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第三章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学历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性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海水的性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海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性质,掌握海水性质对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并培养其综合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基本物理性质,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阅读地图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学习如何探究和认识海水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提高其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海水性质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技能运用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对海洋环境的认识。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海洋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2. 新课学习:(1)海水的温度:介绍海水的温度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海水的盐度:讲述海水的盐度概念、分布特点及成因。
(3)海水的密度:探讨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盐度的关系及其对海洋环流的影响。
(4)海水的化学性质:简述海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海洋环境的作用。
3. 课堂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温度、盐度对海水密度的影响,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海水性质对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海水性质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对密度的影响。
同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水性质对海洋环境的具体影响。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应反思自己在知识理解、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总结学习经验。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海水的性质,包括盐度、密度、温度和盐分等观点。
2. 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海域的盐度、密度、温度和盐分的数据。
3. 了解这些海水性质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运输、海洋开发等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能够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复杂的海水性质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理解其在海洋生态系统、开发等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地图、盐度计、温度计、试管等。
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海域的盐度、温度数据,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
3. 安排实地考察:在合适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海洋观测站或附近海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理解。
4. 预习相关章节,确保学生对基本观点有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海啸、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视频,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海水的性质。
随后向学生介绍海水、海水的性质等基本观点。
(二)新课讲解1. 海洋资源的观点海水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各种海洋生物、海底矿产等物质资源,还包括海洋空间、海洋能等非物质资源。
2. 海水温度海水温度是影响海洋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讲解海水温度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海域的温度差别。
通过展示不同海域的海水温度数据,帮助学生理解海水温度的观点和特点。
3. 海水盐度海水盐度是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讲解海水盐度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海域的盐度差别。
通过展示不同海域的海水盐度数据,帮助学生理解海水盐度的观点和特点。
4. 海洋潮汐现象讲解潮汐现象的形成原因、周期性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海洋潮汐与天文、地理等学科的联系。
通过演示潮汐变化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潮汐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5. 海洋压力和海底地形讲解海洋压力的观点和特点,以及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通过展示海底地形图片和相关数据,帮助学生了解海底地形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干系。
3.2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高一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海水的性质【教材分析】新课标对于海水性质的内容要求为: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为了落实这一要求,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019年版)编排的“海水的性质”内容包括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三部分。
教材除了提供了丰富的图表资料外,在活动探究中提供了大量的图文素材,旨在帮助学生完成课标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重要的理化性质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运用图表、实例等资料,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导入情境:美国马里兰州海岸地带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请观看新闻,回答视频显示的海水的什么性质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视频显示海水的温度变化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启发我们适宜的海水温度对海生生物的重要性。
【情境1】游览虎跳峡惊险壮观的虎跳峡:暑假,周老师带着儿子东东游览长江。
他们从长江上流的云南省玉龙虎跳峡镇出发。
来到了虎跳峡,东东发现礁石林立、犬牙交错、险滩密布、飞瀑荟萃,自己头顶绝壁,脚临激流,有点心惊胆战。
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深深吸引了他们!一、海水的温度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1)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①表层水温最高,1000通常情况下,米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迅速递减小②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很小,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2)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活动:根据世界海水温度分布图,描绘出180°经线上的海水温度曲线。
观察不同季节的海水温度图,比较同一海域海水温度的差异。
结论:空间上:全球海洋表面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时间上:不同季节,同一纬度海域,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总结: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太阳辐射、海水深度1 000 m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 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纬度分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季节分布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太阳辐射(季节变化)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海水温度较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海水温度较低海陆分布离陆地近,水温年温差大,冬暖夏凉,日温差也大天气晴天太阳辐射强,水温较高情境探究: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海水的性质,包括盐度、密度、温度和盐分含量等概念。
2. 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海域的盐度、密度、温度等变化因素。
3. 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图表和图片以辅助讲解。
2. 准备相关视频或动画,用于解释复杂的海洋现象。
3. 准备一些基础地理学教具,如盐度计等,用于实际操作。
4. 安排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环境。
5.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环境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等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同时,介绍海洋环境与海水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透明度等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影响海水性质的因素,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知识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资料,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温度计、盐度计、密度计、透明度计、试管、烧杯等。
2. 图片和视频:海洋美景图片、海洋环境恶化图片、海洋科学研究视频等。
3.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影响。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1. 预习部分本节课的预习内容如下:•阅读第一册P69~P71页;•理解海水的组成成分及含盐量的分布特点;•掌握海水呈现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导入活动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海洋的分布:–首先展示世界海洋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颜色和文字说明分析世界主要海洋的名称;–接着,运用幻灯片展示,指导学生关注海水的一些物理特性,如颜色、透明度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
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海水的物理性质:–实验材料:塑料瓶、海水、食盐。
–实验步骤:将塑料瓶装满海水,加入1勺食盐,摇晃后观察海水的变化。
–实验分析:食盐加入海水后,海水的含盐量增大,比重增大,导致海水的深度和透明度发生变化。
3. 提高与拓展1.通过问题提问,加深学生对海水物理性质的了解:–如何通过海水的颜色判断它的深度?–海水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2.运用图线分析,展示不同海域海水的盐度差异:–通过地图展示,呈现不同海域海水的盐度数据,让学生根据图线分析盐度变化规律,并结合地理环境进行简单分析和解释。
4. 课堂作业本课的作业包括:•选择一篇海洋相关的新闻报道,理解海水化学性质的影响和存在方式;•结合上课内容和自己所在生活环境的特点,撰写一篇海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小论文。
5. 总结反思在本课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海水的性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了海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知识。
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此内容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探索生命的奥秘。
3.2海水的性质-海水的盐度 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盐度》教学设计葛志远响。
探究一:读:3.12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分别比较A.B/C.D/E.F各组两点之间盐度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板书: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盐度:B>A 影响因素:降水量、蒸发量盐度:D>C 影响因素:河流淡水汇入量盐度:F>E 影响因素:洋流递进: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及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并分析其原因。
1.归纳红海、波罗的海的气候特征。
红海:全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波罗的海:全年温和,蒸发较弱,降水较多,比较湿润。
2.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盐度的影响。
红海:沿岸多沙漠,河流稀少,注入红海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流量小,对红海海水稀释作用小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河网密布,注入波罗的海的河流众多,流量大,对波罗的海的海水稀释作用大。
3.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讨论分析盐度高低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强调:A.B分别处于怎样的特殊纬度(赤道和回归线)。
C处有何种地理事物(亚马孙河口)。
补充洋流分类与性质,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盐度的影响。
)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探究二:实际操作:画出大西洋中心经度沿纬度分布的盐度曲线。
探究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给出五点(0°、20°S、30°N、50°S、50°N)得出结论:1.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1.晒盐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小思考:分析台湾岛东西两侧A.B两处,哪一处适合晒盐,为什么?。
2.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3.海水养殖。
4.海水淡化利用。
思考:台湾岛东西两侧晒盐的条件,寻找晒盐场选址的条件。
1.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燕晒制2.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
3.海滩: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第三章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教学内容】水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之一,而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其中,海水的理化性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是个值得关注的主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三大海水性质的概念。
(2)理解影响三大海水性质的因素。
(3)掌握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时空分布规律。
(4)理解不同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纬度的海水温度分布图表,分析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说明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
(2)通过世界海水盐度和密度分布图分析海水盐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总结主要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培养学生钻研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海水性质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
2.理解海水的性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海水性质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海水从何而来,有多久的历史?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海水的理化性质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一、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对不同纬度海区,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水温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温,温度梯度小于冬季。
纬度相当的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温度较低。
2.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变化而递减。
1000m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3.影响海水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海洋水温的因素除海水热量平衡的分布及变化(纬度和季节)之外,还有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4.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2)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海水的性质学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海水的性质”【课题与课时】课题:海水的性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课时:2课时。
【课标要求】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读: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说明的对象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一行为主题可以作如下拆分 1.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对应前者。
“说明”的前提条件是运用图表等资料,并对海水性质加以认识,海水性质包括温度、盐度和密度,认识的结果是能够从时空分布角度描述出特点并分析原因。
最终,应分别从温度、盐度和密度三个方面说明还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1.观察教材图3.8和3.9并结合学历案中的图表资料,通过数值大小和趋势比较,归纳和描述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并说出其影响因素。
2.观察教材图3.12,描述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教材活动,综合分析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
3.运用海水的温度、盐度分布规律解释一些海洋中的地理现象;列举实例,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尊重自然、人地和谐的观念。
【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学习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检测学习目标3;3.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2、3,检测学习目标2;4.完成学习任务四,检测学习目标3。
【说明与建议】1.本案以“海水的性质”为主题,明线是海水性质,包括温度、盐度、密度等理化性质,暗线是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海水性质重点是研究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空间分布包括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和描述来完成,除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图,在学历案中还补充了一些图表材料。
通过读图和图图转换,培养解读地理信息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关于海水理化性质,我们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并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提升观察、动手、绘图等地理实践力;通过对某一具体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特点成因的分析,可培养我们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教案】海水的性质+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第三章讲述地球上的水,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海水的性质,是关于海洋的知识,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地位作用本节内容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二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教材以地图、图表和活动形式阐述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变化及分布情况以及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及环境的影响。
本节内容分为“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和“海水的密度”三部分。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资料、结合自然实际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掌握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对海洋的认识,理解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培养读图、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及图文材料,认识不同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差异,找出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并解释原因。
4.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及密度分布情况,并能联系实际观察海水现象,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二、说学情。
学生已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教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已经掌握的关于海水的知识是浅显、零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另外,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地图、地理视频、地理信息技术支持教学。
3.2+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海水的基本性质,如盐度、温度、密度、压力等。
2. 理解海水运动的基本原理,如波浪、潮汐等。
3. 掌握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影响,以及掌握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例如海水盐度、温度的测量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如温度计、盐度计、压力计等。
3. 准备案例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海水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安排实验室或户外实验场地,确保安全和实验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大海,感受大海的魅力。
2. 引出课题《海水的性质》。
3.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1. 海水温度(1)展示海水的温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介绍海水的温度来源和测量方法。
(3)阅读教材,了解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4)分组讨论,探究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5)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2. 海水盐度(1)展示海水的盐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介绍海水的盐度来源和测量方法。
(3)阅读教材,了解世界各大洋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
(4)分组讨论,探究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5)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3. 海水密度(1)介绍海水密度的观点和测量方法。
(2)阅读教材,了解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3)分组讨论,探究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4)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4. 海水运动(1)介绍海水的运动形式——波浪和潮汐。
(2)阅读教材,了解影响海水运动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分组讨论,探究人类活动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4)分享讨论效果,教师总结。
5. 教室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室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讨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3.2海水的性质第2课时盐度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2海水的性质第2课时盐度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一、课程标准结合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理解盐度是海水重要的理化性质,了解海水盐度的基本知识。
(综合思维)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海水的盐度与人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三、教学重难点1.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以及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海水的盐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海水的盐度课后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练一练:1.影响世界大洋盐度纬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锰,因此海水既苦又咸B.波罗的海因有大量淡水注入,蒸发又小,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红海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域狭长,面积小B.内陆咸水湖注入的大量高盐度水C.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D.有众多河流淡水注入4.货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A.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B.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C.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D.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想一想:5.阅读下列材料及茶卡盐湖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是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湖面海拔3100米,与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白雪皑皑的雪山和品种繁多的草地间,湖面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
湖畔生长的茶卡羊,羊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自古冠以“贡羊”之誉。
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流通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像茶卡羊这样的绿色食品未得到充分开发。
2016年10月31日“中粮茶卡羊生态养殖基地”挂牌,以利用“互联网+”快车,加快绿色产品市场化、网络化步伐,尽快走出青海。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掌握了解海水化学成分的方法,并能分析海水化学成分的分布情况。
3.掌握海水中各化学成分的作用,理解海水的化学性质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掌握了解海水化学成分的方法。
难点:1.理解海水的化学性质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海水的组成和性质海水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溶解在水中的液体。
它的主要组成如下:•淡水:纯水的含量很少,通常只占海水中的0.0001%左右•氯化物:构成了海水中主要的成分,其含量超过了3.5%。
•硫酸盐:海水中硫酸盐存在于多种形式中,它的含量很少,只有万亿分之一。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很小,只有几亿分之一。
海洋中的其他化学元素也包括镁、钠、钾、钙、铁和溴等元素。
海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味、气味、密度和透明度等。
海水的颜色通常是蓝色或绿色的,这是因为海水中的光线被水和其他物质吸收,而只有蓝色和绿色光线能够穿透水层。
2. 海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海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通常分为三种: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物理分析主要是通过观察海水的物理性质来了解海水中的成分和组成。
化学分析则是通过将海水中的成分添加到一系列试剂中,并通过试剂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其化学性质和成分。
仪器分析则是利用特定的仪器来测量海水中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如电导率计、色谱仪、质谱仪等。
3. 海水的化学性质海水的化学成分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地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水中的化学成分包括酸度、盐度、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等。
其中酸度和盐度是最重要的两个参数。
海水的酸度是指海水中的水、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游离态二氧化碳协同决定的,它通常用pH值来表示。
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水中的pH也随之降低,这被称为酸化。
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种盐类的含量,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盐分质量来表示。
3.2海水的性质——海水的盐度(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海水的性质——海水的盐度教学设计
【案例探究:红海、波罗的海盐度对比】
课件展示相关图文资料,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提示:从气候特征、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连通状况角度分析。
读图得到: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归纳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分别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海水盐度具体案例分析,巩固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影响海水盐度变化的因素】
展示“ 8月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布”示意图,圈出赤道地区及副热带海区,引导学生分析得到赤道海域降水量相对较多,盐度相对低。
亚热带海域降水量相对少,蒸发旺盛,盐度高。
对比同一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温度高,蒸发强,盐度相对高。
举例:大西洋北半球盐度高于南半球。
原因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蒸发强,盐度相对高。
大江大河入海口,淡水注入量大,盐度相对低。
举例:世界海洋平均盐度: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广,河流淡水注入量大,盐度相对较低。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及地理图册图文资料,分析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培养学生判读示意图的能力。
板书设计(总结) 及时总结,紧扣
落实。
(2019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3章+第2节 海水的性质和答案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重点)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重难点)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海水性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点)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热量收入——太阳辐射热量支出——海水蒸发(2)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增加而变化,1 000米以下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2)水平分布规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时间分布规律:同一海区,夏季水温普遍高于冬季水温。
3.海水温度的影响(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②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③有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④人类的渔业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海域比较明显。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二、海水的盐度1.含义: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世界大洋平均盐度是3.5‰。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利用海水晒盐。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影响海水养殖。
(4)随科技发展,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1.含义: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2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性质本节是有关海洋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人说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海洋是人类扩大生存空间的理想场所。
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贸易的通道、国防的前线、资源的宝库,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拓宽生存空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首先需要认识海洋。
海洋水体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与陆地的相互作用,从海洋对陆地的作用这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海洋水体运动的影响;因此,研究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特征及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在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日益重要的“海洋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洋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海水的理化性质有关,其中海水温度和盐度是表示海水性质的重要指标.1.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对海洋的认识,理解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促进可持续发展。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3.区域认知;通过图表分析,认识不同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差异,找出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并解释原因。
4.地理实践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走近海洋,利用地图册和新闻影视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关海洋知识,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由浅入深,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重点: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难点: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原因分析。
多媒体自制教具(一)引入课题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海洋既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影响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
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中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必将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海洋的知识内容。
过渡:介绍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事故,过渡到海水的性质一、海洋基本情况介绍(一)海洋是地球的水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海洋面积辽阔,水深巨大。
第三章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共47张PPT)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课堂篇主题探究
图1 图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课堂篇主题探究
结合材料探究: (1)图1中显示出的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2)图2中显示出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3)结合图1,判断图2中三个观测站纬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提示:(1)海洋表层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 幅度较小。 (3)三个观测站中,③站的纬度最高,①站的纬度最低。因为海水温 度随纬度增高而递减。
动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知识建构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海洋
热量的收支情况
热量收入——太阳辐射 热量支出——海水蒸发
(2)其他因素:海水深度、纬度位置、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 海水运动等。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3.世界特殊海域盐度的特征及原因 (1)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超过40‰。红海盐度高的主 要原因:①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河流注入;③红海海 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域交换少。 (2)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0‰。其盐度低 的主要原因:①波罗的海海域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 水量;②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水注入;③海域较封闭,高盐 度的海水流入少。 (3)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比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高,是因为南纬 60°附近为大面积的海洋,而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广阔,陆地上 有河流注入海洋,起到稀释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海水性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盐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了解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4.了解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②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③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2.难点: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
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
关于该艇的失事原因有诸多猜测,其中之一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断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
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
质?
[新课教学]:
提问:海洋水占地球水体总储量的比重是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师:回答正确,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板书)一、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
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
可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世界海洋每年蒸发总量为450000立方千米,其中约有10%的水汽由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到地面,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海洋。
因此,海洋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海洋不仅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而且积极参与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对地球上的气候形成和陆地径流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课件显示的图片来分析一下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师:同学们回答正确,从垂直分布看,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
1 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课件显示的图片来分析一下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海水的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师:同学们回答正确,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
从季节分布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例如罗非鱼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海域,鳕鱼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海域。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
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
无论是远洋捕捞还是近海养殖,都受到海水温度的影响。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从区城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二、海水的盐度
提问:海水的盐度是由盐分的多少决定的,那么盐类物质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主要有氯化钠和氯化镁。
师:回答正确,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o。
海洋中的总盐量基本稳定,但不同海域的盐度是不同的。
在外海或大
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是最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
提问:近海岸的海水盐度和外海、大洋的海水盐度有什么不同吗?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较低因为有河流注入海域。
师:回答正确,与外海或大洋不同,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受到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有些海城相对封闭,海水盐度受河流和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
海水中含有许多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质。
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此外,还可以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也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例如,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
此外,人们也直接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板书)三、海水的密度
师: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
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课件显示的图片来分析一下海水密度的分布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师:回答正确,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
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上部侦测到。
但是,有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阅读“世界8月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和“世界8月海水盐度分布"两幅地图,分析归纳世界大洋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强化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对两幅统计图的阅读分析,增强阅读统计图表和获
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中图表,了解和掌握等值线图与统计图的绘制与判读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进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通过阅读“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水会越来越咸吗”等部分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与愿望。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海水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最主要的热源:太阳辐射
2.海水温度的分布及变化
二、海水的盐度
1.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2.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