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初识
肺癌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
肺癌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肺癌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是根据p53蛋白的表达程度来评估肺
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选择。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p53免疫组化判读标准:
1. 阳性标记:大于或等于1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即为
p53阳性。
2. 阴性标记:少于1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或肿瘤细胞核未表
达p53蛋白,即为p53阴性。
根据p53的表达情况,可以对肺癌患者进行以下判读:
1. 高表达:大于5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被认为是高表达的。
2. 低表达:大于或等于10%但小于50%的肿瘤细胞核表达p53蛋白,
被认为是低表达的。
根据肺癌p53免疫组化的判读结果,可以指导医生对患者的治疗
决策。
例如,高表达的患者可能对放化疗反应较差,而低表达的患者
可能对某些治疗方法更为敏感。
同时,p53的表达还与患者的预后相关,高表达的患者通常有较差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因此,p53免疫组化判读在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
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价值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尚未发现肺癌特异性抗原,用于检测的肺癌标志物均为肿瘤相关物质。
目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肺癌肿瘤标志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5]:①胚胎抗原:如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②糖蛋白类抗原:主要有糖类抗原19 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 9,CA19 9)、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 、糖类抗原15 3 (carbohydrate antigen 15 3,CA15 3)、鳞状细胞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 Ag) 等;③角蛋白类抗原:包括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fragment antigen 21 1, CYFRA21 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等。
④酶类抗原:主要包括同工酶类,如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astring peptide,ProGRP)、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dolase,NSE)、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谷光苷肽转换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 kinase,TUM2 PK)等[6]。
1 胚胎抗原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记物,是一种分子量为18 000的糖蛋白,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CEA由Gold和Freedman[7]等于1965年从结肠癌和胚胎组织中提取出来的肿瘤相关抗原。
常用肺癌阳性标志物检测
常用肺癌阳性标志物检测常用肺癌阳性标志物包括:①CEA:人体许多部位的腺癌有CEA表达,恶性间皮瘤组织基本不表达CEA,如CEA阳性,则考虑为肺腺癌,一般不诊断为胸膜间皮瘤;②CA19-9:可作为免疫细胞化学诊断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从恶性间皮瘤中区别腺癌,阳性染色反应提示可排除间皮瘤的诊断;③CA125:为一种卵巢癌相关抗原,是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浆液性腺癌的主要标志,可用于卵巢癌复发的早期诊断;④PAS 高碘酸-希夫染色:是辨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腺癌惟一可靠的组织化学方法,各种转移性腺癌在淀粉酶消化后出现强阳性空泡,即可诊断为腺癌;⑤Leu-M1:为抗IgM 的单克隆抗体,霍奇金淋巴瘤R-S 细胞及部分上皮细胞和活化的B、T 细胞等表达。
腺癌阳性可达80%~88%;⑥B 72.3:肿瘤合并糖蛋白。
大多数癌表达,间皮瘤、淋巴瘤、间叶细胞、神经系统肿瘤一般不表达;⑦Ber EP4 (epithelial antigen):间皮细胞不表达,可用于间皮瘤与腺癌的鉴别;⑧HMFG2 (human milk fat globules):腺癌中表达率较高,间皮瘤中表达较低。
常用间皮瘤阳性标志物包括:①keratin、vimen-tin: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即表达细胞角蛋白(kera-tin 阳性率43%),又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 阳性率70%)的免疫组化特征,藉此可以与其他间叶来源的恶性肿瘤相区别;②HBME1 (mesothelial cell):为抗间皮瘤的单克隆抗体,HBME1 对恶性间皮瘤(尤其是上皮型)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③Calretinin:为钙结合蛋白,肿瘤染色强度分0~,按免疫反应的比例如<25%,25%~50%,④50%~75%,及>75%,calretinin 是细胞学中鉴别上皮细胞的首选方法,对上皮细胞最敏感,有证据表明较HBME-1 具有更易着色、细胞比例更高;血栓调治素(thrombomodulin,TM):是一种内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抗凝集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学领域的技术,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信息。
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荧光染色方法来显示出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免疫组化常用于诊断肿瘤包括癌细胞的分类、分级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预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及其意义。
1.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细胞膜蛋白(CD)细胞膜蛋白是细胞膜上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各种肿瘤。
例如,CD20和CD3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的诊断标记物;CD34用于判断肿瘤的血管生成和预后。
3. 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平滑肌组织中的一个标志性蛋白,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平滑肌源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4.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Progest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ER和PR的表达程度可以预测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5.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蛋白常用的TSG蛋白包括p53、PTEN、BRCA1等。
这些蛋白的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TSG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分子异常,对于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基因突变相关蛋白近年来,免疫组化也逐渐应用于检测肿瘤常见的基因突变或扩增,其中包括EGFR、HER-2、ALK、BRAF等。
这些突变和扩增与肿瘤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关系密切。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基因突变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初识ppt课件
评估预后及复发风险
评估肿瘤恶性程度
免疫组化标记物可以辅助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预测患者的预后及复发风险。
监测肿瘤进展
在治疗后,通过定期检测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 情况,可以监测肿瘤是否发生进展或复发。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5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 标记物初识ppt课件
目录
• 肺癌概述 • 免疫组化标记物基础 •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详解 • 肺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 肺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肺癌概述
肺癌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上 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恶性程度相关标记物
恶性程度相关标记 物
用于评估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 后,如Ki-67、p53等。
总结词
肺癌恶性程度相关标记物有助 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 者预后及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Ki-67是一种反映细胞增殖活性 的标记物,其高表达往往提示 肺癌细胞增殖活跃,恶性程度 较高。而p53基因突变与肺癌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 p53有助于了解肺癌的生物学 行为和预后。了解肺癌的恶性 程度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 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肺癌转移相关标记物
要点一
转移相关标记物
与肺癌转移相关的标记物,如VEGF 、EGFR等。
要点二
总结词
肺癌转移相关标记物有助于预测肺癌 的转移风险,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 案提供参考。
要点三
详细描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肺癌 的转移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往往提示 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EGFR)是肺癌靶向治 疗的重要靶点之一,检测EGFR有助 于筛选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提高治 疗效果。了解肺癌是否容易转移对于 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 要意义。
免疫组化
常见肺肿瘤的免疫组化标志物一、肺肿瘤的常用标志物1. 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
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和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和良性肿瘤亦可表达。
CEA 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嗜铬素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的酸性糖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
含量最丰富的是嗜铬素A,另两个是嗜铬素B和嗜铬素C。
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
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
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的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的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
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pan,广谱 CK)--- AE1/ AE3(阳性部位:细胞浆)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和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
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特别是对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的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一、常用标志物1、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
就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与N-乙酰葡萄糖组成得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就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得淋巴细胞(主要就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就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得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
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就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与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与良性肿瘤亦可表达、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就是腺上皮来源得腺癌。
3。
嗜铬素A(chromogranin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就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得酸性糖蛋白家族,就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
含量最丰富得就是嗜铬素A,另两个就是嗜铬素B与嗜铬素C。
几乎所有得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得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得内分泌细胞与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得肿瘤细胞、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 抗原羧基末端得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得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得肿瘤、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得敏感性、4。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pan,广谱CK)---AE1/AE3(阳性部位:细胞浆)。
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与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得肿瘤,特别就是对鉴别与判断转移性肿瘤就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得意义、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与导管上皮得基底细胞以及部分得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与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
ki67在肺癌中的分级标准
ki67在肺癌中的分级标准
Ki-67是一种核蛋白,通常被用作细胞增殖标记物,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增殖活性。
在肺癌中,Ki-67的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Ki-67的分级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低表达,Ki-67阳性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比例较低,通常小于10%。
2. 中等表达,Ki-67阳性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比例介于10%到30%之间。
3. 高表达,Ki-67阳性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比例较高,通常大于30%。
根据Ki-67的表达水平,肺癌可以被分为低度增殖、中度增殖和高度增殖等级。
这些级别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分级标准外,Ki-67的表达水平还可以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一起使用,如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来综合评估肺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Ki-67的分级标准可能会因医疗机构、病理医生和研究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进行准确评估。
同时,Ki-67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未来可能会有新的标准和方法出现。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一、常用标志物1、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就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与N—乙酰葡萄糖组成得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就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得淋巴细胞(主要就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就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得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
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就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与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与良性肿瘤亦可表达。
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就是腺上皮来源得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就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得酸性糖蛋白家族,就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
含量最丰富得就是嗜铬素A,另两个就是嗜铬素B与嗜铬素C。
几乎所有得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得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得内分泌细胞与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得肿瘤细胞。
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得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得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得肿瘤。
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得敏感性.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pan,广谱CK)--—AE1/AE3(阳性部位:细胞浆)。
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与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
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得肿瘤,特别就是对鉴别与判断转移性肿瘤就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得意义。
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
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与导管上皮得基底细胞以及部分得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与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因此,可用于鳞癌与腺癌、间皮瘤与腺癌得鉴别诊断.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间皮;鳞癌、大细胞癌、移行细胞癌、间皮瘤阳性。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化标记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化标记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肺癌类型,其特征是细胞体积小、核-浆比高、细胞核略大、染色质深染,通常呈现出明显的神经内分泌现象。
免疫组化标记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肿瘤细胞中的特定分子标记物,可以辅助诊断和判断肿瘤的类型、预后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小细胞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标记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TTF-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在正常肺组织中主要在甲状腺和肺泡上皮中表达。
在小细胞肺癌中,TTF-1的表达呈现阳性,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志。
研究发现,TTF-1阳性小细胞肺癌更容易发生胸膜腔转移和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Hiroshima K, et al. Expression of 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 in 402 consecutive lung carcinomas: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molecular phenotypes. Clinic Cancer Res. 2003;9:2118-2124.- Zhang Y, et al. 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 expression in breast carcinomas. Am J Surg Pathol. 2010;34:1881-1885.2. CD56(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CD56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
在小细胞肺癌中,CD56的表达呈现阳性,可以用于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参考文献:- Fujiwara T, et al. Expression of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 protein i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its implication in cell adhesion and drug resistance. Cancer Res. 1993;53:5269-5273.- Ishiwata T, et al.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 i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and its involvement in cell motility and invasion. Cancer Res. 1996;56:5902-5910.3. Chromogranin A:Chromogranin A(CGA)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中广泛表达。
看懂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看懂常见免疫组化指标在当前精准医疗的时代,免疫组化(IHC)在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
利用好肿瘤IHC,将使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轻松许多。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
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可达50%-75%。
免疫组化(IHC)是免疫学与组织化学两种技术的结合,基本原理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再用显色剂显色以达到标记细胞的某种抗原物质的定性/定位检测技术。
一、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细胞角蛋白(CK):CK7/CK18:标记腺上皮,通常在腺癌中表达。
CK14:标记肌上皮,用于鉴别肿瘤基底细胞上皮和肌上皮。
CK5/6: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胆管上皮阳性。
CK20:标记胃肠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用于胃肠道腺癌。
上皮膜抗原(EMA):低/未分化上皮高表达;常存在于间变大细胞/恶性横纹肌样瘤。
P504: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
HMB45:存在于恶性黑色素瘤。
二、间叶源性肿瘤标记波纹蛋白(Vimentin, Vim):细胞中间死蛋白抗体,多数软组织肿瘤均可表达,但肌纤维较明显,在一些上皮性肿瘤也有阳性反应,作为间叶与上皮源性鉴别一线抗体。
结蛋白(Desmin, Des):存在于平滑肌/横纹肌。
肌动蛋白(Actin):平滑肌/血管内皮/肌上皮。
肌球蛋白(Myotlobin)/肌红蛋白(myosin):横纹肌。
CD34:血管内皮,通常用于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
CD117:诊断胃肠间质瘤。
三、神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标记神经内分泌肿瘤标记:Syn 突触素/NSE/嗜铬蛋白颗粒A(CgA)。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一、常用标志物1、 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
就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与N—乙酰葡萄糖组成得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就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得淋巴细胞(主要就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就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得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就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与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与良性肿瘤亦可表达。
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就是腺上皮来源得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就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得酸性糖蛋白家族,就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
含量最丰富得就是嗜铬素A,另两个就是嗜铬素B与嗜铬素C.几乎所有得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
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得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得内分泌细胞与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得肿瘤细胞。
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得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得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得肿瘤。
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得敏感性。
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pan,广谱CK)-—- AE1/AE3(阳性部位:细胞浆)。
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与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得肿瘤,特别就是对鉴别与判断转移性肿瘤就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得意义.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
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与导管上皮得基底细胞以及部分得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与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免疫组化是一种通过使用抗体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在临床上,免疫组化常被用来帮助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肿瘤,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临床常用的免疫组化指标。
1. 细胞增殖标志物:包括Ki-67、PCNA(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等。
这些标志物能够反映细胞增殖的活性,利用免疫组化可以定量检测细胞核中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评估肿瘤的生长速率和预后。
2. 细胞凋亡标志物:包括Caspase-3、Bcl-2、Bax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活性和程度,有助于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3.免疫细胞标志物:包括CD4、CD8、CD20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来鉴定和分类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对肿瘤的抗击能力。
4.转录因子: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等。
这些标志物用来评估激素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指导激素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5.肿瘤抑制基因标志物:包括p53、PTEN(磷酸酯酶-蛋白激酶液体增殖自然抑制物)等。
这些标志物用来评估肿瘤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和功能异常情况,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6.肿瘤相关抗原标志物:包括CEA(癌胚抗原)、AFP(α-胎蛋白)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作为肿瘤的检测和监测指标,在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评估肿瘤的预后。
7.血管生长因子:包括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对指导抗血管生成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8.炎症标志物:包括NF-κB、COX-2等。
这些标志物反映了肿瘤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9. 细胞骨架和黏附分子:包括CK(细胞角蛋白)、E-cadherin等。
这些标志物用于评估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初识
第9页
3
PA R T
神经内分泌癌惯用标识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初识
第10页
1 CgA、Syn 和CD56
肺内分泌性肿瘤 包含经 典类癌,非经典类癌、 大细胞癌及小细胞癌, 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而 大细胞癌 诊疗则常需要 结合免疫标志物。CgA (嗜铬素A)、Syn (突触素) 和
CD56 是最惯用神经内 4
TTF-1 和 Napsin A 是当前诊疗肺腺癌最 优异抗体组合之一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初识
第5页
3 肺腺癌其它惯用免疫组化标识物
CK7(cytokeratin-7)、 细胞角蛋白7
1.敏感性高,近100%肺腺癌 表示 2.特异性差,>30%肺鳞癌阳 性,表示广泛见于乳腺、胃、卵 巢、胰腺、子宫、尿路上皮等 各种器官和部位 发生腺癌 3.转移性结直肠腺癌常阴性
分泌标志物组合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初识
CgA(嗜铬素A):一个位于基质中大
分泌颗粒蛋白,在肿瘤细胞胞浆中呈不
1
均匀表示甚至不表示,在大多数含有大 量分泌颗粒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肿瘤中
呈强阳性
2
Syn(突触素):一个突出囊泡膜蛋白,
在全部正常和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均可
出现,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广泛表示。
肺泡表面糖蛋白( SPA、SP-B)
1.主要见于含有Ⅱ型肺泡 上皮细胞/ Calar 细胞分 化特 征腺癌(分化很好) 2.在差分化肺腺癌经常表 示缺失,比如起源于较大支 气管、含有杯状细胞特征 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 样腺癌等)
Cam5.2(CK8和 CK18)
1.100% 肺腺癌阳性 2.约 35% 肺鳞癌和 20%大细胞肺癌阳性 3.其它器官腺癌也几乎均 表示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肺癌病理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以检测肺癌组织中的特定分子标志物,从而帮助确定肺癌的诊断和分型。
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包括细胞角蛋白、肿瘤标志物、细胞增殖指标等。
例如,通过检测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可以确定肺癌的细胞来源和类型。
肿瘤标志物如细胞表面抗原(如
CK7、CK20)和肿瘤相关抗原(如CEA、NSE)的表达可以
帮助区分肺癌的类型和分级。
此外,细胞增殖指标如Ki-67的
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有助于判断肺癌的恶性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以通过染色反应来显示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在肺癌病理诊断中,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包括免疫组化ABC法和免疫组化热敏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染色反应的
强度和位置来确定标记物的表达情况,进而判断肺癌的类型和分级。
总的来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肺癌病理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肺癌诊断和分型结果,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化标记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化标记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肺癌类型,占据了所有肺癌病例的15%。
免疫组化标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的存在与否,从而帮助医生确诊和评估疾病。
对于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鉴别该肿瘤与其他类型的肺癌。
一种常用的标记是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它是一组细胞骨架蛋白,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
小细胞肺癌细胞通常呈现强阳性的细胞角蛋白表达,这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肺癌进行区分。
另一个常用的标记是CD56,它是一种神经细胞黏附蛋白。
CD56通常在小细胞肺癌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其他类型的肺癌中很少见。
因此,在免疫组化标记中检测CD56的表达可以帮助确认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除了细胞角蛋白和CD56外,神经内分泌标记也常用于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化标记。
由于小细胞肺癌细胞常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如分泌神经肽和激素,因此检测神经内分泌标记的表达可以帮助确定该肿瘤的类型。
常用的神经内分泌标记包括类胰岛素瘤多肽(chromogranin 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酮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免疫组化标记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PD-L1的高表达与免疫治疗的潜在有效性相关。
因此,在免疫组化标记中检测PD-L1的表达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综上所述,免疫组化标记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细胞角蛋白、CD56、神经内分泌标记等的表达,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并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组化标记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准确和重要,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其意义(2)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其意义(2)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本文将继续介绍一些常用的免疫组化指标。
1. Ki-67Ki-67是一种核抗原,可以衡量细胞的增殖指数。
它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Ki-67表达水平越高,说明该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越快。
因此,在肿瘤研究和诊断中,Ki-67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物。
在乳腺癌、肺癌、胃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Ki-67的表达水平都被证明与预后密切相关。
2. CK5/6CK5/6是一种细胞角质蛋白,主要表达在基底细胞和基底细胞衍生的上皮细胞中。
在乳腺癌中,CK5/6通常表达在基底细胞型乳腺癌中,具有较好的诊断和分子分型的价值,有时还可以用于判断三阴性乳腺癌的类型和预后。
3. ERER是雌激素受体的简称,主要表达在许多组织和器官中。
ER的阳性率对于乳腺癌的分类、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ER阳性的乳腺癌通常具有较好的激素依赖性,这种癌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雌激素药物的使用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ER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来进行。
4. PRPR是孕激素受体的简称,主要表达在乳腺的上皮细胞中。
PR的阳性率也是衡量乳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ER类似,PR阳性的乳腺癌也具有较好的激素依赖性,这种癌症的治疗也是通过抗雌激素药物的使用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PR的检测方法同样是通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来进行。
5. Her-2Her-2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主要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Her-2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Her-2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来进行。
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可以使用单克隆抗体药物来治疗,这种药物通过靶向Her-2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6. CD20CD20是一种B细胞特异性膜抗原,在B淋巴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CD20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晚期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PA R T
肺鳞癌的常用标记物
p63
1.> 90% 的肺鳞癌 p63 呈强烈核表达,必须为弥 漫性表达 2. 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 为10% ~ 33%,常为局 灶性 3.在内分泌肺癌中:类癌 <6%,大细胞肺癌15%, 小细胞肺癌22%
1 p63与p40
1.敏感性同p63,鳞癌 96.8%阳性 2.特异性高于p63,腺癌 3%阳性,且常局灶表达 3.内分泌肿瘤中,类癌不 表达,大细胞肺癌3.6% 4.间皮瘤2.4%
p40
DSG1
1.85% ~ 90% 的肺鳞 癌表达 DSG3, 2.几乎不表达于肺腺癌 (﹤ 2% )
1
2 DSG1 桥粒芯蛋白抗体-1 与CK5/6
CK5/6
2 3
1.75% ~ 100% 的肺鳞 癌表达 CK5 / 6,其表达 与鳞癌的分化、分级无关 2.2% ~ 33% 的肺腺癌 可表达 CK5 / 6,但常呈 局灶性低水平表达。 3.75% ~ 100% 的胸膜 上皮样恶性间皮瘤也表达
TTF-1 和 Napsin A 是目前诊断肺腺癌最 优秀的抗体组合之一
3 肺腺癌其它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
CK7(cytokeratin-7)、 细胞角蛋白7
1.敏感性高,近100%肺腺癌 表达 2.特异性差,>30%肺鳞癌阳 性,表达广泛见于乳腺、胃、卵 巢、胰腺、子宫、尿路上皮等 多种器官和部位 发生的腺癌 3.转移性结直肠腺癌常阴性
的抗体组合可以进行鉴别诊断。W OLeabharlann 2 肺腺癌与转移性腺癌鉴别
肺腺癌常常需要与转移性结直肠 腺癌鉴别,对于大部分肺腺癌,利 用肺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如 CK7、 TTF-1 和 Napsin A, 以及肠癌特异性标志物如 CK20、 CDX2 等易与转移性结直肠 癌鉴别诊断。
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初识
1
PA R T
肺腺癌的常用标记物
1 TTF-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 甲状腺转录因子-1
1.TTF-1 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 一, 80%肺腺癌(+) 2.与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分化越差则越可能 表达缺失,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 细 胞特征的腺癌近100%阳性 3.鳞癌通常不表达TTF-1 4.TTF-1 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 括类癌、50% 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 90% 的小细胞肺癌 5.转移性肺癌中,除了甲状腺癌近100%阳性, 少量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乳腺和结直 肠的腺癌也表达,但所有类型肾细胞癌均不 表达
注: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用单克隆抗体
法鉴定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同一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2 Ki-67(增殖指数)
1.Ki67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其功能与有 丝分裂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中是不可缺少 。 2.Ki67标记的是处于增殖周期中的细胞。该标记 阳性率越高,肿瘤生长越快,组织分化越差,对化 疗也越敏感。 3.Ki-67 对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诊断和分级双重 作用。如典型类癌 的 Ki-67 增殖指数≤5% ,属 于低级别 ,非典型类癌 为 5% ~ 20% ,属于中级 别 ,大细胞肺癌通常≥60% ,属于高级别。
2 Napsin A (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 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
1.80% 的肺腺癌表达 Napsin A 2.与TTF-1相似,Napsin A 在肺腺癌中 表达也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具有相关 性 3.3%肺鳞癌表达 Napsin A 4.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不表达Napsin A 5.部分转移性肺癌,如肾细胞癌、少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子宫内膜癌、胆管细胞 癌等
3
PA R T
神经内分泌癌的常用标记
1 CgA、Syn 和CD56
肺内分泌性肿瘤 包括典 型类癌,非典型类癌、 大细胞癌及小细胞癌, 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而 大细胞癌 的诊断则常需 要结合免疫标志物。 CgA(嗜铬素A)、 Syn(突触素) 和
CD56 是最常用的神经 4
内分泌标志物组合
CgA(嗜铬素A):一种位于基质中的
鳞癌可能来自食管、头颈部、皮肤 等部位,其他还包括膀胱等泌尿系统的 尿路上皮癌。 目前尚无有效的标志物 (组合)将肺原发性鳞癌与转移性鳞癌鉴 别。
S
腺癌可能来自胃肠道、乳腺、卵巢、
子宫内膜和前列腺等器官,未知原发部
位的转移性腺癌占所有肺癌的 3% ~ 5% 。一些腺癌转移至肺脏时仍然表
T
达“器官特异性”的标志物,借助有效
肺泡表面糖蛋白( SPA、SP-B)
1.主要见于具有Ⅱ型肺泡 上皮细胞/ Calar 细胞分 化特 征的腺癌(分化较好) 2.在差分化肺腺癌常常表 达缺失,例如起源于较大支 气管、具有杯状细胞特征 的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 胶样腺癌等)
Cam5.2(CK8和 CK18)
1.100% 的肺腺癌阳性 2.约 35% 的肺鳞癌和 20%大细胞肺癌阳性 3.其他器官腺癌也几乎均 表达
大分泌颗粒的蛋白,在肿瘤细胞的胞浆
1
中呈不均匀表达甚至不表达,在大多数 具有大量分泌颗粒的分化良好的神经内
分泌肿瘤中呈强阳性
2
Syn(突触素):一种突出囊泡膜蛋白,
在所有正常的和肿瘤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中
均可出现,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广泛表达。
3
CD56是一种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NK细胞的标志物,
神经内分泌组织及其肿瘤和少数淋巴瘤呈强阳性反应。
4
PA R T
标记物的组合应用
1 肺鳞癌与肺腺癌的鉴别
1.TTF-1、Napsin A、CK5/6 和p63(p40)是 目前鉴别肺腺癌和鳞癌最常用的抗体组合. 2.通常 TTF-1 / p63 组合在腺癌和鳞癌均一阳一阴, 如果 TTF-1 / p63 均阳性,倾向于诊断腺癌,因为 p63 可 以在腺癌中表达而 TTF-1 几乎不在鳞癌中弥漫表达; 如果TTF-1 / p63 均阴性,则仍然怀疑腺癌,因为 TTF-1 在差 分化腺癌中缺失表达的现象较常见,而 p63 在鳞癌中的表达 非常稳定 3.所有鳞癌标志物均不能鉴别转移性鳞癌、上皮癌甚至包 括肉瘤和大细胞淋巴瘤(p63可阳性)。 而 p40 在上述大 细胞淋巴瘤中不表达,因此选择 p40 代替 p63 能有效避免 将肺或纵隔的大细胞淋巴瘤误诊为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