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53-汉语言文学专科-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4月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考前密卷00532(含答案)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考前密卷00532(含答案)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考前密卷00532(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屈原的《九歌》共有()A. 10首B. 9首C. 18首D. 11首【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我国第一位精于刻画山水景物的诗人是()A. 陶渊明B. 谢灵运C. 谢D. 王维【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 缠绵悱恻B. 豪放飘逸C. 俊爽流利D. 沉郁顿挫【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列柳宗元“永州八记”之首的是()A. 《小石潭记》B. 《石渠记》C. 《始得西山宴游记》【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对白居易闲适诗产生深刻影响的作家是()A. 阮籍B. 陶渊明C. 王维D. 孟浩然【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下列哪位诗人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A. 张籍B. 杜荀鹤C. 杜甫D. 白居易【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下列哪首诗歌具有笔墨纯朴却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A.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B.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 孟郊《游子吟》D.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 《左传》C. 《战国策》D. 《汉书》【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下列作品以军旅生活为题材的五言律诗是()A.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B. 高适《燕歌行》C. 王维《观猎》D. 李颀《古从军行》【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宫词》一百首的作者是()A. 白居易B. 元稹C. 王建D. 张籍【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拟行路难》十八首的作者是()A. 阮籍B. 左思C. 鲍照D. 谢灵运我自考网整理【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国”是指()【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樊川文集》的作者是()A. 李商隐B. 杜荀鹤C. 聂夷中D. 杜牧【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下列哪篇文章表现了反对霸道、主张王道的仁政思想()A. 《齐桓晋文之事章》B. 《逍遥游》C. 《非攻》D. 《鱼我所欲也章》【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初唐诗人中,标举“风雅兴寄”、“汉魏风骨”的是()A. 陈子昂B. 王勃C. 杨炯D. 张若虚【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昌黎是韩愈的()【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A. 阮籍B. 嵇康C. 丘迟D. 孔稚【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最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的诗人是()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昌龄【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林纾评说“至于穷形尽相,物无遁情,体物直到精微地步矣”的作品是()A. 《始得西山宴游记》B. 《小石潭记》C. 《滁州西涧》D. 《宿建德江》【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1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A. 王孟B. 高岑C. 张王D. 小李杜【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A. 《左传》B. 《国语》C. 《战国策》D. 《春秋》【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逍遥游”的意思是()A. 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B. 追求个性解放C. 一种无束无缚的游玩生活D. 清闲自在的隐居生活【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下列作品中,代表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水平的是()【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5题《张中丞传后叙》中“张中丞”指()A. 张若虚B. 张九龄C. 张巡D. 张志和【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6题被人称为“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诗人是()A. 高适B. 岑参C. 李白D. 李贺【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7题下列各诗中,哪首是怀念情人的恋歌()A. 《氓》B. 《将仲子》C. 《君子于役》D. 《蒹葭》【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8题我国诗史上最早一首描写山水的佳作是()C. 《登池上楼》D.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9题以自然景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篇出现于()A. 西汉末年B. 建安时期C. 正始时期D. 永嘉时期【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0题南朝民歌独特的艺术特点是()A. 几乎全是情歌,吟唱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B. 其中十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C. 形式上多为五言四句,语言自然清新D. 普遍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必过笔记---完全版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必过笔记---完全版

《楚辞》。

汉。

此诗表达《楚辞》25、《天问》、《渔父》为(12)屈原写《国殇》是(简)(1)第一段(2)第二郢是楚国都城,2)王夫之《楚辞通释》直抒“当。

“陵阳”“顾龙门而“当陵阳之焉至“望长楸而太息中的“霰”指雪珠。

直(简或“外承欢之、“憎愠伦之修”众踥碟而日进(1)君王痛恨忠贤之(2)表现对故(简或选)1)在叙述自己流亡过(2)表现为:离开郢至洞庭湖向东,益疏远。

1.是屈原的代表作,的忧愁。

2.创作艺术推进一步。

3.用芳草表示高超才干的诗句有: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高洁品性的诗句有:矫菌桂以纫蕙兮。

”集芙蓉以为裳”。

4.用芳草表示人才的诗句有: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5.“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6.路国之道,所以,尧舜“遵道而得路”桀纣“捷径以窘步”以险隘”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7.表示屈原坚执之志的诗句有: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路漫漫其修远兮,出自屈原《离骚》。

《左传》与《公羊传》为“春秋三传”。

1.“城濮”故址在今山东省。

主为晋文公(晋侯)王(楚王)轸(先轸)盟国,晋国的盟国有宋国、齐国、楚国的盟国是陈国、蔡国、曹国、2.《晋楚城濮之战》中提出的是晋国的子犯,中的“楚子”指楚成王。

3.子犯“战而捷,必得诸侯”霸战争强者为王的实质。

4.因:(1)君臣协力,上下同心。

(2国陷于孤立;同时采取克制态度,避三舍”,后发制人。

(3败诱敌的巧妙战术。

(4人素养也起了作用。

(简)5.(1的因果关系和战争胜负的原因。

(2(简)(1。

可,“点”指曾:表现出“千乘之。

公西华:“非”:孔子用“夫,提出“民贵君“以羊将“仁政”主张,巧。

“挟泰山以超北海”、舆薪”等,成为后世习用的成语。

1.生取义”比喻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思想。

2.的需求。

3.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义”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章》。

1.爱、非攻、任贤。

2.为攻国是错误而不义的。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V 一、先秦文学概况: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

《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一)《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篇。

总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2、《诗经》学史上有“三家诗”、“四家诗”之说。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3、《诗经》的艺术成就赋、比、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

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二)《氓》1.《氓》选自《诗经。

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

(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必过笔记---完全版[1]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必过笔记---完全版[1]

(1(2:(1(简)。

25篇。

、《九章》、(1(2)屈原写(简)1)第一段写激战。

①描写旌前段为后段的郢是楚国都城,在今湖北(1)王逸《楚(2)王夫之《楚直抒感情的句“当陵阳之焉。

“陵阳”在今安徽省。

“出何日夜而忘之”中的涕淫淫其若霰”中直抒胸臆,“外承欢之汋汋兮,谌好夫人之忼慨。

(1)君王痛恨忠贤之臣的(2)忠奸善恶,(1)(简(1(2)表现为:离开郢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离骚》,象征由《诗“扈江离与辟芷;表示高洁品性的诗句有:“贯”“制芰荷以为衣。

“余既滋兰之九畹“朝搴毗之。

、桀纣“捷径以窘步”,诗人为国效力是“奔走。

:“亦余心之所善”“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双方君主:(楚:楚军指楚(1)(1)本篇(2)作等。

晋文公谨“焉用亡郑《战国策》。

有其卓识,断变化。

(简)6.画冯谖、增强文章趣味:(1“无能”,弹铗而歌,诛求无厌,市,炫耀于人。

(2归,棋高一着;深谋远虑,“复凿二窟”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见识。

1.《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次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

2.《侍坐》中“夫子哂之”“率尔而对”的是子路子路坦率自信,有勇而智高。

3.《侍坐》中“吾与点也”,“点”指曾“舍瑟而作”甘于淡泊,向往优游生活。

4.孔子说“吾与点也”的内涵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之态的衰退。

5.世治国之道。

子路:“千乘之国……由也为之,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甫,愿为小相焉。

”6.分析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个性:泊。

(简)7.人物的特点分传神,显示出遣词造句之妙。

(简)1.大力宣扬“人性善”秦思想家是孟子。

2.子》。

1.记述了孟子同齐宜王的谈话。

例采用比喻的手法。

2.别,反对霸道,仁政的内容。

3.鱼”。

语。

4.之幼”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5.限性:(1殖。

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

(2不可避免。

(3)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

6.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的论辩的技巧。

2015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2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2真题及答案

正确答案:
D
13、下列《短歌行》诗句中,借用《诗经》成句表达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是


A.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正确答案:
B
14、王粲《七哀诗》“悟彼下泉人”,表达的意思是(

A.哀悼死者
B.思念明君
C.怜悯捕鱼者
D.勿忘掘井人
正确答案:
B

A.楚国的隐士
B.鲁国的隐士
C.吴国的隐士
D.齐国的隐士
正确答案:
A
7、李斯《谏逐客书》所举历史人物中,被秦惠王重用的客卿是(

A.蹇叔
B.百里奚
C.商鞅
D.张仪
正确答案:
D
8、司马迁《李将军列传》全文整体的叙事顺序是(

A.以空间转换为序
B.以细节描写贯串
C.以时间为序
D.以人物关系相扭结
正确答案:

A.龙女
B.洞庭君
C.洞庭君夫人
D.钱塘君
正确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
选项中至少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下列人物出自《郑伯克段于鄢》的有(

A.颍考叔
B.祭仲
C.杞子
D.原轸
E.公子吕
正确答案:

A.骆宾王《在狱咏蝉》
B.杨炯《从军行》
C.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王维《观猎》
E.王维《竹里馆》
正确答案:
ABD
5、下列作品,属于赠序的有(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考前必背3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考前必背3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高频考点考前必背3《墨子》1.墨子,名翟,生活在战国初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来非攻、兼爱、上贤、节用等主张。

《墨子》一书现存五十三篇。

一、《非攻(上)》《庄子》1.庄子,名周,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思想以“道”为本,主张精神的绝对自由。

后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2.庄子散文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言辞瑰奇,在先秦散文中别具一格,鲁迅称之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未能先也”。

一、《逍遥游》1.名句:且举世而与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尧让天下于许由。

《荀子》1.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属于儒家学派,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

2.荀子在哲学上提出人定胜天的命题,要“制天命而用之”。

他持“性恶论”,强调后台学习和教化的重要性。

一、《劝学》1.名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3.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说明荀子《劝学》中所用的比喻及作用。

本文词汇丰富,比喻繁多。

全文用了四十七个比喻。

有的借自然现象为喻,如水与冰、青与蓝,蓬生麻中、草木稠、禽兽众等:有的借劳动创造为喻,如木作轮、用舟楫等;有的以人们的经验为喻,如登高而招、面临深谷、火就燥、水就湿等。

丰富多彩的比喻,形象性强,便于理解,也增强了说服力。

《韩非子》1.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贵公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学说。

《难一(节选)》1.难(nàn):诘难辩驳。

2.本文宣扬了法家的思想与观点:思维必须遵循矛盾规律,考虑问题要把“一时之利”和“万世之利”相统一,治理天下要依靠法治,以德化人的“人治”是不可行的。

屈原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串讲考点讲义

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串讲考点讲义

1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通关宝典(讲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ZHONGGUOGUDAIWENXUEZUOPINXUANYI122 目 录第一部分 先秦部分 (4)◆ 模块一 《诗经》 (4)◆ 模块二 《左传》 (6)◆ 模块三 《国语》 (7)◆ 模块四 《战国策》 (7)◆ 模块五 《论语》 (8)◆ 模块六 孟子 (9)◆ 模块七 墨子 (10)◆ 模块八 庄子 (10)◆ 模块九 荀子 (11)◆ 模块十 韩非子 (12)◆ 模块十一 屈原 (12)第二部分 秦汉部分 (14)◆ 模块一 李斯 (14)◆ 模块二 贾谊 (14)◆ 模块三 司马迁 (15)◆ 模块四 班固 (17)◆ 模块五 汉乐府 (17)◆ 模块六 古诗十九首 (18)第三部分 魏晋南北朝部分 (19)◆ 模块一 曹操 (19)◆ 模块二 王粲 (20)◆ 模块三 曹丕 (21)◆ 模块四 曹植 (21)◆ 模块五 李密 (22)◆ 模块六 左思 (23)◆ 模块七 葛洪 (24)◆ 模块八 陶渊明 (24)◆ 模块九 谢灵运 (25)◆ 模块十 鲍照 (26)◆ 模块十一 江淹 (26)◆ 模块十二 谢朓 (27)◆ 模块十三 丘迟 (27)◆ 模块十四 孔稚珪 (28)◆ 模块十五 干宝 (28)◆ 模块十六 刘义庆 (29)◆ 模块十七 南朝民歌 (30)◆ 模块十八 北朝民歌 (31)第四部分 唐五代部分 (31)。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也叫《左传》周天子作威作福反衬强秦为帝的可怕,然后用纣王烹鬼侯、鄂侯反衬秦帝的残暴,可见尊秦为帝反受其害。

其中用邹、鲁尚知对抗来激发辛垣衍的正义感。

最后归结如果投降秦国,将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击破了“尊秦为帝”以保持自身荣耀富贵的美梦。

鲁仲连的性格特征: 鲁仲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有一般纵横家的共同点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辨,但也有与他们截然相反的地方:一是有一以贯之的原则,决不朝秦暮楚,而是“义不帝秦”;二是品德高尚,决不求名逐利,相反是功成不受赏;三是有排难解纷之心,以挽救天下为已任。

鲁仲连是封建时代士人高风亮节的典范,为后人所仰慕。

孔子:曾从事《诗》《书》《礼》《易》等古籍的整理工作 1.《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富于文学色彩,完整地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们进行的一次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先是孔子提出问题,接着是学生们畅所欲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对学生们的发言作简短的评价,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一次完整记载。

2.《侍坐》中“夫子哂之”“率尔而对”的是子路:子路坦率自信,有勇而智高。

3.《侍坐》中“吾与点也”,“点”指曾皙;曾皙“舍瑟而作”甘于淡泊,向往优游生活。

4.涵的悲哀和从政之态的衰退。

5.孔子也肯定了子路、道。

子路:勇,且知方也”。

冉有: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曰能之,愿学焉。

焉。

”6.个性远大,直爽豪放,后还向孔子求教。

(简) 7.文章善于通过语言、点表现其从容潇洒的气度,3.用于反对霸道(称霸必败)的比喻是“缘木求鱼”。

(就好像爬上树去捕鱼一样)成为后世的成语。

力足以举百钧 挟泰山以超北海4.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5.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宣扬仁政,反对暴政,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描绘了富民,教民的蓝图,希望人们安居乐业。

这表现了孟子关心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在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国时期,孟子笼统地反对使用武力,似乎脱离实际,而将仁政主张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靠君主的仁慈心肠实现王道,又显得过于天真。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目录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目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目录先秦部分先秦作品学习提示《诗经》君子于役蒹葭氓采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秦晋崤之战《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鲁仲连义不帝秦《论语》侍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墨子非攻(上)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韩非子难一(节选)屈原离骚(节选)湘夫人涉江秦汉部分秦汉作品学习提示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上)司马迁报任安书项羽本纪(节选)李将军列传(节选)班固苏武传(节选)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魏晋南北朝部分魏晋南北朝作品学习提示曹操短歌行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登楼赋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洛神赋李密陈情表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葛洪画工弃市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咏荆轲归去来兮辞(并序)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江淹别赋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丘迟与陈伯书孔稚珪北山移文干宝李寄干将莫邪刘义庆子猷访戴周处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腹中愁不乐)唐五代部分唐五代作品学习提示骆宾王在狱咏蝉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王勃别薛华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观猎渭川田家竹里馆李颀送陈章甫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蜀道难古风(西上莲花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高适燕歌行封丘县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登高又呈吴郎岑参逢入京使走马穿行奉送出师西征李华吊古战场文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韩愈山石听颖师弹琴张中丞传后叙送孟东野序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段太尉逸事状种树郭橐驼传张籍江南曲王建水夫谣白居易轻肥上阳白发人长恨歌元稹遣悲怀(昔日戏言身后意)李贺李凭箜篌引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早雁李商隐安定城楼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锦瑟温庭筠苏武庙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秦韬玉贫女陆龟蒙野庙碑罗隐越妇言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杜荀鹤山中寡妇催涂孤雁(几行归塞尽)李朝威柳毅传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考研精品资料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考研精品资料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考研精品资料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先秦部分先秦是指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建立秦帝国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但从文学发展而言,先秦作品产生的时间主要是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候,号令天下。

春秋时期,诸候各国力量膨胀,导致礼崩乐坏,各诸候国纷争不断,出现春秋五霸。

公元前45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战国七雄。

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最有条件的是秦国和楚国,这就有了‚合纵‛、‚连横‛两种策略。

最终在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天下,建立了秦帝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变迁十分剧烈的时代,这种变化,开始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相应从领主所有的奴隶制到租佃关系的萌芽发展,上层建筑也发生变革,春秋时代郑国的子产、齐国的管仲都推行过改革。

战国时期的变法更为普遍深入,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变革和发展引发了文化教育领域的变动。

私学的兴办培养了士这一阶层。

社会变动,士阶层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为了解决社会矛盾,探求社会发展,确定立身行事的原则,诸子百家或设帐授徒,或著书立说,努力扩展自己学派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学派,老子、庄子的道家学派,商鞅、韩非的法家学派,就此传承不息,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散文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韵文有诗经和楚辞。

模块一《诗经》知识点一《诗经》概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305 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诗经》各篇可以合乐歌唱,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两部分。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第一篇: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1、《硕鼠》的主要表现方法是(C)A.拟人 B.夸张 C.借喻 D.衬托2、下列诗句,出自《哀郢》的是(D)A.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 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B.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D.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这句话的意思是(A)A.没有秦穆公的帮助,我们到不了今天B.没有秦军的配合,我们战胜不了郑国C.没有佚之狐推荐,郑伯不会用烛之武D.没有烛之武游说,局势不会这样变化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这里“矫”的意思是(C)A.传达 B.矫正 C.假托 D.违背5、《逍遥游》:“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里“之人”是(D)A.宋荣子 B.列子 C.许由 D.藐姑射山神人6、“矛盾”一词出自(D)A.《齐桓晋文之事章》 B.《非攻(上)》 C.《晋文公之赏》D.《舜之救败》7、《论贵粟疏》写到有一种人“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这种人是(D)A.王侯 B.官吏 C.武士 D.商人8、《项羽本纪》中“当是时,诸将皆折服,莫敢枝梧”,这时发生的事件是(A)A.项羽杀宋义 B.钜鹿之战 C.鸿门宴D.垓下之围9、张衡《四愁诗》中想象雁门景象的一句是(C)A.欲往从之湘水深 B.欲往从之陇阪长 C.欲往从之雪纷纷 D.欲往从之梁父艰10、《陌上桑》描写罗敷美貌,所采用的手法是(D)A.具体刻画 B.运用比喻 C.运用对比 D.侧面描写11、《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A)A.《文选》 B.《乐府诗集》 C.《玉台新咏》D.《古诗源》12、《西北有高楼》已经带有文人之作的特色,其突出表现是(C)A.对偶 B.排比 C.用典 D.比兴13、下列曹植《洛神赋》文句中,用来形容洛神体态的是(B)A.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B.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C.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D.含辞未吐,气若幽兰14、王粲《登楼赋》中,写到虽遭囚禁仍弹奏楚国乐调的古人是(B)A.庄舄 B.钟仪 C.孔子 D.范蠡15、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是以战国时代魏王史事来比喻(C)A.魏武帝 B.魏文帝 C.魏明帝 D.魏元帝16、《重赠卢谌》一诗的作者是(A)A.刘琨 B.左思 C.葛洪 D.嵇康17、谢灵运《登池上楼》:“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王国维称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是A. 《氓》B. 《君子于役》C. 《蒹葭》D. 《采薇》2. 《齐桓晋文之事》中,用来比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缘木求鱼C. 为长者折枝D. 邹人与楚人战3. 《秦晋崤之战》中,作出“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判断的是A. 郑穆公B. 皇武子C. 弦高D. 王孙满4.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是A. 齐国人B. 魏国人C. 赵国人D. 燕国人5. 先秦散文中,鲁迅称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A. 《老子》B. 《墨子》C. 《庄子》D. 《韩非子》6. 《湘夫人》选自A. 《楚辞·九歌》B. 《楚辞·九章》C. 《楚辞·天问》D. 《楚辞·招魂》7. 《谏逐客书》中,“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平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的秦国国君是A. 秦孝公B. 秦缪公C. 秦昭王D. 秦惠王8.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9. 下列语句中,出自《报任安书》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C.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0. 李陵降匈奴是在苏武出使匈奴的A. 第二年B. 第四年C. 第六年D. 第八年11. 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句中,“阿母”指刘兰芝母亲的是A. 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与答案

由星火燎原星星博客4月 25日整理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分)1.《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君子”是指(D)A. 国君B.士大夫C.贤人 D.丈夫2.《论语·侍坐》中“浴乎沂 yi ,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表达的曾皙的志向是( B )A. 回归自然B.甘于淡泊C.制礼作乐 D.专心诗书3.下列《离骚》诗句中,以香草象征人才培养的是( C )A.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B.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C.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D.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所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指的是(A)A. 士B.工C.农 D.商5.成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C)A. 《齐桓晋文之事章》B.《逍遥游》C.《劝学篇》 D.《邵公谏厉王弭谤》6.在《难一·晋文公之赏》中,韩非认为( D )A. 一时之权和万世之利不可兼得B.一时之权重于万世之利C.万世之利重于一时之权 D.一时之权与万世之利是统一的7.贾谊《过秦论》 (上 )选自(C)A. 《新语》B.《新论》C.《新书》D.《新序》8.晁错《论贵粟疏》中说农夫“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这里“急政”的意思是(B)A. 紧急的政令B.紧急的征收C.紧急的征伐D.紧急的措施9.《项羽本纪》中说“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武信君”指的是(C)A. 刘邦B.项羽C.项梁D.章邯10. 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以夸饰服饰之美显示罗敷美貌的是(B)A.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B.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C.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D.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11.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人物,具有外柔内刚个性特征的是( C )A. 刘兄B.焦仲卿C.刘兰芝D.焦母12. 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是( A )A. 《平陵东》B.《四愁诗》C.《迢迢牵牛星》D.《西北有高楼》13.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用的修辞手法是(D)A. 拟人B.借代C.对偶D.比喻14.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A. 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15. 下列曹植的作品中,作于曹丕即位之前的是(B)A. 《赠白马王彪》B.《白马篇》C.《洛神赋》D.《吁嗟篇》16. 下列作品中,与诸葛亮《出师表》属于同一古代文体的是(A)A. 《谏逐客书》B.《北山移文》C.《过秦论》D.《段太尉逸事状》17. 李密《陈情表》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这里的“伪朝”指(C)A. 曹魏B.东吴C.蜀汉D.西晋18.我国诗史上最早一首山水佳作的作者是( C )A. 谢灵运B.陶渊明C.曹操D.谢朓19.下列陶渊明《归园田居》,不含比喻意义的诗句是( C )A. 误落尘网中B.池鱼思故渊C.依依墟里烟D.久在樊笼里20.庾信《拟咏怀》“枯木期填海”的典故出自(A)A. 《山海经》B.《列子》C.《庄子》D.《水经注》21.下列诗句点明了杜少府赴任之处的是(B)A. 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津C.海内存知己D.无为在歧路22. 下列诗作中,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给胡、汉百姓都带来深重灾难的一篇是(C)A. 杨炯《从军行》B.王昌龄《从军行》C.李颀《古从军行》D.高适《燕歌行》23. 下列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中直抒胸臆的是(B)A. 欲济无舟楫B.端居耻圣明C.坐观垂钓者D.徒有羡鱼情24. 李白《行路难》中比喻仕途艰难的诗句是( B )A. 停杯投箸不能食B.欲渡黄河冰塞川C.闲来垂钓碧溪上D.忽复乘舟梦日边25. 下列诗作中体裁为五言古诗的是(C)A. 《观猎》B.《望天门山》C.《望岳》D.《春望》2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矢射塔”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他( C )A. 从容镇定B.视死如归C.嫉恶如仇D.武艺高强27.《捕蛇者说》中最能体现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C )A.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B.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28. 刘禹锡《乌衣巷》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是指(D)A. 谢朓B.谢灵运C.谢玄D.谢安29. 《琵琶行》中形容音乐滞涩幽冷的诗句是(B)A. 大珠小珠落玉盘B.幽咽泉流冰下难C.银瓶乍破水浆进D.四弦一声如裂帛30. 《阿房宫赋》在写法上的特点是(A)A. 描写和议论结合,兼寓抒情B.叙事和议论结合,兼寓抒情C.描写和叙事结合,兼寓抒情D.抒情和描写结合,兼寓议论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V一、先秦文学概况: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

《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一)《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2、《诗经》学史上有“三家诗”、“四家诗”之说。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3、《诗经》的艺术成就赋、比、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

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二)《氓》1.《氓》选自《诗经。

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

(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10月自考真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10月自考真题(含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卷(课程代码 0053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蒹葭》一诗,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 B.《卫风》 C.《秦风》 D.《小雅》2.《战国策》一书的整理者是A.司马迁 B.刘向 C.班固 D.李密3.下列作者中,提出“兼爱”主张的是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4.《逍遥游》以“列子御风而行”的例子说明A.犹有所待 B.圣人无名 C.神人无功 D.至人无己5.《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有A.二百多句 B.三百多旬 C. 四百多句 D.五百多句6.《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其中“重华”指的是A.舜 B.尧 C.禹 D.汤7.李斯《谏逐客书》写到“用商鞅之法”的秦君是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8.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共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A.《礼记》 B.《论语》 C.《周易》 D.《孟子》9.班固《苏武传》为突出苏武舍弃个人恩怨、一心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而运用的对比是A.与张胜的对比 B.与卫律的对比 C.与李陵的对比 D.与单于的对比10.《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A.《玉台新咏》 B.萧统《文选》 C.《乐府诗集》 D.《杂曲歌辞》11. 下列《行行重行行》诗句中,运用比兴手法表达对远行君子恋情的是A.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B.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D.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1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A.《古诗十九首》 B.萧统《文选》 C.《玉台新咏》 D.《乐府诗集》13.《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表达的意思是A.穷达异心 B.怀才不遇 C. 怀念故土 D.冤屈难伸14.文学史上首开文学批评风气的《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操 B.曹丕 C. 李密 D. 葛洪15.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问”,意思是A.命悬天上 B.回到故乡 C.人到晚年 D.相隔不见16.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冯公”生活的时代是A.西汉 B.西晋 C. 东汉 D.东晋17. 江淹《别赋》“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蒹葭》——《诗经·国风·秦风》(1)领会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痴情追求与追求未得的无限惆怅相互交织的情感内容。

l爱情诗。

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痴情追求,但求之不得,表达了无限惆怅的缠绵情感。

(2)分析诗中关于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活动的作用。

l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

(3)说明诗中“在水一方”境界意在言外的特点。

l“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形成一种可望难即的境况。

暗示着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

中间阻隔千重,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4)简析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l2.《氓》——《诗经·国风·卫风》(1)本篇是弃妇的怨诗。

(2)领会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l诗中自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爱虐到被抛弃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3)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与女主人公的对比中把握“氓”的性格特征。

l女主人公从婚前的纯洁天真、热情洋溢,对男方一往情深,到婚后辛勤操劳而毫无怨言,再到男方变心后看透负心者的本性,坚决和他决裂,表现出其坚强与刚毅的一面,其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变化而逐步展现的。

而“氓”的欺骗与虚伪、以怨报德,则在与女主人公的对比中得到显现。

(4)说明诗中所用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

l这首诗运用了比兴手法,如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

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3.《郑伯克段于鄢》——《左传》(1)领会故事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社会趋势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2)识记郑伯克段于鄢的大致经过。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10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10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试卷(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蒹葭》一诗,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 B.《卫风》 C.《秦风》 D.《小雅》2.《战国策》一书的整理者是A.司马迁 B.刘向 C.班固 D.李密3.下列作者中,提出“兼爱”主张的是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4.《逍遥游》以“列子御风而行”的例子说明A.犹有所待 B.圣人无名 C.神人无功 D.至人无己5.《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有A.二百多句 B.三百多旬 C. 四百多句 D.五百多句6.《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其中“重华”指的是A.舜 B.尧 C.禹 D.汤7.李斯《谏逐客书》写到“用商鞅之法”的秦君是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8.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共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A.《礼记》 B.《论语》 C.《周易》 D.《孟子》9.班固《苏武传》为突出苏武舍弃个人恩怨、一心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而运用的对比是A.与张胜的对比 B.与卫律的对比 C.与李陵的对比 D.与单于的对比10.《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A.《玉台新咏》 B.萧统《文选》 C.《乐府诗集》 D.《杂曲歌辞》11. 下列《行行重行行》诗句中,运用比兴手法表达对远行君子恋情的是A.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B.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D.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1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A.《古诗十九首》 B.萧统《文选》 C.《玉台新咏》 D.《乐府诗集》13.《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表达的意思是A.穷达异心 B.怀才不遇 C. 怀念故土 D.冤屈难伸14.文学史上首开文学批评风气的《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操 B.曹丕 C. 李密 D. 葛洪15.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问”,意思是A.命悬天上 B.回到故乡 C.人到晚年 D.相隔不见16.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冯公”生活的时代是A.西汉 B.西晋 C. 东汉 D.东晋17. 江淹《别赋》“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5年整理完全版)V 一、先秦文学概况: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

《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一)《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2、《诗经》学史上有“三家诗”、“四家诗”之说。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3、《诗经》的艺术成就 赋、比、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诗经.蒹葭》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

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二)《氓》 1.《氓》选自《诗经。

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言”。

辞) (2)无食桑葚”。

(3)靡有朝矣”。

此) (4)是 “及尔老,老使怨”。

同生活到老,老使我怨)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151次2015年04月考试课表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151次2015年04月考试课表
00244 经济法概论
00312 政治学概论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68 外国财政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076 国际金融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77 金融市场学
00078 银行会计学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 英语(二)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B020110 国际贸易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97 外贸英语写作
00100 国际运输与保险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
00101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00102 世界市场行情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 英语(二)
00169 房地产法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 税法
D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037 美学
00540 外国文学史
00819 训诂学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6 古代汉语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0815 西方文论选读
00162 会计制度设计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9 高级财务会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3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作品中,运用倒叙手法的是
A.《采薇》 B.《氓》 C.《蒹葭》 D.《君子于役》
2.《邵公谏厉王弭谤》一文选自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国语》
3.下列作者中,提出“民贵君轻”的是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4.下列《逍遥游》文句中,直接表达了“逍遥游”主旨的是
A.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B.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C.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5.《离骚》“偭规矩而改错”,其中“偭”的意思是
A.修改 B.巩固 C.沿袭 D.违背
6.《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其中“接舆”是
A.楚国的隐士 B.鲁国的隐士 C.吴国的隐士 D.齐国的隐士
7.李斯《谏逐客书》所举历史人物中,被秦惠王重用的客卿是
A.蹇叔 B.百里奚 C.商鞅 D.张仪
8.司马迁《李将军列传》全文整体的叙事顺序是
A.以空间转换为序 B.以细节描写贯串
C.以时间为序 D.以人物关系相扭结
9.班固《苏武传》中对苏武事迹进行详写的是
A.出使匈奴被扣留的经历 B.苏武回国以后的事迹
C.在匈奴娶妻生子的事情 D.匈奴与汉和亲中的作用
10.下列《十五从军征》诗句中,属于与乡邻问答的是
A.兔从狗窦入 B.松柏冢累累 C.井上生旅葵 D.不知贻阿谁
11.下列《行行重行行》诗句中,表达自我宽慰之情的是
A.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B.相去日已远,衣带El已缓
C.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D.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线索展开的事件是
A.兰芝辞别婆婆小姑后,与焦仲卿话别 B.焦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辞别
C.兰芝拒婚后,与焦仲卿诀别 D.兰芝拒婚,焦仲卿与母告别
13.下列《短歌行》诗句中,借用《诗经》成句表达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是
A.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4.王粲《七哀诗》“悟彼下泉人”,表达的意思是
A.哀悼死者 B.思念明君 C.怜悯捕鱼者 D.勿忘掘井人
15.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的作者是
A.曹植 B.曹丕 C.鲍照 D.左思
16.下列作品中,采用辘轳体结构形式的是
A.《陈情表》 B.《赠白马王彪》 C.《折杨柳歌辞》 D.《归去来兮辞》17.有“洛阳纸贵”之誉的著名作品是
A.《登楼赋》 B.《洛神赋》 C.《三都赋》 D.《别赋》18.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A.谢眺 B.陶渊明 C.谢灵运 D.孔稚琏
19.陶渊明《咏荆轲》着重描写的场面是
A.提剑出燕京 B.饮饯易水上 C.飞盖入秦庭 D.图穷事自至20.名旬“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
A.丘迟 B.葛洪 C.江淹 D.刘义庆
21.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
A.通篇排偶 B.长短参差 C.大量用典 D.辞采飞扬22.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生活的朝代是
A.先秦 B.西汉 C.东汉 D.魏晋
23.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张丞相”是指
A.张九龄 B.张守畦 C.张若虚 D.张九皋
24.王维《观猎》中“新丰市”、“细柳营”的故址在今
A.山西 B.陕西 C.河南 D.河北
25.下列各篇中,属于七言歌行的是
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B.《又呈吴郎》
C.《逢入京使》 D.《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6.下列诗句,出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是
A.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27.《张中丞传后叙》所写人物中,表现“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的是 A.张巡 B.许远 C.南霁云 D.雷万春
28.下列诗句,出自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的是
A.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B.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C.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29.杜苟鹤《山中寡妇》的体裁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30.李朝威《柳毅传》中,出面向柳毅提亲,遭到拒绝的是
A.龙女 B.洞庭君 C.洞庭君夫人 D.钱塘君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下列人物出自《郑伯克段于鄢》的有
A.颍考叔 B.祭仲 C.杞子 D.原轸 E.公子吕
32.《过秦论》全篇运用对比手法,其中的对比包括
A.秦国自身前后对比 B.秦与汉对比
C.秦与六国对比 D.陈涉与六国对比
E.陈涉与汉对比
33.下列作品中,选自干宝《搜神记》的有
A.《画工弃市》 B.《子猷访戴》
C.《干将莫邪》 D.《李寄》
E.《周处》
34.下列诗作,属于五言律诗的有
A.骆宾王《在狱咏蝉》 B.杨炯《从军行》
C.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王维《观猎》
E.王维《竹里馆》
35.下列作品,属于赠序的有
A.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B.李颀《送陈章甫》
C.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D.韩愈《送孟东野序》
E.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6.简析《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批驳辛垣衍的过程。

37.《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叠字的使用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8.简析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景、情、理三者的融合。

39.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怎样抒发跌宕起伏的情绪的?
40.简析杜苟鹤《山中寡妇》一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

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1.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侍坐》中孔子以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人物的性格。

42.分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主旨与说理方法。

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l小题。

共l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用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

每年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

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锦以昼之,斯亦极矣。

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

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

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越妇言》)
(1)本文的作者是谁?文中的朱买臣是哪个朝代人?
(2)本文揭露了一种什么现象?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