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合集下载

水平棕化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水平棕化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水平棕化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1.测试方法:
1.1 取一块面积约6″ X 6″测试用铜箔, 厚度为1oz;
1.2 将铜箔光面朝上,用喷锡红胶纸贴于一块面积约8
″X 8″的无孔纤维板上.红胶纸宽度最少需1″,贴住部分约
0.5″,并将胶纸边沿压实;
1.3 将测试板经化学清洗去除表面氧化及脏物,按生产程
序经过水平棕化处理;
1.4 将铜箔取下,确认铜箔两面都已烘干;
1.5 将铜箔与半固化片按生产程序压合,厚度最好超过20
MIL(建议使用1080*3).
1.6 按 RHEM PHOTO RESIST 制作测试图形(DF,ETCH);
1.7 在蚀刻后两小时内用拉力测试仪测试1″铜条的剥离
强度. ( 剥离强度测试从距边约1/2″处开始测量,速度
为1″/MIN);
2.测试标准:
罗门哈斯棕花药水拉力测试要求:>=3.0 Lb/Inch(Normal Tg) 3.测试说明:
不同的铜箔厚度,Prepreg类型,树脂种类,压合程式,微蚀量大小,测试时的速度大小,板材Tg值均可能影响到具体的测试数据。

以上标准仅适用于以上测试规定的情形。

剥离试验标准

剥离试验标准

剥离试验标准
剥离试验是指通过施加力来评估两个物体或材料之间的粘合强度或连接性能。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要,有许多不同的剥离试验标准,例如:
1. ASTM D903:标准试验方法,用于测定撕裂破断强度和断口延伸率,适用于粘合剂和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剥离试验。

2. ISO 4624:涂料和涂层系统的标准试验方法,用于测定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接强度。

3. ASTM D429:标准试验方法,用于评估纺织品和纤维材料之间的粘合强度。

4. ISO 11339:汽车橡胶制品的标准试验方法,用于评估粘接连接的剥离强度。

5. ASTM D3167:用于评估橡胶材料与金属或其他材料之间的粘接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上述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剥离试验标准,具体的标准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材料、应用领域和试验要求来确定。

欲了解
特定领域或材料的剥离试验标准,建议参考相应的国际标准组织(如ASTM、ISO)或相关行业组织的标准规范。

pcb铜箔剥离强度标准

pcb铜箔剥离强度标准

pcb铜箔剥离强度标准PCB铜箔剥离强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铜箔与基材之间的剥离力度。

在PCB制造过程中,铜箔剥离强度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PCB的质量和可靠性。

PCB铜箔剥离强度的标准主要包括剥离力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铜箔剥离强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PCB 铜箔剥离强度要求不低于15N/cm。

这是因为在PCB制造过程中,铜箔与基材之间的剥离力度必须足够大,以确保铜箔能够牢固地粘附在基材上,不会出现剥离或开裂的情况。

如果剥离强度过低,就可能导致铜箔在制造过程中容易脱落,从而影响PCB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PCB铜箔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剥离试验和剥离拉力试验两种。

剥离试验是将已制备好的PCB样品置于试验机上,通过施加水平剪切力来剥离铜箔与基材之间的粘附,从而得到剥离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PCB样品固定在试验机上,然后使用剥离夹具夹住铜箔的一端;接下来,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拉动夹具,直到铜箔与基材完全分离;最后,根据拉力计的显示读数来计算剥离强度。

剥离拉力试验是将已制备好的PCB样品固定在试验机上,通过施加垂直拉力来剥离铜箔与基材之间的粘附,从而得到剥离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PCB样品固定在试验机上,并调整试验机的拉力参数;接下来,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拉动试验机,直到铜箔与基材完全分离;最后,根据试验机的读数来计算剥离强度。

无论是剥离试验还是剥离拉力试验,都需要根据相关标准来进行操作。

常用的标准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不仅规定了测试方法,还规定了测试条件、样品尺寸和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等。

总结起来,PCB铜箔剥离强度是PCB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PCB的质量和可靠性。

PCB铜箔剥离强度的标准要求不低于15N/cm,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剥离试验和剥离拉力试验。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参考标准: DIN53273, DIN 53278, DIN53357-A实验目的: 确定有表层的材料及粘合组成的材料中,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力量.实验材料: 二榔皮、PU人造皮及其它有涂层的材料.实验器具: 1)拉力强度试验机( 要求: 力量显示可精确至0.01kgf位移分解度可达0.1mm速度控制可达100 ±1 mm/min能够自动记录力量-位移的曲线图)2)老化箱( 要求: 温控可达70±1℃)3)平板压机( 要求: 可施加2- 4kg/cm2的压强)4)锋利的美工刀.5)聚氯酯(PU)粘合剂6)乙醇(要求: 浓度90%以上; 分子式: C2H5OH )试片准备:1.将要进行测试的材料按横、纵方向裁成尺寸为130mm×30mm的试样两片各两片.2.用乙醇清洗试样表面.3.让试样在室温(23℃)中晾干20分钟.4.将聚氨酯(PU)粘合剂分别均匀涂到两片试样的表层上.5.涂完之后让试样在室温(23℃)中晾干20分钟.6.在试样上涂第二层粘合剂.7.再次在室温(23℃)中晾干20分钟.8.将试片放入70±1℃的老化箱中,加热5分钟.9.从老化箱中取出试片,10秒内迅速贴合(将两片方向相同的试样的表层贴在一起),然后施加2- 4kg/cm2的压强,加压30秒.10.贴合好的试样在室温(23℃)中至少放置24小时.11.将试样裁切成100mm ×25mm的尺寸,然后任选一端,将其剥开25mm.如下图:试片数量: 评估一种材料按横、纵方向至少需各准备3组试片.实验条件: 实验温度232℃,相对湿度605%实验步骤:1.将拉力机设定在规定的开始测试时的位置(即:夹具间距离为25mm).2.将拉力机进入待测试状态.3.将试样放至夹具之间,使其位中央并使其长的一边尽中能与施加力量的方向平衡,如下图所示:上部夾具25mm下部夾具4.以100mm/min 的测试速度,开始测试.注:如果材料不分离,可用刀子小心地切割测试材料表面(在测试过程中)来令其分离. 5.当试样完全分离后,即可结束试验.6.测试结果从与拉力机相连的记录图表(力与距离的关系图)中作出评估. 结果鉴定:1.在计算分离力时, 将曲线图从第一个峰开始至结束点分成四等份,四等分中最前和最后两 个等分不用作计算,而剩下的一半(第二及第三等分)曲线图应用10条垂直线平均分9份. 如下图所示:2. 垂线与曲线的相交点上所显示的分离力(图中打 处)用作测试鉴定.3. 计算出10个相交点的平均值.(精确至0.01kgf)4. 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试样的剥离强度. (精确至0.01kgf/cm)剥离强度(kgf/cm) =kgfmm0L/4L/4L/4L/4L注:试样宽度= 2.5mm报告记录: 报告上应注明样品的形式,试片剥离强度及测试速度.例:样品名称:白色PU二榔皮数量: 1组仪器推荐:HD-A609B-S拉力强度试验机设计标准:GB/T16491技术参数:容量选择:20,50,100,200,250,500,1000,2000N (任选)单位切换:gf,kgf, N, LBf, W, kN, T荷重分解度:1/500,000荷重精度:±0.5%以内最小分度值:0.001N最大行程:1000mm含夹具测试速度:(0.01-500)mm/min外型尺寸:(L×W×H) 50×44×150 cm位移解析精度:0.001mm重量:68kg电源:1∮,220V 3A本文由重庆海达汽车检测仪器技术工程部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接缝板与混凝土的剥离强度检测标准

接缝板与混凝土的剥离强度检测标准

接缝板与混凝土的剥离强度检测标准摘要:一、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检测的重要性1.接缝板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2.剥离强度对结构安全的影响3.检测标准的必要性二、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的检测方法1.剥离试验的原理2.试验设备与材料要求3.试验步骤与结果分析三、我国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检测标准1.标准制定的依据与目的2.标准的主要内容与要求3.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四、提高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的措施1.合理选择接缝板材料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3.加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正文: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检测标准一、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检测的重要性接缝板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防裂、防水、保温等作用,其与混凝土的剥离强度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与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检测标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的检测方法剥离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拉力机对接缝板与混凝土试件进行剥离拉伸,测定剥离破坏时的最大剥离力。

试验设备与材料要求严格,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步骤包括试件制备、安装、加载、记录与结果分析等。

三、我国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检测标准我国制定的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程,结合工程实践与科研成果制定。

标准要求包括接缝板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处理等方面。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四、提高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的措施为提高接缝板与混凝土剥离强度,应合理选择接缝板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板、聚丙烯泡沫板等,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剥离强度国标

剥离强度国标

剥离强度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1-1995代替 GB 2791,81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Adhesives,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 flexible-to-flexible test specimenassembly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剥离试验是在试样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

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

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

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

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

图1 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接件T剥离试验5 试样5(1 被粘材料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 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

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la)。

5(2 试样制备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

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 mm。

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

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皮革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鞋类、箱包、衣物等制品中。

而皮革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健康。

因此,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作为评价皮革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皮革制品进行拉伸或剥离,以评定其抗拉强度和剥离强度。

这项测试可以有效地检测皮革制品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为消费者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的测试标准,可以使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在同一测试条件下进行比较,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也有利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进行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测试样品,样品的选择应代表产品的整体质量,同时考虑到不同部位可能存在的差异性。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产品的主要受力部位进行测试。

2. 确定测试条件,测试时需要明确拉伸速度、环境温湿度等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皮革剥离强度测试通常采用拉力试验机等设备进行,需要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进行数据分析,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以评定产品的合格性。

在国际上,关于皮革剥离强度测试的标准已经比较成熟,例如ISO 3376:2016《皮革和鞋材——剥离强度测试》等。

而在国内,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中,例如GB/T 3903.1-2008《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等。

总的来说,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皮革制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测试方法,才能够有效地评定产品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皮革制品。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皮革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的执行,共同努力推动皮革行业的健康发展。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xx 国家标准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 原理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 装置3.1 辊压装置(见图1)3.1.1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 士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 1. 2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士5,°厚度6 mm。

3. 1. 3压辊质量为2000 士50g3. 2 试验机3. 2. 1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 2. 2 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 试样4. 1 胶粘带胶粘带宽度为20±1、25 士1mm长度约200mm。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 9 8 2年8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起草GB 2792-814.2试验板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mm。

4.3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

单位:mm。

4.4试样制备4.4.1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 1 80 °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 试验条件5. 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 %。

5.2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5. 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 试验步骤6. 1用精度不低于0.05mm 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剥离强度国标

剥离强度国标

剥离强度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1-1995代替 GB 2791,81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Adhesives,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 flexible-to-flexible test specimenassembly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剥离试验是在试样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

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

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

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

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

图1 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接件T剥离试验5 试样5(1 被粘材料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 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

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la)。

5(2 试样制备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

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 mm。

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1. 范围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

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

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 的聚酯薄膜,然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

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4.4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是指混凝土的抵抗力,其测量结果可以反映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准确的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检测标准对混凝土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抗剥离性能的检测标准进行介绍。

二、检测对象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检测的对象是混凝土的抗剥离强度。

混凝土抗剥离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剪切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以MPa为单位。

三、检测设备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检测需要使用剥离力试验机。

剥离力试验机应符合以下要求:1.试验机的最大试验力应不小于500kN;2.试验机的误差应小于试验力的1%;3.试验机的速度应为0.5mm/min。

四、试验样品1.试验样品应采用混凝土成型后28天进行试验;2.试验样品的尺寸应为直径为100mm,高度为200mm的圆柱体;3.试验样品应进行标准养护,养护期为28天。

五、试验方法1.试验前,应将试验机进行校准;2.试验时,应将试验样品固定在试验机上;3.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试验样品的剥离力和剥离时间;4.试验结束后,应计算试验样品的抗剥离强度。

六、试验结果1.试验结果应以抗剥离强度为单位,计算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2.试验结果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的标准要求。

七、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样品应符合要求;2.试验机应进行校准;3.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试验样品的状态;4.试验结果应准确可靠。

八、结论混凝土抗剥离性能检测标准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试验样品的状态,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试验结果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的标准要求,以保障混凝土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耐久性。

剥离强度 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

剥离强度 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

东莞市鼎新电路有限公司DongGuan City Top Star Circuit CO.,LTDPeel Strength Test Report剥离强度测试报告客户名称CustomerS12型号P/N6S12E012B0报告编号Report Code/产品编号P/N70500C12-PCB020-80样品数量Sample Size2pcs日期Date2021-3-11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IPC-TM-650 2.4.8测试要求 Test Requirement裁切尺寸不小于100mm*100mm样品;设计线宽:3.175m设计线长:≥50mm设计距边:≥25.4mm线路补偿:0.05mm每pcs取4点【A,B,C,D】剥离速度:50mm/min剥离角度:垂直90度剥离长度:≥24.5mm不断裂Workstage工序□ Oxide棕化 ▇ Multi-layer Strure层压 □ Finished Product成品□ Others其它The Base Copper基铜▇ H/H OZ □ 1/1 OZ □ 2/2 OZ □ 其它OthersRequirement要求H/H OZ:≥1.1N/mm 1/1 OZ:≥1.43N/mm 2/2 OZ:≥1.79N/mmABCD取样底铜厚度:H oz底铜厚度:1oz线路制作蚀刻图形取点图示测量图示Test Result 测试结果No 板序Test Point测试点12345AverageTension平均拉力Peel Strength剥离强度(N/MM)Sample 1Tension Test拉力(N)3.6 3.5 3.6 3.7 3.6 3.61.13N/mm Line Width线宽(MM)3.175 3.18 3.176 3.177 3.18 3.1776Sample 2Tension Test拉力(N)3.5 3.7 3.5 3.5 3.6 3.561.12N/mm Line Width线宽(MM)3.176 3.177 3.18 3.177 3.175 3.177Sample 3Tension Test 拉力(N)Line Width 线宽(MM)Sample 4Tension Test 拉力(N)Line Width 线宽(MM)Sample 5Tension Test 拉力(N)Line Width 线宽(MM)备注Remark结论Dispositio▇ 接收 Accept ¨拒收 Reject测试员Inspector 李龙云审 核Approval彭 正日 期 Date 2021-3-11日 期Date2021-3-11。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1. 范围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

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

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 的聚酯薄膜,然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

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1、范围1。

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得测试、1。

1。

1ﻩ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她类似表面得平板上180°剥离得测试方法。

1、1。

2ﻩ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得测试方法。

1.1。

3ﻩ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得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得粘性得测试方法。

1.1。

5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得粘性得测试方法。

1。

1。

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得测试方法、1。

2 这些测试方法就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得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得基材与(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得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得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得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得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得规定都就是不同得,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得单位、1。

6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得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得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4、1 方法 A-—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得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B——单面背衬胶得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得背面,然后按方法 A 进行测试。

4。

3方法C——双面胶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得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0、025mm(0.001in)得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2ﻩ衬里粘力——在双面胶得正面贴上0.025mm 得聚酯薄膜,然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

接下来得测试同方法A。

4.4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得粘性——把胶带粘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及要求

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及要求
阻 变 化
实仪
和产品

内部结
构变化
依集团实验室《高低温测试箱作业指导书》 电阻变化不超过 10%
温 度 设 定 参 考 IPC-TM650 切 片 确 认 是 否 有 爆 依客户要求
2.6.7.2;-55-125℃ 100 次循环.
板、剥离等现象.
湿


测试在
绝 恒温恒湿箱



12
度 测 试 /
剥离强度测试 仪/锡炉
测试铜 箔抗剥 离强度





试绝

测试不
电 绝缘电阻测试 同网络
13 阻 仪
间绝缘

电阻

1. 在 距 离 边 缘 大 于 25.4cm 区 域 切 取 2.5*10cm 的基板并留两条宽度 3.2mm 的铜 箔,把其它铜箔蚀刻掉,在夹持端剥起不超 过 12.7mm 的铜箔,再将基板固定在”前后 固定治具”夹具上. 2 将调速旋纽至 50mm/min 处,调整测试高 度,使夹具与测试器之间的金属连线处于 自由状态,按 ZERO 归零,调整试片,使夹持 后成 900 角,垂直拉伸时,倾斜角在土 50 之 内.
基板 HOZ≥0.78N/mm 1OZ≥1.39N/mm 2OZ≥1.75N/mm 3OZ≥2.00N/mm 压合板 HOZ≥0.5N/mm 1OZ≥1.0N/mm 2OZ≥1.5N/mm
3.启动试验机以 50mm/min 的速度在垂直
方向施加拉力,直至剥离 25.4mm 长.
4.观察和记录测试器上的读数.
特定湿
15 缘 绝 缘 电 阻 测 试 度 环 境
电仪
下绝缘

锂离子电池极片剥离强度标准

锂离子电池极片剥离强度标准

锂离子电池极片剥离强度标准锂离子电池极片剥离强度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正负极片与电解液分离的力量大小,也是衡量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国际上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下是锂离子电池极片剥离强度标准的详细介绍:一、标准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与电解液之间界面的剥离强度测试。

二、测试仪器与设备剥离强度测试仪、高精度天平、恒温恒湿箱。

三、测试样品制备1. 选取10-20个正负极片样品,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制备。

2. 前处理:将正负极片与电解液分离,清洗干净并擦干表面水分。

3. 合格判定:对样品进行初步筛选,去除表面损伤、变形等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样品,确保样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测试条件1. 温度:25±2℃。

2. 湿度:45%~75%RH。

3. 剥离速度:1.0mm/min。

4. 电解液:标准电解液。

五、测试步骤1. 在测试仪器上调整剥离速度,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固定在测试台架上,并将电极片需要剥离的部位夹持于测试机的移动板上。

2. 开始进行剥离强度测试,并记录剥离时的参数,如承受的极限载荷等。

3. 对每个样品进行3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样品的剥离强度值。

六、测试结果判定1. 样品的剥离强度值应符合以下要求:正极片:≥5N/10mm负极片:≥3N/10mm2. 若样品剥离强度值不符合以上要求,则应认为其不合格,并按照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后续处理。

七、标准的修订和更新该标准以委员会形式组织,通过会议、研讨会等形式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工艺和技术要求,并反映最新的行业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
xx国家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原理
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装置
3.1辊压装置(见图1)
3.1.1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 mm。

3.1.3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试验机
3.2.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2.2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试样
4.1胶粘带
胶粘带宽度为20±
1、25±1mm,长度约200mm。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 9 8 2年8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起草GB 2792-81
4.2试验板
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
mm。

4.3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

单位:
mm。

4.4试样制备
4.4.1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试验条件
5.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
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试验步骤
6.1用精度不低于
0.05mm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6.2将胶粘带剥开,切去外面的3~5层,均匀撕剥胶粘带(在粘合长度内不能接触手或其它物体),使胶粘带与被粘材料一端粘接,其夹角大于30°,被粘材料的另一端下面放置一条长约200 mm,宽40mm的涤纶膜或其它材料,然后用辊压装置的轮子在自重下约以120mm/s的速度对试样来回滚压三次。

6.3到达产品工艺规程规定的停放时间后,将试样自由端折过180°,并剥开粘合面约10mm。

被粘材料夹在下夹持器上,试样自由瑞夹在上夹持器上。

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力线保持一致。

GB 2792-81
6.4试验机以300±10mm/min下降速度连续剥离。

有效剥离粘合面长度约100mm,并有自动记录装置给出剥离曲线。

7试验结果
7.1取值范围
在记录曲线中,曲线
AB、CD部分都不计入试验结果(图4)。

单位:
mm。

7.2求积仪法计算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平均强度按下式计算:
7.3读数法计算
在记录曲线的取值范围内,依次等分读取不少于10个测定值,然后按下式计算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平均强度
7.4代表同一性能的试样个数不应少于五个,试验结果以剥离强度的算术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表示。

8试验报告
a.胶粘带型号、送样日期;
b.试验室温度、湿度、试验日期;
c.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d.辊压速度、次数;
e.试样制备后停放时间;
f.试样的破坏类型和数量;
g.剥离强度的算术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h.试验结果的计算方法。

GB 279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