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专业教学执行计划开课年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总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2
必修
拓 学年论文
0.5
0.5
6
展 专题调查报告
0.5
选修1项
0.5
6
小计
2

就业指导
践 教 学 环 节
创业基础
就 创新创业任选
业 创 职业生涯规划 业 就业讲座
就业指导竞赛
0.5
0.5
1-6
必修
1
0.5
0.5
1-6
必修
3
3
1-6
选修 可用创新奖励学分替代,详见附件10
0.5
0.5
1-6
0.5
0.5
4
1
必修
2
必修
3
必修
4
必修
4
必修
5
必修
《老子》精读
2
2
5
《诗经》研究
2
2
5
明清小说研究
2
2
5
史书选读

鲁迅研究

美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


2
2
2
2
2
2
2
2
5
5
选修8学 分
5
5
选修8学


课科程 课程 模专块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分 课堂教学
实践(验) 教学
开课学期
修读要求
备注

中国古代文论
2
2
5

审计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程 模块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总学分 课堂教学
实践(验) 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当今时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各级党政机关、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部门的舆论宣传、文艺创作、教学科研、文化管理等工作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专业要求:具有全面的人文科学素养与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宽泛的人文科学知识,熟练掌握文学与语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书面与口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学制与修学年限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6年。

三、总学分额定总学分为155学分。

具体分配如下:(一)课堂教学学分:140学分,2571学时。

每个标准学期为20周,其中课堂教学18周,考试2周。

(二)实践教学学分:15学分。

1.军训2周1学分;2.公益劳动与自愿服务2周1学分;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周2学分;4.学年论文第2学年1学分;5.专业实习与实习论文10周4学分;6.毕业论文6周6学分;四、课程设置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社会需要,本专业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通识课和专业课构成,通识课和专业课均分别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

课程类别设置及学分分配如下:通识必修课,应修35学分。

专业必修课由14门课程组成,应修37学分。

专业选修课限选至少25学分。

通识选修课由四组课程构成,限选至少24学分,其中:人文素质类4学分,哲学社会科学类12学分(其中,哲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经济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历史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逻辑学概论、人类学概论等9门课限选6学分),自然科学类2学分,法学类6学分。

任选至少19学分。

任选学分可以选修专业选修课,也可以选修通识选修课。

对专业选修课另有规定,按照以下课组分类选修:语言学、语言应用课组,至少修满4学分;文艺理论、文学创作课组,至少修满4学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课组,至少修满11学分;综合文艺课组至少修满6学分,合计25学分以上。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授课计划及课程表 (一年级)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授课计划及课程表 (一年级)

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 23 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 14 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 23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 14 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二年级)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作家班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一年级)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作家班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二年级)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作家班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三年级)1-111、 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 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

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真挚的爱国情怀、广阔的社会视野、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具备坚实的文艺理论素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在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以及其他相关社会领域工作的现代化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学科领域接受比较系统的理论训练,并对本领域各学科发展、研究现状、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专业教育,同时提高业务能力和学识修养方面的系统综合训练。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需求,开设专业选修课和人文课的课程,并让学生较全面地接受行政公务、新闻采访、编辑等领域的实习,进行必要的方法与技巧实践训练。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系统的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哲学、历史、艺术、新闻等学科的相关知识;3.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有比较丰富的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4.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处理公务行政、新闻采访、编辑等问题的能力;5.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6.本专业师范方向学生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能够及时吸收新的成果,将新知识、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之中;7.本专业师范方向学生熟悉教学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四、主要课程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论、文献学、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等。

五、标准修业年限四年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七、课程统计八、课程设置(附表一至五)九、实践环节(未含课堂内实践环节)(二)师范方向十、毕业学分要求1.本专业非师范生须取得161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程类学分为142分,实践类学分为19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09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和艺术素养方面的知识,熟悉教育教学法规,了解语文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独立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教学管理、文秘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写作、逻辑思维、语文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普通话、社会实践等方面受到系统训练。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和职业规范;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学术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艺术素养;4、能阅读古典文献,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学理解能力;5、掌握我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及法规;6、掌握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教师职业技能、语文教育方法和原理,具备独立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五、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文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等。

六、学时与学分学时学分构成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1、理论教学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2、单独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17+2学分)3、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军训△:实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

(2)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课程方案

(2)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课程方案

(2)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普通中学及其它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师与社会文史工作者。

并为毕业生成长为语文教学战线的骨干和教育管理人员打下基础。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观念。

2、具备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有为发展社会语文事业服务的精神。

3、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专业造诣和人文素养。

4、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并初步了解学科领导和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

5、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汉语言文学及其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发展关系,关心本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掌握英语,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具有现代信息观念,具备现代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教师及社会语文工作者的职业重任。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1、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

鼓励学生攻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

2、最低毕业学分:165学分。

3、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1、学生必须修读全校性公共必修课41学分;学科基础课13学分;专业必修课39学分;共93学分。

其中体育、军事和计算机基础课试行通过性考试。

2、专业必修课中带☆号的为综合性课程。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按学校规定的学分数修读,具体为:社会科学类 2学分,自然科学类 4学分,艺术类 4学分,教育类2学分;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1学分。

共计13学分。

4、“学科导论”以讲座形式安排在各个学期,及时介绍学科研究前沿信息。

5、专业选修课分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以下规定至少修读45学分:(1)限选课修读30学分,其中,主选课程组为全体学生必须选修的课,共18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德育方面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2、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人文素质。

遵纪守法,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热爱文化、教育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二)智育方面1、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具有较高的文学理论修养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懂得基本的语言学理论,了解中外文学和语言发展的基本轨迹,掌握教育和文化管理的一般原理。

掌握本专业的系统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全面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掌握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有关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国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浅易的外文书刊。

2、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顺利地组织开展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3、具有自学进修能力。

能通过不断进修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其他方面1、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向上思想情绪。

3、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言语文雅、行为文明,注意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72学分,其中8学分为课外学分。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36/2

考查
080114064
楚辞研究
2
38/2

考查
080114065
汉赋研究
2
38/2

考查
080115066
唐诗研究
2
36/2

考查
080115067
《聊斋志异》研究
2
36/2

考查
080115068
杜甫研究
2
36/2

考查
080115069
李清照词研究
2
36/2

考查
080115070
唐传奇研究
考查
080115051
马列文论
2
36/2

考查
080115052
文学批评方法
2
36/2

考查







080115053
西方文论
2
36/2

考查
080115054
文化人类学研究
2
36/2

考查
080116055
中国古代文论
2
38/2

考查
080116056
文艺美学
2
38/2

考查
080116057
大学体育Ⅱ
1
36/2

考查
081603003
大学体育Ⅲ
1
36/2

考查
081604004
大学体育Ⅳ
1
36/2

考查
081804170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本文山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现代汉语课程编号:01124201学时数:98学分数: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1、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2)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民族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

(3)教学内容本课程由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五部分组成,分别从语言和现代汉语的性质、现代汉语的三大构成要素以及现代汉语的表达和运用方而对现代汉语进行全面介绍与分析。

第一学期讲述绪论、语音、文字、词汇部分,第二学期讲述语法、修辞部分。

(4)教学时数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98,其中课堂教学时数为88,课外语言训练与欣赏等实践教学活动时数为10o(5)教学方式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系统地传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不断吸收本课程和相近课程新的研究成果;注意木课程与相近课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的内容分工和衔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正文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4【学习目标】通过对木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结构,并且对现代汉语的概貌有全而的了解。

【主要教学内容】1、现代汉语的含义2、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3、现代汉语的特点4、现代汉语的地域分布与人口分布5、现代汉语与相关学科的关系6、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和方法【学习指导】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古今汉语相联系中外语言相比较教材与习题相配套现代汉语与相关学科相联系【本章各节内容】第一节信息、信息载体和语言第二节汉民族共同语第三节现代汉语的形成第四节语言文字立法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第一节信息、信息载体和语言【学习目标】认识语言与信息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语言信息观。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2016年5月修订)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1.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具有创意写作能力的多元化应用性人才。

具体包括中小学语文教师、高级文秘人才、新闻记者和编辑、对外汉语教师,以及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者及作家。

2.培养规格本专业人才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发展的眼光和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①热爱生命、追求真理、执著本职、报效祖国。

具有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有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觉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②具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

有宽广文化视野、科学思维方式和独立创新精神。

有较强的创意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以及办公自动化基本技能。

③具有组织协调、独立获取信息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④掌握一门外语,能较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一般的听说能力。

⑤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灵品格、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能体魄。

二、学制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

三、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修完有关课程,获得155学分以上,其中普通教育课程49学分,专业基础课40学分,专业选修课54学分,专业实习6学分,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6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根据国家有关学位授予的规定,符合学校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1.普通教育课程1.学时栏括号内的数字是实践(上机)时数。

2.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以专题方式授课,不参与周学时累加。

3.大学外语中的1学时听力参与周学时累加,但不属周学时限制范围。

2.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通识课语文教育专业方向课新闻传播专业方向课办公自动化专业方向课系列选修课说明:1. 专业选修课必须获得54学分,对应学期的学分未修得,可以在其他学期补齐。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 10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 程
课程分类 模 块
通识教育 英 语


通 通

识 修


课 修

军 事
体 育
学科平台
学 科 专 专业核心 业
课程 性质
通识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通修 平台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核心
2
2

外国文学(下)
2
2

中国戏剧史(上)
3
3

中国戏剧史(下)
3
3

外国戏剧(上)
2
2

外国戏剧(下)
2
2

中国电影(上)
2
2

中国电影(下)
2
2

外国电影(上)
2
2

外国电影(下)
2
2

中国电视剧
2
2

01031470
外国电视剧
2
2

理论/实践
理论 理论 理论+实践 理论 理论 理论+实践
理论
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 3
践部分)
暑期 三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军训
1
1

体育(一)
1
2

体育(二)
1
2

体育(三)
1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计划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培养有思想、有学识、有技能、能够从事社会文化、文学、文字工作的研究型、实用型人才,即三有三能双型人才。

二、指导思想1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对灿烂中国文学、文化的整体感受和独特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热爱。

3培养视野开阔、思想独立、精神自由,适应文化全球化发展,具有中外文学史、文化史、语言学、文艺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系统知识、理论修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增强学生对现代世界和学术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一切优秀的文学、文化,尤其是伟大的中国文学、文化的尊敬和批判意识。

三、课程特色可供多样化选择的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鲜明的高级专业方向课程,保证了“三有三能双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需完成以下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1、学校统一要求的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共53学分,其中英语需通过学校的ELC4;2、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共87学分;3、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12学分;4、毕业应修满152个学分。

基础必修课(共53学分)低年级必修课CHI1010现代汉语A2学分CHI2010现代汉语B(先修CHI1010)2学分CHI1020语言学概论2学分CHI1030文学概论A2学分CHI2030文学概论B(先修CHI1030)2学分CHI1040中国现代文学A2学分CHI2040中国现代文学B(先修CHI1040)2学分CHI1050中国当代文学3学分CHI1060古代汉语A(先修CHI1010)2学分CHI2060古代汉语B(先修CHI1060)2学分CHI1072外国文学A3学分CHI2072外国文学B(先修CHI1072)3学分CHI1082 中国古代文学A 2学分CHI1081 中国古代文学A作品选2学分CHI2082中国古代文学B(先修CHI1082)2学分CHI2081 中国古代文学B作品选2学分CHI1641 基础写作2学分CHI1643 新闻写作2学分CHI2243 文献学2学分高年级必修课CHI1090 公文写作2学分CHI1644 评论写作2学分CHI3082 中国古代文学C(先修CHI2082)2学分CHI3081 中国古代文学C作品选2学分CHI4082 中国古代文学D(先修CHI3082)2学分CHI4081 中国古代文学D作品选2学分专业选修课(共34学分)低年级选修课(至少修满4门课程,不低于8.0个学分)CHI1131 中国文学批评史2学分CHI1541 大众文化研究2学分CHI1542中国电视文化评论2学分CHI1583中外女性传记文学导读2学分CHI1594 文学社团与流派研究2学分CHI1595中国近代小说研究2学分CHI1630 中国电影文学2学分CHI2090 中国新诗研究2学分CHI2112 文化理论2学分CHI2602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作品研究2学分高年级选修课(至少修满13门课程,不低于26.0个学分)经典作家、作品研究系列CHI2180 苏轼研究2学分CHI2192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2学分CHI2390 王国维研究2学分CHI2400 鲁迅研究2学分CHI2401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研究2学分CHI2410 周作人研究2学分CHI2505 托尔斯泰研究2学分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研究系列CHI1534 左翼文学研究2学分CHI1543 十七年文学研究2学分CHI204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2学分CHI2051 新时期文学研究(先修CHI1050)2学分CHI2171 20世纪美国小说2学分CHI2490 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2学分CHI2500 古希腊文学研究2学分CHI2632 时间视域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2学分CHI2641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2学分文体学、文类学研究系列CHI1584中国传记文学研究2学分CHI2200 民间文学理论2学分CHI2271 唐宋词研究2学分CHI2710 唐诗研究2学分文学、哲学、艺术研究系列CHI2121 中国思想史2学分CHI2140 西方哲学史2学分CHI2149 美学导论2学分CHI2153 中国古典美学2学分CHI2210 庄子研究2学分CHI2211 《周易》研究2学分CHI2212 孔子研究2学分CHI2213 老子研究2学分CHI2214 孟子研究2学分CHI2215 庄子齐物论研究2学分CHI2241 经史导读2学分CHI2310 中国古代宗教2学分CHI2311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2学分CHI2350 叙事学研究2学分CHI2360中国文化研究2学分CHI2582 现代电影美学研究2学分CHI2642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化2学分CHI2810 中国通史专题研究2学分语言文字研究系列CHI1140 社会语言学2学分CHI1141应用语言学2学分CHI251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学分能力拓展课程CHI1501秘书实务2学分CHI1521新闻时事评论与写作2学分CHI6010编辑实务2学分CHI6040中学语文教法研究2学分通识课程(按学校统一要求选修)CHI1520 新闻深度报道研究2学分CHI1535 纪游文学专题研究2学分CHI2191 文学经典讲座2学分CHI2305中国古典小说选读2学分CHI2506 外国文学作品选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共12学分)CHI5050毕业实习4学分CHI5051学年论文2学分CHI5052毕业论文6学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表(11月16日修订)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表(11月16日修订)
教学技能训练(综合教学能力训练-讲课 、说课训练)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训 讲/训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讲授 讲授 讲授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 √ √
2 4
2 4
2 4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 实验 54 专业实践 ( 见 习 、 实 习 、 学 年 论 实验 18周
文)
1
1
1
1
1

毕业论文 创新教育 小计1
实验
8周
10 3 3 4 3 4
13
9
1
1 √ √
4 3 4 3 3 4 3 2 3 3 3 2 3
√ √ √ √ √ √ √ √ √ 8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5 √ √ √ √ √ √ √ √ √ √ √ √ √ √
教育思想素质 课程(4学分, 选修2学分)
现代科技概论 思维科学概论 美术鉴赏 音乐欣赏 语文教育史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2 2
名师名课研习 教师教育 拓展课程 教师教 (14学 育课程 分,选修 7学分 教师教育 技能拓展 课程(6学 分,学修3 学分) 语文文本解读 文言文教学研究 现代汉语与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评价研究 语文教学艺术研究 小计5 合计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度表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课程平 课程类别(学分) 台 课程名称 修读 学 学时 说明 分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考试方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课程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课程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学语文教师,并为其成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未来的教育家打好基础。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高水平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未来的教育家。

具体目标和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热爱真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质和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竞争意识,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人才。

2.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教师素质,具备成为未来教育家的潜能和较高的教学和教育改革、研究能力。

3.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有较强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了解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科学研究的全面能力。

4.掌握一种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5.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及授予的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最低须修满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8学分,专业教育课77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34学分,专业主干课25学分,专业系列课18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2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学生修满154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构成,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为48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38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为10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程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程教学计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301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别:化学工程与工艺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四年适用年级:2016级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薛连海方案制订人:陈纲领方案审核人:郑建东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理论厚实、能力本位、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及相关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于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化工人才。

毕业生可在化工、石油、原料制造、特用化学品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质量控制、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基本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础训练,具有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技术改造和对新工艺进行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诚信、守法、敬业、爱岗;2、掌握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3、掌握化工装置的工艺与设备设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5、了解化学工程学前沿以及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掌握一门外语和化工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具有一定创新意识;7、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8、具有强健的体魄及专业以外的人文社科和文化艺术修养及敏锐的判断力、理性的推断力和很强的适应性与自信心,懂得科学方法,能利用获得的信息解决复杂的生活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三、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四、课程体系(一)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波谱解析、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设计概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 河南理工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 河南理工大学
464
0
0
选修
121040250
秘书学SecretaryStudies
2
32
2
32
0
0
31
最低选2学分
选修
121040300
公共关系学PublicRelationsScience
2
32
2
32
0
0
31
选修
120040511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2
32
2
32
0
0
32
选修
121040521
新闻学Journalism
6
96
6
96
0
0
32
必修
120000170
形势与政策1
Situation and PolicyI
1
16
2
16
0
0
11
必修
120000180
形势与政策2
Situation and PolicyII
1
16
2
16
0
0
12
必修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80
21~41学期
军体类
必修
520000010
学时
开课学期


总学

周学时
理论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必修
120040100
现代汉语1*Modern ChineseLanguage 1*

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程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程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师范类)辅修及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8月制定)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其他能在企事业单位胜任高级文秘、新闻宣传、职业培训、社区文化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基本训练,初步具备从事教育、文秘、宣传、管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能说会写与交际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具体规格要求是: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并具有正确运用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以及对古今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4、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6、具有在教育部门以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宣传工作、管理工作、职业培训、社区文化服务的基本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18+4

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
22
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
新生研讨课2
2
16583109
形势与政策
11
16584153 1658413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
33 33
16584168
16584169
16584170
公 16583004 共 基 详见附表 础 00914006 课 63 详见附表
33
5
02075435 中国古代文学C(4) 3 3
8 02075004 现代汉语(2)
33
6
02075436 中国古代文学C(5) 3 3
9 02075052 文学概论A
33
4
02075437 中国现代文学D(1) 3 3
4 02076273 西方文论A(1)
33
7
02075438 中国现代文学D(2) 3 3
10 02076375 《毛诗正义》读书会 3
6 02076405 钱钟书读书会
3
8 02076376 《枕草子》读书会 3
9 02076420 中国诗话读书会
3
10 02076421 《周易》读书会
3
8 02076395 《墨子》读书会
3
35

3 5书
3
4会
(
3
6经
3
8典
研 36

3 5)
02076069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文学中的城市:上海
02076427 儿童文学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作业
教育技术基础
选修课
2
40
郭文革
网络作业
2009
春季
学期
入学
邓小平理论
公共必修课
3
60
北大教授
论文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公共必修课
3
60
唐大仕
闭卷
大学英语1
公共必修课
4
80
苏勇
闭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专业必修课
3
60
温儒敏、姜涛等
开卷
古代汉语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张联荣主
有限开卷(只能带词典)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专业必修课
3
60
姜涛、赵祖谟等
开卷
古代汉语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张联荣主
有限开卷(只能带词典)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吴晓东
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选修课
4
8国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选修课
3
60
姜涛等
论文
走近医学
选修课
2
40
刘虹
网络作业
音乐赏析
选修课
1
20
张鸿懿
专业必修课
4
80
吴晓东
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选修课
4
80
程郁缀等
有限开卷(只能带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
选修课
3
60
温儒敏、
论文
(八)汉语言专业教学执行计划
开课年级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授课教师
考试方式
2007
秋季
学期
入学
写作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温儒敏等
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
专业必修课
4
80
周先慎
有限开卷(只能带教材)
语言学概论
选修课
3
60
沈阳等
闭卷
美学专题
选修课
3
60
金永兵
论文
影视批评
选修课
3
60
戴锦华
论文
唐诗、宋词研究
选修课
3
60
程郁缀
闭卷
走近医学
选修课
2
40
刘虹
网络作业
音乐赏析
选修课
1
20
张鸿懿
网络作业
教育技术基础
选修课
2
40
郭文革
网络作业
毕业论文
其他
8
论文
2008
春季
学期
入学
大学英语3
公共必修课
4
80
苏勇等
闭卷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专业必修课
4
80
周先慎
有限开卷(只能带教材)
写作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温儒敏等
论文
语言学概论
选修课
3
60
沈阳、贺
闭卷
美学专题
选修课
3
60
金永兵
论文
影视批评
选修课
3
60
戴锦华
论文
唐诗、宋词研究
选修课
3
60
程郁缀
闭卷
走近医学
选修课
2
40
刘虹
网络作业
音乐赏析
选修课
1
20
张鸿懿
网络作业
教育技术基础
选修课
2
40
郭文革
网络作业
2008
秋季
学期
入学
大学英语2
公共必修课
4
80
苏勇
闭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