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植物的定义及鉴定
濒危植物知识科普
![濒危植物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527bdc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4.png)
羊角槭(学名:Acer yangjuechi)为槭树科槭属下的一个种。
羊角槭为双子叶植物属槭树科,落叶乔木,树干挺拔,姿态婆娑,单叶3~5裂,中央裂片极长,翅果羊角形,奇特迷人。
羊角槭特产于中国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为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羊角槭是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和古植物学有一定的价值,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经陷入灭绝的险境。
百山祖冷杉(学名:Abies beshanzuensis)是松科冷杉属的一个树种,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只在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发现生存,长于海拔1,7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坡林中。
百山祖冷杉(Abiesbe-shanzuensisM.H.Wu)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被认为第四纪冰川期冷杉从高纬度的北方向南方迁移的结果,对研究植物区系演变和气候变迁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天目木兰,原名:天目玉兰,拉丁文名:Magnolia amoena Cheng 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或灰白色;芽被灰白色紧贴毛;嫩枝绿色,老枝带紫色,叶纸质,宽倒披针形,倒披针状椭圆形。
花单生枝顶呈杯状,花被片9,淡粉红色至粉红色,花丝紫红色,芳香。
聚合果圆柱形,蓇葖表面密布瘤状点。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生于海拔200-2400m的林中。
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
长苞冷杉(学名:Abies georgei Orr):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1米;树皮暗灰色,裂成块片脱落。
小枝下部之叶列成两列,上部之叶斜上伸展,条形,下部微窄,直或微弯。
球果卵状圆柱形,熟时黑色;苞鳞窄长,明显露出;种子长椭圆形,种翅褐色,宽短。
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为中国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兰坪。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银杉(学名: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树皮暗灰色。
稀有濒危裸子植物
![稀有濒危裸子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2afd5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2.png)
在世界范围内,稀有濒危裸子植 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 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稀有濒危裸子植物的生境特点
生长在湿润、半湿润的森林、灌丛、 草地等生境中,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 求较高。
多数稀有濒危裸子植物生长在陡峭的 山地、峡谷等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因 此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战
物种。
银杏类
如银杏、越南银杏等, 其中银杏为国家一级保
护植物。
松柏类
如长白松、岷江柏等, 其中岷江柏为国家二级
保护植物。
红豆杉类
如南方红豆杉、喜马拉雅 红豆杉等,其中南方红豆 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稀有濒危裸子植物的地理分布
01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华南、 华东和华北地区,其中西南地区 的分布较为集中。
繁殖方式
裸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但其种 子没有果实包裹,直接裸露在外
面。
叶片形态
裸子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有的呈 针状,如松树;有的呈扁平状,如 银杏。
生长环境
裸子植物通常生长在较为干燥、瘠 薄的环境中,如高山、荒漠等地区。
02
稀有濒危裸子植物的种类 与分布
稀有濒危裸子植物的分类
苏铁类
如四川苏铁、滇南苏铁 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
分类
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门中的一 个纲,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的植物 ,如松树、柏树、银杏等。
裸子植物的地理分布
全球分布
裸子植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主 要生长在温带和寒带地区,但在热带 雨林中也有一些种类。
中国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之一,拥有许多珍稀和濒危的裸子植 物种类。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稀有濒危裸子植物保护的国际合作与政策
国际公约与协议
植物保护论文:浅析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现状与进展
![植物保护论文:浅析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现状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49eb4d858f5f61fb7366696.png)
浅析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现状与进展摘要:自现代化发展以来,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濒危植物,是指在较短时间内,由于植物种群内外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达到生存数量极限的植物。
本文论述了利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管理对于中国濒危植物进行保护的现状,同时通过科学立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濒危植物植物保护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相应破坏了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
从而导致了植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甚至使得不少植物走向濒临灭绝的状态。
据不完全估计,全世界有不少于5-6万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威胁。
现存物种以每天1种的速度在消失。
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再重现,人类将永远看不到这些物种,更谈不上加以利用。
更重要的是,一种植物的灭绝,能引发10-30种其他生物的丢失,将给人类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植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稳定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而植物濒临灭绝的危机对于维持和保护植物多样性而言则是极大的挑战。
濒危植物物种的消失不仅仅意味着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将受到影响,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格外紧迫、刻不容缓。
随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的陆续开展,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将主要从濒危植物保护的策略和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保护所取得的成果展开介绍。
一、濒危植物(一)濒危植物的定义濒危植物指的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处在灭绝边缘的植物。
这些植物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生长较为稀疏;地理分布有较大的局限性;仅存在于稀少的局部地区;或者是出现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随时有可能面临灭绝的风险。
濒危植物的分布有限,加之赖以生存的生态相对脆弱,使得这些植物在面临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压力直线,竞争力大大削弱。
珍奇观赏植物之珍稀濒危植物
![珍奇观赏植物之珍稀濒危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1883d9be45c3b3566ec8bbc.png)
省份比例% 10.8 9.3 6.2 5.5 11.2
全国比例% 44.4 17.1 16.9 10.9 10.5
二、我国物种濒危状况
被子植物威胁因素分析:
威胁因素 生境退化或丧失 直接采挖或砍伐
环境污染 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
物种内在因素 种间影响来自涉及物种数 2116 963 17 39 357 33
种和 4408 种。 依据的信息较少。未能及时反映近年来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
消长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 参与专家较少,权威性不够。
二、我国物种濒危状况
2008年,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 的编制工作;
2013年,评估了中国34450 种高等植物。
二、我国物种濒危状况
评估结果:绝灭等级
个个体已经死亡,视为地区绝灭。
绒毛含笑(Michelia velutina)
西藏、云南灭绝; 尼泊尔、印度北部有分布。
一、物种濒危等级
受威胁等级(Threatened Categories):
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 濒危(Endangered):EN 易危(Vulnerable):VU
极危 583 1.69
濒危 1297 3.76
植物类群 种数 比例
苔藓植物 117 4.7
蕨类植物 151 7.3
易危 1887 5.47
裸子植物 127 51.0
合计 3767 10.93
被子植物 3372 11.4
二、我国物种濒危状况
评估结果:其他等级
濒危等级 种数 比例
近危 2723 7.90
单花百合(Lilium stewartianum) 华蓥润楠(Machilus salicoides )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探讨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43c53c10029bd64793e2c54.png)
2018年第7期现代园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探讨徐可1,2(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海淀100091;2北京市植物园)论述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价值及濒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保护的措施。
珍稀植物;濒危植物;保护2.1过度采收利用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由于其具备独特的药用价值,而遭到过度采收,如杜仲、刺五加等,珍稀濒危植物自然分布大大减少。
还有一些植物为高质量木材,如红豆杉、鹅掌楸,现存的野生成分极少。
2.2生境破坏众所周知,植物体内所含的营养物质在腐烂后最终会以枯叶的形式返回到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后可以再利用。
因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是平衡的。
然而,由于人类的高强度利用和无序开发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不断被从森林中移走,造成生态营养失衡、生境恶化、物种减少和分布面积缩小,许多野生植物被挤出了原来的栖息地。
2.3生物学特性影响有些濒危植物受自身特征或其他物种的影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或果实发育不正常,最终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
2.4引入物种外来物种的引入,也极易让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衡,造成原有物种的灭绝。
具有代表性的如薇甘菊,已被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具有很强的繁殖和蔓延能力,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
还有一些动物或昆虫的引入,也容易造成毁灭性打击,如美国白蛾的入侵。
3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3.1迁地保护所谓迁地保护是将濒危植物从自然生长区迁出到保护区、植物园或苗圃。
或建立现代化的离体保存基因库,收集濒危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并将其保存在基因库中,以达到长期研究与保存的目的。
3.2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珍稀濒危植物最重要的保护措施,选择适宜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按照保护区基本要求进行有效管理。
3.3加强有关濒危植物保护的立法与执法1980年,我国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96年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珍稀植物
![珍稀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6b180c75ccbff121dc368315.png)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高寒水韭
高原水韭生长在海拔 约3000-3500米左右的高 山湿地,是一种极为罕见 的水生蕨类植物,我国只 有云南西北四川西部和西 南部有分布。近年来由于 高原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和 退化,高寒水韭生境破坏 严重,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且种群之间相对隔离, 种群内部个体较少。水韭 属植物被国务院环境保护 委员会列入1987年修订的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一)》中。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8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
牧草是家畜的粮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 基础。我国草原上的牧草,就有2000多种, 其中有许多草类营养价值很高,成为优良牧 草。此外,有一些是栽培牧草,是经过人工 引种栽培,训化培育而来的。 紫花苜蓿是世界著名的优良牧草。由于它的
如果用刀子割破胡杨的树皮,立即就会流一些什液 来,群众叫做“胡杨洞”。这是一种树液,为碱性液体 的凝结物,用它可蒸馒头,又可做药用,能清热解毒, 制酸止痛。叶子可治高血压,将花适量可止血。骆驼喜 欢吃胡杨的权叶。木材可用来盖房,做家具和作烯料。 国家已把胡杨林区列为自然保护区。
西小召镇乃马岱九队生有一颗天然胡杨树,高21米 ,胸径1.2米,单株约合木材4立方米,树林约120余年 。这颗胡杨树,根深叶茂,形态优雅,生长奇特,常分 汉出胡杨碱(《本草纲目》中称胡杨洞),饮用此树液 可减轻牙痛,肚痛,当地群众称之为“神树”。一些信 迷信之人,到树下求神拜佛,“桂匾莜”。故无人砍伐 或攀缘截枝,使这颗胡杨树幸存至今,安然无恙,成为 旗内胡杨树中树龄最高的一颗,人们称之为“胡杨王” 。
Your logo
珍稀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
乌海市濒危植物探究
![乌海市濒危植物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d4f3b6bb4cf7ec4bfed05f.png)
乌海市珍稀濒危植物探究所谓珍稀濒危植物,是指那些已经处于灭绝危险状态的植物种类,或者其生存正受到严重危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可能走向灭绝的植物种类,以及特有的单型科或寡种属的代表种类。
一、乌海珍稀濒危植物乌海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绵刺、蒙古扁桃等。
四合木,别名油柴。
蒺藜科,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
落叶小灌木。
老枝红褐色,皮光滑,被短柔毛,小枝黄色。
花1-2朵,着生于短枝。
花期5-6月,果7-8月。
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
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内蒙一级保护植物。
喜温耐寒,极耐干旱,分布范围狭小,均在年积温大于3000℃的荒漠地区。
多分布于贺兰山北部低山、卓子山山麓、石嘴山一带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
四合木是单种属植物,为西鄂尔多斯和东阿拉善一带特有种,主要集中分布在乌海市境内。
该植物属珍稀濒危植物,被我国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科研价值。
用种子繁殖。
由于干旱和盐碱,常抑制种子的发育和萌发,坏死种子多,即使好种落地也极少发芽,自然更新极差,故种群数量日渐减少。
现在乌海市已成立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乌海管理局进行专职管护,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898公顷。
沙冬青,别名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
豆科,常绿灌木,树皮黄色,花冠黄色,荚果长圆形,扁平,具喙。
花期4月,果期5月。
抗旱耐高温,多分布于荒漠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干燥度大于4的地区,在吐鲁番夏季气温47.6℃,地面温度高达80℃,可正常生长,无日灼和落叶现象。
耐寒性亦强,可忍受零下20℃-30℃低温。
当气温降至零下40℃时才发生冻害。
4-5年生时植株开始开花结果。
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新疆有栽培。
用种子繁殖,可直播造林。
种子千粒重42.83g,发芽率85%-90%。
枝叶可入药。
辛、苦、温;祛风湿,活血散淤。
枝叶煎汤可治冻疮,亦可做杀虫剂。
保护生物学复习题
![保护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fa1e2e915f804d2b16c13a.png)
绪论和第一章1. 珍稀植物:即珍贵稀有植物:是在学术上或人类经济活动上具有特殊重要价值,而其分布有一定局限性,种群数量又很少的植物。
2. 特有植物:(中国的真特有属),是指分布范围有一定限制地区的属种。
它对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组成、环境变迁和植物群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特有植物和珍稀植物两者概念不同,但它们往往又有一定联系的。
有的特有植物就是珍稀植物,如银杉、水杉和珙桐等。
3. 在―中国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following IUCN对植物受威胁程度的分类定义)(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流行分类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受威胁分类定义和保护分级的定性标准,采用―濒危‖(endangered)、―稀有‖(rare)、―渐危‖(vulnerable)三个等级。
4. 濒危/临危种:是指那些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处于有绝灭危险中的分类单位。
这些物种通常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
它们走向绝灭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很弱,其数量减少到快要绝灭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被剧烈地改变或已经退化到不能适宜它们的生长;或者由于过度开发、病虫害或其他还不清楚的原因所致。
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就会导致灭绝。
如荷叶铁线蕨、巴东木莲和小勾儿茶等。
5.稀有(罕见)种:指那些并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中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但在它们分布区内只有很少的群体,或是由于存在于非常有限的地区内,可能很快地消失;或者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但只有零星存在着的种类。
如银杏、水杉、金钱松等。
6.渐危即脆弱或受威胁种: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所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很可能成为濒危的种类。
如桫椤、龙眼、荔枝等。
濒危、稀有和渐危通常用来描述珍稀植物的生存现状和濒危程度。
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植物 的定义及鉴定
![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植物 的定义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f4d6e30915f804d2b16c1a2.png)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松科
百山祖冷杉 秦岭冷杉 梵净山冷杉
Pinaceae
Abies beshanzuensis Abies chensiensis Abies fanjingshanensis
翠柏
红桧
Calocedrus macrolepis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Ⅱ
Ⅱ
岷江柏木 巨柏 福建柏 朝鲜崖柏 苏铁科 苏铁属(所有种) 银杏科
还有一些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如兰科植物和苏铁科植物。
保护植物在空间尺度上主要分为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次。与之相对应的立法依据 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云南 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等,它们以公约或者行政法规的形式约束了野生植物的采集、销售及 及进出口等个环节,保障这些重要野生植物资源不受人为破坏。
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的分管意见尚需协商,因
此将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 再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
二批)》所批准或建议的物种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植物主题数
据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第二批)子数据库中查询: /protectlist
桫椤所有种Cyatheaceae spp.
水韭属所有种Isoetes spp.
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保护的裸子植物有7科约65种。
三尖杉科 贡山三尖杉 蓖子三尖杉 柏科 Cephalotaxaceae Cephalotaxus lanceolata Cephalotaxus oliveri Cupressaceae Ⅱ Ⅱ 银杏 Ginkgo biloba
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34ffb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a.png)
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如下角度展开: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和过度开发,许多珍贵的植物种类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和濒危的境地。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濒危的植物资源,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其中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是受到特别关注的植物种类。
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是指由国家列定的具有重要生态、科学价值以及特有生境的植物种类。
这些植物种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维持生态平衡、提供氧气、控制气候等。
此外,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们可能包含很多具有特殊药用、食用、工业应用价值的植物物种。
因此,保护这些植物种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其次,加强了对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了解植物种类的分布情况及其生活习性,为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对重点保护植物的栖息地进行保护,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等。
同时,通过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对植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在未来,对于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生态破坏和资源开发仍然存在,这会对植物种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其次,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仍然需要加强,以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公众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形成社会共识和良好的保护氛围。
综上所述,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价值,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植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保护这一宝贵的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策研究
![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6f72e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e.png)
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策研究摘要:结合国家生物多样性报告来看,整体上我国大约有近20%的动物以及植物的生存正在受到严峻威胁,同时在过去的50年,我国已经灭绝了近200个左右的物种,并且约有近5000种维管植物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对于珍惜濒危植物来讲,其快速灭绝非常有可能促使整个生态系统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从而威胁到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生存发展。
因此,本文便针对我国珍惜濒危植物保护对策做出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珍惜濒危植物;持续发展;保护前言:对于珍惜濒危植物来讲,主要指的是其由于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导致其现存数量非常稀少或者是只出现在一些较为脆弱的以及有限的生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面临着随时可能灭绝的危机。
我国一直以来都属于世界上植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有数千种植物已经灭绝或者是正在濒临灭绝,所以珍惜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极为严峻,有必要对我国珍惜濒危植物保护对策做出深入探讨和研究。
1.珍稀濒危植物面临濒危的原因分析1.内在因素分析一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
对于遗传多样性而言,主要指的是种群当中个体之间在遗传方面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变异。
一个物种自身遗传多样性的水平能够对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珍惜濒危植物所处的区域一般都相对较为狭窄,而且种群相对较小,这使得个体数量非常有限,由此引发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遗传后果分为别是进一步增强了遗传漂变以及近交衰退作用,很容易导致其后代种群当中的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
而对于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来讲,其能够导致濒危植物对环境选择方面的压力更为敏感,本身对环境变化方面的适应力将会越来越差,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物种灭绝的风险[1]。
二是,有性繁殖障碍问题。
对于开花植物的实际传粉过程来讲,能够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花粉需要从花药中进行释放,其次花粉从花药有效地向着柱头进行传送,最后花粉成功落在相应的柱头表面并且萌发。
对于整个传粉过程来讲,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非常有可能导致植物生殖失败,从而造成植物濒危。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生存特性及保护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生存特性及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19fc41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9.png)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生存特性及保护王永学袁杨再嫦(石阡县林业局,贵州铜仁555100)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濒危树种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不让这些树种灭绝,我们必须在了解其生存特性的基础上做好树种保护工作。
基于此,本文着眼于珍稀濒危树种珙桐,对其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珙桐的生存特性,然后基于珙桐濒危原因论述保护珙桐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珍稀濒危树种;珙桐保护;生存特性;濒危原因中图分类号:S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6-0216-020前言在我国,珙桐属于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它是一种能生长至25m高的落叶乔木。
为了保护这种濒危树种,我国已经在部分珙桐分布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但是为了能进一步提高保护成效,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树种的生存习性加以研究,为提出更完善的共同保护方案奠定基础。
1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简介珙桐在植物界拥有“活化石”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和“水梨子”。
这种树木属于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植物,但是经过第四纪冰川时期,珙桐大面积灭绝,只有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存在幸存树种,贵州省石阡县的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活有野生天然珙桐。
现阶段,珙桐已经可以被人工栽种,最北界为河南郑州,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之内有着大量珙桐。
在东部地区,珙桐的垂直分布高度大多为600~2400m,而在西部地区,垂直分布高度大多在1400~ 3200m[1]。
我国的湿润亚热带区域属于珙桐的天然分布区,植株所在地的气温平均值在8.3~19.6℃之间,全年最冷月份的气温均值为2.3~5.6℃,最热月温度则为22.5~28.1℃。
天然珙桐所在区域拥有长达210d的无霜期,全面≥10℃的积温最高可达5600℃。
而且,该地区降水丰富,全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湿度也较高,可达到80%。
珙桐生长区域的土壤大多为酸性土壤,土层疏松且含水量较高,不过,大多数珙桐都生长于沟谷侧面山坡,受当地多降水和大坡度的影响,植物生长地区常常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而且土壤肥力不高。
植物的珍稀与濒危物种保护
![植物的珍稀与濒危物种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317e83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d.png)
2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揭示了濒危植物物 种面临的威胁因素,包括生境破坏、过 度采挖、气候变化等,为制定保护措施 提供了科学依据。
3
项目组积极与当地政府、社区和科研机 构合作,开展了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 提高了当地居民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 认识和意识。
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01
生境丧失和破碎化
城市化、农业扩张等导致大量自 然生境丧失,使珍稀植物失去适 宜的生存环境。
02
03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和繁殖 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珍稀植物的 濒危程度。
04
03
濒危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
国际法律法规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该公约旨在通过国际合作,确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国际贸易不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该名录列出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物种,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植物物种及 其生态环境进行就地保护,是保护濒危植 物的有效措施之一。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加大对濒危植物保护科研和技术支持的投 入,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开展迁地保护
通过建立植物园、树木园等迁地保护机构 ,对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以避免其灭 绝风险。
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目前,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药用、观赏、科研等领域。然而,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过度开采护优先原则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应坚持保护优先原则,通过划定 自然保护区、建立种质资源库等措施,加强对野生资源的 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等 形式,提高公众对濒危植 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f33cad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f.png)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1.引言1.1 概述珍稀蕨类植物是指生长稀少,数量有限且具有独特生态价值的蕨类植物。
它们是自然界中的瑰宝,被誉为“绿色风景线”。
由于环境破坏、栖息地丧失以及非法采集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珍稀蕨类植物正处于濒危甚至灭绝的境地。
珍稀蕨类植物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保护意义。
在科学研究方面,珍稀蕨类植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对于揭示植物进化、物种形成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它们还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是生态旅游和园林绿化的重要资源。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蕨类植物,我国国家对其进行了Ⅱ级重点保护,即将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这是对珍稀蕨类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和监管,以确保它们能够得到持续的生长和繁衍。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禁采集和贩卖珍稀蕨类植物,以及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等。
本文将探讨珍稀蕨类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原因,以及推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的必要性和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呼吁广大公众加强对珍稀蕨类植物的保护意识,共同努力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为引言,包含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概述部分将介绍珍稀蕨类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需求;文章结构部分将简要介绍本文将包含的各个部分;目的部分将解释本文撰写的目标和意义。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包括珍稀蕨类植物的重要性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的原因两个方面。
在珍稀蕨类植物的重要性部分,将详细介绍珍稀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多样性和经济价值;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的原因部分,将探讨珍稀蕨类植物遭受的威胁和危机,以及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为结论,包含保护珍稀蕨类植物的必要性和推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蕨类植物的措施两个方面。
珍稀植物
![珍稀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5e2b10f0700abb68a982fb30.png)
珍稀植物名录1、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落叶乔木,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
雄、雌花于4月上旬开放,果实于9月底10月初成熟。
具有耐阴、耐旱、抗风等特性。
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种。
2、珙桐珙桐为落叶乔木。
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3、荷叶金钱蕨又名荷叶金钱草,仅发现于四川万县和石柱县局部地区。
已濒临灭绝。
适于温暖、湿润无荫的岩面薄土层、石缝或草丛中,喜中性偏碱土,早春发叶,7月后形成孢子囊群,8至9月孢子成熟,可用分株或孢子繁殖。
株高5至20厘米。
该草为我国特有,是铁线蕨科最原始的类型,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作用中药历史悠久,植株优美,观赏性强。
目前武汉植物园已大量引种。
4、桫椤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
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5、半日花半日花半日花是半日花科的一种半灌木或灌木,稀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孑遗植物。
全世界约有8属200种,多分布于地中海沿岸。
中国内蒙古、新疆有2种分布,分别是新疆半日花和内蒙半日花,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所以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半日花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6、贡山三尖杉常绿乔木。
树皮紫色,光滑。
叶披针形,中脉凸起,下面中脉绿色带宽于绿色边带,基部圆形。
种子倒卵状椭圆形,假种皮绿褐色。
生长于海拔1900米左右阔叶林中。
产于贡山县。
云南特有种,濒危中,国家II级保护。
7、岷江柏木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
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c2e33d6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2.png)
珍稀濒危植物黄枝油杉珍稀濒危植物黄枝油杉黄枝油杉(huangzhi youshan)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K.Fu松科PINACEAE 现状渐危种。
黄枝油杉是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区狭窄,资源少,线树结果不多,种⼦发良不良,天然更新能⼒较弱;加之材质优良,群众随意砍伐,数量⽇减。
形态特征常绿乔⽊,⾼28⽶,胸径可达1.3厘⽶;树⽪灰褐⾊或暗褐⾊、纵裂,呈⽚状剥落;当年⽣枝⽆⽑或近于⽆⽑,黄⾊,2~3年⽣枝呈淡黄灰⾊或灰⾊;冬芽圆球形。
叶线形,在侧枝上排成两列,长1.5~4厘⽶,宽3.5~4.5毫⽶,两⾯中脉隆起,先端钝或微凹,基部楔形,上⾯绿⾊,下⾯沿中脉两侧各有18~21条⽩粉⽓孔线,有短柄。
球果圆柱形,直⽴,长11~14厘⽶,直径4~5.5厘⽶,成熟时淡绿⾊或淡黄绿⾊;种鳞斜状圆形或近圆,长2.5~3厘⽶,宽2.5~2.8厘⽶,先端反曲,鳞⽚露出部分有密⽣的短⽑,基部两侧⽿状;苞鳞长药种鳞的2/3,先端三裂,中裂窄三⾓形,侧裂钝圆,上部边缘有不规则的细齿;种⼦连同种翅与种鳞等长,种翅厚膜质,中下部或中部较宽。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东北部⾄北部临桂、桂林、灵川、融安、恭城,平乐,湖南西南江永和贵州东南部黎明平、独⼭、平塘、荔波等县,呈⼩⽚分布。
垂直分布于海拔200~1 100⽶,多见于⽯灰岩⼭坡的中下部。
⽣态学和⽣物学特性黄枝油杉是中亚热带树种。
分布区年平均温16~22℃,1⽉平均温为4.8℃,7⽉平均温23.5~28℃;年降⽔量1250~1750毫⽶;年相对湿度约75~80%。
对⼟壤要求不严,在钙质⼟,黄壤和红壤上均能⽣长。
但多见于⽯灰岩⽯⼭钙质⼟上。
在⼟层浅薄,⼟壤⼲燥或岩⽯裸露的地⽅,其幼树的主根短⽽粗壮,常⽐地上部分为粗,具发达的⽪层,能贮藏较多⽔分。
在⽯⼭上⽣长时,如主根受阻,则侧根发达,穿插⼒强,伸延在⽯缝中,能耐⽯⼭⼲旱⽣境。
常见伴⽣树种有圆叶乌桕Sapinm rotundifolium Hemsl.、菜⾖树Raderma chera sinica (Hance)Hemsl.、黄莲⽊Pistacia chinensis Bungs、青檀Pteroceltis tata rinowii Maxim.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于1980年12月25日加入了这个公约,并于1981年4月8日对中国正式生效。 在之后对我国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逐步加深,成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 依据之一。
CITES公约中的保护物种多以有较大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的种类为主,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对物种进行重新的评估认定,以确定其保护重要性,最新物种 资料可以在官网查询,查询地址 /eng/app/appendices.php。
有的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或者科 学研究价值,如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对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提 供有重要研究价值;如黄花梨 木 Ormosia henryi,由于极高的经济 价值,导致野外资源稀缺。许多保护 植物均是国家重要的并且不可替代的 野生种质资源,随意的流出无疑会造 成无形的国有财富的流失。
各层面的保护植物通常都有其对应的参考 名录,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的物种副录( CITES,2012)、《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 于永福,1999) 、 《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 云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 1989) 及《云南省珍 贵树种名录》等。
还有一些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如兰科植物和苏铁科植物。
保护植物在空间尺度上主要分为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次。与之相对应的立法依据 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云南 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等,它们以公约或者行政法规的形式约束了野生植物的采集、销售及 及进出口等个环节,保障这些重要野生植物资源不受人为破坏。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缩写:CITES)是一个在1963年时由 “国际自然与天然资源保育联盟”(现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缩写IUCN)的各 会员国政府所起草签署,在1975年时正式执行的一份国际协约。这份协约的目的主 要是通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 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由于这份公约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市签署的,因此又常被简 单称呼为华盛顿公约(英文:Washington Convention)。
华盛顿公约的主张并非是完全禁止野 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而是以分级管制、 依需要核发许可的理念来处理相关的事务。 截至2004年10月,有166个主权 国家加入。目前被收录在公约中的物种包 含了大约5,000种的动物与28,000种的植物, 并且被分列入三个等级不同的附录:
附录一(Appendix I)囊括了受到灭绝威胁的物种,这些物种通常是禁止在国际间交 易,除非有特别的必要性。 附录二(Appendix II)囊括了没有立即的灭绝危机,但需要管制交易情况以避免影响 到其存续的物种。如果这类物种的族群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则会被改置入附录一 进行全面的贸易限制保护。 附录三(Appendix III)包含了所有至少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被列为保育生物的物种, 换言之就是区域性贸易管制的物种。将这些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中,才能有效要求 其他会员团体进行协助管制其贸易。
在全世分布的约250000种维管束植物 中,估计约有20000~25000种(占整个区 成分的10%)处于很稀少(rarity)或受严 重威胁的状况(Gren,19着灭绝的危险或潜在的严重威胁。
有些植物对于我们来说 有的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它的存在对整个自然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如东 京龙脑香Dipterocarpus retusus和四数木Tetrameles nudiflora ,它们都是热带雨 林的重要组成物种。
直到1996年9月3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 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才真正 意义上有了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规范。在该条例中野生植物种类按其濒危稀有程度 和其价值,仅分为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
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确定,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具体保护和管理对象。1999年8月4日,《国家重点 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这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管 理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此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具有重大意义。
红豆杉属植物 Taxus spp.
匙叶甘松 Nardostachys grandiflora
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
兰科所有种 ORCHIDACEAE spp.
猪笼草属所有种 Nepenthes spp.
桫椤属所有种 Cyathea spp.
苏铁科所有种 CYCADACEAE spp.
以上三个层次属于有相关法规或者约定的层 次,但并不一定囊括了所有的野外珍稀濒危植物。 因此也有一些由国际组织或者国家地区颁布的濒 危保护植物名录或者专著。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出版的《濒危物种红皮书》和《红色名 录》,还有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中国植物红皮书》 等专著,这些名录虽然不具备行政约束力,但也 为促进各国各地区的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 供了重要参考。
桃儿七 Podophyllum hexandrum
金毛狗脊 Cibotium barometz
蛇根木Rauvolfia serpentina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指受国家法律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1984年7月24日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目的是对我国的珍稀 濒危植物予以正式确认,进行重点保护。该名录共列出濒危、渐危、稀有植物354种, 并分别规定了每种植物的保护级别。虽然该目录第一次对我国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 了确认和保护,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