2
表1-1 1985起实施的《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对照表
1984年颁布的《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 *GB/T 4457.1-1984 机械制图 图纸幅面及格式 (参照ISO5457-1980) *GB/T 4457.2-1984 机械制图 比例 (参照ISO5455-1979) *GB/T 4457.3-1984 机械制图 字体 (参照ISO3098/1-1974)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求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一直线度—无二平行度‖ 有三垂直度⊥有四圆度○ 无倾斜度∠有⌒有或无同轴度◎有六圆跳动↗有一,1) 直线度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2) 平面度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3) 圆度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4) 圆柱度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二,1) 平行度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三,2) 垂直度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3) 倾斜度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四,1) 同轴度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表2-10为同轴度公差标注的示例.2) 对称度对称度和同轴度相似,也是定位公差.但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一直线或一平面,所以形式比同轴度要多.表2-11举出了对称度公差标注的示例.3) 位置度位置度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其理论位置的结果.理论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所以标注位置度公差要求时,总要标出带框的理论正确尺寸.另外,有位置度要求的要素除线和面以外,还有点的位置.表2-12举出了位置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4) 圆跳动圆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表2-13举出了标注圆跳动的一些示例.5) 全跳动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要素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当理想要素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端面(轴向)全跳动.表2-13和表2-14中(a),(b),(c)的零件是相同的,但全跳动和圆跳动不同.径向圆跳动只是在某一横剖面测量的跳动量,端面圆跳动只是在端面某一半径上测量的跳动量.径向全跳动在用指示表和被测圆柱面接触测量时,除工件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轴向移动,以便在整个圆柱面上测出跳动量.端面全跳动在测量时,工件除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垂直回转轴线的运动,以便在整个端面上测得跳动量.对同一零件,全跳动误差值总大于圆跳动误差值.五,5,轮廓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形状公差有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根据有无基准要求可分属于形状和位置公差两种,无基准要求的属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属位置公差.表2-6中表示线,面轮廓度公差标注的几种形式.6,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gb_t 4460-2013机械运动简图符号

gb_t 4460-2013机械运动简图符号

gb_t 4460-2013机械运动简图符号GB/T 4460-2013《机械运动简图符号》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标示机器设备中机械元件的运动情况和方式。

该标准规范了机械运动所要用到的简图符号及其性质。

本标准中,符号分为线条、箭头和圆弧三类,共计87种(包括箭头和带箭头的圆弧)。

1. 线条类符号基础线条的颜色通常为黑色,包括直线、虚线、长短线、曲线等。

其中直线和虚线线条用于表示机械构件的主要轮廓和尺寸,常常与各种符号和标注一起使用。

长短线主要用于表示虚拟或交替位置。

曲线分为圆弧、椭圆和抛物线等,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形状或箭头行进的路线。

2. 箭头类符号机械行业的箭头符号是最常用的符号之一,主要用于表示机械构件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

根据箭头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直线箭头直线箭头分为单向直线箭头和双向直线箭头,用于表示方向和速度。

单向直线箭头由箭头头部和箭头尾部构成,箭头头部方向和速度的大小与箭头尾部平行。

双向直线箭头由两个箭头头部和一个直线组成,分别表示正方向和反方向的速度。

(2)圆弧箭头圆弧箭头由头部曲线和尾部箭头组成,表示旋转方向和圆弧半径。

圆弧箭头的尾部也可以是双头箭头。

(3)带箭头的圆弧带箭头的圆弧通常用于表示机器设备中连杆的转动情况,箭头方向与连杆的运动方向相同。

圆弧箭头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符号的长度和角度分别表示。

3. 圆弧类符号圆弧类符号包括圆弧、椭圆、环形和曲线等,用于表示机械构件的形状和路线。

圆弧符号主要用于表示两个点之间的弧线,也可以用于表示机械构件的弯曲部分。

椭圆形状用于表示机械构件的转动轨迹,通常带有两个箭头,表示转动的方向。

环形用于表示机械构件的圆环形状或弯曲形态,也可以用于表示几个构件之间的爆炸式图。

曲线符号可以用于表示机械构件的复杂曲线形状或运动路线。

根据路径的不同,曲线符号可以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GB/T 4460-2013《机械运动简图符号》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使用方便,标示清晰。

机械制图标准

机械制图标准

锥形结构的基面位置线
叠片结构位置线
A
A 辅助线
A-A
剖切符号用线和剖切线
成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连线
成形前轮廓线
剖切面前的结构的轮廓线
毛坯图中制成品的轮廓线
第三章 投影法
3.1 投影法的常用术语及定义 • 投影法 • 投影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 方法 • 投影(投影图) • 根据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 • 视图 •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的物体图形
B D C
C
D
E
B
E
(2)局部视图 ⒈按照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当与对应的另一个 视图之间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则不必标注。 (如图a) ⒉按斜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和标注。(如图b)
A A A
a
b
(2)局部视图 ⒊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的局部结构附近, 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连接,无中心线的图形也可以用细 实线连接两图,此时,无需另行标注。如图:
• 4.3 剖视图 • ①当机械图样中表示材料类别的特定的剖面符号按照国家标准 规 • 定执行。 • ②当不需要表示材料类别时,可采用通用的剖面线表示。这里 采用 • 的通用的剖面符号恰是金属材料的剖面线,即平行的细实线。 • ③剖面线角度。GB/T 4457.5规定剖面线画成"与水平45°", GB/T 17453规定剖面线最好"与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45°角"。 • ④新国标增加了允许用点阵或者涂色代替剖面线的规定。 • ⑤GB/T 4457.5中规定,相邻辅助零件(或部件),一般不画剖 面符号,当需要时,按照标准1.1条的规定绘制。而GB/T 4458.12002中则明确规定,相邻辅助零件的断面不画剖面符号线。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最新)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最新)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最新)范围这个国家标准适用于所有设计、制作、加工和检验机械零部件或装置的制图,以及在机械制图中使用的术语、符号和线条,确保制图的准确性、标准化和统一性。

术语和符号这个国家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符号如下:术语•机床:用于加工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的机器设备。

•运动副:相对运动关系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或接触。

•零件:构成机械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

•剖视:将一个物体沿一个或多个平面截开,在截面内展开物体的外形。

•详图:将一个物体的某一个部位放得比剖视图更详细,通常用于小而复杂的部分。

•机械制图:按规定符号和标准画出的机械零部件和装置的图样。

•标准尺寸:通过人们一致认可的提高效率、精确性、便于设计和制造的尺寸。

•非标准尺寸:没有遵守标准尺寸所设定尺寸的尺寸,通常由于特殊要求或局部原因所采用的尺寸。

•实体模型:将物体用实体体现出来的模型,包括立体图、展开图等。

•数字模型:将物体以数学表达形式表示的模型。

符号这个国家标准中使用的符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换向阀:箭头和带编号的环。

•油液过滤器:一条带编号的曲线和一撇。

•油液冷却器:一条粗曲线和三条细曲线。

•扭矩弹簧:一个S形曲线和一条斜线。

•电动机:一个带编号的圆,圆里有一个M字母。

•真丝密封圈:一个圆和一个斜线交叉,两端带有弧形线段。

计量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计量的单位有以下几个:•长度:以米为单位,用于标识零件或组件的长度,深度,高度和宽度。

•角度:以度为单位,用于标识两个相对物体的旋转角度。

•时间:以秒为单位,用于标识运动的时间或机器循环的时间。

•质量:以千克为单位,用于标识物体的重量或材料的质量。

设计制图设计在机械制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制图设计应当具有以下要求:•准确度:制图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具有高精度。

•一致性:制图设计应当符合主要设计理念和整体设计方案,同时保证整个设计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全面性:制图设计应当包括整个机器或局部设计的主要部分,保证全部组件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新旧机械制图标准对照

新旧机械制图标准对照
GB/T4459.3-1984
机械制图花键画法
GB/T4459.3-2000
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
GB/T4459.4-1984
机械制图弹簧画法
GB/T4459.4-2003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
GB/T4459.5-1984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
GB/T4459.5-1999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
GB/T4459.7-1998
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机械制图字体
GB/T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
GB/T4457.4-1984
机械制图图线
GB/T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4457.5-198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
GB/T17453-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表示法
GB/T4457.5-1984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
GB/T4459.8-2009
机械制图动密封圈第1部分:通用简化表示法
GB/T4459.9-2009
机械制图动密封圈第2部分:特征简化简化表示法
GB/T19096-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
GB/T4460-1984
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GB/T4460-1984
技术制图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GB/T131-1983
GB/T131-199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GB/T4459.1-1984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画法
GB/T4459.1-2000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机械运动简图符号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机械运动简图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21.71?744
机械制图
.4:003.62
机械运动简图符号
GB 4460-84
Mechanical drawings
代替GB 138-74
Graphical symbols for kinematic diagrams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机构运动简图的图示符号。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3952/1-1981,ISO 3952/2-1981,ISO 3952/3-1979
《机构运动简图--图示符号》第一、二三部分。

国家标准局1984-07-11发布1985-07-01实施
1 机构构件的运动
2 运动副
3 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
4 多杆构件及其组成部分
5 摩擦机构与齿轮机构
若用单线绘制轮子,允许在两轮接触处留出空隙,如:
绘制摩探机构时,轮子和轴固定连接的符号,只需画在一个轮子上。

齿轮和摩擦轮符号的区别是:表示齿圈或摩擦表面的直线相对于表示轮辐平面的直线位置不同,如:
6 凸轮机构
7 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
8 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
附录 A其它机构及其部件(补充件)
附加说明:
以上机械制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恺、唐保宁、陈增群、蒋知民、尤绍权、倪宜平、范崇夏、江天一、张洪鳎、陆振涛、闫闾、白晓东、龚庆荣、强毅、杨东湃。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59年6月5日,第一次修订于1974年12月13日。

5 摩擦机构与齿轮机构
若用单线绘制轮子,允许在两轮接触处留出空隙,如:
绘制摩探机构时,轮子和轴固定连接的符号,只需画在一个轮子上。

齿轮和摩擦轮符号的区别是:表示齿圈或摩擦表面的直线相对于表示轮辐平面的直线位置不同,如:
6 凸轮机构
7 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
8 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
附录 A其它机构及其部件(补充件)
附加说明:
以上机械制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恺、唐保宁、陈增群、蒋知民、尤绍权、倪宜平、范崇夏、江天一、张洪鳎、陆振涛、闫闾、白晓东、龚庆荣、强毅、杨东湃。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59年6月5日,第一次修订于1974年12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