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仁政_观念及其当代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仁政!观念及其当代意义

王亚云a,王云祥b

(四川大学a.哲学系,b.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5)

摘要:孟子仁政!的核心是亲民!,亲民!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上。孟子之所以提出如此之仁政!,是基于义!的原则来变革当时的社会制度,以求使社会达到公正、有序。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而不忍人之心!是一种本源情感!,正是本源情感的不忍人之心!使孟子的仁政!成为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重新研究仁政!具有当代意义。

关 键 词:仁政;仁爱;义;亲民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24(2009)09-0108-04

仁政!是孟学中的一核心观念,也可说是孟学的最终关注点。从孟学创立到现在的几千年间,各朝各家从各个不同方面,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研究孟学,对孟学中的仁政!做出了种种不同的阐释和评价,他们或尊孟、排孟,或扬孟、贬孟,孟学也因之有了不同面目。与此有关的著作纷繁众多,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孟学已经研究透彻了,没有继续研究的必要了,再去谈论仁政!已没有什么意义了。但同一文本?孟子#,同一观念仁政!在不同朝代、不同学者那里具有不同的阐释,这一事实本身也表明了经典文本的开放性,生活的历史性,从而也为继续研究孟学及其仁政!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那么,在当代,在畅谈以民为本!、亲民!、惠民!的今天,如何认识孟学仁政!思想的当代意义,是今天研究儒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1 孟子仁政!何以具有当代意义

孟子仁政!的提出自然有其当时的针对性,但孟子仁政!学说对我们今天的意义是什么?今天,我们重提孟子仁政!又有何意义?本文认为可从仁政!中对民!的态度和孟子为何在当时提出仁政!,也就是孟子是基于什么原则提出仁政!的来加以分析。

1.1 仁政!中对民的态度

一是情感上亲民!。仁政!顾名思义,即仁之政,用孟子的话就是由仁施政!,也就是施政要能体现仁爱!。儒家的仁爱!是爱有差等!之仁爱!,但同时又是万物一体之仁!。正如孟子在?尽心上#中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即是对象不同,在爱的次序和程度上是不同的。朱熹转引程子的话对孟子的这句话作出这样的解释: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民则可,于物则不可。统而言人则皆仁;分而言之则有序。![1]此解释准确地道出了儒家仁爱!情感的内涵:因对象不同,爱的次序和程度也不同。也就是在对待亲、民、物!这样的对象时,爱的情感次序和程度是亲 仁 爱!。可见,对物!,孟子用爱!这个词;对民!,用仁!。但应该对这里的仁!作何理解呢?我们可从爱!与亲!的比较中得出。由上可知,爱!是比亲!范围更广泛的概念,而亲!比爱!在程度上更强。所以,在对民的态度上,孟子又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爱人不亲

第23卷 第9期Vol.23 No.9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 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2009年9月

Sep.2009

收稿日期:2008-03-22

作者简介:王亚云(1977 ),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研究。

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孟子?离娄上#)、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的说法。也就是,孟子对不是亲人的一般人,或国君对臣民、臣民对国君也用亲!字。可见,仁政!中对民的情感,是亲!,是亲民!,比爱!的情感程度更强。且亲民!的说法也是儒家一贯的传统,?大学#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说法。所以,我们认为仁政!中对民的情感应用亲!,而不用爱!来界定。

因为情感上的亲民!,所以君主要把民!放在重要位置,也就是重民!、贵民!,也即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的重民、贵民!思想可从朱子对此句的注释中看出:社,土神。稷,谷神。建国则立坛遗以祀之。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1]464。也就是说,在君主、国家、人民三者中,君主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由此,可看出孟子仁政!中是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也就是?尚书?盘庚#中的重我民,无尽刘!,而绝不是自康有为?孟子微#以来所谓的民主!。因为民主是一个西学词语,本义是多数人的统治,主权在民。近代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就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口号来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多数人的统治。而孟子仁政!中的民为贵!是针对君主主权而提出的,是主张君主在治理国家中要先亲民!,要以民为本。亲民!不仅仅是表现在情感上的爱民!,以民为本!,还体现在制度规范建构上的亲民!。

二是制度规定上亲民!。总的来说,就是制民恒产、痒序之教。

制民恒产。国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而民作为社会存在,首先要有得以稳定的生活物质基础,然后才能稳定!,有恒心!,正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孟子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制民之产!即是给民以土地,确保恒定的物质生活基础。所以孟子讲: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梁惠王上#)在制民之产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取民有制!,要划清公田、私田的界限。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主张要正经界!,也就是主张按西周实行的井田制来划分公田、私田。国君把土地以份地的形式分配给农民耕种,并在份地之内保留公田,受地农民无偿地在公地上劳动,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强调正经界!是因为公田是国君以下的各级官吏贵族俸禄的主要来源。那么,公田、私田的田界正与不正,直接关系到民得到土地实际的亩数,直接关系到民的恒定土地数。正如朱熹所说:%田之经界&此法不修,则田无定分,而豪强得以兼并。故井地不均,赋无定法,而贪暴得以多取,故谷禄有不平。此欲行行政者所以必从此始,而暴君污吏则必欲慢而废之也。![1]317在经界正了以后,要对民薄其税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在得到土地的基础上,得到恒定的收入、恒定的产业。也只有在保证民有恒定产业以后,才有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民众自然生命的存在。也就是只有在富民!的基础上,才能讲教民!。

痒序之教。在民众的自然生命得以保证的基础上,要进行教民!。教民!就是用道德规范去教化,是依靠民众的自觉能动性来实现的,也就是治国上要以德治国!,这也就是孔子的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但孔子在强调为政以德!的同时还以德为本,以礼为主,以刑为辅![2]。荀子在隆礼!的同时重法!,教化!与惩罚!并重;而孟子却针对当时仁义充塞!的现实,特注重仁义道德规范的教化,只讲教化!(当然也是与他仁政的依据分不开的,此在下文具体阐述)。教的目的是明人伦!。为达到明人伦!的目的,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将人伦分为5个方面,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人伦是基于血亲关系之上的,孟子在仁政!中强调道德教化,并把道德教化的内容局限于人伦孝悌之义,是与孟子心中所认为的理想社会 西周宗法社会分不开的,宗法社会是家国一体!,家既是国,国既是家,故君主要在治理国家中以仁爱!的情感去亲民!,而民也要报君以亲!。如此,则可得民心,从而得天下。

由此可见,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仅是君主情感上的亲民!,在内心上以民为主!,还表现在制度规范的建构中,即用制民恒产来保证民的自

109

王亚云,等:孟子仁政!观念及其当代意义

然生命存在,用痒民之教!来进行道德教化,提升民的个体修养,使社会呈现和谐、有序之情景。1.2 孟子为何提出仁政!

孟子在当时提出仁政!,并强调亲民!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根据义!的原则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周王朝已名存实亡,社会混乱,诸侯之间互相讨伐,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当时社会之无序,比起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之社会,用孟子的话来形容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滕文公下#)儒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已远不比从前,那时诸子百家争鸣,杨朱、墨家之流已成为显学。杨朱之流纯粹从自我个体利益出发,拔一毛而为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但却用交相利!即功利主义去衡量一切,正像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所注:杨朱但知爱身,而不复知有致身之义,故无君;墨子爱无差等,而视其亲无异众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公明仪之言,义见首篇。充塞仁义,谓邪说遍满,妨于仁义也。![1]340处士横议!中的处士!即法家、纵横家也成为社会中的活跃分子。法家主张法、术、势,把赏罚作为纯粹的工具、手段,认为君主对内实行纯粹的赏罚,而不讲仁义教化,对外以武力夺取土地。纵横家或主张合纵!或力主连横!,正像杨国荣所说:如果说,杨墨等主张在理论上向儒家提出了挑战,那么,张仪之流的纵横家,则以其政治权谋,从实际上否定了儒家成圣的人格理想。![3]纵横家玩弄谋略权术,常常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择手段,种种学说造成了孟子所生活时代的诸侯以利!为目的,靠武力相互讨伐,致使虐政暴民!,社会呈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混乱、悲惨局面。人民的生活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礼坏乐崩!之如此严重,孟子认为是孔子之道不著!,孔子之道!即仁义之道!,孔子之道不著!即仁义充塞!。

正是孟子认为因为生活中仁义充塞!,致使出现虐政暴民!情景。也正是仁爱!不现,制度规范不以民为本!,才导致出现此现象的发生,也即是当时的社会是不仁、不义的。而孟子认为仁!是由于义!(此处的仁!是道德意义的仁),也就是居仁由义!,又有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也就是仁!是由于义!。而义!,朱熹解为:义者,宜也。![1]352也就是义!是正当的、适宜的等意思。也即当时的制度规范是不合适宜、不正当的。不正当就应该变动,才能体现公平、公正,才能体现出义!。制度规范的建构属于广义上的礼!,而孟子认为礼!的建构依据是义!,正如黄玉顺先生所说:礼的规范既然是历史地变动的,那么,礼之变动、规范的改造,其根据是什么?这就是%义&??它的基本语义是:正义的、公正的、正当的、适当的、合适的、适宜的,等等。![4]104这也就是孟子仁义礼智!的架构。总之,孟子正是基于义!的原则,认为应变动当时的制度规范,只有以亲民!的仁政!来治天下,才可得民心,从而得到整个天下,社会才能定于一!。

2 仁政!的可能性

仁政!的核心是亲民!,亲民!不仅仅是内心情感上的,也体现在制度规范的建构上。那么,仁政!何以可能?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不忍人之心!是不忍人之政!的依据和可能性。正像李泽厚所说:孟子把他的整个%仁政王道&的经济纲领完全建立在心理的情感原则上。即是说,%仁政王道&之所以可能,并不在于任何外在条件,而只在统治者的%一心&。![5]李泽厚的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孟子仁政!之所以可能的原因,但孟子仁政!的依据 不忍人之心!却不能仅仅理解为统治者的一心!,这样一种道德意义上的一心!,而应是更为本源的理解。

孟子中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也就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孟子认为此四端是根于人心的,是天生就有的,非由外铄我焉,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但天生就有的我固有之!的不忍人之心!该如何理解?如何领会到??孟子?公孙丑上#给出了具体的情景描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

110重庆工学院学报

之心;非所以交内于孺子皆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也就是说,在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将要跌落井里的一瞬间,任何人都会生起一种惊骇恐惧而且怜悯同情的情感,从而想方设法去救那个小孩。人们既不会想到那样做可以获得小孩父母的感激,也不会想到可以博取邻里乡亲的赞誉,更不会是出于厌恶那小孩的哭叫声。在小孩跌落井里时,任何人都会生起的惊骇恐惧而且怜悯同情的情感,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是情感,是一种本真的情感,此情感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情感,而是本源的仁爱情感。

人如何才能领会到本源之仁爱!的不忍人之心!?在本源情景被打破之时,在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时,在你有了孺子!这个他者!的意识而从本源情景跌落到了形而下的生活情景之时,你才能领会到你内心中的本源之爱。正如猛然看见一个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不忍人之心&%怵惕恻隐之心&这样一种本真的情感立即发生![4]272。也就是这种本源之爱是天然的,是人人天然都有仁爱之情,也就是人天然是儒家![2]。

人天然具有的本源之爱,只是幼小的端倪,如何使之成为道德意义上的情感,并由仁施政!?孟子讲推恩!。推恩!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即把血亲之爱推而广之,由爱自己的亲人推而爱天下人。推恩!的过程就是先立其大者!的过程。而先立其大者!的过程就是主体道德人格修养的过程,是内圣,推恩!的过程就是外王,内圣! 外王!是不分的。正如张奇伟所说:在逐渐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在扩充内在善端的同时成就王业。圣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王的过程,也就是说,即圣即王。![6]因而推恩!就是仁政!。正是由不忍人之心!的本源之爱出发来推恩,将仁爱之情推而广之到天下人,所以才会在情感上亲民!,在制度规范的建构上亲民!。由此可见,正是本源之爱!的不忍人之心!,使王提出亲民!的仁政!成为可能。

不仅本源之爱!的不忍人之心!使仁政!的提出成为可能,而且也使仁政!的实现也成为可能。正是因为不忍人之心!是天然的,人人都有的,才使对民的教化!的实现成为可能。小人!或民!之所以没有成为大人!或圣人!,是因为在后天的环境中本心!被物欲所遮蔽,圣王用道德规范来明人伦!,使之思悟到本心!的存在,从而回返本心!,成就个性修养,仁政!的实现也就成为可能。

总之,孟子正是将仁政!基于本源之爱!的不忍人之心!上,才使仁政!的提出成为可能,并使仁政!的实现成为可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孟子仁政!的核心是亲民!,亲民!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上,孟子之所以提出如此之仁政!是基于义!的原则来变革当时的社会制度,以求使社会达到公正、有序;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而不忍人之心!是一种本源情感!,正是本源情感的不忍人之心!,不仅使孟子的仁政!的提出成为可能,而且也使仁政!的实现成为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今天应该重新研究仁政!,仁政!才具有了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卷[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 黄玉顺.刑!与直!:礼法与情感 孔子究竟如何

看待证父攘羊!?[J].哲学动态,2007(11):12-18.

[3] 杨国荣.重回战国?孟子新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

版社,1993:18.

[4] 黄玉顺.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 黄玉顺生活儒

学!自选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

版社,1999:47.

[6] 张奇伟.亚圣精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77.

(责任编辑 张佑法)

111

王亚云,等:孟子仁政!观念及其当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