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19.父爱之舟》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设计理念】:阅读理解。
本文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其实结构严谨。
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开合自如。
文章以“小船”为明线,以“父爱的深沉、伟大”为暗线,将零碎的场景串联起来,寓厚重的父爱和真挚的父子之情于各个场景之中。
教学时,先要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出课文叙述的场景,为下一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蕴含的情感打好基础。
接下来就是细致研读重点句子,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表达运用。
本文所选择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而这些平凡的小事恰恰更能体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时,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本文在选材上就给同学们的写作选材提供了典范。
学习本文时,就要让同学们进行课堂练笔,学习从生活中选材,选择平凡的小事,从小事中挖掘大主题。
【教学目标】:1.认读“茧、栈、冤、枉”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疼、席”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渔船、报考、教训、心疼”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我”在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1.概括作者在梦中出现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父亲》。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字典里只有坚强,他的骨子里只有脊梁,他的眼神里透着严肃,他的臂膀厚实得像堵墙,他有一个伟大的名字——父亲。
无论我们做什么,父亲都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们,父亲用厚实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父亲用亲情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人生中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父亲给我们的爱却是永恒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去感受那深沉、真挚且永恒的父爱吧!齐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知道的?二、检查预习,了解顺序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前我们进行了整读和预习,生字和生词的学习中同学们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易错字,理解词语。
第19课《父爱之舟》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理解《父爱之舟》中所表达的父爱概念。父爱是深沉而伟大的情感,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来看父爱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成长。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表达父爱的手法和生字词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例句讲解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父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父爱的美好,分析如何在生活中传递和感受父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父爱之舟》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父爱的表达。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小舟这一载体,表达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作者使用的形容词、动词等,如“深沉的”、“背负着”等,从而深入感受父爱的伟大。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父爱之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父爱的温暖和力量?”(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父爱的深刻内涵。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在写作练习中尝试运用了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但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我认为,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可以更加细化指导,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优质教案以下是一个关于《父爱之舟》的优质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回顾和巩固学习过的诗词知识。
3. 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的情节和描写,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父爱的伟大和珍贵。
3.思考课文背后要传达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准备:教学视频/录音,课本,教具,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或录音,展示父亲孩子关系中的特别时刻,让学生回忆与自己的父亲有关的美好瞬间。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回忆,例如:你和爸爸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你爸爸对你有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步骤二:导入新课(1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父爱之舟》的课文标题,并询问学生对父爱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一段,并提醒学生思考课文会讲述什么。
步骤三:讲授课文(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理解。
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和描写,促使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彼此交流并互相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步骤四:学生活动(15分钟)1.学生阅读文中的诗句,并分组进行诗词赏析,讨论诗词的意义。
2.学生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排练故事情节,演绎课文的情节。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提出反思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重要性和珍贵,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文中传达的人生价值观,例如:亲情、责任、奉献等。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2.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文章,表达对父爱的感激和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男孩和他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父亲在生活中默默关爱儿子的细节,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父爱这个主题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文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能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3.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会珍惜父母的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会珍惜父母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对父爱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2.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父爱的理解。
3.教学用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文课件或黑板,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情感表达,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优秀教案第【1】篇〗《父爱之舟》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全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呼应。
“父爱之舟”既指姑爹的渔船,也指父亲的爱,两者融为一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意在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
本设计着眼于选材,从默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教学中紧紧抓住“小舟”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种种往事连为一体,让父爱与小舟水乳交融。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随着“船来船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我”和“父亲”的感情也层层深化,直到最后写出“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的感想,从而顺利揭示出文章主题。
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感受文章的魅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作者资料并制作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坐过小渔船吗?见过有人坐小渔船去参加考试吗?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就是坐着渔船外出求学的,而一路保护他、给他撑船的就是他的父亲,所以本文的标题就叫做“父爱之舟”。
(板书:父爱之舟)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一看这条“父爱之舟”上到底承载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感情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1.教师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生字词。
2.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比如:“冤枉”中的“枉”字,单字读wǎnɡ,在本词语中读轻声;“栈”读zhàn,不读jiàn;“跷”读qiāo,不读qiào;“茧”读jiǎn,不读jiǎnɡ;“偏僻”的“僻”读pì,不要读成bì;“枕、暑、煮、嘲”读翘舌音。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父爱之舟父亲说他想坐一艘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旅行。
我问:“坐什么样的船?”他给我画了一只大船,船上有很多舵轮,好像是大商船。
我又问:“谁做船长?”他大声说:“当然是父亲!”“那船上有什么人?”他非常认真地告诉我:“有你妈妈和你。
这是一艘充满爱的船。
”现在,我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句话却永远记得:有父爱,我就有了全世界。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父爱之舟》的主题和寓意。
2.学习生词:舵轮,商船,充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父亲的爱中,得到生命的滋润和激励。
4.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
2. 教学准备课本、黑板、粉笔、计算机等。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用一个例子向学生展示父爱的伟大,并让学生思考何为父爱,为何是父亲要做船长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标题,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第二步:自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问题。
第三步:课文理解1.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各自的阅读体验,交流文字的感受和意义,探讨文章的情感意蕴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2.教师提供指导,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的主旨思想,理解文章背后的丰富涵义。
第四步:生词解释1.教师给生词舵轮、商船、充满等提供详细解释并给出例句。
2.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这些生词。
第五步: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重要的段落,理解其中的重要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调和语速,注意标点符号等重要细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步:写作训练1.教师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仔细思考自己的父亲,通过课文选择自己的写作主题,并交流思路。
2.学生开始动笔,写作自己的故事,并把握好结构,行文逻辑和重点突出。
4. 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掌握了课文的主要信息,对文章寓意有了更深的认识。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课文名称:《父爱之舟》•作者:茅盾•内容梗概: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教育儿子坚持艰难的生活和辛苦劳作的故事。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茅盾的作品《父爱之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伦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目标:感悟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茅盾的作品《父爱之舟》,并就“父爱”的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教学步骤•第一步: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步:分组讨论,学生就父爱的表现形式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第三步: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第四步:展开课文分析,让学生分析《父爱之舟》中父亲的形象,并讨论父爱对孩子的重要性;•第五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3. 课堂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父爱之舟》中的对话场景;•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父爱的重要性,并带领他们总结出父爱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父爱之舟》的朗读比赛,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反思通过对《父爱之舟》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父爱的伟大,培养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同时,通过分析茅盾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以上是对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节选自吴冠中的散文《水乡青草育童年》,作者以回忆的形式、简练的笔触,散淡从容地从自己幼年写起,记叙成长和学习的过程。
点滴小事,娓娓道来,把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强烈情感积蓄起来,让饱满的感情在笔下清澈地缓慢流淌,平和溢出。
文中被反复提及的姑爹家的一艘小渔船,既是父亲送作者报考学校和上学的交通工具,又是承载着父爱与望子成龙美好愿望的希望之舟。
以至于小小渔船永远地在作者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亲切的形象,也成为他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水乡小船形象和情感渊源。
这也是本篇课文起名“父爱之舟”的缘由。
文章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其实结构谨严。
全篇从梦境开始,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以时间为序,分别从父亲借用小渔船送“我”上学、带“我”投考学校;以及将父亲的“节省到极点”,与肯为我加钱换房间、买豆腐脑、做万花筒、凑学杂费等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进行对比,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作为一名画家,船的形象当然容易画出,但无法画出的是小渔船上承载的父爱,“父爱之舟”既是指姑爹的渔船,也是指父亲的爱,两者已经融为一体,无法分割。
【单元要素】初步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栈、冤”等14个生字,会写“蚕、茧、毕”3个生字。
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品格培养目标】从课文中的场景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体会父爱的伟大,让学生知道父亲的不容易。
【交通安全教育】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情感价值观】培养孩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品质,善于吸取别人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我的父亲》1.一生上台讲父亲的故事2.生生评价:从语速、声音、感情、仪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对父爱的
尊敬和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题;
2.培养学生对父爱之情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后蕴含的父爱情感;
2.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
1.部编版语文教材《父爱之舟》课文;
2.教师准备课堂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父亲对他们的关怀和呵护,激发学生对父爱的
思考和情感。
2.课文学习:逐段解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细节并思考父爱
的表现方式。
3.情感体验:通过讨论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
感悟。
4.诗歌赏析:分段阅读诗歌,引导学生体会父爱情感,并鼓励学生用
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
5.课文复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整个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和掌握。
6.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并鼓
励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得到了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情感体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心父母,并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父爱之舟》这篇课文。
19《父爱之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父爱之舟》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子之间的深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醒悟、恬静”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珍惜父爱,懂得回报。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2. 生字新词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醒悟、恬静”等词语造句。
3. 课文内容理解: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4. 写作方法学习: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
2.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父爱之舟”(2)让学生根据题目,猜猜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 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3. 朗读感悟(1)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学习生字新词(1)让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用生字造句。
5. 深入理解(1)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6. 拓展延伸(1)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父爱,分享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父爱,懂得回报。
7. 课堂小结(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父爱之舟深情细节描写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 写一篇关于父爱的短文,用上本节课学到的细节描写方法。
19《父爱之舟》(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父爱之舟》(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舟、皱、浙、买、糖、糕、吵、翻、数、算、载、支、篇、夜”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背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我”的爱,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细节,理解父亲的爱。
4. 作文训练:以“父爱如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感受父亲的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爱。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父爱之舟》,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自学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交流生字词:让学生分享自己画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
三、朗读课文(15分钟)1. 全体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父亲的爱。
2. 个人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体会父亲的爱。
四、课文解析(10分钟)1. 细节分析: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哪些细节让自己感受到了父亲的爱。
五、作文训练(10分钟)1. 题目:以“父爱如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对父亲的爱。
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
板书设计:父爱之舟爱——关心——呵护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背诵。
2. 写一篇以“父爱如山”为主题的作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课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父亲的爱。
在作文训练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对父亲的爱。
【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本文概要】《父爱之舟》是吴冠中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
文章以梦为境,追忆了早年“我”与父亲住旅店、逛庙会以及父亲送我上学、考学等生活琐事,表达出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本文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本文概要】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2.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小船、水道、房子……)请你给这组画取个合适的名字。
(江南水乡)3.介绍作者吴冠中。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父爱之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本文概要】二、交流预学,检查字词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2.指导书写:考、疼、席、暑四个生字。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渔船报考教训心疼席子庙会彩排糖果抽象启迪毕业寄宿师范路费轮换领略意境磨灭4.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醒来,枕边一片湿。
【本文概要】三、揭示写法,迁移运用1.结合小冠中梦中的这些场景,思考父亲为“我”做的这些事算不算大?为什么?2.既然父亲为“我”做的这些都是小事,为什么却让“我”永生难忘呢?课件再次复现两份补充资料,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家庭状况以及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谈体会。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9父爱之舟》精品教案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父爱之舟》是吴冠中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
文章以梦为境,追忆了早年“我”与父亲住旅店、逛庙会以及父亲送我上学、考学等生活琐事,表达出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品尝到吴冠中先生早年生活的酸甜苦辣。
如果说父爱是这篇文章的内核,那么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便让这“父爱”丰富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显得更加有血有肉了。
细细品读这些场景,我们透过事情本身的“辛酸”和“甜蜜”,触摸到的是细腻而深沉的爱。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为2~9自然段,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第三部分为第10自然段,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是因为父亲总是借用姑爹的小渔船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和上学,这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爱之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感怀。
本文的语言平白如话。
作者将父亲对自己的爱融于字里行间,缓缓叙述,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本文所选择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而这些平凡的小事恰恰更能体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而本文恰恰给学生的习作选材提供了典范:学习从生活中选材,选择平凡的小事,从小事中挖掘大主题。
在表达方式上,是以叙述描写为主,在描写方面,可谓是工笔与白描相结合,疏密有致地刻画了慈父的形象,体现了画家的写作功力。
平凡的语言,平凡的小事,却因父爱的伟大,使文章充满了魅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所以提取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生活场景是比较容易的。
但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与深沉存在一定困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
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
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
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
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
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
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父爱之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课文《父爱之舟》的内容和主题;2. 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生词和句子; 3. 掌握表达父爱的方式,并能谈论对父爱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爱; 2. 进行情感疏导,导引学生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 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情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父爱之舟》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掌握生词和句子的意思;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表达父爱这一抽象概念;2.让学生在情感交流中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2.引入本课《父爱之舟》的主题,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爱经历。
(二)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父爱之舟》,让学生跟读;2.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分享1.激发学生分享自己对父爱的感悟和体会;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出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3.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表达父爱,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孝道意识。
(四)课文朗读1.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2.教师点评并纠正学生的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五、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理解了父爱的伟大和重要性,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情商,提升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情,学会用心体会父爱之深,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以上是本节课《父爱之舟》的教案,希朴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教案教案:第19课《父爱之舟》【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第十九课,通过讲述课文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深厚。
故事情节简单,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2. 学习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法,进行感想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和感受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故事中父亲的行为,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并懂得为父母付出的辛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法,进行感想的表达。
【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课本、黑板、粉笔、实物【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 通过问答的形式导入: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父爱的事例吗?请举些例子。
2. 阅读课文标题和导语,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将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Step 2 阅读课文(20分钟)1.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语音语调错误,并解释生词和短语。
2. 分组朗读,加强感情的表达。
3. 教师针对课文的重点部分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Step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分组或全班讨论:父亲为了孩子乘小船送去对岸,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和勇气?2. 学生自由表达:你自己有过被父母送去对岸的经历吗?有什么感触?Step 4 感悟与激发(15分钟)1. 导入:请学生从课文中选择一段话,感写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Step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学生归纳课文中父爱的表达方式,如物质上的付出、精神上的关怀等。
2. 邀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中感受到的父爱。
可以设置小组或个人分享。
【课后作业】1. 小组讨论,写下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
2. 家长陪同学生完成一次关于父爱的活动,如一起做饭、看电影等。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9课《父爱之舟》 教案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9课《父爱之舟》教案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父亲默默付出,用舟车载着“我”去上学,以及“我”在父亲的关爱下成长的故事,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懂得珍惜父亲的关爱,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态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
但在感受父爱、感恩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可能不太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懂得珍惜父亲的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爱的伟大。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感受父爱的伟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爱的伟大。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关爱,培养感恩之心。
3.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朗读。
3.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父爱的故事或文章,用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父爱之舟》。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父爱吗?父爱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的要求。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父爱的事情。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父爱之舟》是吴冠中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文章以梦为境,追忆了早年“我”与父亲住旅店、逛庙会以及父亲送我上学、考学等生活琐事,表达出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之舟》课文原文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原文及教案【原文】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
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
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
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
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
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
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
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
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櫓,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
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做宿店和饭店,节省了旅费。
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
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醒来,枕边一片湿。
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冠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
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
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
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
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
板书:父爱之舟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5.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带感情朗读课文,评出朗读较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
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生总结汇报本文先回忆了过去:父亲送“我”报考学校和上学,见“我”晚上在旅馆被臭虫咬,父亲心疼的样子。
在庙会中,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给“我”买豆腐脑,可是自己却舍不得吃,后来还给“我”做万花筒。
父亲在雨雪天气背“我”上学。
为了供“我”读书,家里筹钱,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借船送“我”。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
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总结,汇报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五、布置作业1.背写课文的生字。
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1.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
板书:第一个场景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生总结、汇报“心疼极了”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父亲动心了”说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贫苦的情况下,还打算为孩子换房间,体现出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生总结、汇报“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2.品读第二个场景。
(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生总结、汇报详细描写庙会的盛况,尤其详细描写各种小吃,表达出当时“我”想吃的愿望。
“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做万花筒”更能体现出父亲的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非常爱父亲。
板书:第二个场景3.品读第三个场景。
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生总结,汇报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温暖。
板书:第三个场景4.品读第四个场景。
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书:第四个场景5.品读第五个场景。
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生总结,汇报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板书:第五个场景三、感受写法。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从父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深沉的父爱。
从儿子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爱和感激。
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互相的?写下来吧。
五、作业布置。
1.找出文中那些描写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句子。
2.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父亲对自己的爱。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2.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小船、水道、房子……)请你给这组画取个合适的名字。
(江南水乡)3.介绍作者吴冠中。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父爱之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欣赏作者的绘画作品既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又知道了作者是画家,再引导学生结合画的内容命名,进行语言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交流预学,检查字词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2.指导书写:考、疼、席、暑四个生字。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渔船报考教训心疼席子庙会彩排糖果抽象启迪毕业寄宿师范路费轮换领略意境磨灭4.出示句子,朗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