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婚嫁礼俗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ce744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3.png)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哪些内容?一、婚前准备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一系列的婚前准备工作。
首先,男方需要向女方家长提亲,并出示身份证明和婚姻条件。
女方家长则负责考察男方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品德。
同时,双方还要进行详细的婚姻谈判,包括聘金、婚后住房等事项的商议。
双方家族之间还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示婚姻的神圣和重要。
二、彩礼和聘礼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男方要向女方支付丰富的彩礼和聘礼。
彩礼是指男方给女方家长的礼物,包括金银首饰、衣料、粮食等;聘礼则是男方给女方的财物,如房屋、田地等。
这些礼物的丰富程度往往代表了男方的经济实力和对女方的尊重。
彩礼和聘礼的交换也象征着两个家庭的和睦和彼此间的尊重。
三、婚礼仪式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独具特色的婚礼仪式。
在婚礼当天,双方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送新郎和新娘出嫁。
婚礼仪式包括酒宴、祭祀、拜堂等环节。
在祭祀环节中,双方家长会向祖先祈福,祈求新婚夫妇能够幸福美满。
在拜堂环节中,新郎新娘会双双下跪行礼,并接受家长的祝福和祝贺。
整个婚礼仪式庄重而庄重,充满了吉祥的气氛。
四、婚后生活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婚后的生活安排。
男方需要承担起家庭的经济责任,负责照顾妻子和子女。
而女方则负责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
双方还需要相互尊重和体谅,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强调家庭和睦,重视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合作。
五、离婚制度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离婚制度。
夫妻双方如果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
如果无法解决,双方可以申请离婚。
离婚要经过家族长老的审批和裁决,确保离婚的公正和公平。
同时,离婚后的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也要进行公正的处理。
总结: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规定了一系列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包括婚前准备、彩礼和聘礼、婚礼仪式、婚后生活和离婚制度等。
这些规定体现了土家族对于婚姻的重视和尊重,强调了家庭、亲情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法不仅是一种习俗和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土家族的传统婚礼
![土家族的传统婚礼](https://img.taocdn.com/s3/m/14cb23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c.png)
土家族的传统婚礼在中国的众多民族中,土家族是其中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婚礼习俗。
土家族的传统婚礼历史悠久,仪式繁复,注重礼仪和家族传承。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土家族传统婚礼的全过程。
一、婚姻准备土家族的婚姻往往由父母和长辈们安排。
通常,女方的父亲会向男方提亲,这一过程被称为“拜堂”。
男方需要回赠一些礼物,如戒指、锦囊等,以表示对女方父母的尊敬和诚意。
婚姻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摆宴”。
在摆宴的前一天,男方需要准备一些食物和饮品,以招待女方父母和亲戚朋友。
这个过程也是男方向女方家庭献上诚意和礼物的机会。
二、婚礼仪式1. 闹喜土家族的婚礼通常开始于闹喜。
闹喜是一种狂欢喜庆的方式,以增添婚礼的气氛。
通常由一群朋友和亲戚组成的队伍,到新郎家闹腾一番。
他们会敲锣打鼓,吹嘘和唱歌,以示庆祝。
2. 迎亲随后,是迎亲环节。
新娘会穿着土家传统的婚纱,由嫁妆姑娘和伴娘陪同,从自己的家里出发,到新郎家。
一路上,新娘要穿越一系列的考验,如踏彩、穿过冰水等。
这些考验旨在展示新娘的贤淑和坚韧。
3. 安床在新娘到达新郎家后,会进行“安床”仪式。
这是夫妻相守共度一生的象征。
床前通常会摆放一些象征幸福美满的物品,如双喜字、红帐等。
然后,新婚夫妻会一同跳上新床,寓意幸福美满和忠诚相伴。
4. 敬茶婚礼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敬茶。
在敬茶仪式中,新娘和新郎分别向父母和长辈们敬茶,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长辈们则会赠送一些礼物,以祝福新婚夫妻。
5. 晚宴在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会与亲朋好友一起举办晚宴。
这个场合不仅是庆祝新婚夫妻的喜事,也是亲朋好友们相聚的机会。
晚宴过程中,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舞蹈、唱歌、乐器演奏等。
三、新婚生活土家族的传统婚礼仪式结束后,新婚夫妻就会开始新的生活。
他们要共同照顾家庭、孝敬父母,并为未来的后代承担责任。
同时,他们也会参与到土家族其他传统节日和庆典中,继承和传承家族文化。
总结:土家族的传统婚礼仪式独具魅力,凝聚着这个民族的深厚文化传统。
土家族婚俗礼仪
![土家族婚俗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1c389dbd19e8b8f67d1cb911.png)
土家族婚俗礼仪土家族的民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文化以及语言文字等等,那么你们知道土家族荤素礼仪吗?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土家族婚俗礼仪,快来学学吧。
土家族婚俗礼仪提亲男女青年相爱后,由男方家请媒人带上挂面,条肉或酒(称为"手礼")到女方家去向其父母征询意见,这叫"提亲"。
如女方家父母断然拒绝,就会退回"手礼"。
红书开亲又称"下书子"经过提亲征得女方家父母同意后,男方家择吉日请媒人带上面条、猪肉衣料或衣服,用红纸折成的信封状的红书,内页折成六折或八折,不写字,称为"空书"送到女家,男青年随同前往,也有先相亲再下书子的。
至此两家初步结成亲戚,双方开始来往。
特别是女方父母过生,男方必须带礼物去祝寿。
土家族忌讳农历的六月和腊月行媒,称为"六腊不行媒"。
烧香、讨年庚通过下了两封书子后,婚姻基础基本稳固。
男方家则要择吉日请媒人带上条方(条形肉)、面条、火腿、衣料、鞋子等礼物及内页写上书单的一封红书和写上男方生辰的庚帖、香纸烛等到女方家"开书单",也叫"烧准香"。
并征询女方的生辰,这叫"讨年庚"。
标志着两家正式结成姻亲,此后,男方可以称女方父母为"亲爷"、"亲娘"。
过礼通过讨得的年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确定婚期。
在女方家举办花园酒的头一天(木黄一带提前到3个月或半年),男方家请媒人和先生(能说会道机灵的人)带上猪肉面条、盐茶米面、衣服鞋袜、首饰礼物及香纸烛包封书子、火炮等送到女方家,这次礼物特别丰厚,女方家主要亲戚每家一块肉、一把面条。
这些礼物放在女方家堂屋上方的方桌上,由女方家执事先生焚香燃烧,祭祀祖宗。
女方家回赠男方新鞋一双。
这叫过礼,又叫行"雁奠礼"。
花园酒在婚期前一天,女方家宴请亲朋好友。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9f25a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8.png)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至今传承着一些传统婚嫁的习俗,那么,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一、定婚前的礼仪官府文告规定“百姓男女年纪相当,又无亲属制服,而男女父母情愿结姻者,必先央媒约,通知明白,……一有不愿,即止。
”民间也演渐成俗。
男方托媒人,提亲讨口气;女方放话看人家。
这个过程完全是由媒人牵线搭桥,在双方父母主持下进行。
二、行聘订婚。
女方“看人家”允许之后,男方择期备台盒,即备绢帛,簪环,果酒等物,书写有第几男、姓名、某年、月、日出生的男家庚书生,礼物男用红全开具,后写姻眷弟某率男某顿首拜。
请媒人随同到女家。
女家收聘,用相同格式写好女子庚书,中帖红签上写“领谢”二字,交付媒人回复男家。
举行定婚仪式之后,男方所送聘礼称之为打发。
此后,男女双方即可走动,但主要是逢年过节时男方到女家拜年。
三、择选婚期,预置衣饰,办置嫁奁。
择期的讲究是按照男女双方“八字”找推定吉日,如女家许约,即行定期,定期之后,由男家用名帖开具婚礼单,另以红全开明迎亲日期,先告祖先,由媒人送往女家之后,男家开始制备衣饰,布帛,果饼等物,果饼称“茶食”,严格按照女家亲族辈分准备,不得差错。
早期,男家置办的礼物和女家置办的嫁奁都是在正式婚期前送往对方,以后演变为迎亲出嫁的当天随带,这就增添了婚期的喜庆色彩,而且双方都可以在亲朋族友面前显示体面。
四、喜期。
有的地方称“过期”。
举行婚礼,历时三四天,有许多仪式,显得十分繁杂和格外热闹,其间有:1、上头:女了出嫁前一日,择族戚夫妻双全有德行的人,以两条线互相绞合勒去鬓边短发,拔去汗毛,曰“开脸”,亦曰“上头”,为分梳,此时始挽成高髻,又称“粑粑纂”。
2、陪十姊妹:女儿出嫁前一日晚上,设素宴,请未婚女子九人和新娘围席而坐,称为“陪十姊妹”,又谓之“带花酒”。
由两个陪姑娘先围席作四十八个揖之后,请新娘坐席中间,牵亲者挨其左右而坐,其余按长幼而坐,由歌师傅或新娘自已开台“陪十姊妹歌”。
湖南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南土家族结婚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627dfe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3.png)
湖南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南土家族结婚风俗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家族结婚风俗:
提亲:男女双方的家长在媒人的介绍下商定婚事,男方家长要带上礼品到女方家中提亲。
定亲:男女双方在确定婚事后,要进行定亲仪式,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一些礼品,表示诚意和尊重。
订婚:男女双方在定亲之后,要进行订婚仪式,男方要送给女方一些贵重的礼品,如金银首饰等,表示对女方的爱和承诺。
婚礼:土家族婚礼通常在农历的正月、五月或九月举行。
婚礼上,男方要请来乐师,演奏土家族传统的乐曲,女方要穿上传统的土家族婚纱,进行拜堂、敬茶、行酒等仪式。
抬新娘:婚礼当天,女方的亲友要抬着新娘到男方家中,表示送嫁的意思。
迎新娘:男方要在家门口张灯结彩,迎接新娘的到来,还要准备好丰盛的宴席,招待新娘的亲友。
点蜡烛:新娘到了男方家后,要进行点蜡烛仪式,表示新娘已经成为男方家庭的一员。
敬茶:婚礼当天,男女双方要互相敬茶,表示尊重和祝福。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是怎样的?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cd409f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a.png)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是怎样的?一、迎亲礼1.天婚土家族的婚姻起源于神话传说,传说中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相爱并私定终身,世世代代为人类结合姻缘。
因此土家族迎亲礼中有天婚这一环节,新娘新郎分别扮演牵牛、织女来模拟这一传说,以此表示对神话故事的祝福。
2.请媒土家族男方家族会派人请女方家族组织一次请媒仪式。
男方派出负责请媒的人,穿戴整齐,佩戴土家族特有的装饰品,携带香烛、红绳等礼品,前往女方家族,向女方家族提亲。
这一仪式旨在正式向女方表达求婚的意愿,表示男方对女方的尊重和认可。
二、订婚仪式1.祭祀仪式土家族的订婚仪式通常会在男方家中举行,举办订婚仪式前,会先进行祭祀仪式。
族人会在家中设立祭坛,摆放猪头、鸡鸭等祭品,家长代表族人向土地神、祖先等神灵祈求保佑和祝福。
2.礼品交换订婚仪式中,男方家族将准备好的礼品,如糖果、烟酒等送给女方家族,女方家族也会回赠一些礼品,如绣品、鸡鱼等,以示双方的喜好和友好。
三、婚礼仪式1.迎亲队伍土家族的迎亲队伍很大,通常会有百人以上。
队伍由男方领队,队伍中会有鼓手、吹箫手等人表演传统音乐,队伍会经过女方村庄,展示土家族的独特风俗和文化。
2.入门仪式新娘到达男方家后,会由男方的亲人、朋友组成的队伍迎接。
新娘会踏着七彩絮缎,走过门槛,象征顺利和吉祥。
婚礼的这一环节充满欢乐和喜悦,彰显了土家族传统婚礼的独特魅力。
3.拜堂仪式在土家族婚礼中,拜堂仪式极为重要。
男女双方家族会事先商定好祝词和礼仪,婚礼当天,新郎新娘会跪拜祖先和长辈,并进行交换戒指的环节。
这一环节体现了家族的传承和对双方婚姻的祝福。
四、婚后习俗1.亲子仪式土家族婚姻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亲子仪式。
新婚夫妇进入新房后,会进行一系列象征生育的仪式,如撒发糕、点花烛等。
这些仪式寓意着新婚夫妇要早生贵子,延续家族的血脉。
2.喜宴土家族的喜宴也是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喜宴上的菜肴丰盛多样,有鳝鱼、猪肉、羊肉等,寓意着丰衣足食和幸福美满。
农村土族结婚风俗
![农村土族结婚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50ad68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6.png)
农村土族结婚风俗土族是居住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的一个民族,他们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土族社会中,结婚被视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需要遵守一系列的传统规矩。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土族的结婚风俗。
一、婚前准备在土族社会中,父母会为子女选择婚姻对象,他们会考虑到对方的家庭背景、职业、家庭状况等。
如果对方家境优秀,他们就会倾向于选择对方为子女的配偶。
婚前,男方要先向女方家人提出求婚,并表示自己的真心和诚意。
女方家人会安排一些相互了解的活动,例如相互拜访、吃饭等。
如果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问题,就会正式确定婚事。
二、聘礼在土族结婚中,男方需要向女方的家人送一定数量的聘礼,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尊重。
聘礼的数量因地区而异,一般情况下,男方需要给女方家人一些钱、布匹、食品、饮料等。
如果双方家庭间的关系比较亲密,男方还会送些家禽、家畜、家具等大件礼品。
三、结婚仪式在结婚前一晚,女方家人会在家里辟出一间房间,称之为“洞房”。
男方的家人会送一些贺礼,例如桌子、床铺、盆栽等物品,为新婚夫妻营造一个温馨和舒适的住处。
在结婚当日,男方的家人会穿上盛装,身着土族的传统服饰,带上花环、花翎等配件。
女方则要穿上白色的婚纱,头上戴上盛满彩色珠子的发饰。
在仪式开始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传统的礼仪。
男方会在女方家门口摆上一些礼品,例如贝壳、海螺、水果等,表示诚意和尊重。
女方代表家长会率领女方全家人浴礼,接着男方家长会将红色的带子套在女方头发上,表示双方的婚姻连理,并祝愿新婚夫妻百年好合。
接着会交换戒指,并在家里为新婚夫妻举办一个温馨而隆重的婚宴。
四、婚后生活在土族社会中,婚后夫妻双方要尽好“三从四德”的责任,即男子要尊重妻子,妻子要顺从丈夫。
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互相扶持,在困难时互相支持和鼓励。
他们还会将对方的亲属作为自己的人看待,尊重彼此的家庭观念和传统文化。
以上就是关于土族结婚风俗的详细介绍。
在土族社会中,结婚是人生大事,需要遵循一定的传统仪式和礼仪,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爱心。
土家族传统婚俗
![土家族传统婚俗](https://img.taocdn.com/s3/m/a30d13d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d.png)
土家族传统婚俗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而美丽的传统婚俗。
土家族的传统婚俗承载着他们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看法和期望,是他们世代相传的珍贵宝藏。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土家族传统婚俗的各个环节,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 婚前准备阶段在土家族,婚姻是两个家庭的联姻,因此婚前准备阶段非常重要。
首先,男方家庭会选派一名长辈或者中介人去女方家提亲。
提亲的过程是一种庄重而庄重的仪式,双方家庭会就婚事进行深入的商议,并商定婚礼日期。
2. 婚期确认土家族传统婚俗注重选择吉日良辰。
在土家族的传统农耕文化中,选择婚期是十分讲究的。
双方家庭会请示家族的长辈,以确定一个吉利的婚期。
同时,还会进行祭祀仪式,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婚姻的幸福美满。
3. 彩礼交换土家族的传统婚俗中,彩礼是婚姻必不可少的环节。
彩礼既是男方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和爱意,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男方会按照地方风俗和自身经济状况,向女方家庭赠送一些礼品、金钱或者其他有价值的物品。
女方家庭会在交换彩礼的同时,准备一些嫁妆。
4. 婚礼庆典土家族传统婚俗中的婚礼庆典非常隆重而热闹。
婚礼会在双方认可的日期举行,地点一般在男方家或者公共场所。
婚礼庆典通常进行三天,期间有各种形式的传统仪式,如拜堂、敬茶、交杯酒等。
一些有特殊技能的表演者也会被请来为新人献艺,给婚礼增添欢乐气氛。
5. 新婚之夜新人在婚礼结束后,会进入新婚之夜。
在土家族传统婚俗中,新婚之夜十分重要,也是新人开始婚姻生活的关键时刻。
双方需要进行一些特定的仪式,以祈求婚姻的美满和幸福。
同时,新婚之夜也是新人开始亲密接触的时刻,有许多相传已久的道德规范需要遵守。
6. 婚后习俗土家族传统婚俗并不仅仅停留在婚礼庆典上,婚后习俗同样重要。
新娘在嫁入新家后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如不能回娘家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和尊重家族的传统。
同时,也会有一些喜庆的活动和习俗,如举办婚宴、拜访亲友等,以庆祝新人的婚姻之喜。
土家族传统婚嫁习俗与礼仪
![土家族传统婚嫁习俗与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3e9716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9.png)
土家族传统婚嫁习俗与礼仪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传统婚嫁习俗和礼仪。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土家族传统婚嫁习俗与礼仪中,我们可以见证他们对于婚姻的热爱、真诚与尊重。
1. 准备婚礼在土家族传统中,婚礼的准备工作是一项庄严而严肃的任务。
首先,两家人要通过长辈之间的交流确定婚礼的时间、地点和详细安排。
接下来,女方家庭会准备嫁妆,这是由金银、布料、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组成的。
而男方家庭则会准备迎娶仪式所需的礼品和必备品。
在这个阶段,两家人通常会共同商量筹备婚礼的细节,以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
2. 迎亲仪式在土家族传统婚嫁习俗中,迎亲仪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新郎一般会带领一群好友和亲属前往新娘家庭,接新娘回新郎家。
在新娘出门之前,她必须先脱下父亲为她准备的白披肩,换上新郎为她准备的红披肩。
这是一种象征着过去和未来的转变,也是对女方家庭的感谢和告别的表示。
接着,新郎和新娘会一起行拜天地、祭祖和拜堂的仪式,表达对天地、祖先和家人的敬意和感谢。
3. 婚礼仪式土家族的婚礼仪式通常有多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饭席仪式和婚礼宴会。
饭席仪式是新娘与新郎家庭之间的第一个正式见面,也是新娘正式入主新郎家庭的象征。
这个仪式中,两家人会共同用饭,以表示关系的融洽和祝福的表达。
随后的宴会是一个盛大的场合,亲朋好友会一起庆祝这对新人的喜庆。
在宴会上,新人会向亲友致谢,并进行跳舞、表演和游戏等互动环节,以增强彼此间的感情,也寓意着幸福婚姻的开始。
4. 结婚之后土家族传统婚嫁习俗和礼仪并不只是限于婚礼当天,它们还融入到新婚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新婚夫妇会按照传统习俗,完成一系列的彩礼和红包交换活动,以示对对方家庭的尊重和情谊。
此外,在结婚后的日子里,新媳妇必须在丈夫家庭中展示她的能力和美德。
她需要表现出贤良淑德、勤劳持家等传统女性美德,以获得家庭成员的认可和尊重。
总结:土家族的传统婚嫁习俗与礼仪在当地人的心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土家族的婚嫁习俗
![土家族的婚嫁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201ca5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7.png)
土家族的婚嫁习俗土家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湘西、鄂西等地区,虽然分布不同的地区,但是婚嫁的习俗是大同小异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土家族的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土家族的婚嫁习俗一、婚嫁前奏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女婚姻不能自由,少男少女结合全由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从提亲开始,虽程序井然,却稍嫌繁琐。
托媒。
男方托请一能说会道,且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人(多为女性,俗称媒婆)到女方家里提亲,此后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况。
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则由媒人互通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
男女双方八字若相契合,双方即口头联姻。
定婚。
八字既合,则可拿之,故定婚又称“拿八字”。
由男方购置红色庚书,写上男方生辰,然后装于精制拜帖盒内,由媒人赴女方家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书,即算正式订亲。
认亲。
由男方择定吉日备齐族茶(若干份猪肘、面条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则邀约族人至亲齐聚堂屋。
灯烛辉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导下谦恭有加,称父叫母,呼姑唤叔。
报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报告喜结良缘的日期。
此后男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喜期前夕,男方备办彩礼。
所谓“彩礼”,无非面酒糕糖、“长枪短枪”(猪长蹄谓之长枪,短蹄谓之短枪)。
讲面子的男方,往往整猪相送,名曰“礼猪”。
男方还需备办结婚衣物,女方也忙着准备“陪嫁”,其间家具被褥、锅碗镜妆之物日渐增多,新娘更是刺绣裁剪,赶制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袜。
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内,准新娘邀约邻近女友,帮忙做针线活。
银针闪烁,彩线飞舞,姑娘们边哭边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乐,似哭实乐,唱哭间杂,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哭声悠扬宛转,极富乐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
其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婚嫁前奏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十年八年,至于“娃娃亲”和“指腹为婚”的则长达一二十年。
说到土家族的婚嫁习俗,不能不提及土家族较为流行的一种情形:土家族喜欢“姑表开亲、姨表开亲”,即所谓的“亲上加亲”。
土家族传统婚礼习俗
![土家族传统婚礼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8adb67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8.png)
土家族传统婚礼习俗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土家族传统婚礼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传统婚礼的一些重要习俗,以及这些习俗背后的寓意和意义。
1. 迎亲仪式土家族婚礼的第一步是迎亲仪式。
在婚礼当天,新郎一般会在亲友陪同下到新娘家中迎接新娘。
这一环节注重礼节,通常由新郎和新娘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主持。
迎亲仪式开始之前,会有专门的人员主持燃放鞭炮,表示喜庆。
随后,新郎会敲击门扉,并由新娘的父亲或哥哥等家族长辈开门。
这象征着新郎进入新娘家庭,表示两个家庭的和谐团聚。
2. 纳彩仪式接下来是纳彩仪式,也是土家族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
纳彩是新郎家人送给新娘的彩礼,体现了新郎家对新娘的尊重与关爱。
在仪式上,新郎的家人会将彩礼摆放在婚床上,主持人会逐一讲解每种物品的意义。
常见的彩礼包括饼干、糖果、糕点、金饰、红包等。
纳彩仪式过后,新郎和新娘互相敬茶,向彼此的父母行鞠躬礼,表示尊敬和感恩。
3. 结婚仪式结婚仪式是土家族婚礼的重点,通常在新郎和新娘双方家族的共同祖庙或教堂举行。
仪式开始前,由主持人宣读双方家庭的族谱,以示家族的延续。
随后,由家族的长辈代表对新人的婚姻进行祝福和教诲。
在土家族传统婚礼仪式中,还常常会举行蒙面舞蹈、唢呐表演等传统文艺活动,以增加仪式的庄重和热闹气氛。
4. 宴请宾客结婚仪式结束后,土家族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宴请宾客。
以“闹头”为代表的新人闹洞房,是传统土家族婚礼中的一大亮点。
在闹洞房的过程中,新郎新娘会接受来自亲友的戏谑和考验,展示他们的智慧和机智。
整个过程既欢乐又紧张,寓意着新郎新娘在家庭中的团结与包容。
5. 送亲仪式土家族传统婚礼的最后一步是送亲仪式。
这一环节是新娘离开娘家,随新郎返回新家的过程。
在送亲仪式中,新娘的父母会派出亲友陪同新娘,这些人被称为“藕竿”。
藕竿的人数通常是奇数,代表吉利和团圆。
整个送亲的过程中,亲友们会高歌助兴,为新人送上祝福。
土族婚礼流程
![土族婚礼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5f1e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a.png)
土族婚礼流程如下:
柜子抢上前。
土家姑娘出嫁,娘家必为女儿制作柜子、箱子、火盆、书案等嫁妆,在出嫁路上必须走在最前面。
插花挂红。
在新郎新娘举行婚礼的头一天,新郎家的亲戚朋友应邀前来给新郎头上插花、身上披红。
拦门礼。
也叫"拦门酒"或"一十二道拦门酒"。
在男方娶亲队伍将要进入女家大门之前,女方总管事与男方带宾官之间斗智慧斗酒力的游戏。
带宾。
带宾实质就是接亲,是土家族青年男女结婚这天被男方请到女方家去娶亲的领队,也叫"带宾官"或"礼官"。
报号。
报号是土家族人在给新娘抬嫁妆时抬前端的为抬后端的随时报告路况的一种独特的语言方式。
此外,还有迎亲拜堂、压床、铺床、抢床等流程。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中有哪些需要亲友帮助的环节?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中有哪些需要亲友帮助的环节?](https://img.taocdn.com/s3/m/732d73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b.png)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中有哪些需要亲友帮助的环节?一、收福礼土家族婚姻仪式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收福礼。
在土家族的传统观念中,福礼的收取与祝福、吉庆密不可分。
新娘子嫁入新家时,需要由亲友帮助搬运大量的福礼。
这些福礼一般由大红包、米糕、糖果、水果等组成,象征着新娘子的吉祥和幸福。
在收福礼的过程中,亲友们会争相参与,共同搬运,以表达对新娘子的祝福和喜庆之情。
二、陪伴闺房传统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中,新娘子嫁入新家后的第一个晚上,亲友会陪伴她入洞房。
亲友通常会事先收拾好新房,布置得温馨而浪漫。
在新娘入洞房之际,伴娘或其他亲友会敲锣打鼓,喧闹热闹地引导新郎进洞房。
而新娘则会依次向亲友们敬茶,表示感谢和敬意。
这个环节需要亲友们帮助引导、唱和、壮声助威等,以增加喜庆气氛,也让新娘子感受到亲友们的关爱。
三、割蓝带土家族传统婚姻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割蓝带。
新娘子嫁入新家后,由岳父岳母为新娘子割下额前系有青蓝带的发髻。
青蓝带为新娘子身份的象征,其割下意味着新娘子完全融入新家庭。
在这个环节中,亲友们会在一旁目睹、见证和为新娘子加油助威,以增添更多的庆祝和祝福气氛。
四、送新娘子入洞房在土家族传统的婚姻仪式中,送新娘子入洞房是一个集体行动。
亲友们会争相竞逐,希望能够有幸送新娘子入洞房。
送新娘子的队伍中会有乐队、舞者,以及一众喜气洋洋的亲友。
整个队伍会载歌载舞地走向新房,为新娘子送上美好的祝福。
这个环节需要亲友们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以展现土家族人民的团结和友爱精神。
以上所述仅是土家族传统婚姻仪式中需要亲友帮助的几个环节。
然而,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还有许多其他环节,如敲锣打鼓、喊口号、唱歌跳舞等,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地需要亲友们的协助和参与。
可以说,亲友的融入使整个婚礼更加热闹、喜庆,也更加加深了新娘子对亲友们的情感纽带。
在传承和发扬土家族文化的同时,这种亲友友谊的体现也为族群间的情感交流搭建了桥梁,彰显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习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习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7b3d3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0.png)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习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婚前仪式1. 婚前准备:土家族传统婚姻习俗在婚前有着独特的准备工作。
未婚男女自幼时就会在家族中接受培养,学习尊重长辈、照顾家庭、传统礼仪等。
为了准备婚礼,家族中的女性会亲手织制婚纱、绣制床幔等装饰品,而男性则要准备娶亲所需的礼品。
2. 提亲仪式: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中,男方会派代表前往女方家族提亲,这是一个十分庄重而庄重的仪式。
代表会携带着各种礼品,如猪、鸡、酒等,代表男方家族对女方家族的尊重和诚意。
3. 迎亲仪式:在迎亲仪式上,男方家族会派出喜儿和迎亲队伍,奉上礼品,向女方家族表示诚意。
女方家族也要派出迎亲队伍以示礼节,并且欢迎男方进入家门。
迎亲队伍通常伴有歌舞表演,喜庆的氛围让人难以忘怀。
二、婚礼仪式1. 礼仪庄重:土家族的婚礼仪式通常都是非常庄重而隆重的。
在主持婚礼的媒人的带领下,亲友们会一起参与婚礼的各个环节。
婚礼的仪式包括祭祀祖宗、拜天地、进门、合酒、交杯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民俗婚礼习俗: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中,常常有一些有趣的民俗活动。
比如,新婚夫妻要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回女方家过一个晚上,被称为“旱渡河”。
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寓意新婚夫妻在婚后的生活中能够顺顺利利、一帆风顺。
三、婚后生活1. 家庭责任: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中,男方有着重要的家庭责任。
他们需要侍奉岳父母,尊重长辈,保护和照顾妻子,维护家族的尊严和荣誉。
同时,女方也要尽力维护和守护家庭的美满幸福。
2. 尊重传统:传统婚姻习俗中,土家族强调婚姻的坚贞和忠诚。
夫妻之间要忠诚相待,互相尊重,并且要遵循家族的传统习俗。
例如,不要轻易离婚,要尊重岳父母的意愿等。
在土家族传统婚姻习俗中,参与各个环节的人们,都能够体验到浓厚的乡土氛围和家族的凝聚力。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家族的事情。
因此,对于婚礼习俗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尊重,方能更好地维系家庭和睦的关系,传承土家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土族婚礼习俗
![土族婚礼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42b235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c.png)
土族婚礼习俗土族婚礼习俗土族的婚礼非常有特色,他们的婚礼都是非常有特点,是结合了土族以及自然界斗争的一个产物。
那么土族婚礼由哪些风俗,土族人结婚都要经历哪些的步骤文化,你都知道吗?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往下看看吧!土族都是如何结婚的土族的结婚仪式是非常有特点,非常有自己民族的风俗特色,该项目在零六年的时候就列入了国家第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人们对于他们是非常重视的,对于他们是非常的看重的。
土族婚礼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
仪式隆重热烈。
提亲无论是自由恋,还是父母决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家求婚。
媒人多为男性,一般要请村里有名望的长者,或与女方家沾亲带故的人,便于说合。
提亲时,两位媒人要预备•j锅馍和蒸花卷各一付、酒两瓶,并带上哈达,到女方家说亲。
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就会把礼品原封不动地送还男方。
若同意这门亲事,则收下礼物,热情招待媒人,并将空酒瓶送回,这是非常别致而明确的信息。
定亲女方家同意后,请来本家各户家长,并邀请男方家的父亲或叔父,同媒人一起来商量定婚。
男方需带两包茯茶、三瓶酒、一条哈达、两付馍馍,作为吃喝礼。
并送给女方家父亲一包茶,母亲一件长衫料子。
同时送一部分财礼。
在议礼过程中,女方家开始故意要很多彩礼,这时,媒人和男方家父亲或叔父,向女方家的长辈频频敬酒,说好话,使彩礼的数目降到最合适的程度。
送礼定亲后,男方家请媒人给女方家分期分批送礼。
但主要的彩礼要在办喜事前三个月送毕,以使女方缝制衣服等。
彩礼分干礼、衣料和首饰,也有全部送线的,衣料由女方自己选购缝制。
按土族传统习惯,在未娶亲前,女婿不到女方家去。
现在逢年过节,不仅要去,还要给女方家人分别送礼物。
选吉日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举行。
大约在一个月前,先由男方举行择吉日仪式。
土族称婚宴为"霍仁",择吉日称"砣让霍仁",即首宴。
参加择吉日首宴的,有女方父亲、叔父或哥哥等人,男方也对等地请人赴宴,加上媒人,约有七八个人,共同请神择吉日。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02c16c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2.png)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的传统婚嫁、葬礼、节日等习俗,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寓意。
一、土家族的传统婚嫁习俗土家族的传统婚嫁习俗独具特色,以其庄重而民俗色彩浓厚的仪式而闻名。
在土家族的传统婚礼中,通常会有一系列的环节,比如彩礼交换、迎亲队伍等。
彩礼交换是土家族婚礼中的重要程序,新郎需要准备一笔丰厚的彩礼来送给新娘的家人,以示尊重和感激。
在迎亲队伍中,新娘通常会坐在装饰华丽的花轿上,由众多亲朋好友护送到新郎家中。
整个过程庄重而热闹,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二、土家族的传统葬礼习俗土家族的葬礼习俗注重尊重和纪念逝者,体现了对死者的崇敬和对生死的思考。
土家族葬礼中,亲友们通常会举行隆重的送葬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葬礼期间,还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比如撒地、撒尘、挂笺等。
撒地是指丧家人在出殡时将一些土壤洒在路上,象征着祭奠亡灵并祈求亡灵的归属。
撒尘则是为了避邪和祓除不祥,具有驱邪的意义。
挂笺则是亲友们在逝者的墓前悬挂纸条,用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
三、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习俗土家族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火把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其中,火把节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土家族群众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沿街行进,庆祝丰收和祈福。
火把节不仅是土家族人民展示自己的热情和喜庆的时刻,也是人们祈求吉祥和幸福的重要渠道。
此外,火把节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比如土家族舞蹈、歌曲等,充分展示了土家族的文化魅力。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体现了他们的劳动精神、家族观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习俗也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使土家族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和自豪。
正是这些传统习俗,使土家族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并且丰富了中国多元文化的面貌。
希望土家族的传统习俗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a7c32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2.png)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一、迎亲仪式在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中,迎亲仪式是婚礼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这一天,新娘的家人会派出一群人去迎接新郎的洞房。
迎亲队伍会穿过村庄的大街小巷,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吸引了许多人的围观。
这时,新郎的家人会为迎亲队伍准备一些牺牲品,如糯米酒、鸽子等,用来招待迎亲队伍。
二、过大门仪式过大门仪式是土家族婚礼习俗中的一大传统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为热闹喜庆的环节之一。
新娘会在一片喜庆的锣鼓声中,穿过装饰着五彩缤纷花朵的大门。
新郎则会带着鲜红的马鞭站在门口,用鞭子挥动,象征要“赶走”霉气。
这个仪式象征着新娘离开家庭、开始新的生活,而新郎也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三、喝交杯酒仪式在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中,新人喝交杯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新郎新娘分别举起装满糯米酒的碗,互相喝三次,并在每次喝酒前说上一句美好祝福的话语。
这个仪式寓意着新郎新娘在今后共同生活中互相扶持、百年好合。
四、拜堂仪式拜堂仪式是土家族婚礼习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新郎新娘会向祖宗祈福,祈求新婚生活幸福美满。
同时,新郎新娘手持红线,围绕神案拜四次,象征着他们的结合是由上天注定的,并会为新娘戴上一块红布,象征着永远的关注关爱之情。
五、丰盛的婚宴土家族的婚宴以丰盛的菜肴和热闹的气氛而著称。
在婚宴上,主办方会准备各种土家族特色菜肴,如酸汤鱼、酸白肉等。
这些菜肴口味独特,充满土家族的风情。
同时,在婚宴上还会有各种表演,如歌舞表演、杂耍等,给婚礼增添了一份喜庆的氛围。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丰富多彩,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
这些传统婚礼习俗代代相传,凝聚着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
通过这样的婚礼习俗,土家族人民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8629d1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3.png)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婚礼习俗在传统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丰富多样,充满了深厚的民族特色和情感。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土家族的婚礼习俗。
婚前准备阶段土家族的婚礼准备工作通常要提前数月进行。
首先,男方需要通过中介人向女方示意其婚姻意愿。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就会邀请双方家族的长辈进行商议,并确定结婚的细节和具体日期。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婚纱、礼金、彩礼以及请柬的准备。
土家族注重彩礼的交换,男方需准备一定数量的象征婚姻吉祥的物品,如鸡、鱼、糖果等。
迎亲仪式土家族婚礼的第一个环节是迎亲仪式。
在仪式开始之前,男方会准备好节目,包括表演歌曲、舞蹈等。
同时,女方家庭会准备好敬茶、敬酒等传统节目。
仪式开始时,由男方亲属带领着新郎出门,新娘则坐在花轿中等待。
伴随着锣鼓的齐鸣和鞭炮的声响,一道道五彩缤纷的烟花会点亮整个婚礼现场。
新郎随后会将新娘接回男方家中,象征着两个家庭之间的和谐与团圆。
敬茶仪式随后的环节是敬茶仪式,这是土家族婚礼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在这个环节中,新娘和新郎会相应地向两方长辈敬茶,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而长辈则会赐予年轻夫妇的祝福和红包。
婚礼宴席土家族婚礼的高潮部分是婚宴。
土家族的婚宴通常非常盛大,席间会用到许多传统的菜肴和点心,如土家酸汤鱼、酸辣土豆丝等。
同时,到座宴客的贵宾还会被赠送席卷,象征着主人的诚意和热情款待。
婚庆舞蹈土家族婚礼还有一项非常引人瞩目的环节,那就是婚庆舞蹈。
新郎新娘会在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喝彩下跳起精彩的土家族舞蹈。
这些舞蹈以其欢快的节奏和独特的舞姿,展现出土家族热情豪放的性格和活力。
离别仪式土家族的婚礼在结束之前还有一项离别仪式。
这一环节象征着新娘正式离开父母家庭,加入新的家庭。
离别仪式通常会包括新娘与父母、兄弟姐妹的道别,既有新娘情感的宣泄,也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感情。
结语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丰富多样,传承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这些独特的习俗不仅彰显了土家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品质,也展示了他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土家族婚礼习俗
![土家族婚礼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57e4c63a76eeaeaad0f33007.png)
土家族婚礼习俗与汉族相比较而言,虽然土家族也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体而言婚姻还是自由的.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摆手节、女儿会等大型节日和生产活动中相识、相恋,以对山歌、吹木叶表达爱情,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可结婚.土家族的婚姻习俗是是所有土家民俗中仪式最为复杂、程序最为完整、细节最为精致的民俗之一,其程序可分为五大部分:求肯(即求亲)、定亲、结婚、送亲、回门.其中每一大部分又由许多小环节构成,程序极为完整,内涵颇为丰富.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一、求肯(即求亲)男女双方有意之后,男方会选着一位能说会道的媒人(通常为女性),带上一些男方准备的糖酒、腊肉等,去女方家求亲.此时,媒人会极力撮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完成男方的托付.若女方家长收下了礼物就表示默许了这桩姻缘,随后就是通族即女方家长向父老乡亲宣布自己女儿的婚讯.通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上的即女方父母挨家挨户告诉他人女儿的婚讯,另一种是女方办一场酒席(酒席所需的物品一律由男方提供),请父老乡亲吃一顿饭,在酒席上宣布女儿的婚讯,这顿饭是不能收父老乡亲的礼金的.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二、定亲求肯成功以后就是定亲,俗称写八字、吃耳朵酒.酒席依旧是由男方提供物品,女方举办,宴请乡邻.写八字就意味着正式的定亲,男方当然也要来参加写八字,主要是来认亲,认识女方的一些亲戚朋友.在酒席开始之前,男女双方要相互交换生辰八字,同时要请风水先生把结婚的日记定下来,俗称报日子.酒席结束后,男方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糖、酒、粑粑等给前来参加宴席的父老乡亲,粑粑一般是四个或者六个,不能是单的,也不能是八个,因为人们觉得八有倒八辈子霉的意思,不吉利.需要注意的是,男方既要给女方的乡邻(多为父亲一方的人)准备粑粑,也要为女方母亲娘家一方准备粑粑,所以双方一定要事先商量好具体的人数,确定礼物的数量,可多不可少,因为在送出父亲方的礼物之后,要确保母亲娘家方的礼物依旧是足够的.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三、结婚八字写过之后,女子离家的日子也就开始倒计时了.这时,男女双方都会为婚礼忙碌,女方要置办嫁妆,男方置办结婚所需物品.在结婚前一个月(也有七到十天前开始的),女子就会停止下地做活,开始进入哭嫁环节.哭嫁是整个土家婚嫁习俗中最为独特、最为动人心弦的环节,土家族女子从十二三岁起就开始学习哭嫁,并且哭的好不好也成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贤惠的标准,如果哭不好或者不会哭,就会被人看作没教养,甚至受到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哭嫁歌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由新娘哭诉、亲人们劝慰开导的一种以哭伴歌的形式,它抒情性强、曲调低沉、哀婉动人,被音乐家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在婚期到来的前一天要进行圆礼,所谓圆礼是指男方需为新娘买一套衣服、鞋子等,同时也要为女方提供酒席所需的猪肉,这些都要男方请人送到女方家,同时女方也要为男方买一套结婚用的衣服和鞋子,让来人带回去给男方,不能让人空手回男方,不然很是失礼.园礼后就是大婚之日,这一天的宴席称为接客酒,意为广接各方亲朋好友,这时客人需要给一定的礼金以示祝贺之意.第二天便是戴花酒,女方举行戴花酒,要摆出所有嫁妆,亲友送礼祝贺,同时给新娘开脸,用红线将脸上汗毛扯掉,把眉毛修成弯月形,解辫挽髻于脑后,插上银饰,头围新丝帕,标志着新娘已不再是懵懂少女而已为人妇.戴花一般在堂屋由礼仪师举行,此时新娘的长辈需要给新娘一个红包,俗称嫁妆钱,可多可少,视亲疏而定,视条件而定.新娘戴完花以后就会回到闺房,按照风水先生事先看好的方位坐在床上等待男方的迎娶.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四、送亲当男方的迎亲队伍进入新娘的村寨时,在正式进入新娘家之前会有一个拦门酒.所谓拦门酒是要在新娘家堂屋门口放一张八仙桌,摆上包谷烧酒,并请来寨中德高望重的族老和歌师来组织仪式.迎亲队伍来到堂屋前时,首先由女方主管把门的族老唱讲贺词,然后迎亲队伍中最年长且声望高的长者唱答谢词.若男方的唱答能让女方满意,则在门前饮酒,开门接客,否则就会被关在门外(一般不会故意刁难男方,若男方回答不上来,女方会给一些提示).迎亲队伍进了门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女方也要为送亲做最后的准备了.当出阁吉时到了,会有拖亲,即比新娘年长的女性阻止新娘出阁,表达对新娘的不舍.拖亲后,新娘必须从堂屋出门,当新娘跨过门槛的一瞬间,礼仪师会讲一把筷子(通常为十二双)扔向新娘的头顶,口中念到:一把筷子十二双,今朝送你到外乡.贵也从今天起,贱也从今天完.当筷子要落到新娘头上时,送亲队伍中会有人给新娘撑开一把伞,避免筷子砸到新娘.而送亲的人选早在接客酒那天就由主任和礼仪师商量确定下来了,送亲队伍中的送亲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一般由新娘的嫂子、婶婶、姑姑等充当.无论是男方的迎亲队伍,还是女方的送亲队伍在确定迎亲或者送亲时都要遵循一条规则,即俗语所说的姑不娶,姨不送,意思是姑父不能为男方迎亲,姨妈、姨夫不能为女方送亲,因为姑和孤谐音,姨和一谐音,两者皆有鳏寡孤独之意,不吉利.在新娘出门之前,新郎要见岳父岳母并向他们保证自己会好好对待他们的女儿,凡事会让着她,叫岳父岳母放心.偶尔也会有哭女婿,即岳母放心女儿不下,要求男方好好对待自己的闺女.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女儿出嫁是喜事,应该要让女儿开开心心出门,不宜破坏喜庆的氛围.新娘出门后要在村头洗一下脸,意为不能带走娘家的一粒灰,而这个洗脸水新娘不能自己倒掉,会有人帮新娘倒的.新娘在离开村子的时候,不能回头,要一直走到男方家.在到达男方家之前会有个叫回喜神的仪式,俗称拦送亲婆,即男方会在进入男方家的必经之路上放一个小的八仙桌,有人手拿一只大公鸡,拦住送亲婆的路(送亲婆多为两人),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一刀杀死公鸡,一脚踢翻八仙桌,送亲队伍方可继续前行.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人们相信新娘从屋里出来时会带着女方祖先的鬼魂,这个仪式就是为了驱赶掉新娘身上的鬼魂.回喜神之后就是拜堂成亲了.新娘与新郎在堂屋中央相对而立,由礼仪师主持婚礼,大致可分为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对拜三部分.拜完堂之后新娘和新郎就会进行抢床,所谓抢床就是看谁先坐到床上,因为有谁先坐到床上以后就是谁当家的说法.这时,男方多会有人来阻止新娘先坐上床,所以抢床多一男方的胜利而结束.当新娘坐在床上时,新郎的侄女或者其他小女孩会给新娘端来一盆洗脸水,新娘在洗过脸之后需要给小女孩一个红包.在随后正式的宴席上,送亲队伍中的送亲婆要和男方选出的两名妇女(不一定是两名,数量要和送亲婆数量一致)讲礼性,双方会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对新婚男女的祝福,其内容涉及极广,有时也会成为双方之间的比赛,很是有趣.席间,新娘和新郎会给参加宴席的来宾奉上鸡蛋茶,而客人则需要给一定的礼金.这时,客人们会尽力地捉弄新人,整个宴席便在愉快声中结束.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五、回门经历了送亲以后,整个宴席就已经告一段落了,客人们基本上都散了,但是整个婚嫁的程序并没有结束.根据传统,新娘要在来新郎家的前三天连续起三个早床,不然的话就会被认为懒散.有的婆婆比较强势的话,就会在前天晚上把火用水浇湿,新娘在第二天早上要想办法把火烧燃起来且不能去别人家取火种.成亲之后,新娘新郎要回新娘家一趟,俗称回门,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回三朝即在婚后的第二天会娘家,这样的话,新娘新郎必须当天去当天回,不能再娘家过夜,所以一般两家距离较近的才会选择回三朝;另一种则称为回五朝即在婚后的第四天回娘家,这时,新娘新郎可以再娘家玩一天后再回去,所以适合两家距离较远的.在回门的时候有点需要谨记的是,新娘结婚时穿的鞋子是不能穿回娘家的,而新郎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关于土家族的风俗
![关于土家族的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fc29e6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4.png)
关于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
一、土家族的婚姻习俗土家族的婚姻习俗非常独特,婚礼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纳彩、娶亲和娶妻。
在纳彩阶段,男方要送一些彩礼给女方,并与女方的家人商量婚事。
娶亲阶段是婚礼的重头戏,男方要带着一支锣鼓队和舞狮队,高歌助兴,热闹非凡。
娶妻阶段是男方正式将新娘接回家中,并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
二、土家族的服饰习俗土家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多彩,男女装束各有特点。
男子通常穿着黑色长袍和白色长裤,头戴蓝色布帽,腰间系上一条红色腰带。
女子则穿着色彩斑斓的对襟蓝色上衣和白色长裙,头上戴着精美的银饰,如银花、银耳环等。
土家族的服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三、土家族的节日习俗土家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家族的新年——“吃新节”。
在这一天,土家族人会合家团聚,共同享用美食,如酸汤鱼、酸白菜等。
同时,人们还会举行祭拜祖先的仪式,并进行民俗游戏和舞蹈表演,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了新年,土家族还有丰收节、花山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
四、土家族的民俗习惯土家族有许多独特的民俗习惯,例如“拜堂”、“吃酒”等。
拜堂是土家族婚礼上的重要环节,新郎新娘要在堂前向天地、祖先行拜礼,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
吃酒则是土家族人们在庆祝喜事时的常见习俗,人们相互敬酒,祝福对方健康幸福。
此外,土家族还有丰富多样的歌舞文化,如锣鼓舞、花鼓舞等,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热情和豪放的性格。
五、土家族的信仰习俗土家族的信仰习俗非常丰富,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
土家族人相信祖先和自然神灵,认为他们能保佑人们平安顺利。
每逢重要的节日或喜庆活动,土家族人都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神灵祈福。
此外,土家族还有一种独特的信仰形式——土司信仰,土司是土家族的领袖,人们对土司寄予了极高的崇敬和信任。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反映了他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调查报告土家族婚嫁礼俗——不一样的自由姓名谭珊学号08051023院系(部所)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类任课教师孙东方完成日期2009年8月15日土家族婚姻礼俗调查摘要:较详细的介绍了,重庆市石柱县土家族的婚嫁礼俗。
其中将相亲到结婚的整个过程分为“相亲、定亲、订婚、迎亲、拜堂”五个环节进行介绍。
并着重介绍了土家族的独特婚嫁习俗——哭嫁。
关键词:四方村土家族婚嫁礼俗哭嫁一、调查地的文化生态四方村属于重庆东部、长江南岸的石柱县三河乡。
依山傍水,仍保留小农经济模式,但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四方村原名远和村,因渝利高速公路的修建,政府对此地进行了重新规划,改名为四方村。
此地仍保留了土家族的婚嫁礼俗。
在婚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打腰鼓”、“吹唢呐”、“唱哭嫁歌”等文化活动。
二、调查地的婚姻习俗调查土家族的婚嫁礼仪很多,他们注重过程,希望气氛热烈。
土家人婚嫁多安排在寒冬腊月举行。
因为入冬后是农闲时节,家里藏有五谷,财物充足。
人们会在丰收喜悦的气氛中吹起唢呐、放响鞭炮、贴上对联、发出请帖,招来各地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在婚礼当日,他们会在新房前垒起土灶,燃气炉火,架上铁锅,在往来宾客的注视下烹制出一道道味道鲜美的精美菜肴。
土家人的婚宴有个很特别的地方——酒席不是在屋内,而是在院坝内一长溜地摆开,并且配上土家咂酒,力求让参加喜宴的人充分感受到婚嫁的喜庆气氛。
土家族的婚娶很注重过程和礼数,十分有趣。
从相亲到结婚,整个过程包括:相亲、定亲、订婚、,五个环节。
若其中许多细节未处理好,就会被认为是对女方的不尊重。
下面将详细地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相亲相亲,土家人又叫‘看人’。
一般是先男后女,这样不会使女方失面子。
一般男儿到了十五六岁,父母就为儿子相媳妇了。
(也有更早的十岁左右算是娃娃亲。
)这时亲戚、朋友也有找上门来推荐对象,父母亲会推拒一下。
实际上,父母亲已将一些姑娘排队选择了。
一旦选谁,就找媒婆去提亲。
求婚媒人除了要带礼物外(糖果一斤,面条一把,称为“开口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都要自备一把伞,表示媒人愿意成人之美。
如果女家收下礼物,亲事便有八成希望。
之后,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诺婚事,以示对这门亲事的慎重态度,意思是“我家女儿是你家请媒人来多次求的,不是自己走上门的”。
如果女家不收礼物,便表示拒绝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没用。
之后就会安排两人见上一面。
一般来说,是由双方的嫂子或婶娘带着去同一个地方赶集或赶会头(红白喜事)。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现在为了避免尴尬,男女双方还不能直接见面,只能再特定地点偷看下对方,看看合不合意。
如果都中意,就可以提出去男方家“看人户”。
这时可说是大功告成,媒人可向男方家报喜。
二、定亲定亲,土家人又叫‘看人户’。
首先,会由媒婆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带给算命先生卜上一卦,一般情况都是“合则谈,不合则散”,但也有人会舍财让算命先生帮忙化解一下。
但当女方比男方大时,算命先生却是无法化解的。
其中有这样的说法:“男大是株花,女大是冤家”、“只准男大十,不准女大一”。
这里体现出土家族的一个观点,女子找的是依靠,所以男子需比自己大。
女方去男方家叫做“出脚”。
但在这之前,媒婆要将女方对定亲彩礼的要求传达给男方,一般为衣服几套。
到了出脚那天,女方就有嫂子或婶娘带着去男方家吃午饭。
饭后,由媒婆出面查看之前要求的彩礼如何,之后将情况告诉陪同女方的来人。
一般说来,布料和做工越好,说明男方家庭越好,越看重这门亲事。
除了看之前定的彩礼,女方还会一并看男方的住房,有话说:“土墙房子你莫探(谈),木板房子转两转,砖瓦房子正式探”。
这是为了给女方找个好婆家,不要嫁过去受苦。
之后女方就要回家了,如果带走之前定的彩礼,就表示同意了这门亲事,男方母亲要给女方打发钱(红包)。
如果不带彩礼,则说明不同意这门亲事,婚事到此打住。
三、订婚订婚,土家人又叫‘取同意’。
订婚的日子是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按“六甲”推算的,以不犯冲,不犯煞为是。
这次依旧是女方去男方家,不过跟看人户有很多不同之处。
一、人数很多,只要是女方的三亲六戚都可以去,但仍有要求,女方的父母、男长辈、兄长不能去。
二、男方的排场很大,接待女方亲朋的是比婚宴更好的席面。
因为是丈母娘家的人,婚事的成与否还得看他们的意见。
大家在男方家吃过午饭,就要在男方家的堂屋“敲钉锤”了,相当于正式的订婚仪式。
先将吃饭用的方桌向屋门成一竖排开,支客师(相当于婚礼主持人)坐席长,男女双方亲友分别以支客师为中心,以男左女右为原则,按辈分大小依次入座。
首先,由支客师讲话,说明这次的订婚是为哪两个人举办的;再由媒婆对男女双方的个人及家庭情况进行介绍;接下来是女方的长辈发表对这次订婚的看法及意见,然后是男方的长辈发表对这次订婚的看法及意见;最后是由男女双方自己表明自己对这场订婚的看法和意见。
如果没有人对这次订婚发表反对意见,那么就进行订婚的下一个环节——送收彩礼。
先是男女双方互赠定情信物。
接着女方带着男方,按照辈分高低,依次给男方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
在介绍的过程中,男方要将自带的烟敬给女方长辈。
再由男方带着女方,给她介绍自己的亲友。
但女方除了敬烟外,还可以给男方最亲近的亲人赠送准备好的礼物。
还有一点跟男方敬烟时有差别,女方敬烟时,男方长辈要给女方打发钱。
这个时候,支客师会安排人在一旁进行记账,这是为了预防女方悔婚。
因为一旦悔婚,女方必须按照清单上的记载,将男方亲友给的财务还给男方。
但如果是男方悔婚,则不用还与男方。
在敲钉锤的当天,跟女方一同来的所有亲属,必须在男方家休息一晚。
这时才表明正式联姻。
订婚之后,男女双方才可以单独约会,之前见面,必须有旁人在场。
从取同意到正式结婚的间隔时间,没有明确规定。
少则一两个月,多的则达十年以上。
这个时间主要是依男女双方取同意时的年龄而定。
四、迎亲迎亲,土家人又叫‘娶亲’。
在土家族,正式结婚需用两天,暗喻好事成双。
而迎亲是在结婚的第二天,迎亲队伍在男方家吃过早饭,就带着聘礼去女方家接新娘。
这里,迎亲队伍的人员是有特别规定的:一个总管,负责招呼所有区迎亲的人及安排搬运东西的人手,还要同女方负责人进行交涉,清点物品,确定行程时间。
两对证婚人,一对为长辈,一对为同辈(多为兄嫂)。
表明男方对这段婚姻的重视。
一些帮忙的人,为男方亲朋,自愿来帮忙,并自带搬运工具。
这些人还有一部分是男方的长辈、同辈与小辈,不用做任何事,只是陪同,表明男方家族人丁兴旺。
一对开锣,走在迎亲队伍最前面,一对唢呐,紧随其后。
行进过程中,两种乐器交替演奏。
在迎亲队伍里,必须准备四个抬盒。
一个放钱,为了防止掉落,会按照一定的规定贴于抬盒上。
一个用于装鸭,一个放鲜肉。
还有一个放新娘的礼服,从头到脚,一应俱全。
迎亲队伍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到了新娘家,必须先交“进门礼”,才能进门。
一旦进门女方便有人为迎亲队伍装烟倒茶。
歇息片刻,女方便会安排迎亲队伍的人入席就餐。
吃完饭,男女双方的婚礼负责人进行交涉后,便让帮忙的人去搬运之前确定的物件,女方会按照帮忙搬运物件的人数,给帮忙人打发钱或小礼品。
预定时间一到,便“发亲”离开。
此时回男方家的排队顺序也有要求。
正娶打头,随后是新娘与新郎,由于男女双方家之间多数为乡间小路,不方便抬轿和行车,所以新娘是与新郎一起步行的。
后面接着正送,女方最亲的送亲人,要一同去男方家。
再后面是唢呐和开锣,这个时候就是合奏了。
最后面是帮忙抬嫁妆的人。
五、拜堂拜堂,土家人又叫‘圆亲’。
新娘新郎在堂屋“天地君亲师位”香火牌位前并排站立,在施礼者的祝词声中,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夫妻对拜。
之后是“喊拜”,过门新娘为每位被喊名字的男方亲族逐一奉上礼品,被喊男方亲族要回赠女方一定数额礼金。
这个时候同取同意时一样,有人在一旁记礼。
拜堂后,新郎新娘会争先恐后地进入洞房“抢坐床”。
因外按土家习俗,谁先抢坐新床,今后谁就当家作主管住对方。
抢完新床,就由男方的婆婆或奶奶将准备好的干果糖果之类的扔到新床上,让男方的小辈在床上“抢喜果”,有祝福多子多孙之意。
之后除了新浪的父母叔伯外,其他人不分辈分大小都可以来闹洞房,向新娘索要粑、花生。
瓜子等礼品,或要求新人表演节目。
正婚的第二天,新娘不能赖床,要早起给公婆送去从自己带来的礼品,通常为一床被子什么的。
表明嫁到婆家,一切都是大家的,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不分彼此。
之后还要下厨准备早餐,说明自己贤惠,能够下厨。
新娘拜堂圆房完婚的第三天或第七天,要返回娘家省亲,这就是“回门”。
进过上诉所有环节,整个土家族婚礼仪式过程才算圆满结束。
六、哭嫁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讲土家女流传久远的“哭嫁”习俗。
这是土家女用哭声表忆母女亲情,诉分别苦痛,谢养育之恩,贺欢乐出嫁,甚至泣婚姻不尽人意。
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举动,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的禀性和文化。
“哭嫁”开始于通报结婚日子前十天半月,姑娘不再出门做活,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
新娘居中,称“包席”,右女称“安席”,左女称“收席”。
新娘起哭声,“安席”接腔,“收席”帮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
姑娘“哭嫁”形式多样,主要有母女哭、姐妹哭、姑嫂哭、姑侄哭等,或新娘个人单独哭,或一个同伴陪哭,或几个同伴陪哭;当男方娶亲队伍到达时是“哭嫁”最高潮——新娘的左邻右舍都来陪哭。
“哭嫁”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或哭爹妈的,或哭兄嫂的,或哭姐妹的,或哭祖先的,或哭媒人的。
哭嫁歌一般即席而作,也有固定的哭词,哭有曲调,抑扬顿挫,一泣一诉,哀婉动人,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哭唱结合艺术。
“哭嫁”水平高低,往往是男方衡量土家女聪慧或愚笨的客观尺度,因此姑娘出嫁前都要秘密地向长辈潜心苦学。
如今,时代变迁,青年们向往自由幸福,婚姻恋爱皆由自己作主。
土家族姑娘出嫁也无须因袭旧时代的婚俗了。
虽然一些偏远山寨还保存着这种风俗,但也不兴哭嫁,即便哭,也往往是哭个三声五声,歌伴插科逗趣,新娘忍不住笑了,这也算是一"哭"。
有一首“娘哭女”最为典型: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三、调查地婚姻习俗与民众生活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土家族的婚嫁也发生了许多改变。
男女交往,更加直接,不再像从前那样婉约。
道路通了,迎亲不再是徒步过去,已经是车去车来,但为了保持土家人的婚嫁风俗,人们还是会选择一段路步行过去。
经济发展了,结婚之后都是独立套房,很少有人还和父母同住……但对于婚嫁过程的重要礼仪,人们没有遗弃,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