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d321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2.png)
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过程。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1. 综合考虑建筑环境特点:建筑节能设计应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室内外温湿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辐射、风力、地热等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2.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其耐久性和抗震能力。
例如,采用轻型、高强度的建筑材料,优化墙体、屋顶和地板的结构,减少热桥效应。
3. 有效利用绝热材料:绝热材料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防止热量传导和漏失。
合理选择和应用绝热材料,例如保温砖、保温棉、硅酸盐保温板等,可以降低建筑的空调能耗。
4. 设计高效的暖通系统:暖通系统是建筑节能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涉及供热、供冷、通风和空气净化等方面。
选择高效的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换热设备,合理设计管道和风道布局,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
二、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1. passivHaus标准:passivHaus是一种践行节能设计理念的标准,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和最小限度地使用机械设备来实现建筑的能量自给自足。
它要求建筑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供高水平的室内舒适性。
2. 太阳能利用:利用太阳能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收集和利用太阳能,可以为建筑供应清洁能源,减少外部能源的消耗。
3. 冷暖负荷平衡设计: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冷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实现冷暖负荷的平衡,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利用地下水库进行夏季的储冷,冬季的储热,调节室内温度。
4. 开窗通风设计:合理的开窗通风设计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减少对空调的依赖。
通过设置适当的窗户位置、尺寸和开启方式,使室内空气得到有效补充和排放,提高室内舒适度。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b4894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e.png)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建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热点。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建筑设计、材料选用、设备配置等方面。
本文将从建筑物节能设计的角度,介绍建筑物节能设计的要求。
1. 建筑形态设计建筑物的形态设计对节能有重要影响,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和热桥,减少与外界能量的交换,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可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减少冷热桥出现,避免建筑形态过于复杂导致能量流动不畅。
2. 外墙保温设计外墙保温是建筑物节能设计中的重点。
应选择保温材料,并合理设置保温层,以减少外界冷热对建筑物的影响。
外墙保温设计应遵循适当的保温厚度和保温性能的要求,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
3. 采光与照明设计建筑物的采光与照明设计也是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
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可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窗户设计、天窗设置等方式实现。
同时,建筑照明灯具的选择也应具备节能性能,如LED灯具等。
4. 空调系统设计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耗。
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和建筑用途,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并进行节能设计。
可采用新风系统、能量回收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
5. 电力与能源管理合理的电力与能源管理是建筑物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合理配置电力设备,并制定科学的能源管理方案。
通过使用高效节能设备、智能电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6. 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决定建筑物节能性能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符合节能要求的环保材料,并进行合理配置。
比如使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能量损耗。
7. 适应自然环境建筑物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物的不同朝向,也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总之,建筑物节能设计要求涉及建筑形态设计、外墙保温设计、采光与照明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电力与能源管理、建筑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专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0a30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2.png)
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专篇
在建筑工程领域,节能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减少建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方法和实施步骤。
1. 热量传递控制:建筑的外墙、屋顶和地板应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减少热能的传递。
此外,采用双层窗户、隔热门窗以及有效利用窗帘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热能的损失。
2. 照明系统优化: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和感
应开关,并结合自然采光,合理安排室内布局,减少能源的使用。
另外,也可以安装光敏感应器,根据室内环境的亮度调整照明的亮度和开关。
3.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包括通风、供暖和制冷等。
利用自然通风、地源热泵或太阳能热水系统等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同时,合理设计管道和设备布局,减少能源的损失。
4.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如绿色建筑材料、低辐射玻璃等,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结合人员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合理控制建筑物的能源使用,实现节能减
排的目标。
总之,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合理选材、高效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降低环境的负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节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向,为我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和环保的生活空间。
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c742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4.png)
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于建筑物的能源效益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营成本,建筑物节能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包括建筑外观、建筑材料、采光、供暖与通风、能源系统等方面。
一、建筑外观设计标准建筑外观设计是建筑物节能的第一步。
合理的外观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在设计建筑外观时,应考虑以下要点:1. 外墙保温:采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增加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减少热量的传递和损失。
2. 外墙色彩选择:浅色外墙具有反射阳光的特性,减少热量吸收,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
3. 采用可再生材料:选用可再生材料作为建筑外墙、地板等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二、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标准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物节能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相关的设计标准:1. 选择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墙体、屋顶以及地板等结构部件的材料应选择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减少热量传递。
2. 使用双层窗户:使用双层窗户能够降低热量的传递和损失,并且具有噪音隔离的功能。
3.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和冷却系统,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4.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合理设计通风系统能够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减少空调的使用。
三、采光设计标准充足的自然采光是建筑物节能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电力的使用,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以下是相关的设计标准:1. 增加窗户面积:合理增加建筑物的窗户面积,提高室内的光照亮度,降低照明能耗。
2. 采用遮阳措施:通过设置遮阳板或者百叶窗等装饰物,阻挡阳光直射,避免室内过度受热。
3. 利用光管或反射板等技术:在室内采用光管或者反射板等技术,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减少照明的使用。
四、供暖与通风设计标准供暖和通风是建筑物节能的重要考虑因素,下面是相应的设计标准:1. 选择高效供暖系统:选择高效的供暖系统,如地源热泵、太阳能加热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消耗。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309c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5.png)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建筑节能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和相关措施。
一、背景介绍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
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规范建筑节能设计的各项要求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目的是确保建筑的能源消耗在可控范围内,并提高建筑的绿色环保性。
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1. 建筑外墙保温标准建筑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选择保温材料、采取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等技术措施,提高墙体隔热性能,减少热能损失。
2. 建筑采暖通风标准建筑采暖通风系统对于建筑节能至关重要。
标准应规定合理的采暖温度范围、通风换气次数和空调系统能效等要求,保证建筑内部温度的舒适性,减少能源消耗。
3. 建筑照明标准建筑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方面。
标准应规定采用节能灯具、照明亮度和光照分布等要求,提高照明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4. 建筑供热制冷标准建筑供热制冷是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
标准应规定供热制冷系统的能效要求,鼓励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和空调系统,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5. 建筑园林景观标准园林景观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能的重要方向之一。
标准应规定植物配置、雨水收集利用和景观照明等要求,降低园林景观对于建筑能耗的影响。
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推广和执行为了确保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于节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外,还可以开展建筑节能设计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
2. 加强监管和检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要素
![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cab18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5.png)
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要素建筑节能设计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它旨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
下面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建筑外观设计、绝缘材料的选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等。
通过合理的应用这些关键要素,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的能耗,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1.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建筑性质,通过合理的外形设计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和室外风速的调节,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在寒冷地区,建筑物的朝向和立面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和隔热特性,降低室内供暖的需求量。
而在炎热地区,建筑物的透明度和遮阳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室内的采光和温度,减少空调使用。
2. 绝缘材料的选择绝缘材料的选择对建筑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墙体、屋面和地板等构件的绝缘材料可以减少热量的传输,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选择具有较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和泡沫混凝土等,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导,降低能源损耗。
此外,绝缘材料还应具备防火和环保的特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综合运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照明等能源消耗的智能控制和调节。
例如,利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内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暖和空调设备的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同时,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开关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4. 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应用节能设备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如地源热泵、新风机组和变频空调等,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
此外,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能够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b033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d.png)
建筑节能设计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能源资源的紧缺,建筑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有效的技术手段,使建筑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意义建筑节能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能源资源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建筑节能设计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
2.减少环境污染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
而建筑节能设计以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可以减少排放污染物,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3.改善室内环境建筑节能设计要求采用科学的通风、采光和空气净化等手段,能够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建筑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二、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和措施为了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采取相应的措施:1. 综合利用设计综合利用设计是指在设计建筑物时,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形式、布局、朝向、用途等各个因素,合理规划建筑的功能布局,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2. 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合适的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可以减少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3. 优化采光设计采光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合理安排建筑的朝向、窗户的位置和窗户的设计等因素,可以有效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能源。
4. 推广使用先进技术设备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太阳能供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供暖和供冷的能源消耗。
5. 合理规划建筑的风道系统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合理规划建筑的风道系统,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效果,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6. 科学使用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减少材料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版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b6ec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6.png)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版一、建筑外部设计1.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选择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散失。
2.优化建筑形态:合理设计建筑的形状,减少表面积,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
3.考虑自然通风:合理设计建筑的通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气流,减少机械通风的能耗。
4.选择高效的外部遮阳措施:采用窗户遮阳、阳光控制系统等技术,减少夏季阳光直射建筑物内部,降低空调能源消耗。
二、建筑内部设计1.考虑采光设计:合理设置门窗位置和尺寸,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
2.优化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建筑内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建筑对能源的依赖。
3.选择节能灯具:采用LED照明等节能灯具,降低照明能耗。
4.节能电器的使用:选择节能型电器设备,减少电器的能耗。
三、建筑系统设计1.加强建筑隔热: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加强建筑隔热层的施工,减少冷热交换,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采用高效供暖与制冷系统:选择高效节能的供暖与制冷设备,优化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减少能源的消耗。
3.循环水利用系统:采用节水设备,增加循环水利用系统,减少用水量,并对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等,加强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建筑节能管理1.建立建筑节能评估制度:建立评估体系,及时评估建筑节能的效果,为节能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2.建筑节能技术培训: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的节能技术培训,提高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
3.进行建筑节能监测:建立监测系统,对建筑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节能问题。
4.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对建筑节能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与方法
![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9c4d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d.png)
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与方法1. 建筑节能设计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运营成本和污染排放,还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性和价值。
2. 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是尽量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
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是综合考虑建筑的气候、地理、建筑形态、朝向、结构等因素,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和污染。
3. 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和方法(1)被动式设计:通过建筑的形态、朝向、采光、通风、保温等措施来实现节能。
具体实践包括合理选取建筑位置、朝向和形态,设置透明的采光设备和自然通风通道,采用厚墙保温和隔热窗等措施。
(2)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通过科技手段和设备更新提升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包括利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选择高效率的供暖、制冷、热水系统和照明设备等。
(3)建筑自动化: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控制手段实现建筑能源的最优利用。
具体实践包括开发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施可定时、定量、定温的能源供给,利用智能窗帘、智能照明等自动化设备。
(4)建筑节水:通过科技手段和设备更新提升建筑的用水效率。
包括设置高效率的水龙头、节水洗涤器等设备,采用雨水收集和灰水回收等技术手段。
(5)建筑垃圾处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技手段实现垃圾的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践包括采用垃圾分类处置设施、资源化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等。
4. 建筑节能设计的实施与推广建筑节能设计离不开科研、科学技术和产业化的支撑。
在实施过程中需加强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
(1)加强科学研究。
深入研究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和控制原理、建筑节能技术和控制策略、建筑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2)推广政策。
政府应出台切实有效的建筑节能政策,包括制定建筑节能标准、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推动节能建筑的经济、法律政策等。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eca3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a.png)
环境保护
建筑节能设计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污 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环境保护。
建筑节能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建筑节能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时期,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能源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建筑节能设计逐渐受到重视。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节能技术不断发展,新型的节 能材料、节能系统和节能技术不断涌现,为建筑节能设计 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
长期效益与社会效益
分析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情况,确保节能 建筑设计具有市场竞争力。
节能建筑设计在长期内能够带来显著的能 源节约和环境改善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 升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03
建筑节能设计技术
建筑保温隔热技术
总结词
通过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减少建筑内外热能传递,降低建筑能耗。
THANKS。
详细描述
在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中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矿棉、硅酸盐等,以 减少热传导。同时,采用隔热设计,如设置空气夹层、反射隔热涂料等,以阻 挡太阳辐射热能。
建筑自然通风技术
总结词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换气,减少机 械通风的能耗。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局、开启窗户和 通风口的位置,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 风换气。同时,可以采用风压和热压 原理,提高通风效果。
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的保温材料、隔热材料、节能玻璃等将 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设计中,提高建筑物的 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新技术的应用
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绿色建筑设 计软件等将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更高效、精
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
![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a431b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d.png)
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合理的设计手段,通过优化建筑结构、用能系统和建筑材料等方面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方面,还可以降低建筑运营成本、提高舒适度、增加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1.建筑外墙和屋顶:建筑外墙和屋顶是建筑与外界之间的隔热层,对于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隔热技术,如保温层、双层玻璃窗、通风窗等,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损耗。
2.采光和照明:合理设计采光系统,根据建筑朝向、大楼高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窗户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合理利用天窗、透明材料等也能有效减少照明能耗。
3.空调和供暖系统:空调和供暖系统是建筑中最耗能的系统之一、选择高效的空调设备和供暖系统,或者引入传统建筑中的被动设计,如利用自然通风、利用地下温度等,能够显著降低能耗。
4.水和排水系统:水和排水系统也是建筑中重要的消耗能源的系统。
通过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如低流量马桶、雨水收集系统等,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能源消耗。
同时,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如采用雨水渗透方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等手段,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建筑的用能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节能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等,能够降低用能峰谷差,优化供需关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需要注意,建筑节能设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筑形态和朝向设计:合理的建筑形态和朝向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调整采光、照明和空调的需求,减少能耗。
2.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选择绿色环保、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并充分考虑其可再生和回收利用性。
3.建筑节能设计评估:在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节能设计评估和模拟分析,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效果。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6e1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f.png)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一、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
合理的围护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一)外墙保温外墙保温是目前常用的节能措施之一。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有聚苯板、挤塑板、岩棉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保温材料的粘贴牢固,避免出现空鼓、开裂等问题。
(二)屋顶保温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对建筑节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保温系统,即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保温层,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在屋顶设置种植屋面或蓄水屋面,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的蒸发来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
(三)门窗节能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量散失的薄弱环节。
应选择节能型门窗,如断桥铝门窗、中空玻璃门窗等。
断桥铝门窗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
中空玻璃门窗则可以通过中间的空气层来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此外,还应注意门窗的密封性,避免出现缝隙导致热量散失。
二、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空调系统是建筑中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之一,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一)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类型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规模,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类型。
例如,对于大型商业建筑,可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对于小型住宅建筑,可以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新型空调系统,这些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二)优化空调系统设计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合理确定空调系统的负荷,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设计。
同时,还应优化空调系统的风道和水管布置,减少阻力损失。
此外,还可以采用变频技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频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加强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加强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合理设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湿度等,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
建筑节能设计范本
![建筑节能设计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438b2d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9.png)
建筑节能设计范本1. 引言建筑节能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设计师、工程师和政府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的范本,包括建筑外立面、采光设计、空调系统、热水供应等方面。
2. 建筑外立面设计建筑外立面是影响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立面设计措施:•隔热材料:使用高效隔热材料,如保温板、保温砖等,减少建筑内外热量交换。
•外遮阳设施:设置合适的遮阳装置,如百叶窗、雨棚等,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
•通风设施: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促进室内空气流通。
•外墙颜色选择:选择浅色或反射性较强的颜色涂料,减少太阳辐射吸收。
3. 采光设计采光设计是建筑节能中的重要环节,合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以下是一些采光设计的范本:•窗户设计:合理设置窗户的位置和尺寸,使得室内可以获得足够的自然光。
•光线引导:利用反射板、天窗等设备将阳光引导到室内深处。
•透明材料:选择透明度较高的材料,如玻璃、亚克力板等,增加室内自然光。
4. 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系统是建筑节能中最耗能的部分之一。
以下是一些空调系统设计范本:•高效设备:选择高效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高效压缩机等。
•温度控制: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装置,避免过度制冷或加热。
•空气流通:优化空气流通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5. 热水供应热水供应也是建筑节能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热水供应设计范本:•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热水管道绝缘:对热水管道进行绝缘处理,减少热量损失。
•智能控制:合理设置热水供应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供暖。
6. 结论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外立面、采光系统、空调系统和热水供应等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节能问题,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创新设计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6589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b.png)
建筑节能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日益紧缺,节能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建筑节能设计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措施,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旨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建筑外观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系统设计和建筑材料设计四个方面,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第一步,它对于日后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外观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形状:合理选择建筑的形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流线型或环形建筑形状可以减小空气阻力,降低建筑所受的风力影响。
2. 窗户设计:窗户是建筑中热量流失最为显著的部分。
应选择高隔热性能的窗户,并考虑设置遮阳装置,以减少夏季阳光辐射,降低室内空调负荷。
3. 高效隔热材料:采用高效隔热材料进行外墙保温,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差,降低能耗。
此外,还可以考虑对外墙进行绿化设计,以提供额外的隔热效果。
二、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核心之一,它关乎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能耗。
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轻质、高强度、环保的建筑材料,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能耗水平。
2. 优化构造形式:合理优化建筑结构形式,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
通过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等设计手段,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并减少能源消耗。
3. 设计抗震性:抗震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理的抗震设计能够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从而减少后期修复和能源消耗。
三、建筑系统设计建筑系统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环节,涉及到供暖、通风、空调等方面。
在系统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供暖系统:合理选择供暖设备,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能耗计算,确保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
此外,还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
2. 通风系统:采用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减少空调能耗。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6cd4f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6.png)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通常涉及到建筑的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要求、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要求、采光和照明的高效化要求、空调、供暖和热水系统的节能要求等等方面。
1.墙体和屋顶的保温要求: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应具备一定的保温性能,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和室外热量的进入。
常用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板、泡沫混凝土等,其保温层的厚度和热阻值应符合规定。
2.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要求:建筑物的门窗应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材料,以防止冷热空气的交换,减少室内温度的波动。
门窗的玻璃应采用中空或夹层结构,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散失。
此外,门窗的框架也应具备一定的隔热性能。
3.采光和照明的高效化要求:建筑物的采光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
采光的窗户应具备一定的光线透过率,并避免直射阳光。
此外,照明系统应采用节能的荧光灯或LED灯等,以减少用电量。
4.空调、供暖和热水系统的节能要求:建筑物的空调、供暖和热水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节能性能。
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的制冷剂和换热器,减少能源的消耗。
供暖系统应采用高效的锅炉或地源热泵等,减少燃气或电能的使用。
热水系统应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或余热回收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浪费。
5.其他节能要求:建筑物应设计合理的布局,以减少管道和设备的长度和损失。
建筑材料应选用环保和节能的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建筑物应安装智能节能设备,如热控和光控设备,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和照明。
总之,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水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cd4c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1.png)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一、建筑选址与规划建筑的选址和规划对于节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应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避免选择在山谷、洼地等不利于通风的区域。
在规划方面,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有效改善微气候。
例如,采用行列式或错列式布局,增加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避免相互遮挡阳光和阻碍通风。
同时,考虑到夏季主导风向,将建筑物的长边朝向主导风向,有利于自然通风散热。
二、建筑体型与朝向建筑的体型系数越小,其热量散失就越少。
因此,应尽量设计简洁规整的建筑外形,减少凹凸变化和复杂的造型。
朝向的选择也非常关键。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佳建筑朝向为南北向。
这样可以使建筑物在冬季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提高室内温度,减少采暖能耗;夏季则可以减少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制冷能耗。
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一)外墙保温外墙是建筑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之一。
采用高效的外墙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能够显著提高外墙的保温性能。
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计算确定。
(二)门窗节能门窗是建筑能耗的薄弱环节。
选择节能型门窗,如断桥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门窗等,能够有效降低热量传递。
同时,合理控制门窗的面积比例,避免过大的窗户导致热量散失过多。
窗户的遮阳措施也不容忽视,如安装外遮阳卷帘、百叶窗等,可以在夏季阻挡阳光直射。
(三)屋顶保温与隔热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样重要。
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即在防水层上面铺设保温层,这样可以延长保温层的使用寿命。
同时,设置屋顶绿化或架空通风层,能够有效降低屋顶表面温度,减少热量传入室内。
四、空调与通风系统节能设计(一)合理选择空调系统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
例如,对于大型商业建筑,可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对于小型住宅,可以选择分体式空调。
同时,应优先选用能效比高的空调设备。
(二)通风系统设计自然通风是一种节能且健康的通风方式。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d4252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5.png)
、体形系数等参数的规定,可以方便地按所设计建筑的所在城市(或 靠近城市)查取标准中的相关表格得到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参数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建筑节能设计概述
• 优点:直接按照规范条文执行,设计简单易行,使设计人员摆脱了复 杂高深的计算分析,节省了大量时间。
• 4. 建筑节能的设计思路 • (1)对典型区域、典型平面、典型技术、典型材料建立数据库,掌
握宏观判断能力,为方案构思创造条件。 • (2)具有丰富的节能设计知识和简单热工计算的能力。 • (3)利用专业分工,善于在节能专项上分析结果,进行建筑创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建筑节能设计概述
• 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应按图2-5所示步骤进行设计。 • 5. 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的节能设计 • 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应重视建筑节能设计。规划阶段的节能设计应从分
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战略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核心 问题是使企业的自身条件和环境相适应,以求得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 •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管理发展的最新分支,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 • 全局性。 • 长远性。 • 整体性。 • 风险性。 • 社会性。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 有利于建筑企业建立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 有利于建筑企业明确自己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战
• (2)建筑规划阶段节能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选址、建筑组团布 局、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建筑与风环境、自然通风设计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建筑企业战略管理
•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第二节建筑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 第三节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实施与控制
什么是建筑的节能设计
![什么是建筑的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a08e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c.png)
什么是建筑的节能设计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节能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建筑的节能设计呢?简单来说,建筑的节能设计就是在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技术和方法,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从建筑的选址和规划开始,节能设计就已经发挥作用。
选择合适的建筑朝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比如,在北半球,建筑物朝南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冬季能够利用太阳能取暖,夏季则可以通过合理的遮阳设计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建筑的外形和体型系数也会影响能源消耗。
较为规整、简单的建筑外形能够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热量的传递。
此外,合理控制建筑物的层高和面积,避免过大的空间造成能源浪费。
在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方面,节能设计更是关键。
墙体、屋顶和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着室内的冷热负荷。
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
窗户的选择也很重要,双层或多层中空玻璃能够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同时,合理控制窗户的面积和位置,既能保证充足的采光,又不会导致过多的热量损失。
自然通风和采光是建筑节能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开窗设计,利用风压和热压原理,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
自然采光则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节约电能。
在设计中,可以设置采光中庭、天窗等,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深处。
建筑设备的节能设计同样重要。
选择高效的空调、采暖和照明设备,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变频空调可以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功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灯具的使用不仅能节省电能,还能减少光污染。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建筑提供部分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c2125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f.png)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个优秀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各个方面。
一、建筑选址与规划建筑的选址和规划是节能设计的基础。
首先,应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场地,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同时,要避免选择在寒冷风的风道上或高温、高湿的地区,以降低建筑的冷热负荷。
在规划方面,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朝向至关重要。
建筑应尽量采用南北朝向,以保证冬季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夏季能够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
此外,建筑之间的间距应足够大,以避免相互遮挡阳光和影响通风。
二、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其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能耗。
外墙的节能设计可以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并增加墙体的厚度。
同时,可以在外墙表面设置浅色涂层,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墙体表面温度。
屋顶的节能设计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即在防水层上设置保温层,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保温层,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还可以在屋顶种植绿色植物,形成绿色屋顶,不仅能够隔热降温,还能美化环境。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能量损失较大的部分,因此要选用节能门窗。
节能门窗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可以采用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框等。
三、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之一,因此其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在空调系统的选型上,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规模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类型,如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这些热泵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较高的能效比。
在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面,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参数,以实现节能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紧密关系、环保节能前提下的建筑设计原则及环保节能建筑设计的技术措施几方面探讨现代化建筑设计新理念,并积极倡导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字:能源环保建筑绿色
一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紧密关系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与节省能源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
人类可以自主建造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但人工化的舒适通常依赖于照明、空调和通风等高耗能设施,且舒适度的提高又往往以耗能的增加为前提条件,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当前环境和能源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与安全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
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气的污染,绿化与水面严重不足、空气污浊、气温升高、能耗剧增。
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结果是建筑系统内和建筑系统外的物质良性循环与能量的良性转换受到严重
破坏,也就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居住区中的气候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是一个直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人类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二对绿色建筑的思考
绿色建筑概念传入我国仅有不到十年时间, 同时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很大、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以及建筑质量等诸多因素使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较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
而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应用研究。
(1) 在区域层面上发展不平衡, 各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 自然资源不一样, 经济发展不一样, 形成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如北方寒冷地区因冬季采暖造成能源高耗费、环境高污染问题严重, 故发展较早; 而有的经济发达地区节约意识较差故开展的较晚, 甚至处于起步状态。
(2) 在制度上没有激励性政策的配合,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执行贯彻度底(喊的多做的少) , 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均不完善, 不能很好的发挥引导性作用。
国外实践表明: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制度两大因素,技术提供支持, 而制度构筑环境, 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保证。
制度革新的获益要比技术革新更为重要。
(3) 在观念上, 随着政府对环保节能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能
源紧张的切身感受,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绿色建筑产品, 节能、健康、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大多数人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仅集中在节能、节水的层面,对于交通、材料、效率提高、污染减排等更丰富的内容没有充分认识。
在面临具体行动时生态环保者非常少, 人们的生态觉醒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
又如在建筑运营阶段,要节能, 就需要自觉地做到人走关灯、关电脑, 节约用水做到水的循环利用, 节约用纸, 将空调的温度调到26 度等, 这些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人的意识问题、生活习惯问题, 是“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
(4) 在建筑的节能工作上, 政府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全面推进建筑节能的大好形势下,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其总体节能状况令人堪忧, 大批量的高能耗建筑,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
现仍然有众多建筑未达到节能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极其复杂, 导致从技术体系到配套法规上没有从根本上理顺相关工作。
现行建筑节能标准中某些缺乏科学性的条款使标准在执行中存在漏洞; 软件的某些评价结论与标准不协调, 会产生建筑节能的技术屏障, 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绿色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
三节能环保前提下的建筑设计原则
现如今,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应该统一的,节能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
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上要遵从以下原则:
首先是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
建筑设计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的原则,指的是对各种建筑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其次是对环境影响最小。
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二是尽量使用本地建材。
这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项措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重复利用建筑材料。
在建筑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是鼓励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四是要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寿命。
最后是对生态环境最好。
对生态环境最好指的是对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为有利,通常我们说“以人为本”是正确的,但同时不要忘了其他物种。
人也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需考虑到未来的的可持续发展。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
四加快推广建筑节能工程步伐的建议
4.1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建筑能效综合评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还需要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若
缺乏建筑节能服务机制,就会影响到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节能服务的推广,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在节能服务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以推动建筑节能产业的大发展。
4.3能源服务公司的门槛准入。
建筑一体化,安全、可靠和身外之物长久的运行需要专业公司的服务和保证,这些都需要能源服务公司不仅要有系统集成的的技术能力,还要有资本实力和对新项目不断的投融资的资本运营能力。
缺乏相应的资质认定,从事建筑节能服务工作的企业必定良莠不齐。
4.4鼓励国际技术的合作。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府鼓励和国外能源服务公司以及其它专业技术公司的合作。
鼓励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自主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能源服务的模式
结语:发展的观念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环保建筑也好,节能建筑也好,其宗旨都是为了人类的安居乐业和长久的持续发展。
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前提下,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