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教案:谈语言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关于语言的观点和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尊重。
(3)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关于语言的观点和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和阐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僻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讲解作者关于语言的观点和看法。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5. 写作实践:(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给出具体、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学习结束后,组织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谈语言》教案 (新版)语文版
10《谈语言》请大家用“七月流火”造句,理解使用词语不能望文生义,否则会闹出笑语。
1.学习作者将中心论点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论证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
2.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3.学会规范地使用语言。
1课时一、新课导入听故事找毛病。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
……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不当?找出来。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1生字注音时髦.(máo)圩.堤(wéi)斟酌..(zhēnzhuó)以讹.传讹(é)一劳永逸.(yì)弄巧成拙.(zhuō)2生词注解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事。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
假,凭借,通过。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3作者名片王力(1900—1986),字了一。
著名语言学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以及《中国语法纲要》等,共计40余种,论文近200篇,约1000万字。
三、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二部分(第2~5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三部分(第6~12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归纳文章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二)深层理解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试概括所举的事例。
(1)第3段:一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2)第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4)第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6)第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言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提高对语言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定义与特点2. 语言的功能3. 沟通技巧4. 跨文化交际5. 实践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的定义、特点、功能以及沟通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实践演练法: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沟通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谈语言》相关章节。
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
3. 案例材料:跨文化交际实例。
4. 实践演练道具:模拟情景所需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语言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语言的定义、特点、功能以及沟通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给定的案例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5. 实践演练: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沟通技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语言定义、特点、功能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3. 实践演练:观察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的沟通技巧,评价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跨文化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
2. 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的书籍,加深他们对相关领域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谈语言》优秀教案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谈语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语言”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书面语言。
(二)培养从议论文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和成语读一读,写一写:时髦弄巧成拙东拐西缠圩堤不假思考头头是道推敲斟酌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二)默读课文思考:1、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2、对如何使用书面语作者有什么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三)独立思考后,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提示:1、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2、作者对使用书面语的看法:(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5段阐述此观点);(2)书面语应当规范化(6~12段阐述此观点)。
3、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3段:一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2)第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4)第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6)第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范化)学生除从文中举例阐述外,还可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例如:“凯旋归来”;“这次比赛非要拿第一”;“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等口语中常犯逻辑或语法方面的错误,应纠正。
谈语言的教案范文
谈语言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本质特征2. 语言的功能3.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4. 语言的种类和分类5.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2. 讲解:详细讲解语言的本质特征、功能、起源、发展、种类和分类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作用和影响。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语言的认识和体会。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语言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的本质特征、功能、起源、发展、种类和分类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作用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语言的认识和体会。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一部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学教材,如《语言学导论》等。
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视频等,以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相关知识。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文章、讨论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交流平台。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15周,每周1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间。
3. 实践活动:安排一些课堂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
八、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中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王力《谈语言》教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语言学家王力的有关知识。
2.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3.学习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原则。
4.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学习用好书面语言。
【学习重点】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学习难点】1.学习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原则。
2.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学习用好书面语言。
【课前积累】1.了解作者王力,字,家。
2.了解背景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
表面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说到哪,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
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
因而这篇文章实在是大雅似俗。
3.积累词语(1)斟酌( ) (2)以讹传讹( )(3)圩堤( ) (4)勉强( )(5)时髦( ) (6)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七月流火:。
不假思考:。
头头是道:。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
以讹传讹:。
【课上突破】一、课文结构(一)(1自然段) 。
(二)(2-5自然段) 。
(1)(2自然段) 。
(2)(3-4自然段) 。
(3)(5自然段) 。
(三)(6-12自然段) 。
二、中心论点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是:它有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 ;第二个分论点是。
三、写作特点本文分论点没有直接提出,而是隐含在或者说渗透在具体的论述中。
这种情况在文章中比较少见,但在谈话中也并非绝无仅有。
【课后提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
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
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②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
“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
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
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中关于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论述。
学会欣赏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分析,探讨不同语言的特点和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语言的态度,提高语言素养。
培养学生相互倾听和理解的意识,促进人际交流。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中关于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论述。
2. 学会欣赏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
2. 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谈语言》2. 参考资料:相关语言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案例和事例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提问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与理解:分配课文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深层次含义。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分析,探讨不同语言的特点和魅力。
4. 表达与展示:邀请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写作展示,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
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反思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六、教学延伸:1. 项目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关于语言多样性的项目活动,如制作语言特色展示板、编写语言多样性短剧等。
2. 语言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和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学习一门外语、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交流等。
七、作业布置: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种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实践。
谈语言教案(详细版)朱雅丽
《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书面语言。
2、培养从议论文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2.难点: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三、学习方法1.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min)(或者采用角色扮演)导入语: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速燃银烛,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他接着说:“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看是个什么东西。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老婆,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提问: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又听懂了呢?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说到王力先生,我们学中文的对他可是又敬佩又畏惧!畏惧,是因为我们大学四年最难学习,最容易挂科的两门课程——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界的泰斗都是他,他的著作《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一度令我们头痛不已!那敬佩的理由就太多了:作为地道的广西人,王力先生竟然奇迹般地成为了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与传统语文学的传承者。
广西人说好普通话,成为语言学家有多难,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们这些实习老师是被王力先生考怕了,今天也让他来考考你们吧!放心,我们的pk规则远没有快乐女声那么复杂,以小组为单位回答课堂上的一切问题,答对就加分。
脱稿都能答对的,老师果断给他加两分。
(三)、基础知识检测方法:一张幻灯片展示注音,请一个学生作答。
《谈语言教案》word版
《谈语言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的重要性和学习语言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力技巧和口语表达技巧。
1.2 教学内容语言的定义和功能学习语言的方法和技巧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讲解语言的定义和功能:介绍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思想和感情。
讲解学习语言的方法和技巧:介绍听力技巧和口语表达技巧,如听歌、看电影、模仿发音等。
第二章:听力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
2.2 教学内容听力技巧的定义和作用常用的听力技巧和方法2.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讲解听力技巧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听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口语和文本。
讲解常用的听力技巧和方法:介绍听歌、看电影、模拟对话等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口语表达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提高口语水平。
3.2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技巧的定义和作用常用的口语表达技巧和方法3.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口语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讲解口语表达技巧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口语表达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讲解常用的口语表达技巧和方法:介绍模拟对话、口语练习、参加口语俱乐部等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阅读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4.2 教学内容阅读技巧的定义和作用常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4.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讲解阅读技巧的定义和作用:介绍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获取信息。
讲解常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介绍快速阅读、阅读理解、笔记等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写作技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5.2 教学内容写作技巧的定义和作用常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5.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写作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讲解写作技巧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并提高思维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谈语言》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实例,阐述语言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提高人际沟通技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谈语言》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2. 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
3. 运用课文中的实例,阐述语言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的论述逻辑。
2. 运用课文中的实例,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
3. 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谈语言》2. 相关资料:关于语言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的文章或视频。
3.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语言的定义和功能。
(2)提问:你们对语言有什么样的认识和体会?2.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谈语言》的内容,重点解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观点。
(2)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论述方式和逻辑。
(3)举例说明语言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运用。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全班讨论:选取几组代表进行汇报,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和探讨。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段关于语言重要性的小作文。
(2)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
谈语言--教学设计
《谈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内容,能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3、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
4、学习本文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3、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语言的丰富多彩性。
2、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教学难点】规范的使用口语和书面语。
【教学方法】默读、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必背我要积累生活中受伤难免,失败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活中,失去了对人生的追求与远大的理想。
没有一个人的前进道路是平平稳稳的,就算是河中穿梭航行的船只也难免颠簸,生活中所遇上的坎坷磨难不是偶尔给予的为难,而是必然所经受的磨练。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张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张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张对打扮的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呀!”新娘听了很不高兴。
小张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弥补,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说话,请多包涵。
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
你觉得哪些词语使用不当?找出来。
﹙学生很快能够找出其中的错误。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二、自学指导1、走进作者.2、积累字词.3、文章要注意用语口语化,规范化,作者是怎样逐步提出并阐述这一观点的?4、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试拟出全文的结构提纲5、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三、自学点拨点拨一: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
谈语言的教案范文
谈语言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本质和功能,提高对语言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本质:符号系统、意义表达、信息传递。
2. 语言的功能:交际、思维、文化传承。
3. 语言的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语言的本质、功能及美的体现。
2. 教学难点:语言的美,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的本质、功能及美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语言实例,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美。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语言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2. 讲解语言的本质:介绍语言的符号系统、意义表达、信息传递。
3. 讲解语言的功能:阐述语言的交际、思维、文化传承作用。
4. 分析语言的美:讲解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的美。
5.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语言实例,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语言的认识和感悟。
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语言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
2. 收集一些语言美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3.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制定一个实践计划。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估他们对语言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情况,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对语言的深入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教材,提供系统的语言学习材料。
2. 多媒体工具: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材料和文化背景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谈语言》优秀教案
《谈语言》优秀教案《谈语言》优秀教案1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将中心论点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论证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3、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
教学策略:讨论法、默读法。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把握本文的论点以及展开论点的方式。
难点使学生从自身做起,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
教学活动一、导入师:我们生活中每天要说很多话,可能是太平常了,大家反而不会注意其中的规范和修饰。
我们平时常用的口语大多有它相对应的书面语,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例子?生:父亲――爸爸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书上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口语究竟有什么关系?生:书面语更规范。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口语。
师:今天我们就在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带领下,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二、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1、适当介绍作者情况和作品背景:2、师:这是一篇相当于学术讲座的谈话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
3、抽多名学生发言;4、师小结:见板书设汁㈠三、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中心论点1、师: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而是自然地蕴含在谈话之中,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提高其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加以点拨,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说法逐一进行辩驳。
(见板书设计2)由每组的负责人发言,说出讨论出的中心论点。
(1)“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
”(2)“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号虑大众化:”(3)“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4)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4、纠正学生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的做法,使学生明确以下内容:作者淡沦的足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可以归纳为“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又可分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是“书面语不能脱离u语”,第二个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这是由本文的形式决定的,因为谈话必须乎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
八年级上谈语言教案
八年级上谈语言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谈语言》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
2、了解语言学家所谈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
3、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领会本文所谈的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难点: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学习方法】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故事找毛病: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
……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不当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找一生简介作者3、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积累词语。
三、这是一篇相当于学术讲座的谈话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找出文章列举的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2、学生分成甲乙两大组,分别讨论两级例句各自出现了什么毛病,尽可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甲左乙右)3、甲组同学研读第2至第5段,乙组同学研读第6段至第12段,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王力先生针对书面语的使用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并板书在黑板上。
4、用凝练的语言概括这两句话的内容,选择最漂亮的一句板书在黑板上。
五、开展讲笑话,明语病的竞赛活动汉语言博大精深,我们却要热爱自己的语言,又要严肃地运用它,不要闹笑话。
请你想想,在生活或学习中你有没有闹过笑话看过的、听过的也可以(即兴创作的也可以)先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荐同学发言,其他同学指出毛病所在。
谈语言的教案范文
谈语言的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的重要性和功能。
2. 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语言的定义和功能。
2. 语言的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语言的定义和功能:解释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表达和沟通思想。
3. 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讨论语言学习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性。
4.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语言学习的经验和目标。
第二章:语言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
2. 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类型的兴趣和欣赏。
教学内容:1.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2. 不同类型的语言:标准语、方言、俚语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同语言形式。
2. 讲解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解释口语是日常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形式,而书面语是在书面表达中使用的语言形式。
3. 介绍不同类型的语言:标准语是官方承认的语言形式,方言是特定地区使用的语言形式,俚语是特定群体使用的非正式语言形式。
4.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语言类型的了解和体验。
第三章:语言的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语言学习的方法:听、说、读、写等。
2. 语言学习的策略:记忆、练习、交流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
2. 讲解语言学习的方法:解释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个基本方面。
3. 介绍语言学习的策略:讨论记忆、练习、交流等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4.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和经验。
第四章:语言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言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语言应用的敏感度。
教学内容:1. 正式场合的语言使用:商务、学术等场合的语言特点。
2. 非正式场合的语言使用:日常交流、社交媒体等场合的语言特点。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语言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的特点;(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增强对语言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拓宽视野;(3)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定义与功能(1)介绍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2)阐述语言的功能:信息交流、思维表达、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等。
2. 语言的分类(1)根据语言的系属关系,介绍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等主要语言家族;(2)分析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语言的定义与功能;(2)语言的分类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重要性;(2)学生分享对语言的认识和体会。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语言的定义与功能;(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不同语言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探讨语言的起源和发展;(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研究成果。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笔记;2. 选取一种非母语,了解其特点和魅力;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语言在交流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敏捷性、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语言;3. 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4. 跨学科教学:结合文学、文化、历史等学科,丰富语言教学的内容。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的定义和重要性。
概述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1.3 教学活动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
讨论语言的重要性和学习语言的目的。
1.4 作业准备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语言的简短介绍。
第二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2 教学内容讲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介绍一些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和观点。
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语言起源和发展的小视频。
分组讨论语言的演变过程。
研究一种古代语言,了解其特点和历史背景,并做简短介绍。
第三章:语言的类型和结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及其结构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类型的语言,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非语言交流等。
讲解语言的结构特点,如语音、语法、词汇等。
3.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语言实例。
小组讨论语言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3.4 作业选择一种语言类型,深入了解其特点和应用,并做简短介绍。
第四章:语言的变异和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的变异和变化现象。
4.2 教学内容讲解语言的变异现象,如方言、土语等。
介绍语言的变化过程,如语音变化、语法变化等。
4.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语言变异和变化的实例。
分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研究一种方言或土语,了解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做简短介绍。
第五章:语言的交际功能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及其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讲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如表达意思、传递信息、建立人际关系等。
介绍一些交际技巧和策略。
5.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语言交际的实例。
分组讨论交际功能的重要性和应用。
5.4 作业准备一个关于自己的一次交际经历的分享,并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第六章:语言与思维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探讨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谈语言-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谈语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
2、了解语言学家所谈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
3、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难点: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朗读不规范的报刊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导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时髦(máo)、拙(zhuō)、圩堤(wéi)、娓(wěi)、斟酌(zhēn zhuó)以讹传讹(é)、费解:不好懂。
弄巧成拙,七月流火,不假思考,头头是道,以讹传讹,不以为然,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三、展示提升:作者简介:王力先生是广西人,早年家境贫寒,十四岁的时候,仅读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
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
二十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
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20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
四、分析课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展示提升1、提示:文章共12个自然段,阐述的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的中心论点。
课文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问:课文脉络清晰,可分为几个部分,请拟出课文的提纲。
明确: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
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1)(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2)(第2~5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①第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②第3、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③第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3)(第6~12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①第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②第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③第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谈语言》教案1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
5:通过比较诗风的变化,体会文学来源于生活。
其中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故事找毛病: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
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
《石壕吏》语言凝练、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
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
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
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
抓走。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
《谈语言》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能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欣赏本文平实易动的语言。
3、学习本文道理论证和事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
分析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三、学习难点
品味本文大雅似俗的语言风格。
四、学习方法
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
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色。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步骤
一、说教材:
《石壕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第一课时已学过了前两首,学生
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这篇《石壕吏》应该
问题不大。
章愈加生动。
二、说目标:
结合这个单元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语文教案:谈语言
学习重点:
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
论文的方法。
2. 获取文化营养,丰富思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
辨的习惯,享受思辨的乐趣。
3. 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的兴趣和习惯。
4.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
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建议
1. 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可组织学生讨论,以提高
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2.
“七月流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弄巧可能成拙。
但此
例的直接意义却在于读书不能望文生义。
教学中可借此例引导学生
认真读书。
“最好水平”,作者说在书面语中不能用,在口语中勉
强可用,因为本文是在谈论书面语。
其实,用在口语中也是错误的,也不可取,口语也要规范。
学习内容
1. 大雅似俗的风格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
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
表面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
说到哪儿,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
语言运用
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
因而,这篇课文实在是大雅似俗。
2. 关于课文的论点
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是“书面语
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它有两个分论点。
第一个分论点是“书面
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二个分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课
文的论点并没有直接提出,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
分论点也没有
直接提出,而是隐含在或者说渗透在具体的论述中。
这种情况在文
章中比较少见,但在谈话中也并非绝无仅有。
因为谈话必须平易,
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
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
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
同时,谈话常常是开始的时候想到了最重
要的内容,然后又想到其他方面,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
有人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可能认为本文
的论点是“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
把这话作为论点
的困难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论的是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众化”指的其实是“不能脱离口语”,只是因为上下句都谈到了读者,才说成“大众化”。
第三,作为论点,这里的“考虑”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上文
说到“不能忘了”,这里才用“考虑”与之呼应。
有人可能会认为
论点是“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
这种认识的困难还在于,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当较为简约,
比如说成
“口语的加工,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
考虑大众化”。
能不能认为文章的论点是“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
范化”?这样也不行。
因为“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不通,所谓“化”是向某个方面某种性质转变的意思,但口语在前,书面语在后,怎么能把后来的转变为原有的呢?“书面语规范化”的说法也
不通,因为并不是先有了一种不规范的书面语再使之规范,作者的
意思是对口语进行加工,进行规范化。
那么,说文章的论点是“文
章要口语化,规范化”如何?那也不行。
因为“文章规范化”会使
人误认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
这是不是说文章的论点只有一
种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论点就可以表述为“书面语
应当是经过加工的口语”。
其实,“经过加工的口语”,就是“口
语的规范化”。
3. 课文中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
因为是谈话,所以本文的语言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
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
但既然是议论文,与
记叙文相比,句子还是长一些,结构复杂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多一些。
这里只分析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他们不懂得,文章脱
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该句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
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
问题在于,“不懂得”的宾语是由一个复句结构充当的。
有的语言
学家把这样的单句叫做超句,而且这个复句结构又是一个多重复句,总体上是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并列复句。
作者为什
么要用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呢?答案只能是:表达思想的需要。
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正是第一个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但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作者不能把这个分论点写上去,如
果那样,必然会前言不搭后语。
因为这里是在批评反面现象,所以
说“脱离了口语”。
为了表意更加充分,更加饱满,也为了句式更
加流畅,作者又换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
对这种反
面现象的最好批评,莫过于指出其结果:“不可能是准确、鲜明、
生动的”。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多重复句:“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
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而这个复
句所阐明的道理与上文所批评的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之间
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那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作者就把这
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形成了有人称之为超句的复杂的
单句:“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
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
关于结构
课文可分成三部分。
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
(一)(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
语言。
(二)(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1)(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2)(3――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
成拙。
(3)(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
朴实的好。
(三)(6――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1)(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2)(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3)(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4)(11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5)(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模拟试题】
《谈语言》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时髦()圩堤()斟酌()
勉强()逻辑()
2. 辨字组词。
握()撑()
僵()疆()
违()讳()
譬()髦()
揖()辑()
3. 解释下列词语。
(1)弄巧成拙:
(2)适得其反:
(3)以讹传讹:
(4)约定俗成:
(5)一劳永逸:
4. 选出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他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于人的甚多。
b.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昂然。
c.他画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莫不惟妙惟肖。
d.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
他晚年的作品、,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