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宗教比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袁江:荷净纳凉图 当代佛学大师弘一法师
佛教人格
2.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逆如顺
佛教视万物为空无,对顺逆讲究自性的清 静。说到底是清除一切人生的欲念。一般人率 性而为的追求不过是对欲合情合理的需求,然 而人生无常,五蕴皆空,诸法唯识,唯有真如 佛性。视逆为顺的人生态度,对于饱受生活艰 难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待逆境的超脱手段, 而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绝欲念,随缘而安, 忘却今世,求得解脱,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 中,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自由的风度,是 佛道并流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神品格 的重要方式,也形成了一种追求心境恬淡和谐 的精神和审美诗意文化,影响了包括儒道在内 的哲学和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
上持完全迥异的态度,在具体的信仰实践中呈
现完全不同的宗教观念。
1、泛神论的多元信仰
东方人对待不同
宗教的态度较宽容,
梵天
毗湿奴
湿婆
呈现出信仰的多元化
倾向,信仰实践本身 在民间也相当功利化。
泛 神 论 的 多 元 信 仰
多元的信仰与崇拜,与东方人对未知世界
的敬畏,宿命的人生信念,世俗的生活目标,
功利的崇拜以及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等相通。
信条、适性自得的生活情趣。
平衡快乐、融融自足
的感受和体验
2、以爱感拯救罪感
“罪感”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心理体
验。人感到自己的有限、渺小和卑微,
也渴望从自然生命中挣脱出来,重返
伊甸园,恢复与上帝原初的关系;渴
望得到救赎。
有“罪感”,才有得救的希望
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耶 稣 受 难 : 唯 灵 主 义 灵 肉 分 离 的 痛 苦
第四章 东西方宗教文化比较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东西方宗 教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进而探索这种差异 的原因。重点是东西方方不同的宗教态度与
影响,难点是基督教神人观与中国宗教文化
的天人观之间的差异与影响。
“宗教”源于拉丁文“religare”,
有“联系”、“联接”之意,宗教的
本义是指人与神之间的联系。 “神” 是某种被神秘化的超自 然力量,宗教的主要特征就是人 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
中国儒学:
孔子发现了“人”,对鬼神敬
而远之,开始由“天”转向“人” (人格化——天赋:人伦道德 ——善性、善端);汉董仲舒 的“天人感应”(神化)。
周敦颐
宋明理学(新儒学) 佛、道、儒融为一体 理论:人学化—天理、天道、 本心、良知 方法:修身养性,明心见性 豁然贯通 目的:存天理、灭人欲— 主静、居静;
加尔文派
Calvinism
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
Lutheranism
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
• 罗马天主教会 教会的绝对权威:绝对无误,赦罪权 “昂贵”的特权阶级:敲诈掠夺 知识的垄断 • 罪恶观—神圣的理想-强烈的罪感 • 救赎观—神人合作说-得救的焦虑
1、政治权利阴影下的出家人 皇权在中国社会生活 中处于绝对至上的地位,
宗教受其操纵和支配处于
附庸地位。宗教要得到社
会的认可、扩大影响,就
必须为皇权服务。
2、与王权分庭对抗的教会 基督教的上帝是普世的。自建 立就不认同世俗王权,并迅速成为 世界性的宗教。 罗马教皇制度--中世纪的黑暗-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政教合一
没有主宰。
无常
定的状态。 无我、无常是佛法的真谛和总法则。 则指由因缘而产生的一切 事和物,譬如流水一般,是永不间断的。
因果相续
四法印
依照缘起论的观点,只有通过了人生 的四法才能圆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 恒,人生因果相续,刹那生灭。 我和宇宙万物一样, 所有事物都不是永恒的。 三毒和慢疑恶见组成 的“漏”是人生的六大烦恼,使人们有了“八 苦”而不得解脱。 懂得无常无我,知晓 有漏皆苦,唯有笃信佛法,皈依佛门,刻 苦修行,方能超越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 满、永恒寂静、最有成就和最安静的境界。
唐代手绘观世音像
苦 因
灭
道
中国佛教:
苦(人生皆苦)
因(烦恼:贪、嗔、痴)
灭(入灭:解脱)
道(解脱方法、途径)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魏晋时,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
“六家”(本无、心无、即色、识含、
幻化、缘分)“七宗”(本无、本无
异、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
分);隋唐时,有天台宗、华严宗,
最本土化、影响最大的禅宗(改变
2、一神的上帝Hale Waihona Puke Baidu拜
上帝( God):万源造物
之主、救世主
圣父、圣子、圣灵
三、逍遥与拯救的宗教体验
在世的解脱和欢乐
以爱感拯救罪感
1、在世的解脱和欢乐
道教、佛教、禅宗,
都表现出对现世人生的
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执着。
儒道佛三教合流、互补,形成
社会的概念:追求内在人格完善、
恪守伦常的自觉、清静平和的人生
基督教认为:人的存在是有限
且有罪的,因而自救和自我解脱是
不可能的。人只能把得救的希望寄
托于彼岸的上帝,倾听天国的福音。
无论是肉体痛苦还是灵魂拷问,目
的都是要让人在精神上得到超升、
原罪得以解脱。
二、多元与一元的宗教信念 泛神的多元信仰 一神的上帝崇拜
东西文化选择了不同的价值
尺度(人本、神本)和发展方向,故对待宗教
慧学 指按照闻、思、修的
程序,努力领悟佛法以洞彻 四谛的道理,达到无漏和正 常的解脱。 在佛教中,还有许多具体繁琐的修行法门,即 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 正道等三十七道品。
影响:
1)哲学:
般若学——使玄学更高层次
深化;隋唐佛学:宋明理学
2)文学艺术: 诗、书、画(境界:禅理)
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化奠定 了理性认识的基础;希伯来文明 则为西方文化提供了超越的宗教 尺度。
前10世纪后,开始对自身进行反省,精神
潜力得到充分展开;前8世纪前 6世纪,苏格拉底追寻道德 的“普遍定义”、柏拉图的“理念 论”、亚里斯多德的总结冲破 了原始宗教的禁锢。
后期希腊城邦理想的破灭 和现实世界的扩大,人的思想 走向两个极端:理性对待整个 世界;退却寻找精神的家园。
佛教人格
1.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苦”和“空”是佛教的两个基本核心 ,中国佛教,则 更注重宣扬一个“空”字,大千世界,纷纷万象,荣辱兴 亡,酒气财色……只不过是一场梦幻,即使人自身,依 然是幻景中的假象。一切无,一切空,是佛教对待客 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基本态度。在对真如佛性的追求 中,不以生死牵累其精神,不 以爱憎之情牵累其生命,做到 超凡绝俗,泯灭七情六欲。
影响:化学、医学、文学;
四圣谛:苦因灭道
是指佛法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 包括人生的全过程,都是无量之苦。 或称集,是指佛法揭示了人们由于 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根本烦恼”,还 有行为(身)、言语(口)、思想(意)“三业” 所造成的因果报应,使自己陷入了无休止的生死 轮回的痛苦中。 是佛法指出只有信奉佛法最后达到涅 槃,才是彻底实现苦的消灭的唯一出路; 是佛教给信奉佛法者达到涅槃、实现 灭苦的一系列理论和具体方法。
实践理性的原则。
死的价值在于
生的意义,祭拜鬼 神为的是实现现世
的人伦价值。
人生在世就要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尺度。
在这种价值尺度的引导下, 宗教性被抽出,使得民间宗教
呈现出 “大杂烩 ”的局面:
——“没有宗教的人生”
2、理性文明宗教—对超越的向往
西方文化起源两个源头——
封 建 社 会 的 金 字 架 式 等 级 结 构
基督教简介
基督教
Christianity
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
11世纪:东西分裂
东正教 Greek Orthodoxy
天主教
Roman Catholic
新教
Protestant
16世纪:南北分裂
基督教的两大核心概念
路德派
圣公会
Anglican Church
见自性 顿悟
即排除自己心中的欲念,是明白心性和 顿悟的必然延伸,是禅宗的最高法旨,与老子的“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相同。
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那个实在的本体,隐于现象之后 不生不灭,只有追求瞬间灵动方能洞见。 顿悟、照见自性即可成佛,无需再执著,而心性还需进一步 的解放,于是有了随缘,有了心不离禅的行无碍。
禅宗的基本观点
讲究“ 禅悟” ,所求由远而近,由外 而内 ,一切修行的目的与路途只是认识本心、自性, 把脱离苦海成佛,定位到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上。
禅宗把人心佛性化,人人皆可成佛,认 为一切的修行不过是明自性,也即认识本心,直指本心 的“顿悟成佛”,依靠灵性“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 性 ”。
元代禅宗大师 高峰原妙禅师像
东方文化:对现世生活的热爱而具有
人本的价值尺度;
西方文化:对超越现世的彼岸的向往而
具有以神为本的价值尺度。
1、非宗教的人生 中国文化更多地关注于现世 和“人间性”。反思人本身。 西周时期,中国文化对后世 最大的影响就是人本思潮的兴起。
如“天”观念的转变。
中国道教: 始于东汉。来源:鬼神 崇拜;神仙方术;黄老道(秦汉) 信仰:“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目的:通过修炼,返本还源,与道合一;
摩崖拓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缘起论
所谓缘起,指“诸法因缘生”,或“诸法因 缘而起”,“缘起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无造 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由 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是受因果规律 支配的,而不是靠造物主。
唐卡:佛本生故事
无造物主 无我
指包括我在内的万物和宇宙世界 是指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的固
基督象征仁爱的“你”与忏悔 的 “我”的宽恕和帮助,体现爱是基 督 教最大的律法。罪感和爱感是基督 教最重要的信仰体验,只有“爱感” 才能使基督徒从沉重的“罪感”中 解
四、王权与教权 政治权力下的出家人 王权分庭抗礼的教会 宗教文化在东方社会政治生活 中处于边缘;西方基督教处于中心 地位,世俗权则一直受到教会的制 约和挑战。
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文化活动
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
一个重要环节。宗教在发展中与
各种文化现象密切相连。哲学、
文学、艺术及人们的生活习俗、 社会心理、文化特征。
宗教的发展: 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多神崇拜——一神崇拜
一、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的宗教态度
非宗教的人生——理性的文明宗教
了传统佛教的面貌)。
禅宗形成的原因
敦煌壁画:西域众生图
禅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也体现了佛教由繁琐到简捷 的变化,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 佛教发展的自身规律 佛教传入的客观因素是由于世乱人非, 信仰危机,人们追求遁世。内部原因是中国 传统的老庄哲学中有着与佛教相通的因素。 魏晋时老庄哲学被高门望族知识分子所垄断, 中下人士不具谈玄论道的知识修养,人们只能 在传播方式大众化的佛教中寻求寄托。佛教随 着寺院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提倡而强盛,加 上经卷浩繁、学派理论日益丰富,宗派斗争 日趋尖锐,以及佛教上层人士走出寺院加入到 统治集团,成为身披佛衣的显贵,都使佛教陷 入严重的危机,而禅宗以独特的“即心即佛”、 “见性成佛”、“言下顿悟”迎合了下层民众的趣味。所得的仍是佛教的精 神,但修行的方法却变得明快简捷。
敦煌壁画:执幡观音与供养人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有漏皆苦 涅槃寂静
戒、定、慧三学
明代维摩诘像(左下)
观世音菩萨像(右上)
佛教认为要达到涅槃,就要研修佛法佛理,就 必须研究三藏中所有的佛教经典 。具体的修行方法, 有所谓“戒、定、慧”三学。
戒学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的许多清规
戒律,以保僧众在共同的准则下笃信佛法,防止造 身、口、意三业;定学 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 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 开小差地参悟佛理佛法;
张载
儒家的“天”是道德之天、
义理之天,即“天人合德”。
孔子:对天的敬畏——敬德
孟子:“尽心”:扩大人性的
善;
“知性”:心也,性也、天也;
“知天”:对天德的体认和彻 悟
“天”是人格化的、
有德性的实体,是一
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
来源。
关注现世人生,但并不是 消灭神性。 “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充分反 映出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
无念
证实相
自由
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释迦牟尼:
超度一切世人出苦海
的宏愿:佛教最初的
宗旨即是劝喻众人在
佛法的指导下走向灵
魂的超脱与自由。
佛教传到东土,佛教思想 在渐进中发生了巨变,其基本
禅宗图
的精神与印度佛教有相通之处 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其融合了 中国文化与国情的特殊需要, 形成了完备的中国佛教。同时 佛教与儒道并流,互为补充, 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完善 了中国人性格的诸元素,形成 了佛家文化的理想形态与人生 模式。
佛教人格
2.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逆如顺
佛教视万物为空无,对顺逆讲究自性的清 静。说到底是清除一切人生的欲念。一般人率 性而为的追求不过是对欲合情合理的需求,然 而人生无常,五蕴皆空,诸法唯识,唯有真如 佛性。视逆为顺的人生态度,对于饱受生活艰 难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待逆境的超脱手段, 而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绝欲念,随缘而安, 忘却今世,求得解脱,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 中,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自由的风度,是 佛道并流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神品格 的重要方式,也形成了一种追求心境恬淡和谐 的精神和审美诗意文化,影响了包括儒道在内 的哲学和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
上持完全迥异的态度,在具体的信仰实践中呈
现完全不同的宗教观念。
1、泛神论的多元信仰
东方人对待不同
宗教的态度较宽容,
梵天
毗湿奴
湿婆
呈现出信仰的多元化
倾向,信仰实践本身 在民间也相当功利化。
泛 神 论 的 多 元 信 仰
多元的信仰与崇拜,与东方人对未知世界
的敬畏,宿命的人生信念,世俗的生活目标,
功利的崇拜以及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等相通。
信条、适性自得的生活情趣。
平衡快乐、融融自足
的感受和体验
2、以爱感拯救罪感
“罪感”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心理体
验。人感到自己的有限、渺小和卑微,
也渴望从自然生命中挣脱出来,重返
伊甸园,恢复与上帝原初的关系;渴
望得到救赎。
有“罪感”,才有得救的希望
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耶 稣 受 难 : 唯 灵 主 义 灵 肉 分 离 的 痛 苦
第四章 东西方宗教文化比较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东西方宗 教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进而探索这种差异 的原因。重点是东西方方不同的宗教态度与
影响,难点是基督教神人观与中国宗教文化
的天人观之间的差异与影响。
“宗教”源于拉丁文“religare”,
有“联系”、“联接”之意,宗教的
本义是指人与神之间的联系。 “神” 是某种被神秘化的超自 然力量,宗教的主要特征就是人 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
中国儒学:
孔子发现了“人”,对鬼神敬
而远之,开始由“天”转向“人” (人格化——天赋:人伦道德 ——善性、善端);汉董仲舒 的“天人感应”(神化)。
周敦颐
宋明理学(新儒学) 佛、道、儒融为一体 理论:人学化—天理、天道、 本心、良知 方法:修身养性,明心见性 豁然贯通 目的:存天理、灭人欲— 主静、居静;
加尔文派
Calvinism
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
Lutheranism
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
• 罗马天主教会 教会的绝对权威:绝对无误,赦罪权 “昂贵”的特权阶级:敲诈掠夺 知识的垄断 • 罪恶观—神圣的理想-强烈的罪感 • 救赎观—神人合作说-得救的焦虑
1、政治权利阴影下的出家人 皇权在中国社会生活 中处于绝对至上的地位,
宗教受其操纵和支配处于
附庸地位。宗教要得到社
会的认可、扩大影响,就
必须为皇权服务。
2、与王权分庭对抗的教会 基督教的上帝是普世的。自建 立就不认同世俗王权,并迅速成为 世界性的宗教。 罗马教皇制度--中世纪的黑暗-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政教合一
没有主宰。
无常
定的状态。 无我、无常是佛法的真谛和总法则。 则指由因缘而产生的一切 事和物,譬如流水一般,是永不间断的。
因果相续
四法印
依照缘起论的观点,只有通过了人生 的四法才能圆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 恒,人生因果相续,刹那生灭。 我和宇宙万物一样, 所有事物都不是永恒的。 三毒和慢疑恶见组成 的“漏”是人生的六大烦恼,使人们有了“八 苦”而不得解脱。 懂得无常无我,知晓 有漏皆苦,唯有笃信佛法,皈依佛门,刻 苦修行,方能超越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 满、永恒寂静、最有成就和最安静的境界。
唐代手绘观世音像
苦 因
灭
道
中国佛教:
苦(人生皆苦)
因(烦恼:贪、嗔、痴)
灭(入灭:解脱)
道(解脱方法、途径)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魏晋时,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
“六家”(本无、心无、即色、识含、
幻化、缘分)“七宗”(本无、本无
异、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
分);隋唐时,有天台宗、华严宗,
最本土化、影响最大的禅宗(改变
2、一神的上帝Hale Waihona Puke Baidu拜
上帝( God):万源造物
之主、救世主
圣父、圣子、圣灵
三、逍遥与拯救的宗教体验
在世的解脱和欢乐
以爱感拯救罪感
1、在世的解脱和欢乐
道教、佛教、禅宗,
都表现出对现世人生的
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执着。
儒道佛三教合流、互补,形成
社会的概念:追求内在人格完善、
恪守伦常的自觉、清静平和的人生
基督教认为:人的存在是有限
且有罪的,因而自救和自我解脱是
不可能的。人只能把得救的希望寄
托于彼岸的上帝,倾听天国的福音。
无论是肉体痛苦还是灵魂拷问,目
的都是要让人在精神上得到超升、
原罪得以解脱。
二、多元与一元的宗教信念 泛神的多元信仰 一神的上帝崇拜
东西文化选择了不同的价值
尺度(人本、神本)和发展方向,故对待宗教
慧学 指按照闻、思、修的
程序,努力领悟佛法以洞彻 四谛的道理,达到无漏和正 常的解脱。 在佛教中,还有许多具体繁琐的修行法门,即 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 正道等三十七道品。
影响:
1)哲学:
般若学——使玄学更高层次
深化;隋唐佛学:宋明理学
2)文学艺术: 诗、书、画(境界:禅理)
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化奠定 了理性认识的基础;希伯来文明 则为西方文化提供了超越的宗教 尺度。
前10世纪后,开始对自身进行反省,精神
潜力得到充分展开;前8世纪前 6世纪,苏格拉底追寻道德 的“普遍定义”、柏拉图的“理念 论”、亚里斯多德的总结冲破 了原始宗教的禁锢。
后期希腊城邦理想的破灭 和现实世界的扩大,人的思想 走向两个极端:理性对待整个 世界;退却寻找精神的家园。
佛教人格
1.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苦”和“空”是佛教的两个基本核心 ,中国佛教,则 更注重宣扬一个“空”字,大千世界,纷纷万象,荣辱兴 亡,酒气财色……只不过是一场梦幻,即使人自身,依 然是幻景中的假象。一切无,一切空,是佛教对待客 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基本态度。在对真如佛性的追求 中,不以生死牵累其精神,不 以爱憎之情牵累其生命,做到 超凡绝俗,泯灭七情六欲。
影响:化学、医学、文学;
四圣谛:苦因灭道
是指佛法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 包括人生的全过程,都是无量之苦。 或称集,是指佛法揭示了人们由于 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根本烦恼”,还 有行为(身)、言语(口)、思想(意)“三业” 所造成的因果报应,使自己陷入了无休止的生死 轮回的痛苦中。 是佛法指出只有信奉佛法最后达到涅 槃,才是彻底实现苦的消灭的唯一出路; 是佛教给信奉佛法者达到涅槃、实现 灭苦的一系列理论和具体方法。
实践理性的原则。
死的价值在于
生的意义,祭拜鬼 神为的是实现现世
的人伦价值。
人生在世就要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尺度。
在这种价值尺度的引导下, 宗教性被抽出,使得民间宗教
呈现出 “大杂烩 ”的局面:
——“没有宗教的人生”
2、理性文明宗教—对超越的向往
西方文化起源两个源头——
封 建 社 会 的 金 字 架 式 等 级 结 构
基督教简介
基督教
Christianity
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
11世纪:东西分裂
东正教 Greek Orthodoxy
天主教
Roman Catholic
新教
Protestant
16世纪:南北分裂
基督教的两大核心概念
路德派
圣公会
Anglican Church
见自性 顿悟
即排除自己心中的欲念,是明白心性和 顿悟的必然延伸,是禅宗的最高法旨,与老子的“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相同。
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那个实在的本体,隐于现象之后 不生不灭,只有追求瞬间灵动方能洞见。 顿悟、照见自性即可成佛,无需再执著,而心性还需进一步 的解放,于是有了随缘,有了心不离禅的行无碍。
禅宗的基本观点
讲究“ 禅悟” ,所求由远而近,由外 而内 ,一切修行的目的与路途只是认识本心、自性, 把脱离苦海成佛,定位到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上。
禅宗把人心佛性化,人人皆可成佛,认 为一切的修行不过是明自性,也即认识本心,直指本心 的“顿悟成佛”,依靠灵性“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 性 ”。
元代禅宗大师 高峰原妙禅师像
东方文化:对现世生活的热爱而具有
人本的价值尺度;
西方文化:对超越现世的彼岸的向往而
具有以神为本的价值尺度。
1、非宗教的人生 中国文化更多地关注于现世 和“人间性”。反思人本身。 西周时期,中国文化对后世 最大的影响就是人本思潮的兴起。
如“天”观念的转变。
中国道教: 始于东汉。来源:鬼神 崇拜;神仙方术;黄老道(秦汉) 信仰:“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目的:通过修炼,返本还源,与道合一;
摩崖拓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缘起论
所谓缘起,指“诸法因缘生”,或“诸法因 缘而起”,“缘起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无造 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由 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是受因果规律 支配的,而不是靠造物主。
唐卡:佛本生故事
无造物主 无我
指包括我在内的万物和宇宙世界 是指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的固
基督象征仁爱的“你”与忏悔 的 “我”的宽恕和帮助,体现爱是基 督 教最大的律法。罪感和爱感是基督 教最重要的信仰体验,只有“爱感” 才能使基督徒从沉重的“罪感”中 解
四、王权与教权 政治权力下的出家人 王权分庭抗礼的教会 宗教文化在东方社会政治生活 中处于边缘;西方基督教处于中心 地位,世俗权则一直受到教会的制 约和挑战。
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文化活动
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
一个重要环节。宗教在发展中与
各种文化现象密切相连。哲学、
文学、艺术及人们的生活习俗、 社会心理、文化特征。
宗教的发展: 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多神崇拜——一神崇拜
一、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的宗教态度
非宗教的人生——理性的文明宗教
了传统佛教的面貌)。
禅宗形成的原因
敦煌壁画:西域众生图
禅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也体现了佛教由繁琐到简捷 的变化,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 佛教发展的自身规律 佛教传入的客观因素是由于世乱人非, 信仰危机,人们追求遁世。内部原因是中国 传统的老庄哲学中有着与佛教相通的因素。 魏晋时老庄哲学被高门望族知识分子所垄断, 中下人士不具谈玄论道的知识修养,人们只能 在传播方式大众化的佛教中寻求寄托。佛教随 着寺院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提倡而强盛,加 上经卷浩繁、学派理论日益丰富,宗派斗争 日趋尖锐,以及佛教上层人士走出寺院加入到 统治集团,成为身披佛衣的显贵,都使佛教陷 入严重的危机,而禅宗以独特的“即心即佛”、 “见性成佛”、“言下顿悟”迎合了下层民众的趣味。所得的仍是佛教的精 神,但修行的方法却变得明快简捷。
敦煌壁画:执幡观音与供养人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有漏皆苦 涅槃寂静
戒、定、慧三学
明代维摩诘像(左下)
观世音菩萨像(右上)
佛教认为要达到涅槃,就要研修佛法佛理,就 必须研究三藏中所有的佛教经典 。具体的修行方法, 有所谓“戒、定、慧”三学。
戒学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的许多清规
戒律,以保僧众在共同的准则下笃信佛法,防止造 身、口、意三业;定学 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 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 开小差地参悟佛理佛法;
张载
儒家的“天”是道德之天、
义理之天,即“天人合德”。
孔子:对天的敬畏——敬德
孟子:“尽心”:扩大人性的
善;
“知性”:心也,性也、天也;
“知天”:对天德的体认和彻 悟
“天”是人格化的、
有德性的实体,是一
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
来源。
关注现世人生,但并不是 消灭神性。 “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充分反 映出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
无念
证实相
自由
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释迦牟尼:
超度一切世人出苦海
的宏愿:佛教最初的
宗旨即是劝喻众人在
佛法的指导下走向灵
魂的超脱与自由。
佛教传到东土,佛教思想 在渐进中发生了巨变,其基本
禅宗图
的精神与印度佛教有相通之处 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其融合了 中国文化与国情的特殊需要, 形成了完备的中国佛教。同时 佛教与儒道并流,互为补充, 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完善 了中国人性格的诸元素,形成 了佛家文化的理想形态与人生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