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勘探2-电阻率法
电法勘探 勘探 物探
1.3电阻率测深法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常用来探明水平(或近似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种电阻率法。
该法是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观测垂直方向由浅到深的视电阻率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电测深曲线来了解测点下部沿垂向变化的地质情况。
与电阻率剖面法相比,电阻率测深法用于了解该测点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垂向变化,而电阻率电阻率剖面法是了解沿测线方向地下介质电阻率的横向变化。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电阻率法成为一种能够详细研究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状态的方法。
电测深法有不同的装置类型,如三电极测深、对称四极电测深、偶极电测深和五极纵轴测深等。
本节主要讨论应用最广泛的对称四极电测深法。
图1.4.7 对称四极电测深装置1.3.1水平地层上的视电阻率曲线一、水平层状大地上点电流源场的解如图所示,假定地面是水平的,在地面以下有n 层水平层状地层,各层电阻率分别为1ρ、2ρ……n ρ;厚度分别为h 1、h 2、 ……h n-1;每层到地面的距离为H 1、H 2、……H n-1、H n =∞。
在A 点有一点电流源供电,其电流为I 。
引用柱坐标系,将原点设在A 点,Z 轴垂直向下,由于问题的解对Z 轴有对称性,与Φ无关,故电位分布满足如下形式的拉普拉斯方程图1.6.1 多层水平地层012222=∂∂+∂∂+∂∂zUr U r r U (1.6.1) 及如下边界条件:(1)除源点A 外,在空间各处电位应是有限和连续的,在无穷远处电位为零; (2)在岩层分界面处,电位是连续的,即11ii ii z H z H U U ++=== (1,2,21i n =⋅⋅⋅- (1.6.2)(3)在岩层分界处,电流密度法向分量是连续的,即Hiz Hiz zU zU i i i i ==∂∂=∂∂++1111ρρ (1,2,21i n =⋅⋅⋅-(1.6.3)(4)在地表处,由于空气不导电,电流密度法向分量为零010=∂∂=z zU ii ρ (1.6.4)此种边界条件下,方程有解析解。
电法勘探教程
2 自然电场法.c充电法
2.1 自然电场法 2.1.1 自然电场的成因 2.1.2 自然电场法的野外工作方法 2.1.3 自然电场法的应用 2.2 充电法 2.2.1 充电法的基本理论 2.2.2 充电法的野外工作方法 2.2.3 充电法的应用
思考题
3 激发极化法 3.1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3.1.1 激发极化效应及其机理 3.1.2 激发极化场的正演计算方法 3.1.3 常用装置的激电异常 3.2 激发极化法的野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 3.2.1 激发极化法的野外工作方法 3.2.2 激发极化法的资料整理与解释 3.2.3 激发极化法的应用
思考题
4 电磁法
4.1 电磁法理论基础 4.1.1 电磁场定解问题 4.1.2 岩土在交变电磁场中的电磁学性质
4.1.3 模拟准则,1
4.1.4 均匀介质中平面电磁波的传播 4.1.5 交变电磁场中局部导体的异常场 4.1.6 两种常用场源的电磁场 4.2 地面电磁法 4.2.1 大地电磁测深法 4.2.2 频率测深法 4.2.3 瞬变电磁法 4.2.4 电磁偶极剖面法 思考题
直流电法勘探的革命――超高密度电法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地球物理·博士 折京平 (西安澳立华勘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安, 710075) 直流电法是一种最简单,最流行的物探方法,它被广泛用于找水, 找矿,找溶洞,找地质构造,找墓,找地质灾害点等很多方面。在过去 的一百年里,这种方法帮我们找到了一些用肉眼无法找到的地下地质 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从上个世纪后期出现了反 演算法和多通道、多电极的数据采集方法。这两个技术的出现给直流电 法勘探的精度和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可以称之为超高密度电 法-电法勘探的革命。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论述。 1、反演技术 超高密度电法彻底抛弃了传统的视电阻率概念。而将所采集到的数 据直接反演成真电阻率剖面,可真实的反映出地质异常体的位置和大 小。反演技术是超高密度电法的基础。它已开始被广泛的用于电法勘探 中,这是个必由之路。 2、数据采集方法 由于超高密度电法基于反演技术,不用视电阻率图做解释,所以在 数据采集上再也不用沿袭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而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反 演网格上布电流点和电势点。为了避免数据采集的片面性,我们采集了 几乎所有可能的电流点和电势点的组合。这样既不用顾及某种数据采集 方式上的优缺点,也使数据采集标准化。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使直流电 法的井地勘探和井井透视成为可能。我们提出的超高密度方法,就是利 用以上的不受限制的数据采集方式来大量的采集数据,使数据量比常规 电法(包括高密度电法)多出几十倍。这就使得数据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大大提高。 3、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大大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如此大量的数据,如用高密度电法仪采集,可能需要数天才能完 成。而我们的61道多通道采集方式,仅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效率 是高密度电法仪的几十倍。目前世界上道数最多的商用电法仪仅为10 道。 下面就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此方法在井地和井井透视勘测两个方面的 独特优势。 实例1: 大连市轻轨三号线桥基勘测 甲方准备在26米深的桩基孔中建筑桥基,但事先没有做钻孔勘 探,所以不能确定26米以下的基岩中是否有溶洞存在。委托我们公司
基于二极电阻率法的并行电法勘探技术
了利用 1 电极供 电, 个 其余 电极 同步测量 的网络 电法勘探 系统 , 通过室 内数据处理 实现高密度 电法 的二极 、 温纳三 极 A、 三极 的同步快速测量。该 方法 极大地缩短了现场数据采集时 间, 提高 了电法勘探 的效 率。 目前 , 方法技 该
术已广泛应用 于地基勘察 、 矿井 回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及矿井出水水源探测等工程实践 中。 关键词 : 二极法 ; 并行采集 ; 高密度 电阻率法 ; 地震勘探
数 据 的采 集 时间 。
首先 A电极置 于 1 电极 , 号 其余 凡一1个 电极 同 时测量 与参 照 电极 Ⅳ之间 电压 时间序列 记 录 电 流 , 和每 个测 量 电极 的 电压 。J ,, , , ) 。 , =23 4 … 凡 , (
智 能 电极保 存并 处 理 电压 数 据 , 智 能 电极 将 按 照 各
次 场 和 自然 场 的电位 差 。数 据 的排 列顺 序 : 电流
按供 电电极 的序号 由小 到大排 列 , 电位 、 电阻率按 视
测量 电极 的序 号排 列 , 即
维普资讯
1期
王桦等 : 基于二极 电阻率法 的并 行电法勘探技术
・ 5・ 4
国的地 球 物理工 作 者提 出 的 , 最 早用 于解 决 各 种 它 工程地 质 和水文 地 质 问题 。经 过 十多 年 的 发展 , 高 密度 电阻率 法 的数 据采 集 系统和 资料处 理解 释系 统 E臻成 熟 , 水文 、 程 、 境 、 古 、 t 在 工 环 考 资源 勘 探 等 与
其 中 D 为第 号 电极 与第 号 电极 间的距 离 , AU为
一
穷远 , 相当于 1 个公共地。在 A供电过程中, 所有的 测量 电极 ( ) 同时测量 与 Ⅳ极 的 电位 差 (、 i 分别 为供 电电极 和测量 电极 的序 号) 值分 为供 电
2.电阻率法
1 U jn 0 n
即在地面上(除点源外),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等于零。 第三类边界条件,电阻率为有限时,在界面的两边有
U1 U 2
j1n j2 n
E1t E2t
§1.2 求解稳定电流场的拉普拉斯方程
2U 0
2U 2U 2U 0 x 2 y 2 z 2
由分离变量法
通解
考虑到
由边值条件: 有
利用韦伯—李普西茨公式
第一层内的电位表达式:
第二层以下至n-1层的电位表达式
第n层内的电位表达式,由
利用衔接条件求取2(n-1)个待定函数 ,由 于电测深研究位于地面上的电位分布,即仅需 要给定层数n后的 B1(m)式。如
n=2
其中
n=3
其中
第二节 视电阻率法的基本概念及常用 电阻率法
2. 两个异性点电流的电流场
如图所示,在均匀半空间表面布以相距为2L的电极 A和B,并分别以+I和-I向介质中供电,根据电场的迭 加原理,由(1-19)式便可写出A、B两个点电流源在 M点形成的电位
I 1 1 U 2 AM BM
图表示在地面AB连线上电位、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 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越靠近电极,电位变化越快, 在A点附近电位迅速增高,在B点附近电位迅速降低, 在AB中点电位为零。在电位变化大的地方,电场强度 和电流密度的绝对值也大。在 AB 中点,电位为 0 的地 方,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变化也不大。
(r , , z )
(r , , )
2U 1 2U 1 2U 2U 2 2 0 2 2 r r r r z
2 U 1 U 1 2U (r ) (sin ) 2 0 2 r r sin sin
物探--2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是以岩石或矿石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对 天然产生的或人工建立起来的电场或电磁场的空间的或时间 的分布特征进行观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有用矿产的一种物 探方法。
电法勘探分类 根据供电电源的性质可分为:直流电法和交流电法。 按场源分为:天然场源(被动)和人工场源(主动)。 按工作方法分为:电阻率法、天然电场法、充电法、激发极
电地面
电源
A
MN
B
地面
高阻体
电阻率法
度梯半 度空 法间 视中 电存
曲阻在 率低 与阻 电体 位中
线梯间
电均
阻匀
率半
与 电 位 梯
空 间 中 间 梯
度度
曲法
线视
岩矿石的电阻率(1)
电阻率(ρ):电阻率是表征物体导电性能的一个最基本的物理量。 数值上为对边长各为1米的正方体物质,垂直于一对横截面通电时, 所产生电阻的大小。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ρo
图2 探测远离示意图
图3 探测方法剖面图
I
2r 2 ( E )
4r 2
( u ) r
4r 2
c r2
得 c I 2
则 U= I 2r
或 =2r U
I
E U I r 2r 2
j I
2r 2
在上式中:设I=20mA p=3.14Ω·m I 100
2
r=0.1 m
U=1000mV
r=1.0 m U=100mV
系中,
E du r dr r
在直角坐标系中
E EX i EY j EZ k
而
EX
U X
EY
U Y
EZ
U Z
由前几个式子得:
电法勘探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电阻率法1、哪些因素对岩石电阻率有影响,其中哪些因素影响比较重要?⑴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金属矿物含量↑,电阻率↓结构:侵染状>细脉状⑵岩矿石的孔隙度、湿度孔隙度↑,含水量↑ ,电阻率↓风化带、破碎带,含水量↑,电阻率↓⑶水溶液矿化度矿化度↑ ,电阻率↓⑷温度温度T↑,溶解度↑,离子活性↑,电阻率↓结冰时,电阻率↑⑸压力压力↑ ,孔隙度↓ ,电阻率↑超过压力极限,岩石破碎,电阻率↓⑹构造层的问题这种层状构造岩石的电阻率,则具有非各向同性,即岩层理方向的电阻率小于垂直岩层理方向的电阻率主要影响因素为岩石的孔隙度,含水性及水的矿化度。
当岩石含金属矿物、碳质和粘土等良导性矿物时,矿物成分对电阻率的影响明显。
2、岩石结构和构造如何影响岩石的电阻率?岩、矿石中某种组成部分对整体岩、矿石电阻率影响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它们的连通情况:连通者起的作用大,孤立者起的作用小。
例如,浸染状金属矿石,胶结物多为彼此连通的造岩矿物,故整个矿石表现为高阻电性;又如含水砂岩,其胶结物为彼此相连、导电性好的孔隙水,故含水砂岩的电阻率通常低于一般岩石的电阻率。
3、岩石电阻率的分布规律?1、质地致密、孔隙度低的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的灰岩、白云岩、砾岩电阻率最高,其变化范围大约在;大多数沉积岩因为具有中等孔隙度,因而也具有中等电阻率,大约在数百左右;孔隙度比较高、又富含粘土矿物的第四系粘土、页岩、泥岩的电阻率比较低,一般在;致密硫化矿体、海水、石墨的电阻率最低,仅有。
2、同类岩石的电阻率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一两个数量级的相当大的变化范围。
3、不同类型岩石的电阻率变化范围往往相互重叠。
103~10510~10210-2~10、列举求解稳定电流场电位时的边界条件。
、何谓电阻率,何谓视电阻率,说明它们的异同。
当地表不水平或者地下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介质),仍然采用均匀介质中的供10.根据地下电流场变化规律,定性分析三级装置B‐MN在过直立接触面时的视电阻率曲线。
电阻率勘探
2.5 偶极装置(ABMN)
z 视电阻率表达式
ρ OO′ S
=
KOO′
ΔU MN I
KOO′
=
2π ⋅ AM ⋅ AN ⋅ BM ⋅ BN
MN ( AM ⋅ AN − BM ⋅ BN )
z 如果 AB = MN,则
KOO′( AB=MN )
=π
⋅
AM
⎢⎣⎡(
AM MN
)2
−1⎥⎦⎤
z 当取 AB = MN = a及 BN = na
z 电阻率法找水
33-20
特点:含水层呈低阻!
Resistivity Profiling and Sounding
(4)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z 电阻率法是用来寻找导热、储热 构造,圈定地热田分布范围最常 用的物探方法
z 地下水是由地表水补给的,进入 地下的冷水在深处受放射性能或 高温岩体的加热,其密度和粘滞 性减小,离子活动性加大,从而 使水的矿化度增加,电阻率下降
z 按照电极系排列方式的不同,电测深法可分为对称四极电测深 、三极电测深、偶极电测深、环形电测深等工作方式
z 其中对称四极电测深是最常用的方式
33-22
Resistivity Profiling and Sounding
3.1 对称四极测深法
z 装置形式与对称四极剖面法完全一致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
z 对于电测深法是在同一测点上每增大一次AB就计算一个K值,因此它的K值 是变化的,这与对称四极剖面法K为恒值的情况是不同的
−1− 1
−1
AM AN BM BN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
z 旁测线 33-14
K NM
=
2π
MN
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课件
陈同俊
China Univ. of Mining &Tech.
1. 点电源时的电场
地表正、负两个点电源的正常电流场
➢ 叠加原理:当多个点电源同时存在时,任意一点M的 电位是各电源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位之和;任意一点
3)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
沉积岩石电阻率的相互关系 泥岩或粘土<页岩<细砂岩或粉砂岩<中砂岩<粗砂岩 <砾岩。
陈同俊
China Univ. of Mining &Tech.
第二节 地表点电源电场
第二节 地表点电源的正常场
电位、电场强度与电流密度间的关系
➢
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jsE E rE jr—— 微分形式欧姆定律
勘探深度:h=AB/2 勘探体积:长AB、宽AB/2、高AB/2
陈同俊
China Univ. of Mining &Tech.
3. 岩石电阻率的测定及视电阻率
岩石电阻率的测定
陈同俊
China Univ. of Mining &Tech.
岩石电阻率的测定
陈同俊
China Univ. of Mining &Tech.
来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陈同俊
China Univ. of Mining &Tech.
3)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
r n 代表垂直层理方向上的平均电阻率;
r t 代表沿层理方向的平均电阻率。
r
rh 11
r h 22
n h h
1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MN
s
jMN j0
MN
S
重新分析: (a)
1
X
A(+I)
(b)
2
3
1
B(-I)
3.视电阻率的定性分析公式 视电阻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式,即
s
jMN j0
S
jMN j0
MN
ρ剖面曲线的变化能清楚的反映出地 下导电性不均匀体的位置及电阻率 的相对高低
• 当地下只有一种岩石时,两式是相同的,故按视电阻率的
计算式算得的ρs值等于岩石真电阻率ρ值。 ρs剖面曲线乃 为一条数值等于p的直线。
视电阻率的计算 公式
视电阻率的分析 公式
s
K
UMN I
s
jMN j0
1、电阻率法的理论基础 岩、矿石的电阻率 1.电阻率基本公式
R l
s
2.电阻率单位
SI制中
Rs
S
l
lI
电阻R(Ω) 长度(m) 截面积(m²)
电阻率ρ( Ω ·m)
3.导电机制
⑴溶液:带电离子 ⑵金属导体:自由离子,
如自然铜、金、银和石墨,电阻率低 ⑶半导体:“空穴”导电,
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体,电阻率较低 ⑷固体电解质:离子导电,绝大多数造岩矿物, 如石英、云母、方解石、长石等,电阻率高
稳定电流场的基本规律
欧姆定律
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
衔接条件
电流通过介质分界面,界面两边电位连续 界面两边电流密度法向分量和电场强度切向分量连续
自然边界条件
接近点电流源的点上,趋于正常电位 距离场源无限远处,电位趋于零 地面上除电源点外,电流密度法向分量为零
2、电阻率法常用电流源的正常电场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一、地球物理勘探概述。
1. 定义。
-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这些地球物理场包括重力场、磁场、电场、弹性波场等。
2. 目的。
- 寻找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
- 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工程建设(如建筑、桥梁、隧道等)提供地质依据。
-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3. 方法分类。
- 重力勘探: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和密度差异。
- 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寻找具有磁性差异的地质体,如磁铁矿等磁性矿体。
- 电法勘探: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等多种方法,依据地下地质体电学性质(如电阻率、极化率等)的差异进行勘探。
- 地震勘探:是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
- 放射性勘探:测量地质体的放射性强度,主要用于寻找放射性矿产(如铀矿)和研究地质构造。
二、重力勘探。
1. 重力场基本概念。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 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其值略有不同,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2. 重力异常。
- 理论上地球表面的重力值可以根据地球的理想模型计算出来,但实际测量的重力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重力异常。
- 正重力异常:当测量点下方存在高密度地质体时,实测重力值大于理论值。
- 负重力异常:如果测量点下方是低密度地质体,实测重力值小于理论值。
3. 重力勘探仪器。
- 重力仪是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仪器。
现代重力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测量出极其微小的重力变化。
4. 重力勘探的应用。
- 寻找金属矿,如铜、铅、锌等金属矿往往与高密度的岩石有关,会引起正重力异常。
- 研究地质构造,如盆地、山脉等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密度结构,会在重力场上有明显反映。
- 探测地下洞穴,地下洞穴相对于周围岩石密度较低,会产生负重力异常。
第一章 电阻率法2
(2.1-9)
由于散度表示在场矢量方向上场量的空间变化率, 所以,电流密度的散度等于零(无散场 ) 表明电流是处处连续的。 3.稳定电流场的势场性 稳定电流场中电荷的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 dU r E grad U dr r 式中 r 与 E 的方向相同。 U x U y U z (2.1-11)
为建立地下电场,总是需要两个(或两组)接地的电极 A 和 B。电流由 A 输 入 地 下 , 又通过 B 极从地下流出,构成闭合迴路。这两个电极称为供电电极。当两电极的尺寸比它 们离观测点的距离小得多时,可以把这两个电极当作两个点(状)电流源看待。设地下介 质的电阻率为 ,当点电流源 A 向地下输入电流 I 时,地下电流则以 A 为中心向周围呈均 匀辐射状分布。这时与 A 电极距离为 r 的任一点 M 处的电流密度为 I r j 2r 2 r 密度 j 的方向与矢径 r 的方向一致。据(2.1-6)式,M 点的电流强度为 I r E 2r 2 r 与点电源距离为 r 的任一点 M 的电位为
(2.1-27)
当 h 0 时,由上式可得到地表 A、B 中点 O 处的 (2.1-28)
jh 1 j 0 [1 (h / L) 2 ]3 / 2
(2.1-29)
图 2.1.10(a)示出了 j n / j 0 随 h / L 变化的规 律。图 2.1.10(b)表示 h 一定时,电流密度随供 电极距变化的规律。 1.1.5 电阻率法的仪器设备 1.对电测仪器的一般要求 1)较高的灵敏度 2)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较高的稳定性 2.电阻率法的重要装备 图 2.1.11 为野外使用的一种智能型数字电阻率仪的原理框图。仪器由 CPU(中央处理 器) 、发射和接收三部分组成。电位差信号由 M、N 端输入,经阻抗变换滤波放大后与 SP (自然电位)补偿信号相减,以消除接地电阻引起的电极电位的影响,然后经滤波放大后 送到 A/D(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电流信号则由标准电阻采样后,经隔离放 大、滤波放大后,再送 A/D 转换成数字信号。CPU 负责从 A/D 取出电位差与电流信号的 转换结果,并送显示器显示。仪器可自动测量并存贮电位差、电流、视电阻率及自然电位 等参数。通过串行接口可与微机联机工作。 电阻率法的其它设备还有:供电电极、测量电极、导线、线架及供电电源(干电池或 小型发电机)等。
电法勘探(2)
2 充电法和自然电场法2.1 充电法2.1.1 充电法的基本原理当对具有天然或人工露头的良导地质体进行充电时,实际上整个地质体就相当于一个大电极,若良导地质体的电阻率远小于围岩电阻率,我们便可以近似地把它看成是理想导体。
理想导体充电后,在导体内部并不产生电压降,导体的表面实际上就是一个等位面,电流垂直于导体表面流出后,便形成了围岩中的充电电场。
显然,当不考虑地面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时,则离导体越近,等位面的形状与导体表面的形状越相似;在距导体较远的地方,等位面的形状便逐渐趋于球形。
可见,理想充电电场的空间分布将主要取决于导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埋深,而与充电点的位置无关。
图2.2.1为充电法原理示意图。
当地质体不能被视为理想导体(即不等位体)时,充电电场的空间分布将随充电点位置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所以,充电法也是以地质对象与围岩间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并且要求这种差异必须足够大),通过研究充电电场的空间分布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一类电法勘探方法。
为了观测充电电场的空间分布,充电法野外工作一般采用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电位法;一种是电位梯度法。
电位法是把一个测量电极(N )置于无穷远处,并把该点作为电位的相对零点。
另一个测量电极(M )沿测线逐点移动,观测各点相对于“无穷远”电极间的电位差。
为了消除供电电流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将测量结果用供电(即充电)电流进行归一,即把电位法的测量结果用I U /来表示。
电位梯度法是使测量电极MN 的大小保持一定(通常为1-2个测点距),沿测线移动,逐点观测电极间的电位差MN U ∆,同时记录供电电流,其结果用)/(I MN U MN ⋅∆来表示。
电位梯度法的测量结果一般记录在MN 的中点,由于电位梯度值可正可负,故野外观测中必须注意MN U ∆的符号变化。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充电法的野外观测还可以采用追索等位线的方法。
以充电点在地表的投影点为中心,布设夹角为45°的辐射状测线,然后距充电点由远至近,以一定的间隔追索等电位线,根据等位线的形态和分布,便可了解充电体的产状特征。
第三章 电法勘探
1、点电源电场 电阻率法是将直流电通过导线及接地电极将电 流送入地下,这样在地下就建立起了人工电场,如果 在被电场控制范围内的岩石具有相同的电阻率,并且 电阻率的大小不随电流的方向而改变,此时称形成的 电场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电场或正常电场。又因 地面以上的空气是不导电的,所以这种电场仅存在于 地下,因此我们称它为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电场。
图3.1.3 高阻体ρs曲线
(2)在电阻率为ρ1的介质中存在一个电阻率 为ρ2的高阻体: 由图3.1.3可见,因高阻体阻碍电 流通过,因此电流线被挤向低阻岩层中通过, 所以电流线向地面或地下弯曲再不能继续保持 其水平直线状态,此时电场因高阻体的存在而 产生了畸变。
当测量电极MN位于高阻体上方时, jMN﹥j0,但MN是在ρ1介质中,故ρMN =ρ1,由 (3.1.12)式可知ρs﹥ρ1,即在高阻体上方视电 阻率大于其围岩电阻率ρ1,即产生了视电阻率 异常。随MN向球体两侧不断地移动,高阻体
(二)视电阻率及电阻率法的物理实质 1、视电阻率 前面得到的岩石电阻率,是在地下电场控制的 范围内仅存在一种岩石,并且它的导电情况是 均匀各向同性时测得的,这个电阻率就是岩石 的真电阻率。
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像这种理想的情况是不 存在的。一般的来讲,被电场控制的范围内的 岩石均存在几种不同的岩石,那么测得的电阻 率就不是其中某一种岩石的电阻率或另外一种 岩石的电阻率,而是电场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 率综合影响的结果,为了与真电阻率相区别, 我们称它为视电阻率,并以符号ρs来表示。
各种电法勘探方法是适应不同地质任务的需要而 发展起来的,它们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地质工作中。在 小比例尺地质填图中,可以探测结晶基底的起伏、划 分大地构造单元、研究沉积岩构造、追索大断裂;在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可确定岩层接触带和浮土厚度 ,圈定岩体、构造破碎带和断层,指示成矿远景区; 在普查找矿中,可圈定成矿带、矿化带,寻找有工业 意义的矿体;在勘探阶段可进一步确定矿体的位置及 产状、划分矿层。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工作中,电法勘探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勘查手段。近 年来,一些新方法,如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探 地雷达,井中无线电波法等得到了可喜的发展。此外 ,电法勘探还用于地壳及上地幔的研究之中。
电法勘探知识点总结
电法勘探知识点总结1. 电法勘探原理电法勘探利用地球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探测地下构造和矿产。
当地球磁场对地球内部导体和非导体地层产生影响时,会在地下产生电磁信号。
通过测量这些电磁信号的特性,可以确定地下电阻率差异,从而识别地下介质的性质和构造。
2. 电法勘探方法电法勘探常用的方法包括电阻率法、电磁法和地电磁法。
电阻率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来识别矿产和地质构造。
电磁法则是利用地下导体对地球磁场的感应和响应进行测量。
地电磁法则是综合利用电磁法和电阻率法的特点进行地下构造的识别。
3. 电法勘探仪器电法勘探仪器包括电阻率仪、电磁仪和地电磁仪等。
这些仪器能够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电磁响应和地电磁信号,从而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
4. 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电法勘探数据处理和解释是电法勘探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地下构造和矿产的信息,并进行解释和评价。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噪声去除、层析反演和三维成像等。
5. 电法勘探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电法勘探在矿产勘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电法勘探可以识别地下矿体的形状、大小和性质,确定矿产的成矿构造和展布规律,为矿产勘探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6. 电法勘探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电法勘探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工作中。
通过对地下构造和地质体进行电法勘探,可以发现地下水、断层、裂缝等构造异常,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7. 电法勘探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电法勘探也被应用于环境地质勘查和污染治理领域。
通过电法勘探可以识别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发现地下水文条件和地下污染的情况,为环境地质勘查和保护提供信息支持。
8. 电法勘探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法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的电法勘探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可以应用于更复杂、更深部的地质勘探和矿产勘探任务。
电法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于探测地下矿产和地质构造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第一章-海洋电法勘探02解读全文编辑修改
• 通过硫化物测得的视电阻率(0.18-0.21 欧姆•米)与东太平洋的一样,与有大量 黄铁矿和黄铜矿存在的区域的是一致的。
• 玄武岩的视电阻率要大一个数量级(2.12.4欧姆•米),将式(9.2)中的m取2, 则它们的孔隙度约为37%,这比由东太 平洋海隆的海底电阻率所得的值要高, 但与用重力及地震方法在底部所测的值 相同。
• 因此,自电势可以用来绘制硫化物的出 露范围,并且可能比单用电阻率法来得 更容易。
• 最近,采用美国潜艇阿尔文号测量了位 于北纬26度的大西洋中脊处的热液活动 区的电阻率。
• 将两个排列平铺在在海底,一个长约 50m,另一个长约150m(Von herzen等, 1996)。
• 一个在已知富含硫化物及周围被玄武质 枕状熔岩(表9.2)包围的高地上作业。
• σ1和σ0分别为海底和海水的电导率, • 对于未固结的沉积物,比值σ1/σ0为0.1或
更小。
• 海洋直流电法的优点:
• 一是拖动作业,效率高;
• 二是设备简便;
• 三是环境稳定噪声小;
• 四是接地电阻小,供电电流大。
• Francis指导的一次海洋DC实验,是由一 艘扫雷舰上发电机供电,电流高达2000A。 哪怕只有1/10进入海底,也有200A,这在 大陆上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
• 每个测点的电测深观测结果,绘制成一 条视电阻率ρS随极距AB/2变化的电测 深曲线。
• 通常将电测深曲线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 其横坐标表示供电极距AB/2,纵坐标 表示相应的视电阻率值。
• 它反映了测点下沿垂直方向地质情况的 变化,如图2所示。
• 从图2中可定性了解地下的基本情况,它 表明地下有三个电性层(或地层),第 一层的电阻率为120欧姆米,第二层为低 阻,电阻为几十欧姆米,第三层为高阻, 电阻率为几百欧姆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1
h1
1
红:ρ1=10, ρ2= ∞ ;h1=5 绿:ρ1=10, ρ2= ∞ ;h1=10 蓝:ρ1=20, ρ2= ∞ ;h1=10 玫红:ρ1=20, ρ2= ∞ ;h1=5
电测深曲线的中段
二层曲线较为简单,其中段是从首支向 尾支的过渡段,即随着AB/2 的加大,第 二层影响逐渐增大。
A M B M
地下电流场在供电电极附近分布极不均匀,其值趋于 无限大;而在两极中央地段,场的分布较均匀,变化 较平缓。 在AB的中点,V=0,中点左边V为正,右边为负; AB的中点上,E出现极小值。
( I A B jh = = j 2(L2 + h 2 ) M
Tn hi i
i 1
n
当电流平行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测得的 电导称纵向电导(S) h
S
岩柱体由多个厚度和电性不同的岩层组 成时总纵向电导
S S1 S2
Sn
i 1
n
hi
i
4.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
根据电场分布的唯一性定理,层参数确 定的地电断面和电测深曲线之间应是一 一对应的关系 。 即一组层参数对应唯一的一条电测深曲 线,层参数不同的地电断面对应不同的 电测深曲线。
以K型断面为例:当ρ1 、h1、ρ3一
围内增加ρ2 减小h2,或者减小ρ2 增加 h2时,只要保证中间层的横向电阻
S2
h2 2 定, 较小的情况下,在一定范 h1
不变,曲线形态不发生变化。 2
h2
红色:h1=10,h2=2,h3=∞;ρ1=10, 蓝色:h1=10,h2=1,h3=∞;ρ1=10, 玫红:h1=10,h2=2,h3=∞;ρ1=10, 绿色:h1=10,h2=1,h3=∞;ρ1=10,
电阻率公式简化为:
U MN K I
实践当中,把供电电极、测量电极的排列 形式和移动方式称为电极装置,简称装置。
2.视电阻率
在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同时赋存有两种 或两种以上导电性不同的岩石或矿石)或地表 起伏不平的情况下,若仍按测定均匀水平大地 电阻率的方法计算的结果称之为视电阻率,以 符号ρs表示
B→ ∞
地面
r
M
对上式两边积分得:
I V C 2 r
2、两个异性点电源的电场
当r→∞,V=0 ,则 C=0 代入上式得 I V 2 r
ρ 空气
A
B
地面
ρ0
AM
M
j j
A M
B M
BM
jM
在任意点M处的,可按场的叠加原理知:
I 1 1 VM V V ( ) 2 AM BM A B I 1 AM 1 BM jM jM jM ( ) 2 2 2 AM AM BM BM I 1 AM 1 BM EM ( ) 2 2 2 AM AM BM BM
第n层电阻率ρ n趋近于零: AB/2足够大,测深 曲线尾支以0为渐近线水平直线。
ρ1=10, ρ2=100;h1=10
ρ n趋近于无穷大,可视为绝缘 电流在第一层介质中流过,AB足够大时, 电流穿过以r= AO为半径,高为h1的圆 柱表面,圆柱的侧面积:2π rh1
I 2 rh1
(1)同层等值现象
以H型断面为例:当ρ1 、h1、ρ3一
S 等 值 现 象
极小值不明显。此时当ρ2 、h2在一定 范围内同时增大或者减小,只要保
证这一中间层的纵向电导 S2 变,曲线形态不发生变化。
2
h2
h2 2 定, 较小的情况下ρs曲线中段 h1
不
红色:h1=10,h2=2,h3=∞;ρ1=150, 蓝色:h1=10,h2=1,h3=∞;ρ1=150, 玫红:h1=10,h2=2,h3=∞;ρ1=150, 绿色:h1=10,h2=1,h3=∞;ρ1=150,
ρ1<ρ2
ρ1 >ρ2
(2)三层模型电测深曲线类型
三层断面是由位于厚度无限大的基底层上面的 厚度有限的二个电性层组成,在这个模型中, ρ 1、ρ 2和ρ 3之间有四种关系,根据这些关 系,三层断面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A型: K型: H型: Q型:
ρ ρ ρ ρ
ρ 1< ρ 1> ρ 1> ρ
ρ s=ρ
1
均匀半空间
ρ s= ρ
M N
1
ρ1
山谷地形
ρ
s> ρ 1
M
N
ρ1
山脊地形
ρ s<ρ1
M N
ρ1
(二)电测深曲线类型及特点 1.曲线类型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二层、三层或更多层的地 电断面 (1)二层模型电测深曲线类型 二层地电断面中包含厚度有限的一个电性层, 其下伏为厚度无限大的基底层,而电阻率ρ 1 和ρ 2之间关系只有两种类型:ρ 1<ρ 2和ρ 1>ρ 2。
ρ空气
地面
ρ0
(一)点电流源电场分布规律
为了建立地下电场,总是用两个电极(例如A、B) 向地下供电。这两个接地的电极(A、B)称为“供电 电极”。 当供电电极的大小比它们与关测点的距离小得多时, 可把两个供电电极看成两个“点”,故又将它们称为 “点电源” P
ρ 空气
A
B
地面
ρ0
1、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设在地面A点向地 ρ空气 A 下供电,电流强度 为I,地下半空间的 ρ 电阻率为ρ。地下 距A为的点M处的 电流密度为: I r jM ( r 由A指向 M ) 2 2r r I r 电场强度为: EM j 2 2 r r I dV dr 电位为: 2 2 r
不难看出,随着断面中层数n的增加,断 面的类型数按 2n-1成比例增加。 实际上,在建立所有电法勘查的理论基 础时,都利用上面描述的水平均匀层状 断面模型。
2.水平地层上电测深曲线的基本性质
为了进一步了解电测深曲线的特征,我 们把电测深曲线统一划分为三段:
AB h1 2 AB H n 1 2
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用来探明 水平层状(或近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 布情况的一组电阻率法变种。 每个测点的电测深观测结果,绘制成一 条视电阻率ρ s 随极距 AB/2变化的电测 深曲线。
(一)电阻率的测定和视电阻率
1.均匀大地电阻率的测定
UM I 1 1 2 AM BM
而在
jh I h 2 2 L2 2 0 2 5/ 2 L (h L )
即当 L h / 2 (或者
AB 2h )时, h深度的
电流密度最大,该供电电
极距称为“最佳电极距”。
例如:要使100m深处的电流
密度最大,则AB应大于或 等于140m。
第三节 电阻率法
一、电阻率测深法
第二节 地球中的电磁场
一、均匀半空间的人工直流电场
在物理学中,恒定电场是用三个相互有联系的 物理量V(电位)、E(电场强度)和 j(电流密度) 来描述的,其间的关系为: dv=-Edr , E=j · ρ 设大地是水平的,与不导电的空气接触,介质充满 整个地下半空间,且电阻率在介质中处处相等,称这 样的介质模型为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即:
A j A在MN中点O处产生的电流密度: MN
AB两个点电源在O处产生的电流密度 翻倍。
j 均匀半空间O点处电流密度:
AB
o
视电阻率的微分形式
s
r AB 2
AB jMN s AB MN jo
I 2 r
MN 1
1
h1
1
h1
h1 AB lg s lg lg 2 1
的部分称为首支 的部分称为尾支
其余部分为中段
电测深曲线的首支
AB h1 2
由于AB距离很小,电场作用范
围仅限于第一层介质中,第二层及以
下岩层对视电阻率的影响较小
s 1
电测深曲线的尾支
第n层电阻率ρ n有限:AB/2足够大,测深曲线 尾支出现以ρ n为渐近线水平直线。 第n层电阻率ρ n趋近于无穷大: AB/2足够大, 测深曲线尾支出现与横坐标为45°夹角的渐近 线。
在实践中发现,某些参数不同的地电断 面对应的三层电测深曲线,彼此相差甚 小(在实际观测误差5%以内),以至区别 不开,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相同的。
地电断面参数不同,电测深曲线却完全 相同(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相同)的现象 称为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
三层地电断面:S等值现象(H型、A型 断面)和T等值现象(K型、Q型断面)。
U MN S k I
为了揭示视电阻率变化与地下电场分布 之间的关系,我们引入视电阻率的微分 表示式。 在地表不平、地下岩、矿石导电性分布 不均匀的条件下,对于测量电极距MN很 小的梯度装置来说,MN范围内的电场强 度和电流密度均可视为恒定不变的常量。
经推导得出视电阻率的微分形式: jMN S MN J0 jMN和ρ MN分别表示MN处的电流密度和 电阻率,j0为地表水平、地下为半无限 均匀岩石条件下的电流密度。 在对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定性分析时,经 常用到上式
A h
A(I)
L
o h M
L
B(-I)
jB M
jh
L jh 2 j cos 2 ( L h 2 )3 / 2
I
jh的方向平行于地表
jA M
上式表明,AB中垂线上任意一点M处 j 的大小,除与 I 有关外,还与M点的深度(h)及电极距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