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内涵之我见
服务型政府内涵
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体现当代我国政府类型的经典表述。
过去曾经提及的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仍然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它们的含义应当根据公共服务来确定。
将我国政府确定为服务型政府,说明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核心职能和主要特征,政府改革、政府工作和政府绩效评价都应当围绕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行。
在法律上最早将公共服务确定为政府基本特征的是法国。
在十九世纪后期,法国行政法发生了从公共权力行政法向公共服务行政法的历史转型,公共服务成为法国行政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主要标准。
在1872年的勃朗哥侵权赔偿案中,尽管侵权方是国营工厂,但是由于国家设立工商企业的目的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所以法国权限争议法庭判决该国营工厂的侵权赔偿责任属于国家赔偿,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一百多年来法国行政法院受理案件的标准有所变化,但是公共服务标准的基础地位不仅仍然得以保留,而且还进而影响着欧洲联盟的相关立法。
除了欧洲联盟的主要成员国以外,北美、澳洲国家的行政法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例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出一系列判决,将学生的受教育权、教师的受聘权、生活困难者接受政府补助金权纳入正当程序的保护范围,实现了行政法上从恩惠到权利的历史性转变。
公共服务的内涵可以从政府职能和政府活动方式两方面看。
在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上,最初是指为社会共同生活所必需但是私人或者民事机构客观能力上不能提供或者经济效率上不宜提供的服务事项,主要是水、电、气、交通、通信和其他城乡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这些需求在城市化、工业化和战后重建过程中最为明显和突出。
后来随着社会矛盾、社会需求和社会正义观念的变化,原来属于私人领域的事项开始越来越多地转入公共领域,政府逐渐承担起组织、支持、帮助或者直接提供的职责,例如教育从私塾到公立学校,医疗从郎中到公立医院,济贫从私人慈善到政府补贴和救济。
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以及全球性交往的便利,全球性公共问题日益增多并需要由政府来承担解决的职责,例如能源、环境、资源、传染病防治等等。
何为服务型政府
定义三: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 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 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 服务责任的政府,就是服务型政府。” ——刘熙瑞(价值
理念)
相对于:
管制型政府 经济建设型政府
政府究竟提供哪些服务
• A基础公共服务:如水、电、气,交通与通讯基础
设施,邮电,气象服务等。 • B经济公共服务:科技推广、咨询消防等方面 • D社会公共服务: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社
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发布公共信息等
服务型政府基本特征
有限 法制 廉洁 责任 绩效 民主
何为服务型政府
1、服务型政府定义、内涵 2、服务型政府特征
1.2
定义一:注重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态度和方法,增加服务项目,设立“市长
定 义
信箱”“阳光大厅”“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等的政府就是服务型政 府。(项目形式)
定义二:提供私人或者社会不愿意或无力提供,却是和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 非排他性的政府”。(职能定位)
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以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为导向的政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自我完善的体现,也是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的必然要求。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而言,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其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1。
然而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是针对‚管制型政府存在的弊端‛2而提出的1[美]乔治、费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5页。
新概念,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执政为民的政绩观;依法行政的法治观;科学民主的决策观;从严治政的责任观。
‚服务型政府‛是政府治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民为本的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民主参与的政府。
1服务型政府是‚以民为本‛的政府‚以民为本‛是指政府的行政活动要以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彰显政府的人性关怀和人文关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民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
2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所谓‚法治‛,就是以自由和公正为核心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秩序。
建立服务型政府,核心是政府必须尊重宪法精神。
法治的本身就是对政府活动的规范和行政权力的限制。
3服务型政府是职能有限的政府由于服务型政府将公民意志臵于了公共管理的决定性地位,因此,服务型政府将是政府权力受限制最大的政府。
浅论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构建
浅论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构建作者:白光明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6期摘要:本文全面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我国应该继续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并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和思考,通过这一深层次、全方位、复杂系统工程,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我们的政府会越来越高效,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和谐。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基本内涵公共服务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级政府必须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搞好管理创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效率、服务型政府。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将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并且竞争日趋激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劲的经济实力是基础。
这就要求政府规范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能,从而吸引国际上的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到中国市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要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
多年来,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审批盖章,权力高度集中,在管理理念、职能配置、行为方式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而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和核心是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二者的内在本质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水平。
浅析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浅析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作者:张菊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23期摘要: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行政改革方面的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正,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保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行政改革;科学发展观;公共服务职能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102-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1.政府的概念: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政府是国家的权威性表现形式,指的是形势国家权利的全部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元首等,是国家机器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政府政府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构成。
2.服务型政府的的概念: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民主、法治的框架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中贯彻服务理念,突出公共服务职能,承担责任的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的本质1.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是“民主行政”、“服务行政”。
民主是服务的前提,服务是民主的体现。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基本要求是“由人民做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
”2.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是“有限政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政府不再是全能的,而是“有限政府”。
政府的职能重心应该从经济建设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的公共支出应该主要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项目。
3.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准则是“依法行政”。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由法律产生,受法律控制,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
它要求政府的服务程序化、规范化,不仅追求行政行为的效率,而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模式是“公民导向”。
(完整版)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何谓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主要特征如下:一是指在服务的理念上,政府是为全社会服务的政府,它不是为某一类人或某一地区提供单独服务。
二是在服务的方针上,政府坚持非歧视原则,公平地对待企业和公民,并采取措施保护和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每位公民都能够公平地享有政治、经济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文明成果,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是在运行的机制上,政府以尽量公开透明的方式运行,依法执政,并自觉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四是在服务的宗旨上,政府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宗旨,并将主要职责放在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上,没有个人私利与小利。
具体说来,服务型政府强调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而非管制;是有限职能政府,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并且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进程的加快,政府必须想方设法,为不同人群、不同社会组织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但不管是为谁服务,也无论是提供哪一方面的服务,政府都严格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重此轻彼。
该政府模式还以市场作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政府角色定位在培育、完善和维护有效的市场环境上,将原先由政府垄断的公共物品的生产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转让,使市场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舞台。
政府在培育市场的同时,兼顾到社会公平,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政府要保持和维护它的高效率、统一性与公正性,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多样化的服务目标.总之,在向服务型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要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微观控制走向宏观调控,对于可由市场、企业、社会承担的职能将不再干预。
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构建
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构建摘要: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以公正执法为标志,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
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入手,分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调查了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法治“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首先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张康之教授提出的,然后在行政学界得到了广泛认同和逐渐深入的研究。
张康之在《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一文中写道:“服务型的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一、具体内涵服务型政府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
与管制型政府相比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1.执政理念服务型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让渡,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人民的利益至上,政府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而传统管制型政府的理念则停留在“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基础上,政府利用公共权力主要是维护统治秩序和对社会实施管制,公众和社会的主导性和自主空间很少。
2.职能范围管制型政府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而建立,因此对市场和社会的介入是无孔不入,政府职能也无限膨胀,职能设置上的不合理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
浅析服务型政府内涵
|政法研究|摘要: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一次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高级研究班的结业式中首次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近年来,我国逐渐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人民群众也产生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权力的执行需要人民监管”的共识,显然,想要攻克我国政府现阶段在行政工作上存在的弊病,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剂良方,并且它必将成为我国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于“赋予服务型政府怎样的内涵”这一问题,理论研究人员与实践部门人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
深入了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深刻把握其与管制型政府根本上的不同,为政治改革的实现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管制型政府综合性服务性法治浅析服务型政府内涵文/初颖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定义目前被学界广泛认可、使用的服务型政府的定义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综合性的:其一,就执政理念而言,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属性是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期实现人民“获得感”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合理权益;其二,从运行机制上说,服务型政府只能在法律和人民授权的范围内行事和提供服务,法无授权不可为,必须依法行政;其三,就管理方式而言,服务型政府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采取了现代、有效的管理方法,让人民群众接收到高效、人性、便捷的服务,增进人民幸福感;其四,服务型政府与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有效政府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后四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前者是后四者的综合表现。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合理放权,管好“有限的”“该管的”,而向市场、企业、社会分权,中央向地方各级政府分权,激发地方积极性。
责任政府是指政府必须热切关注社会和人民的利益诉求,及时采取行动加以满足,切实承担起人民权力的执行者所担负的责任。
最新-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构建路径 精品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构建路径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1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为公民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摒弃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思想,树立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管理理念,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必须处处为公民最大利益的实现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它强调的不是政府的权力和权威,而是对公民权利的保证和公民最根本利益的实现。
因此,服务型政府是为民、利民、便民、富民的政府,以民为本理念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
2有限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但政府职能配置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性要求还有差距,政府运行仍受制于全能型政府理念。
从全能型政府走向有限型政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规范行政管理权力的过程,是要求一些政府部门自断其臂的过程。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下更大的决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新一轮行政改革仍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3政务公开、透明。
透明、公开的公共管理是政府对公民负责任的体现,是政府改革的目标。
管制型政府的一大特点是自我封闭,其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不向人民公开,在管制型政府下,政府不能主动提供服务,老百姓找政府部门办事常常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服务型政府是阳光政府,它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府与公民之间信息互动,政府的行为处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政府在社会和民众面前是透明的。
4责任政府。
责任政府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它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公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政府必须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必须承担政治上的、法律上的和道义上的责任。
浅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实施途径
浅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实施途径作者:倪正豪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4期摘要: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
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绩效政府。
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本文试从中国目前乡镇机构现状出发,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探索,并进一步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机构改革;基层乡镇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一、中国农村乡镇机构现状1.财政供养人员多、分流难度大。
根据2011年中国乡镇发展报告指出,据有关部门对我国1020个有代表性乡镇的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数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至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达到290余人,超编严重。
2.机构多、撤并难度大。
目前来看,全国各地各乡镇所设站所等事业单位数目众多,虽然在业务和人事大多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这些机构的撤并如果不由主管部门自上而下进行,单靠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力量很难完成。
此外,这些单位大多存在着数量不等的债务,而这些债务大多是由主管部门垂直领导时期形成的,如今要交给乡镇,对乡镇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3.乡镇政府债务严重。
据有关专家估计,全国乡村债务总额在6000-10000亿元,占我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在30%~50%之间。
尽管这几年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债务增幅在回落,但总的增量还没有遏制住。
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税费改革以后,堵住了向老百姓收费的口子,这一问题更加显露出来。
4.职能不明,转变难度大。
一是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部门职能。
如收税本是国税、地税、工商、财政等部门的职能,但各地都将税收任务压给了乡镇政府,使得乡镇政府无法从收钱收款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是执法监督部门承担了创收任务。
公安、交管等执法监督部门的经费本应该由财政全额拨发,但实际上基层部分单位每年要承担创收任务,以弥补财政拨款的缺口。
我国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的意义与途径00
我国服务型政府及其构建路径从20世纪末以来,政府再造运动风起云涌,西方各国相继倡导和实现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回应国际国内行政改革环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再造的经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
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各项改革,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相比较,服务型政府突出了公民本位和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寓管理于服务,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服务型政府主要有以下特征:(1)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2)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3)关键在于依法行政;(4)强调公民参与。
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意义(必要性)(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应对挑战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实施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社会失衡问题严重,公共需求全面增长而公共产品严重短缺,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凸现的时期。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政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涉及到整个社会秩序的扩展与重建,需要平衡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需要越来越高超的政治技巧和技术支持。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作者:魏青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5期【摘要】“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建立起来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后工业社会理论。
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来源和现状进行分析,对我们当今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内涵理论基础现状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服务型政府”是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政府模式。
因此,对于服务型政府进行理论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
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我国对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相对西方来说起步较晚。
我国学术界首次使用服务行政的概念是在1995年,1998年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且把服务行政定性为一种全新的行政模式。
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服务型政府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型政府建设于2003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全面展开。
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在我国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国在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
各位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对“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张康之指出:服务型的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确立“人民做主”的理念,把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总之,服务型政府离不开“服务”、“公民”这些字眼,这与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使命也是一致的。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目前中国学术界分歧很大,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意识到:西方的某些公共行政理论是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如何正确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如何正确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早已确定的改革目标。
随着我国政府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的理解,既要防止偏差,更要不断拓展——当前,我国政府管理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自身的管理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我国政府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当前,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中国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度有所下降。
二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但付出了过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三是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在快速推进,但积聚了大量的社会冲突和矛盾。
四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世界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同时也不断被世界误解、误读。
这四个特点大体反映了目前我国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所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我国政府的公共治理、管理能力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
从政府自身来讲,过去我们的改革并没有解决深层次问题。
2005年制定的“十一五”战略规划中有一个很重要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重要判断: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
这个判断实际上带有战略转移的意义。
如果说过去我们的改革一直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进行的话,那么越到后来,政府似乎越来越成为社会矛盾的中心。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因为过去我们的政府没转变、没改革,而是因为过去的改革解决的大部分是表层的问题,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解决好。
当前我国政府面临哪些深层次问题?目前,我国政府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单靠行政改革是远远不能解决的。
这些问题主要有:第一,政府整体上面临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政结构不合理,部门设置过多,特别是管理经济和社会的部门设置过多,导致职能交叉重叠,多头管理。
这种部门设置、组织结构助长了而不是弱化了部门利益。
二是党政机构有些重叠:党有纪委,政府有监察;党有组织,政府有人事;党有统战,政府有民族事务、宗教事务管理;党有宣传,政府有文化。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建设作者:宋霖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8期摘要: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新形势下的重要课题。
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解决这些现状问题并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公共服务理念,转变政府的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规范行政服务机构以及提高服务的效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新公共管理运动;电子政务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为主要的公共部门来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
公共服务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满足全社会的公民共同消费需求及其让社会大众可以平等地享受社会产品。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在以公民为本位和以社会为本位的理念指导下,坚持为公民服务为宗旨,通过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并承担服务责任的现代化政府。
公平公正、廉洁有序、诚信高效是服务型政府施政理念的基本原则。
一个以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为基本目的,并且能够运转协调,积极回应社会的政府就是服务型政府。
其特征如下:第一,服务型政府是民主的政府。
民主政府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
这种政府是广泛听取民意,了解民情,代表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政府。
第二,服务型政府是法治的政府。
法治政府是依据宪法和法律组成的政府。
依法治理国家、依照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行使法定的权力的政府即为法治政府。
第三,服务型政府是透明的政府。
透明政府是指政府坚持阳光行政和政务公开的原则,向社会大众公开政务内容,公开行政活动的程序,并公开行政活动的实际效果。
通过政务公开使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
服务型政府的任何活动和享有的任何权利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并且权力的行使过程接受社会及其人民大众的监督。
第五,服务型政府是责任的政府。
责任政府是指该政府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且积极采取行动满足社会和大众的需求。
责任政府通过广泛地听取民意、了解民情,明确政府的社会职能与社会责任。
服务型政府职能论文
服务型政府职能论文摘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改变。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管理监督责任,不能借故推卸,否则就是失职;其次,政府在下放权力给政府主体,以保证服务的快速有效供给时,也要按照权限与责任相一致的原则,政府、市场和社会都应当对各自分担的责任负责,并互相监督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学者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要求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原因(一)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
我们的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本质特征。
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我国,各级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主要责任。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履行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浅谈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9 O 年 代 中期 中 国行 政 法 学 界通 过 对 西方 此 类 理 论 的 引进 和解 制 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 目标 、 任务 , 四川、 浙江、 江苏等地掀起
读, 掀起 了“ 服 务行政” 探索热。 1 9 9 5年崔卓兰在 《 行政法观念 服 务型政府建设热潮 ; 2 0 0 5年 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
解决政府面临公共服务能力欠缺 问题 , 国内理论界对 “ 服 随着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 社会转型不断加快, 加之经 战, 进行了大面积 的探讨, 一些重要 的发达城市政掀 起 济体制的转型, 社会阶层和利益结构的调整变动 , 人们思想观 务型政府” 念 的不 断 变 化 , 新 旧体制 的不 断 交 锋 , 我 国行政 管理 体 制 改 革 了服务型政府 高潮 ,一些地方政 府开始 自觉建设服务型政府 “ 服务型政府” 理念随即在 中国大陆开枝散叶。例如 : 也随之进入 了攻坚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 又一次成 了中国理 的阶段 ,
入佛 山市成为顺德区) 就提出了“ 六个行政” : 依法行政 、 规范行 入 果 实 收 获 期 。
政、 高效行政 、 透 明行政、 服务行政、 廉 洁行政 , 政府部 门首先
提 出服 务 行 政 的 理 念 。
2服务型政府 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理解有 四种代表性观 第一种是以刘 熙瑞等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服务型政府就
( 3 ) 开枝散叶期: 2 1 世纪初 , 国 内理 论 界对 “ 服务型政府” 府就是为公民服务 的政府 , 彻底抛弃 了旧的治民理念或“ 为 民
基 础 。此 后 , “ 服务行政” 逐 渐 成 为 行 政法 学界 探 讨 的热 门话 2 0 1 2年 1 1 月, 十八大报告提出: 深入推进政 企分开 、 政 资分 题, 对行政学 、 政治学及实践领域内的“ 服 务 行政 ” 探 索研 究 , 起 到 了 引领 的 作 用 。
新时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诠释
新时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诠释作者:仓基武王凡荣来源:《党政论坛》 2019年第1期“服务型政府”是国内提出的施政理念,国外与之概念相近的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政府再造”和“政府重塑”。
我国自2004年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来,各级政府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措施不断推陈出新。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任务的提出,让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更清晰,更具靶向性,也开启了政府施政改革的新篇章。
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下的“人民满意”已然聚焦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习总书记也强调,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这为我国新时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坚持“中国语境”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的“中国语境”。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能够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和根本保证。
相对于西方的多党制,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治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仰望星空做规划的同时,也能够长期脚踏实地地去落实。
虽然在21世纪初我国才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概念,但事实上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已经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
纵观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批评政府管理官僚主义,要求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开始,到党的十三大提出政企分开,对企业实行间接管理结束,这一阶段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要求实行政府职能转变,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结束,这一阶段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开始,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要求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结束,这一阶段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高质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型政府内涵之我见
2007年4月24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并于2008 年5 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出台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大举措。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站在全局高度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
要实现这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服务型政府内涵的认识。
一、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
在我国,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是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
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是构筑国家“软实力”的基本要素。
一个服务型政府,首要的特征就是张扬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的“制度化形态”,并在社会实践和改革过程中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离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宪法原则和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谈服务型政府,这个政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的政府
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必须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府。
因此,建设服务性政府就要彻底转变官本位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位的理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变“政府本位”为“社会本位”;以政府为中心让位于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为本在口头上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但真正要从行动上做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我们的制度建设上,体现到政府的管理中,通过制度创新使“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实到政府的各项工作当中去,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
三、服务型政府必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目标是使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为此,要特别强化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建构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
为此,必须切实履行好政府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职责,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均衡的、普遍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的公共服务要向基层、农村、落后地区倾斜,推进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均衡化。
四、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依法行政是关键。
据统计,由各级行政机关管理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约占我国全部法律、法规的80%左右,是法律的主要实施者。
因此,为了规范行政执法,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
同时,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个有效的政府,其公共政策才能得到认真的落实。
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的原则。
五、服务型政府必须是节约型政府
政府管理应当树立成本意识、节俭意识。
近年来,各地争相建设了豪华的办公大楼,兴建了巨型广场,许多城市投资上亿元的体育馆,除了开一两次运动会及若干次大型活动外,平时空闲,形成极大浪费。
据来自官方的统计,1978-2007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87倍,从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71%上升到2007年的19.03%,而日本这一比重仅为2.38%。
我国实际的公务和行政性支出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不仅加大了财政负担,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而且挤占了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中国人民从千百年来执政治国与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我们要增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就必须把人民的血汗钱管好、用好,不能乱花钱。
公共行政要讲究行政投入、行政产出、行政绩效。
要尽量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大力打造节约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