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颗粒聚集以及金纳米探针 微阵列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纳米颗粒聚集以及金纳米探针-微阵列技术研究进展

逄键涛 文思远 王升启#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摘 要 金纳米颗粒

(GNP )探针正引起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GNP 自组装聚集反应的生物检测和微阵列-金标银染检测的最新进展,对GNP 在电化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前沿也进行了探讨。引用文献41篇。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微阵列,生物检测,评述

2005-08-10收稿;2005-12-03接受

本文系国家863资助项目(No.2004BA519A46)

1 引 言

金纳米颗粒(GNP )是直径为0.8~250nm [1]的缔合胶体,具有纳米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宏观量子

隧道效应。按粒子尺寸和聚集情况,GNP 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已被广泛用于光学、电学、电子显微镜检

测的生物分子标记[2]。单个纳米颗粒的尺寸和颗粒间的组装形式,使胶体Au 溶液表现出不同的整体

特征。生物分子可参与到GNP 的聚集和组装过程中,

从而干扰GNP 的原始组装方式。通过胶体Au 溶液最终的物理状态(如颜色、吸光度等)可得到参与组装的生物分子的“质、量”特征,达到检测的目的。另外,GNP 逐渐在生物芯片检测中显现出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本身是纳米尺度的分子操作和组装技术,芯片诊断、纳米检测等技术可以在此得到良好的融合。本文着重就GNP 自组装以及GNP 探针-微阵列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2 生物分子辅助的GNP 聚集和组装

2.1 DNA-GNP 探针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单、低成本是生物检测的重要指标。基于GNP 聚集反应的分子诊断方法能满足这些要求。Mirkin 发现DNA 特异杂交可使DNA-Au 颗粒自组装为复合结构,开创了GNP 用

于生物检测的新领域[3]。GNP 经巯基修饰的短链DNA 修饰成为编码探针[4],溶液中加入目标互补

DNA 后,纳米颗粒发生有序、可逆的聚集反应[5]。聚集后溶液颜色发生红7桃红7紫色变化,几小时出

现桃灰色沉淀(DNA-胶体金沉淀)。该现象是DNA 介导的胶体-胶体键合,其过程是可逆的。系统在没有优化的情况下能检测10fmol 的寡核苷酸。

DNA 修饰的GNP 以非交联结构聚集,对于颗粒表面结合的杂交体末端错配有很好的选择性[6],可

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进行检测。5个人瘤细胞系的基因组DNA 的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质谱、直接测序)一致。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为SNP 医护现场诊断、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Storhoff 等[7]研究了GNP 距离和光学性质的关系,开发出“杂交-读出”的比色检测方法,鉴别核酸序列。DNA 修饰的金纳米探针识别核酸目标分子后发生颜色变化,可检测到zmol (10-21mol )级的核酸,不需要目

标分子的扩增或信号放大。Sönnichsen 等[8]采用等离子体耦合对金银纳米颗粒间距进行测量,研究了

金银纳米颗粒二聚体的实时组装以及单个DNA 分子杂交的动力学。

“等离子体标尺”可连续监控分子间距离上限达到70nm ,时间超过50min 。

2.2 非标记DNA 检测

双链DNA (dsDNA )比单链DNA (ssDNA )表面负电荷堆积程度高,并且dsDNA 的双螺旋结构使氮(N )、硫(S )等对GNP 亲和性高的原子包埋更深,所以ssDNA 和dsDNA 对GNP 有不同吸附力。

Li 等[9,10]据此设计了基于Au 颗粒聚集反应的核酸杂交比色检测方法。ssDNA 可吸附负电荷纳米金颗第34卷

2006年6月 分析化学(FENXI HUAXUE ) 评述与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6期

884~888

粒,其结合速率与序列长度和温度有关。GNP 吸附ssDNA 之后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盐离子引起的聚集反应。纳米颗粒对核酸的吸附为静电作用,不需要对Au 颗粒、探针或靶序列进行共价修饰。目标

分子和探针的结合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其杂交时间少于1min ,

整个检测只需5min ,不需借助仪器可检测到小于100fmol (10-15mol )靶分子。

2.3 蛋白质检测

标准凝胶免疫测定(SPIA )是基于GNP 的生物特异性聚合和分光光度技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Dykman [11]报道了一种新型的SPIA 技术方法:采用微量滴定免疫板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阅读器。以15nm Au 颗粒偶联的蛋白A ,检测IgG ,研究比较了新型SPIA 和普通SPIA 。该方法的原理是生物分子-纳米金溶液的消光光谱在目标分子加入前后的变化,可能与Au 颗粒的聚合作用有关。3 GNP 标记与微阵列检测

随着高并行化、微型化检测需求的增长,荧光DNA 芯片在DNA 诊断学方面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荧光检测已被证明为有效可用并得到很好的开发,但它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比如染料的低稳定性、物理化学环境影响到其发光强度、昂贵的检测设备等。基于GNP 标记和银增强技术的微阵列检测技术,方法简单,成本低,信号灵敏、稳定,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微阵列技术在中小型医院的推广和医

护现场检测[12]。

3.1 GNP 标记微阵列检测原理

GNP 与生物活性分子的交联可得到大量新型的标记探针,如:Au-脂质、Au-Ni-NTA 以及Au-ATP 等[13]。GNP 在固体表面的组装定位和金标银增强技术是纳米颗粒-微阵列检测的理论基础。

Csáki 等[14]采用扫描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纳米金颗粒标记DNA 分子在芯片表面的分布和标记情

况。Peschel [15]研究了GNP 的自组装过程及结构性质,尺寸及结构依赖物理性质。DNA 具有独特的识

别能力和物理化学稳定性,可作为GNP 的连接分子。DNA 修饰的Au 胶体颗粒(1~40nm )特异性固定在互补DNA 修饰的固体表面,构建出表面nm 结构。

Au-Ag 染色法是一种灵敏特异的可视化检测技术,源自现代照相技术、组织化学和免疫金技术,经

过近10年来的优化组合,现已得到广泛应用[16]。Ag 在Au 标记位点特异性沉淀,是一种光学或电子显

微镜下的低放大率可视化方法。Festag 等[17]对GNP-微阵列检测技术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不同的

基底清洁、活化以及封闭方法,并优化了纳米颗粒标记及其他程序。

3.2 XNA (DNA 、RNA )及SNP 检测

Taton 等[18]最先开发出GNP 用于DNA 阵列分析的简单方法,包括寡核苷酸修饰GNP 探针和平板

扫描仪。GNP 标记的寡核苷酸目标分子在固体表面的熔解温度发生改变。寡核苷酸互补序列与单核苷酸错配序列熔解温度的差异,可用于二者的鉴别,选择性是荧光标记方法的3倍。Ag 增强信号放大

方法可提高扫描色度阵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超出荧光系统2个数量级。Alexandre 等[19]提出了一种

新型的比色检测方法,使微阵列技术可能成为用于科研和临床中的高效、低成本检测工具。GNP 通过亲和素结合在生物素化的DNA 上,其结果信号产生于Ag +在GNP 表面的还原沉淀。该比色方法与荧

光检测方法相比较,检出限相当,大约为1amol (10-18mol )生物素化的目标DNA 。Wei 等[20]采用寡核

苷酸和拉曼活性染料标记的GNP 探针实现了寡核苷酸的多重检测。Ag 沉淀形成的Au-Ag 核壳结构可引发染料标记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方法在未优化条件下的检出限为20fmol ,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采用拉曼标签作为窄带光谱指纹,据此可随意设计所需探针,增加了方法的多重和多比

率检测能力。Bao 等[21]提出了一个微阵列检测方法,可进行多重SNP 分型,不需目标扩增和去复杂性。

该方法依赖于GNP 探针的高灵敏度,不需要酶的参与。特异性源于寡核苷酸和纳米探针的两步夹心杂交。用非扩增人基因组DNA 样品检测3个血栓症基因的可能基因型,表明这种多重SNP 检测方法重现性良好。该阵列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稳健,适于多重SNP 的医护现场检测。

3.3 微生物诊断

微阵列已逐步成为细菌检测和鉴定的新方法,具有高并行性检测的特征,但检测方法的复杂性和灵588第6期逄键涛等:金纳米颗粒聚集以及金纳米探针-微阵列技术研究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