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7a5c1b2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2.png)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认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中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3.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地区工业的发展差异,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4.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中国工业发展的条件和面临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分析中国工业分布特点的成因。
2.理解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1.教材、地图册。
2.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数据等。
3.新闻报道、案例资料。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中国工业的总体情况。
2.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业分布图,总结分布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发展的条件和问题。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现代化工厂生产的视频。
2.提问: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工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的重要性。
3.引出课题: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
2.新课教学1.工业的概念和分类1.讲解工业的概念,强调工业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2.分类:1.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如钢铁、机械、化工等。
2.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如纺织、食品、家电等。
2.中国工业的分布特点1.展示中国工业分布图。
2.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密集:1.原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等。
2.举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工业基地。
3.中部地区工业分布较多:1.原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等。
2.举例:武汉、郑州、长沙等城市的工业发展。
4.西部地区工业分布较少,但一些重要工业中心崛起:1.原因: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a4d9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1.png)
《工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工业的概念、意义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认识工业的分类及各类工业的基本特点。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和主要工业基地,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地位与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业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对工业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包括:1. 重点: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工业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不同工业门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效果,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学资料准备:收集有关工业的图文资料,包括各类工业的图片、地图、统计数据等。
2. 教学环境准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3. 学生预习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概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在开始新的课题之前,为了引起学生对《工业》这一课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现代化的工厂、工业园区以及工业产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工业生产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4.2 概念介绍在导入环节之后,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工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工业的定义,即工业是利用各种资源、能源和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
随后,通过举例说明,如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都属于工业范畴。
同时,强调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是支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工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4.3 教学内容展示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PPT、图表、地图等多种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工业》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工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d1cdc926fff705cd170a0e.png)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3节工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及工业对社会经济各部分的作用。
2.借助地图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规律,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简单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3.依据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据图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工业的作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初步掌握阅读分析材料的方法。
2.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和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图,进一步熟悉读图析图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的分布。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
难点: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中国制造”的公益广告):同学们观看视频,讨论视频反映了我国哪种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教师:我国工业发展很快,很多发达国家都在惊呼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及分布的相关知识。
学生:工业发展。
探究新知:板书: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农业的相关知识,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教材第100页工业生产的实例,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小组一:探究汽车的形成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小组二:探究服装的形成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教师(精讲点拨):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过程。
同学们分析的开采铁矿就属于开采自然资源的过程,需要注意对农产品的收集,如采摘棉花,不属于工业生产,而属于农业生产。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张梦同学的家,任选一种工业产品,对其按照教材第102页活动第1题的形式进行“追根溯源”。
教师: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能够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帮助,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页图文内容,说明材料中提到了工业对什么部门提供了帮助。
教师: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在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产品生产上还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工业,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3节《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3节《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65f8c5d15abe23492f4d07.png)
第3节《工业》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结构分析本节教材分为"工业与我们""工业的空间分布"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标题内容。
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
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教材第一个标题下,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例,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其次,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了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并且,教材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我们的家……",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第一个标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材在第二个标题下,内容安排上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
首先是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使学生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现状有一个总体了解。
然后,在活动练习中,以"辽中南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影响工业的形成和分布的各自条件,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第三个标题下,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第二,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第三,讲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和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17fe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3.png)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课时1 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1。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2。
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承转)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正常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3。
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4.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师问)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生答)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教师总结: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提问: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精品教案7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精品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626c67df6529647d272852b9.png)
(角色扮演,使学生把身边的生活引入地理课堂。)
[教师小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 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调查发现]安排调查内容:工业在所在县区三大产业部门中所占比重;当地“龙头”工业部门。
[教师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 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对照“汽车生产过程”图,你能说出工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吗?
[学生抢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
[教师承转]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 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
“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
[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填写下表]
定义
主要工业部门
重工业
轻工业
(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教学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 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572313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0.png)
工业设计说明本节课采用三个模块教学方式:品味生活,发现工业之美,从生活入手,认识工业生产及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慧眼析图,以图导文分析我国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产业引领,运用资料分析高新技术是我国带动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工业及其重要性。
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运用资料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并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工业的分布、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
1.仔细观察我们的家,它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
看看张梦同学的家,了解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的“追根溯源”。
2.调查自己的家里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
二、学习任务教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模块观看《中国工业发展历程》视频。
教师:中国工业70年巨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一步步成长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
摩天大楼、5G网络、汽车、水泥、发电、高铁等快速发展,使中国工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让我们带着这份骄傲,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工业。
1.品味生活,发现工业之美教师:展示“工业生产举例”系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出图中工业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
学生:开采铁矿,为冶炼钢铁提供原料;冶炼钢铁,为制造业提供钢材;对钢材进行再加工,提供汽车等工业产品的零部件。
点拨:开采铁矿是开采自然资源,然后对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所以工业是指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教师:找一找我们教室中的哪些是工业产品,并说一说它的制造经历了哪些环节。
初中地理_第三节 工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三节 工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e30d03bec3a87c24028c4f9.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的4大工业地区、看图说出我国工业中心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学生联系实际,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工业发展和分布情况,树立爱国情感。
【微视频导入:】观看微视频,了解“老师的一天”中,不论生活学习出行都离不开国民经济中什么部门提供的产品。
【教学过程:】一、工业及其重要性【畅所欲言】你能列举教室中有哪些产品属于工业产品? 提问:汽车生产和服装产业包括哪几个阶段呢?这些东西从哪来哪?如:开采铁矿,为冶炼钢铁提供原料→冶炼钢铁,为汽车制造厂提供钢材→生产汽车。
【总结过渡】工业的定义。
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工业哪?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假如没有工业。
【角色扮演】假如我是农民、建筑师、司机、科学家,谈一谈工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合图片说明工业的重要作用。
工业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可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数字十年看中国】播放视频我国工业新中国成立前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状况。
【过渡】了解了工业的重要性及我国工业发展现状,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工业都是怎么分布的哪?二、我国工业的分布【自主学习】根据课本103页图4.21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填出沿海工业中心,四大工业基地,长江沿线工业中心,并自己设计图例,将工业中心超过5个的用同一图例表示出,5个以下的同一图例表示出时间:5分钟【小组讨论】【总结】分布地区【过渡】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哪【小组讨论】东部地区工业密集的有利条件【自主探究】分析四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小结】【本课小结】谈一谈你的收获,请同学上黑板指图【达标测评】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2ab765cfc789eb172dc87c.png)
第三节工业【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及工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运用地图掌握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其形成和发展条件。
3.明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分布特点,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地图掌握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其形成和发展条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找出教室内的工业产品,并说明相关的工业部门,使学生认识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什么是工业:展示图4.17工业生产举例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工业。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讨论:工业生产包括哪些方面呢?总结: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工业的重要性:展示图4.18工业对其他生产部门的重要性图片,说明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学生展示课外搜集的资料,结合实际说明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引导学生阅读P102课文,了解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1.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设置情境:让我们当一回来华投资的外商,如果你准备在华投资开办外销加工厂,你认为把你的工厂放在哪才能最赚钱?讨论完毕,让各组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说明原因。
读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的“中国政区、交通复合图”,四人小组讨论,在教师发放的“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中标注自己的厂址,并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读图4.21“中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印证学生的判断。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那么就沿铁路线、沿江、沿海三方面来说,我国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在哪里呢?2.结合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东密西疏,并找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主要工业中心。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2e13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9.png)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工业发展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工业的魅力或特点。
5. 以我国某个工业基地为例,分析其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题型说明:
1. 描述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
2. 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特点。
3. 探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解决办法:
1.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图分析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
2. 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提高实践能力。
3.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尝试制定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介绍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及分布情况等知识点时,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在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环节,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
小组讨论法:在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特点、讨论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策略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案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2839eda8114431b80dd819.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案【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工业的含义及作用。
2. 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主要的工业基地及特点。
3. 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及自主学习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
关心工业,增强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1. 我国工业布局的现状。
2. 我国工业的作用。
3.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的生活与工业密切相关。
在生活中,小到拿在手中的手电筒,大到发射卫星的火箭, 都是工业生产的成果。
工业的地位有多重要?我国的工业状况如何?让我们在第三节《工业》中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 工业的概念与农业一样,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 工业的作用一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1)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工业的支持,如工业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电力设备以及各种各样的农用机械、运输工具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离不开工业提供的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如起重机、水泥、玻璃、钢材等。
(3)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离不开工业提供的交通工具、设备和材料,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修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需要的工程机械和材料,都是由工业提供的。
(4)工业为科学研究提供精密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计算机、望远镜等。
活动:认识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找出张梦家中的工业产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3节工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3节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1cf6c7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f.png)
第三节工业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内容,彼此前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工业与我们”,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第二部分“工业的空间分布”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
首先介绍我国工业分布大势,然后以实例分析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部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介绍概念、特点及分布等,让学生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八年级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比较熟悉生活中的各种工业产品,也认识常见的高新技术产品,因此不难理解工业的作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读图分析能力较弱,因此在学习中国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等内容时,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读图,让学生尽快熟悉读图析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分布。
教学难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周边的工业产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阅读教材P100正文内容,并读图4.17,了解什么是工业生产。
提示: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角色扮演:参照教材图 4.18“工业对其他生产部门的重要性”,学生自愿扮演农民、建筑师、交通部长、科学家,谈谈工业为自己的生产部门提供哪些物质条件。
农民:我们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工业的支持。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6627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1.png)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PPT:展示工业发展相关数据、图表和案例,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工业发展状况。
视频:播放有关工业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在线工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线工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业发展的地域差异。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我国工业发展区域特点的综合思维能力,增强对工业发展过程中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培养从地理角度认识和评价工业发展的意识。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 区域认知: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数据,识别我国工业发展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
2. 综合思维:学生能够将地理、经济、社会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
3. 地理实践: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工业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以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工业的概念、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等。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1. 工业的概念:工业是指以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为目的,采用机器和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活动。工业生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科学性,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工业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e7f72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f.png)
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及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树立自豪感、荣誉感。
重点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难点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一、导入新课教师:(用电脑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一种网络教学气氛。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入教室,轻点鼠标一下,我们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入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打开电子邮箱,就可以浏览从异国他乡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沟通方便之极.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对,是高新技术产业带给我们的。
教师:课前,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或上网搜集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资料,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收获。
学生展示资料:克隆技术、生物医药、航天飞船技术等.教师:大家搜集的资料非常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情况。
二、讲授新课教师:阅读图4。
2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观察图中折线的变化特点,说明了什么?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是多少亿元?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多少亿元?学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000亿元,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70000多亿元,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00年的7倍多。
过渡:同学们,高新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教师:阅读图4。
24“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举例”,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类。
学生1: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学生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fffa7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6.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实际、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但对于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掌握我国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服务社会、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
2.难点: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工业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工业案例、图片、数据等素材。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座位安排合理,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工业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每组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享。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22d1a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3.png)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次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人教版地理七上的《第三章工农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农业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学会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地区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2.难点: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地区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五. 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地区工业发展案例,让学生深入剖析,为地区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图、案例资料。
2.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地区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人教版八上地理 4.3工业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上地理 4.3工业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29f6c3b9d528ea81c779ac.png)
《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三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从编写体系上看,工业是学生在学完交通运输业和农业之后,接触的又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所以在结构方面,本节教材与前两节相互呼应,既有一致的介绍思路,又巧妙地将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工业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课本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心智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多从生活实例入手,多联系实际。
三、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知道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读图了解并分析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区位优势,归纳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重点)2.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难点)五、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假如世界没有工业》,从洪荒之地到摩登社会,工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师引领: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如果没有工业就没有楼房、没有衣服、没有面包。
世界将回归到洪荒年代,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工业使我们生活便利,物质丰富,一切东西应有尽有,那什么是工业?我国的工业发展情况如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用一个创意独特、特技效果震撼的广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工业的重要性做好铺垫。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什么是工业生产?展示“铁矿石---钢铁---制造汽车”生产流程图归纳: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区分轻工业与重工业3.请一组同学用“开火车”形式说说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设计意图:创设师生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归纳:工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教学设计(精选4篇)
![《工业》教学设计(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5674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2.png)
《工业》教学设计(精选4篇)《工业》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进展的条件。
2.读图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现状,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及产品;熟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现状,熟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进展的条件;正确熟悉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分。
三、教学策略本节是中国经济进展的最终一部分内容。
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地理力量。
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活动线索,引导同学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培育同学的地理探究力量。
同学对高科技产品有深厚的爱好,许多同学常常接触高科技产品,或者身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或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问题。
四、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同学:看地图复习,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带。
【设计意图:地图上落实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强化重点学问的落实。
】老师:为什么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呢?我们组成工业考察团,首先考察我们所在京津唐工业基地,我们考察步骤如下。
1.在教材“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中找出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城市。
2.上网搜集资料,找到京津唐工业基地突出的工业产品和工业部门。
3.利用地图,探究京津唐地区进展工业的优势,填写探究活动表。
工业基地名称位置范围突出工业产品及部门自然条件(地形、交通、河流、资源等)其他条件【设计意图:探究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的相像特征,培育同学分析、归纳问题的力量,解决“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进展的条件”教学难点。
】老师:每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进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
在考察“京津唐地区”之后,同学们结合课下收集的网络资源和中国地图册,分组总结“辽中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展条件,找到这三个工业基地工业进展的优势条件及主要的工业部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58182fa98271fe910ef99f.png)
1 / 2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以及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
识记我国四大工业区的位置、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
学会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重点】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
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及形成条件。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分布。
【教法设计】讨论法 对比法 读图分析法 问题探究法、 【课堂学习】 1、复习检测(1)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发展农业生产要 。
(2)“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 生产的能力,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二)新课学习[活动一]看一看(工业重要性)欣赏视频了解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小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产业。
[活动二]说一说(工业生产过程)(1)以造纸生产过程为例将下列词语填在相应的方框内以说明工业生产过程。
(2)你还能说一下汽车的生产过程吗? 小结: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对 (矿产品、农产品)进行 和 。
[活动三]判一判(工业分类)(1)观看视频了解轻重工业分类: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 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 工业。
(2)判断以下以下镇江企业,哪些属于重工业?哪些属于于轻工业?恒顺酱醋厂 镇江船厂 镇江锚链厂 谏壁发电厂 船山矿 金东纸业 镇江水泥厂 镇江味佳园食品有限公司 镇江天目湖啤酒公司 镇江索普集团 707制药厂 镇江赛博电子有限公司 飞亚轴承有限公司[活动四]找一找(工业分布)(1)长江沿江经济带:以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为中心。
其中下游工业中心 ,上游工业中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工业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课标解读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工业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料。
工业的分布与地形、气候、人口、交通、资源和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关系。
结合自然和人为因素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科技技术为依托的新型的,低耗能、低劳动密集,高产值的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应该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部门构成、产品产量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等方面入手。
教材分析
教材从“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
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
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教材在设计上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了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
教材采用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形式设计组合材料。
这样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喜好和学生的思维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工业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仅仅是蜻蜓点水,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学生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知道得就更少了,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要精心备课,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的时候要尽量举学生身边的例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以及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2.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
3.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
4.知道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
运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读图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2.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的理念.
2.树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2.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上课的教室找出工业产品,并说出相关的工业部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生产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基本p.100~102用红笔在书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工业的种类。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教师点拨
工业生产过程的阶段: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
然后,可以
汽车的轮胎为例,“追根寻源”上个生产阶段,即合成橡胶工业和石油工业。
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和轮胎制造业相互的按比例发展关系。
由上述内容可让学生归纳出工业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三)材料展示
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对工业重要性的评述文字材料。
引导学生阅读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对工业重要性的评述,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
(四)课内活动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例如医生、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售货员等,从各自行业角度寻找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体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五)读图析图
教师展示教材p.103图4.21“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有哪些?
2.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今晚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
3.指图说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和主要的工业中心。
4.读图说出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六)合作探究
教师展示教材p.103图4.21“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和教材p.87图4.4“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我国主要矿产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从以下方面分析探究:
1.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
2.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城市;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四个工业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的工业区有哪些?
3.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辽中南地区的主要工业,识别矿产符号,了解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资源,了解辽中南地区的工业分布。
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①辽中南工业区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②辽中南工业区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
4.教师指导学生找到沪宁杭地区主要的主要部门,组织学生讨论:
(1)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对比辽中南地区的工业有什么不同?(上海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辽中南的工业则以重工业为主)。
(2)上海附近煤、铁资源匮乏,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
(3)读图分析沪宁杭地区有哪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对其工业分布的影响。
(七)总结展示
教师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视频。
观看视频之后分析我国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利用高新技术生产的产品,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教师点拨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
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p.104~106,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三)读图析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106图4.25,指导学生读图。
1.找出我国主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
2.在图中找到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区。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分布的特征。
(四)合作学习
读p.110~111图文资料,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五)阅读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p.107图4.27“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找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位置。
2.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中关村科技园区或其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录像,引导学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六)拓展与延伸
教师过渡语: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电子和信息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正在形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贡献怎么样呢?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107活动。
2.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
(七)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本节课知识树,引导学生独立梳理知识。
(八)达标测试
完成配套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