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九次月考作文详解及范文

合集下载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6—10次月考作文详解及范文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6—10次月考作文详解及范文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6—10次月考作文详解及范文湖南师大附中高三6—10次月考作文详解及范文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月考作文禁补令(一)试题回放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湖南省教育厅于2O1O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从2010-2011学年寒假起,全省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组织三年级学生成建制补课或变相补课,也不得为各种社会机构举办的复习班、辅导班等提供场地和条件。

将高中毕业班也纳入禁止补课范围,这是目前全国下达的最严禁补令。

对这一最严禁补令,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人强烈反对,有人极力支持,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对这一禁补令,你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现实,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讲真话,写真情,有真见;不得套作或抄袭。

(二)审题指导本次月考作文要求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评价,降低了审题难度。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现象加以、分析、思考,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说。

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思维广度和深度,要求学生具备对此问题的探讨展开能力。

社会现象评论型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已经把问题或现象摆出来了,是什么已经确定,要求学生首先要对材料中的现象做出肯定与否定、是与非、对与错、赞扬与批判的判定,进而确定评说的角度,然后直接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评说,重点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办。

或者写成记叙文,通过对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与观点。

本次作文主要有如下优点:1.绝大部分学生基本做到了讲真话,写真情,有真见,比如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各抒己见,基本没有空话大话假话。

2.有部分同学能深入挖掘,直击问题核心:比如补课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使命问题,禁补体现了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理念和决心,也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教师版)+物理+Word版含解析【KS5U+高考】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教师版)+物理+Word版含解析【KS5U+高考】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 一个质点所受合外力恒为 F, 那么该质点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一个质点所受合外力恒为 F ,那么该质点的动能一定增加
Δv C.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 ,每通过相同的位移 Δ x,速度的增加量 Δ v 也相同 ,则 A= Δx >0 且恒定 , 那么该质点的加速度 a 一定在增大 D .一个 1 kg 的质点 , 在恒定合外力 F 的作用下 , 产生的加速度为 1 m/s2, 那么 F 不一 定等于 1 N
A
错误; C 正确;弹簧的压缩量为Δ x= 0.3 m 时,弹簧弹力为 F= 20 N/m × 0.3 m= 6 N> mg,故
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上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选项 B 正确;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其合
N1sinθ2,
F
N=
FN1

FN2,
故解得 FN= F ,所以 F 一定时 ,θ越小 ,F N 越大; θ一定时 ,F 越大 ,FN 越大 ,B 正确. θ
2sin 2
4.如图甲所示 ,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 ,一质量为 m= 0.2 kg 的小球 ,从弹簧上端 某高度处自由下落 , 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 , 其
3.明朝谢肇淛的 《五杂组》 中记载: “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 ,议欲正之 ,非万缗不可. 一
游僧见之 , 曰:无烦也 ,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
,经
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
, 木楔的顶角为 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 F,
方向如图所示 ,木楔两侧产生推力 FN, 则 (B)
速度 v 和弹簧压缩量 Δ 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 , 其中 A 为曲线的最高点 , 小球和弹簧

2019届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

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

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第Ⅰ卷(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渎职赎罪木椟穷兵黩武连篇累牍B.茁壮拙劣罢黜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蚊蚋纳罕木讷方枘圆凿千补百衲D.泥淖悼念飞棹绰绰有余掉以轻心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丰采光彩照人人才大材小用B.合欢貌和神离长久四季长青c.园林字正腔圆纯粹人文荟萃D.引申能屈能伸苍穹饱经沧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头,魅力四射。

(2)据美味思副食公司总裁,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3)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4)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A.十足透漏大肆策动B.实足透漏大事策动c.实足透露大肆策划D.十足透露大事策划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百年校庆时,国内各地和海外的许多校友回到母校,一时胜友如云,一片欢腾景象。

B.这个学期,学校评比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召开了表彰大会,真正做到了激浊扬清。

c.这幅杰作只有寥寥几笔,每一笔都很简单而平常,可是,却能深深地吸引人,有种余音绕梁的艺术力量。

D.有的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新时期的年轻人必须采取高度的自我控制的方法,有效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各种人际环境。

(2)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吸引家长、学生的“投资趋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客观社会责任。

(3)现在我们更需要加强党的团结,经过全党的团结达到整个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语文试题附中版-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语文

语文试题附中版-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语文

语文试题(附中版)-炎椒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H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 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刘敏岳亮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

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

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 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

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

这就是丝路的前身。

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

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

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

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月考作文训练课件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月考作文训练课件

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
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
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 主动进取,发掘自身潜能。
尼可胡哲,澳大 利亚著名的演讲家,生 于1982年12月4日。他一 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 腿,只在左侧臀部以下 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 脚指头的小“脚”。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 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 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 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 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作文材料中也有暗示:“稻盛和夫以零薪水出任日航 CEO总裁。创造了日航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 所以我们要把“三种人”放置到具体的语境中来,不割裂 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不难判断“自燃性的人”应该是含 褒义,稻盛和夫就是代表,而“可燃性的人”(再如:可 造之才,可塑性,可行性,孺子可教)应该是偏中性,从 而推断“不燃性的人”应该是含贬义。
稻 盛 和 夫 书 法
提出“敬天爱人”思想 敬畏上天,关爱众
人。 所谓敬天,就是依
循自然之理、人间之正 道——亦即天道,与人 为善。换言之,就是 “坚持正确的做人之 道”;
所谓爱人,就是摈 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 持“利他”之心。
在《活法》一书中,稻盛和夫个性化地
提出了“燃烧理论”。他说,一个人要有所 成就,有所作为,就要拥有自发性的热情。
白,刚健进取的儒家思想主义人们 主动去践行仁义,积极入世点燃自 己,用自己去照亮他人。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她不知道什么
是院士,她只知道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学生 的营养着想,她是学生们温暖的港湾,在 情感的迷途中为他们照亮方向。伟大源于 平凡,几十年的燃烧点亮了无数学生的心, 也点亮了袁苏妹的生命。她被封为“荣誉 院士”,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妈 妈”,袁苏妹点燃自己,将全部的爱与温 暖献给了她的“孩子们”。

【全国名校】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名校】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

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

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_______,为人诟病。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________,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

通过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城市管理者,________。

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______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 . 不仅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 . 既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 . 不仅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 . 众目睽睽 乘其不备 当仁不让 推己及人 C . 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 . 众目睽睽 乘其不备 当仁不让 以己度人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七)语文试题(原卷版)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七)语文试题(原卷版)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赋税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我国历朝历代封建政权对于赋税的征收莫不极力讲求,并制定了种种严密的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即在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基础上制定了鱼鳞图册与赋役黄册制度。

黄册以人户为中心,册上登载各户人丁及财产状况,鱼鳞图册则以田地为主,两者相互参照、互为经纬,构成国家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

但无论是依据户籍还是地籍,明代十年一大造的制度规定,都不能适应历年所发生的民户人丁、田地的变化,加上攒造册籍与推收钱粮过程中,户书、粮书、里书、甲书等吏役人等从中舞弊,生者未补入,死者不予勾销,田地买卖、抵押等情形都没有登录在册,黄册制度逐渐陷入紊乱和废弛状态,因此,在很多地方黄册演变为徒具虚名的“伪册”。

有鉴于此,地方州县以黄册为基础,为应对编徭征税的实际而编制实用文册,即实征册。

实征册可以按照实际需要灵活编制,更适合本地区的情况,很快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被普遍采用。

于是在明代中后期,赋役册籍就出现了两套系统:一种是日益成为具文的黄册,一种是切合地方实况的实征册,时人即云“解部有黄册,则州县有实征(册)”。

在徽州地区,万历年间之后乡民买卖田粮后推收税粮,主要在实征册上进行,在黄册上推收已纯属形式。

随着清初以万历年间的税赋原额来编纂赋役全书,政府逐步确立了田赋“定额化”的原则,以此来确保国家财政的收入。

而清初编纂的赋役全书已成为一种征税标准,于是实征册就成为田赋“定额化”下州县实征的重要册籍。

清代前期,一般都是由州县官主持编纂实征册。

据黄六鸿于康熙年间撰写的《福惠全书》所记载,实征册由州县官于每年征税前,召集里书攒造而成。

其具体办法是,先确定本县一年应征钱米总数,然后按照本县应税田亩数及科则,分配到各都、图、里、甲,最后落实到各甲花户,按照花户登录到册籍上。

2019年湖南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修身养性、感悟人生

2019年湖南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修身养性、感悟人生

2019年湖南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修身养性、感悟人生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湖南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修身养性、感悟人生,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题目多多练习一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试卷作文题)①澄神静虑,端己正容。

——欧阳询②圆而且方,方而复圆。

——项穆③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④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张怀瑾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王羲之书法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文章的能力。

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本题的五句话都是在说书法,其实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①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体现了修身; ②“圆而且方,方而复圆”体现了做事要刚柔兼济;③“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体现了做事要努力。

④“体象卓然,殊今异古”体现做人要有自己的个性;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体现了做事要有准备。

立意:③⑤ 做事不光有准备,还得要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① ② 刚柔兼济,修身养性。

① ④修身养性的同时,不能忘了个性的张扬。

2019年湖南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修身养性之中张扬个性一个人,性情温和,处处体现儒雅之气,给人感觉有修养,有涵养,正如欧阳询所说“澄神静虑,端己正容。

”那么口出狂言的人,就是有个性吗?他的修养与涵养体现在哪里呢?这种个性的张扬,只能被进步的社会淘汰。

什么叫有个性?是别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的世界烦躁,浮气喧天,对名利追求特别在意,而有修身养性的人面对那些金钱名利的诱惑只是微微一笑,这就是个性,就是张怀瑾所说的“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湘教版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九(二模)作文 好与对

湘教版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九(二模)作文 好与对

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 究其原因,是站在不同的立
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场,各自评判的标准不同。
。”
考生要就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 亮明自己的观点,怎么辨证 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对”的事 看待好与对,分析原因,阐 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况下,述理由。如果只是罗列一些 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好”与“对”的 现象,没有分析原因,陈述 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看 理由,则建议不高于40分。
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 辨性。因而泛泛而谈地讨
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论大学生长途刷街这一新
。”
闻事件,或者单纯对交警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 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对”的事
的处罚提出质疑、反驳, 都是不符合作文要求的。
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况下,
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好”与“对”的
法?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观点,陈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 ,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 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 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 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 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 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 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
②“对的事不一定是好的” (2)辩证统一关系
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①“好”的也可以是“对”的,
。”
“对”的也可以是“好”的。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②“好”“对”可以融合,兼而有
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对”的事 之
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况下,③做“对”做“好”,更加和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13.已知圆 C1:(x-a)2+y2=1 与圆 C2:x2+y2-6x+5=0 外切,则 a 的值为__0 或 6__.
【解析】圆 C1:(x-a)2+y2=1 的圆心为(a,0),半径为 1,圆 C2:x2+y2-6x+5=0 的圆心为 (3,0),半径为 2,两圆外切,所以|a-3|=3,∴a=0,6,故 a 的值为 0 或 6.
( ) 4
4
-1,
式化为 f(3x2-x-2)<f(2)3x2-x-2<23x2-x-4<0-1<x<3.故不等式的解集是
3.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 12 分)
π 已知函数 f(x)=asin x+bcos x,a≠0,x∈R,f(x)的最大值是 2,且在 x= 6 处的切线与直线 x-y=0 平行.
( )4
-1,
f(x)>1.若 f(4)=5,则不等式 f(3x2-x-2)<3 的解集为__
3 __.
【解析】设 x1>x2,则 x1-x2>0,f(x1-x2)>1.所以 f(x1)-f(x2)=f[(x1-x2)+x2]-f(x2)=f(x1-x2)
-1>0,即 f(x1)>f(x2),所以 f(x)是增函数.因为 f(4)=5,即 f(2)+f(2)-1=5,所以 f(2)=3.所以原不等
12 1 5 3 5 3-12 =-13·2+13· 2 = 26 .12 分
18.(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已知三棱柱 ABC-A′B′C′的侧棱垂直于底面,AB=AC,∠BAC=90°,点 M,N 分别是 A′B 和 B′C′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 AA′C′C; (2)设 AB=λAA′,当 λ 为何值时,CN⊥平面 A′MN,试证明你的结论.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语文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语文解析版

语文试题(附中版)炎德·英才大联考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节选)春青人们的美学观念、文艺思想固然受制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而趣味则是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

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离开趣味作为基础,意识形态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与说教,而不能得到意识形态确证的趣味也只能表现为自生自灭的时尚与习俗。

因此可以说,趣味具有阶级性,也具有历史性。

“文”可视为中国古代贵族趣味的标志性符号。

在周代典籍中随处可见的“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它既包含着以等级观念为核心的贵族价值体系,又包含着以礼乐为核心的贵族趣味系统。

孔子赞扬周代的政治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今人则常常用“繁文缛节”来评说周代文化,这些都是对“文”这一趣味特征的理解。

“文”就是一切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包括典章制度、礼仪、知识系统、诗、乐、舞、建筑、绘画、雕塑、器物等,也包括贵族阶层在正式场合的一切言说。

这个“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

“道”可视为士人或士大夫阶层趣味的标志性符号。

汉之后,受过教育的布衣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僚行列,于是已做官的读书人和希望做官的读书人就构成了新的社会知识阶层,即“士大夫阶层”。

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士大夫趣味结构的基本涵。

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没有“道”的位置,它与士大夫阶层相伴而生。

士大夫阶层是春秋战国之际从原有贵族阶级蜕化而来的,他们在贵族文化基础上建构起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这就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之学。

可以说,士人阶层一切精神文化的建构都是对他们所尊奉的“道”的诠释,而“道”也成为士人阶层文化心态、性情倾向与观念系统的综合性呈现。

正因如此,“文”“道”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一个延续千年的基本主题。

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

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

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

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里就是讲求“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过于迟缓,应当恰到好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他只是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没有说其他丑恶的词,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

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庄子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他强调有至人、有真人。

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观点,《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

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欢用的字是“化”——与时俱化。

“化”与“变”相比,有些悄悄发生变化的意思。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华文化讲仁义道德、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似乎很呆板。

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呆板,比如中国人承认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好了,如果我有条件了,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劳。

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充分理解战争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

孟子评价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千变万化,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孔子如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亡了。

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

老子甚至主张,柔弱是生命的特征,顽强是死亡的特征。

当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

但从侧面说明,中汉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

20世纪后半期,当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唯独大概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

【语文】【高三】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

【语文】【高三】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九次月考作文详解及范文湖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九次月考作文“打扫心灵”(一)试题回放请以“打扫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审题指导命题作文要紧紧抓住“题眼”。

题眼,即文中暗示、透露的文章重点,是寓意的关键性字眼。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

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考生可明显地看出“打扫”是“题眼”。

写作时,可以将其分解成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其一,为什么要打扫心灵?。

其二,怎么去打扫心灵?。

既要扣心灵,又要扣打扫。

所以,作文的具体落脚点,应该盯在“打扫”上,据此展开叙述与议论。

(三)佳作欣赏1.打扫心灵打扫心灵,除去多余的部分。

获得了在人生之路上的轻快步履。

不须太多东西,背起简单的行囊,带上一颗好心情,就踏上了寻绿之路。

载者一车人对绿的欣喜之情,汽车欢快的跳跃在起伏的山丘之间。

秀发疯狂得与迎面吹来的饱含水分子的清风热舞着。

风儿撩拨着我的头发,也撩拨着我的心情。

迎风的遒劲,使我的心也不由得兴奋了。

风,肆意的吹;人,自由的散去。

吹一阵春风,把悲伤、忧虑、复杂的心态以及种种阻碍我生活、学习的沉积物都蒸发了!蒸发了!只要我一接触自然,就纯净了,就轻快了,就无忧无虑了。

打扫心灵,除去多余的部分,获得了在人生之路上的轻快步履。

每当昼与夜交接班的时候,总有一个稚嫩的钢琴声悠悠地飘进我烦恼的心灵。

每天,有太多太多的学习生活上的烦恼。

而每当我听见这断断续续的跳动地音符时,心儿也不禁随着一起有节奏地跳动起来。

一时间,好像一下子忘记了那些不开心的事,整个心全都湿润在充满童真的音乐里。

缓缓地淌过记忆的吉光片羽,生成了片片欢乐的心语,过滤出了岁月忘记带走的忧伤及烦恼的心情,化作一阵微风飘走了。

换一种心情,继续在希望的田野上劳作。

打扫心灵,除去多余的部分,获得了在人生之路上的轻快步履。

生活中,不能什么都扔掉;也不能什么都留着。

智者是善于取舍的。

生命的难度也在于此。

人生是不断挥手的旅程。

要留下,就得告别。

打扫心灵,留下了开心快乐的记忆,告别了烦恼、忧虑的产物。

2.打扫心灵生活中,我们习惯于打扫屋子,几日不理烦意顿由心生,日子的细水长流让我们在某一段时间里,显得呆板了,生活总是一种模式,习惯了,久而久之也许什么在自己看来都变得理所当然,改变已经离自己远了,这个词已经变得陌生,而此时也许很多问题会出现,你可能找不到走出问题的出口,舒一口气,这时你不妨爱一下自己,闭上眼睛走进你自己的内心,去清理一下因时间流逝而遗留的尘埃,打扫打扫心灵吧……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本书——《汉字文化》,书里的内容我早读过,但我想,读不到心里读不到骨子里的东西就如过眼云烟,而相对于自己的工作——教学,能用到工作中为自己所用,那么汉字文化对我而言才显示出了它的价值,而我只是曾经对汉字有这么种感觉记忆,又何谈拿来主义呢?所以甚为惭愧!!悠扬的音乐让你渐入文境,心里不禁想:老师的语言能打动我又何谈是学生呢?专家精彩的课堂语言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更是一种组织语言的艺术,茫茫汉字王国简单的几个字在别人说出来后作为引导语、过度语就那么到位,而自己有时却显得笨拙,无所适从,我们在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你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工作中的学习,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本事,而是对文化思考、咀嚼、发现,再思考、再咀嚼、再发现的漫长过程,学习贵在坚持,常反思常学习,怀着一种谦虚的态度,不求满足,在学习中一往无前,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值得学习思考的地方,要求上进求发展。

也许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这些想法相对而言显得过于美好,总是懂得的多做得少,但只要我们习惯了反省自己,反省就有所收获,那么不也很好吗?且看中国汉字“慧”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吧——“慧”字告诉我们,我们要像打扫屋子一样,经常反省自己,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能不能比今天做得更好,要多想想自己的失误和不足,这就叫内省,这就叫智慧。

很多人只会记住别人的错误,总想着打扫别人的心灵,却时常忘记打扫自己的心灵。

最大的哲理就是真实,它告诉我们聪明不等于智慧。

多么真实的话啊,哲理之所以成为哲理,我想就是因为它非常真实地反映了问题,说到你的心坎儿里去了,实实在在的,可是不是因为你不常反省,所以你内心一直感觉的哲理,却不是从你的口中说出来的,而往往出自名人语录?不过如果我们心动不如行动,相信我们自己也会有一本“I的名言”。

打扫心灵,学会爱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总是斜阳满地,让“慧”住我心。

3.打扫心灵加拿大,美国与中国对自身与外在的不同看法,让我看到了不仅肉体需要“打扫”,心灵也同样。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春,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同样地,我说欲人之为人者,以清其心灵。

心灵是一个人灵魂的所在,道德之所在,精神之所在,志气之所在,它就像河流的源头,是活水到来之处,一旦源头被污染,活水就变成了臭水,永远失去请灵,所以我们需要清理。

回溯历史的长河,多少历史人物因为忘记了清扫自己心灵的房间而身败名裂。

唐玄宗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君主,开元盛世是最好的见证,然而后来他宠爱扬贵妃,终日沉溺于玩乐之中,他忘记了及时清理自己心灵的房间,他没有把骄奢淫逸清理出心灵,于是盛世不在,帝国衰落。

胡维庸,明朝开国功臣,宰相,曾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高居宰相之位,可谓八面威风,但他贪婪成性,骄横跋扈,不知节制,最后身败名裂,他也是忘记了及时打扫自己心灵的房间,忘记了清理掉骄横这颗毒瘤。

其实忘了打扫心灵房间的人比比皆是,不仅是古代,就是现在也大有人在。

胡长清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身为一省之长,却不知抑制心灵毒素的放射,更不知打扫清理自己的心灵,最后还是贪污受贿毒害了他。

所以说,人还是应该干净点,别让垃圾在心灵里堆积,一旦有致命的毒素就不堪设想了,我们应定期打扫心灵的房间,让它干净透明。

简评:这是一篇较为典范的议论文。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不仅肉体需要打扫,心灵也一样”。

简洁有力,可谓“凤头”。

中间作者运用了比喻、引用等手法,阐明打扫心灵的重要性;接着又列举了唐玄宗、胡维庸等人的事例,正反对比,告诉我们:打扫心灵房间关系事业的成败、生命的存亡,不可掉以轻心,可谓论述有力,算得上是“猪肚”。

结尾简洁提出人应定期打扫心灵,使之干净透明。

可谓“豹尾”。

4.打扫心灵日子如流水般轻轻滑过指尖,时光似落花般飘落一地,岁月匆匆,不曾为谁停留。

又是一个轮回,又是一个似水流年。

望着办公桌上越翻越薄的日历,几多感慨,几多惆怅,又几多思念。

年终岁尾,很多人愿意打扫一下房间,让整个屋子光洁明亮,干净如初,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环境中,迎接崭新的一年,那是又一个起点。

可你想过没有,找点时间,找个空闲,静静坐一会儿,打扫一下心灵,那里也许满是疲劳,满是灰尘,负重累累呢!在喧嚣和浮躁的世事中,在平淡如水的一年年,我们常常忘记眷顾一下自己的心灵,只顾匆匆行走,不敢稍有懈怠。

其实,心灵的收入与支出是不成比例的,不是收入的多,支出必然多,很多时候是只收入,不支出。

那个斑驳的账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快乐、忧伤、辛苦、彷徨。

不妨翻出来,回想一下即将逝去的2009年,我的心灵还好吗?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幸福,又有多少痛苦和悲伤,那偏于一隅的灵魂是否疲惫不堪,灰迹斑斑?孩子是不需要清扫的,他们的心灵透明而干净;他们的世界充满好奇和童真,他们需要的是积累。

而成人的世界则积压了太多的忧虑和夸张的痛苦,可能是闲言碎语,可能是病痛侵袭,也可能是成熟的烦恼。

一个人无论阅历多少,在蓦然回首时,叹息中一定有纷烦的心绪,一定有一种情愫,那就是凄迷。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不可避免有些灰暗,有些失意,有些茫然,也有些不知所措,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有时泄气,有些许苦涩,有一点落寞,有或多或少的孤独感,总有些无望的等待和徒劳的追求,这就是人生的况味。

这些暗淡的思绪藏在心灵的角落,见不到阳光,没有雨水冲刷,很多时候和我们相安无事,但一旦遇到合适的温度,它可能会四处飞扬,堵塞我们的毛孔,遮住我们的眼睛,迷失我们的方向。

真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以湿润的心情去盘点,以古典的心态去面对,以平静的心绪去体察。

给心灵撒点水,试去上面的污垢,打扫干净那些尘封的往事,冲洗久未曝光的角落,重新自察和内省,滋润干渴的灵魂,让世俗的牵绊、追逐的功利和纷扰的是非远离我们,让曾经的纯净回归,一如孩子般的心境,澄澈而明亮。

这样心灵就不必超重,可以晾晒,可以沉淀,可以示人,可以取暖。

照亮遥远的未来征程。

打扫心灵,剩下的就是真情和感动,它是占据了心灵的大部分内容,好好保存它,那是心的珠玉,灵魂的水晶,闪闪发光,散发着沁人的芬芳,是悠悠暗香,染绿了幸福的人生。

它可以使凝固的岁月生动起来,使消逝的时光永恒,使烦躁的内心趋于安静,使爱变得如此多情;它历经岁月沧桑,持久弥新,漱齿犹香。

打扫心灵,就是自我修整,快乐地告别忧伤,挥一挥手,潇洒地前行。

心灵的储备就像是落日映照下的河面,我们捡拾闪光的保存,心中永远驻足美丽的风景。

很赞同“哲学地看待自己,阳光地看待生活”的说法,添几分书香,添几分人文涵养,添几分和谐厚重,用新鲜空气滋养心灵。

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等待着高尚的心灵来访,许多精心雕刻的细节,等待着美丽的心灵分享,许多思维花絮的片断,等待着智慧的心灵碰撞,许多泪水盈盈的感动,等待着善良的心灵珍藏。

俄国思想家恰达耶夫说:“当一个人找不到自己与过去、与未来的联系时,他便会丧失自我。

”打扫心灵,使我们轻装起航,快乐连通未来。

带着真诚走进2010,让平凡的每一天都如夏阳一样炽热,如秋月一样静美,使我们变得温情脉脉,温文尔雅。

湖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作文“手的影子不一定是“手””(一)试题回放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手在灯光下可以演示出孔雀、乌鸦、绵羊等动物造型。

手的影子不一定是“手”,正如你被人奉承、吹捧,或被嫉妒、丑化时,你得告诉自己那不一定是你,只是你的影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指导立意参考:手影大师精彩的表演,让我认识到:手的影子不一定是手。

手的影子,它可能是孔雀的美丽、乌鸦的丑陋,还有可能是绵羊的温良、老虎的凶恶。

所以,当你被人奉承、被人吹捧、被人神化时,你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不是你,那只是你的影子;当你被人嫉妒、被人仇视、被人丑化时,你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不是你,那只是你的影子。

所以你要看清楚你自己。

(三)佳作欣赏1.人生路上,看清自己有时候,我们更愿做生活的旁观者,认真审视着每一个从生命中路过的人。

他们或是善良,或邪恶,或美丽,或丑陋。

但当我们真正成为生活的主角时,你,看清自己了吗?人生就像一杯水,纯净、无色透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