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 完整版课件PPT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
知心话 名作动,
指耕种之事
弹琴读书
幽深曲折的样子
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
有时
名作动,划桨
暗含人生际遇之坎坷
形作动,欢喜羡慕
行将结束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
疏通第四段
回去吧
为什么
取独
取独
确实 指做官
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大概 是,正确;非,错误
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遗憾 取独
行人
恨晨光之熹微。
第一段小结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家之急切 自责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家之缘由
文本解读
总结:文章第二段作者抵家后有哪些活动?体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心情和志趣?
抵家之乐 载欣载奔
室内之乐
自酌 怡颜 寄傲 易安
园中之乐
园日涉 以成趣
欣喜若狂
舒适安逸
留连忘返
怡然自得、淡泊孤傲、归隐之志
疏通第三段 停止
驾车 疑问代词,什么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助词
意动,认为...愉悦 意动,认为...快乐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算了吧 寄生 天地之间 何 从心所欲 指生死
什么
立,扶着
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

神仙居住的地方 希望, 留恋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共39张ppt).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共39张ppt).ppt

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或洁身自好的语句,并加以品味。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松菊”是作者淡泊而又孤傲的人格的象征。陶渊明归来时,见 庭院仍有傲霜独立的青松,历寒而愈秀的秋菊,顿感无限欣慰: 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唯我不变。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虽是陋室,却怡然自得,有淡泊明志之意。
用典,“审容膝之易安”用典。北郭先生辞楚王聘,其妻表示支 持,“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后以“容膝”言居室之狭小。 对比,即“寄傲”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审容膝之易安”物质 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鲜明的对比中,突出傲世的情怀。
疑问词,什么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停止
宾前句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包括父母兄弟在 内的内外亲属
连词,来
状后句
状后句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
名作动,用桨划
连词,表修饰
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从本段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自责自悔
自醒自恕 轻松愉快 归心似箭
保洁守志的倔强 对官场的厌恶
开篇连用两个反问句,有何作用?
如果陶渊明来到2023年,他还会说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吗?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拟人、借景抒情。用“无心”形容流云,用“知还”形容倦鸟,把 “云”“鸟”都人格化了,“无心出岫”象征自己无意求富贵而出 来做官;鸟倦飞还巢,象征自己厌倦官场的污浊和黑暗,急于辞官 归田。含蓄地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初步感知
解读题目,了解与辞赋相 关的知识,朗读课文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作者乘舟归家的轻松愉快 归家的迫不及待
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
三径:院中小路。就:近于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
语助词
幼儿
看 树枝指树木
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
寄托傲世的情怀
满 拿 酒器
文体知识
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
①辞更接近于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后来也有若干变 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特点还是保持了下来。 ②赋是有韵的散文,常用关联词,长短句明显增多, 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 “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
订正字音
惆怅 chóuchàng
飏 yáng 熹微 xī
之军事阀,战诸争侯以惠害爱怕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
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 便求之。
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家中孩子很多, 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 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 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 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 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 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 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归去来兮辞(并序)》(34张PPT)

《归去来兮辞(并序)》(34张PPT)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恰逢
因为
表被动
在那时
害怕
距离
收获的东西
酿造
战乱
出使到外地的差事
任命,任用
名作状,到远处
恰逢有出使外地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我贫艰(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地服役。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官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求做彭泽的官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自己使精神被形体役使之后,为什么如此惆怅而独自伤悲?(我)明白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回家为正确的而过去做官是错误的。 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和风徐徐地吹拂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还不亮。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朗读“序”这一部分,概括辞前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请根据序文内容分条概括。
1、叙述了作者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2、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3、交代了写作时间。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回去吧!让我跟外界断绝交游。他们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说说知心话使我喜悦,弹琴读书可以让我快乐,消解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可以探寻那幽深曲折的沟壑,也可以走过那道路崎岖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将要结束。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优秀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优秀课件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北宋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归 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抵押家一时 个的韵欣ou喜韵又脚体是现“游在”哪“求些”“语优句”“当畴中”“?舟”“丘南”“流宋”“休朱” 熹 : 其 辞 义 夷 旷 萧 散 , 虽 托 楚 声 而 无 其 尤 怨
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切 蹙 之 病 。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之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 郡里一位督邮来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 以明心志。
叁 陶渊明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频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肆 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 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 散文家。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
他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 对后代诗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被后世称作“田 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主要作品有: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 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 来兮辞(并序)》。
山水田园,是失意的封建文人最后的精神家园。 在这篇《归去来兮辞》中,你能否读出——
• 痛苦孤寂的诗人, • 在努力自我宽慰,自我疗愈。
• 他内心矛盾挣扎, • 在努力与自己和解!
第一节
何,为什么
身体 役使 何,为什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 形 役,奚惆怅而独悲?
被动句
规劝,挽回
赶上,补救
著名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 ……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全)令种秫 谷(shú :黏高粱,可以做烧酒,), 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坚持) 请种粳( jīng:和大米相同,是稻谷的总 称)。乃使一顷(100亩)五十亩种秫,五十 亩种粳。素简贵(向来简朴自爱),不私事 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告诉)应束带 见之,潜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 小儿!”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兮辞》。
第二节
横木为门,简陋的房屋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 门。省略句(于)
代指隐士住处
形作名,小孩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仅能容纳双膝,
拿起
看 使动,使愉快 形作名,傲世的情怀 知道 形容居处狭小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审 容膝 之易安。
树木枝茎,此指树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纳总结
文言知识——词类活用
眄庭柯以怡颜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使动用法,使……愉快
乐夫天命复奚疑 意动用法,以……为悦/乐
名词作动词,划
形容词作动词,喜欢,羡慕
意动用法,以……为乐
归纳总结
文言知识——文言虚词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之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 他做到了! 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 他做到了!
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
归纳总结
归思



归田

归心
全文内容结构
自责自慰 (缘由)

归途之乐


室中之乐

自安自得 +
园中之乐


出游之乐


厌恶官场
(主旨)
乐天安命
归纳总结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那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几天的彭泽令。当 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 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 绶去职,出于对腐朽制度的不满而归隐,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部分,“序”说明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 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文本研读
飏(yáng) 觞(shāng) 翳(yì) 棹(zhào)

《归去来兮辞并序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并序》ppt课件

没有门路 恰逢
爱惜人才
因为
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
表被动
在那时 战乱
害怕
距离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收获的东西
酿造
动词,到、往
小序译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給自己的生活。孩 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 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 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 吏把爱惜人才当作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 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在那时社会上动荡不 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 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现今一 般说法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
➢ 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之类。
文体介绍
辞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比诗自由,比散文整
齐,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
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恭恭敬敬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的一生
珍惜时间 把握当下
1. 有关陶 渊明的文 学常识, 了解“辞” 的文体特 点。
学习目标
2. 体会陶 渊明厌恶官 场,辞官归 田的决心以 及他热爱自 然、享受自 然的情怀。
3. 理解作者 在文中所表 现出来的 “乐天安命” 思想和隐居 的生活态度。
依恋的样子 回去的心情
造作勉强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等过了没几天
为什么 本性
能(改变)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不愿折节为吏,那冻饿难以忍受,违背本心 就会身心都痛苦。
③“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④“程氏妹丧于武昌”
——亲妹过世,需要去奔丧。
第一层:就职的经过(原因)
第二层: 辞官的原因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程氏妹丧于武昌”
回去吧
意愿、心志 为什么
取独
取独
确实 指做官
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
是,正确;非,错误
大概
遗憾
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取独
行人
晨光之熹微。
第1段·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废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 己让心志被形体役使,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 的错误无法挽回,但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补救。实际上我入迷 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回家是正确的而过去做官是错误 的。
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和风徐徐吹拂着我的衣 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研读第一段
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自责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自悔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自醒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自我宽慰
保洁守志的 倔强以及对 官场的厌恶
主要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 等。
创作背景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四 十一岁的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这 是作者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几天的彭泽 令。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 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 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绶去职, 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就是其回归田 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22张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22张
本段作者从那些角度表现归家之乐的,作者的乐又具体表现为哪 些情绪?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 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 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 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爱闲。
(欧阳修)
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 也。 ……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苏轼.《与苏辙书》)
解题
归去:回归(田园),点明一篇之旨 来:助词,无实义 兮:语气词。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辞:点明文体,可看成是赋的别称,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
2.句式(整散、长短、感叹、反问.... 3.修辞 4.语言风格、节奏 5.语体(口语化、书面语 解题过程:角度+内容+情感
一位已考上大学的学长,回校讲座结束时,欲赠一句诗勉励高三 的学弟学妹努力学习,下面哪句诗文最为贴切?( )(2分) A.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B.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 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 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等到没几天,我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 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造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 人身心都感到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 到心烦感叹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 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 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而顺遂心愿, 写下这篇命名为《归去来兮》的文章。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助词
语气助词
一种文体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于官曰归去,于家曰 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
今一般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
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归去啊”之类。

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比诗自由,比散 文整齐,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 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 为辞赋。 ①以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小节;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 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 ②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 ③注重文采,长于抒情,善于用典。
家叔陶夔,时任太常卿(掌管国家祭
祀礼乐)
以⑧:连词,因为。 见⑨:被。 邑⑩:边远的城镇,相当于现在的县。
亲戚朋友多次劝我去做官,我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 有门路。恰逢有出使外地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 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补充:寒素士人(落魄贵族)
于是怅然①慷慨②,深愧平生之志。犹③望一稔rěn④,当敛裳chá ng⑤ 宵逝⑥。寻⑦程氏妹丧于⑧武昌,情在骏奔⑨,自免去⑩职。
怅然①:失意的样子。
慷慨②:感叹。【古今异义,这里指
感叹;今义:①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如慷慨就义;②不吝啬】
犹③:只。
一稔④:庄稼成熟一次,引申为一 年。稔:谷物成熟。
小序: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和辞官的原因。
我的家境贫困,耕田种植不能供给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多,米缸 里没有余粮,所赖以维持生活的,没有办法解决。亲戚朋友多次劝我去 做官,我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恰逢有出使外 地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 荐),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未停息,心里害怕到远方供 职,彭泽县距离家乡百里,官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因此就请求 到那里。但过了没几天,便有辞官回家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 性天然这样,不是造作勉强得来的。受饥挨冻之事虽然迫切,但违反自 己的意志就会使人身心都感到痛苦。我曾经出仕,但都是为了谋生糊口 而役使自己。于是感到失意、感叹,深感有愧于平生的志愿。还是想等 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衣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 世,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季八月到冬季, 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的事顺遂心意,就写了这篇文章,并命名为 《归去来兮》。时间是乙巳年十一月。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

艺术鉴赏
3.引用典故,仿佛信手 拈来,语如己出,浑然无 用典之迹。 如“悟已往之不谏,知 来者之可追”引用《论语· 微子》楚狂接舆的歌词“往 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稍加点化,形神俱显。
题解
回去吧
归 去 来 兮
回去

语气助 词
全文结构思路:
第一段: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 因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二段:写回家之后的愉悦。 第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 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表达对官场的鄙弃,对田 园生活的向往
自 责 自 悔
已往
出 仕 归 隐
来者
艺术鉴赏
1.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 ,犹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 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 自然真纯可亲。
“《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 ,殊不见有斧凿之痕。” (李格非语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语)
艺术鉴赏
2.丰富而又富于创造的 想象, 尽显浪漫色彩。 本文写于将归之际 ,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 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 ,正显归意之坚和归心之 切。
昨非
今是
具体分析
归途 归 心 似 箭 抵家 欣 喜 若 狂 居室
涉园
留 连 忘 返
舒 适 安 逸
第二段:归家后的怡然自得.
田 园 生 活
内容分析
农 村 生 活 的 乐 趣
和亲戚们谈家常 弹琴读书
准备劳作
驾车出游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段:归田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内容分析
承上而问
自我解答 卒章显志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富贵浮云( 反 ) 恬然自乐(正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共69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共69张ppt)

第一课时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 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 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 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 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作品:《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 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


助词,无义
语气助词
本文分为“序”和“辞”两部分
“序”部分说明了什么呢? “辞”部分又抒写陶渊明怎样的感情?
一种文体
辞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也称楚辞。
①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 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
②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 ③注重文采,善于用典。 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东晋·陶渊明
情境导入
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 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 花源。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 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
前期(41岁以前)
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 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 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 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 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 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知识
“辞”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 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 故又称骚体。到了汉 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特点: ①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 ②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 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③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 ④以四、六字句为主。
兮》 。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文本探究
本文在序中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表层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本原因
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表层原因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题目解说
“归去来兮”就是“回去吧”“归隐吧”的意思。“来”,助词, 无义。“兮”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啊”。“辞”是一种 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源于“楚辞”。
《归去来兮辞》分“序”和“辞”两节: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 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 和归田后的乐趣。
作者简介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 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 也有“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陶渊明隐逸文 化总的风格有三:其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 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文本解析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
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
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
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
平生之志。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彭 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 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 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崇尚自然,不是 勉强得来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 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 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 资术::凭这亲借里指。友经相营劝生计,的叔本父领。举荐。
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脱然:轻快的样子。 以惠爱为德: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见:被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 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乏门路。 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 (替我设法)被委派到小县作官。
稔:庄稼成熟。 敛裳宵逝:收拾衣装,星夜离去。 寻:不久。 程氏妹:嫁到程家的妹妹。 骏奔:像骏马一样奔驰。
因事顺心:因辞官而顺随心愿
只想着等到秋收以后,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
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的第二个
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随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叫《归去来
代表作有诗歌《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 生传》
写作背景
安能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少年时代便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但是,由 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 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他29岁开始出仕,从此13个年头,时 官时隐,做官时间总计不过四五年。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405)最后一次出仕,做了 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 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 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并赋《归 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文体知识
辞和赋的区别:
辞,更接近于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 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赋,是有韵的散文,常用关联词,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 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 -427), 又名潜,字元亮,自称 “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也称“靖节先 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 家、散文家。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出任过 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令。因厌恶官场黑 暗,弃官隐居,躬耕田园。直到晚年,仍不改初 衷,最终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他是我国第一位田 园诗人,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之祖”、“古令 隐逸诗人之宗”。
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他发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 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 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 便弃官归田。
文本解析 ——序言
自由朗读课文,梳理文意, 理解词意。
文本解析
耕植:耕田植桑。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指孩子多。幼稚,小孩。盈室,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满瓶生屋无生。储:家粟维:持境先指生贫家活写寒无。出余第,为仕粮一生。个的活瓶“生原,所”是因盛迫动粮: 词。食,第的二器个皿。 “生”是名词再。 写就职的经过:
风波:战乱。 惮:害怕。 公田:供俸禄的田。 眷然:思念的样子。 欤:语气词。 何则:什么道理呢? 质性:本性。 矫厉:造作勉强。 切:急迫。 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 从:顺随。 人事:指做官。 口腹自役:都是为了谋生糊口 而役使自己。 自役:即“役自”,宾语前置。 怅然:失意的样子。
文本解析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 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 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