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正义行为
考点精讲:公平正义
![考点精讲:公平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b4f4fe8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9.png)
考点精讲:公平正义公平,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是指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2,公平的重要性,(1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一个良好的社会,只有公平才能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
(2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才有保障。
(3有了公平我们才能够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4这样,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和谐,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社会中的不公平事例将导致的负面影响,(1如果升学考试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将被少数人所垄断,学生的受教育权就会受到伤害,学生就不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2如果工资分配不公平,人们的劳动就不能得到承认和尊重,付出没有回报,将极大地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
(3如果工作岗位安排不公平,有能力者将被压抑,特长得不到施展,无能力者占据高位却不能胜任,工作任务无法完成。
4,请列举一些社会制度,并分析它们所维护的公平的内容,(1义务教育制度:维护每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
(2税收制度:从社会中获得利益越多者,其付出也越多。
(3法律: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通过合法程序均有参政、议政的机会。
(5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弱者的基本生存权利。
5,如何正确看待公平?(怎样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1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的公平。
(2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我们就会更加客观平和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
(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要伸出援助之手。
6,为什么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的社会可以: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使人们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辨别是非,培养正义感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辨别是非,培养正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e7798bd27284b73f342501a.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辨别是非,培养正义感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答:(1)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2)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正义行为有什么要求?
答:(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人权,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权、尊重规则、尊重自由、还要求我们承担社会责任。
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的到:(1)如果不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的方式,奋起抗争;(2)如果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为受害者声援,救助;(3)我们作为未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4)明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还能去感悟,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为
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维护公平正义》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维护公平正义》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0b2402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8.png)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维护公平正义》知识点汇总1.什么是公平?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包括哪些内容?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3.公平的具体要求是什么?(1)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2)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3)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4.公平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5.什么是正义行为?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6.社会为什么需要正义?(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7.个人如何维护公平?(1)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处世。
(2)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8.如何通过制度建设维护公平?(1)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2)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9.为什么正义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捍卫?(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
(2)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3)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10.为什么要维护公平正义?(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2)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11.个人如何维护正义?(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2)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12.司法对维护正义有什么意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期末试卷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54cd84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7.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义行为?A. 损人利己B. 助人为乐C. 损公肥私D. 弄虚作假2.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法律靠公民自觉遵守C.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拾金不昧B. 乱扔垃圾C. 尊老爱幼D. 勤奋学习4.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A. 小偷小摸B. 严重违法行为C. 一般违法行为D. 违反道德行为5.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B. 依法治国就是执法必严C. 依法治国就是违法必究D. 依法治国就是有法可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严重违法行为。
()3. 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
()4.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 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2.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 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4.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5. 非正义行为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权益。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的特征有哪些?2.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 犯罪行为的特征有哪些?4. 正义行为的意义是什么?5. 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有哪些?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 请举例说明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3. 请举例说明法律的作用。
4. 请举例说明依法治国的意义。
5. 请举例说明犯罪行为的危害。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班级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
![班级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e9ffc76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f.png)
班级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班级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是每个同学应该努力践行的责任。
在同学之间,维护公平正义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公正地受到对待,拥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在班级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并关心每个同学。
班级是一个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同学的个性和意见,不歧视或嘲笑其他同学。
尊重和关心他人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其次,我们要秉持公平原则并遵守规则。
在班级生活中,我们要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不违反纪律。
这可以确保每个同学都有公平的待遇,没有人会因为特权或不公正的偏袒而受到伤害。
如果发现有同学违反规则,我们应该及时报告老师或班干部,维护公平正义。
另外,我们要鼓励积极的竞争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班级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地方,每个同学都应该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取得成就。
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那些努力进取的同学,同时避免嫉妒和攻击。
公平的竞争环境可以激发每个同学的潜力,并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班级中可能会有一些同学面临困难,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我们应该主动伸出援手,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这样做可以给予每个同学平等的机会,让大家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正义的待遇。
最后,作为一个班级的一员,我们要担当起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
当我们目睹不公正的待遇或不公平的行为时,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发声。
我们可以组织班级讨论或举行活动,加深同学们对公平正义的认识,并鼓励大家践行公正的行为。
只有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综上所述,班级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是一个全体同学的责任。
通过尊重和关心他人、遵守规则、鼓励公平竞争、帮助他人以及勇于维护正义,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班级氛围。
每个同学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积极践行这些行为,为班级生活注入正能量。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dd63114ab307e87101f69657.png)
合作探究:一、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求我们必须能明辨,惩恶扬善。
请区分下列行为哪些属于正义行为,哪些属于非正义行为?为什么?1、小花为了帮助好朋友取得好成绩,考试时传给她写有答案的纸条。
小花没有遵守考试纪律,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属于非正义行为。
2、小林看见小偷在偷东西,悄悄告诉了旁边的警察小林见义勇为,维护了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属于正义行为。
(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敢于和不法行为作斗争。
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和方法,在自身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情况下,不能硬拼,要运用智慧解决。
)3、小李看不惯小张经常欺负弱小,于是放学后,小李叫上几个好朋友把小张打了一顿。
小李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正当权益(生命健康权),且不符合团结友善的道德要求,属于非正义行为。
4、小明捡到一个手表,并把它归还给了失主。
小明拒绝并战胜了诱惑(金钱,权力等),属于正义行为。
5、小勇在其他行人闯红灯的时候,没有随大流,而是等到绿灯亮起才过马路。
小勇自觉遵守了交通规则,维护了社会秩序,同时这种行为也是对自己(珍爱生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属于正义行为。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大家一定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珍爱生命,文明出行。
)6、小马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他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没有去扶这个老人。
小马没有见义勇为,没有体现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属于非正义行为。
(“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敢于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
人物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
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
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
生活中的正义行为的例子
![生活中的正义行为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e8d610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0.png)
生活中的正义行为的例子正义是指合乎公正、公平、道义的行为,在生活中,正义行为的例子比比皆是。
下面就结合个人经历和研究,深入探讨生活中的正义行为。
1. 坚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行业内建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例如医生需坚守医德,律师需坚守律师行业法规,教师需遵守教育法规等等。
坚守职业道德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和保护。
比如在疫情期间,一些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疫情一线,他们虽然面临着人身危险和心理压力,但始终坚守着职业道德,为病人尽心尽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病人。
2. 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个人道德,这种行为是不对他人横加干涉,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与他人平等相处。
例如在公共场合同行人之间做到不拥挤不推搡,不抢占座位,不随意喧哗。
3. 协助他人协助他人是一种帮助别人的行为,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而去帮助别人。
例如在遇到交通事故或者旅途中需要协助的事情时伸出援手,积极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 筑牢诚实守信的基石诚实守信是指言出必行,能信守承诺,拒绝欺骗和不诚信行为的道德品质。
在自己的生活中,无论是对于自己的事情还是他人的事情,都应该言出必行。
比如,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必须遵守约定,对于他人的承诺必须认真对待。
5. 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和利益常常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时候就要用合适的方式来解决。
首先要守法,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矛盾。
其次,要去尊重他人,沟通交流,通过对话和协商达成共识。
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行为,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和利益。
6. 关注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社会中比较贫困、弱势和不利地位群体,对这些群体给予关注和帮助是生活中正义的行为。
例如志愿者为老人送温暖,为特殊儿童组织活动,向贫困地区捐赠物资等等,都是关注弱势群体的具体体现。
7. 社会责任感承担社会责任是公民应尽的一种义务,特别是大企业家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你认为什么是公正和正义?
![你认为什么是公正和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94bbe6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8.png)
你认为什么是公正和正义?
公正和正义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公正是指在行为、决策和分配资
源时遵循公平和公平原则的行为。
正义则更广泛地涵盖了社会和个人行为的道
德和伦理方面,强调公正、公平和道义正确。
公正的核心原则是平等和公平。
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不
论其种族、性别、社会地位或其他身份特征。
公平则强调根据个人的需要、贡
献和努力来分配资源和机会。
公正的目标是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不受歧视或不公平对待。
正义更广泛地涵盖了社会和个人行为的伦理和道德方面。
正义强调的是对待他
人的尊重、关心和公正。
正义的核心原则包括公平、诚实、诚信、宽容、尊重
和责任。
正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正、和谐和道德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够实
现其潜力并获得尊重和尊严。
思考公正和正义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公正和正义的原则:平等、公平、诚实、诚信、尊重、责任等。
2. 公正和正义的应用领域:个人行为、社会制度、法律和政策等。
3. 公正和正义的实现方式:通过法律、道德教育、社会活动和政府政策等途径
来实现。
4. 公正和正义的挑战:社会不平等、歧视、腐败、利益冲突等。
最后,思考公正和正义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概念是复杂而主观的,取决于
文化、价值观和个人观点。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对话来不断完善
我们对公正和正义的理解,并努力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社会需要正义讲课PPT课件
![社会需要正义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ea2b6efd0a79563c1e72fa.png)
社会需要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北京市民 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制度的规定,发放物资,积 极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有了 正 义的制度,即使是生活最困难的 人,也可以得到
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 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 遗忘的角落。人们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进步都需 要正义制度。
正义制度不是为少数人定的, 为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制定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 展水平比较低,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为 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稳定与 和谐,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中国特色的保 障制度。社会保障不仅包括社会各种保险,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等基本制度,而且包括教育福利,住房福利 以及各种补充性标保障措施。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 度的核心。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意义: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大讨论:联系实际有哪些体现公平正
பைடு நூலகம்义的事例
▪ 1、教育均衡发展、廉租房、合作医疗、 移民搬迁、九年《义务教育 》 、营养 餐 、住校生生活补助 、 免除学杂费等 惠民政策。
▪ 2、法律援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 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 等。
▪ 3、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地、中部崛起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展现自我
举例历史上(家喻户晓)有正义行为的人有哪些?
北宋:包拯 南宋:文天祥、岳飞 明朝﹕海瑞、戚 继光 清朝:林则徐、郑成功、邓世昌 当今: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见义勇为、勇斗歹徒:徐洪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平正义的价值课时练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平正义的价值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2eb654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b.png)
4.8.1 公平正义的价值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有()①遵纪守法②助人为乐③尊老爱幼④秉公执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
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属于()A.义务公平B.权利公平C.机会公平D.规则公平3.今年全国人大刚刚通过的民法典明确见义勇为免责的相关内容。
民法典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规定说明()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②正义的制度能根除不公平的现象③制度保障公平,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④反对少数人的特权,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9年12月26日中午,高中生贺建放学回家路上遇见一个摔倒在路边泥水中的老人,他发现老人因受伤迟迟不起,便迅速跑到老人身边将其扶起来,随后一边扶持着老人,一边用电话和老人的家人取得了联系。
向贺建同学学习,我们应当()①一心学习、提高成绩②承担责任,从点滴做起③见义勇为、助人为乐④增强正义感,守护正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选项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A.乘公交车逃票B.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C.骑自行车闯红灯D.在车站设置老年人专用通道6.所谓公平,通常是指()A.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B.全面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达到绝对公平C.公平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D.就是一切都平等,所有的人得到和失去的没有任何的差别7.近年来、我国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补贴力度,使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实现较快增长,这说明,社会公平实现需要()A.培养公民的正义感B.勇于同非正义的行为作斗争C.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D.正义的制度来做保障二.判断题(共5小题)8.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杀一救百是正义的行为
![杀一救百是正义的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f3e7617c7e21af45b307a8b1.png)
杀一救百是正义的行为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在场各位。
今天,我方观点是杀一救百是正义的行为。
首先,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在紧急的情况下,要么救一要么救百,其余情况,因为与辩题无关我们不予讨论。
其次,所谓杀一救百指的是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挽救绝大部分人的利益。
今天我们评判行为正义的标准是是否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我方认为正义是建立在满足绝大部分人利益的基础之上。
首先,我方想说明:我们应该拒绝虚无的正义标准,所谓那些虚无的正义标准即是将正义放在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位置,它让正义变得假大空,永远也无法实现。
因为很难有完全纯正的正义,于是那些哪怕只有一丝瑕疵的行为永远也无法得到正义为其正名。
试想一下,这样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赞扬,将来还有谁会去做这样能够保全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的行为,于是人人都变得无所作为,整个社会都变得如此冷漠。
正义变成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失去了它该有的价值倡导作用,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因此,我们拒绝这种虚无的正义定义,认为正义就是建立在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之上。
但是我们也并非倡导功利思想只是指出正义的本质。
何谓正义,并不是你一言我一语就能够定格其的属性,它应该要得到绝大部分人的共同认可,形成一种共识。
要想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同,这样的行为必然要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利益。
当利益攸关时,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
正义是群众的正义自然要让这种合理的诉求得到申张,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那些稍带瑕疵的行为就有了正义为其正名,这样的行为得到鼓励自然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也会让正义发挥其该有的社会价值倡导作用。
然后,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辩题。
杀一救百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利益的唯一选择。
今天,如果我们能够救一百零一个人,这自然是最为正义的行为,它让所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但是,今天我们不得不让人死亡,有人的利益不得不受损。
以暴制暴是正义的例子
![以暴制暴是正义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21ddfd804a1b0717ed5dd1d.png)
以暴制暴是正义的例子【篇一:以暴制暴是正义的例子】港中文2014华辩唯一一负请各路大神多多推荐有代表性的视频,感激不尽!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以暴制暴是以鼓励的手段制止暴力行为,不同于滥用暴力寻仇报复。
以暴制暴应当以制止暴力的行为为目的和边界,采取不超出制暴必要的手段。
比如说路见强盗打劫平民,我们是不是应该制服强盗,拯救平民,这叫以暴制暴。
如果我们在制服强盗之余手起刀落顺便把这强盗给杀了,这时你就超出了制暴的边界,不叫做以暴制暴。
同样的,那个受害者事后纠结一帮人去痛打强盗,这个时候叫做寻仇报复,不叫以制暴为目的,也不叫以暴制暴。
正义是帮助人们判断是非对错的,指引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
在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应对暴行的时候,这样的语境下,我方认为,正义是指无辜者免受伤害,施暴者受到相应惩戒,即符合罪责原则的应报正义。
我方认为以暴制暴是正义。
第一,暴行发生时以暴制暴终止暴行,保护无辜者免受伤害,当暴行已经发生,无辜者正在受到伤害,你去使用谈判或者劝说等非武力手段,没有办法使暴行立即停止。
以暴制暴是践行正义的必须,昆明火车站发生恐怖袭击时,暴徒挥刀砍人,这个时候唯有以暴制暴,用武力手段制止暴行,才是必须,也是唯一的手段。
同样的,当日本侵略者进入中国,只有我们发起反侵略战争,将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保家卫国,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践行正义。
相反面对暴徒施暴,我们不以暴制暴,放任暴行发生和进行,便是对暴行的放任和容忍,对受害者的不负责任,与正义背道而驰。
第二,以暴制暴威慑潜在的暴行,遏制暴行的发生,面对暴行,及时终止暴行,除了保护无辜的受害者免受伤害之外,也给其他人以警示和威慑。
九十年代初,纽约市采取了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政策,严格执法,及时终止暴行。
94年到97年,纽约犯罪率下降了37%,凶杀案件的犯罪率下降了50%。
反之,没有以暴制暴,那邪恶的暴行就失去了有效的外部制约,社会将落入暴行横生,弱肉强食的失序状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课堂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课堂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81e72852458fb760b562c.png)
基础巩固知识点l认识公平1.下列对公平的理解错误的是( )A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B公平就是机会均等,均贫富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D.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这样做( )①表明我国政府努力推进社会公平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表明党和政府已逐渐把维护社会公平作为中心工作来抓④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3.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频繁出现的“公平”让人们期待。
人们期待“公平”,是因为( )①公平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②公平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③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④公平能满足人们的所有期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2正义的力量4.在珠海市一辆公交车上,5名小偷行窃时被售票员阻止。
小偷不但不听劝,反而猛抽了售票员一记耳光,随后强行下车。
这时,在一名乘客“好心售票员被打,车上的男人都起来追去”的呼喊声下,男性乘客纷纷跳下公交车,奋力追打5名小偷,于是再现了一次“小偷过桥众人追打”的情景。
材料说明( ) A社会需要合作B社会需要关爱C.社会需要正义D社会需要公平5.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①阳阳同学捡到一个钱包,主动把钱包归还失主②小明为受欺负的好友“报仇”,将小刚痛打一顿③小英将同桌小兰考试作弊的事告诉了老师④小雨发现某早餐店用劣质猪肉,马上向有关部门举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我国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了使全体社会成员“老有所养”。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46dd3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8.png)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义行为?A. 损人利己B. 助人为乐C. 损公肥私D. 偷税漏税答案:B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基本权利?A. 人身自由B. 财产安全C. 选举权D. 劳动权答案:C3. 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 法律是约束公民的,对政府没有约束力B.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 法律只对触犯法律的人有约束力D. 法律只对成年人有约束力答案:B4.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拾金不昧B. 偷窃C. 救助他人D. 爱护公共财物答案:B5.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A. 小偷小摸B. 抢劫C. 乱扔垃圾D. 不按时交作业答案:B二、判断题1.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对)2.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对)3. 一个人犯罪后,只要不再犯罪,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错)4.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5.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我国就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对)三、填空题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我国就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 一个人犯罪后,只要不再犯罪,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5.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四、简答题1. 法律的特征有哪些?答案:法律的特征有: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 违法的种类有哪些?答案:违法的种类有: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3. 犯罪的含义是什么?答案: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 防微杜渐的意思是什么?答案:防微杜渐的意思是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公平正义的价值_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平正义的价值_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0388c3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6.png)
讨要工钱为果,还遭到打骂,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2)失去公平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王斌余的父亲到看守所看儿子。
人们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 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 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和谐稳定。
你觉得公平吗? 即使能力再强也不予录用。
01
认识公平
✓ 公平的含义及内涵 ✓ 公平的价值
分黄金的故事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 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 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 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 最得父亲喜欢; 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
此次上海新政,意味着初中学校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给更多普通初中的学生 上重点高中的机会。
思考一:上海初升高录取政策改革新政体现了什么?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思考二:该项改革对普通初中的学生有何意义?
提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该项改革给更多普通初中的学生上重点高中 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其潜能,促进他们以后 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
与人之✧文间化的教关育方系面,,有城乡利免于费营义造务教和育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
全面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
学生免费参观博物馆
3:正义的价值是什么?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 在于保障正义。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的行为一辩稿
![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的行为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9686c233d4b14e8524682b.png)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杀一救百”中的一是被杀害的,而非自愿的,同时这之间还存在杀一才能救百的因果关系。
其次,再来说明一下什么叫正义的行为?正义的行为就是在不违背社会道德,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达到维护或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结果的一种举止行动。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正义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违反了道德和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并达到实现大部分人的利益的目的。
以下我方将从正义的标准和社会价值观的建立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一,就正义的标准来看,杀一救百这个行为本身就不是正义的。
首先,杀一救百损害了他人的正当利益,违反了道德的标准。
在情境功利主义的作用下,杀一救百可以将损失最小化,但绝非是正义的。
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执行者处于一个特殊情况下为了救这一百条命这样一个好的出发点作出杀人这样违反正义标准的行为,却达到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好结果然后我们旁观者就去判断“杀”这个行为是正义的。
其次,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并且每个人都没有随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
一方面,因为生命具有发展性,它的价值是难以预测的,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数量来对生命的价值进行量化比较。
另一方面,在今天“杀一救百”这个命题下必然会有一个人的生命在非自愿的前提下被随意剥夺,这种行为本身就违反了‘人生而平等’这一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一旦越过了道德的这条界线,这种行为显然不能称之为正义的了。
第二,从社会价值观建立的方面来看,正义与不正义之间界线分明,而道德就是两者之间的这条界线。
一方面,正义没有相对正义一说,不能因为杀掉一个人的损失小于那一百个人,就说明这个行为是正义的。
另一方面,如果杀一救百是正义的且值得提倡的,那么整个社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每个人的生命和权利都将在功利主义的天平上来进行衡量而无法得到保障,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道德滑坡,这样的行为还能称之为正义的吗?杀一救百是出于一种对利益的权衡,而在此特殊情况下,这种对整体利益的考虑而做出的选择是应当的,但是我们现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对这个执行者的行为来做出评定,显然,杀一救百这种行为是不正义的,仅仅是合理,正确的。
什么是“正义”?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又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什么是“正义”?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又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ea8879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c.png)
什么是“正义”?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又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正义作为一个广泛被人们使用的词语,其含义却经常因人而异,甚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究竟什么是“正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
一、“正义”的概念和历史“正义”一词最初出现在古希腊哲学中,是指一种伦理道德的信念,即人们应该做正确的事情,理性、公正、诚信、尊重他人的权利。
在西方文化中,“正义”往往是指在法律、政治等领域中的公正和平等,倡导人类平等自由。
在东方文化中,“正义”则是指以仁爱为本,关注人间互相扶持的价值,让道德价值真正得到落实。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正义”表现1.西方文化中的“正义”在西方文化中,“正义”被普遍视为以平等、公正和自由等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体现。
在司法领域中,法官必须根据证据和法律准则,判定案件,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
同时,西方文化中还倡导人们自律与自主,主张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民主法治体制被认为是实现正义的基础。
2.东方文化中的“正义”东方文化中的“正义”则被广泛理解为关注个体的“仁爱正直”。
在东方,正义与仁慈相辅相成,强调互相扶助和崇尚人的心灵和谐。
在中国革命历程与民族文化的动荡和深刻变革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以仁爱、正直等民族天赋美德的体现,关注的是陶晖和大地灵魂的和谐。
在这种思想体系下,民众必须积极参与道德和文化建设,共同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个体、君民之间的关系,革除形式主义、享受仁慈的平等价值化。
3.中东、非洲地区的“正义”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正义”的体现方式往往出现了不同的形式。
在这片大陆上,存在着广泛的族群、宗教、经济和社会分裂现象,民众面临巨大的权利争夺,很多地方长期存在着贫富、皇权、富豪阶层等不同形式的不正义现象。
因此,民众对正义的追求往往与权力问责有着密切的关系,强调政府、官员、企业等权力机构的公正和法律的平等。
三、“正义”的实践无论是在西方、东方还是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实际上对正义的探索和实践必须是预防不正义行为和惩治不正义的行为。
何为正义,怎样实现正义?
![何为正义,怎样实现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416e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3.png)
何为正义,怎样实现正义?作为人类共识的道德基石,正义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而正义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实现正义?让我们一一探究。
一、正义的概念正义,是指按照伦理道德标准或者公正规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或者行为。
其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平等、公正、诚实、宽容和勇气。
1. 平等:指人们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分配财富等方面应当受到平等对待。
2. 公正:指在处理事务时,应无私无偏,不偏袒任何一方,在保障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也顾及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3. 诚实:指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说到做到,不虚伪,不欺骗自己和他人。
4. 宽容:指尊重和容忍别人的不同观点、信仰,遇到矛盾和分歧时,采取理性的处理方式。
5. 勇气:指敢于坚持正确观念,勇于面对挑战、困难、错误和非议,并且坚持原则,不屈不挠。
二、实现正义的途径实现正义,是亿万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历史使命。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共同秉持一些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1. 司法公正与法制建设作为公民,我们需要教育自己,遵守国家法律,不违法、不瞒报、不用黑招;而身为执法者,则要通过制定更为完善公正的法律、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打击腐败和乱收费的行为等方式,维护社会公正秩序。
2. 公共参与与社会监督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益,配合政府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而作为监督者,则需积极监督行业、企业和公共机构的行为,及时曝光负面事件、制定证明标准和实现制度公开等方式,推动社会公平、公正、透明发展。
3.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尊重多元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正义的前提之一,只有我们学会关心身边人,尊重他人权益,才能建立一个互惠互利、和谐相处的社区环境。
同时保持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接纳并尊重不同文化、信仰和习惯,才能消弭不同文化群体因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4. 知识的学习和接受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正义的动力源泉,习得和接纳新知识,是保持社会活力和避免陈旧思想的关键。
社会正义实现考核试卷
![社会正义实现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4ee429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1.png)
B.偷税漏税
C.虚假宣传
D.忽视产品质量
12.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环境正义?()
A.加强环境监管
B.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C.增加环保公共投资
D.教育公众环保意识
13.社会正义实现中,以下哪些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A.儿童和青少年
B.老年人
C.残疾人
D.少数民族
14.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A
4. C
5. C
6. A
7. D
8. B
9. A
10. D
11. A
. A
16. B
17. C
18. A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
社会正义实现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个体的()。
A.权利
B.财富
C.地位
A.开展法治教育
B.提高道德素养
C.强化科普宣传
D.所有以上措施
20.以下哪个原则是社会正义实现的基础()。
A.平等
B.公正
C.共同富裕
D.所有以上原则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