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导论 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导论 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导论考试复习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2 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全面理解在环境当中进行资源的开发,然后进行产品的生产,产出品要使用和服务,在使用和服务的过程中,会有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中,。

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也会有些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在进行到环境中的过程,这是一个整体的循环过程。

(2)环境问题分类A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等B 次生环境问题a. 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物种灭绝b. 环境污染与干扰噪声、震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等。

(3)八大公害事件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及SO2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及SO2伦敦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水俣事件:甲基汞富山事件(骨痛病):镉四日市事件: SO2、煤尘重金属粉尘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二全球环境问题1 酸沉降: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H2SO4\HNO3及其前体物SOX,NOX等)通过降水(包括雨、雷、霜、雹、雾、露等形式)或在气流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造成污染的现象。

酸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湿沉降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干沉降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中,环境(Environment,Surroundings)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八大公害事件及其主要污染物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硫氧化物—SO2和SO3烟雾的混合物,空气中的金属氧化颗粒SO2、SO3金属元素即硫酸盐类气溶胶③伦敦烟雾事件:SO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作用下生成SO3及硫酸和硫酸盐气溶胶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NOx及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的二次污染⑤水俣事件:甲基汞⑥富山事件(骨痛病):镉⑦四日哮喘事件:SO2、煤尘重金属粉尘⑧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4、全球性三大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酸雨沉降、臭氧层空洞第三章大气环境1、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暖层、电离层)、逸散层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一个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根据组成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种组分。

恒定组分:氮78.09%、氧20.95%、氩0.93%;可变的组分:二氧化碳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为0-4%以下3、大气各成分的作用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主要成分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次要成分CO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O3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4、环境本底值——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大气环境本底值——未受人类影响下的大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

5、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一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答: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期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充分认知二者之间的坐用与反作用;掌握发展规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的演化..2.什么叫环境问题答: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3.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答:一即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二有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等..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哪些特点答:发达国家:1、环境质量已有明显改善2、部分环境问题未解决;新环境问题又产生..发展中国家:1、生态环境破坏;有环境卫生和大城市污染2、先污染后治理..5.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答:一生态环境问题:1、森林生态功能弱2、草原退化难以根本改变3、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4、水旱灾日益严重5、水资源短缺二环境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严重2、水污染严重3、城市噪声污染严重4、工业固体废物增加..6.解决化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7.何谓生态系统它具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性答:一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二生态系统分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部分..1必要的部分又分为非生物和生物成分两种..前者包括阳光和营养成分;供生产者合成有机物质之用..后者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转变者:生产者又称为自养者;以绿色以绿色植物为主;还有一些能借光合作用生长的菌类..分解者能使生物体分解成为无机物质..转变者是细菌;其作用是将分解后的无机物转变为可供植物利用的营养分..2非必要的部分主要是各级消费者;它是靠生产者的有机物为生的;故又称为他营养者或异养者..对环保的意义:8.何谓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试举例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例子..答:一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二因素:1、自然原因2、人为因素三物种改变引起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改变引起平衡破坏..9.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一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3、物质输入的动态平衡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二对发展农、牧、林、副、渔各业均有指导意义..10.试述当前世界和我国人口状况的特点是什么答:世界:世界人口增长缓慢;各地增长率有很大差别;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大于发达国家;世界人口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率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性别比增高;人口质量堪忧;流动人口增长..11.试述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答: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两极分化;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速.. 12.为什么说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压力答: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人口对能源的影响;人口对水资源的影响..13.什么是适度人口影响适度人口的因素有哪些答: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和经济发展互相适应;这时的人口数量称为适度人口..影响因素:国家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就业情况..14.为什么施用化肥能污染环境应如何防治1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大气污染4土壤污染5危害人群健康防治:1防止农药污染的途径2现有农药合理使用3加强生物防治并推广无公害农药15.试系统分析各类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一、化石燃料的影响1开采过程的环境影响包括开采工人的事故与职业性伤亡以及地面或地面生态系统破坏..前者以井下采煤最为严重;后者则以露天采矿最为明显..2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煤炭运输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在堆存和装卸过程中还会发生自燃或扬尘污染大气环境;并由于浸出水的流失而污染周围水系..因油船事故和油船外排洗舱水而进入海洋的石油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3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煤加工过程中不但在洗选是排出大量洗煤水和干燥时产生灰尘、NOx、SOx;而且在气化和液化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污染物..石油加工过程或炼油厂运转过程中排放的废物数量比煤气化和液化时排放的多10倍以上..炼油厂的原油或精制油产品储库;也可能发生跑油事故..4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化2..热污染首先;水温升高使藻类的繁殖加快和固氮藻的固氮速率增大;使水体各类无机氮含量都增加其二;水温升高使藻类种群结构发生改变其三;水体温度的增加也影响浮游动物的生存其四;在强曾温区内;底栖生物的增加也十分突出其五;由于水体周围气温升高;昆虫苏醒次序更迭;破坏生态平衡3.其他污染物及酸雨二、核电站与环境1慢性辐射的影响问题2放射性废物的环境问题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16.你认为该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答: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利用太阳能;多渠道解决能源供求平衡;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17.你认为人类未来的能源主要有哪些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答:自己发挥: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18.我国目前能源消耗状况有哪些特点能源产量低;人均能耗量少;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构成以煤为主;污染严重;农村地广人多能源供应短缺..19.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1煤的综合利用与燃料改进技术2保护农村生态平衡的能源政策3开发多种能源4节约能源20.试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答:1提高水的利用率;开辟第二水源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3加强水资源管理4增加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21.用哪些指标表示污水的水质答:悬浮物;废水中有机物浓度;pH值;污水中细菌污染指标;污水中有毒物质指标..22.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答:悬浮物;废水中有机农度;pH值;污水的细菌污染指标污水中有毒物质指标.. 23.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有何危害答:·天然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的排入;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这种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繁殖引起死鱼·硝酸盐过量时有毒性;是人得癌症;生畸胎和影响遗传..24.为什么说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可以从海洋中获取大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能源;还能利用海洋空间和发展海洋旅游观光事业..25.海洋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1海水浑浊难以治理2油污染荒废海边旅游区3赤潮危及海洋生物;危害人体健康4污染物堆积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到人体危害健康5热污染影响海域生物及气候26.如何控制海洋污染污染的控制油的包围、回收、化学处理、焚烧2塑料垃圾的防治3赤潮问题的管理27.试分别说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对环境有哪些危害答:1全球变暖会使沿海地区的海岸线变化;会引起气候带的移动;对我国农业;沿海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化均会产生影响..2臭氧层破坏回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植物会受到紫外辐射的影响;还会危及整个水生态系统;同时会使城市的烟雾加剧;臭氧耗竭会使塑料老化;油漆褪色;玻璃变黄;车顶碎裂..3酸雨会使水生生物死亡;会使大面积的森林死亡;酸雨还加速许多用于建筑结构;桥梁;水轮发电和通信电缆等材料的腐蚀;同时严重损害古迹;酸雨还使地面水变成酸性;地下水中金属量也增高;饮用这种水或食用酸性河水中的鱼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8.当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状况如何1全球变暖:约上升0.6℃;气温呈现冷暖交替的波动2臭氧层变化与臭氧洞29.酸雨的基本成分是什么酸雨基本成分:SO2;;NOX30.噪声有哪些危害干扰睡眠;损伤听力;对人体生理产生影响;对儿童和胎儿产生影响;影响动物;损害建筑物..31.噪声有哪些来源如何才能予以控制交通噪声;工厂噪声;生活噪声..从声源上降低噪声;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在接受点阻止噪声..32.什么叫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根据其物理或化学性质;要求必须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和处置的废物;以免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影响的废物称危险废物..33.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对环境有何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体;污染大气..34.试述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的途径有哪些处理:预处理技术;焚烧热回收技术;热解技术;微生物分解技术..处置:排如海洋或其他大的水域;在地面上进行处理..35.试分析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的特点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破坏继续增加;城市环境问题转向室内发展中国家:1人口多;增长快;经济不发达;仍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2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污染问题异常严重3加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4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沿袭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5环境保护已初步受到重视36.试述我国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如何1环境资源的变化趋势:耕地资源继续减少;草原资源继续退化和减少;森林资源供求矛盾仍十分突出;水资源继续趋于紧张;物种灭绝速度可望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2环境污染控制的趋势:环保意识明显提高;许多相关的法规制度出台;不少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复习题二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将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2.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实现污染治理从未端处置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转变..3.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把环境原则贯穿的各类经济活动领域中..4.认真实施l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5.改变消费观念;推行绿色消费方式6.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二、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产者绿色植物、藻类、化能自养菌等2消费者食物链系统3分解者微生物等4无生命物质四、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五、建造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水力发电的一系列优点;国内外都将优先开发水电列人能源开发战略..但在水能开发初始阶段;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破坏..水电工程要建筑大坝;拦蓄河水;以得到垂直落差..于是大片河谷流域成为水库;森林、土地、村庄被淹没;自然风景被破坏;流域生态系统受影响..另外;河水夹带泥沙;流入水库静水区;由于流速小;泥沙逐渐沉积下来..泥沙沉积影响水库功能;使水电站发电量减少;并影响下游的生态平衡..同时水库的建造;使河岸强度降低;易导致滑坡或崩岩;并诱发地震;国内外都有诱发地震的事例;造成水工建筑物被破坏;居民伤亡..一般来说;库区地震的震级较低..所以建造大型水电站必须预先周密考虑;采取合理措施;把危害降到最小程度..六、水体水体是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是由水本身及其中存在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水生生物和底泥等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七、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1.侵占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5.影响环境卫生八、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1减量化2资源化3无害化九、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填埋、焚烧和堆肥..十、环境噪声的来源一交通噪声二工业噪声三建筑施工噪声四社会生活噪声十一、噪声污染的发生必须有三个要素: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接受者..十二、控制的一般原理一噪声源的控制二传播途径的控制三接受者的防护。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环境概念: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为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文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村庄,生态概念:指受环境影响的生物体形成的结构及其与该结构的各种功能关系。

更强调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

2、八大公害:p4名称马斯河谷事件污染物时间地点比利时马斯河谷(长24km,两侧山高90m)美国多诺拉(马蹄形河湾,两边山高120m)英国伦敦情况致病原因公害成因工厂集中、逆温天气、多雾、污染物聚集烟尘,so21930.12几千人呼so2和so3吸道发病,的混合物60多人死亡4天内有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so21948.10so2与烟尘工厂多、雾作用生成天、逆温天硫酸盐气气溶胶,吸入呼吸道和肺部在烟尘金居民烟煤属颗粒物取暖,煤中的催化下,so2含量排除的so2变成高,h2so4,吸烟尘量大,入肺部逆温天气石油工业和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人食用了含有甲基汞的鱼类汽车多,每天有1000t碳氢化合物进入大气,市区空气水平流动缓慢含汞的污水排入海湾,并反应生成甲基汞,进入鱼和贝类体中伦敦烟雾事件烟尘,so21952.125天内4000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20世纪40年代,每年的5~11月美国洛杉矶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水俣事件甲基汞1953年开始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w镇水w镇的患者180多人,死亡50多人富山事件镉(骨痛病)1931~1972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患者超过280人,死亡34人吃含镉的炼锌厂的米,饮用含未经处理镉的水的含镉污水排入河流四日事件重金属粉1970(哮喘病)尘、烟尘,so2日本四日市患者400多人,有36人死亡重金属微粒和so2吸入肺部工厂向大气中排放so2和煤粉尘数量多,并含有钴、锰、钛等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1968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府县患者5000多人,死亡16人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3、环境问题第二次高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答复:① 全球大气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② 无污染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③突发性、灾难性的环境污染事件: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卡农药泄漏事件;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④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⑤外来生物入侵4.两个环境问题的比较p6答:①影响的范围不同。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环境科学导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八大公害事件及其主要污染物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硫氧化物—2和3烟雾的混合物,空气中的金属氧化颗粒2、3金属元素即硫酸盐类气溶胶③伦敦烟雾事件: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作用下生成3及硫酸和硫酸盐气溶胶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的二次污染⑤水俣事件:甲基汞⑥富山事件(骨痛病):镉⑦四日哮喘事件:2、煤尘重金属粉尘⑧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4、全球性三大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酸雨沉降、臭氧层空洞第三章大气环境1、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暖层、电离层)、逸散层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一个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根据组成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种组分。

恒定组分:氮78.09%、氧20.95%、氩0.93%;可变的组分:二氧化碳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为0-4%以下不定组分: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盐类及恶臭气体3、大气各成分的作用4、环境本底值——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大气环境本底值——未受人类影响下的大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

5、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2、、、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大气污染源: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属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可持续性、灾害放大性三、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素质好坏的一种描述四、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2、第一环境问题: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 3、环境问题的阶段:(1)“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早期生态环境问题,时间在人类出现到200多年前的产业革命之间,主要以土地破坏为主(2)“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近代城市环境问题,时间在产业革命到1984年南极发现臭氧层空洞,主要特征为工业化促使城市化与城市问题(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时间从1984年至今,主要特征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五、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经济、社会与发展问题1、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直接与间接的结果2、治理与控制环境污染必须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题七、环境科学研究的任务: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期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充分认知二者之间的坐用与反作用,掌握发展规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的演化。

?第二章一、什么是水循环?作用是什么?1、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作用:(1)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2)水循环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4)通过各种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二、我国水资源的特征与利用情况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2、人均水资源极度贫乏3、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4、水土资源流失严重5、水分利用效率不高三、什么是水体水体是指包括水体本身与其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水生生物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或综合自然体的总称。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材料_按章节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材料_按章节

第一章绪论1、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力或者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2、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换进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任意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3、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 (1) 诞生:标志——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2)迅速发展:标志—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3)学科体系趋于成熟—标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日程》。

第二、三章复习要点1、大地女神(Gaia)假说的观点1)、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不断地、主动积极的对地球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2)、正是上述调节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而此稳定性的实现是基于Gaia系统内部生物的各个部分相互有序、协调的合作。

3)、强调只有把生物和环境看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了解地球。

4)、在地球进化系统中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物质环境,即强调生物对地球进化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和化学组成的调节是该进化系统的自发应变特性,进化本身是渐进和间断地结合。

2、大气圈结构组成,根据海拔不同的分类,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对流层:平均12km平流层:约12-50km中间层:约50-80km;热成层:80-800km逸散层:>800km3自然环境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食物链: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地带分布规律:(p38)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包括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4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要点.docx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要点.docx

环境科学导论题型:1.选择题50分,共25题;2.解答题30分,共33.论述题20分,共1第一章绪论第二节环境问题1.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2从局部扩展到区域一一全球3形式更加多样4具有鲜明的地域性5损害人类的健康和福利,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环境问题分类1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者很少由人为因素的参与。

2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

a.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人类活动引起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他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b.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干扰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其特点是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以后,干扰立即或很快消失.包括噪声干扰,热干扰和电磁波干扰等3.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1人口激增2人类物质消耗需求剧增3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4城市化进程迅速4.八大公害事件及成因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碳及其氧化物, 与大气粉尘结合,使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型烟雾, 导致4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使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病,其中甲基汞中毒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考试题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考试题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考试题环境科学导论第⼀章1.论述地球(⼈类)环境演化的启⽰。

答:第⼀,地球上的⽣命和⼈类的出现,在其必然背后,潜在着巨⼤的偶然性。

第⼆,地球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类社会的出现与发展更是加快了这种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可以预料,有些是难以预料;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不利的。

第三,环境与⽣命的演化具有加速的趋势。

2.怎样理解“环境”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环境的功能和特性。

答: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中⼼事物⽽⾔,作为某⼀中⼼事物的对⽴⾯⽽存在的。

它因中⼼事物的不同⽽不同,随中⼼事物的变化⽽变化。

与某⼀中⼼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事物的环境。

环境⼀词是⼀个相对的概念。

环境的功能:(1)为⼈类⽣存和繁衍提供必需的资源(2)环境的调节功能(3)环境的服务功能(4)环境的⽂化功能环境的特性:(1)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2)环境的变动性和稳定性(3)环境的资源性和价值性3、环境要素、环境结构和环境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答:环境要素——定义: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的、性质不同⽽⼜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环境基质)。

分为⾃然环境要素和⼈⼯环境要素。

环境科学中通常指的是⾃然环境要素。

特点:(1)最⼩限制定律: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的要素所控制。

(2)等值性:任何⼀个环境要素,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只有当它处于最差状态时,才具有等值性。

(3)整体性⼤于个体之和: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产⽣的集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

(4)出现有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环境要素虽然在地球演化史上出现的次序有先有后,但它们具有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特点。

环境结构——定义:环境的各个独⽴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描述总体环境的有序性和基本格局的重要概念。

即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特点:①圈层性:在垂直⽅向上,整个地球环境的结构具有同⼼圆状的圈层性。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第一章1.环境的概念,类型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环境的特性: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研究对象: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研究目的: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思想方法论:整体,系统,综合,复杂第二章一、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二、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1.大气圈:物质组成(1)恒定组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等组成(99.96﹪)。

(2)可变组分:二氧化碳、臭氧和水蒸气,随季节、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3)不定组分:这部分物质在大气中含量变化非常大,如尘埃、硫化氢、煤烟、金属粉尘等。

它们一是来源自然界,二是来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

地球大气富含氧气是生命活动的结果,而它对于生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等;对人类的意义:调节并维持适宜环境,生命基础条件主要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2.水圈人类对水圈的影响:(1)直接影响: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2)间接影响:修建大型水库、大坝,河流渠道化(3)环境问题:水资源匮乏、水质恶化3.岩石圈组成: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33-35km对人类的价值:能源和资源主要问题:能源和资源短缺与耗竭4.生物圈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人类价值:健康营养物主要问题:物种锐减土壤圈:土壤圈是以上四个圈层的交界面,是联系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的枢纽功能: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还具有稳定自然系统的功能(吸附性、缓冲性、氧化还原性和自净功能)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污染三、自然环境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1)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做循环式运动(2)物质循环过程中将发生多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在数量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能量流动的三个基本过程:能量固定过程、分解还原过程、储存与矿化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性、递减性、变动性信息传递的特点:信息量庞杂、信息来源广、信息的性质、形态以及内容丰富信息传递类型:四、自然环境的规律五、地带性规律地带性:自然环境要素(如温度、压力、物质含量等)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呈现出随纬度、经度等发生变化。

金陵学院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金陵学院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2. 群落(population ) :同一时间内,一定区域中不同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形成 的一个集合体。 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的内部都有垂直分化现象,即成层现象。 )水平 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群落的演替——演替(succession)是指群落经过一定历史发展的时期,由一种类型变为 另一种类型的顺序进程。类型——原生和次生。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定律:十分之一定律——生物量从绿色植物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按食物链的顺序在不同营养级上转移时, 通常后一级生物量只等于或者小于前一级生物量的 1/10。 第三章 大气环境 1. 大气结构——对流层: 对流运动显著,四是大气现象复杂多变(100 米减 0.6 度) 。平流 层: 臭氧 ( O3 ) 层, 平流层中空气无对流 , 适于空中飞行。 中间层 (强烈的垂直对流) 。 热成层(暖层、电离层)。逸散层。 2. 大气污染分类——一次污染概念(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 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它们又可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 。二次污 染——(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 染物的物理、 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一般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最常 见的二次污染物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 Ox ) 3.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危害——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飘尘(可 吸入粒子) (IP)小于大于 10μm,沉积在肺泡,导致肺心病、降尘)这些固体的灰尘、烟尘、 烟雾以及液体的云雾和雾滴,它们中一部分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并能被人体吸收而 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它们是有毒物质的载体,使一些气体污染物转化成为有害的颗粒 物或使某些污染物的毒性增强。2 碳氧化合物,CO2 增加温室效应 3、氮的氧化物 NOX(形 成酸雨,光化学污染,消耗臭氧,腐蚀人的呼吸道材料,危害植物)4、碳氢化物,烷烃、烯 烃和芳烃(光化学烟雾)5、硫氧化合物,SO2(硫酸烟雾,酸雨)6、光化学烟雾(特殊的 呛人气味,刺激眼睛和喉粘膜,造成呼吸困难,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萎等)7、含氟、氯 废气,F2、HF,Cl2、HCl(伤害植物,破坏臭氧层) 3. 室内空气污染——5 大杀手(氡、放射性、甲醛、苯、氨) 4. 大气污染类型——性质 A 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O2、CO 和颗粒物,如英国首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环境科学导论复习题(一)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答: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期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充分认知二者之间的坐用与反作用,掌握发展规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的演化。

2.什么叫环境问题答:(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3.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答:(一)即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二)有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等。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哪些特点答:发达国家:1、环境质量已有明显改善2、部分环境问题未解决,新环境问题又产生。

发展中国家:1、生态环境破坏,有环境卫生和大城市污染2、先污染后治理。

5.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答:(一)生态环境问题:1、森林生态功能弱2、草原退化难以根本改变3、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4、水旱灾日益严重5、水资源短缺(二)环境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严重2、水污染严重3、城市噪声污染严重4、工业固体废物增加。

6.解决化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7.何谓生态系统它具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性答:(一)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二)生态系统分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部分。

(1)?必要的部分又分为非生物和生物成分两种。

前者包括阳光和营养成分,供生产者合成有机物质之用。

后者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转变者:生产者又称为自养者,以绿色以绿色植物为主,还有一些能借光合作用生长的菌类。

环境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环境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2、可持续发展3、环境影响评价4、BOD5、土壤背景值6、可持续发展7、循环经济8、TSP二、问答题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噪声控制的技术有哪些?3、水体中主要有哪些污染物??4、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5、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是如何分类的?6、噪声控制的技术有哪些?7、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有哪些?分别可用何提取?8、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三、论述题1、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有哪些?2、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论述环境保护在你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议中的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为活动(包括制订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开发和单个建设项目等)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并进行各种替代方案的比较,提出各种减缓措施,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活动。

4、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

是指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5、土壤背景值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6、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7、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

8、TSP总悬浮颗粒物。

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绝大多数小于100µm。

二、问答题略三、论述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以人类为中心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自然环境:包括地球环境和外围空间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内涵:物质(空气、水、岩石和土壤、动植物、微生物)能量(气温、阳光、引力、地磁力)自然现象(太阳稳定性、地壳稳定性、大气力量、水循环、水土演变等)●人工环境: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城市环境(生态)基本上是人工环境(生态),人工环境对人类的工作、生活、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

内涵:综合生产力、技术进步、人工建筑物和构筑物、人工产品和能量、政治体制、社会行为、宗教信仰、文化与地方因素等。

按范围的由近而远划分:●聚落环境人类居住的地方和活动的中心,聚落环境有院落环境(蒙古包、陕北窑洞、西南竹楼、北京四合院等)、村落环境(农村、渔村、山村)和城市环境(CBD、工业区、居民区)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商业、交通汇集的地方,是环境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地理环境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的总体,位于地球的表层,上到大气圈的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的上部,其厚度约为10~30千米,是由生物、水和大气存在的地方,是生物活动及影响的主要场所。

是现代环境科学重点研究对象。

●宇宙环境地球大气圈以外的环境,又称星际环境。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能够到达宇宙环境。

人类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已认识到宇宙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生存的影响,如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将影响通讯、引发地震和气候变化等。

●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大气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有害气体无法扩散)、伦敦烟雾事件(二氧化硫粉尘)、水俣病事件(汞富集中毒)、骨痛病事件(镉中毒)、四日哮喘病事件(废气)、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的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物群与其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系统。

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

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

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态效率:各种能流参数中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

(常以百分数表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是一种动态平衡。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后,自动调节的极限。

●种群:一个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基本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种群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四个因素制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总和。

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动物、植物、微生物。

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及每一种物种的个体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那些种群能够组合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环境必须取得生态和谐并达到平衡)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一定的动态特征(运动形式有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演替与演化)一定的分布范围(不同群落其生境和分布范围也不同)群落的边界特征(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界限;有的则界限不明显,边界处于连续变动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引起蓝细菌、微小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恶性增值,最终导致水质急剧下降的一种污染现象。

●点源: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指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由排放口集中汇入江河湖泊。

●面源: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由于雨雪淋溶、自身发酵、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大气污染: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光化学烟雾: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应生成的多种污染物的混合物。

最具危害的是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

●酸沉降:某一平面上具有致酸潜势的物质的积累。

包括pH低于5.6的酸性降雨、雪以及雾(霜、雹、露),其中以酸雨为主,它是大气污染造成的。

●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吸附: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优点:效率高、可回收、设备简单缺点:吸附容量小、设备体积大●气体催化净化:含尘气体通过催化床曾发生催化反应,使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的物质●NO x:包括N2O、NO、N2O3、NO2、N2O4、N2O5。

大气中主要以NO和NO2的形式存在简答:1.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一)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的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二)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联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环境的功能:基本功能: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条件。

调节功能:通过调节使得环境的正常功能不被破坏。

服务功能: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减缓灾害等。

文化功能:塑造各民族的特定性格、习俗和民族文化。

3.环境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环境是一个整体系统,环境中各因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局部地区的污染可带来全球的危害资源局限性:地球在宇宙中独一无二,资源有限、对污染物的净化容量有限。

差异性:不同区域环境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变动性和稳定性:变动性是指环境因素的状态和功能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但在一定的时空和条件下,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环境对于外界干扰的自我恢复能力。

时滞性:自然环境一旦受到破坏或污染,其后果是潜在的、深刻的和长期的。

放大性:污染和破坏经过环境的作用后,危害性和灾害性从广度和深度都会明显放大。

4.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的关系与区别?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叫第一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叫第二环境问题。

原生和次生两类环境问题常常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原生环境问题是自然环境本身发展演变而引起的,主要是: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环境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的。

例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

5.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超过5~6个;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6.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会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各营养级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数量将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8.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比较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是相近的。

生态学以研究生物为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为研究对象。

9.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解决现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阐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生物监测或生态监测为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人工生态系统用于污染强化治理和环境快速修复10.对节能的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

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

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其中,技术上可行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上合理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投入产出比;环境可以接受是指节能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指标要达到环保要求;社会可以接受是指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

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广义的讲,节能是指除狭义节能内容之外的节能方法,如节约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力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狭义的讲,节能是指节约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等能源。

11.水污染的现状?(问答)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流经城市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近岸海域亦受到一定污染。

1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水未经预处理超标排放;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已具备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功能,但由于运行经费不到位,造成设施停止不能发挥其应用的效率。

13.黑臭水体形成原因酸;碱:工业废水(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碱、制革);盐: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中和及其与地表作用的产物;N、P1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15.如何减少垃圾场渗滤液的产生?选择集雨面积较小、库容较大、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建设填埋场建造完善的场内集排水导排系统,实施清污分流、覆盖层稳定化和人工防渗,控制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深入填埋区加强填埋作业管理,分区填埋、分区封顶,减少暴露面采用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或渗滤液回灌等技术,减少渗滤液产生限制有机垃圾入场,控制垃圾含水率应低于30%(质量分数)16.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17.细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远比粗颗粒物大的原因细颗粒物本身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细颗粒物易成为其他污染物的运载体和反应体细颗粒物污染可导致低能见度显著降低18.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氯化物均会形成硫酸、硝酸、碳酸、盐酸和有机酸形成酸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