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
不良示范
个别导师在学术研究中存在不端行为,研究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模仿导师的行为 ,导致学术道德失范。
环境因素
竞争压力
在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下,研究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 出,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学术成果。
社会风气影响
受到社会功利化思潮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过于 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
积极营造学术诚信氛围,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意识,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诚实研究
保持科研诚信,不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和结论。
公开透明
在学术研究中秉持公开透明原则,不隐瞒利益关 系和利益冲突。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遵守学术规范
严格遵守学术界通用的学术规范,如文献引用规 范、实验方法规范等。
独立完成
在学术研究中独立完成,不依赖任何非法的外部 帮助。
尊重他人隐私
不泄露、传播、利用他人的私人信息和研究成果 。
管理因素
监管不力
学术管理相关部门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监管不力,导致一些研 究生有机可乘。
制度缺陷
当前学术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提供了可乘之机 。
06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对 策建议
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
学术道德意识培养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树立正确的 学术价值观。
学术道德规范实例分析
分析一起学术不端案例
对一起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其违反了哪 些学术道德规范。
如何避免学术不端
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学术规范等途径避免 学术不端行为。
03

研究生文章发表刍议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研究生文章发表刍议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研究生文章发表刍议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生都是学术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也需要遵守一定的学术道德,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入学人数的增加,导致了研究生的整体学术道德水平的降低。

对研究生的个人发展以及对我国整体的科学研究事业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研究生文章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在校人数的增加,研究生学术道德实际遵守情况让人担忧。

本文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所发生真实的违背学术道德之案例,分析了学术道德失范的几种情况;对违反学术道德现象的危害及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最后从国家、社会、学校三方同时高度重视的视角着手有针对性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学术道德,学术不端,科研学术环境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分析近些年来,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事件频出,例如《西安晚报》曾经报道的暨南大学女研究生甘某因连续两次向校方提交学术文章均被认定为抄袭之作而被校方做开除学籍处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位研究生的学位文章在校方评审的过程当中被认定为抄袭而被开除学籍。

另外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不断爆出学术造假事件,2008年,浙江大学的贺海波,在其学习期间有8篇学术文章涉嫌伪造实验数据,因学术不端行为而受到了校方的严肃处理。

对学术道德的违反具体表现在具体来讲大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伪造或者篡改实验数据。

(2)抄袭与剽窃。

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抄袭他人的文章、实验报告或者学术思想而不注明出处的行为。

(3)不当署名。

有些研究生为了能够在读研期间能够拥有自己发表的文章,将自己本没有参加的科研成果当中署名,或者随意改变作者的顺序。

(4)重复发表。

有些研究生为了能够使自己有较为丰富的科研经历,将同一篇文章略加改动甚至全文丝毫未改在不同刊物发表,或者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在国外期刊发表,这是严重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学风不正等问题。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建设的紧迫任务。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学生素质、加强监督和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本文将从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分析、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举措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不端事件频发。

包括抄袭、造假、篡改数据等行为,使得一些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影响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2. 学术诚信缺失。

一些研究生存在学术诚信意识淡薄、不重视原创性思维和科研道德,盲目攀比发表文章数量等问题,导致学术交流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

3. 学风不正。

一些研究生存在学习不刻苦、态度消极、草率应付等问题,导致学术氛围不浓厚、学术交流不活跃。

4. 监管不力。

一些高校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学术不端事件没有得到及时查处和制止。

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环境的良好秩序,需要高校和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举措为了解决研究生学术道德存在的问题,高校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设与管理。

1.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学术诚信课程、科研伦理道德课程等方式,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其学术道德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观、科研观和道德观。

2. 建立学术道德评价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术道德评价机制,将学术道德评价和考核纳入研究生绩效评价体系中,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以净化学术环境,树立学术诚信的良好氛围。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国家和高校的重点。

近年来,有关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报道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不端行为,给科研机构、学术界和学生自身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加强他们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规范意识,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探讨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现状2.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存在,既与高校教育体制、科研评价机制有关,也与学术观念、学术氛围、学生自身素质和道德观念等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体制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校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引导还不够到位,重视学术水平的培养,而较少关注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缺乏制度化和系统性,一些学校面向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课程不够完善,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监督机制和管理措施不够健全。

(2)科研评价机制的问题。

目前,我国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着功利性思想的倾向,对学术成果的产出数量、刊物发表等方面过分追求,而忽视了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学术道德规范。

这就导致了一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为了追求学术成果的数量,不择手段,出现了学术不端行为。

(3)学术观念和学术氛围的问题。

一些研究生在学术观念和学术氛围上存在一些偏差,功利化思想较为严重,对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学术界的潜规则和文化也对一些研究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4)学生个体素质和道德观念的问题。

一些研究生的个体素质和道德观念较为淡薄,对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伦理认识不够深刻,道德意识淡薄。

一些研究生在学术压力下,缺乏足够的自律和道德观念,因此容易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国内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分析

国内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分析

国内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分析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其学术规范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对国内研究生学术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可以为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规范学术行为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国内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现状分析1. 学术不端现象频发近年来,国内研究生学术不端现象频发,例如抄袭、造假、剽窃等问题时有发生。

有学者分析认为,这与研究生学术道德观念薄弱、竞争压力大、导师和学校监管不力等因素有关。

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损害了研究生个人的学术声誉,也影响了整个学术环境和学术秩序。

2. 学术规范意识有待提高与国外相比,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有待提高。

在一些研究生中,尚存在对学术规范的认识不足、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刻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3. 学术规范教育不足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中学术规范教育的力度不够,很多学校和导师对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学术规范教育往往是“被动性”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二、国内研究生学术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1. 体制机制存在问题在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体制中,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不够系统和全面,导师的学术道德监督方式单一,学校相关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些都是制约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实施的原因。

2. 学术氛围不够浓厚我国一些高校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导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不够健康,学术讨论和交流机会不足,这些都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培养构成了影响。

3. 学术评价导向不明确当前,学术评价导向多以成果多、速度快为导向,学术规范并未成为评价导向的重点,这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

2. 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力度高校应该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宣传和教育,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研究生明白学术规范对于学术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术规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评价机制要重视学术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同时提高对学术规范的重视和认可,鼓励研究生通过正当手段取得学术成果。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学术道德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也愈加受到关注。

研究生作为未来科研人才的培养对象,其学术道德和规范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近年来不乏有关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报道,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科研环境的正常秩序,也对研究生群体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对于促进科学研究的规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议,有助于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0字】1.2 研究意义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提升国家科研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道德规范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功,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灵魂和核心。

研究生是国家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学术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学术声誉。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净化学术氛围,维护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公正。

通过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可以有效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学术界的整体利益和形象。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也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科研活动的规范化、规范化,推动学术与道德的融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目前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有效的教育对策。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研究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自觉学习和规范行为。

通过对教育效果的评估,检验提出的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为未来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

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

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科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工科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例如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

有必要对工科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应的对策措施,以保障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术界的健康发展。

一、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1. 抄袭现象较为普遍抄袭是指未经允许,擅自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文字、图表等。

在工科研究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等研究中存在抄袭的现象,这不仅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学术伦理的严重忽视。

2. 数据造假问题突出数据造假是指在科研实验中故意篡改或伪造实验数据,以获取想要的结果。

工科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可能出于完成任务的压力等原因,存在着一些数据造假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科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1. 学术压力过大工科研究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常常面临着学术压力过大的情况,例如导师的要求、科研项目的启动日期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不择手段地获取研究成果,从而存在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

2. 缺乏学术道德教育在一些学校和科研机构中,缺乏对工科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这使得一些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刻,容易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3. 考核机制不完善一些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科研究生不愿意进行诚实的学术研究,而是采取了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来获取研究成果。

1.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学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工科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通过举办学术道德讲座、开展学术诚信教育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2. 完善学术监督体系学校和科研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学术监督体系,加强对工科研究生的学术行为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制止学术不端行为,保障学术研究的公平、公正。

3. 增强学术诚信意识工科研究生应当自觉增强学术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坚持诚实、刻苦的科研态度,承担起对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的责任和义务,杜绝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

论文电子版:当前研究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电子版:当前研究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研究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科研水平的重任,而研究生学风状况则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以及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学风状况日益下滑,出现了学习目的不明确、考试作弊、科研造假等问题。

本文对新时期研究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探讨了相关对策。

摘要:研究生;学风;问题;对策研究生学风是指研究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作风。

近年来,有关研究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学术不端的报道屡见报端,再加上专业硕士管理的不规范,研究生学风问题已经成了阻碍研究生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障碍。

因此,对新时期研究生学风建设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当前研究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研究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课程学习及考试方面的问题1.学习目的不端正很多研究生选择读研并不是为了继续深造,而是为了混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

少部分同学甚至没有学习计划,除非导师布置任务或者任课老师催交作业,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

2.缺课严重,上课质量差部分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缺课现象严重,尤其是非专业课,旷课学生更多。

另外,课堂纪律较松散,部分研究生上课不带教材,到教室里也不认真听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严重。

3.考试作弊当前,研究生考试作弊行为比本科生更为严重,各类考试中抄袭答案、传递考试资料、考场内外使用通讯器材传递答案等违反考场规则的事件经常出现。

4.课余时间利用不足研究生的课程安排较松,有大量课余时间可以利用,然而很多学生将课余时间用在了上网、打游戏等事情上。

专业型硕士在去工作站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吃饭和游戏中度过;去了工作站之后,由于缺乏监督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更多的同学会选择逛街或网络游戏打发工作之余的时间。

(二)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1.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使得部分研究生不能潜心做学问,急功近利,即使写出了一些文章,也大都是为应付学校或导师的要求,突出特点是“短、平、快”。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在研究生中,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也开始备受重视。

本文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建设。

1、学术抄袭行为的认知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学生对于学术抄袭的认知并不充分。

部分研究生不明确抄袭行为的概念,仍然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

同时,也存在一些研究生对于抄袭行为的认知不够深刻,缺乏对于其危害极大的了解。

2、学术规范意识的缺失部分研究生对于学术规范的认知并不充分,缺乏对于学术规范精神的认同,从而表现出对于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的遵守不足。

3、学术不端行为的倾向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研究生对于学术成果的获得存在过分功利的倾向,其中包括通过抄袭或剽窃等借鉴他人成果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以及通过八股式论文等一味迎合指导教师的要求来获得一定的成果等行为。

1、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宣传力度针对调查中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研究生对于学术抄袭行为的意识和危害了解,明确抄袭行为的概念,并呼吁广大研究生确立起学术规范意识。

2、建立有效的监管系统,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针对研究生成果被盗用等不端行为,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系统,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加强检查、组织策划等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3、推进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在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推进学术诚信体系建设。

通过加强对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考核与评价,提高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形成诚信互动的良好氛围。

总之,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当前比较重要的课题。

在研究生中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宣传,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与诚信体系,是保障研究生高质量成果取得的重要保障。

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2、提供创业指导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可以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和 创业实践项目,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 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 支持。
3、完善就业推荐机制高校应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完善的就业推荐 机制。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的招聘平台、举办公开招聘会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 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了解毕业生的实际 就业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 和建议
针对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完善教育内容: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生科研道德 教育,制定完善的教育计划和大纲,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要 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 解决方案
1、就业观念亟待转变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过分强调客观因 素对就业的影响,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对自身能力和职业发展的认识,使他们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 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就业技能不足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就业技能与实际需 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包 括撰写简历、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能力。
参考内容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近年来,大学 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本次演示将对当前大学生 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教育对策,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1、就业方向多元化但依然存在不平衡现象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向呈现多元 化趋势,涉及各行各业。然而,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机会和薪资 待遇上仍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往往面临更多的就业选择,而一些 冷门专业的学生则可能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

试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试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试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与对策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研究生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日益突出,对我国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质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参考近几年的相关资料,总结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与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学术道德素质学术道德规范是指科学共同体内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学术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在研究生学术成果极度繁荣的表现背后,也存在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的现象,给我国研究生教育带来极坏的影响,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我国未来的科学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和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一、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1.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写论文不肯下功夫自己钻研,东拼西凑,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编造、篡改实验数据或引用他人的数据时隐瞒不利于自己实验结果的数据用于伪造创新成果.这种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不但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也是很不道德的.2.论文署名混乱或请他人代写为完成在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和级别的学术论文的学习任务,研究生中相互署名现象较为普遍.有些研究生由于自身科研能力较低,临到毕业还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发表论文的数量,为了获得学位,只好请人代劳,用金钱打造出研究生学业道路.3.一稿多投或多发目前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在学期间要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严格要求,一些研究生为了追求发表文章的篇数,把同样的内容结构进行调整,进行少量增减后又成为一篇新的文章在另一刊物上发表,这很容易引起期刊之间的产权纠纷,违反《著作法》.此外还有考试作弊、为评奖评优等虚报自己的科研成果数量或拔高成果档次、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影响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等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研究生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1.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缺失长期以来,由于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于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导致研究生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科学道德规范,很难将学术道德规范在实践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观念对科学研究的##精神、探索精神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部分研究生抱着侥幸的心理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2.导师自身存在的学术失范行为也是造成研究生治学态度不严谨的重要原因一位教育学家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是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导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由于近年来社会转型与多样化的价值冲突,高校教师对名利的过度追逐导致传统学术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削弱.在名与利的驱使下不能恪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在要求学生诚信的同时,自己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跑关系、走后门.导师的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诱发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3.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是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引导学术方向的一种特殊制度.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促进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的保障.目前许多高校的学术评价指标过于量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许多高校明文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专业论文才能申请答辩.除此之外,研究生的许多奖励项目也都以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为依据.这种只重视论文数量而忽视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的评价体系使研究生的精力从以科研创新为重心转移到以发表文章为重心.4.学术失范惩罚机制不到位目前高校对研究生的各种学术失范行为,除了对考试作弊有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外,对其他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基本停留在惩戒的层面上.而且由于学术领域专业性强,学术不端行为对于一般社会公众来说,往往既难以接触也无法理解,几乎所有被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都是由被害人或者同行举报.同时高校内学术规范制度模糊,惩戒制度执行不力.部分人因"腐败"而得益对研究生起了极坏的示范作用.当学术失范的预期收益远大于成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学术失范行为.三、加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1.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高校诚信教育、学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我国高校由于缺少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明确规定,研究生难以形成学术规范意识与行为.学术道德规范应当成为研究生最基础的学术入门课程,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专门开设学术道德规范专题,将学术道德规范的规定纳入研究生手册.2.加强导师学术道德体系建设〔1〕要强化"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导师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引导研究生树立"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背学术道德为耻"的道德荣辱观.导师要做好表率,将学术道德行为融入到研究生指导的每一个环节,对研究生的课程论文、开题报告、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等认真审核把关,让研究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2〕要将导师学术道德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晋职和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对违反学术纪律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3〕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强调导师对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连带责任.若学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导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将受到严惩,以此促使导师注意自己的学术行为好下大力气管理学生,从而树立优良的学风和科研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切实改善学术不端现象.3.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学术评价标准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与广大科研工作者因职称评定的需要,都需要发表大量文章,而公开成果的主要载体——学术期刊数量却有限.当发表论文出现较大的需求缺口时,若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按规定要求发表文章,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客观条件的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学术道德失范.为避免研究生为了"应付"而发文章,建议根据各学校学科特色和发展水平,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变"刚性"规定为"柔性"原则来评判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授予学位的条件,避免用发表论文这唯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如若申请论文答辩者有发明专利,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员有经过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奖,或实行"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结果一致认为具有创新性.研究生达到以上条件之一,其效果等同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这必定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4.完善研究生学术规范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学术行为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学术道德奖励和惩处制度.鼓励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对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和广泛宣传,重奖有创新的学术成果;减少对挂名作者的学术认定,以控制论文署名"礼尚往来";涉与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事前要强化自律意识和制度预防,事中要注意检查、监督,事后要加强处理.若研究生被举报有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经调查核实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取消评奖评优资格或收回已得奖励甚至撤销学位等处理.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在校园中营造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力戒浮躁、大胆探索、传承拓新的科学精神;各种校园文化学术活动应该规范化,应进行功能和目标的准确定位,在形式上多样化,在内容选题上贯彻##化,在运作程序上使之制度化.只有通过规范化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生才能真正从中学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精髓,使学术交流真正达到好的效果.总之,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它不仅关系到研究生本身的学术道德素养和导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还包括改革高校学术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将学术道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每个方面,并内化于心.。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术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术诚信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信力,甚至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探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探讨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文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伦理学、教育学、科研诚信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伦理学视角下,学术道德建设是研究生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教育学则强调学术道德建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学术道德对于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科研诚信作为学术道德的核心内容,要求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保持诚实、公正、尊重原创和遵守规范。

在理论层面,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为指导,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倡导研究生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对社会、对学术界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如“诚信为本”“尊师重道”等,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还需要结合当前学术界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和表现,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这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中不断创新,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研究生特点的学术道德建设路径。

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本文将从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质量保障等方面入手,对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涵盖了理、工、文、医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然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紧张、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学术研究为主,忽视了产业界的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导致了研究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与产业界的沟通与合作,使得研究生对产业界的需求和前沿技术了解不足,培养出的研究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然而,学术研究型培养模式也有其优点。

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研究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和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研究生能够了解产业界的需求和技术前沿,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提前介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自身发展储备人才。

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实践能力。

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课程,鼓励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

同时,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平台。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指导水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和责任心,能够对研究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指导。

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从招生、培养、评价到毕业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学术诚信教育:高校应将学术诚信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 专门的学术诚信课程,提高研究生的道德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
2、完善监督机制: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学术监督机制,对研究生的学 术研究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
一、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
1、抄袭现象严重
抄袭是研究生学术不诚信的最常见表现之一。部分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直 接复制、粘贴其他作者的研究成果,甚至将别人的论文进行简单的语句调整后作 为自己的文章发表。这种抄袭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给学 术界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数据造假
为了追求研究成果的完美表现,部分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不实记 录或捏造数据,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原 则,也给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及对策研 究
目录
01 一、研究生学术诚信 现状
03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 诚信的对策
02
二、研究生学术不诚 信的原因分析
04 参考内容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焦点。学 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然而,当前研究生学术 诚信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本次演示将从研管不力
虽然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学术监管机制,但是由于执行力 度不够或者监管漏洞等原因,导致学术不诚信行为仍然时有发生。
3、个人素质缺失
部分研究生缺乏对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和学术道德的认识,追求成果的数量 而忽略了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探析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探析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探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它关系到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创新性。

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析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典型表现及其危害;深入剖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包括个人道德修养不足、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术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和实践,探讨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现状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它涉及到学术环境、教育制度、导师指导、研究生自我修养等多个方面。

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现状呈现出一种混合的局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积极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术环境的改善,研究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学术素养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目标。

他们普遍认同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否定态度。

同时,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加强了学术道德教育和规范建设,通过制定学术道德准则、开设学术道德课程、建立学术道德监督机制等措施,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

然而,在现实中,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篡改数据、伪造实验结果等学术不端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破坏了学术秩序和学术声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学术竞争压力的增大、导师指导不足、研究生自身学术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这既需要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也需要导师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指导,培养他们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更需要研究生自身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价值观,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为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研究生队伍的快速扩大,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调查了解研究生在学术道德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抄袭、剽窃、数据篡改等不端行为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对学术道德规范的不了解或不重视所致。

还有一些研究生存在论文合作不公平、学术竞争过度激烈等现象,这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有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

研究生入学初期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学术道德问题。

可以通过开设学术道德课程、组织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向研究生传授学术道德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建立健全学术道德监管机制。

学校和导师应加强学术道德监管,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评估体系,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和惩罚,提高学术诚信的约束力。

优化研究生教育体系和评价机制。

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减少对高产出、高引用论文的过分追求。

学术评价体系应更加关注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而非仅仅依赖于数量指标,以避免竞争过度和学术不端行为。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宣传和引导。

学校和导师应加强对学术道德的宣传和引导,增强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利用校园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学术道德教育的相关信息和案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和道德观。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规范行为,推动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浅析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浅析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作 的 对 象 ,学 生 工 作 覆 盖 了学 生 生 活 、 学
我 浅 析 当前 国 研 究 生学 术 道 德 的 失 范 与 规 范
口 杨 昊
( 东商学院会计学院 , 东 广 广 广州 502) 13 0
习的各个场所。 是辅 导员改变 了坐在办 二 公室通 过学 生干 部部署 和处理 工作 的现
() 4 建立经济 、 知识 、 精神“ 三资助 ” 的
工 作 体 系 , 真 做 好“ 、 、 、 、 、 认 奖 贷 勤 助 补
水平出现 了下滑趋势 , 各种违犯学术道德 的
行 为在 研究 生 中时有 发 生 。 视和 关注 当前 重 我 国研 究 生 教育 中 出现 的 学 术 道德 失 范现
象,经常深入班级和 学生中间开展 工作 ,
参与学生活动 , 了解班级情况 制定教育方 案从而“ 说教为参与 , 变 变灌输为交流 、 变
命 令 为 引 导 ” 以达 到 师 生 互 动 , 大 学 生 , 广
t动参 与 , 拉近 师生距 离 , 为学 生的 良 成 师益友 ,从而掌握学 生的第一手 资料 , 为 学生的发展提 供支持。 第三 , 营造 良好环 境 , 学生 发展提 为 供服务。
生科研 水 平 的提 高 , 研 能 力的 培养 不 仅依 科
失范现象集 中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袭 、 窃 他 人 的学 术 成 果 . 抄 剽 很 多研 究 牛 培 养 单 位 都 有 规 定 , 究 研 生 在 毕 业 答 辩 之 前 必 须 在 期 刊 上 发 表 一
() 3 完善优 良学 风班 评 比机 制 , 过 通 抓考 勤、 风考纪, 设 良好学风 , 考 建 引导学
还 公布 了 电 子 邮 箱 , 受 l 们 的 意 见反 接 州学 馈 , 保 学 生 的 知 情 权 和 监 督权 得 到 充 分 确 体 现 。在 决 定 学 生 晕 大 利 盗的 事 情 l, 进 行 座 谈 会 、 卷 调 查 、 生 工 作 信 箱 等 形 问 学 式 ,认 真 听取 广 大 同 学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 保

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研究生学风及学术道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研究生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滋长,侵蚀着研究生创新能力,严重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

因此,加强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急迫任务。

高校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自觉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恪守学术规范的倡导者,始终坚持以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促进科学发展为己任,大力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加快建立研究生学风及学术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学术道德失范的内涵学术道德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从事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学术研究者应遵循的道德底线。

学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主体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在行为层面,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捏造或伪造类的失范行为;抄袭、剽窃失范行为杜撰参考文献;一稿多投;论文署名中侵占他人成果;学术评价及奖励领域中的腐败行为等。

目前,学术界描述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称呼很多,使用比较多的主要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三种。

从汉语语义上分析,这三个名词内涵指向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表述的强度不同。

学术失范指学者违背学术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过失;学术不端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等行为;学术腐败是指利用权力、金钱、其他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利益,以非法的或不正当的手段为自己或帮助他人获得学术成果、学术声誉、学术地位或其他与学术有关的利益。

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因知识缺乏或学术不严谨而引起失误:后者则是明知故犯,企图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

学术腐败则是权力运作的产物。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一般来讲,研究生不具有学术权力,学术腐败在研究生群体中基本不存在。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两种行为。

(一)学术失范由于学校和研究生导师常常忽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尤其是对研究生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缺乏指导,导致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不强,对基本的学术规范常识不了解,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有研究指出,研究生群体中学术失范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包括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和署名“搭便车”等[1];另一方面,研究生对学术规范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高校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也显得很不充分[2]。

也有研究指出,除人口学变量影响研究生的学术不良行为外,学术行为规范认知是影响研究生学术不良行为的主要因素[3]。

综合学界关于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研究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是宽泛意义上的学风、学术道德讨论较多,而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具体研究较少;二是理论推演性的研究较多,调查实证性的研究明显偏少;三是实证性研究多局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学校,尚无全国性、跨区域的调查分析。

因此,开展全国范围内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定量实证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现状、分析问题、思考对策都有重要意义。

2010年底,“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研究”课题组以全国高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专业、地域因素,抽取24所高校的5450名研究生作为样本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状况,以及各高校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情况。

本文的相关数据即来自此次全国性调查。

一、调查设计和样本的基本描述1.概念分解学术界对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

我们认为,研究生学风是指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包括学习和科研的目的、态度、方法、纪律等方面;研究生学术道德则是指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科学工作中必须遵守学术界所认可的道德、规范、法律等要求,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我们对“研究生学风”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分解:首先是科研态度: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读研?动机会对研究生的科研作风、科研投入产生很大影响。

当然,这一维度还包括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如何?是否真心喜爱科研?其次是研究投入:一方面是投入研究的时间,时间是衡量研究生学风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就很难有高水平的研究产出;另一方面是时间投入的方式,实际上是测量科研投入的有效性,研究生在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武晓峰王磊张颖摘要:从研究生学术科研的动机、投入、产出以及对学术失范现象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等方面,构建了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衡量体系;通过对全国24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总结判断当前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本状况:学术失范行为较为普遍,学术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学术诚信教育和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学术道德;现状调查作者简介:武晓峰,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处长,副教授,北京100084;王磊,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团委书记,讲师,北京100084;张颖,北京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员,北京100083。

*本文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研究生教育的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10w06-03)阶段性成果之一。

学习和科研时精力是否集中?是否同时还在做其他事情?第三是科研产出:研究生学习的产出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这是跟本科生的学习产出相通的部分,特别是对硕士研究生来说,课业成绩是较为重要的产出;另一个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产出是课题报告、学术论文,这在问卷设计时需予以充分考虑。

相比学风,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考查更为困难,因为学术道德涉及价值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不易定量测度。

在对学术道德的测度上,我们通过逆向思维,即最重要的是明确哪些情况属于学术失范,非不道德即是道德,失范之外就是规范。

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分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两个维度来测度研究生学术道德:首先是主观认知:包括个体对于学术道德的认知和认同程度,即研究生个人对学术不道德的概念是否清晰?是否知道哪些行为属于学术失范?如果在清楚地了解学术规范的前提下,仍然发生失范行为,那就属于故意,是较为恶劣的失范行为,需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如果研究生对学术规范概念不清、认识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失范行为就属于非故意或过失,意味着我们要加强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

其次是客观行为:主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学术道德行为的评价。

通常来说,对这类“负面信息”的调查,采取自评的方式较难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在问卷设计时,我们更多地采取他评的方式,即询问学校的整体范围或被调查者周围同学出现学术失范的频率、类型等。

2.问卷设计本调查问卷由29个问题组成,其中封闭式问题28个,开放式问题1个,主要涉及研究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科研投入、学术行为规范,以及对所在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的评价等内容。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50份,回收问卷5205份,回收率为95.5%。

剔除部分无效问卷,最后共有5194份有效问卷用于分析研究。

3.样本的基本特征表1列出了本次调查有效样本的基本特征。

根据教育部2010年对我国在学研究生人数的统计,硕士研究生占83.4%,博士研究生占16.6%;而本次调查中博士生比例为17.8%,硕士生的比例为82%,与全国的平均数据基本一致。

其他数据也大体符合当前研究生的总体特征。

二、研究生学风的现状分析1.读研动机呈现兴趣与功利并存的个人发展导向研究生在本科或硕士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目的,对其入学后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上甚至曾一度出现研究生“只为学位,不问学问”的说法。

特别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获得读研的变量项目人数百分比(%)年龄25岁及以下384174.025~30岁117022.530~35岁108 2.135岁以上340.7缺失410.8性别男289955.8女223743.1缺失58 1.1年级一年级321161.8二年级138226.6三年级4408.5四年级79 1.5五年级450.9五年级以上190.4缺失180.3中共党员311259.9共青团员171433.0其他352 6.8缺失160.3工作经历未工作过414079.7曾工作过99619.2缺失58 1.1类型学术型硕士371871.6学术型博士92217.8专业学位53910.4缺失150.3专业文史专业189236.4理工专业330063.5缺失20.0政治面貌表1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描述(N=5194)时间全体样本学术型硕士学术型博士专业学位不足4小时38.743.116.148.84~6个小时24.525.920.622.96~8个小时23.320.635.620.08小时以上13.510.527.68.3平均值(小时)5.55.17.44.6表3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时间投入(%)选项全体样本学术型硕士学术型博士专业学位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39.537.455.726.2对原来的工作、单位不满意 5.4 5.0 6.2 6.8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43.746.127.155.0暂时不想工作所以读研 5.7 5.9 4.8 6.2周围朋友都选择了读研 2.1 2.1 2.3 1.5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1.3 1.4 1.30.4解决户口问题0.60.5 1.00.6为出国打基础0.60.40.4 1.7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展社交圈0.50.50.2 1.1其他0.70.70.90.6表2研究生选择读研的主要原因(%)机会和资源都在增加,因此影响他们选择读研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调查发现,研究生选择读研的目的主要集中在“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和“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上,前者作为首选的比例为43.7%,后者的比例为39.5%。

实际上,这两种选择初衷都是基于对个人未来发展的理性考量。

相比之下,受到父母、朋友、户口等其他因素影响或者由于暂时不想工作而选择读研的比例都非常低。

这说明,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情况下,读研与否基本上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

而对不同类别研究生的交叉分析发现,学术型博士生基于学术兴趣选择读研的比例占到55.7%,明显高于学术型硕士生(37.4%)和专业学位研究生(26.2%);而对为了“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工作”的选择,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见表2)。

这与人们通常的感受一致,同时也与对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的定位日益明确密切相关。

进一步纳入“研究生的入学方式”这一变量,“免试推荐”、“应届考入”与“工作后考入”的学术型硕士生之间,在读研目的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对学术型博士生而言,“工作后考入”的博士生由于对学术科研感兴趣而读研的比例比“免试推荐”的高出10个百分点,前者为63.7%,后者为53.8%。

这一结果也较好理解,对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来说,他们选择读研的机会成本更高,因此就会更加理性,大部分是出于对学术科研的兴趣而放弃原来的工作重新读研的。

2.研究生的科研投入相对不足,多数学生尚未养成学术交流习惯“业精于勤,荒于嬉”。

科研投入是产出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研究生学风的主要指标。

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就可能产生科研任务进展不顺、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整理、学位论文无法按期完成等问题,因此有人就会为了满足必须的要求而选择走“捷径”,抄袭、拼凑、伪造、搭便车等学术失范行为随之产生。

通过对研究生科研时间的调查发现,部分研究生用于学习和科研的时间明显偏少,有38.7%的研究生每天用于学习、科研的时间不足4个小时,而在8小时以上的仅占13.5%。

当然,这一指标在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之间也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博士生的时间投入最多,平均为7.4小时,其中每天投入8小时以上的占27.6%,不足4小时的为16.1%;其次为学术型硕士,平均为5.1小时,其中每天投入不足4小时的占到43.1%;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时间投入最少,平均仅为4.6个小时,其中将近一半的同学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不足4个小时(见表3)。

显然,这一情况与当前对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标准严格与否是一致的,也是不同类型研究生科研压力大小不同的直观反映。

但总的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严进宽出”的情况,不少同学上大学或失范类型经常有时很少从不不清楚考试作弊19.131.227.115.17.5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12.031.829.613.413.2将他人论文拼凑改造成自己的论文16.330.627.114.711.2伪造或篡改实验、调研、统计数据等9.225.029.519.916.5一稿多投9.222.725.720.322.1在未参与研究的论文上署名7.521.626.720.423.8替他人撰写论文或请他人代写论文6.820.626.024.322.3自己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外文再投稿,或外文期刊发表的论文翻译成中文投稿5.818.325.222.927.8表5周围同学学术失范发生的频率(%)读研之后会不同程度地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刻苦学习的动力不足,从而出现明显的懈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