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沉降比(SV)的观察要点

合集下载

污泥沉降比检测注意的那些事

污泥沉降比检测注意的那些事

污泥沉降比检测注意的那些事活性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末端混合液均匀放置在1000mL 的量筒,静置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 V30),以m l 表示。

因为污泥沉降30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检测注意点:1、以曝气池末端混合液作为检测对象主要是因为末端是直接进二沉池待沉降的活性污泥,具有沉降代表性。

2、沉降过程的全程检测30mi n的沉降代表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沉降过程,一定不能只看沉降结果。

3、沉降检验过程要避免阳光直射与震动阳光直射下混合温度升高,混合液中气体膨胀析出易导致活性污泥上浮,震动更是不利于结果的准确性。

这个调试运行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

4、重点观察前5mi n的沉降效果前5m i n正常可以完成整个沉降过程的80%,此阶段的沉降值与絮凝性对判断活性污泥性的性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试验所用量筒要保证1000mL1000mL量筒更能反映出混合液在系统中的真实沉降过程,过小容易发生挂壁现象。

6、倒入量筒前要进行必要搅拌因为在倒入量筒前会出现混合液沉淀现象,直接倒入会使测量结果偏小,但搅拌力度要均匀不要过分搅拌,避免污泥絮体切碎。

活性污泥沉降过程活性污泥沉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由沉淀阶段、集团沉淀阶段和压缩沉淀阶段。

针对这三个阶段简短说说观察要点:1、自由沉淀阶段:沉降试验开始活性污泥发生迅速絮凝,出现快速沉降现象,这个阶段称为自由沉降阶段,这个阶段的沉降速度是由污泥特性决定。

好的沉淀在几段的时间(30s)内就可以完成。

如果有夹带气泡,要考虑污泥粘度增高,曝气过度等问题。

2、集团沉降阶段:自由沉淀一旦结束,就可以看到集团沉淀了。

此阶段活性污泥不断的絮凝沉淀下沉,密度增高,拥挤的活性污泥就会成集团式发生同步沉淀现象。

此阶段观察污泥色泽应逐渐的加深,如果没有变化,要考虑活性污泥浓度是否太低,污泥负荷是否太高,无机颗粒是否过多。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通用版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通用版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通用版1. 定义SV30 即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 表示。

因为污泥沉降30 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2. 仪器量筒,1000 ml。

3. 采样和样品贮存3.1 采样:监测SV30 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3.2 样品贮存: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

贮存样品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12 小时。

4. 步骤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VS),静置30 分钟后读数,读出的毫升数记为V1。

5. 计算结果的表示()%100%s130⨯=V V SV 式中:V1 —— 沉降后的污泥体积数(ml )VS —— 倒入量筒中的混合液体积数(ml ) 注: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6. 相关文件曝气池工况指标行业标准7. 相关记录8. 观察要点及判断8.1.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

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④气味在沉降初期闻,土腥味重则活性高;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臭味重则可能缺氧;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污泥沉降比 实验指导说明书

污泥沉降比  实验指导说明书

实验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指数(SVI)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沉降比和污泥指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污泥浓度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的意义。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量筒2、漏斗3、称量瓶4、烘箱5、干燥器6、天平7、滤纸8、镊子三、实验步骤1、污泥沉降比(1)用量筒取曝气池混合液约1000ml或100ml,静置,并记录体积。

(2)30分钟后计沉淀污泥体积(3)污泥体积除以混合液体积是SV%2、污泥指数(1)滤纸的准备:取定量滤纸一张,按布氏漏斗大小修剪合适(滤纸应比漏斗直径小约1毫米为宜)然后将滤纸折成扇形,放入扁形大称量瓶中,送进烘箱,调节温度于105-110℃烘干一小时(烘时称量瓶盖要打开)取出称量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量时,要将称量瓶盖盖好)记下重量(W1).(2)过滤装置的准备:将布氏漏斗安装于抽滤瓶上,连接好抽气泵。

将已烘干称重的滤纸放入漏斗,用少量蒸馏水浸湿,使贴于漏斗上,并开动抽气泵抽气片刻,以使滤纸贴紧。

(3)取样过滤:用已校准过容量的量筒取混合液样50毫升,徐徐倾入滤纸上,至滤纸全部被复盖时开动抽气泵,进行抽滤,最后用少量滤馏水冲洗量筒,将洗水倾于滤纸上。

待滤纸上泥浆已经抽干,不再有水珠下滴时,即可停止抽气(停泵之前,先松开通大气的橡皮管夹)。

(4)滤饼的烘干称重用刮刀小心掀开滤纸边沿,将泥饼包在滤纸中间,取下放入原先放滤纸的称量瓶中,送进烘箱,于105-110℃烘干1-2小时(视样品多少而定)。

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重复烘干,干燥、称重,直至恒重。

(5)计算MLSSMLSS (mg/L )=V W W 10001000)(21⨯⨯-式中W 1—称量瓶和滤纸的重量(克)W 2—称量瓶、滤纸和滤渣的重(克)V —混合液体积(毫升)(6)计算SVI SVI=MLSS SV410四、实验结果分析1、抄其它各组数据,求平均值,误差及相对误差。

污泥沉降比观察法

污泥沉降比观察法

污泥沉降比观察法污泥沉降比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泥的沉降高度与单位时间内泥浆的沉降高度之比。

它反映了污泥的沉降速度和沉降稳定性,是评价污泥脱水性能和污水处理设施性能的指标之一、较高的沉降比表示污泥脱水性能较好,受到污泥颗粒直径、胶体性质、污泥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1.准备样品:从污水处理设施中取得需要观察的污泥样品,通常是从沉淀池或二沉池中取得。

2.在透明的试管或圆柱形玻璃容器中,加入约为一半容器高度的污泥样品,再加入与样品相同浓度的清水,使试管或容器中的液位接近容器的上边缘。

3.对污泥样品进行搅拌,可以用玻璃棒或磁力搅拌子轻轻搅拌样品,使样品均匀分散。

4.记录开始时间,并仔细观察污泥在容器中的沉降情况。

5.每隔一定时间,如5分钟或10分钟,记录一次污泥的沉降高度。

可以用刻度尺或者放置标尺在容器旁边,以便准确测量。

6.持续观察和记录污泥的沉降情况,直到污泥的沉降高度相对稳定。

7.根据观察到的沉降高度数据,计算出沉降比。

沉降比的计算公式为:沉降比=沉降高度/观察时间。

通过污泥沉降比观察法,可以判断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一般来说,沉降比大于1时,表示污泥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脱水能力较强;而沉降比小于1时,表示污泥的沉降效果较差,脱水能力较弱。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污泥沉降比观察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只是一种定性的观察方法,并不能提供准确的数值。

其次,它只能评价污泥的沉降性能,对于其他处理效果如COD、氨氮去除率等并不能直接反映。

此外,污泥沉降比观察法还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保持观察环境的一致性,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总之,污泥沉降比观察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污水处理工艺效果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污泥的沉降情况来评价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但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方法和指标进行判断和评估。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之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 % )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之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 % )
1、土腥味重则活性高;2、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3、臭味重则缺氧考虑;4、其 他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的流入。
inaci水网 活性污泥沉降比观察要点释疑 [沉降过程]
h 沉降过程
.c 镇 整沉性
描述 自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沉降阶段,整沉性体现表现出泥水界面清晰和整体沉淀
原因 1、活性污泥活性(越低越好);2、负荷高低(越高越差);3、曝气程度(过度则 差);4、污泥是否中毒(中毒污泥整沉差);5、丝状菌膨胀(整沉好但沉速慢)
www 国城 速度
描述 初期絮凝速度;自由沉淀和集团沉淀的速度;泥水界面形成速度
原因 1、活性污泥活性(越高越慢);2、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越快);3、污泥是否中毒 (可快则快);4、活性污泥负荷(越高越慢); 5、丝状菌膨胀(缓慢);6、污泥浓 度(过早集团沉淀);7、惰性物质含量(含量越高越快);8、水温和扰动性
×
×
t 卷毡性好

×


×
×
×
www.c国h谢i城n谢a镇大c家i水! 网 易夹有气泡
×
×



×
×







×

×

×

×
×
×







×

×



张建丰: 江苏省 苏州市 工业园区
电话:0512-62836000-1081
注:水世界网是本次大会的唯一信息发布网站,任何转载请注明本站!
6
1活性污泥沉降比在生化系统日常管理中的作用2分钟2活性污泥沉降比概念1分钟3活性污泥沉降比各阶段定义3分钟4异常活性污泥沉降比的表现及原理8分钟5整体观察时各现象的相互关联6分钟2007年08月28日活性污泥沉降比的重要作用活性污泥控制参数集溶解氧do回流比污泥龄t生物相mlsssvisv301fm

污水调试及运营中污泥沉降比SV全总结

污水调试及运营中污泥沉降比SV全总结

污水调试及运营中污泥沉降比SV全总结一、SV的测量与观察重点SV也称污泥沉降比,是污泥沉降性能好坏的体现。

一般在曝气阶段使用IoOml量筒(规范为100OmI量筒,视现场工具决定;无量筒时可用矿泉水瓶代替)取污泥混合液,后静置沉降。

观察的重点内容为:污泥沉降速率、污泥颜色、气味、絮体大小以及上清液的清晰与否。

二、操作过程展示三、重点观察内容介绍1、污泥的颜色和气味,以黄褐色和土腥味为良好;2、絮体形成的快慢和大小,以形成速度快,絮体形态大为好;3、沉降比(SV的观察)先观察5min内的沉降比,以完成沉降过程的80%左右为好,后续SV30生活污水参考范围为15%~30%,但鉴于污泥浓度过高时会影响SV30,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测量活性污泥浓度(MLSS),便于计算污泥容积指数(SVI),可通过SVI判断活性污泥状况,一般SVI值在70-200o有资料表明,SVl小于50时,说明活性污泥可能出现污泥解体及老化。

此时应该排泥,调整池体在合适的污泥浓度,可通过污泥负荷计算出合适的污泥浓度(利用进水BOD与污泥负荷推出合适的污泥浓度)O4、泥水界面的清晰度,以清晰为好。

四、污泥沉降比几种异常情况1、污泥沉降比高,泥水界面清晰,上清液澄清发生此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差,但是活性又较好,-般由丝状菌过多引起,此种情况下可能是污泥膨胀。

但由于污泥浓度过高时也会影响到SV,所以当沉降比过高时并不要急着判断是否发生污泥膨胀,首先检测一下活性污泥浓度(MLSS),根据MLSS及SV,计算出SVI值,当SVI值大于200时,生物镜检中发现有大量的丝状菌存在,就可以确认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一旦发生污泥膨胀现象要有条理的解决:原因:天气(黄梅天或夏天),溶解氧偏低、溶解氧充沛但营养不足、负荷过低等;对策:根据分析得到的原因和现场允许的可行措施来抑制污泥膨胀,一般采用以下办法治本。

1)加强曝气,使水中溶解氧在2~4mg∕l,2)根据水质分析,按照C:N:P=100:5:1计算,适当投加氮化合物,如磷含量不足应投加磷类化合物(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3)投加生化工艺自生的厌氧污泥,调整运行方案(DO可控制稍高)如以上办法均无明显效果,可更换污泥,重新启动生化系统。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运行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1.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
1.1活性污泥沉降比进行观察
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

通常可以在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中发现,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阶段,当然其他各阶段的沉降速度也相当快,通常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1.4倍左右。

活性污泥絮团大小。

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团都较大,但比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较快。

活性污泥颜色。

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显得很深暗、灰黑,不
具鲜活的光泽。

上清液清澈度。

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游离在水体中的细小解絮体较多,但是絮体间的间隙水却保持较好的清澈度。

液面浮渣。

浮渣的产生,确实也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

因为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细菌死亡,解体后的菌胶团细菌会被曝气打散后粘附气泡而使浮渣或泡沫产生。

1.2显微镜观察
通常是看后生动物的数量占优势,表面看起来视乎和原生动物表现无关,事实上还是有明显的联系的。

主要表现在,出现后生动物占优势就肯定不会有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优势明显,最多可以看到极少量的散兵游勇;相反也是一样,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时,通常看不到后生动物的踪迹。

为此,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可以作为活性污泥老化的指标。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通用版规程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通用版规程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通用版规程以下为通用版的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

1、定义SV30 即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 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 ml 表示。

因为污泥沉降 30 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2、仪器量筒,1000 ml。

3、采样和样品贮存3.1 采样:监测 SV30 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3.2 样品贮存: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

贮存样品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12 小时。

4、步骤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 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VS),静置 30 分钟后读数,读出的毫升数记为 V1。

5、计算结果的表示式中:V1 ——沉降后的污泥体积数(ml)VS ——倒入量筒中的混合液体积数(ml)注: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6、相关文件曝气池工况指标行业标准XX水务/环保公司化验与检测管理办法7、相关记录8、观察要点及判断8.1 观察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

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

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④气味在沉降初期闻,土腥味重则活性高;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臭味重则可能缺氧;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管中窥豹之SV30在好氧系统中的应用4.2

管中窥豹之SV30在好氧系统中的应用4.2

4.观察要点释疑之上清液
1. 清澈度
观察:整体色度、浊度 原因:①负荷高低(越高越差)②曝气程度(过度则差) ③污泥是否中毒(中毒污泥整沉差) ④丝状菌膨胀(清澈)
2. 颗粒
观察:悬浮颗粒数量 原因:①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颗粒越多) ②污泥是否中毒(浑浊伴细小颗粒)
3. 间隙水
观察:散在颗粒间水体清澈度 原因:①曝气过度(大颗粒间隙水间仍可见小颗粒) ②活性污泥老化(间隙水清澈) ③负荷过高(间隙水浑浊) ④污 泥中毒(间隙水浑浊)
取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于 1000ml 量筒中 ,静置沉淀 30 分钟后,所沉降的活性污 泥体积占整个取样体积的百分数( % ) .
局限:“静置沉淀 30 分钟后”,这句
话使我们误以为,只要观察最终的结果 ,其实,过程远比结果重要的多 .
2.污泥沉降的合状态 能迅速看到絮体间的清晰间隙水
3. 间隙水
观察:絮体形成后,絮体间水体情况(清澈度、颗粒物) 原因:①曝气过度(增加不絮凝细小颗粒) ②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③负荷过高(浑浊) ④丝状菌膨胀(高度清澈)
4. 絮态
观察:絮凝后的颗粒大小,絮体活动方向(顺逆流),絮体色泽 原因:①曝气过度(松散) ②活性污泥老化(粗实、色深暗) ③负荷过高(细小絮体形成) ④丝状菌膨胀(细密)
3. 卷毡度
观察:沉淀后污泥的絮凝性进一步强化,表层非压缩部分将增强其吸附性 原因:①正常状态的活性污泥卷毡适度 ②污泥老化过度时表现明显(系统不良表现尚不明显) ③污泥中毒、高负荷时
不具有卷毡性
4.观察要点释疑之沉淀物
4. 气泡 观察:沉淀絮体内夹有气泡 原因:①曝气过度(沉淀后即可见细小气泡)②丝状菌膨胀③污泥老化后粘度增高④污泥反硝化(搅拌后 会释放出来)⑤取样后高温细小气泡膨胀所致

如何通过沉降比(SV30)来判断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状态?

如何通过沉降比(SV30)来判断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状态?

如何通过沉降比(SV30)来判断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状态?作为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活性污泥法自然不用再和大家多介绍。

而在活性污泥法的应用过程中,其处理效果会受到污泥回流比、曝气时间、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比、MLSS 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需要基于污泥沉降比作为指标来监控处理情况。

污泥沉降比,即在1000mL(也有显示为100mL)的曝气池混合液中,经过静置、沉淀之后,污泥和混合液之间的体积比。

污泥沉降比能够表现出活性污泥沉降速度、颜色、泥量比例等,根据各项数据,可以精确得到污泥指数,以此来判断出污泥的具体性状,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污泥的运行、处理状态。

如果“有机负荷” 、“生化池进水量” 、“剩余污泥排放量”等数据稳定,沉降比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温度”、“进水水质”、“pH值” 等条件发生变化,那么会导致沉降比降低,这时,就需要根据沉降比指标的变化来进行调整。

1污泥沉降比的影响因素温度温度对污泥沉降比指标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沉降比、污泥浓度之间存在对应性,其中最突出的指标就是SVI值。

SVI值与季节也有一定的关联,在换季时,SVI值一般会发生变化。

在每年的4月、5月、6月、7月,沉降比偏低,1月、3月、9月、11月,沉降比呈现高值。

当然,每年温度不同,加上各类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污泥沉降比的变化情况也会出现不同,大体趋势是相似的。

外部环境污水中的微生物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负荷变化、曝气不足或者曝气过量、中毒等,这均会导致SVI值增大,水中悬浮物浓度也会上升。

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长期的,如果发现上述问题,可以调节污泥沉降比,确定好排放量,控制好MLSS值的变化。

在活性污泥沉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污泥颜色、沉降比大小变化、静置后上浮情况,了解供氧、曝气状态。

另外,根据沉降比分析剩余污泥的排放情况,控制浓度,确保出水质量。

污泥回流量曝气池正常运行时,不断地进水和出水,活性污泥随着出水而沉降在沉淀池里,如不及时回流或回流量小,曝气池中的污泥沉降比将逐渐降低,影响污泥对有害物质的吸附和氧化;另外,污泥抗冲击能力的降低,万一发生事故,将重新培养驯化污泥。

污泥中SVSVIMLSSMLVSS的测定方法

污泥中SVSVIMLSSMLVSS的测定方法

污泥中SVSVIMLSSMLVSS的测定方法污泥是指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固态和液态物质的混合物。

SV、SVI、MLSS和MLVSS是对污泥中固态物质含量的测定指标,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测定方法。

SV是指污泥中的总固体物质的含量,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SV的测定方法有干燥法和烘干法两种。

干燥法:首先将一定量的污泥样品加入称量瓶中,并在105℃下恒定时间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然后将称量瓶取出,冷却并称重,得到干燥后的质量。

将干燥后的质量与原始样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到SV的含量。

烘干法:将一定量的污泥样品放入烘干器中进行烘干,通常烘干温度为105℃至110℃,直至样品质量不再变化。

然后将烘干后的质量与原始样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到SV的含量。

SVI是指污泥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性能,可以表征污泥的脱水能力。

SVI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沉降法。

沉降法:首先将一定量的污泥样品放入一根高为一定长度的透明竖筒中,保持一定时间(通常为30分钟)。

然后测量上清液的高度与污泥深度之间的差值,用来表示污泥的沉降性能。

SVI的计算公式为SVI=V/H,其中V表示上清液与污泥混合物的体积,H表示污泥的高度。

SVI值越高,代表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去脱水处理。

MLSS是指污泥中悬浮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的总含量,是评价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状况和处理性能的重要指标。

MLSS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离心法和过滤法。

离心法:将一定量的污泥样品放入离心管中,通过高速离心使污泥悬浮物落至管底。

然后将上清液倒掉,将干燥的离心管加热至恒重,得到固态物质的质量,即可得到MLSS的含量。

过滤法:将一定量的污泥样品通过常见的过滤膜(如玻璃纤维过滤棉),将悬浮物质过滤掉,然后将过滤后的固态物质称重,即可得到MLSS的含量。

MLVSS是指污泥中可在高温条件下挥发的有机悬浮物质的含量,通常是微生物活性的指示。

MLVSS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煮沸法。

要看懂SV30

要看懂SV30

要看懂SV30上清液浑浊,是什么原因?污我经常都能看到大家举着一杯量筒去求助,泥解体,液面有浮渣,是什么原因?氨氮超标,上清液浑浊,是什么原因?然而,就是通过这个不起眼的量筒实验让很多从业者的困惑得到了解答,量筒发挥出了巨大的指示作用在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中,如何从SV30实验中判断生物系统的运行情况是每个工程师都应该学会的技能在日常运行中,有些操作人员在测定SV30也往往只看测定的沉降比,而没有观察和了解沉降过程,这就失去了测定污泥沉降的大部分意义。

其实在实际运行管理中,SV30测定方便、快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外,在无其它异常的情况下,还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

此外,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操作人员测定时,只了解三十分钟后的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污泥沉降测定过程的一些情况,那么在当运行发生异常时,就可能会失去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能在其它途径及时获得的。

一、SV30为什么重要?SV30叫做污泥沉降比,它是指泥水混合液在量筒中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百分比,虽然它的结果是一个比值,但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重点,并不仅仅是这个值,还有沉降过程,尤其是前5分钟的沉降过程SV30实验做起来,不仅简单有效成本低,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活性污泥的性状乃至整个系统的运行工况SV30的测定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二沉池工作过程的缩影,众所周知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关键设施就是曝气池和二沉池而曝气池的工况往往会在二沉池中体现出,因此只有对SV30的测定过程足够重视,才能更加了解整个生物系统的运行工况在SV30的测定中,排除上层液的状况,仅从沉降速率来说可分为沉降速率快和慢二种污泥,沉降速度快的污泥不一定都好,沉降速度慢的污泥也不一定都不好,当然这种所谓的“慢”是相对而言的,如: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速率比老化污泥慢,膨胀污泥沉降速率比正常活性污泥慢;沉降速率快的污泥又可分为低负荷污泥和高负荷污泥,其中高负荷污泥的沉降性能又比低负荷污泥好,但这是二种不同性质的污泥。

污泥沉降比观察法

污泥沉降比观察法

观察点
现状可能原因备注
① 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
② 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
③ 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① 曝气过度
② 活性污泥老化
③ 液面油状物所致
④ 污泥中毒
⑤ 丝状菌膨胀
⑥ 活性污泥缺氧① 曝气过度
② 活性污泥老化
③ 液面油状物所致
④ 反硝化所致
⑤ 丝状菌膨胀
① 土腥味重则活性高
② 酸碱为重则混合液PH异常③ 臭味重则可能缺氧
④ 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① 活性污泥活性越低越好
污泥沉降比观察法
一、液面1、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2、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3、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4、气味在沉降初期闻阶段,整沉性表现处泥水界面。

沉降比SV---柳暗花明又一杯

沉降比SV---柳暗花明又一杯

沉降比SV---柳暗花明又一杯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活性污泥沉降比 SV我们在上一篇活性污泥的开篇里面,了解了活性污泥的基本构成,知道了絮凝体由于携带大量的微生物以及无机物质,使其具有较大的比重,在一个相对静置的环境中,会产生良好的泥水分离效果,活性污泥絮凝体沉淀到底部,这就是活性污泥法中在生物曝气池后设置沉淀池的作用。

(可以点击回看活性污泥法开篇)为了检测这种沉淀效果,我们进行SV 的检测。

SV是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为30分钟)在一定容器内(1000ml量筒)沉淀后,活性污泥絮凝体所占的体积比例,以%计,通常情况下不写%,但是记住是一个比值。

SV在活性污泥的检测方法中,手段最为便捷,一般有一个带刻度的量筒就可进行,所以在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中是最常用的一种日常检测。

对活性污泥的沉降比一般取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进行,曝气池出口的微生物已经完成了有机物吸附降解过程,即将进入到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在此处进行沉降比的检测,能检测出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效果,同时也能检验二沉池的沉淀效果。

作沉降比的量筒应选择1000ml量筒,由于量筒的筒壁具有吸附力,在研究理论上称为上壁效应(Wall effects),会影响沉淀效果,因此体积越小量筒测出的Sv值越高,因此不应选择100ml的量筒,同理也不应选择锥形底的量筒。

一般来说,在5分钟内,活性污泥絮凝体会完成絮凝沉淀,在5分钟后,活性污泥絮凝体进入到压缩沉淀过程,沉降时间越长,沉淀的效果越明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可能长时间的做SV,所以一般规定活性污泥在30分钟的沉降后,所占的比例就是沉降比SV了。

我们来看,这是一个氧化沟工艺的活性污泥的30分钟的沉降,前五分钟的沉降和后25分钟的沉降可以和明显的看出,后25分钟的压缩沉淀过程是变化不是很明显的,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活性污泥的沉降观察,那么我们运行管理人员日常要从沉降比SV%可以看到那些呢?怎么观察SV?通过观察SV我们能得到那些?今天我们就来对SV 进行展开讨论。

A2O 工 艺 控 制 过 程-沉降比观测

A2O 工 艺 控 制 过 程-沉降比观测
2O A
工艺控制过程
沉 降 比 观 测
沉降比(SV30)定义:曝气池末端1000ml活性污泥
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后,所得的 污泥层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之比(%)。
沉降比检测简单,整个沉降过程近似地表达了曝气
池和二沉池的工作状况及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可以 侧面推定多项控制指标的近似值,对综合判断运行 故障和运转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集团沉淀阶段。在自由沉淀发生后,活性污泥不 断地絮凝沉淀下沉,越往下部沉淀,密度越高,相 互拥挤的活性污泥就会成集团式,发生同步的集团 沉淀现象。 观察要点
⑴进入集团沉淀阶段的活性污泥色泽将逐渐加深。如色泽 没有明显加深,要分析污泥浓度控制是否太低,污泥负荷是 否过大,进入生化系统的无机颗粒物质是否过多等。 ⑵集团沉淀阶段活性污泥絮团悬浮于量筒中部而不下沉, 多于充入多量气泡并发生中度丝状菌膨胀有关。
不同工艺故障时沉降比的表现
1、溶解氧不足:沉降性能不佳,上清液混浊,色泽 偏暗黑色。 2、曝气过度:沉降过程中上清液细小颗粒较多,有 下沉也有缓慢上浮的,颗粒间水体呈朦胧的感觉。 (絮体分解,小颗粒会使水体朦胧感,大颗粒随出 水放流。) 3、污泥中毒:沉降比上清液混浊,颜色暗淡,絮凝 性变差,沉降过程各阶段时间延长,絮团较小。
3、压缩沉淀阶段。活性污泥絮体进一步吸附压缩的 过程,这一过程耗时最长。 观察要点
⑴重点需要观察沉降的活性污泥的压密性如何。细密的活 性污泥通常代表活性污泥沉降性不佳,常见影响因素有污泥 浓度过低、污泥负荷过大等。良好的压缩阶段色泽呈深棕褐 色,带有鲜活的感觉,压缩的活性污泥如毛毡样卷曲而显粗 密感。 ⑵通过压缩阶段的活性污泥色泽及性状来判断活性污泥是 否出现老化是非常有效和准确的。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之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 % )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之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 % )

h 沉降过程
.c 镇 压实性
描述 最终的沉淀物密实度;
原因 1、惰性物质量(越多越密实);2、负荷高低(越低越密实);3、曝气程度(过度则 差);4、污泥是否中毒(细碎密实);5、丝状菌膨胀(随膨胀度而变化)
www 国城 色泽
描述 1、颜色的深浅;2、颜色的光泽;3、颜色的鲜艳度
原因 1、活性污泥活性(越高色泽越淡);2、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越色深而无光泽); 3、污泥中毒(色泽晦暗);4、活性污泥负荷(负荷越高色泽越淡); 5、丝状菌膨胀 (淡而白);6、污泥浓度(浓度越高色泽越深);7、污泥反硝化(色泽亮丽)
8、SV30:充分掌握这个控制参数,几乎可以代替以上所有控制指标的系统判断功能
(检测方便、体现二沉池沉降过程、为及早发现系统问题提供可能)
注:水世界网是本次大会的唯一信息发布网站,任何转载请注明本站!
1
无可替代的模拟二沉池效果
.org 作用
模拟二沉池的沉 降过程
沉淀污泥压缩状 态的确认
便于确认上浮污 泥发生过程
1、土腥味重则活性高;2、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3、臭味重则缺氧考虑;4、其 他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的流入。
inaci水网 活性污泥沉降比观察要点释疑 [沉降过程]
h 沉降过程
.c 镇 整沉性
描述 自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沉降阶段,整沉性体现表现出泥水界面清晰和整体沉淀
原因 1、活性污泥活性(越低越好);2、负荷高低(越高越差);3、曝气程度(过度则 差);4、污泥是否中毒(中毒污泥整沉差);5、丝状菌膨胀(整沉好但沉速慢)
or 间隙水
描述 原因
散在颗粒间水体清澈度;
1、曝气过度(大颗粒间隙水间仍可见小颗粒);2、活性污泥老化(间隙水清澈); 3、负荷过高(间隙水浑浊);4、污泥中毒(间隙水浑浊)

SV30实验状态各观察要点分析

SV30实验状态各观察要点分析

SV30实验状态各观察要点分析 SV30实验液面状态观察要点油状物描述 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通常稀薄而不易注意到(混合物粘度增大) 原因1、进水含有矿物质油或乳化液;2、进水含有洗涤剂或消泡剂;3、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4、活性污泥老化解体所致。

浮渣描述 棕黄色、黑色絮团状浮于液面原因1、曝气过度;2、活性污泥老化(棕黄色);3、油状物堆积过度;4、污泥中毒;5、污泥丝状菌膨胀;6、污泥缺氧;7、进水生化SS 高。

气泡描述 1、液面与量筒壁的成排气泡(较大);液面浮渣中有气泡(较小)。

原因1、曝气过度;2、活性污泥老化过度;3、液面油状物;4、反硝化;5、丝状菌膨胀。

气味描述 散发的气味原因 1、土腥味重则污泥活性高;2、臭味重则考虑缺氧或流入了厌氧池污泥过多;3、酸味重则生化池pH 异常,偏低;4、其它味道则可考虑工业废水原有的特殊味道。

SV30实验沉降过程观察要点整沉性描述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阶段,其整沉性表现出泥水界面清晰,成整体下沉状态。

原因1、污泥活性正常(无活性过度所致);2、污泥负荷正常(无高负荷);3、无曝气过度;4、无污泥中毒;5、无丝状菌膨胀。

速度描述 初期絮体絮凝速度、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速度、泥水界面形成速度。

原因1、污泥活性(越高越慢);2、污泥中毒(不明显);3、污泥膨胀(缓慢);4、污泥负荷(越高越慢);5、污泥老化(越老化越快);6、污泥浓度高(过早出现集团沉淀);7、惰性(无机)物质(越多越快);8、水温和扰动性影响。

间隙水描述 絮体形成后絮体间的水体状态(清澈度、悬浮颗粒)原因1、曝气过度(增加不絮凝细小颗粒数量);2丝状菌膨胀(高度清澈);3、活性污泥老化(有颗粒但间隙水清澈);4、污泥负荷高(间隙水浑浊)絮体形成描述 絮凝后的絮体大小、絮体沉淀方向(顺逆流)、絮体色泽 原因1、曝气过度(松散);2、污泥老化(粗实、色深);3、负荷高(絮体细小);4、丝状菌膨胀(絮体细密,泥面平整); SV30实验上清液观察要点清澈度描述 整体色度、浊度原因1、污泥负荷(越高越差);2、曝气(过曝气则变差);3、污泥中毒(整沉性差);丝状菌膨胀(高清澈度)。

堂课设计:曝气池SV测定及其应用

堂课设计:曝气池SV测定及其应用

曝气池活性污泥沉降比(SV )测定及应用【导课】在学《环境监测》及《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时,学过一个名词“污泥沉降比(SV )”,它在活性污泥法中对于“污泥性能”的判定及将来污水厂运行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今天,本次课程的目的:1.掌握正确测定污泥沉降比(SV )的方法及技巧;2.能够利用污泥沉降比(SV )指导活性污泥系统运行。

下面进入我们的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一、污泥沉降比(SV )的概念与作用1.污泥沉降比(SV )概念用1000mL 在量筒在曝气池出口处取混合液1000mL ,静置沉淀30min ,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总体积的百分比(%),用SV 或SV 30表示。

%100m in 30⨯=原混合液总体积所得污泥体积混合液沉淀SV 2.污泥沉降比的作用沉降比的大小与活性污泥性能和活性污泥浓度有关。

一般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范围是15%—30%。

当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相同时,污泥沉降比越大,说明污泥结构松散,沉淀性能差;当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沉淀性能相同时,污泥沉降比越大,说明活性污泥浓度越大。

对于特定的活性污泥系统,污泥沉降比代表污泥浓度,也可以以此控制污泥回流及排泥排放等实际操作。

正确测定污泥沉降比(SV )对于预防污泥系统异常有重要作用。

这就涉及到“如何正确测定测污泥沉降比(SV )”,注意不是“准确测定测污泥沉降比(SV )”。

二、如何正确测定测污泥沉降比(SV )对于测定的结果的“值”而言,即便有些误差也不会有过多偏差,所以其结果的测定主要取决于活性污泥系统自身。

之所以说是如何正确而不是准确,就是想跟大家说明:对30min 沉降过程的观察所得也非常重要。

不过,人们日常对污泥沉降比测定过程却具于对概念的理解的惯性而忽略。

正确的过程是:1.正确操作取得混合液后,观测人员应继续留在量筒旁边进行认真观察;2.及时、准确记录观测现象,观察要点如下图。

3.计算沉降比数据并汇同观察现象进行分析。

三、正确测定污泥沉降比的意义1.数据自身对回流、剩余污泥排泥量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沉降比(SV)的观察要点
在污水厂运行班每天都要做沉降比并将结果录入日报表,其实在沉降比实验过程相当重要,一些细微之处往往能告诉我们生化系统的运行状态,从异常现象里及时分析判断做出工艺调整,将生化系统调整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中,实验过程如此重要,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沉降比,从而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细微之处,最短的时间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生化池最佳运行。

污泥沉降比的意义
去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于1000ml量筒中,静止沉淀30分钟后,所沉降的活性污泥体积占整个取样提及的百分数(%)。

从定义上让人误以为,只要最终结果,其实过程也很重要。

沉降比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可以关联SVI、DO、MLSS、F/M、生物相、污泥龄、回流比等许多参数的判断。

沉降比检测方便,沉降比在生化系统中可模拟出二沉池的效果,这项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出系统的污泥沉降过程,沉降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为及早
发现生化系统问题提供了可能。

除开干扰因素,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尤为重要。

采样初期混合液处于完全混合状态,初期絮凝状态能够迅速看到絮体间清晰地间隙水,自由沉淀状态可以看到沉降过程了,集团沉淀状态观察到絮体积聚后的整体下沉,压缩沉淀过程状态时沉降过程已不明显,处逐步压缩阶段。

在做沉降比实验时的观察要点有上清液液面、沉降过程、上清液、沉淀物等。

1、仔细观察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

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

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④气味在沉降初期闻,土腥味重则活性高;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臭味重则可能缺氧;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2、仔细观察沉降过程中的整体沉降性、速度、间隙水、絮态等方面。

①在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阶段,整体沉降性表现出泥水界面清晰和整体沉淀。

活性污泥活性越低越好;污泥负荷越高越好;曝气过度则差;中毒污泥整体沉降性差;丝状菌引起膨胀整体沉降性好但沉降速度慢。

②速度分初期絮凝速度;自由沉淀和集团沉淀的速度;泥水界面形成的速度。

活性污泥活性越高越好;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越快;活性污泥负荷越高越慢;丝状菌膨胀缓慢;污泥浓度过早集团沉淀;惰性物质含量越高越快;水温和扰动性。

③絮体形成以后,絮体间水体情况,清晰度和颗粒物。

曝气过度增加不絮凝的细小颗粒;活性污泥活老化解体增加细小颗粒;污泥负荷过高混合液浑浊;丝状菌膨胀高清晰度。

④絮凝后的颗粒大小、絮体活动方向、絮体色泽。

曝气过度絮体松散;活性污泥老化絮体粗实、色泽深暗;活性污泥负荷过高造成细小絮体形成;丝状菌膨胀絮态细密。

3、仔细观察上清液清澈度、颗粒、间隙水、挂壁等现象。

①清澈度为上清液的整体色度、浊度。

表现及原因:污泥负荷越高、曝气程度过量上清液整体色度、浊度越差;污泥中毒整沉差;丝状菌膨胀上清液清澈。

②上清液悬浮颗粒数量。

表现及原因: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多颗粒;污泥是否中毒浑浊伴细小散在颗粒;活性污泥负荷越高越浑浊;惰性物含量越高越浑浊。

③散在颗粒间水体清晰度。

原因:曝气过度则大颗粒间隙水见仍可见小颗粒;活性污泥老化间隙水清澈;污泥负荷过高间隙水浑浊;污泥中毒间隙水浑浊。

④量筒挂壁,有活性污泥絮体颗粒。

原因:活性污泥老化;曝气过度。

4、仔细观察沉淀物的压实性、色泽、卷毡度、气泡等。

①压实性为最终的沉淀物密实度。

原因:惰性物含量越多越密实;污泥负荷高低越低越密实;曝气程度过度则差;污泥中毒细碎密实;丝状菌膨胀随膨胀度而变化。

②沉淀物的颜色深浅、光泽、鲜艳度。

活性污泥活性越高色泽越淡;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色深而无光泽;污泥中毒色泽晦暗;活性污泥负荷越高色泽越淡;丝状菌膨胀淡而白;污泥浓度越高色泽越深;污泥反硝化色泽亮丽。

③沉淀后污泥的絮凝性进一步强化,表层非压缩部将增强其吸附性。

原因:正常状态的沉淀活性污泥卷毡适度;活性污泥老化过度时表现明显;污泥中毒、高负荷时不具卷毡性。

④沉淀絮体内夹有气泡。

原因:曝气过度沉淀后即可见细小气泡;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老化后粘度增高;活性污泥反硝化搅拌后会释放出来;取样后高温细小气泡膨胀所致。

从上述现象及原因可以得知沉降比实验中,观察记录沉降过程中的现象及细微之处,能更早的得知生化系统运行状态优良,及早地作出分析判断及时的做出工艺调整,有利于生化系统以最佳的状态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