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知识点图文稿

合集下载

《教育经济学》课件 (2)

《教育经济学》课件 (2)
分析教育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职业的选择和发展的影 响。
教育与就业机会
研究教育对就业机会的影响,探讨技能需求和教育背景对就业的影响。
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探究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需求和供应的影响,分析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教育政策与市场
教育政策的类型
教育政策的影响
教育公平与效率
1
教育公平的概念
探究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含义,分析教育公平的实现困境和挑战。
2
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
探讨教育公平的政策和实践,研究政府、家庭和学校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3
的内涵和标准,探究教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效率的措施。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教育与职业选择
教育经济学PPT课件 (2)
本课程将介绍教育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探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 教育质量、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经济与教育
经济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探究教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分 析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育与经济效益
教育与收入
讨论投资教育的回报和社会效益, 探索如何实现教育资金的最佳配 置。
研究教育政策的体系和类型,探 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难点和挑战。
探究教育政策对学生、家庭和社 会的影响,分析政策效果和影响 因素。
市场对教育的影响
研究市场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探究市场化教育的模式和趋势。
结束语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和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以便更好地 理解和应对教育经济问题。
研究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 的关系,探索教育对个人和社会 经济发展的贡献。
教育质量的评估
1 教育质量的定义

《教育经济学》PPT课件

《教育经济学》PPT课件

厉以宁
北京出版社
(台)林文达 三民书局
(台)盖浙生 三民书局
厉以宁
上海人民
王善迈
北京师大
邱渊
人民教育
李少元
黑龙江教育
(英)M·布劳格 春秋出版社
(美)E·科恩
华东师大
王显润
中国劳动
王殿峰
中国经济
黄育云、李承武 广西师大
出版年
1981 1983 1984 1984 1985 1988 1989 1989 1989 1989 1989 1992 1992 1995
主要栏目有:
• 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 教育与经济热点问题探讨 • 教育财政与教育资助研究 • 教育供求问题研究 •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效益研究
教育经济方面的网站
• 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China Education Economic Information Net,简称CEE), :// (由北京科技大学建设,代表教育部财务司和财政部 教科文司负责项目系统建设及网络运行维护工作)
(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几个比较权威的定义:
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 育领域中经济运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6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2(177). )
2.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 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王 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主要包括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的

教育经济学PPT的讲义-22页PPT资料

教育经济学PPT的讲义-22页PPT资料

也就是说,教育有成本问题。认识到教育 成本问题,是我们研究如何为教育提供充足资 源的基本前提。
5.现代学校制度是 保障学校经营的制度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入世后教育 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学校的办学行为乃至教学过 程有了更新和更深的经济学特质。
学校运作与管理的较多环节开始出现了与市 场密切相关的经营行为,学校经营成为学校实现 教育经济价值和培养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二)教育经济学回答三个问题
为什么需要教育(教育为什么具有经济价值)? 如何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 如何有效运行学校?
以此形成六个基本主题——
(三)本课程的六大主题
为什么需要教育(Why do we need education ?)
一、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教育经济思想萌芽 (二)近代教育经济思想 (三)二十世纪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及教
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四)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二、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展开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学科研究的基本假设 经济学假设: 稀 缺:相对于人的欲望 经济人:理性、利益、最大化 教育学假设: 人可以改变 人具有可教性
(四)由六个基本主题而展开的 课程内容
绪论 第一章 教育与资本 第二章 教育与消费 第三章 市场、政府与教育 第四章 教育投入 第五章 教育成本与价格 第六章 现代学校制度 第七章 学校经营与策划 第八章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 第九章 学校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谢谢大家!
zhxmswu
创新学校制度,适度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 某些有益因素而构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 自身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制度已然成为教育经 济学研究难以回避的主题。

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

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

教育经济学第一章1.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学思想:教育的的社会经济功能: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在生产中加以考察。

其一,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

通过教育可以非熟练的劳动培养训练为熟练劳动力,改变人的劳动能力性质,提高人的劳动能力质量;其二,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教育作为一种服务形式,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一般性质的劳动力,加工训练成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这使得教育成为大生产条件下培养和提高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其三,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能力变换的能力,使工人能够适应不断变换的劳动需求,以便较为自由地选择职业并适应职业的变换。

2.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

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

”这就说明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是由于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意义: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3.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之一(代表思想: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李斯特把资本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

精神资本是人们对于前任在科学和艺术、智力培养、生产效能等方面的进步和一切发现、发明、改进和努力等累积结果的领会。

这种领会的深刻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以所有有关下下一代的教育方面的支出虽然都是对于现有价值的消耗,但却会促进生产力的增长,国家对于物质资产应有所放弃或牺牲,以使将来的利益获得保障。

与此划分相对应,把一国之中最重要的工作划分为:精神工作和物质工作,且这两种工作相互依存。

4.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1924年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

教育经济学PPT

教育经济学PPT
#
(3)明瑟 美国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雅各布·明瑟。
1922年出生于波兰,1948年到达美国。他于 1950年在爱墨里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7在 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除了其他地方 短暂的逗留,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在 哥伦比亚大学度过的。明瑟是第一位使用要 简单、易于操作的经济学模型来系统地阐述 和解释劳动力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家。
增长理论研究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如何向发达经济过度。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国民收入在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土 地)之间或不同个体(如家庭、个人)之间的分配,前者可称为要 素收入分配理论,后者可称为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总之,20世纪50-60年代,在宏观方面,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 发展的作用成为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在微观方面, 收入分配理论开始关注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 这些理论上的进展有力的推动了教育经济学的产生。
#
(2)贝克尔 贝克尔也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是一位思 维敏捷的经济学家,以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 歧视、家庭、婚姻、犯罪、吸毒及政治、法 律、道德等非经济行为而著称。
他的人力资本思想几种体现在《人力资本 ——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1964年)一书中。
与舒尔茨不同,贝克尔是从微观(即个人 或企业)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的作用。
#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因此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标志着教 育经济学的形成。
教育经济学专著和一批教育经济学
研究论文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也 是教育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标志。

教育经济学课件

教育经济学课件

教育经济学河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段宝霞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教育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教育与就业第六章教育投资第七章教育投资负担第八章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第九章教育成本第十章教育收益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1.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3.经济规律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和特点(二)教育投资(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利用效率1.宏观层次2.中观层次3.微观层次(四)教育成本与效益(五)教育需求与供给(六)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七)人力资本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教育经济思想(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1.管仲2.孔子3.孟子4.柏拉图(二)古典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1.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2.魁奈(Francois Quesnay)3.亚当¡¤斯密(Adam Smith )4.萨伊(Jean Baptiste Say )特别强调人才尤其是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

认为教育可对人们的性情起陶冶作用,良好的教育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最能增进国家财富¡±。

(三)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1.李斯特(Friedrich List )所有关于下一代的教育方面的支出虽然都是对现有价值的消耗,但却会促进生产力的增长。

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下一代的教育,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的。

《讲教育经济学概述》课件

《讲教育经济学概述》课件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
总结词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认为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详细描述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此外,教育还可以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社会财富。
教育成本与收益
总结词
教育成本与收益是教育经济学中用于评估教育投资价值和效益的概念。
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关注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研 究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有 效利用。
教育政策与改革研究
对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政策进行深入分 析,提出改革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 参考。
教育与科技进步研究
探讨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如 何通过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国 家创新能力。
2023
REPORTING
详细描述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资源分配与管理方面的应 用主要包括资源优化配置、投入产出分析、 绩效评价等。例如,通过比较不同投入方案 的成本和效益,可以制定最优的资源配置方 案;通过绩效评价,可以监测教育机构的教 学质量和运营效率,为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教育产业的发展与改革
要点一
总结词
教育产业的发展与改革是当前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旨在推动教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教育经济学在全球背景下的研究重点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 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教育不平 等问题,将是教育经济学未来的研究重点。
教育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教育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
教育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 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认知发展等方面的规律,为教 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经济学》课件

《教育经济学》课件

1
资源效益
帮助学校和政府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更高的资源效益。
2
教育公平Biblioteka 研究如何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减少教育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3
经济增长
揭示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正向影响,推动国家的繁荣。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投入与产出
研究教育机构投入教育活动的资 源和产出的关系。
教育经济政策评估
教育市场与竞争
3
实施监测
持续监测教育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结论
1 重要学科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社会繁荣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3 未来发展
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决策和改革的理解与应用。
《教育经济学》PPT课件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资源配置和影响教育决策的经济原理的学科。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
1 资源配置
研究如何高效地分配有限 的教育资源,以实现最佳 的教育结果。
2 经济原理
3 社会影响
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教育 活动中的决策制定和行为。
探讨教育活动对个体和社 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育经济学的重要性
• 教育经费 • 师资力量 • 教育设施
教育产出
• 学生成绩 • 学生就业率 • 社会效益
教育市场与竞争
教育质量 学费 招生政策
公立学校 相对稳定 低廉 按照规定招生
私立学校 竞争激烈 较高 自主招生
教育经济政策评估及改进
1
政策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评估教育经济政策的效果与影响。
2
改进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教育经济政策的建议和方案。

教育经济学(靳希赋)读书笔记 第一章

教育经济学(靳希赋)读书笔记 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1.知识概念图2.内容精要学科性质:○1经济学:对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社会研究。

(稀缺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人类做出最优的选择)a.经济理性人。

b.效益最大化(边际效益)。

c.机会成本。

○2教育学: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3教育经济学:部门经济学。

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规律和理论,以及经济学的计算模式和方法,观察研究教育部门中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最大贡献:把经济学的数量计算方式引入教育学中)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并用数量形式来表示。

○1教育与劳动在生产○2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3教育与智力开发,科技发展○4数量统计和计算方法学科体系:○1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学科历史。

○2学科确立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阐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4微观层面的教育与经济。

○5人力资源配合及报酬。

○6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规划制定及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

研究方法:○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2经济分析法○3教育研究法○4经济计量法和教育统计法(数量方法)○5比较方法○6概算法(估算法,简化法)研究原则:教育经济学必须以科学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为基础。

○1学科思想性与学科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批判与吸收相结合的原则。

学科的兴起与开拓:○1理论根源:西方教育经济学是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影响下的产物。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计量经济学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导致了西方经济学的诞生。

)○2社会条件: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是以现代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其社会条件的。

○3国际政治背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与建立反映了资本集团的经济利益和要求。

学科的发展历史:○1萌芽时期:苏联的斯特鲁米林—1924《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美国哈弗大学教授沃尔什—1935《人力的资本观》○2形成时期:英国韦锥—1962《教育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国际经济学会讨论—1963《教育经济学选集》舒尔茨,丹尼森。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PPT文档资料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PPT文档资料
大学 2820 高中 8806 差距 -5986 -9274 年龄 50 60 大学 42448 41258 高中 26880 26819 差距 15568 15599
年龄 18 20
4135 13409
30 40
25684 21508 34500 26729
4176
64
43877
26779
17034
14


[美]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舒尔茨(T•W•Schultz)1902年4月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 州阿灵顿。1930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衣 阿华州立学院任教,1934年起任该院经济、社会学系主 任。1943年后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曾任该大学经济学系 主任职务。1960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9年与 威廉·阿瑟•刘易斯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3) 人力资本理论的新进展(1980-)
a) b)
代表人物:Romer, Lucas 主要贡献:通过将知识发展和人力资本积 累内生化,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和各 国收入差异的原因
11
人力资本理论
2. 人力资本的概念

资本:人们通过一定的投资活动而取得的获利手段。凡 是预期将来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而在目前一定时 期内付出代价获得的所有物,都是资本 人力资本:凝结在个人身上的、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 价值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和能力


美国在1990年时的人均社会总财富约为42.1万美元, 其中59%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形式(24.8万美元)。从世 界范围来看,人力资本已经占到人均财富总量的64%
12
人力资本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

教育需求:是指人们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获得教育服务的愿望与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的统一。

个人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为了增进知识技能,并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获得较高收入的意愿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教育供给:是一定社会为满足教育需求,通过教育投资组织人、财、物等因素举办的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和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教育产品。

教育资源:指的是全社会的经济资源需要并可能用于教育事业的那部分人力、财力和物力。

教育投资:就是为了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和提高现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同教育投资主体将其经济资源中可能用于教育事业的那部分资源以货币形式投放到教育领域。

教育的间接成本:指社会与受教育者个人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个人间接成本: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上学而未就业可能放弃的就业收入,即机会成本。

生均教育成本:是教育成本的综合指标之一,指平均每名在校生所分担的教育费用。

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出的各类人才投入到生产领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在生产部门中取得的国民收入增长额,抵偿了全部教育投入之后的余额。

教育收益率:是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比较,这是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一个较有效的指标
二、简答
1、教育需求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1、教育需求主体具有多元性和重合性;
2、教育需求对象的双重性;
3、教育需求的预期满足与过程满足的融合。

2、政府调节的主要手段包括:1、为教育供求双方提供信息2、制定和调整教育规划
3、对教育机构的财政拨款
4、必要的行政手段。

3、社会间接成本主要包括: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段的学生如不上学而就业时国家可能获得的税收;教育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设备、如不用于教育而用于其它方面可能获得的利息、租金收入;用于教育的土地、建筑物、设备免除或可能课征的税收。

4、影响教育经济效率的因素:1、无关费用所占的比重2、学校人员的构成3、学校的领导管理水平4、学校物质设备条件
5、合格工作量在总工作量的比重。

5、教育经济效率和教育经济效益有什么不同:
1、阶段不同(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培养出一定的人才。

第二阶段是所培养的人才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在创造社火产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2、范围不同
教育经济效率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教育资源的消耗如何转化为教育的产出,它属于教育的内部经济活动。

教育经济效益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教育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它属于教育的外部经济活动。

3、计算方法不同
教育经济效率的计算是产出除以投入,用除法,其公式为:
教育经济效率=教育成果教育成本
教育经济效益的计算是产出减去投入,用减法,其公式为:
教育经济效益=教育收益—教育成本
4、研究意义不同
研究教育经济效率是为了降低人才培养成本
研究教育经济效益是通过对教育经济价值的正确评价,提高人们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使教育能够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6、教师劳动的性质:1、教师劳动是间接的生产性劳动2、教师劳动是专业劳动
7、教师劳动的特点:1、迟效性与长效性的统一2、个体性与协作性的统一3、复杂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8、所谓“耦合差”表现的方面:1、教师劳动价值的多效性和市场调节的唯功能性的“耦合差”2、教师劳动价值的模糊性与市场调节的等值互
三、材料分析
教育、年龄和收入三者之间关系的特点262
1、教育与收入正相关,在任何年龄上都是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所挣的收入就越多
2、不管受教育水平高低,所有人的收入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直到某一年龄达到最大,尔后曲线变平或者开始下降
3、与受教育水平较低者相比,受教育水平较高者的年龄——收入曲线更陡
4、受教育水平较高者达到最高收入能力的年龄要比受教育水平较低者晚,而且他们到退休时的收入水平也比较高
5、由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图是就一国或地区的平均水平而言的,其性状会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其性状也会不同,这说明教育作用力的发挥要受到其它许多条件,比如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的制约。

四、论述题(仅供参考)
1、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投入情况。

151
答:教育投资来源渠道多样化,负担主体多元化,其中政府仍是主要的投资者;义务教育由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但是并未做到免费,学费收入所占比例在某些年份甚至高于高等教育;企业的教育投资虽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从其负担的形式看却不甚合理;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比重大于中央政府负担的比重。

2、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49
答: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基本作用(对参与生产活动的劳动力的培养;为经济发展创新和扩散科学技术)2、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1)经济发展决定了教育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发展决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发展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受教育的人口的数量、决定了人们受教育的平均年
限、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经济发展的目标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影响)(4)经济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对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的制约性;劳动技术结构对教育类别结构、程度的制约;地区经济结构对教育的布局结构的制约)
3、教育收益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启示274
答:1、所有的教育收益都为正。

教育收益之所以较高,原因有二。

一是教育投资最终沉淀于人身上,内化为较高的胜利和心里素质,而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特别是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具有较高的配置能力,他们不仅能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还能优化物力资源的配置。

二是决定于教育的特性,私人投资教育能享受到各种补贴,而非人力资本投资则是个人与机构的权益与责任分明,各级政府机构一般是不会贴钱给个人进行非人力资本投资的。

2、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而且,经济越落后,教育层级越高,二者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3、无论是私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都是发展中国家比中等发达国家高。

4、就私人收益率而言,在三级教育中,小学教育的收益率最高,大学教育的收益率次之,中学教育的收益率最低。

5、竞争部门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高于非竞争部门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

6、教育收益率的长期演变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