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05个电气工程师必须知道的电气名词解释

105个电气工程师必须知道的电气名词解释

105个电气工程师必须知道的电气名词解释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

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

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

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

名词解释电力系统
嘿,你知道啥是电力系统不?电力系统啊,就好比是一个超级大的能量配送中心!打个比方吧,就像快递站一样,把电这个“宝贝”送到千家万户。

想象一下,发电厂就是这个大系统的源头,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电池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电能。

而那些输电线路呢,就像是一条条宽阔的大马路,让电能可以畅通无阻地奔跑,快速地到达各个地方。

变电站呢,就像是一个交通枢纽,把电能进行分配和调节,确保每个地方都能得到合适的电量。

再说说咱们家里的各种电器,它们可都是电力系统的“小粉丝”呀!电视、冰箱、电灯等等,没有电它们可都玩不转呢。

这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电力系统就是那个提供美食和饮料的主办方,让大家都能尽情享受欢乐时光。

电力系统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运行好的哦!它需要很多专业的人员来精心维护和管理。

就像一个大乐队,需要指挥家来协调各个乐器,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那些电力工程师们就像是神奇的魔法师,保障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哎呀,电力系统真的是太重要啦!没有它,我们的生活简直不敢想象。

你能想象没有电的日子吗?晚上一片漆黑,啥也干不了,那得多无聊啊!所以说,电力系统就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坚强后盾呀!
我的观点就是:电力系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和维护它,让它能一直为我们服务!。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名词解释1、PQ 节点: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是给定的,节点电压和相位(V,δ)是待求量。

通常变电所都是这一类型的节点。

由于没有发电设备,故其发电功率为零.在一些情况下,系统中某些发电厂送出的功率在一定时间内为固定时,该发电厂也作为PQ节点,因此,电力系统中绝大多数节点属于这一类型。

2、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年最大负荷: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因此年最大负荷也称为半小时最大负荷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一个假想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消耗的电能.平均负荷: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力负荷在时间内消耗的电能除以时间的值负荷系数: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负荷利用小时:就是根据预测电量的结果及负荷利用小时数,推算出负荷预测值.计算公式是: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年需用电量/年最大负荷。

3、复合序网:是指根据边界条件所确定的短路点各序量之间的关系,由各序网络互相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网络。

4、临界电抗:在临界电抗下发生短路时,机端电压刚好在暂态过程结束时恢复到额定值。

5、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在这以标准下运行,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将达到最好,这一标准电压称之为额定电压.6、标幺值:电力系统计算中,阻抗、导纳、电压、电流及功率用相对值表示,并用于计算,这种运算形式称为标幺制。

一个物理量的标么值是指该物理量的实际值与所选基准值的比值.7、起始次暂态电流: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基频分量)的初始有效值。

8、无限大功率电源:指的是电源外部有扰动发生时,仍能保持电压和频率恒定的电源.9、分裂导线: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抑制电晕放电和减少线路电抗所采取的一种导线架设方式。

10、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气设备运行时,使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的电压11、变压器的变比:三相电力系统计算中,变压器的变比指两侧绕组空载线电压的比值s。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避雷器的残压----是指雷电流在通过避雷器时在避雷器上产生的最大压降。

2、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指保证无弧(切断工频续流)的条件下,允许加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即无弧电压。

3、变电所的绝缘配合---指变电所内阀型避雷器保护特性与被保护电气设备绝缘特性的相互配合,也就是说,变电所中所有设备的绝缘均应受到阀型避雷器的保护。

4、变电所的耐雷水平----使变电所绝缘闪络的雷电流的临界值。

5、并联补偿----并联补偿是指把电力电容器并联接在负荷(如电动机),或供电设备(如变压器)上运行,由于电动机、变压器等均是电感性负荷,在这些电气设备中除有有功电流外,还有无功电流(即电感电流),而电容电流在相位上和电感电流相差180°,感性电气设备的无功电力由电容来供给。

从而减少线路能量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系统供电能力。

这就是并联补偿。

6、不停电工作----1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和没有偶然触及导电部分的危险;2.许可在带电设备外壳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工作。

7、部分停电的工作----高压设备部分停电,或室内虽全部停电,而通向邻接高压室的门并未全部闭锁。

8、冲击断路电流----冲击断路电流:是指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9、大接地电流系统----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一般110KV及以上系统或380/220V的三相四线制系统。

10、大气过电压---大气过电压又叫外部过电压,它是由雷击所引起的过电压,包括两种,一种是对设备的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于设备附近时,在设备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

11、倒母线----某线路从一母线运行倒至另一母线运行的过程。

12、电力负荷:电力系统中各用电设备消耗电功率的总称( 包括有功、无功功率)。

13、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14、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指继电保护装置按被保护设备的短路电流整定的,可实现快速切断故障,但一般在线路末端有一段保护不到的"死区"须采用过电流保护动作后备保护。

电力系统 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 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

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确保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发电厂)、变电所、输电和配电线路以及负荷中心等。

该系统通过互相联接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电能交换和调节,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电力系统也需要信息与控制系统来监测、控制和保护电力设备的运行。

整个电力系统的结构应保证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电能生产与消费的合理协调。

电力系统的组成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的组成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的组成名词解释一、电源。

1. 定义。

电源就像是电力系统的能量源头,是个能产生电能的家伙。

就好比是电力系统的“发电小能手”,它通过各种方式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比如说火力发电厂,就像是个吃煤的大怪兽,把煤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还有水电站,借助水流的能量,像个超级大水车一样,把水的机械能变成电能;还有风力发电,那些大风车在风的吹拂下呼呼转,把风的动能转化成电呢。

电源就是电力系统开始有电能的地方。

二、变电所(变电站)1. 定义。

变电所啊,就像是电力系统里的“电能中转站”。

电源产生的电可能电压不合适,就像你买了个大瓶饮料,但你想慢慢喝,得找个东西把它分装一下。

变电所就是干这个的,它能把电源发出来的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或者把低电压变成高电压。

高电压适合远距离传输,就像大瓶饮料适合批量运输,低电压适合我们家庭使用,就像分装后的小杯饮料适合慢慢喝。

变电所里有好多变压器啊、开关啊这些设备,大家齐心协力完成这个电压转换和电能分配的任务。

三、电力网(电网)1. 定义。

电力网呢,就像是电力系统里的“电能高速公路”。

它把电源产生的电能,通过变电所调整好电压之后,送到各个需要用电的地方。

电网有好多电线啊、杆塔啊这些东西组成。

想象一下,电能就像汽车在这些高速公路(电线)上跑,杆塔就是支撑高速公路的柱子。

电网可以是很小范围的,像一个城市里的电网,也可以是很大很大范围的,像国家电网那样能把电从西部的发电厂送到东部的城市,它把各个电源和用户都连接起来,是电能传输的大网络。

四、用户(负荷)1. 定义。

用户也就是负荷啦,是电力系统的“电能消费者”。

电能被电源生产出来,经过变电所和电网的折腾,最后就是为了给用户用的。

用户可多了去了,像咱们家里的电灯、电视、冰箱,这些都是小用户,还有工厂里那些大机器,它们用电量可大了,都是电力系统要服务的对象。

用户就像嗷嗷待哺的小娃娃,等着电能来驱动它们干活或者让生活变得更方便呢。

电力系统名词

电力系统名词

电力系统名词解析1电力基础名词1.1电压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高低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

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

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

换句话说。

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

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1kV=1000V;注:电压单位kV(k小写,V大写)1.2电流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

因为有电压(电势差)的存在,所以产生了电力场强,使电路中的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路中的电流。

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A(安培),有A(安),kA(千安),mA(毫安);1kA=1000A,1A=1000mA。

注:单位kA,mA 中, k,m为小写,A大写1.3电量物理上,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我们这里表示用电设备或用户所用电能的数量,又称电能或电功,它是功率在一定时间内的累加值。

单位:千瓦时kW·h,兆瓦时MW·h。

注:单位kWh(k小写,W大写,h小写),MWh(M大写,W大写,h小写)1.4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简称DC),是指方向和时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电流大小可能不固定,而产生波形。

又称恒定电流.一般干电池,电瓶里的电流都为直流电。

1.5交流电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电流。

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变电,配电和营销环节中,大部分用到的都是交流电。

1.6功率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单位:W(大写英文字母W)kW(k为小写,W为大写)MW(均是大写字母)1MW=1000kW1kW=1000W。

[讲解]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讲解]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失磁:失磁是指发电机运转中,由于励磁回路某些故障引起的励磁电流的中断。

2、零序电流:电力系统中任一点发生单项或两项的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中就会产生零序电流。

此时,在接地故障点会出现一个零序电压,在此电压作用下就会产生零序电流,零序电流是从故障点经大地至电气设备中性点接地后返回故障点为回路的特有的一种反映接地故障的电流。

3、高频电流:是指高频保护回路中的高频信号电流。

这个电流与工频电流相比而得名的,工频电流每分秒变化50次,而高频电流每妙变化35KHZ以上,现在系统用的高频一般是35~500KHZ。

4、击穿电压:绝缘材料在电压作用下,超时一定临界值时,介质突然失去绝缘能力而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击穿,这一临界值称为击穿电压。

5、助增电流:助增电流是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一种附加电流。

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保护安装处于故障点之间联系有其他分支电流,这些电源将供给附加的短路电流,使通过故障线路的电流大于流入保护装置的电流。

这个电流及叫助增电流。

6、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利用电容分压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电压互感器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7、高频加工设备:高频阻波器、耦合电容器、链接滤波器和高频电缆等统称为高压线路的高频加工设备。

8、配电装置:各种一次电气设备按照一定要求链接建造而成的用以表示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的电工建筑物,成为配电装置。

问答题:1、计算机构成保护与原有继电保护有何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原有的保护输入是电流、电压信号,直接在模拟量之间进行比较处理,使模拟量与装置中给定阻力矩进行比较处理。

而计算机只能作数字运算或逻辑运算。

因此,首先要求将输入的模拟量电流、电压的瞬间值变换位离散的数字量,然后才能送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按规定算法和程序进行运算,且将运算结果随时与给定的数字进行比较,最后作出是否跳闸的判断。

2、零序电流保护的各段保护范围是如何划分的?零序电流I段躲过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流经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整定;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但不应小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15%~20%;零序II段一般保护线路的全长,并延伸到相邻线路的I段范围内,并与之配合。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名词解释:1、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什么是尖峰电流?在电气设备运行中,由于电动机的启动、电压波动等诸方面的因素会引起短时间的比计算电流大几倍的电流成为尖峰电流。

3、什么叫无限大容量的电力系统?无限大容量的电力系统是指,当电源距短路点的电气距离较远时,由短路而引起的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远小于电源的容量的电力系统。

4、什么叫过电压?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电压升高危及到电气设备绝缘,这种超过正常状态的高电压被称为过电压。

5、什么是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的使人眼产生光感觉的能量;发光强度: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照度:受照物体表面上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亮度:被照物体在给定方向单位投影面上的发光强度。

简答题:1、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和保护中性线(PEN线)各有哪些功能?答:中性线(N线)的功能:一是用来接驳相电压220V的单相用电设备;二电是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三是减小负载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保护线(PE 线)的功能:它是用来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用的接地线。

保护中性线(PEN线)的功能:它兼有中性线(N 线)和保护线(PE线)的功能。

这种保护中性线在我国通称为“零线”,俗称“地线”。

2、电气设备中常用的灭弧方法有哪些?(至少6个)答:常用灭弧法有:速拉灭弧法、冷却灭弧法、吹弧灭弧法、长弧吹短灭弧法、粗弧分细灭弧法、狭沟灭弧法、真空灭弧法、SF6灭弧法。

3、互感器有哪些功能?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使用时注意事项?答:互感器的功能有:(1)隔离高压电路;(2)扩大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的应用范围;(3)是测量仪表和继电器小型化、标准化,并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有利于批量生产。

电流互感器使用注意事项:(1)在工作时其二次侧不得开路,(2)二次侧有一端必须接地,(3)电流互感器在连接时,要注意其端子的极性。

供配电实用技术名词解释、简答、模拟题

供配电实用技术名词解释、简答、模拟题

1、电力系统:是完成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以及消费任务的电气设备构成的统一整体。

2、电力网:由完成电能输送、分配任务的设备构成的电路3、N线和PE线:N线由电力系统中性点引出的线,称为中性线,即N线;PE线又叫保护线,是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而将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一点引出的线。

4、负荷:用电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功率。

5、尖峰电流:尖峰电流是持续1~2s的短时最大负荷电流。

6、冲击电流:三相短路后经过半个周期(0.01s)时的短路电流峰值,是整个短路过程中的最大的瞬时电流。

7、发热假想时间:假定一个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导体通过恒定的稳态电流i∞所产生的热量,恰好等于实际短路电流ik在短路时间tk内所产生的热量。

这一假定的时间,就称为短路发热假想时间(热效时间)tima。

8、主回路:在工厂的供配电系统中担负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任务的电路称为主电路,也叫一次电路。

9、二次电路:用来控制、指示、监测和保护主电路及其主电路中设备运行的电路称为二次电路,也叫二次回路。

10、经济截面:从全面的经济效益考虑,即使线路的年运行费用趋于最小而又符合节约有色金属条件的导线截面,称为经济截面。

11、经济电流密度:对应于经济截面的电流密度称为经济电流密度。

12、均一电网:是指电网中任意两条线路的电阻与电抗的比值相等。

也可以说,全线的导线材料及导线截面均相等。

13、最小运行方式:指电力系统处于短路阻抗为最大,短路电流为最小的状态的一种运行方式。

14、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15、可靠性:保护装置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必须可靠动作,不应拒绝动作;在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必须不能误动作。

16、常开触点:继电器线圈不通电的初始情况下,处于打开状态的触点。

17、常闭触点:继电器线圈不通电的初始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的触点。

18、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使过流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

电力系统分析重点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分析重点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分析重点名词解释发电设备利用率(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设备全年所发电能与发电设备容量之比。

最大短路损耗:指两个100%容量绕组中流过额定电流,另一个100%或50%容量绕组空载的损耗。

负荷曲线:反映了某一时间段内负荷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静态特性:指电压或频率变化后进入稳态时负荷功率与电压或频率的关系。

动态特性:指电压或频率急剧变化过程中负荷功率与电压或频率的关系。

电压损耗:元件首末端两点电压的数值差。

电压调整:指线路末端空载与负载时电压的数值差。

年负荷率:指一年中负荷消费的电能W除以最大负荷Pmax与一年8760h的乘积。

年负荷损耗率:指全年电能损耗除以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与一年8760h的乘积。

网损率:指线路上损耗的电能与线路始端输入电能的比值。

功率分点:网络中某些节点的功率是由两侧向其流动的,这种节点称为功率分点。

负荷控制:个别负荷大量或长期超计划用电影响系统运行质量时,由运行管理部门在远方将其部分或全部切除。

备用容量:指在系统最大负荷情况下,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

电源容量:可投入发电设备的可发功率之和。

发电负荷:发电设备实际发出的功率之和。

事故备用:是使电力用户在发电设备发生偶然性事故时不受严重影响,维持系统正常供电所需的备用。

比耗量: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之比,即输入与输出之比。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为使总耗量最小,应按相等的耗量微增率在各发电设备或发电厂之间分配负荷。

顺调压: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店电压略低,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店电压略高。

常调压:任何负荷都保持中枢点电压为一个基本不变的数值。

短路故障: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连接。

无限大功率电源:端电压幅值和频率都保持恒定,内阻抗为零。

电力系统稳定性:当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某种干扰后,能否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过渡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状态的能力。

动态稳定: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线路的电流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大,母线电压降低,利用电流增大这一特征,构成当电流超过某一预订值使电流继电器动作的保护。

阶梯时限特性:各保护装置动作时限是从用户到电源逐级增长的,越靠近电源的线路,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越长,似一个阶梯,故称为---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实际上就是用阻抗继电器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因此又叫阻抗保护。

测量阻抗;安装处母线电压与线路电流之比I K=U K/I K,称为测量阻抗。

瓦斯保护:在变压器油箱内发生故障时故障点的电弧会使变压器油及其他绝缘物分解产生气体,反应油箱内出现气体而动作的保护称为瓦斯保护。

重合闸前加速:是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靠近电源侧的保护首先无选择性的瞬时动作于跳闸而后再借助自动重合闸来纠正这种非选择性动作。

重合闸后加速:是当线路故障时,首先按正常的继电保护动作时限有选择性地动作于断路器跳闸,然后AAR装置动作将断路器重合,同时将过流保护的时限解除。

绝缘材料:凡由电阻系数大于109Ω·CM的物质所构成的材料,在电工技术上便称为绝缘材料,也称电介质。

交接验收试验:对于新安装和大修后的电气设备也要进行试验,称为交接验收试验。

非破坏试验:指在较低电压下或用其他不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测量绝缘的各种特性。

进而判断绝缘的缺陷。

破坏性试验:指在较高电压下对绝缘所进行的耐压试验。

能有效地揭露那些危害性较大的集中性缺陷。

特性试验:通常把绝缘以外的试验统称为特性试验。

过电压:是指超过正常运行电压并可使电力系统绝缘或保护设备损坏的电压升高。

大气过电压:由雷电引超的过电压叫大气过电压,又叫外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电力系统中由内部操作或故障引起的过电压叫内部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雷电直接对电气设备或线路放电,将电气备或线路击毁的过电压事故。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

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

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 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电力系统基础题库

电力系统基础题库

电⼒系统基础题库《电⼒系统基础》试题库⼀、名词解释:1、动⼒系统-将电⼒系统加上各种类型发电⼚中的动⼒部分就称为动⼒系统2、电⼒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户电器等各种电⽓设备连接在⼀起⽽形成的⽣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整体就称为电⼒系统3、电⼒⽹-由各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和输、配电线路所构成的⽤于变换和输送、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4、频率的⼀次调整-由发电机的⾃动调速器完成的频率调整5、频率的⼆次调整-就是⾃动或⼿动地操作调频器⽽完成的频率调整6、频率的三次调整-按照负荷曲线及最优化准则在各个发电⼚之间分配发电负荷。

7、电压中枢点-指在电⼒系统中监视、控制、调整电压的有代表性的点母线8、同步运⾏状态-指电⼒系统中所有并联运⾏的同步电机都有相同的电⾓速度9、稳定运⾏状态-在同步运⾏状态下,表征运⾏状态的各参数变化很⼩,这种情况为稳定运⾏状态10、稳定性问题-电⼒系统在运⾏时受到微⼩的或⼤的扰动之后,能否继续保护系统中同步电机同步运⾏的问题称为电⼒系统稳定性问题11、静态稳定-指电⼒系统在运⾏中受到微⼩扰动后,独⽴地恢复到它原来的运⾏状态的能⼒叫静态稳定12、暂态稳定-指电⼒系统受到较⼤的扰动后各发电机是否能继续保持同步运⾏的问题13、功⾓稳定-指系统中各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失去稳定性的现象14、顺调压-在最⼤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2.5%倍,在最⼩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于线路额定的额定电压的107.5%倍,这种调压⽅式叫顺调压15、逆调压-在最⼤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较该点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提⾼5%,在最⼩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的调压⽅式叫逆调压16、常调压-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电压保持为⼤约恒定的数值,⼀般较线路额定电压⾼2%~5%,这种调压⽅式叫常调压⼆、问答:1、电⼒系统运⾏有什么特点及要求?答:特点:①电能不能储存;②与国民经济及⼈民⽣活关系密切;③过渡过程⾮常短暂。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一些基本知识1 、变电站在电力部门将电能传输到用户的过程中,要经过降压后才能输送到用户处,而降压和控制电能量输送大都在变电站内完成。

目前变电站按电压等级分为:500 千伏变电站、220 千伏变电站、110 千伏变电站、35 千伏变电站、10 千伏变电站。

电压等级表示该变电站变压器的等级,变电站所属计量点的最高电压为电压等级所标示的电压。

2 、线路电能量传输的硬件线路,电能量通过线路供给用户或下一级变电站,线路按电压等级分为500 千伏线路、220 千伏线路、110 千伏线路、35 千伏线路、10 千伏线路 6 千伏线路。

硬件线路中电能量的走向在两个方向上都有可能,计量这种线路的电度表有可能为多块机械表或一块多功能数字表(能够计量正反向电量),这样在一条线路上挂不定个数的电度表在计算上不好处理,那么本系统中将实际线路中计量正反向电量和反向电量的表计分开处理,即:一条线路中最多挂两块机械表(多功能数字表一块当四块处理),这样实际中的一条线路在本系统中成为两条线路分别计量正反向电量。

3 、电度表用于计量用户用电量的计量设备。

分为机械表和多功能数字表,机械表一块表只能计量一种电量,要计量正反向有无功电量需四块电度表,数字表可同时计量正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有功、反向无功四种电量,故在本系统中只要电力部门计量反向电量数字表即当成四块电度表处理,不计量反向电量则当量两块表处理。

4 、CT 变比变电站线路上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值,一般为某一数值比 5 (互感器输出端额定电流为 5 安培),CT 变比针对于计量点而言,同一计量点上所属的电度表拥有相同的CT 变比。

5 、PT 变比变电站线路上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值,一般为母线电压比100 (互感器输出端额定电压为100 伏),PT 变比针对于计量点而言,同一计量点上所属的电度表拥有相同的PT 变比。

6 倍率倍率=CT 变比*PT 变比,倍率同CT 变比、PT 变比一样也是针对计量点而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潮流: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参量,包括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

【2】母线:指用高导电率的材料(铜、铝)制成的,用以传输电能,具有汇集和分配电力的产品。

电站或变电站输送电能用的总导线。

通过它,把发电机、变压器或整流器输出的电能输送给各个用户或其他变电所。

通常截面积比较大,电流大,发热多。

【3】迭代:对某一物理量运用特定的数学公式进行反复计算,直至两次运算的结果小于某一预先给定的误差项,则称这样的算法是收敛的,这个过程就叫做迭代。

【4】直流法潮流计算:在N-R法的基础上,假定节点电压幅值已知、相邻节点电压相位差很小、相邻节点电导为零,对节点功率方程进行简化,得到有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相位角的线性方程组,不需迭代直接求解各节点电压相位角的方法。

【5】集肤效应:通有交变电流流的导体中,由于涡流缘故,电流有向着导体表面分布的趋势。

【6】分裂导线:一根截面积大的导线分裂为较小的若干导线。

一举四得:减小电晕放电;减小电抗;削弱集肤效应;增加柔性。

【7】高压直流输电:
优点:
(1)输送相同功率时,线路造价低;(2)线路有功损耗小;(3)适宜于海下输电;(4)
系统的稳定性好,不受输电距离的限制;(5)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6)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

适用场合:
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送电;不同频率或同频率非同期运行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络;用地下电缆向大城市供电;交流系统互联或配电网增容时,作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之一;配合新能源的输电。

【8】无功补偿: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供电系统中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

根本目的:稳压。

常见方式:
(1)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2)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3)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补偿设备:同步调相器、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静止补偿器。

【9】PQ分解法:在N-R法的基础上,对修正方程进行降阶解耦,P、Q表示为极坐标方程,以ΔP修正θ,以ΔQ修正V,P、Q分别迭代求解的潮流计算方法。

【10】电压等级:
3、6、10、35、110、220、330、500(华东电网最高)、750(西北电网最)(kV)
高压:110-220kV
超高压:330-800kV
特高压:1000kV以上。

【11】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

【12】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输配电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和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完成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过程的系统。

【13】绝缘配合:电力系统中用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绝缘水平的原则、方法和规定。

研究绝缘配合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电工设施可能承受的作用电压,过电压防护装置
的效用,以及设备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对各种作用电压的耐受特性等因素,并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的绝缘水平。

【14】平衡节点:电压幅值和相位是给定的,而其注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待求量的节点。

平衡节点在系统中有且只有一个,它对系统起到功率平衡的作用,可以向系统提供缺损的功率,也可以吸收系统中多余的功率。

【15】集中参数:若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其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我们就说它满足集中化条件,其模型就称为集中参数电路,对应的参数叫做集中参数。

先分散建模后集中?(1)长度;(2)对地电容不可忽略。

【16】容升现象:电力系统中当容性功率通过感性元件(如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电感等)时,会引起电压升高。

反映在空载线路上,会使线路上的电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即所谓的容升效应。

【17】电阻:resistance
电抗:reactance
电导:conductance
电纳:suscept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