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作用和特点
诗歌鉴赏写景特色及作用

【答案】①视听结合的角度。 ②诗的一、二句分 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波浪翻涌,风吹雷鸣。 ③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丽气势, 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答题步骤】:
①明确写景特色(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 ③分析效果作用(写出景物…特点、 营造…氛围、抒发…感情)
• ②动静结合。洁白的荷花在水中静静地绽 放,红蜻蜓在雨后的微风中上下翻飞。
• ③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相结合。白色的荷 花、红色的蜻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冲 击。
• ④多种描写手法结合,写景清丽如画,表 达了隐逸生活的悠闲。
总结回顾
题型:分析写景特色
【答题步骤】
学习目标:
• 明确写景特色题的设问方式, 思考答题角度,总结答题方法 步骤,能够学以致用。
【提问方式】 :鉴赏写景特色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 (2)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3)赏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
(4)##联是如何描写景色的?
【思考角度】:
一、写景的角度。 (1)描写角度: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正侧、白描、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 仰等)。 (2)色彩角度:色彩对比、搭配 (3)感官角度: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
• 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6
• ①树叶渐落,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分外寒 冷 ,作者描写出一副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并借
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之情。
• ②作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描写相结 合的手法,从萧索的秋景入手,点出了题目中的 “早寒”,奠定了凄冷的感情基调。
• ③以起兴手法,借鸿雁南飞,引起下面写客居思 归之情;
诗歌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 诗歌与人类思考启示
1.诗歌通过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启发人类思考和生活哲理 。 2.诗歌可以引起人们对生命、自然、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促进 人类思想的深化和拓展。 3.诗歌中的智慧和启示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有 助于提升人类的人生境界。
诗歌与人类精神生活
▪ 诗歌与人类文化传承
1.诗歌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人类的历史和文 化遗产。 2.通过诗歌的创作和传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3.诗歌的传承和发展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 助于推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 诗歌的道德教化
1.诗歌常常传达积极的价值观、道德观,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 2.通过诗歌中的榜样形象,引导读者学习优良品德,形成良好 的道德风尚。 3.诗歌能够唤起读者的共情,培养同理心,促进社会的和谐共 处。
诗歌的教育启示价值
▪ 诗歌的人文关怀
1.诗歌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表达对生命、爱情、友情等人文 主题的关怀。 2.通过诗歌的阅读,读者可以体验不同的情感,丰富内心世界 ,提升精神层次。 3.诗歌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理解与 尊重。
1.社会文化的反映:诗歌的情感表达往往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 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 2.社会文化的传承: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社会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为后人提供了了解 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诗歌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诗歌的审美体验价值
诗歌的审美体验价值
▪ 诗歌的审美体验价值
1.艺术性: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人类对于美的追 求和表达。 2.人文性:诗歌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审美体验价值在于它对人性的揭 示和生活的洞察。 3.心灵疗愈:诗歌具有疗愈心灵的作用,通过阅读诗歌,人们可以缓解压力,寻找 内心的安宁。
东风无力百花残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东风无力百花残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其中的意象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1. 意象特点:
- 东风:通常代表温暖、生机和活力,这里的“东风无力”则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温暖的力量逐渐减弱。
- 百花残:描绘了百花凋谢、残破不堪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衰败。
2. 作用:
- 烘托氛围:通过描绘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败的景象,诗人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 象征离别的悲伤: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败的意象,也可以被视为对离别的隐喻。
春天的离去和百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和离别的悲伤。
- 表达无奈和伤感: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总体来说,“东风无力百花残”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别之痛和无奈之情。
这种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
鸣。
诗歌的作用和特点

诗歌的作用和特点一、诗歌的作用诗歌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文字的出现便有了诗歌的记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诗歌从原始的劳动号子,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至“五·四”以后到现代的新诗这样一段几千年的多元化发展历史,其思想表现形式和语言展现艺术始终没有背离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轨迹,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所接受。
诗歌学习和运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知祖国语文,传承中华文化。
诗歌是语言文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祖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植根于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参入、社会文人所推动,自始至终传承了着中华文化传统,是祖国语言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诗歌的学习和运用能够使学习者清楚地认识祖国语言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进程;认知传统古老的祖国语言文化的璀璨辉煌、博大精深;认识中国诗歌文化深厚雄浑的人文根基,广博深邃的思想底蕴,形式多样的类型体制,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是西方诗歌文化无法比拟的;进而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弘扬祖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过程中,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2、认识社会生活,提高人格品质。
诗歌以其独有的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不同的诗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出多样化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直接而又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
通过诗歌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时代的变迁,知晓社会历史,认识社会环境,增长社会知识,进而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感受中华语言文字优美和伟大的基础上,开发智力,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提高思维创造力。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高中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写景特色及作用

诗歌鉴赏 写景特色及作用题
学习目标
• 1. 了解诗歌写景特色及作用类题 型的命题角度
• 2. 掌握诗歌鉴赏写景特色及作用 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学会准确组织表述答案,规范 答题。
• 1、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等
景 • 2、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 物 景结情。 描 •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写 • 4、营造氛围,烘托心境。 的 • 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多指以景结情) 作 • 6、先言他物,领起下文。(比兴) 用 • 7、前后照应,铺垫过渡。
• 8、诗人感情
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命题角度
(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 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 (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
用。
近年高考
写景特色及作用型题目例举
1、2014天津卷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2、2014安徽卷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 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3、2014新课标卷1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 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4、2013新课标卷2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 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5、2013山东卷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 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6、2012广东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 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①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内容) ②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 的景象(内容) ③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情感上的作用) ④烘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情(情感上的作用) ⑤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结构上的作用)
诗歌的功能和作用

诗歌的功能和作用诗词的表达功能之一是记事,诗人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诗词,成了一种记事方式。
有人提醒不要把诗词当作日记来写,意在提醒不要把诗词写滥,并不是否定诗词的记事功能。
事实上,诗词在诗人那里自古以来就起着记事的作用。
诗词的表达功能之二是抒情,诗词被用以抒发亲情、乡情、友情、爱情、同学情、战友情、爱国情等等,表达花前月下、悲欢离合等种种情感。
诗词,成了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抒情的诗词可能是数量最多的。
诗词的表达功能之三是言志,诗人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愿望。
这在诗词中十分常见,我个人也深有体会。
比如我当了全国政协委员后,经过三天培训,感到政协工作大有作为,于是写诗言志:“好自担当行使命,青春花甲再飞扬。
”以此表达我当好政协委员的决心。
诗词的表达功能之四是议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诗人自发创作诗词,歌颂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其规模与声势前所未有。
中华诗词学会组织撰写《百年诗颂》,就有500多位诗人参与。
诗词的表达功能之五是喻理,即以诗词说明某个道理。
在这方面宋诗具有代表性,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特别喜欢程颢的《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短短56个字,说“道”谈“思”涉“天地”议“男儿”做人,读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
毛主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也被人们广泛引用。
诗歌的作用是使人高雅。
会做诗、会吟诗、会品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人文素养,它可以滋润、提高和升华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变得高雅脱俗,因而说的话就不庸俗、不卑劣、不低级趣味。
诗歌的作用是使人巧慧。
这里所谓“巧慧”,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指较高的“情感智商”。
它主要表现为自尊、自觉、自信的意识、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富有同情心,等等。
诗歌的三个作用

诗歌的三个作用
诗歌是一种文字艺术,它包含了许多功能,这些功能为人们带来深刻的印象。
诗歌有三个
重要的作用: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及增强口头表达的效果。
首先,诗歌可以帮助人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包括喜悦、忧伤和热情等。
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把情感展现在诗歌中。
此外,诗歌也可以用来传递具体
的信息,让读者耳目一新,这是诗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例如,有些诗人会写关于历史或
自然的诗歌,用具体的语言展示他们所知道的内容。
诗歌最终也可以帮助增强口头表达的效果,诗歌有一种特别的韵律,让读者紧紧抓住每一
句话,耳鬓厮磨。
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传达出来的信息,也帮助来充分理解信息的意义。
口
头表达的效果愈强,则信息的传达愈好。
总之,诗歌的三个作用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增强口头表达的效果。
它可以帮助提高
文字的美感,令人屏息聆听,让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情感。
希望人们更加热爱诗歌,让它们的功能发挥得更好,给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体验。
古诗的作用

古诗的作用
1、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
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
3.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
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古诗文的作用: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古诗文的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正高中语文学科中,古诗文占很大的比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古诗文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诗歌的作用

诗歌的作用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通过独特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
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作用,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诗歌的作用。
首先,诗歌有着抒发情感的作用。
在诗歌的世界里,诗人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通过诗歌,他们可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对爱情、友情、亲情等各种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读者也可以通过诗歌进入诗人的心灵世界,与他们共情、同感。
其次,诗歌具有表达思想与思考的作用。
诗歌常常是诗人独立思考的产物,它可以通过抽象的语言和意象来呈现作者对世界、生活、自然、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诗歌可以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观、哲学问题等的深入思考,带给读者启示和思考的力量。
再次,诗歌具有审美的作用。
诗歌的独特韵律和节奏使其有着独特的美感。
在读诗的过程中,读者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欣赏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诗歌的审美作用不仅仅在于欣赏,更可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感受更加深入。
此外,诗歌还具有咏史记事的作用。
在历史上,有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得到了诗人们的歌颂和记载,通过诗歌传承了历史的记忆。
除了咏史记事,诗歌也可以成为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的镜子,反映社会变迁、人民疾苦和幸福,承载时代的记忆。
最后,诗歌还具有言志立志的作用。
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诗人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期盼,并通过文字表现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些诗歌作品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和勇气,帮助人们在困境中挺身而出,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之,诗歌在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审美的享受、记忆的传承、人生态度的宣扬。
诗歌鼓舞人们情感,启迪智慧,塑造人的心灵世界,让人们感受美的力量,感悟人生的真谛。
诗歌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诗歌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摘要:一、诗歌的定义与特点二、诗歌对我们生活的意义1.情感表达与释放2.审美体验与艺术享受3.心灵成长与思想启迪4.文化交流与传承三、如何在生活中阅读和创作诗歌1.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类型2.培养诗歌鉴赏能力3.创作个性化的诗歌作品正文: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内涵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意境。
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与释放的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喜怒哀乐,而诗歌正是我们表达内心情感的载体。
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爱情的忠贞,也可以倾诉痛苦、失望和悲伤。
诗歌帮助我们释放情感,使我们心灵得到舒缓与慰藉。
其次,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审美体验和艺术享受。
诗歌中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艺术世界里。
我们可以在诗歌中欣赏到山水美景、体验到人生百态,感受到诗人的智慧与才情。
诗歌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美的存在,提升了我们的审美品位。
此外,诗歌还对我们的心灵成长和思想启迪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诗歌作品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人生、哲学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诗歌,我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示,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同时,诗歌还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塑造独立的人格魅力。
最后,诗歌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承的载体,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地域、时代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风貌,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世界和谐。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创作诗歌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类型,如古典诗词、现代诗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
其次,我们要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学会欣赏诗歌中的美感和韵味。
最后,我们可以尝试创作个性化的诗歌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诗歌在我们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既是我们情感的寄托,也是我们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诗歌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诗歌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诗歌结构是指诗歌中的形式和布局。
它可以影响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义。
以下是诗歌结构的几个特点及其作用。
1. 韵律和节奏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诗歌结构的基本元素。
通过选择特定的音节和重音模式,诗人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韵律和节奏可以提升诗歌的美感,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2. 押韵方案
押韵是指诗句中重音音节之间的音韵相似,是诗歌结构中常见的一种特点。
押韵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感,使诗歌更加凝练和易于记忆。
不同的押韵方案也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3. 行与节
在长诗或史诗中,诗歌结构通常包括行与节。
行是诗歌中的一个独立单位,由一行或多行组成。
节则是由若干行组成的更大的单位。
通过行与节的组织,诗人可以展现更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思想发展。
4. 重复和变奏
重复是诗歌结构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使用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子,可以强化表达的效果。
变奏则是对重复进行改变和发展,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
重复和变奏可以增强诗歌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5. 图像与隐喻
诗歌结构也可以通过图像和隐喻来传递意义。
通过组织和排列图像与隐喻,诗人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意象,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寓意。
通过以上的特点,诗歌结构可以为诗歌赋予韵律感、增强表达力、丰富意义、打造形象和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它是诗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诗歌带来独特的美感和文化价值。
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一、诗歌的价值
1、诗歌是一种文学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抒发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诗歌能够将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意,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观点,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3、诗歌也能够赋予人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慰藉,有助于消除愁闷,得到满足。
4、诗歌还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将文字抽象化,将一些话语通过某种变体加以表现,更加形象,令人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二、诗歌的意义
1、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它能够表达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及期望,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思想。
2、诗歌也能够反映人们的审美标准,表达自己的美好理想,对于人们的感情生活、人生起伏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诗歌还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4、诗歌还能够锻炼人们的口才及语言表达功能,能够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
- 1 -。
诗歌的功能概述

品位·经典文艺评论5【作者简介】 王林军,平顶山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俄罗斯图书馆学,阅读疗法。
诗歌的功能概述○王林军(平顶山学院 图书馆,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 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文章概述诗歌的基本功能,人们写诗的原因,诗歌对健康的影响,最后从心理学意义上介绍诗歌疗法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 诗歌;……诗歌疗法;……阅读疗法;……功能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在中国和日本文化中,有一种传统,即离开庭院,在全国漫游,并通过诗歌寻找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出路[1]。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现在诗歌已具备多种功能。
一、诗歌的基本功能(一)审美功能在诗歌中,艺术形象通常更为重要,而信息是次要的。
因此,有时我们并不完全明白诗歌的内容,但我们在形式上喜欢诗歌,对艺术形象产生鲜明的情感体验。
普希金谈到诗歌:“……你可爱的咿呀声,镇定心脏的颤动,减轻我的悲伤。
你的爱抚、引诱,把我带离尘世,进入迷人的远方。
”[2]诗歌以词语的和谐和音乐美驱散了日常的烦恼和灰色的生活,赋予我们审美享受。
(二)预言功能一般来说,古代是将诗歌看作是一种预言艺术。
它不仅可以展望未来,还影响未来。
在凯尔特祭司中,存在特殊的预言诗人阶层,国王和部落首领害怕诗歌的神奇力量,担心歌手的诅咒在他们身上出现。
(三)纯粹的宗教仪式功能托马斯•艾略特(Thomas…Eliot)写道:“许多早期的古代民歌和诗歌追求纯粹的咒语目的:帮助治愈某种疾病,驱除恶灵”。
[3]诗歌很早就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唱圣歌)。
早期的民间史诗很可能是为了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后来被视为一种特别的社会娱乐方式)。
颂歌之所以能继续存在,是因为它与众所周知的社会事件有关。
在没有文字的社会里,过去的说唱演员必须将大量史诗材料保存在他们的记忆中,并能准确再现。
诗歌的功能

诗歌的功能1.诗歌的作用第一,认识作用透过诗歌,我们能了解到史书中不详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还可以认识到一定时代的社会环境、生活风貌、心态流程、理想情趣,从这个角度看,有些诗歌具有史的认识意义。
第二,教育作用一首好的诗歌能够给人以启迪、帮助,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
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第三,审美作用一首好的诗歌应该给读者带去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诗的极致是美。
诗人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对自然、社会、现实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创造出比现实世界的本体更高、更理想的美。
读者在欣赏这些诗歌时自然地获得了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人类型智慧的结晶.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诗在提高人们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我们也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走进诗的殿堂,亲近古代文化,体味欣赏、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口语教学一直是我校所坚持的方针,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水平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香港指定的内地实验聋校,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口语教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古诗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品味诗词、反复吟读,有助于强化口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情感.鉴于此,我们编选了这个校本教材.教材选用了“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50首,我们对所选诗作进行了简要注释,对整个诗歌进行了韵译,并在每首诗后冠以“评析”,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鉴赏能力,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误,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这个同学提的问题,也是有学术性。
古代有一段很有名的文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1、认知祖国语文,传承中华文化。
2、认识社会生活,提高人格品质。
3、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提高思维创造力。
4、开发语言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解释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写景特色及作用

知识梳理
顺序:空间角度(上下、高低、俯仰、远近等) 写 景 技 巧 内容:所见、所闻、所感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方法:正侧、虚实、动静、点面、 白描、工笔、细节、色彩映衬等
常用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
• • • • •
1、双调· 落梅风· 春晚 【元】张可久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黄茑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这首元曲在写景上有何特色? ①动静结合。“湿冥冥柳烟花雾”是静景, “黄茑乱啼蝴蝶舞”是动景。 • ②视觉听觉结合。“湿冥冥柳烟花 雾”“蝴蝶舞”是视觉,“黄茑乱啼”是 听觉。
• 2、处士卢岵山居 【唐】温庭筠 •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 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山居景色上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 答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颔联写一路所见是 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 泉湍急,泉底沙子显露。颈联写遥望是远景,先 动后静,雨暗千峰,幽暗空濛,一条山径曲曲弯 弯通向烟云深处。
• • • • • •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 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 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 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 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 “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 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 伴的动态美。(5分。答出视听结合并 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 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 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 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纪实性诗歌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纪实性诗歌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鲜明的语言、艺术的形象和节奏感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古代文学中,纪实性诗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记录了历史事件、描绘了自然景观,展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探讨纪实性诗歌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我们的影响。
1. 纪实性诗歌的定义与特点纪实性诗歌是指以事实为基础的诗歌形式,它力求真实地描述客观事物,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
与抒情诗和哲理诗不同,纪实性诗歌更加注重表达客观的事实,描绘现实的场景。
纪实性诗歌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首先,它通常采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
其次,它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所描述的事件或场景。
最后,纪实性诗歌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让人更容易被其所描述的情景所感动。
2. 纪实性诗歌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在古代文学中,纪实性诗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表达形式。
在古代社会,人们通过纪实性诗歌来传承历史、记录重大事件、纪念英雄,并且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这种诗歌形式在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
首先,纪实性诗歌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记录历史。
无论是战争、政治变革还是其他重大事件,人们通过诗歌来描述这些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特定的韵律,使历史事件更加具体、形象,并且易于被后人传颂。
其次,纪实性诗歌在古代社会中也被用于描绘自然景观。
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深深体现在了他们的诗歌中。
他们通过纪实性诗歌来描绘壮丽的山川河流、美丽的花草树木,以及多样的动植物。
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此外,纪实性诗歌还扮演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
古代社会没有现代的文字记录方式,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文化和知识。
纪实性诗歌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方式来传递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观。
它们帮助人们记忆过去,保留着文化的根脉。
诗歌小知识

诗歌小知识一、什么是诗歌呀诗歌呢,就是一种很美妙的文学形式。
它就像是我们心中那些跳跃的小情绪、小想法的超级华丽变身。
诗歌可以很短小精悍,就那么几句,却能像一颗小炸弹一样,在你的心里炸开,让你感受到满满的情感或者很深刻的哲理。
二、诗歌的种类1. 古诗古诗可古老啦,像诗经里的那些诗,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古诗有很多种格式,比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之类的。
五言绝句就是每句五个字,总共四句,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
古诗的作者也都很厉害呢,像李白,那可是个超级大诗人,他写的诗又潇洒又有气魄。
古诗还有很多注释、翻译、赏析的东西。
就拿静夜思来说,注释可能会解释“床”在当时可能不是我们现在睡觉的床的意思,可能是一种坐具之类的。
翻译就是把古诗的意思用现代话讲出来,赏析呢,就是去分析这首诗好在哪里,像李白这首诗,用很简单的场景就表达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2. 现代诗现代诗就比较自由啦,没有那么多格式的束缚。
现代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写得特别美,那种对康桥的喜爱和不舍,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
现代诗可以写爱情、写生活的感悟、写对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
三、诗歌的特点1. 富有节奏感不管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有一定的节奏感。
古诗的节奏感可能体现在平仄、押韵这些方面。
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起来朗朗上口。
现代诗虽然不一定像古诗那样严格押韵和平仄,但也有自己的节奏,比如一些重复的句式或者词语的运用,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种节奏能让读者更好地去感受诗歌的情绪。
2. 充满意象诗歌里经常会有很多意象。
意象就是那些带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像月亮在诗歌里常常代表思念,柳树代表离别。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从这些具体的东西中感受到那种抽象的情感。
就像古诗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这个意象就和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了。
诗歌有什么作用

诗歌有什么作用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语言的韵律和意象来表达情感、思想和体验。
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诗歌在人类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在文学、心理、社会等方面产生影响,并且深受人们喜爱。
首先,诗歌具有情感表达的作用。
诗歌是一种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它能够抒发人们的喜怒哀乐。
在诗歌中,诗人会用艺术的手法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词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读者在欣赏诗歌时,会与诗人建立起情感的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能够给人心灵上的慰藉和启迪。
同时,通过诗歌能够增强人们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从而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其次,诗歌具有思想表达的作用。
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它还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工具。
诗人通过诗歌可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切。
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能够使人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欣赏诗歌,人们能够开阔思维,拓展视野,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再次,诗歌具有美的体验的作用。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其中充满了音韵、韵律和意象。
诗歌的语言之美,能够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
通过欣赏诗歌,人们能够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的感觉,这种美的感觉能够让人产生愉悦和快乐的心情。
同时,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也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们能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此外,诗歌还具有社会作用。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通过诗歌可以传递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传播正能量和社会良知,凝聚和传承民族和社会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诗歌也可以成为社会批判的工具,通过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不满和呼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综上所述,诗歌通过情感表达、思想表达、美的体验和社会作用等方面,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诗歌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丰富人们的思维和世界观,提供审美的享受和文化认同感,以及引发社会关注和反思。
诗歌的作用范文

诗歌的作用范文
诗歌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学形式。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赞美诗歌的
力量和作用。
诗歌不仅仅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思考人生、传递思想和启迪心灵的方式。
以下将探讨诗歌的几个主要作用。
其次,诗歌是思考人生的途径。
人类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是无穷无
尽的,而诗歌就是一种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种非常精细的艺术形式,诗歌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传达丰富的思考和哲学观点。
通过对生命、
爱情、时间、死亡等主题的深入思考,诗人能够给予人们新的思考角度和
启示。
诗歌能够让人们反思自身的处境和存在意义,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
的挑战和困惑。
最后,诗歌是一种启迪心灵的途径。
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能够
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诗歌常常使用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通
过对语言和形象的变化和重组,给予读者新的观察和体验。
通过阅读诗歌,人们可以感受到美感的力量,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诗歌可以
开启人们的心灵之窗,引导人们沉浸于艺术的世界,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满
足和启示。
总而言之,诗歌在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表达情感、
思考人生、传递思想和启迪心灵的方式。
通过诗歌,人们可以找到情感的
宣泄和满足,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哲学问题,了解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以及
感受到美感的力量和心灵的启示。
诗歌无疑是一门至高无上的艺术,它继
续激发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作用和特点一、诗歌的作用诗歌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文字的出现便有了诗歌的记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诗歌从原始的劳动号子,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至“五·四”以后到现代的新诗这样一段几千年的多元化发展历史,其思想表现形式和语言展现艺术始终没有背离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轨迹,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所接受。
诗歌学习和运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知祖国语文,传承中华文化。
诗歌是语言文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祖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植根于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参入、社会文人所推动,自始至终传承了着中华文化传统,是祖国语言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诗歌的学习和运用能够使学习者清楚地认识祖国语言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进程;认知传统古老的祖国语言文化的璀璨辉煌、博大精深;认识中国诗歌文化深厚雄浑的人文根基,广博深邃的思想底蕴,形式多样的类型体制,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是西方诗歌文化无法比拟的;进而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弘扬祖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过程中,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2、认识社会生活,提高人格品质。
诗歌以其独有的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不同的诗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出多样化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直接而又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
通过诗歌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时代的变迁,知晓社会历史,认识社会环境,增长社会知识,进而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感受中华语言文字优美和伟大的基础上,开发智力,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提高思维创造力。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诗歌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文学作品。
诗歌作品正是通过奇特的想象,形象的思维,丰富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的形象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思想认知态度为社会所传承,为人民所热爱。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欣赏,能够使人们通过感受文字语言的震撼、文学作品的形象,唤起联想和想象,开发形象思维能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通过人们创新想象力的拓展,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4、开发语言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审美的熏陶,情感的溶合,思想的共鸣。
从语言的度角说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有的简炼直白,有的含蓄婉转;有的放纵恣肆,有的雍容典雅;有的优美浪漫,有的朴素自然。
学习优秀的诗歌作品,可以使人们在欣赏、领悟精彩、规范的语言文字过程中,学习和借鉴语言表现的风格、特点和技巧进行语言练习,锤炼语言艺术,开发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从审美的角度看不同的诗歌作品,通过不同的语言艺术和思想形式,从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反映出社会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
学习优秀的诗歌作品,可以使人们在阅读、欣赏诗文的过程中结合诗文的声调、节凑、韵律,把握诗文诗意,想象描绘情景,体会诗人情感,展开美的想象,体会美的感受,从而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陶冶思想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二、诗歌的特点从原始劳动号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类起源初期的思想情感、语言思维和社会劳动生活;结合诗歌自劳动号子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作用,我们可以感悟到诗歌的基本特点包括思想情感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
思想情感是诗歌的内在特点,是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本质所在;语言艺术侧是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诗歌的具体表现形态。
1、诗歌的思想表现特点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一般也称“观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人对社会事、物的认知观点、裹贬态度等都属于思想的范畴,而所反应出的言词论调、笔墨文字都是其思想的情感表现形式。
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人的这种思想情感。
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无不是为了抒情。
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
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从诗歌的思想表现特点上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感知诗人对社会事、物的认知观点、裹贬态度,进而悟赏诗人以此抒发的思想情感;诗歌习作时应该对客观存在的事和物有一个全面的思维认识,在明确的了自己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着手创作,才能明确、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诗歌的思想表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劳动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来源。
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文字,改变了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创造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字则在丰富和发展人类语言的同时记载了社会生活的境况及发展轨迹,丰富了人类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内容。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最早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从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看来,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生活的需要,起源于获取劳动丰收的愿望,而且,劳动生活直接构成了原始人类文学艺术活动的内容。
因此,作为文学艺术重要内容的诗歌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作家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不是依靠什么先天的本能,而是社会实践的结果。
据《吕氏春秋》的《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这里所描述的“操牛尾,投足以歌”是一种歌舞的形式;而“歌八阕”则是歌舞的内容,表现出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对“遂草木”、“奋五谷”的生活愿望以及“建帝功”、“依地德”的社会状况。
这里歌舞形式所反映的歌舞内容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
诗歌既然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就会受到一定历史时代的制约。
凡是社会制度和人事有重大变迁的时代,凡是新旧变革或社会动荡、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可以通过诗歌的声音,了解当代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好恶爱憎,从而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人生。
就其时代性来说,各个时代不同的诗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这样或那样地带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从不同侧面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诗经》中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有些诗写的是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有些诗则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如《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有些诗完整地记述了奴隶社会人们的具体劳动生活及劳动过程,如《豳风·七月》、《小雅·无羊》、《周南·苤苢》等。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凤·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完整地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了诗人的思想境界。
我国诗歌自《诗经》、《楚辞》后,经唐诗宋词、元曲,至“五·四”,到现代新诗的历代诗人及其诗歌作品,无论其社会发展如何的变化,无论社会斗争和民族矛盾怎样的激烈,无论是怎样的社会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其诗歌或诗句在思想内容上都是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生活。
只有能够在思想内容上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本质的诗歌作品和真实反映思想情感、境界的诗人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存载并流传后世,为后人所研学和赏用。
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便是高度集中地概括了当代封建社会到处存在着的富人纸醉金迷、挥霍无度,穷人挨饿、受冻、受压迫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生活事实;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所造成的社会黑暗现象。
再如:近代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殷夫的诗篇《血字》。
《血字》是一首具有时代特色的著名诗篇,是殷夫于1929年11月为纪念“五卅”惨案四周年而作。
它以一九二五年在上海产生的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为题材,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表示了一个革命者誓与旧世界决战,为新时代催生的豪放气势。
从思想内容上看,诗的前三节表白了对“五卅”运动深切的追思。
诗人以“血液写成的大字”,“斜斜地躺在南京路”、“刻划着千万声的高呼”、“记录着冲突的通过”等诗化的语言,以不同的壮烈场境描写和刻画了“五卅”运动的悲壮画面,再现了“五卅”运动波涛壮阔、声势浩大的斗争情景,用重复的“血液写成的大字”诗句唤起人们要牢记“这个难忘的日子”,记住敌人残酷的罪恶,记住无产阶级在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所付出的血的代价;在借以寄托诗人的哀思的同时,用来唤起和鼓励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诗人在诗的四、五、六节,以“立起来,在南京路走!”“今日他们的天堂”、“他日他们的地狱”等澎湃的气概和洪亮有力的语句称颂了“五卅”运动,抒发了个人激情壮志,表达了自己为时代革命献身的崇高思想。
最后几节诗人在“五卅”运动的归意之下,将“五”和“卅”化为二个血字,通过“二个血字不该再放辉煌”“千万的心音够坚定了”“这个日子应当即刻消毁!”等诗句信念坚定地相信工农民众革命的血不会白流,坚信无产者尽责任、抖精神,在挣脱剥削压迫镣铐的斗争中,向旧世界发出冲锋的号角,用自己必需、切实的战役行动,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终将赢得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